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何谈及封建社会只有“昏君”,而没有“奸君”,只有“奸臣”,而没有“昏臣”的说法

时间: 2023-11-08 12:00: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为何谈及封建社会只有“昏君”,而没有“奸君”,只有“奸臣”,而没有“昏臣”的说法

有人说:“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但败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呢?

清朝的昏君和奸臣的数量,比之其他朝代确实很少,但却照样难保铁桶江山,败的一塌糊涂,主要原因有两条。

一、清朝也是古代封建王朝之一,难逃古代王朝特有的“三百年周期覆灭律”。

荀子说过一句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和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你是圣主明君或者昏暴之君而改变。荀子的这句话堪称对五千年古代社会运转体系的最好总结。

清朝从一个关外的游牧渔猎部族,本来并无入主中原的雄心和奢望,却意外摘了李自成的桃子,因此带有很大的侥幸性和偶然性,对这个得来不易的天下分外珍惜,也想在中原士民面前做出个样子,改变对他们“夷狄之君”的偏见,因此历代清帝基本都能谨遵祖训恪守毋违,像宋徽宗、明武宗那样的昏君确实极少。

清朝也达到了皇权集权的巅峰,君权极度膨胀导致臣权极度被压缩,大臣们沦为皇帝的秘书幕僚,这种土壤既产生不了像寇准、张居正那样敢作敢为、有胆有识的能臣,也很少产生秦桧、严嵩那样的大奸大恶。

但清朝也和其他古代王朝一样,难逃从萌芽到发展壮大,再逐步衰亡的必由之路,在三百年之际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中,走向衰亡。

二、清朝面临的国际形势,比之以往任何朝代都有了根本区别。

李鸿章说过,清朝面临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实在是真知灼见。数千年来,中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流强国,笑傲天下。

但到了清朝后期,欧美列强凭借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的洗礼,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其科技水平,军事实力都对清朝构成碾压性优势。

而清朝又固步自封,不知变革之道,最终沦为了不堪一击的弱国穷国,成了列强的俎上鱼肉却毫无毫无还手之力,一步步走上绝境也是事所必然。

无论从那个角度而言,清朝之灭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

有人说:“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但败的一塌糊涂,为什么?

这是中国史学界最大的谬论。说这话的人,真应该让他们穿越回大清,流放宁古塔去体验生活,永世不得返回中原。

关于这个论点,我真的很多次都想爆粗口,真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动动脑子思考。

为什么清朝统治下的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丧失权力,羞辱国家,割地赔款?为什么清朝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落后于世界近一个世纪?为什么到了最后旗人也承认,清政府应该灭亡?

在《饥饿的繁荣时代》一书中,有关清朝贫困,人民贫困,精神匮乏和专制政治的历史事实已经足够详尽。我们仅在这里简要分析此提议的原因:

1.清朝以后,它没有经历过“当朝黑前朝”的历史“处理”。


纵观历史,凡是朝代更替,必有一段黑历史,比如周武王黑商纣,刘项黑秦始皇,李世民黑隋炀帝,大清黑大明……纵然这些亡国之君有千般不是,上台之初总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新朝的统治者总是在重复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必须把前朝的统治者抹黑,越黑越好,只有更黑,没有最黑。今人和后人不需要知道他们的功德政绩,只需要记住他们的丑陋罪恶就行了。


以往的朝代都是内部的更替,都是中国人推翻了前朝,建立了新的朝代。然而,大清亡国前的几十年,却有一段其他朝代从未经历过的特殊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矛盾,而且当时的第一敌人更应该是帝国主义列强。


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华民国短短三十多年,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争时期,还没来得及黑大清,自己已经先垮台了(或者说没必要再黑了,大清要亡已经是必然趋势),即使中华民国不黑大清,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大清一样会亡。

2.整理清朝历史手稿的,大多数人是清朝的遗老遗少。


毫无疑问,每朝每代,官方认可的史书都是后世统治者编撰的。


就清朝历史来说,民国官方认可的正史未定本《清史稿》,单纯由前朝遗老整理修撰而没有民国官员拿捏把控政治的大方向,且遗老对史料不加分辨,导致有意无意的曲笔存在。


今人读到的《清史稿》,是旗人赵尔巽1927年修成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没有像以往的朝代那样通过修史来黑大清。中华民国没顾得上抹黑前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没必要抹黑一个前朝的前朝了。


赵尔巽,是同治年间进士,一直反对共和,在全国都已经升起五族共和的旗帜时,他才被迫在东北三省降下大清的青龙旗。

辛亥革命之后,他潜心编史,宣称:“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又恬不知耻地自诩为三国时的关羽“降汉不降曹”。


赵尔巽对满清王朝一直心怀眷恋,极尽褒扬之辞。


3.宣传影视剧,严重美化了清帝。


《读者》杂志很多年前,评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对后世造成的影响时,有人曾经戏谑地讲,造成了三百多年以后大清宫廷“辫子戏”的泛滥。


无数的影视剧,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追求收视率,一度歪曲历史,把大清的皇帝拍成了锐意进取、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形象。


影视组找到一群老戏骨加俊男小鲜肉,把大清历代皇帝演得温文尔雅、朝气蓬勃、平易近人,一个个“鸟生鱼汤”般的明君形象,深入人心,老百姓喜闻乐见。


很少有影视剧去拍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更少有影视剧去拍“七下江南”那种骄奢淫逸,去拍“清风不识字”的那种文字狱,去拍“留发不留头”的那段精神阉割。因为那是汉人的耻辱,考虑到民族大团结的和谐社会,这是不允许的。再说谁都不会把自己丑陋的往事讲给后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被阉割。


如果要给大清历代皇帝打一个标签的话,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投机、暴政、暴虐、愚民、骄奢、窝囊、懦弱、平庸、无能……


曾国藩与赵烈文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赵烈文认为大清创业太易,诛戮太重,夺取天下太过轻巧,后君德泽不足侍,亡国“殆不出五十年矣”,而且论断是直接完蛋,甚至无法像东晋、南宋一样南迁。


赵烈文出此言后,果然不出五十年,大清已亡。


总而言之,大清近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强权政治最严重、统治最黑暗、知识文化和精神文明最萎缩的朝代。


公元1799年,乾隆和华盛顿去世,前者留给儿子一个糜烂至极的烂摊子,后者留给美国人一个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

“大清无昏君”的说法,是一种“没有大错就是政绩”的歪曲理论,是对“庸政”的一种粉饰,然而到了晚清,统治者连粉饰太平的能力都丧失了。


大清统治之下,中国人逐渐与主流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背道而驰。大清的愚民政策,给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造成了永久的创伤,孱弱保守,萎靡僵化,细思极恐。


可以说,鲁迅先生一直抨击的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致都是大清时代造成的。人人都努力地想去做一个好奴才,直到现在,这种弊病都没有完全得到根治。


可悲的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长篇累牍地在歌颂乾隆盛世的伟大,坚定地认为,只有乾隆之术才最适合中华大地。


这种人,真应该让他们穿越回大清,流放宁古塔去体验生活,永世不得返回中原。

有人说:“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但败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呢?

史学界对大清王朝一直存有这样一种公论格调,说:“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历史的事实真是这样吗?如果是的话,那晚清和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又是何等来头?所以,由此看来,这是一件十分矛盾的事。

晚清风云:不堪回首的大国往事

在晚清统治期间,所发生的种种荒谬现象,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存在,尤其是“国无昏君,朝无奸臣”并不能特别等同于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而且在那个时期还是相当的不安,在各路西方列强的手撕下,几乎都快要将华夏民族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晚清时局图:被列强瓜分的七零八碎

那个时期,晚清王朝的皇帝们个个都是昏头昏脑的君主吗?晚清王朝的朝臣们之中是否已经在孕育着一帮奸党在暗暗窥视帝位呢?如果不是的话,大清王朝缘何那么轻易就走下历史舞台?

大清国无昏君:皇帝个个果敢向西方列强“宣战”!

祖上,善于骑射,能征善战的大清王朝,自从打进山海关统一中原后,在乾隆皇帝鼎盛时期,其疆域之广空前,史赞:

“汉、唐以来未之有也”

它东到东海,东北到库页岛,北到贝加尔湖,西到葱岭,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区域,面积达1316万平方公里。

清朝鼎盛时期疆域全局图

清朝末期,在西方各路列强的瓜分下,直至1908年的清光绪34年,这一疆域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

匪夷所思的是,大清国土缩水这么快这么严重,难道是晚清的皇帝们个个忘了祖宗遗训,或者贪玩,或者不成气候一代更比一代昏庸所致呢?

实际上,翻开历史,客观一点地说,在晚清时期,无论从道光到光绪,还是再到最后的女性掌权派的慈禧太后,在治国理政的作风上,他们都不曾昏庸怠政,而且也还都曾作出过一项看起来十分勇敢的事,那就是——拒和主战,向外部洋人宣战!

因为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领导者非常的盲目自大,觉得自己的实力非常的强大,一直没有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因为时代变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制度的改变。封建制度再也经受不住外来思想制度的撞击。他们面对的是各国强敌。
因为清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时世界上的西方国家已经废除了封建君主制,极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清朝的制度限制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清朝灭亡了。
文章标题: 为何谈及封建社会只有“昏君”,而没有“奸君”,只有“奸臣”,而没有“昏臣”的说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423.html
文章标签:昏君  奸臣  封建社会  谈及  说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