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儒家讲究愚民弱民,为什么又说要施仁政于民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时间: 2023-07-08 23:00:1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儒家讲究愚民弱民,为什么又说要施仁政于民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孟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有什么?[急]

在写毕业论文,题目是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请问孟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有什么?是论文~!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为人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为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人的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人生来都是善良的,都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系统阐述了“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孟子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心。他赞扬禹稷的救世精神,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孟子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他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最高指导原则;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被为政者奉为圭臬;他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孟子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地理与政治的原因,《孟子》一书首先同其他儒家经典一起传入了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孟子的思想学说在西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面对西方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思想学说特别是道德心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办法。
  孟子是邹城市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孟子》一书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孟子不仅属于邹城、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中国语文网 编辑整理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

  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如下内容:

  1、民本主义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猪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猪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结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介,则臣视君如寇仇。”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是播其恶于众也。”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作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8、孟子反对不义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9、孟子仁政学说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意义。

  10、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性:

  孟子的思想,存在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仁政学说就常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希望对您的论文有所帮助。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政治观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行仁政”。

“实行仁政”有两个主要内容:“耕者九一”和“仕者世禄”。“仁政”大抵是从安民做起,而归之于教化。说的明白点,“仁政”实际上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的,有些观点和做法在当代都很适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尤其是“耕者九一”的主张。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使西周以来的农村公社的经营方式逐渐被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农户经营方式所代替。而“耕者九一”却违反了这一历史趋势。
此外,孟子还提出过“民贵君轻”和“得道多助”的思想。我认为这两者十分正确,它们注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十分清楚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如果把这个力量用好了,那就是强者,国家的一切都会风调雨顺;但如果没有把它用好,那后果轻则各地人民揭竿而起,国家一片混乱,重则国破家亡.

在孟子“仁政”学说中,还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是“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这两种观点听起来就不太对劲了。前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可孟子却有些“重文轻武”,而且还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成是“天下的通义”,这就有些荒谬了。后者就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与孟子的“民本思想”似乎是矛盾的,既然以民为贵,那为什么却要不得罪于臣,而不是不得罪于民呢?这让人很难琢磨.

虽然孟子有些主张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看出在所有这些中利多余弊,但为什么在当时却得不到彻底执行呢?下来,我要简单谈一谈当时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社会动乱,贫富悬殊,暴君暴政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称雄和改变国内形势,各国都在寻求变法革新以求富国强兵,进而合纵连横,相互攻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在大部分人都在追求“霸道”时,孟子却独树一帜,举起了“王道”,虽然二者都能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但毕竟“霸道”的效果来得快且明显,而“王道”却要等很长时间。我想,一统天下可能是当时各诸侯共同的愿望,又有那一位不想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呢?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这样说:孟子有点儿不识时务。这样就难怪他的学说不被统治者所采用了。

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己的条件下,要想把自己的学说推广并得到实行,就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口才。虽然孟子最终并没有成功,但他的论辩技巧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论辩中,孟子总是居高临下,自处于主动地位,向对方节节进逼,使听者不能不被他说服、辩倒,从而顺从地接受他的意见。像作战一样,孟子一方面站稳阵脚,严密防守;一方面又主动进攻,诱敌进入自己预定的圈套,使敌人缴械投诚。如《齐桓晋文之事》便是这样的典型作品。

孟子还善于举例子、打比方,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词锋犀利,引人入胜,十分具有说服力,且所举大都浅显易懂,所以毫不勉强,又亲切明白,生动有力。如《揠苗助长》就设想新奇,幽默风趣,由小见大,寓意深刻。《齐人有一妻一妾》讥刺世态,入木三分,行文生动活泼。

尽管孟子的社会地位不及孔子,但他在儒家中有重要地位,唐宋古文家如韩愈、苏洵、苏轼等不仅在思想方面受他的影响,在文章创作上也是努力学他,尤其是韩愈对孟子大加推崇。虽然孟子的学说在当时没能得到采用,但像“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等许多观点在后世一些进步思想家新的解释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您好:

孟子仁政学说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意义。

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性:

“实行仁政”有两个主要内容:“耕者九一”和“仕者世禄”。“仁政”大抵是从安民做起,而归之于教化。说的明白点,“仁政”实际上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的,有些观点和做法在当代都很适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尤其是“耕者九一”的主张。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使西周以来的农村公社的经营方式逐渐被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农户经营方式所代替。而“耕者九一”却违反了这一历史趋势。

在孟子“仁政”学说中,还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是“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这两种观点听起来就不太对劲了。前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可孟子却有些“重文轻武”,而且还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成是“天下的通义”,这就有些荒谬了。后者就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与孟子的“民本思想”似乎是矛盾的,既然以民为贵,那为什么却要不得罪于臣,而不是不得罪于民呢?这让人很难琢磨.

孟子的思想,存在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仁政学说就常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进步意义,楼上说了很多了

谈历史局限性,推荐楼主看法家韩非的文章

法家的商鞅和韩非在孟子之后而生,他们为什么批驳孟子

为什么韩非的学说能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孟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不能

很重要一点,在于时代背景不同,也就是时势不同

在中原七雄并起,国与国连年征伐的时代

推行仁政无法达到强国的实际效果

儒家信奉人性本善,但连年战争,甚至同一国内的氏族为了争夺资源都互相争斗

当时的社会已经非常黑暗,于是法家提出了,人性本恶的结论

而儒家提倡仁政,是省刑罚,用忠孝礼仪来约束人的行为

但是世逢乱世,礼乐崩坏,人们只为了利益互相争斗,没有人会理会礼教

当阶级斗争激烈,象征阶级分化的礼教通常是最遭受反对的

所以法家根据当时的时势,提出了乱世用重典,以法令约束人的行为,以刑罚制裁做恶的人,用重赏激励有功的人

儒家刑不上大夫,分裂贵族和贫民阶级
法家则以法为依归,犯法必遭惩处,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

儒家崇尚先贤礼教,法家则提倡变革,批判儒家的遵守传统是守株待兔,没有按照时势的客观变化制定治国方针。

孟子和儒家奉行的礼教是周礼,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变化

下至诸侯乃至庶民的生产力已经不是周朝初期的生产力

当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就面临着社会资源再分配和社会结构再分配的问题

而孟子和儒家所代表的礼教派属于保守派,是反对这种伴随生产力应当配合的政治变革的

所以其学说必然遭到历史淘汰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政治观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行仁政”。

孔孟为什么要坚持推行仁政,他们不知道当时仁政是很难实现的吗?

“孔孟为什么要坚持推行仁政,他们不知道当时仁政是很难实现的吗”?他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地周游列国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目的只有一个,减少杀戮,还民众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民不聊生,整个华夏大地狼烟四起,老百姓难有太平的日子。

孔孟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利用个人所创立的理论思想来影响当时各国的领导人,让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对治下的民众手下留情,也就是多施仁政,减少或尽量少施暴政。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少受困难。

孔孟的理想很丰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很骨感。可以说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接受他们的政治主张,原因很明白,就是为了保护奴隶主们的政治利益。

何谓仁政?就是孔孟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不仅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是施行“仁政”,争取人心。孔子在对“仁”所作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学说,明确提出“仁政”这一观点。《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深耕以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者,可使志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仁政的反义词就是暴政。何谓暴政?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残暴统治。其主要特点是建立中央集权机关,君主独揽国家大权,独断独行,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甚至任意屠杀。古埃及、巴比伦、中国秦朝以及中世纪的许多封建君主等都曾实行暴政。

仁政与暴政,从表面看,仁政似乎是更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而暴政不被人们所接受,世界历史上没有绝对的仁政与暴政。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统治者大多是既施行仁政,也会利用暴政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仁政与暴政仍然存在于世,民主与法制并存,治理江山社稷各国有各国的办法,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美国在全球推行颜色革命,利用暴力手段将少数国家打得面目全非,受到伤害的不还是普通的百姓。这种不顾大多数人利益的所谓民主标本,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你要让俩当国君,他俩就不推行仁政了,
因为孔孟知道,只有坚持推行仁政,百姓生活才能健康富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因为孔子心里挂念民生,然后仁政其实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尽管当时要实施这个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孔子还是想要试一试。
孔孟坚持推行仁政,是为了实现治国的美好理想。当然知道,在战国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无法实现仁政,但他们还是选择保留这份初心,这是他们作为圣人内心的这份执念。

孔子对“仁”阐述什么

首先,仁学是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之一。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仁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与仁政学说及重视人权,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理论相联系,从政治治理的实践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儒家重视民生,主张满足人们求生存的基本物质欲求,并倡富民思想,强调先富后教,使民从善,然后政权得以稳固。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儒家认为,民生是治国之本,民以食为天,衣食足,有恒产才有恒心,满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国家才能稳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从重视民生出发,倡富民思想。儒家经典《周礼》提出“保息养民”的六项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体现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为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可见对富民的重视。孔子还把富民与利民、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联系起来。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强调利民、富民、保民、爱民,体察和顺应民心的向背,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征。孟子还设想,物质财富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满足,百姓还有不仁的吗?他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会使民众达到仁的境界而国安。而民穷则争,争则起暴乱,国难以治。可见民富才能国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国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点。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与“仁”的学说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编辑本段论语中的"仁"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⑦与⑧” 注释: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若。《论语》里对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四人称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规定了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弟,同悌,规定了弟弟对兄长应有的态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读hào号,喜爱。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鲜:读xiǎn险,少。⑤务本:务,专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⑦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为仁之本,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种解释说: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从仁的内容讲,后者是从仁的实行上讲。也有人解释,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与:同欤。语气辞,表示疑问。古注:谦退不敢质言也。
巧言令色 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注释:①约:穷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①好:去声,音号。喜爱。②恶:去声,音wù误。憎恨;讨厌。
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①也。” 注释:①恶:有两种解释:一,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二,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恶,音wū乌。何;怎么。②造次:急遽;仓卒。③颠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不知其仁 焉用佞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泞。能言善辩,有口才。③口给:言语便捷。④不知其仁:有两种解释: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注释:①务民之义:《论语集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务:致力。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①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注释:①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②譬:比喻。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①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有不同的解释:一,艺不足以据守和依靠,所以说是游;二,游泳,习艺有游泳自如的乐趣;三,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游憩于六艺之中,游是不匆忙急迫的意思。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①弘毅:弘大强毅。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注释:①克己复礼:有不同的解释:一,克,克制、约束;复,践行。克制和约束自己来践行礼。二,克,胜;复,返回。战胜自己离开了礼的言行回归到礼的要求上来。两种解释意思相近。②天下归仁焉:有几种解释:一,归是与、赞许的意思,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便会得到天下人的赞许。二,专指君主如果能克己复礼,天下人都会归顺这仁德之君。三,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程子注:“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以第三种解释较合理。这里“克己复礼”的主语似不是指个人,而是泛指众人。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都归于仁了。③目:条目。④事:从事,实行。
仲弓问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注释: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象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②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指在诸侯国做官,在家指在卿大夫家做事。无怨有两种解释:一,指仁的效果。做到了前面所说的敬和恕,别人对自己便没有怨恨。二,指自己而言,也是仁的要求。除了做到前面讲的两点,还要不怨天尤人。
司马牛问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①讱:难、迟钝。《史记》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的话是针对他的缺点而说。
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①,与人忠。虽之②夷狄,不可弃也。” 注释:①恭、敬:严肃、谨慎而有礼貌,表现在外叫恭,含于内心叫敬。②之:动词,到。
刚 毅 木 讷近仁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耻
  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②”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①宪:孔子的学生原宪。②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这句话是原宪的问话。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
  14·4 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注释:①言:言论。有言是说出来,在言论上有所表现的意思。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①。” 注释:①不让于师:师字有两种解释:一,师长;二,作众字讲。遇到众人应做的事,应带头去做而不谦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的意思
子张问仁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编辑本段孔子的仁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第一是态度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

孔子
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在论语里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孔子论述施仁政于民的为政之道。孔子认为民为邦本,政治管理首重在民。因此,孔子倡导惠民政策的基点是如何利民。
第二就是内涵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找回了自己才能找到别人,认清自己才能认清别人,要教育好别人,首先得教育好自己,使自己充实,自立,坚强.)
第三 仁的表现形式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
  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第四 “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
  仁的产生,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诗经里洵美且仁
  其人美且仁
  尚书里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
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
  二、“仁”的价值内涵。
  三、“仁”的表现方式。
  四、“仁”的实践价值。
  仁对后世是有影响的!
  在范仲淹《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柳宗元《天说》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
注释
  ①笃志:志有两种解释:一,志同识,记忆在心;二,志向。②切问:切有几种解释:一,恳切;二,近,指切身有关的事;三,急,急切,急迫。
定义就是“做正确的事”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多年以来,对仁的解释五花八门。《辞海》里说:仁是一种涵盖极广的道德范畴。《新华词典》里说:它是同情、友爱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将所有对仁的解释拿来比较的话,最后,一定会把自己搞糊涂。我们只是觉得仁是个好东西,比如说某某“不仁不义”的时候,肯定不是好话。可仁又不是简单的好,比如说某某“假仁假义”的时候,我们对仁的认识就彻底给混淆了。其实,《论语》的通篇都在阐述什么是仁,何必舍近求远去通过别人的理解来认识“仁”呢。先来看看《论语》中以下四段对“仁”的描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为人孝悌而又喜好犯上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追寻事物的根本,根本建立后道会自然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论语》第一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将自己克制在礼的范围内就是仁。一旦大家都将自己克制在礼的范围内,天下就达到仁的状态了。追求仁要由自己做起,不能归咎于他人。”颜渊问:“那具体怎样做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说:“我虽然不算聪明,但可以照着这几句话去做。”)《论语》第十二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就是仁)《论语》第十二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将五种美德推行于天下的就算是仁了。”子张问这五种美德都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敬可以不受轻侮,宽容可以赢得人心,守信可以得到人的信任,机敏可以建功,恩惠可以领导众人。”)《论语》第十七章。
  通过上面四段我们可以看出“仁”似乎和很多概念有关。第一段中有子的话告诉我们孝悌是仁的根本,可见仁不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基于前面讨论的那些基本概念的。第二段中孔子将认识礼,而自觉的受礼的制约称为仁。通过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对比可以得知,孔子思想中的“知礼”就是老子思想中的“知止”。知礼、知止是人生要得到“不殆”境界所必须的也是正确的方法。第三段和第四段中,仁又与爱、恭宽信敏惠这些美德联系在一起。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义”一样“仁”也是一个衍生概念。仁里面包括对事物的判断,在这一点上也与义类似。但是仁里面还包含着判断之后的行动,比如第三段中的“爱人”,第四段中的“将五种美德推行于天下”。简单地说,仁就是做正确的事。《论语》第四章中,“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其原因。审视自己的过错,就知道什么是仁了!“)为什么审视自己的过错就了解仁了呢?过错是人所做的错误的事,了解这些错误的原由,就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也就是知道仁了。
为人要为“仁”

  吴金铭

  为什么要学习仁爱之心呢?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内心如果明白了仁的真谛就会感到非常的美好,这个境界可不是不知道仁的人能够知道的。现代人追求幸福被误导为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了,好像如果物质极大丰富人就是会自然变得快乐、文明、知道礼节了。可是,真的富有了,如果没有仁爱之心话,他仍然不会幸福。仁爱之心才是美好的本源啊。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现在中国官场非常黑暗,贪污索贿、吃拿卡要、奢侈铺张、勾心斗角十分严重。为何呢?就是因为官员没有仁心。不仁的人,不可以长时间处于节俭的环境中,不可以长期处于安乐的状态。仁者可以安守仁义,智者知道仁的妙用。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做人要有标准,虽然很多人在课本里面学了一堆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可是却依旧迷失困惑,就是因为他不知仁啊。只有具有了仁爱之心,才可以正确的判断,怎么样做才是真正的对人好,怎么样做其实是害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有志于实行仁,就可以远离恶行了。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不喜欢做坏事。可是如何才能避免自己做坏事呢?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只要你愿意按照自己的仁爱之心做人,就不会做坏事了。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如果鼓励好勇斗狠,厌恶贫穷,就是乱的开始。人不实行仁,甚至很厌恶仁,那也或造成社会动乱。因此,仁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社会的管理者一定要实行仁政,并把仁的品质推广到整个社会,否则社会一定会动荡不安的。就好像,现在中国鼓励竞争,实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少有仁义,整个国家就不断堕落,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了。

  仁心到底是什么?

  子曰:“仁者爱人。”仁就是无有分别的爱每个人。现在人受到西方的影响,把人分为不同阶级,或者利益集团,或者意识形态,或者身份等等,主张一群人与另一部分人争斗,把整个社会分裂开来,搞得社会矛盾非常深重。而儒者则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不分彼此,共生共荣,一视同仁,这才是真正的平等思想。中国“仁”的认识类似与基督教的“博爱”,两者其实是一致的。只是儒家的“仁”不仅是个人的至善之心,还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子曰:“仁无敌,德有邻”,要做到仁,就不能有与人为敌的想法。不要鼓动人人之间矛盾,更不要仇恨别人。仇恨,只能给人带来伤害,带来破坏。何必树敌呢?人之初,性本善啊。人做坏事那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如果可以教导他,让人回归本性,不就是救了一个生命吗?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要做到仁,就要克制自己的私心,然后用礼取代这个私心,这样才可以做到仁了。比如,吏治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吏假公济私,官吏把公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了,那就是不仁的表现。官吏要克制自己的私心,代以照章办事,就是仁了。这个仁只是对官吏的最低要求的仁。因为,这样“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的还是圣贤制作的基于仁的礼制之仁,还不是发自内心的善,还不是人的善良本性。更高的道德标准中,仁还有着更高的要求。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为仁不是只在心里想着对别人都好就行了,必须要外化的行为的。仁心的表现孔子针对弟子的情况,提出了三条:对住在你周围的人要表示谦虚,对所做的工作要真心做好,对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尽心完成。其实,这也只是仁者的一些外在表相,在不同环境中,仁者都有显示其善心来。这些善心会表现出:孝、弟、忠、恕、刚、毅、木、讷等等。这之间的关系过去讲仁为体,其他的表现为用,绕来绕去的,让人迷糊。其实就是仁是人的善良本性,其他的行为是由善良本性显露出来的外在表现。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要做到仁,是要宁死不屈的。即便是要牺牲,也绝不做违背仁的事情,维护正义,何怕身亡。这是何等的勇士,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大仁。

  如何才能产生仁心呢?

  子曰:“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有人说,仁这么难啊,怎么能够做到?难易的根本还在人有没有激发自己善心的意愿。只要愿意做到,就一定能够做到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学“仁”只做表面文章,表现的再好,也不是仁。真正的仁是发自内心的。

  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要学习仁,可以从孝弟开始吧。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弟妹,这是很容易的。这也是人的爱心的本源。学做仁,你只要把这种爱扩大到周围的人身上就可以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就是仁的开始。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学习仁,还可以向山学。山养万物,矗立不动,静之极也。学仁,便要知静。当人能完全静下心来,便能感受到善良的本性。本性一出,仁义也自出。
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仁分为“体、相、用”。孔子讲学问的中心思想在《述而》中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具体十分复杂,目前也在研究中
推荐你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讲的很好。。到时候可以共同交流下。。。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仁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儒学”主要思想是什么?怎么结合实践生活运用?

对儒学的我也略知皮毛,有对儒学至深的朋友给点见解rn对于实践生活的运用也给点宝贵的意见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仁”意谓人与人之间所应建立的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荀子在讲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士”归于“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的一类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原始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士”的文化
儒家学派的一般特色
  它是一种重视今生及关心社会的学说。孔子致力于在封建的体制内,或封建与公卿大夫制的体制内,追求社会的公正平允,他大概不以为当代的弊病可于封建制度之外谋纠正。毋宁可说他主张回到最纯粹的古圣先王之道。在他那时代很自然的将理想的历史来支持伦理的观念,孔子尝自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要了解孔子,必先明了他的时代。孔子对于治理庶事的兴趣,似乎枯燥平庸。但我们要了解他是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时代,国与国之间时起干戈,小者弱者成为大国的战场,法律与秩序只凭个人的武力与诡谋来维系。贵族的狩猎,战争,与骄奢的生活,使得平民困苦,生命犹如草芥,对于这样的一个时代,孔子的思想有其革命性的,虽然论语里有许多对于君主及公卿的话,在今日读起来,似乎是“迂腐的训词”。只要我们了解这时代背景,便可了解这些是对于当时的弱点及罪恶所作的剀切谴责之词,并且所谴责的人物都有权有势,能够轻易的将他杀害。
  孔子无疑的是个最伟大的教育家。在他之前我们只知道有教射的学校。他是第一个人明白的说“有教无类”。受教于他,准备从政及从事外交的人,都可不必顾虑到家世出身。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日后仕宦制度的起源,有志于学的人便可不必问身世,以学者或官吏的身份,为君主服务。孔子常言从政的荣誉。至于孔子如何教诲他的弟子,可从他的弟子曾参所说的知其梗概。曾子曰: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在另一处,孔子答问“仁”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门弟子前期者多任列国之公卿,后期者多从事教育及社会哲学。姓名事业可考者颇不乏人。
  使教育不受阶级特权的限制,没有问题,是个具有革命性的主张。固然这个主张导致学优而仕的官僚政治,如前面所说但也含有近代民主主义之要素。关于孔子究竟具有若何程度的真正民主思想,论者的意见甚不一致,但这个问题却是我们当明了的,因为民主思想与自然科学,从社会学观点着眼,有重要的关系。顾颉刚7认为孔子根本是支持封建社会的;梅思平1认为他是大反革命者。在中国这个问题自然与当前的政治问题及守旧人士的尊孔极有关系。但有其他学者,如郭××则着重孔子生活与学说中的革命思想,并以孔子的同情于鲁国三桓的叛臣为例。
  孔氏门徒且有被指为鼓动叛乱者见墨子与庄子,墨氏与庄氏门徒是深知叛乱起于民不聊生的。第一个揭竿而起叛秦的陈胜,自称“张楚王”,他就是以孔子的八世孙孔鲋为其谋士,此学人于公元前208年陈胜败亡时死之,孔氏与墨氏门徒曾有多人趋附于他的旗帜下。
  孔子似乎是主张治理国家应以全民的福利与快乐为依归。达到此目的之方法,不是严格执行人为的法令,而是要善于运用视同天道天然法令的良好风俗习惯,能运用得宜的人需具有真正的智慧,学识与同情。这样的人才必广事寻求。治世才子,不需要门第地位与财富,他只需要适当的品格与学识,这是良好教育所能培养的,所以教育应当普及。
  由以上所说,可得一个对于科学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倘使人人可受教育,则每个人都能认识真理,只需要教育,经验与才能,增加他的辨识能力,他便可成为“观察集团”之一员。儒家学者了解这个智识的民主主义而且孔子常训告他的弟子“多闻阙疑”,并称许“史之阙文”宁留空白,不勉强写入疑似之辞。且曾说;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现代从事科学的学者,这是一句很好的训词。但早期的儒家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比起对人事的兴趣少得多。孔子曾勉励其弟子学诗,举列其他理由之外,说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他也曾说同意南方人的谚语“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有迹象显示孔子大弟子之一曾参,对于科学有兴趣,可与后来的自然学派阴阳家比拟。但亦只有如此。
   儒家认为宇宙天、以道德为经纬。他们所谓“道”,主要的意思是指人世社会里理想的境界。这个意思在他们对于精神世界及对于知识的态度昭示明显。他们固然没有将个人与社会的人分开,也未曾将社会的人从整个的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素来的主张是研究人类的唯一正当对象是人的本身。
  所以在整个中国历史里,儒家对于那些以科学来了解自然,及寻求工艺的科学根据及发扬工艺的技术都持反对的立场。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这还可认为是对于传统的技术人的谦词,但不幸的是下面几句: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若上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可是两千年的历史显示礼、义、信、三者不足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虽然如此,孔子的主张有其伟大之点。兹再征引几句,以示孔子的关心社会。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在早期儒家学说中,道德与政治视为合一不分,主政者视同家长,君正则民无不正。至于何者是德性,和平公正,意至明确绝无模棱。依据论语某章较后之儒但犹在汉代之前发挥“正名”学说。此学说在纪元前三世纪之荀子荀卿学派最著称。名词使用之慎重,含义之深刻,可于古史春秋所载三十六个君主被杀之纪载见之。或曰“被弑”含有杀者有罪之义,或曰“被杀”含有杀者合法之义。杀者所以被认为合法,因为被杀者失其为君之道。孔子的学识具有民主思想,认为一国之君,名为受命于天,实为得之于人民,有天命自我民命之意。此学说在孔子之后的一百年,孔学传人孟子,特加发挥。在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宗教学家所争辩的人民是否有权利对于不遵守教义的君主反叛问题,在两千年前儒家早有定论。儒家对此问题之革命倾向,同时又主张保持正统后来之儒家多作如此主张大概是因素之一,使后世之士大夫可以不为朝代更易所困扰。
  下列几段言论可印证以上所说: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游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至于孔子如何训练他的门徒以仕宦之道,可于下列两段见之: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所言的“道”是社会中人与人正当相处之道,是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就是一个合作社会的道理,在如此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而没有冲突。但这被认为是包含在整个自然的道理中,所以人的善良与利群,是与宇宙间最高的权威相配合,这个最高的权威已不是远古所想像的人与物,而是个抽象得令人敬畏的“天”。孔子自己认为天“知道”并且“赞许”他的事业。在中庸那书里,宇宙的一贯道理说得明白: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蚊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心目中有了这个大自然的图案,我们当继续看孔子所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这是人之性善或性恶大辩论的起点。中国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曾费了不少心思,我们将不久回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与科学思想很有关系。
文章标题: 儒家讲究愚民弱民,为什么又说要施仁政于民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599.html
文章标签:儒家  仁政  愚民  自相矛盾  这不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