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已一人敌一国”

时间: 2022-04-23 17:00:2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已一人敌一国”

为什么有人说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全国上下是李鸿章一个人在同日本战斗?

为什么有人说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全国上下是李鸿章一个人在同日本战斗?

有一种说法,甲午战争是日本和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因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按照西方国家的体制建立了新的国家模型,主要一点就是军队国家化,陆海军分别由陆军省、海军省管理,职业军官带领军队,陆军省、海军省受议会的投票进行调动,由内阁代表国家行使军队权力。这种体制基本和现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

甲午战争

而中国当时是清朝末年,朝廷的正规军八旗军、绿营兵都已经腐朽堕落,严重缺乏战斗力。清朝的主力国防军就是陆军是淮军,海军是北洋水师。淮军是李鸿章一手建立的私人部队,在镇压太平军时,李鸿章组建的以安徽同乡为基础的团练地主武装,后来经过朝廷改编为正式的军队,但是这样的军队只听李鸿章一人的,没有日军的国家意识,只有自己的升官发财、贪生怕死的意识,不过也有不畏生死的硬汉。甲午陆战中的左宝贵、叶志超、宋庆等人都是过去淮军的将领。

而北洋水师更是李鸿章一手组建的,几乎就是全部听李鸿章的,水师最高长官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李鸿章的铁杆手下。

李鸿章

李鸿章在那个时候,几乎是权倾朝野,管理了大量的经济、军事事务,让朝里很多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满洲宗亲们更是狠透了李鸿章。所以在甲午战争时期,大批官员看到中国战败反而高兴,因为可以搬到李鸿章,可以镇压李鸿章的势力。

北洋海军

其实这句话主要是指出当时清政府对全国的动员能力的薄弱,和没有现代战争中的总体战意识。在战争中,参战的主要是北洋,其他各地都是打酱油状态。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呢?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前因后果及当时的情势,李鸿章为何在甲午站前竭力避战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断断续续的小型冲突,使得大清上下误判了甲午形势

此时的日本,还没有资本像1930年代退出国联那样嚣张。

19世纪时,中日两国都不敢公然挑战国际法规则,也不敢无视英俄列强的态度。

早期的日本,还没有足够力量与大清抗衡。可是明治之后的日本精英阶层,在外交能力上,早已超过了大清。他们利用武装为辅,外交为主的方式,与大清进行长期的博弈。

日本一眼看出了大清在朝鲜问题上的软肋: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已经不符合当时欧式外交的惯例!

日本牢牢把握这个软肋,与大清断断续续进行了三次博弈,扩大了在朝鲜的影响力。

但是,毕竟此时日本实力有限,大清在袁世凯等人的果决行动下,大清在这些小规模冲突中占了一些便宜。同时,日本通过对大清对朝鲜的宗主关系采取了"先质疑,后收默认"的方式,维持了大清的颜面,使得大清也认为自己是胜利方!

袁世凯在朝鲜挫败日本的挑衅,展现了杰出的才具。但是,在这些小规模冲突中形成的思维惯性,使得大清低估了日本的野心,误判了甲午形势。

因此,大清上下,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对付日本在朝鲜的挑衅,小规模冲突打击对手,然后适当让步息事宁人。

误判形势,日本占据先机

朝鲜发生叛乱后,向老大大清求援。大清派兵前往协助镇压叛乱。依《中日天津条约》,在中国派兵时,日本也有权派兵前往朝鲜,因此,日本也开始派兵前往。

由于袁世凯等人对形势的误判,只是准备镇压叛乱,大清派的兵很少,总计2465名清兵!而且,为了不刺激列强,刻意选择了远离汉城而接近叛乱发生地的牙山登陆。

此时的日本,早已决意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和巴拿马运河通航前打败大清!因此,出兵好不手软,先手派兵8000(即使在叛乱已经平息后,依然执意加兵),而且,一出手就进驻了仁川和汉城!同时,公然质疑大清和朝鲜的宗藩关系,开始摊牌!

此时,大清在朝鲜的形势非常不利:

1、前线兵力远远少于日本;

2、牙山"孤军",形势危急,进退两难。

3、朝鲜已经通告叛乱已平息,大清再增加兵马入朝已无口实。

误判形势,先机已失。

1893年,英国防务情报人员已经预判:无论海陆军,大清非日本对手。但若大清组织得力,动员果决,绝不至于像历史发生的一样惨!

"以夷制夷",弄巧成拙

形势上来说,大清虽号地大人多,但能战之兵并不多。且由于没有现代的战争动员制度、兵役制度,平时兵马并不多,新募之兵,没有三个月形成不了战斗力。

李鸿章混迹官场多年,此时开战,正是"以李鸿章一人敌日本一国",大清上下有多少人想看他出洋相?他自己清楚。

而此时的日本,早已备战妥当,正希望寻衅开战!

即使开战,也不应该在敌人期望的时间,期望的地点开打。

因此,李鸿章开始玩弄起了自己的"外交之能"。

当时的世界外交的主流,是英俄争霸。英国,害怕中日开战,使得俄国左手渔翁之利。

俄国,由于西伯利亚铁路未完成,运力有限,尚无力大规模武力介入,因此,也希望借调停中日,扩大在东北亚的影响力。

李鸿章两头激将,试图引起英俄争相调停。这正是李鸿章常用的"战术性外交"。

可是,由于李鸿章在激将中,给英国造成了"中俄同盟"的错觉,使得英国上下倾向于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恰好,成熟的日本外交家利用这个心理,促成了"英日修约",解除了日本开战的后顾之忧!

进退失据,一败涂地

李鸿章在外交上争取时机的做法,并无不妥。

但是,大清的摊子已经烂了!争取的这些时间并没有任何作用!

增兵备战,又怕刺激列强;转移牙山孤军,又觉得认怂丢人;平壤军马甚至长期没有主帅!而国内呢?除了"请流派"喊打喊杀,几乎没有进行战争动员或添置军械。

大清上下,都等着看李鸿章笑话,这样的国家机器,如何抗衡日本呢?

因此,李鸿章避战求和,是合理的,是因为前线形势所迫。只是,李鸿章的战术型外交,拆东墙补西墙还可以,如何与日本一个系统化的外交组织抗衡呢?而大清国家机器(当然,也包括李鸿章本人)尚不是近代化的高效的组织,避战争取的时间,并没有换来前线形势的改变。

因为李鸿章清楚的知道自己与敌人的实力差距有多少,如果开战的话,输的人一定是自己,因此李鸿章为了减少伤亡,在战前主动求和。
因为那时候的清朝他们的国力非常的弱,而敌人的兵力非常的强,因此李鸿章为了不让国家人民受到伤害,因此他才会避战求和的。
避战求和是因为甲午战争,满清根本不可能打赢。
李鸿章是最了解军队的人,知道清军的实力。
他和清流派不同,清流派基本就相当于今天的嘴炮,对于国家情况根本不了解,却敢于扯淡。
甲午战争就海军来说,日本联合舰队的综合战斗力,早就超过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和镇远以外的其他所有军舰,根本不是联合舰队的对手,不用打也知道谁输谁赢。
就算是定远和镇远,除了防御力超强以外,火力和速度都很烂,一旦遭遇联合舰队数艘军舰围攻,一样是要完蛋。

大战惨败后,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啥意思?

梁启超为何这样评价他?

 梁启超所说的“以一人敌一国”是指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他以一人之力与整与日本这整个国家进行抗衡,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归根到底其实是清王朝的腐败,李鸿章他纵使能力再高也回天乏术,他根本无法将这个状况扭转过来。

李鸿章他其实对甲午之战一直耿耿于怀,他曾经多次分析这其中的种种无奈。有人认为李鸿章他外战日本强敌,内战国内的一些干扰他的力量,是“以一人敌两国”。但我觉得梁启超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掺杂着很浓的他的一个个人观点的。他就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而他的言论就是为了使这个形象更加的突出。

但实话实说,如果真的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他以一人敌一国,这有点牵强,毕竟当时北洋水军也并不是一个孤军作战的情况,当时全国各个方面也是给了北洋一个很大的程度上的支援的。所以并非李鸿章他以一人敌一国,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洋务运动,它虽然搞了几十年,但根本没有什么效果。

中国当时相对于日本而言是一个很弱的国家,当时的时势造就甲午战争的失败,这也是中国闭关锁国所最后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如果单纯的讲以一人抵御敌国,那纯粹是把李鸿章的整个功劳夸大化了,我们不能否认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和当时清朝真的是腐败不堪,但还是得客观的去认识这个甲午战争,不要对待历史事件参杂过多的个人情感。

虽然李鸿章败了,但是他的这种行为也算是代表国家的一种行为,所以梁启超如此评价他。
当时的清朝大多腐败,而李鸿章只有一人固步自封,依然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大力加强海防。只有他想方设法对抗日军,所以说他以一人敌一国
梁启超这样评价李鸿章是因为李鸿章当时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也是国事栋梁有力挽狂澜之势。
因为当时李鸿章算得上是大清国的栋梁他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大清的一切。
文章标题: 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已一人敌一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7061.html
文章标签:一国  李鸿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