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31 00:01: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所谓“四世三公”,就是一个家族有四代人曾担任过三公职。而所谓“三公”,《春秋公羊传》言:“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三公就是天子之下的最高管理的称呼,是中国古代最为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简单地说,“四世三公”不是官职,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地位,一种荣耀,是权势的象征,是望族的象征。当然历代三公之官名皆不一。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而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袁绍,其袁家是东汉末年最有权势的世家,当时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另外一个“四世三公”家族,即弘农杨氏,也就是著名的“鸡肋事件”的当事人杨修的家族。
袁绍家族共有四代人担任过三公官职,(对袁绍而言)
即高祖父袁安、曾叔父袁敞、祖父袁汤、父亲袁逢、叔父袁隗。其中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敞官至司空,袁汤官至司徒、太尉,袁逢官至司空,袁隗官至司徒。司空、司徒、太尉,皆为东汉三公。
理论上,司徒是外朝最高领导人,负责行政事务;司马是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军事事务;司空是最高监察长官,负责监察事务。
司空。西周始置,最初并不是三公之职,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为当时执掌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最高长官。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虽官职名大同小异,但职权较之西周时却有着天壤之别,此时大司空是为最高监察长官,负责对百官进行监察和纠劾,在外可督部刺史或守、令,在朝可举劾百官。
东汉光武帝时期,有大臣上奏光武帝,言三公带“大”,有些不分尊卑,因此提议取消“大”,后光武帝同意其所请,改大司马为司马,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为司空。
司徒。西周始置。西周依《周礼》置六官,即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司徒则为地官之长,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是西周时期最高民事长官。元寿二年(前1),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辅佐皇帝总理百政,是为百官之长,外朝官最高领导者。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改大司徒为司徒,职责依旧。
太尉。秦朝始置。初为国尉,始皇帝一统天下后,改国尉为太尉,是为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但因太尉权势过重,故终秦一朝从未任命太尉。西汉沿袭秦制,设太尉为最高军事长官,与秦一样,其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则置,事毕则省,其地位犹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参谋长。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置大司马大将军以代太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是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总的说,三公之职,在东汉的权利和地位都是很高的,一个家族哪怕是只出一位担任三公之一的人,这个家族也能一跃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世家之一。而如若,一个家族能连续四代都有人担任过三公之职,甚至还出现同代有两位为三公,那凭借着三公的权力,这个家族绝对能一跃成为这个王朝地位地位最高,最显赫的世家。
袁绍的家族,就是这么一个连续四代为三公的显赫世家。百年间,袁家都有族人在朝为三公,在朝堂上是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凭借着三公的权利和威望,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有隶属于袁家的官员,其底蕴绝非是一般世家能比得,可谓是东汉最为显赫的世家之一。
袁绍家族是非常显赫的,他的父亲在汉灵帝时任太仆,后为司空、执金吾。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这三个职位。若将其与东汉社会逐步成形的历史脉络相联系,则可以看出其具有何等雄厚的政治底蕴和雄厚的家族底蕴。于是,三个国家的历史就这样被拉开了帷幕。邵实卑鄙,不能为人后,又不能为人所用,故丰隆大业,玷污了王位,玷污了袁宗,绍罪九。”要不是李斯的帮助,赵高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送上一道旨意。
四代大将军,德业显赫,与袁氏同属东京名族。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都是东汉末年四代三公之一。汉代的三公制度是沿用的。东汉初期,仍然有三公,大司徒为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十八位诸侯之首(据史料记载,是十三位),袁术的哥哥,也是三国初期最强大的袁绍、袁术的父亲,以忠心耿耿而闻名。汉灵帝为太子,后为司空,执金吾。
袁绍的孙子袁汤为大将军,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国师,四世为三公,号称“四世三公”。太尉,御史。“三公论政,六卿分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三位国君,一起办事。
而他们的势力,也远远比不上秦、西汉。但三位国君在政坛上的位置依然很高,依旧只是个名头。比如,在周代,以太师、国师、国师为三大国君,又称三大国君,又称司空,又称三大国君。宰相辅佐皇上,国事由宰相主持,都督执掌兵权,御史官辅佐宰相,兼管天下。大夫下面有士官(也就是士元)。这种制度,与西周的制度大同小异,只是名字和责任各不相同。
读了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袁绍老是标榜自己是“四世三公”,所以别人的身份地位都比不上他,别人也应该对他们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
就连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一直被袁绍嫌弃,说曹操不过就是个宦官之后,完全都不能跟他的“四世三公”相比。
四世三公到底是啥来头?四世三公总体的意思是指的是,四代人里,每一代都有人位居三公之位,因此我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三公”。是什么意思,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的问题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便设立三公九卿制。这里面的三公,便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的地位是百官当中最高的。
丞相统领百官,处理全国政事,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太尉负责全国的内外军事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
汉朝建立后,借鉴了秦朝的许多制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丞相被改为司徒,太尉被改为司马(后来又改回太尉),御史大夫被改为司空,各自的权利和职责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就这么的,汉朝时期的三公,分别是司徒、司空、司马(太尉),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地位崇高,身份显赫,是无数人一生努力奋斗的最终目标。
这也就导致,有不少人通过一生的努力位列三公,突然的就失去奋斗的目标。因为不管他们在这个位置上再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也不可能更进一步。为此,汉朝又设立“三师”制度。
“三师”,分别是太傅、太师、太保,意思就是,只要你为国家为朝廷做出了巨大贡献,那就可以给皇帝当老师。如此一来,那些失去人生奋斗目标的人们,顿时又都来了精神,又开始想着如何成为三师,来给皇帝上课当老师了。
虽说三师在地位上高于三公,但三公没有实权,并无法对百官下达命令。
不管是拥有实权的三公,还是能给皇帝上课当老师的三师,所拥有的影响力都是无法估量的,在一定时期甚至都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
而袁绍的家族,可是一连四代,都有家族成员位居三公,而他们分别是:
袁绍的父亲袁逢担任司空,叔叔袁隗担任太傅;
袁逢的父亲袁汤,担任太尉;
袁汤的叔叔袁敞,担任司空;
袁敞的父亲袁安,担任司徒。
可以说,东汉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曾经被袁家控制过。
几代人都位居三公,那所拥有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更何况在汉朝,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是察举制。
察举制的意思就是,由各地方的官员,或有名望的人来向朝廷推荐人才。当然了,有的人向朝廷推荐的是人才,但有的人推荐的,却是自己的亲朋好友。
若问东汉末年谁是最牛的家族,袁氏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当初董卓一手遮天,连皇帝都可以随便废立,居然败在了以袁氏为首的关东士族集团手下,被迫远走长安。
董卓进京后,对朝中大臣任意屠杀,俨然就是个无冕之皇,唯独不敢动太傅袁隗,甚至为了拉拢袁家,他还提拔袁术为后将军。董卓废少帝时,满朝无人敢反对,唯有袁绍,对董卓拔刀相向。后来,袁绍、袁术兄弟双双逃出京城,董卓也不敢追究,反而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
以董卓的权势,如果想杀袁绍、袁术,就是分分钟的事,要不然哥俩也不会逃。后来袁绍纠集十八路大军讨董,愤怒的董卓一声令下,包括袁隗、袁基在内,袁家五十余口瞬间丢了性命。可见董卓不是灭不了袁氏,而是有所顾忌,不敢造次。
袁术在董卓入京前,官至中郎将,中级军官,凭什么孤身一人跑到南阳,瞬间就成了一方诸侯?袁绍同样如此,他原本就是个校尉,凭什么短期内人气爆棚,引领十八路诸侯,进而占据冀、青、幽、并四州?
袁氏家族到底有什么“特异功能”,到哪儿都能翻云覆雨呢?又如何让杀人如麻的董卓都缩手缩脚了呢?
因为袁氏“四世三公”,累世营造的庞大政治势力,足以掀翻董卓的政治基础!
所谓“四世三公”,是指袁绍的高祖袁安、曾族祖袁敞、祖父袁汤、父亲袁逢、叔父袁隗,四代人连续出任“三公”之职。所谓“三公”,就是指司徒、太尉、司空,朝廷三个最高职位,司徒即丞相,管行政;太尉即大司马,管军事;司空即御史大夫,管监察。
一个家族,出一位三公就足以让后人炫耀一辈子。西汉210年,仅有两个家族父子两代人出任三公,而袁家连续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这个记录空前绝后。
由此它带来一个基本事实,袁家跟天下许多豪门大族之间,存在婚姻关系,或者师生之谊,或者同僚之情,亦或者擢拔之恩,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政治利益关系网。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袁家人走遍天下,但凡有读书人的地方,转几个弯他们总能找到“关系户”。
如果你觉得夸张,我们以袁绍的曾祖袁京为例,他官职“只”做到了蜀郡太守,后来就厌倦了官场,辞职跑到江西宜春隐居做学问,成了易学大家。像他这样的学术泰斗,门下弟子何止数百人?
袁绍、袁术兄弟,到了地方立刻成领袖,凭借的就是家族庞大的势力。这就是董卓不敢得罪他们的原因,也是双方翻脸后,他被逼得在洛阳呆不下去的原因。刀枪征服不了人心,更无力改变政治格局,除非董卓有本事一夜间斩断袁氏的所有利益链。
熟知 历史 的人都知道,东汉的基本政治架构,是以开国功臣家族为班底,形成的皇权与豪门士族集团共治模式。这些功臣家族之间,以及他们与皇族之间相互联姻,牢牢控制帝国的上层建筑。问题来了,袁氏并非功臣集团,他们怎么挤上了豪门集团的列车?而功臣集团家族的后人,却不见踪影了?
任何一个伟大的家族,都有一个传奇的发迹史,我们就从袁绍的高祖袁安谈起。
袁安步入仕途的通行证是一门家学——孟氏易,《孟氏易》是流行于西汉时期的易学分支,在当时风靡一时。袁安的老师就是他的祖父袁良,袁良因为学术成就入仕,汉平帝时官至太子舍人,东汉建立后又出任县令。
所以,袁安是“学三代”。两汉时期对五经学术的研究,达到一个高峰期,尤其是汉元帝之后,朝堂几乎成了儒家天下,有资格出任三公的,必须是学术大家。在“看文凭”的年代,袁良流传的家学《孟氏易》,无疑为袁氏家族的进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看起来,知识改变命运,古皆有之。
袁安靠学问敲开仕途,又靠他的执政风格迅速蹿升,说出来就俩字,“严”和“公”。在任河南尹期间,他的这个风格引起了汉明帝的注意。洛阳就隶属河南郡,权贵集中的地方,很难治理,而汉明帝恰恰是个苛严的皇帝,袁安的风格完美切合了汉明帝的心思。
袁安曾经处理过一件非常棘手的案件,搅扰了东汉帝国十几年,导致数千人丧生的楚王刘英谋反案。刘英是汉明帝的异母弟弟,汉明帝虽是明君,但在兄弟情上略显刻薄。出于忌惮,他对案件穷追猛打,官员们害怕受牵连,故意扩大范围,以迎合汉明帝,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袁安调查清楚真相后,要求文书如实上报,手下官员们怕得罪汉明帝,吓得磕头求袁安改变主意。袁安不为所动,表示所有结果由自己一人承担。汉明帝在接到袁安的呈报后,才有所醒悟,感动之余,下旨释放了四百多家无辜者。
当年王莽的曾祖王贺曾经说, “吾 闻活 千人有封子孙” 。袁安一个案件,就救了四百多家,何止千条人命,所以从因果报应来说,他的子孙封侯,也不算意外。
因为出色的政绩,袁安终于步入中央,升任太仆,又因为一次朝议,让汉章帝刮目相看。在那次朝议上,袁安跟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直接交火,遭到司隶校尉弹劾。而汉章帝则认为袁安做得对,转过年来让他接替了第五伦的司空之职,一年后他又转任司徒。
袁安真是幸运,他的执政风格符合了汉明帝的胃口,其刚正不阿的秉性,又得到了汉章帝的赏识。
袁安还有幸运事吗?有,他的第三个特点充满凶险,却收到了奇效。这个特点就是,他讨厌外戚专政,盯着窦氏一族穷追猛打。
在担任司徒后的第二年,汉章帝驾崩,9岁的汉和帝登基,窦太后垂帘听政。窦太后依靠她的哥哥窦宪为外援,把持朝政。窦宪兄弟们很不争气,坏事做绝,竟然连拦路抢劫这种强盗的行径都敢做。由此袁安多次与窦氏兄弟正面交锋,窦宪几次欲加害袁安,都未得逞。
按理来说,袁安盯着窦氏开火,一定会遭到窦太后的清算。可事实上,窦太后却并未对袁安打击报复。原因是,窦太后深知自己的兄弟们名声太臭,她也不敢公然拿袁安这样的标杆下手,正所谓道行深了鬼也怕!
袁安反外戚的立场,在他的儿子袁敞身上得到了延续。
如果说袁安是三好生,他的儿子们则是“学霸生”,其中第三子袁敞,年纪轻轻就当起了《孟氏易》的传人,开门办学。本人是学霸,老爸是司徒,袁敞毫不意外地飞黄腾达,他以太子舍人为起点,一路飙升,除了去东郡任太守镀镀金,其它时间一直在中央做官。汉安帝元初三年,袁敞“按部就班”地当上了司空,成为袁氏第二位三公。
袁敞的性格,跟其父袁安非常相似,同样刚正不阿,同样反感外戚政治。汉安帝时期的外戚,变成了邓氏,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孙女邓绥,就是皇太后。实事求是讲,这位邓太后是 历史 上少有的杰出女政治家,为东汉帝国的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不过,政治家对权力的贪婪,也让她留下了不少诟病。
袁敞反外戚的立场,让邓太后很不爽。不幸的是,由于儿子泄密被抓把柄,袁敞被邓太后乘机免职。遭遇打击的袁敞,一气之下自杀了。
袁安的次子袁京(袁绍曾祖),才是袁氏家族学术成就最高的一位,他是东汉时期易经研究最杰出的大师之一,有著作传于后世。袁京不慕官场浮华,早早隐居山林,过起清苦的生活。如今的宜春市,旧称袁州府,就得名于袁京。
袁京的儿子袁汤是“公三代”,他替袁家创下了两个记录,一是用三年时间,把司空、司徒、太尉挨个过了一遍瘾,二是赚回一个侯爵。除此而外,袁汤这个三公,个人事迹几乎一片空白。
也就是说,袁汤其实是个坐在大树下,安享祖上阴凉的庸碌之辈,当上三公时,已经处于接近退休的年龄。那么他靠什么封侯的呢?拥立汉桓帝。汉质帝被外戚梁冀毒杀后,由梁太后做主,迎立14岁的平原王刘志为帝,袁汤跟着投了赞成票,成了拥立之臣。
由此可见,袁汤已经丢掉了父祖不附外戚的传统,成了梁氏外戚的跟屁虫。当然,袁汤还为袁家做了一个隐性贡献——儿子生得多,足足十二个。
在袁汤的儿子们中,出了两位三公,一位叫袁逢,袁绍和袁术的父亲,一位就是后来被董卓杀害的袁隗。
袁逢比其父还要庸碌,只留下为人忠厚的描述,曾任太仆、司空、执金吾。袁隗比哥哥袁逢更早当上三公(太尉),董卓掌权后他还担任了一段时间太傅。
袁隗曾和大将军何进一起任“录尚书事”,即朝政的实际决策人。这表明,汉灵帝后期,文官集团重新进入了决策层。不过,袁隗的表现实在难言合格,袁绍迷惑何进,导演的“十常侍之乱”,其背后主谋,很可能就是袁隗。而正是这场动乱,把东汉帝国推向了万劫不复。
董卓掌权后,袁隗采取奉迎的态度,因此在 历史 上留下诟病。王夫之就不客气地骂他: “犹然尸位而为大臣,廉耻之心荡然矣。”
袁汤还有一个儿子叫袁成,《三国志》记载,他也曾经出任三公,如果是这样的话,袁氏一族是“四世六位三公”。袁成就是袁绍的养父,由于袁成无子,袁逢将庶长子袁绍过继给袁成为子。所以,袁绍和袁术从法理上讲是堂兄弟,从医学上讲是亲兄弟。
如果把董卓视作掏空东汉的直接责任人,那么发动“十常侍之乱”的袁隗、袁绍、袁术叔侄三人,才是罪魁祸首。董卓掌握朝政后,又是袁家兄弟,开创了地方武装割据的先例,从此天下分崩离析。所以,把袁氏说成东汉帝国的掘墓人,一点不为过。
回顾完袁氏家族的发家史,我们就可以回答,非功臣集团的袁氏家族,凭什么能左右帝国的命运这个问题了。
一,袁氏家族四代人的努力,让他们挤进了豪门士族集团行列
袁氏家族的发展,明显经历了创业、巩固和壮大三个阶段。
袁安和袁敞父子生逢其时,他们打击外戚和权贵,维护皇权的立场,获得了皇权的赏识,他们学术泰斗的地位和耿介的性格,又得到士族集团的广泛拥护。早早隐居的袁京,为袁氏家族赢得美誉,从另一个侧面树立了袁氏家族的品牌形象。父子三人团,奠定了袁氏家族崛起的根基。
袁汤的才能虽然远不及父祖,但是他宽厚谨慎的风格,确保了袁氏家族“不犯政治错误”,不被枪打出头鸟,甚至拿到了父祖都没有得到的爵位。从国家利益角度,袁汤虽不值得称道,但客观上对袁氏家族挤进豪门集团贡献很大。
袁逢袁隗兄弟,除了延续袁汤的谨慎风格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与豪门集团广泛联姻,编织成一张庞大的利益网。比如袁隗的妻子马氏,就是名儒马融的女儿,马融则是开国名将马援的后人。此外,他们还与杨氏、陈氏、荀氏、高氏结为亲家。
豪门不是一代人能够建成的,袁氏就是通过四代人的努力,挤进了东汉末年的豪门士族集团。
二,荐举制,是袁氏家族政治资本扩张的内动力
可能你会问,袁家到了第三代就明显表现出“德不配位”,难道仅凭宽厚的品行和“政治正确”,就能保住家族优势吗?
这就涉及到东汉的选拔制度“荐举制”。所谓荐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员推荐,由中央负责考核录用的人才选举制度。荐举制在实行之初,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豪门集团对荐举制度的垄断,它成了豪门士族集团内部利益交换的工具。
比如袁氏家族,他们的关系网一直延伸到地方,要想获得地方官的推荐,如果没有与袁氏可交换的利益,就会被排除在推荐范围之外。即使获得推荐了,中央的考察这一关,也掌握在人家手中。
除了袁氏,东汉末年还有荀氏、陈氏、杨氏、司马氏、孔氏等豪门家族。这些家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东汉的官场,就掌握在了这些家族手中。
董卓为何不被袁氏家族等豪门势力所容?因为董卓既算不上豪门,也不是关东集团,他靠武力夺权的方式,破坏了关东豪门集团的利益,所以,董卓只能回到关中去碰运气。
后来荀彧为何跟曹操翻脸?原因就是曹操非要搞唯才是举,废掉荐举制,动了豪门集团的奶酪。
汉灵帝为何另起炉灶,搞了一个“鸿都门学”?蹊跷也在这里,官场已经被豪门集团垄断了,他干脆抛弃太学,吸纳寒门子弟进鸿都门学,由皇帝直接选举任用。
因此,保证袁家势力的不是品行,而是察举制,只要这东西在,朝中大臣无论是谁,都需要与袁家做利益交换。请问这种环境下,身处利益中心的袁汤、袁逢、袁隗当三公意外吗?
三,桓灵二帝对外戚集团的持续打击,为袁氏集团崛起创造了空间
第三个问题来了,既然豪门集团牢不可破,东汉开国原有的功臣家族哪里去了?他们才是伴随帝国诞生的第一批豪门士族集团啊?
枪打出头鸟,被干掉了!
东汉成立之初,以阴氏、郭氏、邓氏、马氏、樊氏、梁氏、窦氏、贾氏、耿氏等功臣家族为班底,构建了一个皇权与豪门集团共治天下的模式。这些家族之间相互通婚,又与皇族通婚,形成“血缘联盟”。
这个联盟看着很和谐,其实不然,它必然形成一个政治产物——外戚政治。东汉的皇帝,可能是中国 历史 上最悲催的皇帝,除了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其余所有的皇帝即位的时候都未成年,而且与皇太后都不是亲母子关系。皇太后无一例外地依靠娘家势力,把皇帝架空,每当皇太后去世,皇帝掌权后,又无一例外地对外戚展开清算,由此皇权与外戚之间矛盾非常深。
汉桓帝和汉灵帝,针对外戚势力的打击力度最大,他们重用宦官,利用功臣集团之间,以及功臣集团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展开铁腕清洗。尤其是汉灵帝,废掉宋皇后之后,干脆立了一个屠夫之家出身的何氏为皇后,并彻底将功臣集团家族踢出了政治核心圈。
以功臣集团为代表的旧豪门集团退出了政治中心,他们留下政治空缺,恰好留给了袁氏、杨氏等新崛起的士族集团,形成了新兴的豪门集团。
为什么一定要有豪门集团?皇帝就不能连袁氏等一起清除?对不起,做不到!政治不是独角戏,而是政治势力之间的势力平衡。古代中国最大的政治势力就是士族集团,而东汉就是士族集团发展到豪门化的阶段。
由此可见,袁氏家族的崛起,既有其家族的努力,更离不开荐举制这个 历史 条件的护佑,又充分利用了皇权与外戚的鹬蚌相争。新诞生的豪门士族集团,其生命力要远比功臣集团强大,他们已经不需要外戚身份的保护,而是通过 历史 的生态环境,让自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拓展资料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袁绍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