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能让武圣关羽极为珍视,“汉寿亭侯”是个什么官?
三国时期,有非常多厉害的人物,但无论哪一位,都不如这位的影响力大,这个人就是关羽,关羽是何许人也,关二爷,刘备的二弟,汉寿亭侯,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狠角色,被人称为武圣。
这个人就是关羽。就现在来讲大家都经常听说去拜拜关公像,而却没有一个人说去拜曹操像,诸葛亮像的。大家看三国演义就能看出来,关羽的这一辈子,始终是只有一个身份伴随着他,就是剧中说提到的汉寿亭侯。那么这个汉寿亭侯是什么来历呢?
这个爵位是当时关羽去解白马之围的时候,关羽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凭一人之力穿梭在千军万马之中,深入敌军斩杀颜良。杀掉颜良之后,曹操像汉献帝举荐册封为关羽汉寿亭侯。那么,小编讲到这里想到了一个问题。
后来三国割据,刘备成立了蜀国,但是成立蜀国之后,刘备册封了很多功劳很大的将士。按道理来讲,关羽可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那是不是要给关羽封侯进爵?
可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刘备虽然册封关羽,但是关羽并不接受刘备的册封,反而关羽一直是以曹操册封的汉寿亭侯自居呢?首先,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爵位这个分量到底有多重呢?
其实在当时汉朝的时候,那时候想要获得爵位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只要你想要爵位,必须建立很大的功劳才可以的。而且那时候的爵位也是有排名的:关内侯、亭候、乡侯、县侯。从这点来看,关羽当时是被册封为汉寿亭侯,这个爵位相比五虎上将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爵位了。
而且关羽这个汉寿亭侯是汉献帝认可的,虽然是曹操举荐的,那朝廷也是认可的。而之后,刘备建立起蜀国,不论册封多高的爵位,那也算是朝廷不认可的。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说他们那都不是正规的国家。刘备册封的这个爵位,没有朝廷的认可度大一些。更何况,我们现在跪拜关羽,主要是因为关羽的忠义。
关羽像刘备一样,都是忠心于汉室的人,所以对于汉寿亭侯的认可度要更高一点,也就是说,这是他凭借自己的真本事,一刀一刀的拼杀出来的。汉寿亭侯这样的称号,对于他来说是更加喜欢的额重要的,所以这就是他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原因。
这是汉朝的一个爵位,不是官职,没有实权。汉朝封官容易,但能封侯却很难。这是对关羽的一种肯定,他自然珍惜。
汉寿亭侯这是一个爵位,这是朝廷对一个官员的认可,这个官相当于一个将军的职位。
是一个地位比较高的官职,而且这个官职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能够受到别人的信仰。
汉寿亭侯是什么官职?为何会让关羽如此珍惜?
因为汉寿亭侯是汉朝一等爵位之中最低的一个,关羽珍惜是因为汉寿亭侯的爵位是东汉朝廷敕封,是得到官方承认的正统爵位,与其他人自己给自己封的爵位不同。
关羽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可是也因为战败加入过曹操手下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关羽也为曹操立下了一些功劳,曹操和袁术大战,而关羽在这场战争当中斩杀了颜良,曹操一直都非常的欣赏关羽,想用高官厚禄来留下关羽,于是就借着这个机会上表朝廷,给关羽封了一个汉寿亭侯的爵位,当时汉献帝在曹操的掌控之中,曹操无论想封什么爵位都可以,而且还有官方承认。
汉朝的时候爵位分成二十等,其中最高一等叫做列侯,而列侯这个等级又分为三等,最高的叫做县侯,其次是乡侯和亭侯,而且列侯还是可以享受食邑的,食邑并不等同于封地,列侯只可以享受这一个地区的赋税,不过这也是极高的荣誉了。虽然古代有很多听起来比较威风的官位和爵位,可是实际上的差使和薪俸并不高,汉寿亭侯虽然是个亭候,也就是村侯,可能拿到的人并不多。
关羽的汉寿亭侯和其他人的勋位还有一些区别,这个爵位是得到朝廷官方认可的正统爵位,并不是那些诸侯自己给自己封的野鸡爵位,当时东汉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能力已经丧失,仅仅只是相当于吉祥物,各路诸侯高度自治,可是各路诸侯仍然需要官方在名义上的支持,而在当时有这种官方认可的爵位的人并不多,刘备阵营当中也只有刘备有一个宜城亭侯的爵位,由此可见,关羽的这个爵位还是很有含金量的,所以关羽才特别喜欢用这个爵位。
我认为汉寿亭侯不是官职,而更是一种爵位 ,因为关羽非常擅长用人,他珍惜汉寿亭侯这个爵位,更加的能表现出他的忠心,而且显示出他所向往的权力和荣耀,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义气的人。
他的职位就是前将军和襄阳的太守。这是由于他是一个非常珍惜人才的人,并且和关羽不谋而合,是关羽的知己,所以关羽才非常的珍惜他。
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省长的官职,这个官职还是挺大的,也是皇帝直接委派的官职,关羽就很珍惜。
汉朝的爵位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为什么在三国时被曹操废除?
汉承秦制,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等级,汉帝国完全继承,而秦王国时期,其本身是诸侯国,而升级为秦帝国后,没有诸侯这一级了,因此,汉帝国综合了秦王国和秦帝国两个时期,在二十级爵位之上,又有诸侯,其实只是国王一级。
具体是:
诸侯:国王;
二十级爵位,最高为二十级,最低为一级,自上至下,分别是:列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
以现代参照一下,大致上,公士相当于现代军队的下士。上造相当于上士,簪袅相当于军士长。
最高的第二级,关内侯,无封地,有食户,可以食租税。
最高一级,列侯,有封地,如西汉的朱虚侯刘章、冠军侯霍去病、博望侯张骞等,皆为列侯。霍去病的侯爵封地在南阳郡下属的宛城境内,张骞的侯爵封地也在南阳郡境内,其地因此得名博望,后来三国刘备火烧博望坡,就在此处。
至东汉时,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内乡侯、亭侯、内亭侯,大致来说,县侯的封地是一个县,乡侯的封地是一个乡,亭侯的封地是一个村;至于内乡侯、内亭侯,意思是城市里的列侯,没有封地,只有食户,可以收租,食租税,只是交租的户数是多于下一级的关内侯的。
缴租税的户数,具体是:县侯八千到一万户、乡侯四千到五千户、内乡侯两千户、亭侯五百户。内亭侯三百户一千口,关内侯三百户五百口。
县侯,以县名为名,但不带出“县”这个字,直接称呼,比如,东汉三国时期的吕布,封为温侯,爵位是县侯,封地是温县,直接称温侯;而乡侯、亭侯,则往往以所在县为名,比如关羽,由曹操实际掌权的朝廷封为汉寿亭侯,爵位是亭侯,封地在汉寿县境内,因而得名。
乡侯、亭侯也有以美称为封号的,比如,诸葛亮封为武乡侯,爵位是乡侯,封号为武。
别小看乡侯、亭侯,他们的爵位是列侯,是侯爵,是封爵中最高一级,在上面,就是诸侯王一级了,如曹操的魏国国王,在上面就是皇帝了。
三国时,以魏国为代表,曹操将爵位制度做了不小的改变,诸侯本来只有国王,他增加了公爵一级,低于国王,但属于诸侯,他就是先当的魏公,再升级为魏王。
后来,曹魏将公爵又细分,公爵分为县公、乡公两级,比如,后来起兵与司马氏对抗的魏帝曹髦,其原来的爵位就是高贵乡公。
原先的二十级爵位,在三国时期被彻底改变,渐渐消失。
至晋帝国时期,又将国王细分,分为郡王、县王两级,即,诸侯包括,郡王、县王、县公、乡公。
晋帝国的爵位制度,在大的方面,已经改为:王公侯伯子男,等等,经过魏帝国的过渡,已与秦帝国汉帝国完全不同了。
这些,就是汉帝国、魏帝国、晋帝国爵位的大致情况,总之,从各个方面看,魏晋与秦汉相比,已经大为不同了,不是一回事了。
PS: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为何关羽一定要当汉寿亭侯,而不要刘备给他封其他爵位?
因此到他称汉中王时,手下只有马超、关羽、张飞三人是亭侯,其他人都没有爵位。刘备称帝后,马超、张飞才被封为乡侯,进了一步。而关羽由于此前已经去世,再次错过刘备的封爵。因为白马之战斩杀颜良之功,曹操表奏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白马之战大约在公元200年,比赤壁之战早了8年,所以关羽封侯比张飞还要早的多。而蜀汉政权在刘禅时代给关羽一个谥号叫做壮缪侯。那是关羽死后多年的事了,不过关羽如果活着,也不会接受那个谥号的。这个在后文再做解释。
其一《三国志》并无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的记载。其二、汉寿亭侯并不是曹操给的,而是关羽通过战功,曹操上表大汉天子,汉献帝封给关羽爵位的。关羽在斩颜良之后,曹操上表汉帝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时常以汉寿亭侯自居。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是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的,其实不然,这个汉寿亭侯是汉室朝廷所授。也是关羽有生以来获得的第一份荣誉,这份荣誉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自然十分珍惜。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对第一次获得的东西,都是非常珍视,也会永远放在心上,更是无法替代的。
高兴了好一阵子,天天和曹操手下的大将们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可以想象这个爵位在关羽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曹操势力已经准备和北方霸主袁绍展开对决了。刘备这个时候的反抗,在曹操一方看来,必定是曹袁双方对决时最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衣带诏”事件的爆发,更是让曹操势力视刘备为眼中钉。觉得跟他同列为五虎上将是一种耻辱,所以拒绝,最后被说服,也高高兴兴的接受了敕封,拒绝敕封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因为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汉朝盖过玉玺的,正因为这样汉寿亭侯这个职位在含金量上是非常高的。所以关于是不愿意接受其他官职册封的。
关二哥最大的特点是傲,这种性格的人肯定是希望得到名利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傲的资本,所以他不要刘备封的爵位,不是真心不想要,只是一种谦让。
因为关羽对荆州有很深的情感,他决定要驻守荆州这块领地,防止曹操和孙权进行攻城。所以他才要刘备封他为汉亭侯,这样守在荆州更加名正言顺。
关于汉朝的爵位
X乡侯(比如武乡候)与X亭候(比如都亭候)有什么区别么爵禄制度
汉沿秦制,设爵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是官员官俸的数额。
爵
高祖未称帝时,杂用六国旧制对有功将士封爵,名目不一。汉朝建立之后,沿用秦二十等爵。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赐爵
西汉凡国有喜庆、大捷等,都可以赐百姓爵。一般皇帝即位均颁诏赐民爵一级。西汉一朝共计赐爵二十次。
鬻爵
逢财政困难的年度或者内外用兵筹措军费,则募民以钱、粮食、奴隶入官府,换取爵位。按《汉书·食货志》“民入粟六百石者,加上造之爵,输粟四千石者可以为五大夫,万二千石者为大庶长。爵级高低以纳粟多寡为差。”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令吏民入粟买爵以助国家赈赡,并允许买高爵者可以出任三百石以下的官职。
武帝时,为筹措征伐匈奴、西域的军费,另设武功爵,高价出卖。《汉书·食货志》刘瓒注引《茂陵中书》说:“ 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造,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锋,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就是说,买到最高的军卫爵位需要三十多亿钱(一金大约值一万钱)!,不过按规定只能买到乐卿为止。
获得爵位的人,可以获得封邑(高等级爵)、免除部分或全部赋税徭役、减刑、优先担任官职等。但是由于人民多买爵位以逃避赋税徭役,所以朝廷往往以各种理由征发有爵位的人并加以种种其他负担以代替赋税徭役,所以渐渐的民爵也就无人再买,也不再为人所重。这也是后世不再设置民爵的原因。
秩禄
汉以石数为官员品秩的名称。石就表示年俸若干石谷粟,每石为一百二十斤(约相等于现代的四十一公斤)。汉朝秩禄可分为四大等级:(一)比二千石以上(二)比六百石以上(三)比二百石以上(四)比二百石以下。三公万石不在秩级之内。
官员的品秩虽然以石数为差,不过不全给以粮食,而是钱、谷分给。按钱发给官俸的时候,谷、钱之间的换算比率是固定的,所以当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官俸实际上就贬值了。
西汉官秩月俸简录(斛=石):万石 :350斛 ,金印紫绶 。中二千石 :180斛。真二千石:150斛。二千石:120斛。比二千石:100斛,以上银印青绶。千石:90斛。比千石:80斛。八百石与比八百石禄同千石。六百石:70斛。比六百石:60斛,以上铜印黑绶。四百石:50斛。比四百石:45斛。三百石:40斛。比三百石:37斛。二百石:30斛。比二百石:27斛,以上铜印黄绶。一百石:16斛。斗食:11斛。佐史:8斛。
西汉时期,一般年景一斗米约十数钱,按此折算,三公月俸约七十万钱,县令月俸7万二千钱到十四万钱不等。可知西汉的官俸十分丰厚!较之明清,一品大员年俸不过一百二十四两银,折钱十八万六千而已!
爵位和官职不同,上下之间没什么义务,只是级别有高低之分。像平民之爵就不得超过公乘。汉朝没有"公伯子男",二十级爵和王并存。侯(包括通侯和关内侯)是二十级爵中最高两级。
以下是在网上找的,希望有用。
汉官威仪之:西汉帝国官员序列(下:地方官制、爵禄)
爵禄制度
汉沿秦制,设爵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是官员官俸的数额。
爵
高祖未称帝时,杂用六国旧制对有功将士封爵,名目不一。汉朝建立之后,沿用秦二十等爵。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赐爵
西汉凡国有喜庆、大捷等,都可以赐百姓爵。一般皇帝即位均颁诏赐民爵一级。西汉一朝共计赐爵二十次。
鬻爵
逢财政困难的年度或者内外用兵筹措军费,则募民以钱、粮食、奴隶入官府,换取爵位。按《汉书·食货志》“民入粟六百石者,加上造之爵,输粟四千石者可以为五大夫,万二千石者为大庶长。爵级高低以纳粟多寡为差。”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令吏民入粟买爵以助国家赈赡,并允许买高爵者可以出任三百石以下的官职。
武帝时,为筹措征伐匈奴、西域的军费,另设武功爵,高价出卖。《汉书·食货志》刘瓒注引《茂陵中书》说:“ 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造,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锋,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就是说,买到最高的军卫爵位需要三十多亿钱(一金大约值一万钱)!,不过按规定只能买到乐卿为止。
获得爵位的人,可以获得封邑(高等级爵)、免除部分或全部赋税徭役、减刑、优先担任官职等。但是由于人民多买爵位以逃避赋税徭役,所以朝廷往往以各种理由征发有爵位的人并加以种种其他负担以代替赋税徭役,所以渐渐的民爵也就无人再买,也不再为人所重。这也是后世不再设置民爵的原因。
秩禄
汉以石数为官员品秩的名称。石就表示年俸若干石谷粟,每石为一百二十斤(约相等于现代的四十一公斤)。汉朝秩禄可分为四大等级:(一)比二千石以上(二)比六百石以上(三)比二百石以上(四)比二百石以下。三公万石不在秩级之内。
官员的品秩虽然以石数为差,不过不全给以粮食,而是钱、谷分给。按钱发给官俸的时候,谷、钱之间的换算比率是固定的,所以当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官俸实际上就贬值了。
西汉官秩月俸简录(斛=石):万石 :350斛 ,金印紫绶 。中二千石 :180斛。真二千石:150斛。二千石:120斛。比二千石:100斛,以上银印青绶。千石:90斛。比千石:80斛。八百石与比八百石禄同千石。六百石:70斛。比六百石:60斛,以上铜印黑绶。四百石:50斛。比四百石:45斛。三百石:40斛。比三百石:37斛。二百石:30斛。比二百石:27斛,以上铜印黄绶。一百石:16斛。斗食:11斛。佐史:8斛。
西汉时期,一般年景一斗米约十数钱,按此折算,三公月俸约七十万钱,县令月俸7万二千钱到十四万钱不等。可知西汉的官俸十分丰厚!较之明清,一品大员年俸不过一百二十四两银,折钱十八万六千而已!
X乡侯(比如武乡候)与X亭候(比如都亭候)有什么区别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上诸位,抄那么多累不累啊?
X乡侯,就是这个侯以某个乡为食邑
X亭侯,就是这个侯以某个亭为食邑
乡和亭都是汉朝年间的一种区域划分,就像今天的乡镇村一样。
乡比亭大。
busfwe
文章标题: 为什么汉朝有时候可以卖三公官位,却没有卖哪怕一个亭侯的爵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