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孔子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时间: 2023-10-14 13: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孔子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孔子的理想是什么?

孔子有整顿社会、恢复国家盛世的理想,在当时,这样的理想必须通过政权来实现,所以他五十一岁从政,被任用为中都邑(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宰,工作一年,有政绩,升任鲁国的司空(主管工程建筑);再升任大司寇(主管国家公安和司法),干了两年,使鲁国治安情况良好;五十五岁时代理鲁国宰相。在这个位置上,他在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的工作有声有色。孔子在鲁国主政,既侵犯鲁国篡权的统治者的利益,也引起邻国当政者的恐慌,他们采用进谗言、行贿赂等手段,使鲁定公沉溺声色,不采纳孔子的主张。孔子做官的目的本来是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鉴于理想在鲁国已不可能实现,便辞职不干。他代理宰相只干了三个月。

公元前497年,辞去相位的孔子,带领弟子作周游列国之行,其目的是希望能说服各国国君采用他的政治主张。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陈、蔡、楚等国,历时十四年。

这十四年的列国行,历尽艰辛。那时的交通工具是马车,木制车轮包一层铁皮,在尘土飞扬的土路和坎坷的山路上颠簸。途中发生过三件大事:一是宋国的一位掌权大夫图谋杀害他;二是在匡地被误认为是另一个人,遭到群众围攻,险些丧命;三是在去陈、蔡的途中断粮七天,从人和学生饿得下不了床。各国对他的态度也有三种:一是表面礼遇,待为上宾,但只是留他当花瓶、作摆设,并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二是闭门不纳;三是不冷不热,婉言推却。对他的政治设计,没有一个国君纳采。公元前484年,孔子六十八岁,老骨头再颠簸就要散架了。他毕竟是个名人,他的学生说服鲁君,把他接回鲁国。

晚年的孔子投入到整理文化古籍和教学的工作之中。他自述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第十五章)他整理已经散佚的《诗》三百篇,又整理编订了《尚书》、《仪礼》、《周易》、《乐》,还编修近代史书《春秋》,用这六种教材来教授学生。那时的文化生产条件相当艰难,老人要伏在矮案上工作。以《易》而论,他“读《易》韦编三绝”(串连竹简的皮绳磨断三次);以《诗》、《书》而论,他从各地搜集到的散佚而杂乱重复的诗篇和上古文献各达三千篇,他要一一检阅、校勘、去重,“《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就是用通行的标准语,对方言、土语进行语言规范化的处理,最后编定较完善的传本。此外,还有《礼》、《易》、《乐》、《春秋》四种。那时的书写,是用小刀在竹片上刻字,称竹简,每简八寸长,刻十几个、最多二十几个字,一部书要几百几千片竹简,六部书又是多么大的工作量!

公元前479年,孔子大病七天而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啊?

孔子的志向概括起来是:恢复西周的礼制秩序,引导人们求仁向德。

用他的话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但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战乱频繁,各国诸侯争地争霸,谁也不理会孔子的一套政治主张,孔子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直到西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才使得以孔孟为代表的儒术,大行其道两千余年。

孔子的名言: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至圣先贤:《孔子名言录100句》附译文,值得永久研读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孔子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人生志向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 《论语·先进》里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而《论语·公冶长篇》所记孔子与弟子们论志则是偏重于伦理的。 子路是个急性人,孔子话音刚落,他就抢先发言。“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子路所说的“千乘之国”,在当时大约是中等偏小的国家,万乘之国如晋、楚、齐、秦等才是大国。子路认为: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是这个国家处在外有侵侮,内有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用不了几年功夫,就可使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使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义。   冉有、公西华则是在孔子点了名以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他们两人所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本质上和子路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这样一个小诸侯国或大夫封地里做点具体工作;或使百姓富足,或可折衷樽俎。至于礼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那是只能另请贤明了。冉有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愿为小相”。显得那样平易、谦和,称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彬彬君子了。    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但却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与点也!”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向。
文章标题: 孔子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599.html
文章标签:孔子  最初  梦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