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五代时期罗绍威的邺国(魏博节度使),通常不被视为单独的政权

时间: 2023-07-19 07:01:0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为什么五代时期罗绍威的邺国(魏博节度使),通常不被视为单独的政权

唐朝的罗威?

罗绍威(877年-910年)字端已,唐末魏博贵乡(今河北大名)人,祖籍长沙。官至魏博节度使。后梁时,拜其为太师兼中书令。
唐末,绍威袭父罗弘信之职,官魏博节度使,封邺王,好学,能写文章,聚书数万卷,又开馆延聘四方之士。
绍威忌恨老将,牙军裨校李公佺受冷落,遂密谋刺杀绍威,唐昭宗天祐二年七月十三日夜,李公佺发动兵变,焚府舍,未果,出奔沧州,投奔刘守文。
罗绍威遣臧延范向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求援,朱温派七万人马进入魏博,杀了牙军八千人,遂解其围。
但罗绍威为了供应朱温部队的军粮,杀牛羊近七十万,离开时,又送铜钱百万,蓄积为之一空,魏博从此衰弱。罗绍威悔道:“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锉刀)也!”
长子罗廷规娶安阳公主,又娶金华公主,早卒。次子罗周翰,后袭节度使。幼子罗周敬。
魏博节度使,又称天雄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魏博(今邯郸)一带,为河北三镇之一。在8世纪末是河北三镇的首领,9世纪衰落。
首任节度使田承嗣原为史朝义旧将。广德元年(763年)投降唐朝,唐朝为了笼络河北旧部,任命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同年六月改为魏博节度使),统率魏、博、德、沧、瀛五州(今河北到山东一带),驻魏州(今河北大名),拥兵十万,形同割据,与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幽州节度使李怀仙称“河北三镇”。
大历十年(775年),攻陷相州、卫州,田承嗣暗中勾结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挑拨李宝臣与幽州节度使朱滔,使朝廷只得承认田氏割据。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卒。临终时命侄子田悦为留后。开了藩镇世袭先例。唐德宗建中年间,田悦先与成德李惟岳、淄青李纳、山南东道梁崇义,后与成德王武俊、淄青李纳、幽州朱滔起兵叛乱,史称四镇之乱。田承嗣的儿子田绪杀田悦,归附朝廷,依然享有魏博的政权。之后,田绪的儿子田季安接任魏博节度使。
元和七年(812年),田季安死后,子田怀谏年幼,田承嗣的堂侄田弘正被军队拥立,田弘正归顺朝廷,放弃割据,为唐宪宗平定淄青、成德、淮西立下大功,是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调为成德节度使,李诉为魏博节度使。次年七月,田弘正被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杀害。唐廷以田弘正之子田敦礼为魏博节度使,全军三万人讨王庭凑,同时命令横海、昭义、河东、义武诸军协同作战。值大雪缤纷,军不得进,田敦礼被牙将史宪诚逼害,剚剑自刎,魏博重新割据。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何进滔杀死史宪诚,开始何氏割据。何氏对朝廷比较恭敬,朝贡不绝,死后,子何弘敬即位。弘敬死,又传子何全皞。
870年,魏州兵变,何全皞被韩君雄所杀,君雄死后,子韩简即位。883年,韩简被部下乐行达推翻,888年,魏博局势震动,乐行达剃发为僧,部将罗弘信自立为节度使。
罗弘信的儿子罗绍威即位之后,归附朱温。魏博长期以来局势不稳,是牙军士卒随意废立节度使的结果。天祐三年(906年),魏博兵变,节度使罗绍威借助朱温力量,以宣武军进入魏博杀死了大部分牙军,此举使魏博军元气大伤,沦为小藩镇,罗绍威死后,子罗周翰即位,为后梁公主驸马,却被宣武节度使杨师厚驱逐。后梁命罗周翰为宣武节度使,封杨师厚为魏博节度使,915年杨师厚死后,魏博大乱,亲兵们叛变,亡于李存勖。
历代节度使
田承嗣(763-779年)
田悦(779-784年)
田绪(784-796年)
田季安(796-812年)
田怀谏(812年)
田弘正(812-820年)
李诉(820-821年)
田敦礼(821-822年)
史宪诚(822-829年)
何进滔(829-840年)
何弘敬(840-866年)
何全皞(866-870年)
李俨(870-871年)
韩君雄(871-874年)
韩简(874-883年)
乐彦祯(883-888年)
罗弘信(888-898年)
罗绍威(898-910年)
罗周翰(910-912年)
杨师厚(915-915年)

为什么傲视群雄的后梁会被偏居一隅的河东灭亡呢?

五代兴亡,与河北藩镇关系甚大。后梁之所以会被河东政权(即先后号称晋、后唐的政权)灭亡,主要原因是被河北藩镇抛弃。朱温的成功离不开河北藩镇的助力,朱友贞的失败也离不开河北藩镇的背弃。

朱温与李克用争霸之初,李克用麾下的沙陀勇士乌鸦兵凶悍无比,多次杀得朱温丢盔卸甲、望风而逃。后来朱温与李克用分头对付河南、河北藩镇,朱温凭借宣武军为基地,打河南、山东的藩镇那是顺风顺水,很快就统一了中原;李克用跟河北藩镇大战,却十分不顺,因为河北三镇是从中唐以来就有割据传统的,长久以来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集团,而河北三镇周边的藩镇也感染了这种风俗,实力十分强悍,李克用虽然兵强将勇,但也敌不过河北藩镇联手,所以很长时间内都没什么建树。

等到朱温平定了河南,开始挥师北上,夹在朱温与李克用之间的河北藩镇必须选边了,他们当然不会去选长期跟自己为敌的李克用,而是果断选择朱温,魏博镇早已是朱温的盟友,成德镇的王镕直接臣服朱温,义武镇的王处直被朱温击降,李克用的盟军只剩下卢龙镇的刘守光,不久还背叛了他。这时的李克用四面楚歌,连老巢太原都一度被围。

到李存勖即位后,经多年征战,因为后梁政治腐败,河北藩镇又逐渐倒向李存勖,像成德镇的王镕就是因为后梁的使者回去进谗,导致他决意叛梁;魏博镇的精锐军事力量牙兵被节度使罗绍威联合朱温屠戮待尽;义武镇的王处直对李存勖阳奉阴违,随即被养子王都废杀,王都直接倒向李存勖。

凡此种种,都说明河北藩镇已经归属到了后唐一方,后唐遂与河北藩镇联合攻打后梁,最终后唐军经苦战渡过黄河,奇袭大梁,消灭了后梁政权。

从唐末一直到五代时期,历任皇帝为什么都摆不平魏博节度使??

唐末国力已衰颓不堪,五代时期朝廷集权更加分散,兵力政治力度皆大大削减,要想铲除一个节度使是很不容易的。你应该知道节度使是什么吧?掌握兵权的重臣,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就是这个职位。

武将养私兵,他接任武将后被私兵欺辱,为了杀掉私兵他花光积蓄吗?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时期,人们常常因为自己朝夕不保的性命而痛苦,因为皇权统治其实才是世界上的一大弊端,一个人管理整个国家,掌握所有人的性命,其余人在水深火热之中苟且生存。然而,这样的统治其实是一种压迫和变形的管理,天权之说在历史上已经得到了证明,只要有实力,就可以随时抢夺王皇位。在这样的压力下,国家的武装部队也催生除出了一种叫做军阀的组织。军阀其实和其他的将军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手握国家军权,拥有一方自己的武力装备。但是军阀在历史上却远远没有那么受人欢迎,军阀是一支不完全臣服于皇帝的军队,他们只忠于自己和自己的存亡。各个朝代几乎都有他们的军阀,中国近代史中也记录了无数个大小军阀的相互制衡相互分权。


唐朝的时候,因为军阀引起的战争不在少数,唐朝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情况十分复杂的朝代,这之中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事件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期,叛军开始慢慢重新投靠唐朝,而这里面就有一个狡猾奸诈之徒田承嗣的武将。他担心皇帝会在他们招安之后耍手段再把他们除掉,为了保存自己的姓名,于是田承嗣就偷偷贿赂了一个卜固怀恩,让自己坐到了魏博节度使的职位,而因此掌控六州之地。田承嗣依然不满意,于是开始大肆发行军阀主义,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兵权。而后又从中选出了最强悍的人组成了自己的亲信部队,好酒好肉伺候这帮“牙兵”。


托这些牙兵的福,田承嗣安享晚年。但是他却留下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那就是这帮牙兵。这些牙兵日益扩大,他们不服朝廷只奉自己,数十位节度使都被他们撤换压迫,牙兵一直存在到了五代前。唐朝最后一任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接手了这个职位和这支部队,朝廷无法妥善压制他们,这让罗绍威只能被他们玩弄,这些牙兵不守法度更玩弄将帅,实在难以管制。于是罗绍威就考虑除去他们,他找到了援兵朱温也就是日后的后梁皇帝,朱温是大军阀,手下实力强悍,于是就爽快答应了罗绍威。但是条件是让罗绍威负责他们十万大军的全部钱粮,其实朱温也只是为了利益,掌控六州之地。


朱温的部队和牙兵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打了半年的时间,把牙兵打的一败涂地,不但杀光了所有的士兵,连家属都一个不留。虽然战争是赢了,罗绍威没有了牙兵的后顾之忧却也没有了节度使的实力,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成为了一个毫无权力的傀儡,受制于朱温。堂堂节度使沦落成为了朱温手下的一个将士。罗绍威十分的后悔,这也是成语铸成大错的由来。

文章标题: 为什么五代时期罗绍威的邺国(魏博节度使),通常不被视为单独的政权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5293.html
文章标签:节度使  不被  政权  视为  单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