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公九卿里面包含武官吗

时间: 2023-06-30 17:59:5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三公九卿里面包含武官吗

三公九卿指的是什么?

从夏朝开始,三公九卿就成为一个国家地位最高、权势最重的官职。
《礼记》中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显而易见,在夏朝的文武百官里,三公属于顶尖级的官员,九卿紧随其后。在他们之后,才是大夫和元士。
三公,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有的说法则是司马、司徒、司空。它们属于地位最尊、身份很贵、权力很大的三个官职,仅次于天子。
在有的朝代,如秦朝,三公演变成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掌握军权,能够按照天子的命令调动军队;御史大夫辅佐监察文武百官,相当于副丞相。
九卿,指的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这9种官职。
在具体工作分工上,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和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税收和官府手工业。在九卿之中,奉常排名第一。
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里,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能也在不断地变化。通体而言,变化的大趋势是三公九卿的权力不断被架空,以至于后来手里没有什么权力,只剩下议事功能。
在清朝时,三公的官职依然保留,名称还是太师、太傅、太保。
只不过,这时候太师、太傅、太保已经成为了一种虚衔或荣誉职务,而且多用于功臣去世后的追赠。只有极少数人官员,在世时就获得三公的官职。曹振镛是其中之一。1827年,道光皇帝平定张格尔叛乱,并俘获张格尔后,对大臣论功行赏,72岁的曹振镛由太子太师晋升为太傅。
三公所负责的职能,则由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分担了。殿阁大学士官居正一品,位极人臣,但手中权力不大;军机大臣本身没有品级,但手里掌握实权。
至于九卿,它们的名称几经演变后,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而且只剩下5个,分别是: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鸿胪寺卿。
1862年,曾经救援过左宗棠的大臣潘祖荫,就被提拔为大理寺卿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任职期间,潘祖荫奉命将历代帝王的政绩、史迹进行编辑、整理,与其他大臣共同汇集成册为《治平宝鉴》。慈禧太后很喜欢这本书,不但御赐书名,还经常召军机大臣为她讲解。
九卿的官职有了变化,它们负责的职能去了哪里呢?
从隋唐以后,朝廷以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替代了九卿的大部分职权。其中,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
清朝依然设置了六部,职能方面也没有太大变化。不过,在清朝,人们一般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加上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通政使司长官通政使、大理寺长官大理寺卿,并称为九卿。
在官员品级上,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均为从一品,通政使、大理寺卿则为正三品,品级相差较大。
勇哥读史

汉朝时期是什么制度

汉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宰相权利较大。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延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皇帝族谱)、大司农(掌全国经济)、少府(掌皇室财政)。汉武帝时期,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宰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廿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包围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
汉承秦制,所以汉朝大部分制度都是延续秦朝的制度建立的。
不过也有不同点: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了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建立中朝等重要措施。
以上是政治上的制度,另外还有经济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汉高祖实行盐铁官营等,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思想文化制度:汉朝初年实行的是黄老之学。但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上采用的是三公九卿制
经济上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为巩固中央政权 汉朝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秦汉时期“三公九卿”是指哪些?

名城及简介
(连文官都有,自己找吧!)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所谓官职,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官职
我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我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

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

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1、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_)、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_h_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2、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www.dbxk.com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_)。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①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①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称太常寺卿;

②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③卫尉称卫尉寺卿;

④太仆称太仆寺卿;

⑤廷尉称大理寺卿;

⑥宗正称宗正寺卿;

⑦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⑧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⑨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www.dbxk.com

①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②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③将作监是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机构;

④军器监是掌管军器制造、保管、发放的机构;

⑤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4、武官

西周军政不分,统治者既管行政,也管军事,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

②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③领兵作战的将帅。

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武职的幕僚称参军或参军事。

唐朝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威军(势力最强,中设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为统军。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兵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教练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头,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如林冲)禁兵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是军事行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简称都监),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如张都监、鲁提辖)

元朝成吉思汗时的卫队叫“怯薛”,首长称怯薛长。忽必烈时,成立左、右、中、前、后五卫亲军,作为拱卫京师的常备军,每卫设都指挥使统领。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绿营兵也称绿旗兵,是清入关后招募汉人组成的。管辖绿营兵的称九门提督。驻防各地将军的职衔都冠以所驻地名,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营”。曾国藩和李鸿章建立的湘军和淮军就是清政府镇压起义军的主要武装。

5、监官与谏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6、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秘书是指在君主左右从事文字图书等工作的官员。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的职务分化、发展出来的。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掌书、御书、尚书等不同的称呼;为备君主随时咨询的文学之士称为学士、博士、博闻师等。

秦汉时的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属兰台。兰台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

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_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汉宣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石渠阁,汉章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白虎观,此时为侍讲之始,有讲郎之称。记载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宫内女史担任,也有皇后亲自撰写。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代,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文学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后改为学士,置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

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开元年间,又设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缮写御本等。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也受命参与机密,草拟诏旨。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荨⒓�驮何��荩���缥脑骸:笥衷诖酥薪�馗螅�枇�几蟆⑻煺赂蟮仁�桓螅�植靥�诘然实鄣挠�楹陀�莆募�H�莺椭罡螅�ǔ乒莞蟆9莞笾�。�蕴煜驴〗埽�厥远�竺��痪�酥埃�煳��鳌?br>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7、学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艺为主。

西周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天子的大学叫辟(b_)雍,诸侯的大学叫頖(泮p_n)宫,以师氏掌教武艺,以乐正掌教诗书礼乐,以司成为掌学之官。

秦及汉初有博士官。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从此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成为一种教职。西汉有博士仆射为其首领,东汉改称博士祭酒。博士讲学的地方称太学,博士弟子称太学生,博士就是当时的大学教师之称。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北齐始立中央专门的教育机构,称为国子寺,主官为祭酒。

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各置博士。

藏书与讲学相结合的书院,出现在五代,兴盛于宋代,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受业者称创办者为山长。

明国子监与国子学合一,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光绪年间改设学部,各省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学政为一省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

8、宫廷事务官

宫廷事务馆是指为君主及其家室服务的职官。这类职官起源于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称。

明代无总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宫廷事务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门,各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等官。

清代设内务府为总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内务府管辖的机构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还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处、织染局、御茶膳房、御药房、养心殿造办等处。

9、地方长官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战国时期,郡的长官称守(或太守),县的长官称令。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列侯所食县叫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叫邑。侯国的行政长官称相。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北齐县分九等,长官都称令。郡长官仍称太守。州长官称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按察使、采访使)。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节度使初设于边镇,后遍设于内地。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变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州的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州的长官为节度使,或观察使、或团练使、或防御史、或刺史等。县的长官为令。

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与府同级;一种是散州,与县同级。州的长官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时,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清代在新开发地区又创设厅的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10、佐官、属官与胥吏

协助长官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为佐吏、属吏或胥吏。

秦汉从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设置丞,为最重要的佐官。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部门的佐官或属官多称郎、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秘书省有秘书郎、著作郎、校书郎等。

宋代在州、府衙门里设置通判,即共同处置政务之意。宋宫廷中有一种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称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内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职。(如宋江)

明清地方官府衙门的吏役有所谓“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壮、皂,为杂役,快专管缉捕;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办理具体事务的书吏。从督、抚到州、县,还要聘请若干有学识的人才,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务,称为幕僚,也称为幕客、幕友、幕宾、师爷等。

11.试官、加官与赠官

汉代职官制度有规定:职官初任都要试用一年,称守。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一个人同时担任两种职务叫兼。以较高职务的人兼管较低职务的事叫领或平。在本官之外加特定官号和增加新的职务的叫加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奉命征讨的军政长官,加“假黄钺”、“使持节”、“持节”、“假节”等称号的,权任更重。驸马都尉原是侍从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

唐代加官、加职、加衔等制度运用得更加普遍。唐代无固定的加官称号,凡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唐见习、试用之职称里行使(或称里行)。以官阶低的人任较高职务的称“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宋代的职是指殿、阁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荣衔,通称为侍从官。官员以加学士等衔号为荣。如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的学士等衔当时各有俗称: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直龙图阁为假龙。宋代的官场风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12.爵、勋、品、阶

爵、勋、品、阶表示职官的等级。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

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

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汉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王有亲王、嗣王、郡王之分。亲王只分给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亲王嫡子继承者,郡王次亲王一等。

汉时,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唐代诸王之女称郡主。清代皇后生女称固伦公主,妃嫔生女称和硕公主,皇族女儿称格格,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公主的丈夫,魏晋以后皆加驸马称号,清代则称额驸。

勋通称勋官,是为奖赏有功人员而定的称号。其制始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到唐时定制,共有十二转,转多为贵,受勋者即称勋官。

明代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清代勋官合并于爵位。

品是指官的等级。

西周时官有九命之别,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汉代以禄秩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

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高。

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则总称为不入流。

阶即阶官,又称散官,宋朝称寄禄官,是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

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古代官职解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己”。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扯淡网编辑)

延伸阅读: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故推断是秦始皇自掌军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

“三公”之下为“九卿”。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言其“多”也。“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一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

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

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

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

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

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

典客,秦官,掌诸侯归义蛮夷,有丞……

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

……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侯……

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

监御史,秦官,掌监郡……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

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

关都尉,秦官……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始于秦朝,汉朝承袭。西汉后期,三公改名司徒、司空、司马。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时因三公是中央最高官员,权力很大,刘秀独揽大权,限制三公势力,三公实际地位开始下降。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皇帝侍从)、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皇帝车马)、廷尉(掌管司法)、典客(掌管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家宗族事务)、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少府(掌管皇家财务)。
  三公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
  有此词,西汉经今文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
  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
  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
  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
  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
  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
  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掌权重
  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
  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
  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
  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
  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
  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
  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
  高而无实权。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
  最大,如董贤、王莽均居此职而专擅朝政。新莽时,沿
  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改
  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
  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
  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
  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
  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
  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
  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
  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
  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且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
  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
  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灾异,皇帝、
  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把罪责推向三公,故
  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
  无实,“备员而已”。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
  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
  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
  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
  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
  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
  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
  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
  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
  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
  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
  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
  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
  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
  左内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
  九种官职,则始于新莽,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
  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士、秩
  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莽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
  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
  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
  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
  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
  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
  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
  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
  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已无行政
  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见卿监)。明、清
  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
  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
  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文章标题: 三公九卿里面包含武官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3998.html
文章标签:武官  三公  包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