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士族是什么意思?
门阀士族,又称世族,是中国历史上东汉至唐代,世代为官的士大夫阶层,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后,“士族”一词含义有所改变,士人取得官位后就是士族、士大夫,已没有世袭的意味。
士族往往拥有大量土地,其宗族位于广大农村,在地方上拥有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拥有中央权力。地方有事时,士族借助其中央权力,维护其宗族势力。中央有变时,士族在地方的宗族与地主身份仍延续不绝。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还往往供养大量奴隶、部曲和荫附民。
士族阶级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西汉一度十分的平民化,出现布衣将相之局,但此后新一轮世家的因素逐渐缓慢积累,出现了官僚世家、豪强世家和文化世家三种世家。
官僚世家:秦汉实行选贤任能,但也保障官僚特权,二千石一级的官员可以任子一人为郎官。尽管有些家族做官上延续两三代就衰落了,但是总有一些家族延续的更长,因为世代为官,逐渐建立了族望,形成官族,“家世二千石”。
豪强世家:在乡里,拥有大田庄、大宗族和大量依附民的豪强世家,在东汉不断发展,其子弟往往在本地做官。
文化世家:东汉以来,经学主要通过家族来传承,不断涌现经学世家,如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号称“四世三公”,汝南袁氏世传孟氏《易经》,四代人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五公”。
东汉末年,因为学风的转变,士人不再埋头读书,而是投身于交游和聚会,讨论文化和政治,因此又出现了名士和世代名士的家族,如颍川荀氏和颍川陈氏等。
乡里豪族因为有经济实力,可以让子弟去读书,学习经书后有了文化进入士林,可以通过明经做官的道路进入官场,政治权势的获得,又反过来加强他们在乡里的权势。东汉的官场官族、乡里豪族、士林学门不断的互相转化,逐渐合一,三位一体发展而成为中古的士族门阀,把经济、政治、文化融为一体。
消亡
从晚唐到北宋,名族贵胄为官者,由七成多降至一成多;寒族为官,则由约一成增至近六成。北宋士族尽是新兴,唐代大族几尽消亡。
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由于黄巢本人出自社会底层,仇视士族,造成大量士族的伤亡。再者,唐哀帝末年朱温投当朝公卿三十余人于黄河中。
朱温竟笑着点头,史称白马之祸。黄巢、朱温、柳璨之流,不仅觊觎皇位,也满腹牢骚,对既有的社会阶级怀有强烈恨意,大肆杀害、丑化士族。
唐朝覆灭后,五代十国仍为唐末政治格局及藩镇割据的延续,各政权的统治者多不屑文人,重武轻文,资源集中于军事,各官职多由武将担任;从而导致武人干政严重,叛变和战争不断,政权迅速更迭。
这样的环境使社会风气剧变,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大幅降低,人们不再尊敬唐代的那些门阀,也不再渴望与士族联姻,对于所谓的世家大族普遍产生反感。
士族富饶的家园与产业遭到破坏,引以为傲的贯册族谱也流失,重要人物死亡,其余族人逃亡各地。百年间士族便彻底衰亡,与庶民再无区别,其地位由乡绅地主阶级取代。
唐末五代的战乱,亦可说是一场“阶级战争”,彻底摧毁中国自东汉晚期以来长达约七百年、以门阀为主的政治、社会型态。几代之后,那些散居各地的族人已各自化成不同家庭,忘记共有的传承。
五代时,旧有统治阶层毁灭,为一批新人所取代,传统士族崩溃。宋代的望族,即使附会是某个唐代士族的后人,可信的世系都只由北宋时开始。北宋王清明《挥麈前录》,记录了当时最显赫的36个望族,是全新的名士集团,和唐代的社会中坚没有关系,已没有一个望族可以追溯到唐及五代。
简述以下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地方豪强、世家大族、门阀士族、寒族。
简述以下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代表的具体含义:n地方豪强、世家大族、门阀士族、寒族。请按名词解释回答。答:地方豪强:在地方上有权势,有钱,有威望的家族,比一定就只一个,他不是地方官员,但他对地方官员的影响很大。
比如你是杭州的地方豪强,你在杭州的影响力就你在家中样,几乎说一不二,但你的影响力却仅限杭州。
注意:这里的地方不一定就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比较大的地区。比如整个四川省。
世家大族:和门阀士族的含义一样,是指历代为官,家族的影响力巨大,有权利(政府权利),有钱,对朝廷,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寒族:贫困的读书人
我想知道三国时期的武将及谋士他们从哪儿学武学谋略啊?
我想知道三国时期的武将及谋士他们从哪儿学武学谋略啊,还有那些各种的兵器他们又怎么知道这样取名呢?如张飞他一个屠夫就怎么想造丈八蛇矛的样子的,还是以前就知道,那他是从哪知道的呢?东汉末年,还有隐世的学府吗,以及相关门派吗,常常看书有谋士说,谁谁是我幼年好友,曾一起求学,看我把他招降归来,他们从哪儿求学的?我想要各个历史牛人的武器及武略出处,谢谢!老弟,多看点历史书吧,武侠书对你误导太多了。
1、猛将的勇气和力量是天生的,战斗的技术也并不要特别拜什么师傅,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战争特别多,所有男人都经常要上战场,农闲都有军事训练制度,有句话叫做:民皆习战,有人笨一点,有人厉害一点,有人天分特别高,仅此而已。同样是学校读书,有人是笨伯,有人能搞出相对论可为类比。赵云师承什么的是小说编的,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处于边塞,和匈奴打仗是常事,习惯骑马射箭,投刘备以后刘备就常常让他主骑兵。
2、文官亦没有什么传奇的隐世学府,两汉的时候有国家级的太学,郡县的府学,以及很普及的痒序(学校),还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开馆讲学。同学关系是有很多。如刘备和公孙瓒都跟郑玄、卢植学习过,他们讲授的只不过平常的儒家经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飞升之道。人以类聚,上层士人知识阶级来往也是很多的,熟人多亦不为奇。
3、三国演义的武器都是罗贯中写小说编出来的噱头,不是真的。历史书中并没有那些武器的记载。比如说青龙偃月刀,双股剑什么的,战场上是很不实用武器,马战用长枪或马刀,对付重甲部队可用狼牙棒等打击武器。而且主将并不需要什么冲锋陷阵的武器,如果你成为一支几万人部队的主将还经常冲在第一线,那是很愚蠢的做法,也说明你的带兵指挥能力很差。百年前的湘军,以打死仗打硬仗著称,常常以一两千人对抗几万人,但指挥几百人千把人的将领却往往是书生,他们并不能带着士兵往前冲,但却能将自己的部队带成能骁悍的部队。
写了这么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时期是没有像现在的学校和培训中心的,当时的历史人物大多从名人或者隐士学得文武本事,非天资聪颖又非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只能从书籍中获得知识。
例如袁绍,出身望族,家业兴旺,自幼就有很好的教育氛围,即有书可读有老师可以求教,但其实袁绍的本事只能说一般,其成就不是一步步打拼来的,而是大多靠家族的底子。
再例如赵云,师从当时的武术名家童渊,枪技是百鸟朝凤枪,所以闯下一番声望。
再例如郭嘉,自幼贫寒,但勤奋好读,纵览群书,建立起自己不凡的见识,出仕曹操。
再例如诸葛孔明,出身官宦家庭,随父兄辗转多地增长了不少见识,后隐居,是厚积以待薄发。
再例如孙尚香,出身皇室,天生矜贵,虽见识谋略武力都很差劲,但在正史野史中都留下不少记录。
当时是有不少隐士,也有隐世的学派,但从历史中无从考证,只能从一些外传记载的只字片语中作大体推测。
关于名将的兵器,不是因为兵器出名才被他们得到,而是他们惯用或者喜用某种兵器,并用之打出了不菲的名声,以至于某将的兵器就成了他的代表一样。
三国小说和电影看多了我们确实了解了很多当时的历史情形,但其中夸大虚浮猜测幻想的部分太多,也导致我们在很多方面偏离了史实。比如说当时的名将在谋略和武力上是及不上现代人的,但由于他们超过常人,以至于在记载的时候有不少夸大成分,我们现在来看当时的记载,不自觉的就以现代人的眼光标准来理解,这肯定有差别的。史实中也不存在所谓的王霸之气,谁谁谁有什么什么紫气,是什么什么贵人,秉承天命什么的都是为了营造任务的形象气势,当时地方就那么大,知识又那么贫乏,人们的见识大多很浅薄很短浅,稍微有一点聪明才智的就表现得远超常人了,所以史书的记载可以将就看看,一个字不漏的全部相信倒是没有必要的。
三国时期是没有像现在的学校和培训中心的,当时的历史人物大多从名人或者隐士学得文武本事,非天资聪颖又非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只能从书籍中获得知识。
例如袁绍,出身望族,家业兴旺,自幼就有很好的教育氛围,即有书可读有老师可以求教,但其实袁绍的本事只能说一般,其成就不是一步步打拼来的,而是大多靠家族的底子。
再例如赵云,师从当时的武术名家童渊,枪技是百鸟朝凤枪,所以闯下一番声望。
再例如郭嘉,自幼贫寒,但勤奋好读,纵览群书,建立起自己不凡的见识,出仕曹操。
再例如诸葛孔明,出身官宦家庭,随父兄辗转多地增长了不少见识,后隐居,是厚积以待薄发。
再例如孙尚香,出身皇室,天生矜贵,虽见识谋略武力都很差劲,但在正史野史中都留下不少记录。
当时是有不少隐士,也有隐世的学派,但从历史中无从考证,只能从一些外传记载的只字片语中作大体推测。
关于名将的兵器,不是因为兵器出名才被他们得到,而是他们惯用或者喜用某种兵器,并用之打出了不菲的名声,以至于某将的兵器就成了他的代表一样。
三国小说和电影看多了我们确实了解了很多当时的历史情形,但其中夸大虚浮猜测幻想的部分太多,也导致我们在很多方面偏离了史实。比如说当时的名将在谋略和武力上是及不上现代人的,但由于他们超过常人,以至于在记载的时候有不少夸大成分,我们现在来看当时的记载,不自觉的就以现代人的眼光标准来理解,这肯定有差别的。史实中也不存在所谓的王霸之气,谁谁谁有什么什么紫气,是什么什么贵人,秉承天命什么的都是为了营造任务的形象气势,当时地方就那么大,知识又那么贫乏,人们的见识大多很浅薄很短浅,稍微有一点聪明才智的就表现得远超常人了,所以史书的记载可以将就看看,一个字不漏的全部相信倒是没有必要的。
那个时候武艺主要靠气力和勇敢,史书一般很少介绍人物的这方面老师,因为不一定需要老师。像吕布,史书只说他生长在边地,善于弓马骑射。
汉朝有太学和郡国学,就是学校,但大部分是大族子弟或少量寒人能入学学习。而当时是有很多老师的,这些老师许多本身就是望族地主或者官僚,世代传经,他们会在自己的乡里收门生,门生收的弟子叫弟子。所谓求学,就是向这些老师求学,像袁绍他们袁家就是世代传经,所以有“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
那个时代知识一般是掌握在官僚和大族手里,而求学的人大部分也是这样的出生。比如诸葛亮的旧学好友博陵崔州平,博陵崔就是当时的大姓豪族。
好吧,像郭嘉,二荀,戏志才,陈煜就是在“颍川书院”学习,书院是大儒郑玄办的。
其他名将名谋士史书上都没名言,到底老师是谁。他们很多是游学,就是没有固定的老师,和那些专治经书的人不一样。比如诸葛亮几个是“俱游学”,徐庶是“遍访名师”
但我知道刘备是师承卢植,书上有记载。
至于什么丈八蛇矛,就是八丈高的矛。青龙偃月刀当时没有,关羽历史上也是用矛的,吕布的方天画戟其实是唐朝的仪仗兵器,当时只有类似匕首的手戟
谈谈个人观点
乱世出英豪 时势造英雄 黄巾之乱是三国众多英豪的触发点 一年多被镇压 但其后断断续续打打斗斗四年多,这种形势下的尚武之风影响下 文才 武才 将才才爆发了,其实中国有很多这样时期,近代历史再明显不过。
武才在当时军队两军对阵 着将搏杀的作战模式下产生很正常,人少啊 兵更少。夷陵之战 刘备倾全国之力实际只有4—5万军队,东吴当时大概6万。这还是三国大后期啊 想想前期小诸侯 黄巾之乱刚过 领着1 2千人衣甲不整 锈刀钝弩 碰一骑战马盔甲齐全的猛将领兵冲杀,不败才怪,顺便说一句,那时的骑兵相当于二战时的坦克,至于武艺 关羽麦城被10多人擒获 不说什么
将才不用说了 排兵布阵三国时期发挥到极致 作用吗 赤壁描绘了一小部分
文才 智谋用说吗 满清将领拿着三国演义杀入中原
最后说句 本人最佩服三国时的军队力量 曹操北灭乌丸 西顺羌族 诸葛南服孟获 东吴讨蛮夷 开疆拓土收台湾
呵呵 每个人的三国梦
从褒曹贬刘的角度评论曹操和刘备。
要用自己的观点rn rn随便说说都说褒曹了,就不能用自己的观点随便说说了,呵,历史上的问题本来就是很难说清楚的,所谓正确正义都是后人评出来的不管谁评都是加上自己的观点,专家的意见都不一样,所以也就没有谁对谁错的一说.
从当时来看,曹操确实比较阴险,但是当时的乱世很难说谁是正义的,群雄割据,必然是要互相批判,保皇的说别人是造反,而造反的说皇帝被小人控制,要为民处害,而当时曹操是汉朝天子的丞相,镇压"反动派"名正言顺,要说他图谋不轨,但是他始终没有篡位,从道理上来说还是终与汉朝皇帝,虽然权大势大但终称不上乱臣贼子,后来他儿子是他儿子的事了.
而刘备趁天下大乱,打着皇叔的名号起兵叛乱,汉献帝年龄幼小昏庸无能,民不聊生,但这并不是他造反的理由,一开始还说是要恢复汉室,但是后来自己的称帝又如何解释呢,尤其是现在人读古代书的是时候,里面的正义人物总有一种假仁义的感觉,像刘备宋江之类,总是打着仁义的名号,但是具体也没看出来哪替天行道,他们当头的三大法宝就是伤心的时候会哭,用别人的钱来打自己仗义梳财的名号,年龄比较大,别的再没看出来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曹操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了一片天下,而刘备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请出了诸葛亮,从此便一切可放心,自己不出一策不做一计不出一战.便可坐享其成,而孔明先生就因为他的三顾而为其累死,最终也是出师未捷.这也是一切自有天意吧,逆天而行必使其果,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了就要有一个新的时代,然后违背发展的事都是要灭亡的,所以最终还是司马姓同意天下,建立新的国家晋,所以可见当时不管是保皇平反的还是驱逐汉贼的最终都要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没有打破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再用旧的规律已经不能从新建立,所以当时也很难说谁对谁错,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他们的作用都是推动,恐怕没有哪一个人,后来的历史都不是这样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
都说褒曹了,就不能用自己的观点随便说说了,呵,历史上的问题本来就是很难说清楚的,所谓正确正义都是后人评出来的不管谁评都是加上自己的观点,专家的意见都不一样,所以也就没有谁对谁错的一说.
从当时来看,曹操确实比较阴险,但是当时的乱世很难说谁是正义的,群雄割据,必然是要互相批判,保皇的说别人是造反,而造反的说皇帝被小人控制,要为民处害,而当时曹操是汉朝天子的丞相,镇压"反动派"名正言顺,要说他图谋不轨,但是他始终没有篡位,从道理上来说还是终与汉朝皇帝,虽然权大势大但终称不上乱臣贼子,后来他儿子是他儿子的事了.
而刘备趁天下大乱,打着皇叔的名号起兵叛乱,汉献帝年龄幼小昏庸无能,民不聊生,但这并不是他造反的理由,一开始还说是要恢复汉室,但是后来自己的称帝又如何解释呢,尤其是现在人读古代书的是时候,里面的正义人物总有一种假仁义的感觉,像刘备宋江之类,总是打着仁义的名号,但是具体也没看出来哪替天行道,他们当头的三大法宝就是伤心的时候会哭,用别人的钱来打自己仗义梳财的名号,年龄比较大,别的再没看出来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曹操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了一片天下,而刘备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请出了诸葛亮,从此便一切可放心,自己不出一策不做一计不出一战.便可坐享其成,而孔明先生就因为他的三顾而为其累死,最终也是出师未捷.这也是一切自有天意吧,逆天而行必使其果,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了就要有一个新的时代,然后违背发展的事都是要灭亡的,所以最终还是司马姓同意天下,建立新的国家晋,所以可见当时不管是保皇平反的还是驱逐汉贼的最终都要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没有打破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再用旧的规律已经不能从新建立,所以当时也很难说谁对谁错,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他们的作用都是推动,恐怕没有哪一个人,后来的历史都不是这样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
1.天下人想评曹操为奸雄,莫不提吕伯奢之事。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出自一个误会。大家试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经过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任何人都已无法保持冷静的头脑了。这些都是出自于一种求生的本能而已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不杀人就要被人杀,试问大家如果身处于当时的情景,各位会作出何种反应?
另:有人说,陈宫就是因为吕伯奢之事而离开曹操的,此言差矣。《世语》曰: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此时已经是初平三年。而吕伯奢之事是在中平六年,时间上已经过去很久了。
而我们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呢?就没有曹操那么真率了,一张伪善的面具一直戴到临死。让徐州之美谈,自然是大家一场戏,演给天下看罢了:“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借此手段来收买赵云人心,真是委屈阿斗了;白帝托孤时以退为进,可叹临死了还不忘玩弄手段。可叹诸葛亮这个小流氓一直都给刘备这个大流氓玩弄于鼓掌之间。亦犹自感叹遇之明主。为了不让吕布为曹操所用,刘备也玩了一手阴的。“布告玄德曰:”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吕布以为找到了救命的稻草,没想到却是催命的阎罗)。
2.“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大家都在说曹操是大奸臣,可惜终其一生都未曾称帝。相反的他都是一直在竭力维持着汉家王室。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家推袁绍做盟主。但是,在酸枣附近讨伐董卓的联军却互相观望,按兵不动。大家可一点也不热心。连盟主袁绍都不想动,谁还愿意先动手呢?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进兵。遂败亦无可奈何。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按理说:曹操是出自宦官世家,结果他背叛了那个腐朽的阵营,昭示了他进步,向往光明,公正严明的一面。
至于“大忠臣”刘备呢?汉献帝还未被废,他就偷窥大宝。二个儿子。一个刘封,一个刘禅。“封禅”都充斥了他的大脑!
刚刚窃取了汉中,就有那帮求功名利禄之人活动开来了。《三国演义》曰:于是众将皆有推荐玄德为帝之心;(为了自己捞好处!)未敢径启,(长耳贼早就等得急了!你们怎么还不来说啊?)却来禀告诸葛军师,孔明曰:“吾意已有定夺了。”遂引法正等入见玄德,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老奸巨滑的刘备当然知道如果篡位称帝,必遭天下人之斥责,向来善于收买人心之人怎么会去当天下人的公敌呢?就假模假样的推辞再三就了汉中王之位。孔明又云:“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根本就无视天子的存在!)只不过就在当了汉中王之后,再修表一道,差人赍赴许都。先斩后奏的后奏只不过是稍许的给汉献帝一点薄面罢了。
3.自力更生者与“六姓家奴”
曹操一生历经坎坷,刚开始之时兵少将寡。《魏武故事》曰:荧阳汴水之战数千(追击董卓被徐荣伏击的那一次),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可惜到了龙亢,士卒多叛,其不叛者五百余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如此艰险,让人无不叹息。为之缅怀。然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还是张邈和陈宫叛迎吕布的时候,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今山东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
不管到了再怎么样困难的时候,曹操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刘备还要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倒不想想自己这个流氓欺软怕硬,专门傍大款。他是几姓家奴呢?他先投靠公孙瓒,这是第一姓;后来曹操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公孙瓒手下田楷,楷和刘备俱前往救之,陶谦以丹阳兵四千赠他,有奶便是娘,刘备遂去楷归谦,此是第二姓;后来他兵败于比他更狠的流氓吕布,无奈之下只好投靠曹操,此是第三姓;因青梅煮酒之事,害怕东窗事发,就厚着脸皮去投奔昔日为敌的袁绍,此是第四姓;官渡之战见袁绍大势已去,关羽也流亡归来,就找好下家刘表,急不可待地跳了过去,此是第五姓;赤壁之战后因为混出了点名气,被刘璋请去,结果看中了四川的地皮,又欺负刘璋软弱。连本家亲戚的地盘也不放过,终于喧宾夺主,得成正果。此是第六姓。刘备这个“六姓家奴”在三国这个叛变是家常便饭的年代,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吧?我想吕布见了刘备也应该说:“我对于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似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又似窗外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永无休止!
4.对于人才的任用方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来都是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看看三国演义中关于对待许攸的一段描写:“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在平定荆襄时,’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另外徐晃,张辽,张郃,庞德,贾诩,文聘,韩蒿,王粲等都是降将,但是曹操都能够推心置腹,委以大任,成就大业。
而刘备在“凤雏”庞统的对待方面呢?作为荆襄名士,早已有水镜先生和诸葛亮介绍过了。但是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就让他去当了一个小小县宰。到头来还是几个月后在张飞面前使出一点手段,才不至于明珠暗投。幸亏‘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否则孔明也会遭庞统之祸了。又岂能出山?可叹刘备竟是此等注重外表之人!
曹操是以文才和胸襟吸引了其优秀的谋士和猛将;但是刘备则是重武将而轻谋臣,以其不羁更吸引了草莽英雄的心。
5.军事指挥作战方面
曹操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的很多精彩战役在下就不一一累述了。
至于刘备呢?一直以军事人才自居,自己除了打几个小蟊贼大显威风,碰到正规军的时候,却老是吃瘪。倒是到老了还不忘显其手段,御驾亲征。遇到了一个东吴一个无名小将——陆逊。毛主席曾经说过: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可惜刘备倒是在两方面都很轻视,结果“连营七百里,包原隰险阻屯兵。”遭到猇亭(湖北枝城市境长江东岸)兵败。一生都已军事家自居,结果到头来还是亡于军事。
6.个人修为方面
曹操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蒿里行》)。
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篇,《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另外取蔡文姬归汉也可视为他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保护;嘱铜雀侍妾分香卖履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英雄多情的一面。
现有曹操的《蒿里行》一首供大家鉴赏一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小弟觉得,罗贯中之所以尊刘抑曹,主要是出自传统道德中对“正统”的捍卫,以当时的情况而论,刘备出身“中山靖王”之后,是标准的汉室成员,他去争天下理所当然;而曹操祖上便是汉臣,自己又是汉朝大将军,他窃取了汉室江山,名不正言不顺,有“国贼”的感觉。因此作者有点刻意去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甚至不惜弄出“绘刘备之仁重而似伪”的感觉。
但是,毋容置疑的是刘备、曹操都是英雄,只不过由于二者不同的背景,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曹操出身官宦世家,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资本,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而刘备织席贩履之辈,相当于白手起家,他能最终从众多兵多将广、割据一方的豪强中脱颖而出,三分天下,靠的是一种韬光养晦的隐忍功夫和把握时机的独特眼力,也是极其不易的。
当然话虽如此,曹操仍然是三国中描写最成功、最具有英雄气质的人物。总结起来,他的出彩不外乎具备了以下几点:
1、坚决、果断的处事风格。
时下中国似乎有点雄风不振,很多男人临事时犹犹豫豫,唯唯诺诺,殊不知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曹操正是这样一位人物。
东汉末年,董卓当权,草菅人命,那些个东汉的朝臣每日里聚在一起,咒骂董贼,追忆汉室的辉煌过去,“畅想”有一天要杀贼报国,甚至激动了还能“痛哭流涕”,意淫到一定程度了。而曹操有一天也参加了这种集会,但他却纵声大笑:“诸公早上哭,晚上哭,能哭死董贼否?”这句话不啻为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那群只知道空谈的士大夫脸上。曹操于是毛遂自荐,以献刀为名只身去杀董贼,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果敢?虽然最终功亏一篑,但是一个敢作敢为、豪情万丈的形象已经跃然于纸上。
郭嘉在为曹操分析与袁绍的实力对比时曾说道:“绍好谋少断,公得策辄行”,窃以为这便是曹操的魅力所在!袁绍虽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但是为人却屡屡关键时刻犹疑不决,以致坐失良机。
官渡大战正是最好的体现,本来袁绍以百万大军对阵曹操的区区五万余众,优势及其明显,但是他却在关键时刻一味求稳不敢采纳许攸的正确建议,而导致许的投奔曹营。而反观曹操,经过对形势的分析,果断采取了许攸袭击袁军屯粮重地乌巢的建议,并一举成功,从而牢牢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2、狠辣、实用的作风。
中国历史上不乏各种各样死守所谓“礼数”、不知灵活变通的人,比如春秋时的宋襄公,此人居然在战场上看到敌方军队渡河时说:“我仁义之师,不应该在对方正在渡河的时候去偷袭人家,应该堂堂正正打一场。”结果被人家打得大败,还落个“宋襄之仁”的笑柄。
同样,在三国那样一个“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诡谲”的时代,所谓的“仁人”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刘备虽然是公认的“仁义”,但是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就明白,他的“仁义”是有目的性的,比如摔阿斗换取赵云的誓死效忠,不顾身份三顾茅庐是为了赚诸葛出山,可是他夺取同宗刘璋的巴蜀江山时可是毫不留情的。
而曹操也是如此,他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名言可谓是千古之经典,所谓成大事者不拒小节,这一点曹操区分的很清楚,也很成功,他更多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因素,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
早在成势前,曹操因为刺杀董卓失败而被通缉,后来暂避在一个熟人吕伯奢家,吕出去买酒,曹操突然听到吕的家人在隔壁磨刀,并说“敷而杀之”,曹操就先下手为强,杀了那几个人,却发现他们正在讨论的是杀猪的问题,大错已经铸成,曹操不得已继续逃难,却不料路上碰上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一不做二不休,又杀了吕老头。当时陈宫大不以为然,并且离开了他。但是从当时的形势看,曹操不杀吕伯奢的话,家人被杀的吕焉能善罢甘休?本来官府追的紧,再加上一个仇家有害无益,不如赶尽杀绝,以除后患。曹操的选择是否违背了正道且不论,对他自己来说这是最有利的一种选择。
无独有偶,一次攻城久攻不下,粮官王后请示说粮食将尽,曹操说你用小斛称粮给士兵,王后认为这样会激起士兵不满,但是曹操让他尽管去做,什么事情自己兜着。结果果然引起了士兵的极大不满,曹操就秘密将王后叫到自己帐内,说:我欲借汝头一用。王后大惊称“无罪”,曹操说“我也知道你无罪,但是不杀你,军心就变了。”于是把他杀了,传令三军:王后私贪军粮,已被处死,三军将士须尽力攻城。结果群情振奋,很快攻陷了城池。曹操牺牲了少数人的性命,换得了胜利,从有利的原则来看,他胜利了。
曹操并没有受到儒家某些迂腐思想的影响,他的观念中少有对错之分,更多是有利无利之别。相比刘备的藏着掖着,明明行不义之事偏偏要去极力纹饰,曹操则光明磊落,不在乎世俗眼光,这样多少有些“另类”的风格使得曹操不但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更在整个三国中独具魅力。
3、个性和主见。
男子汉需要个性,不依附他人,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曹操正是这样一个人,这也是他与刘备最大的不同。刘本人在军政方面的见识并不强,早期他行军作战时鲜有胜记便可见一斑,所以他更多的时候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甚至达到了婴儿对母亲般的“依赖”。
而曹操则不然,尽管手下从来不乏运筹帷幄的谋士,比如郭嘉、贾诩、程昱等等,但是曹操从来不会一味的听从某个人或某几人的意见,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属下的意见进行对比,从而互相补充,或者选择较好的一种方案执行。有时候,连号称有鬼神之谋的郭嘉也极其佩服曹操的用兵。
袁绍官渡惨败后一蹶不振,最终一命归西,其两个儿子袁谭和袁熙逃到辽东乌桓,妄图借乌桓人的势力东山再起,曹军诸将都建议讨伐,但是曹操却决定静观其变,并且预言二十日内乌桓定送二袁人头来,这个匪夷所思的命令让众将都很怀疑。而乌桓人一面收容二袁,一面打探曹军的动向,一旦攻来便协助二袁,否则就杀他们来送曹操一个人情,结果曹军并未出动,于是乌桓人就杀了二袁,送于曹操,果然不到二十日,众将无不叹服。曹操真正做到了不费一兵一卒,而制胜于千里之外,固然达到了用兵的化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面对众多疑虑时的那种自信。
4、出色的政治手腕
作为一个政治家,行之有效的御人手段和独到的战略眼光是必不可缺的。曹操正是兼二者于一身。
先说政治眼光,早年董卓篡权,横行天下,但是曹操却看到了董卓过于骄横跋扈,迟早必亡,那时将会天下大乱,于是在刺杀董卓失败后,他立刻回乡组织了一支军队。后来的形势果如曹操所言,而早有准备的曹操也在后来的乱世中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发展起来。
虽然汉室衰微,但是汉帝无疑还是极具号召力的,谁能控制了他,谁便赢得了“天时”。早在曹操之前,有谋士劝袁绍收纳因避祸乱而来到邺城献帝,从而“狭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袁绍却拒绝了这个天赐良机。而曹操则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立即派人将献帝迎至自己的领地许都。后来,曹操以天子令之名讨伐诸侯,师出有名,或假传天子命令让诸侯互相攻伐,可谓占尽优势。
再说御人之道,曹操对人才更多的是倾心以待,比如当年从杨奉那里说的徐晃归降时,为防杨发觉后对徐晃不利,曹操亲率大军接应,当徐晃被闻讯追来的杨奉追的走投无路时,曹操一声“公明勿忧”,对徐晃是多么大的震撼和感动啊。
此外,曹操痛哭为救自己身死的典韦,痛惜英年早逝的郭嘉,无不是爱惜人才的真情流露。
此外,曹操认人唯贤,使人尽其用,每每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或使曹军转危为安,或引领曹军取得胜利,这些无不体现了曹操用人的眼光。
曹操也举贤不避亲,他的次子曹彰勇武过人,曹操就公开在武将较技场上赞扬他为“吾家千里驹”。后来与刘备在汉中对峙时战事不利,曹彰领兵救援,曹操便说:“有吾黄须儿在,不惧刘备也。”曹彰果然作战勇猛,挫败了刘备军的进攻,稳定了局势。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相比曹操的众儿子,刘备的后代也太不成器了,刘禅自不必说,干儿子刘封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不去救援自己的二叔关羽,导致关二爷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被刘备一怒斩了……
另外,对于那些空有“人才”之名而并无实际用处的人,曹操一概不留情面的一一处理。比如孔融,尽管“孔融让梨”让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一个“好人”,但是实际上此人刁钻古怪,并且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严重到提出了“父母无恩论”这一惊世骇俗的谬论。与其相似的是杨修,此人恃才放旷,经常不顾大局。这两个人留在曹营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虽然曹操清除他们的手段比较过火,但是却为队伍肃清了害群之马,同时诛杀孔融这样妖言惑众的主儿,也避免了人们思维的混乱,有利于稳定社会。
5、宽广的胸怀
尽管被罗贯中刻意的贬低,我们还能从三国演义中窥得曹操的胸襟。在官渡挫败袁绍后,在袁军大营里搜到了许多曹军将领私通袁绍的信件,有人主张曹操一一查明这些人然后问罪,但是曹操却说:“当时以袁绍之强,连我都不知道能否保命,何况别人?”于是将信件付之一炬。这是何等宽广的胸襟!
曹操的胸怀还体现在他的诗作中,不可否认,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操,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功力,他的诗作大多大气磅礴,文采沛然,体现了一代政治豪杰的胸襟和抱负。比如那首著名的《观沧海》,窃以为不逊于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另外,刘备所采取的韬光养晦的策略让他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让人看了总觉得不舒服。但是曹操则不然,他敢做敢为,足智多谋,虽然有时手段狠辣但不失真男儿气概,洋溢着一种气势恢宏之感。所以相对于刘备而言,小弟我更欣赏曹操。
以上的回答让我大开眼界,我也想说几句。
1、从性格上说,曹操更有大家风范,读过《观沧海》的人都会体会到他的雄浑气势,即使是后人也是评价他为政治家、诗人,并且人们即使说他奸诈,但还是称其为一代枭雄。而刘备资质平平,没有主见,仅凭其“刘”姓及其所谓的仁义得到了贤良的人的帮助,可终究因其没能好好重用并且过分偏袒自己的兄弟而落下诸葛的遗憾。且乱世无对错,曹操之所以会多疑,是跟他身在官场多年形成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有一定关系的。
2、我们可以在很多典故中看到曹操生活中与文人墨客交往或教育儿子诸多可以表现其博学的例子,这些故事之所以会流传至今,也是古人对其才华肯定的证据。
3、他对他真正爱惜的人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是相当强烈的,毫无做作之感,其爱才识才之心远比刘备更进一层,他是真正的喜欢和能人作朋友,而不是像刘备那样口上尊敬其实只把其他人看作自己的手下、保镖。
其实曹操给我们的感觉更真实一些,人都有缺点,尤其是成就大事的人,因为他们都有着独特和鲜明的性格。
魏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影响
王与马,共天下 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亲生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政治关系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原因. 西汉封建大帝国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小农经济.但是由于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战乱这种经济形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于是地主阶级中的大地主逐渐转化为豪族,地方豪族实力强大,逐渐兼并土地而转化为大庄园主.
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社会进行了层次壁垒之分,门阀垄断了那时期所有仕途路径,朝堂之上显现门阀与天子叫板之像,是一种反中央集权,分化帝王权力的格局,农商世代无从仕之途,军事力量也为府兵,也就基本上是门阀自有武装力量,不是国有
门阀政治是魏晋风流产生的深层原因.当时政治动荡,朝代更迭频繁,而上层社会政治话语权被世家大族所把持,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
楼主我可以很郑重和负责告诉你,我们中国从建国到现在还没有所谓的门阀政治.我国的门阀政治开始于汉,真正盛行于晋,隋唐盛行.直至隋朝科举开始到武则天借助山东门阀及科举政策干掉关垄集团最后一直到五代十国战乱,才彻底将门阀
军阀啊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
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
九品中正制类似于一种推荐制度.在那个年代,官员往往会相互推荐对方的孩子做官,逐步形成门阀联盟.建立在“道德”上的选官制度最终被“人情、关系”腐蚀,最终出现了世卿世禄的士族门阀.
虽然问题题目只涉及魏晋南北朝,但是”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这两个概念(当同时出现时)多用于隋唐。我试着啰里啰嗦地把隋唐的情况也说一说。我这个纯属抛砖,欢迎知友们补充。
先说这么几句话。目前盛行借古讽今,消费“阶层固化”这个概念。讨论从汉末到隋唐这段历史时,某些营销号(注意,不是知乎“魏晋南北朝”话题下的优秀答主们,而是那种通篇没啥史料但各种议论代史骗得上千高赞的“营销号”)张口“门阀”,闭口“士族”,动辄就是“XXX代表寒门的利益"、”代表士族利益的XXX怎样怎样“。事实上,士庶之争对政局的影响被严重高估。如下有这么几种言论,都属于高估士族的政治影响:
曹魏是”法家寒门政权“,被“代表着士族利益的”的司马氏篡夺。然后沿着这个伪线索,某些营销号继续兴风作浪,把曹爽描绘成了“提拔寒门的改革家“。
杨广开创科举打击门阀。这种论断包含着三个要么是严重缺乏逻辑与史料支持的,要么是过度简化的观点:a. 杨广兴科举,b.杨广打击门阀,c.科举打击门阀。
废王立武的本质是打击”关陇贵族集团“。这个论断也有很大漏洞,但更离谱的言论是:铲除长孙无忌代表着寒门的”第一次大胜“。
曹魏=“法家寒门政权”这个说法早在知乎上被各种批判了。见如果曹操真的是“逆时代的法家寒士政权”,那颍川士人为什么意识不到这点去投奔袁绍?
关于2和3, 有空继续填~
------- 12.13 更 ----------
先从”杨广开创科举打击门阀“说起吧。下面穷举一下我能找到的杨坚、杨广两朝的所有中央官僚。这里中央官僚指三省长官和六部尚书,以及杨广一朝有”参掌机密“”参掌朝政“字样的中央官僚。比这些人物级别低的我就不列举了。一是精力有限,二是因为高级别官员在史书上有系统记载,可知全貌,低级别官员没有系统地出现在列传里。我们看看这些人中有多少是士族,有多少是寒门。
杨坚朝(括号里的是在该朝的历官中的一个):
杨素(左仆射),弘农杨氏,父北周汾州刺史,祖北魏谏议大夫,祖先按照史书记载一直可以追溯到中山相杨结,新出土墓志可以追溯到晋尚书令杨瑶。杨瑶的”瑶“字可能是”珧“字误写,而杨珧则是西晋外戚,关西孔子杨震之后。杨素这一支,世代为官。夫人荥阳郑氏北祖房。
高颎(左仆射),渤海高氏,父东魏龙骧将军+谏议大夫,西魏末年投关中,入周被赐武阳县伯。祖北魏兖州刺史,曾祖父北魏安定郡守。
赵煚(右仆射),天水赵氏,父北周尚书左丞,祖西魏河东刺史。
赵芬(右仆射),天水赵氏,父北周秦州刺史。
鱼庆则(右仆射),父北周灵武太守,鱼公虽然不属于汉人大姓也不属于洛阳鲜卑勋贵之一,但按照《隋书》记载,他祖上早在匈奴赫连氏手下当官,”代为北边豪杰“,至少也是关陇豪佑了。
苏威(右仆射),武功苏氏,父北周司农卿,享北周太祖庙庭,祖武功郡守,”累世二千石“(《周书》)。
柳机(纳言),河东柳氏,夫人陇西李氏武阳房,父北周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祖先后在南齐、北魏为官,曾祖父刘宋任太守,曾祖母清河崔氏
李德林(内史令),汉中李氏,虽然比我描黑的那些郡姓级别低了一些,但祖父和父亲都是东魏北齐的官员。
杨约(内史令),弘农杨氏,杨素的弟弟。
韦士康(吏部尚书),京兆韦氏,周上柱国郧襄公韦孝宽之侄,夫人河南元氏,祖父、曾祖父都是北魏郡守,”世为三辅著姓“(《周书》)
卢恺(吏部尚书),范阳卢氏,父西魏中书监。母河南元氏。
辛彦之(礼部尚书),陇西辛氏,父北周渭州刺史,祖北魏凉州刺史。
牛弘(吏部尚书),父西魏工部尚书,祖安定郡守。
元岩(兵部尚书),河南元氏,父魏敷州刺史。
贺娄子干(工部尚书),父北魏右卫大将军,祖北魏侍中
元晖(兵部尚书),河南元氏,父北周尚书尚书左仆射
苏孝慈(兵部尚书),父北周兖州刺史(按《隋书》),祖父黑城镇主(按墓志铭)。
李元通(兵部尚书),寒门 (父亲是杨坚父杨忠手下的士兵)
皇甫绩(刑部尚书),安定皇甫氏,父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祖西魏陇东太守
薛胄(刑部尚书),河东薛氏,父北周蔡州刺史、文成郡公
袁聿修(刑部尚书),陈郡袁氏,父北魏中书令
魏晋玄学对士族和门阀政治有哪些影响
2021-01-11 02:59:55 作者: 魏晋玄学对士
魏晋玄学之风盛行,玄学在社会中具有统治地位,儒学遭到压制。而在门阀政治格局下的东晋,玄学仍然大行其道。东晋的士族,基本都有玄学功底。玄学是东晋的主流学术思想,在东晋门阀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儒学如何被玄学取代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汉朝的主流学说,士人通过研习儒学踏入仕途。到了东汉,儒学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些以儒学起家的家族,发展成为“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在朝廷和地方上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经世济民为主旨的儒学发展遭遇困境。曹魏建立后,政权并不稳固,儒学依然没有得到有力扶持,以研究老庄哲学为主题的玄学,开始挑战儒学的地位,特别是魏明帝时期,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玄学名士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早期玄学的理论基础。曹魏后期,司马家族明显有谋朝篡位的趋势,同时大肆剪除异己,一些玄学名士为了避祸,便“不谈国事、只谈玄学”,醉心于玄学清谈之中。此时玄学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当司马家族篡魏立晋已成定局以后,玄学名士基本都归附了司马家族。西晋建立后,玄学开始对儒学形成压倒性优势。西晋士族承袭曹魏后期玄学之风,以玄学为主题的清谈非常盛行一些儒学世家开始向玄学士族转变。
到了东晋立国江东以后,掌握朝政的士族,基本完成了由儒入玄的转变。两晋时期,如果儒学世家不转向玄学,就无法产生为世所知的名士,也就无法维持门阀不坠。这种现象在东晋更加明显,皇权衰落、门阀当权。提倡“忠君爱国”的儒学显然无法适应门阀政治,为了适应东晋的门阀政治环境,原先的儒学世家,纷纷转投玄学的怀抱。在东晋,士族完成了从儒学世族到玄学士族的转变。
如先后执政东晋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和陈郡谢氏,在西晋时基本都是儒学世族,但是到了东晋,纷纷改习玄学。如颍川庾氏的庾敳转向玄学,推动了颍川庾氏的发展;龙亢桓氏的桓彝转向玄学,促进了龙亢桓氏的崛起;陈郡谢氏的谢鲲转向玄学,带动了陈郡谢氏的兴起。
士族由儒入玄,当然是出于谋求家族利益的需要,而非他们自身有多热爱玄学。如桓彝和谢鲲改习玄学之后,很快跻身“江左八达”之列,得到了江左玄学名士的推崇,大大推动了家族的发展。玄学在东晋
魏晋时期的玄学之风,在魏晋之交就基本形成了,西晋的清谈之风更是特别盛行,特别是高层官僚不习实务,专注清谈,对西晋灭亡负有一定的责任,故而后世有“清谈误国”之说。
到了东晋,依旧如此。名士们坐而论道,谈论玄学,聚在一起清谈。这是东晋玄学风气的直接体现。能加入清谈队伍的名士,也以士族门阀为主体,而士族门阀又是门阀政治格局下的东晋的实际掌权者。清谈队伍中的玄学士族,也都会参与东晋政权的运作中来,并主导权力运作。
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导、颍川庾氏的代表人物庾亮、龙亢桓氏的代表人物桓温、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谢安,他们进能在政治中发挥关键影响作用,退能在玄学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其中除了桓温的玄学功底稍差一些外,王导、庾亮和谢安都具备较深的玄学造诣。由于这些玄学士族是东晋政坛的主导力量,玄学在东晋,自然也成了主流学说。
玄学名士好清谈、轻事功,士族也有类似的趋向,不会玄学清谈就无法跻身名士之列获得名望,而维持家族显赫也必须依靠事功,这对士族而言是一种尴尬和困境,玄学士族的这种尴尬,类似于今天“我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
这种尴尬和困境,甚至影响到了士族的发展,甚至影响到门阀政治本身。总体来说,士族中的清谈之辈依靠玄学造诣能获取盛名,但能保障和维持士族的家族利益的,都是那些能在军政方面建功立业的名士。终东晋一朝,士族门阀中不断出现事功型名士,门阀政治的延续也是依赖这些人,如王导、桓温和谢安。当士族中无法再产生这些人才时,门阀政治就会出现危机。
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士族制度是这一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是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历史背景。
士族制度是世家豪族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萌芽。东晋时士族的社会地位已高得无人可比,他们编写士族家谱、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出现了士族、庶族之间的严格区别,士族官位世袭制和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完全确立。
政治上,梁武帝时,为了保证士族的社会政治地位,曾大量增设官位以安插求官的士族地主,使得这些士族子弟凭借父祖的资荫,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即使同为官吏,士族的升迁也快得惊人,不百日就能升至显要官位,像王、谢那些一等大族的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被冠带”。
经济上,他们泄渡为地、封锢山泽。把持大量的土地人口,财富私有,且不用缴纳赋税,割裂国家财富。社会地位上,士族“视寒门之子轻若仆隶”,为了维护士族的特殊地位,他们不与庶族通婚,与庶族不同座、不同食、不同行,即使都是显贵,士族和庶族之间也差之千里。
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和衰落、消亡的漫长过程,对士族制度的评价也应该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
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士族制度是这一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是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历史背景。
士族制度是世家豪族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萌芽。东晋时士族的社会地位已高得无人可比,他们编写士族家谱、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出现了士族、庶族之间的严格区别,士族官位世袭制和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完全确立。
政治上,梁武帝时,为了保证士族的社会政治地位,曾大量增设官位以安插求官的士族地主,使得这些士族子弟凭借父祖的资荫,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即使同为官吏,士族的升迁也快得惊人,不百日就能升至显要官位,像王、谢那些一等大族的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被冠带”。
经济上,他们泄渡为地、封锢山泽。把持大量的土地人口,财富私有,且不用缴纳赋税,割裂国家财富。
社会地位上,士族“视寒门之子轻若仆隶”,为了维护士族的特殊地位,他们不与庶族通婚,与庶族不同座、不同食、不同行,即使都是显贵,士族和庶族之间也差之千里。
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和衰落、消亡的漫长过程,对士族制度的评价也应该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
衰亡
随着皇权逐渐加强,科举制度的兴起,庶族寒门进入政治中枢,门阀制度不可避免的进入衰亡。
到了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度,科举的兴起,导致门阀制度走向消亡。而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彻底扫荡并结束了门阀制度。
文章标题: 想详细的了解东汉末年地方豪族大姓和世家门阀的分布信息和知名人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