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今天穷人熟读孔子儒家《四书五经》,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被封个一品大员吗

时间: 2023-08-06 10:01: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今天穷人熟读孔子儒家《四书五经》,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被封个一品大员吗

近代科举制度的弊端有哪些

  1905年9月,晚清重臣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将军督抚会衔上奏,要求废除科举,兴办现代学校。面对如此众多位高权重大臣的意见,清廷同月即谕令从1906年就开始废除科举制度。时人曾说:“言其重要,直无异于古之废封建、开阡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作为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开始于隋朝。在此之前,官员、人才的选拔经历过养士、军功、血统、门第、举荐、九品中正等各种制度,但这些制度弊端重重。

  科举制的发明,最大限度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公平。

  科举制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不无夸张,却是这种流动性的形象反映。这种流动性,是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条件。

  但科举制必然也有其弊端。其一是考试内容狭窄单一,并且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

  考试内容不外四书五经,只能为“圣贤”作注,不能越雷池一步。这些,确实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近代以前,就不断有对科举制的严厉批评。科举制的另一重要弊端是“官本位”,教育、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官”。所以与科考无关的知识都被视为“形下之器”,是君子不屑的“奇技淫巧”。自然科学在中国不发达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科举无疑是一重要因素。

  当中国步入近代以后,不得不面对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是这种社会转型的先导,这一口号的提出者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它实际意味着声、光、电、化等为中国传统读书人所不齿的自然科学知识将取代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师夷长技”付诸实施的洋务派开始兴办“新学堂”,虽然阻力重重,但社会的需要使新式学校由缓到急地向前发展。同时,教会兴办的新式学堂的影响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声疾呼:“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虽然维新派认为应该废科举,但因顾虑反对派的强大,只是提出将科举考试内容由“八股”改为贴近现实的“策论”。

  进入20世纪,不仅新式学校越办越多,而且留学生也大量出现,虽然学生的基数仍不大,但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废科举实际已水到渠成。张之洞等人绝非激进之士,由他们提出废科举、并得到几年前反对改变科举内容的慈禧太后的批准,足证“废科举”是历史、社会发展自然而然演进的结果,并非现在一些人所说是人为激进的结果。

  科举虽已废除百年,但它所体现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客观、公平、公正,仍值得借鉴、承继。在无法限制不正当权力的时候,只有严格考试才最为公平,为“底层”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可能,虽然弊端明显,但别无选择。

科举时代,乡试录取者和殿试录取者分别被称为什么?

在科举时代,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

1、乡 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级考试,生员参加。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2、会 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

3、殿 试

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贡士参加,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淘汰的情况。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

扩展资料: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才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唐代科举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是常设的取士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

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了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与前代题目相比,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

到了清代,基本是沿袭明制,至清末,政府开始变革科举制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下令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考查外国政治制度和技艺的新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扩展资料: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度共存在1300年,是古代国家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仕途必经之路。

科举时代,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极少数才能到达顶峰—考取"状元"。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

再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再经过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

贡士再经皇上亲自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一甲称"进士及第"。清代二甲进士称"进士出身",三甲进士称"同进士出身"。

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但可通过"大挑"进入官场,进士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状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边当官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乡试(一般就是省级)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殿试(皇帝亲自监考)录取者被称为进士,第一名是状元。
乡试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殿试录取者被称为进士,第一名是状元。
在科举时代,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行走慈城校士馆

悠悠

慈城之行,印象最深刻的是慈城校士馆。校士馆,即士子考试的地方,老百姓称之为考棚。参观校士馆,让我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慈城校士馆曾经是古慈溪县院试(即童生试)的地方,可谓人杰地灵,从这个古县学的考棚走出去的有5个状元,3个驸马,519名进士,1000多名举人。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创始于隋,形成于唐,改革于宋,鼎盛于明,延续至清末,长达一千三百余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慈溪县校士馆”大门正对面有一照壁,照壁上画的是一条盘龙图案,寓意考生考上后,做了官就能陪伴真龙天子(皇上),这谐音的文化,真是绝了。

走过大门,来到“仪门”,礼仪之门,上挂“明经取士”匾额,意为通过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优秀贤能的人才,这里是考官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旁边是公布考生榜名处。

穿过“仪门”是“大堂”,上书“衡鉴堂”三字。“衡鉴堂”是考官评阅试卷、面试考生及接待上级官员之处。“大堂”前是东西文场,那是考生考试的地方。在东西文场的建筑上,分别书有“天、地、玄、黄”四字,不明其意。导游说,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意喻“天道高远,地道深邃”。

西文场展示的科举考试的流程。童试是科举制度中最初一级的考试,考前也有严格的程序:首先要验明凭证,杜绝冒名顶替。但是古代没有相片,那“准考证”上是什么呢?是用文字描述考生的形体特征。有点好奇,那孪生兄弟的话一起赴考,怎么区分兄弟呢。

接着就是敞开衣襟,接受两名军士“上穷发际,下至膝踵,倮腹赤踝”的搜查,检查有没有夹带作弊的纸条。如此看来,女附马只是故事里的人物了,现实中女人能女扮男妆,要考状元,终究过不了搜身这一关。

科举考试中对作弊的处罚很严厉,如怀里挟有片纸只字,便要在场前枷号一个月,问罪发落。对舞弊的考官处以腰斩。慈城人姜宸英,中一甲三名探花,任翰林编修。后来他当了北京乡试监考官,被误认包庇同乡,他在狱中服毒自杀以示抗议。

最后发给座位号,进入考场参加考试。对面是独具慈城特色的六人一间考场,各位考生形态各异,每间考场设有一名官员监考,考试总共分为五场,一场一天。考试时,无论白天黑夜考生都要呆在考场里面。

任是如此严格,但还是无法杜绝考生作弊,传纸条打手语挤眉弄眼者有之。唐朝诗人温庭筠才华横溢,每次参加考试的时候,总是押官韵作赋,能八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考试的时候,温庭筠不仅自己八叉手成八韵,还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

《新唐书》记载,因为温庭筠帮人作弊名声在外,主考官为了防范他,特地将他安排坐在前面,而且和其他考生空出一段距离,以便监视。谁知温庭筠愣是在考官眼皮子底下帮八个人完成了试卷,足见其文思之敏捷,手段之高明。

东文场,展示的是一人一间考生参加乡试时的几个场景。每间考场深4尺,宽3尺。白天考试时,以木板分上下层作桌椅状以便书写。晚上将木板全部移置在下面的砖托上,作卧铺,人得蜷缩着睡觉。古代考生考试时的形态得到了惟妙惟肖的刻画,皓首技穷、从容应对、了无希望、自鸣得意、求死不得、纨绔愁思和靴中夹带等,一一看过,仿佛真的能看到他们当年的情景,不禁为他们,更为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子或喜或愁。

你看,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辈子连个秀才都捞不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了二十几次,终于在五十四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周进更是六十多岁了,还是个老童生,受尽嘲笑冷遇,后来在省城贡院看到两块号板,一头撞昏过去,醒来后号淘大哭,幸得几个商人出钱帮他捐了个监生。

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几年后他又中了进士,升了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为了照顾同病相怜的这个54岁的老童生范进,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将范进取为秀才第一名。这才有了范进中举,差点喜极疯掉。最后,范进进京赴考,金榜题名,官至正四品。

这些都是小说中的人物,现实中又何尝不如此呢。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一连考了十六次秀才都未通过,曾国藩也是第七次参加秀才考试终于过关,成了秀才。然后第二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五年后去北京会试考中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一代名臣。看来童试这一关也是不好过的,古代读书人也并非人人都是秀才。

来到“二堂”,上悬“为国求贤”匾额,两旁柱上的对联是龚自珍赠送给魏源的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这里展示的是考官们选拔人才的场景。在考试期间,为防止泄密舞弊,考官断绝与外界接触联系。甚至考生答题卷由专人用红笔誊录,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作弊。为了防止作弊,也真是煞费苦心。

除了文考之外,还有武考。参加武考的人,第一关要举起300斤重的石墩,第二关,要考骑马射箭。要想当武官还要进行笔试,当武官不仅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要有深谋远略,懂得兵法,善于用兵打仗。有了文韬武略才能当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就是郭子仪。

“二堂”左边为“韩昌黎祠”,韩昌黎即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校士馆设此祠,希望考生将来能成为像韩愈一样刚正不阿,体恤民情,学富五车的人才。

“二堂”右边为“黄文洁公祠”,黄文洁,南宋进士,慈城人。他官至江西抚州太守,审案公正,蔑视富贵,帮助穷人,晚年辞官回乡,隐居在杖锡山。设此祠自然是告诉考生当官要淡泊名利,多为老百姓做好事。

最后,去后花园,那池塘里的鲤鱼,总有跃过龙门的那一天,十年寒窗苦读的士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书生千年的期盼,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告诉考生,仕途曲折变幻莫测,需要谨慎走好每一步,最后能够告老还乡,颐养天年,那就是功成名就,人生最大的圆满。

《范进中举》评析

《范进中举》评析
(学习了)《范进中举》(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文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超的讽刺艺术(。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以及对人们思想上的腐蚀和扭曲,足以体现当时社会存在的卑污灵魂,文章谴责了追求功名的肮脏思想和封建社会的丑陋的道德风尚。

课文主要以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两部分进行的鲜明对比,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范进的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当他考好试,家里穷(的)得没有饭吃了,等到母亲叫他去卖鸡,他才匆忙抱着鸡去卖,这一点说明他平时只是死读书,作事情不懂得变通。

但他知道他知道自己中了举人了,喜极而疯,邻居请来了他的丈人,让他打醒他,这时,老丈人又换了一副截然不同的嘴脸,说什么“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了,就是天上的宿星,打不得”,并且在他得知范进中了举人了,特意拿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这又与前面只拿猪肠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些不难看出胡屠户是一个(斯)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性格)人。

所以我们要时时保持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对待一切,不能做像胡屠户那样势利眼的人。
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本文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致可以划为五个层次:

(1)范进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这其实是前面情节的尾声,放在这篇节文里却跟某些小说里的背景有几分相似,因为范进中了秀才,这就取得了考举人的资格。此外,从胡屠户教训范进的话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范进的社会地位,还不能满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2)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居然瞒着丈人前往应试。范进此举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师的鼓励,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断然不会有这么大的胆量——从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是情节的开端。

(3)发榜之日,在断炊的情况下,范进奉母命到集上去卖鸡。去了将近两个时辰,中举的喜报忽到,邻居赶紧去集上把他拉了回来。这是情节的发展,因为范进的命运从此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被人藐视的“现世宝”变成受人尊重的“老爷”。但范进本人此刻尚未见到喜报,他不敢信以为真,还要靠卖鸡来“救命”,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4)范进见到了喜报,因欢喜狠了,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亏一位报子出了个好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才清醒过来,不疯了。这是一场喜剧,是这个故事的高潮。范进在发疯过程中始终只说着一句话:“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胡屠户在这场喜剧中对范进毕恭毕敬,把范进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趋炎附势的嘴脸。

(5)范进刚从集上回家,举人出身、曾做过一任知县的张静斋来访,赠金又赠房。这是故事的结尾,说明范进的社会地位陡然上升,真是“今非昔比”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套在读书人身上的精神枷锁。

二、问题研究

1.范进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性?

清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曾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这里说的前三类人都是小说作者所批判的对象。

范进大概可以归入闲斋老人说的“下人”一类。“下人者”,对人低三下四之谓也,更确切地说,就是对来自周围人们的侮辱、轻蔑和嘲笑都默默接受下来,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范进的“下人”,确实“下”得出奇。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唯唯连声”,不作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下人”,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真可谓卑怯之至,屈辱之至。对胡屠户如此,对其他人也如此。

范进这种性格是在他三十多年场屋困顿的生涯中形成的。三十多年来,他怀着对功名的热切期望不断地应试,又不断地失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终于考上了秀才,可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当邻居到集上寻他,告诉他已经中举的喜讯,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就是这种近乎绝望的心理反映。

2.胡屠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天——说他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

3.作者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的?

《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课文的讽刺手法有:

(1)夸张手法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离奇得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2)对比手法

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例如,写范进的疯态: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又如,写胡屠户的贪婪相:

……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练习说明

一、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开放题,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应当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喜剧”“悲剧”仅取其比喻义,不要把它们看做戏剧的类别。但又不是跟这两个剧种完全无关,例如喜剧常用夸张的手法揭露和嘲笑现实中的丑恶事物或落后现象,而悲剧常常表现有价值事物的毁灭,在讨论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一点这个方面的常识,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答案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课文研讨”中已指出,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但学生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认识说出来,理由说得充分些。不要强求统一。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此题意在使学生认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处的环境,也是造成他热衷功名的客观原因。应注意的是,文中并未直接提到众乡邻和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的态度,这可以依据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来推测。

第一问: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详见“课文研讨”中有关的部分)。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天早晨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关头,没有一位乡邻前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去寻范进,细心照顾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从“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句话可以看出);中举后竭力拉拢他(主动前来贺喜,叙“世好”,赠金又赠房)。

第二问: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

三、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此题意在使学生领略本文讽刺的艺术。

这也是一道开放题。课上说一两处好笑的地方,作一点分析,无非是示例。课下还可以继续做,用点评的方式,写在书上。

答案参见“课文研讨”。

教学建议

一、《儒林外史》及其作者的介绍无妨稍稍详细一点。介绍作者,要突出他反对科举制度的立场;介绍《儒林外史》,可将重点放在讽刺艺术上。这样做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但不要占用过多的时间。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可以把有关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作介绍。

二、这个故事很长,详细复述既需要时间,也没有必要,但说说梗概对培养学生综合内容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技巧大有裨益。说梗概之前要先把握各段内容要点,例如第一段主要写胡屠户来贺喜时说的三段话(把范进中秀才归功于自己“积德”;教训范进如何“做人”;招呼范母和女儿来吃饭),其余铺垫的话可以略去不说。说梗概的目的是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为下一步讨论、分析做准备。

三、读小说当以人物分析为重点。首先要分析好范进,其次是胡屠户,张乡绅在文中只是初次亮相(他的“戏”在下一回),不必单立一项。分析范进,除结合练习一就“悲剧”“喜剧”进行讨论外,还可以就“范进在士林中算不算是老实人”这个问题谈谈各人的看法,目的是认识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在完成练习二之后,最好进一步提高到典型环境上做一点分析,使学生认识范进的典型性格的形成跟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作者的讽刺艺术也是学习的重点。最好先完成练习三,让学生充分说出文中的可笑之处及其含义,然后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作者所运用的几种讽刺手法。

六、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一千四百余年,读古代典籍会经常遇到这个问题,学生应当具有这个方面的常识。如果有富余时间,无妨作点介绍。

有关资料

一、作者与《儒林外史》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吴敬梓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二、鲁迅论《儒林外史》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时距明亡未百年,士流盖尚有明季遗风,制艺而外,百不经意,但为矫饰,云希圣贤。敬梓所描写者即是此曹,既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讽刺小说》,《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三、关于科举制度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王力《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

四、被严重扭曲的人格——《范进中举》评析(郭英德)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这一回写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到广州上任,先考两场生员,考完两场以后,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来进行考试。童生里就有范进,范进考完这场考试后就进了学,取得了第一名,人们称他为“相公”。范进进了学以后想进一步考举人,考上举人后人们就会称他为“老爷”。中举是科举考试的一个过程,在我们讲评这个故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县太爷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进士,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这是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自明代开始形成的一套很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学而优则仕”规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时代,中举带来的天壤之别的变化着实令人羡慕和神往。更有甚者,中了举,人却喜极而疯。《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这样的典型。
俄国19世纪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何谓文学创作中的典型?——典型既是一个人,又是很多人,就是说:是这样一种人物描写: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包括了那体现同一概念的一整个范畴的人们。”
范进正是封建时代千千万万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科举制度的殉道者。他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作者这样写范进中举前的生活状态:“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话写尽了范进家境的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更凸现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疯狂追求。
范进中举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喜极而疯。作者分4层展示范进因喜而疯的过程: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嗷”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踹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第四层写疯走上集。“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看看这个吧http://www.ywcbs.com/gx/more.asp?i=23&title=8&press=4&press3=3

语文出版社的网站
人不该大喜大悲
写得很好,人物生动
文章标题: 今天穷人熟读孔子儒家《四书五经》,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被封个一品大员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650.html
文章标签:儒家  田舍  孔子  大员  熟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