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15 22:03: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下的并非自己的本名,也不是所谓的“肃”字,而是自己设计的“花押”。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一答,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了“花押”的历史。
在不少影视剧中,过堂审讯后都有个犯人“画押”的情节。这里的“画押”,与李鸿章所签的“花押”,本质上是一回事,也就是相当于咱们如今所说的签字。李鸿章之所以这么签,并不是他的首创,也不是因为所谓的羞耻心,而是有着十分古老的传统。
简单来讲,就近年来出土的文献显示,早在汉代时便有“签名”和“画诺”的做法。在汉晋时期,一些上行文书经上级官员批准后,会在后面签上一个“诺”字。因旧时能读书写字者很少,所以官员们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来画“诺”,也具备了辨识度,可作为凭证。这便是后来的“花押”。
在宋代黄伯思所撰的《东观余论》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唐令,君臣上奏,任用真、草,唯名不得草。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就此来看,“花押”的提法,至迟在宋代时,人们已经将在奏章、文书上的签名称作“花押”。花押中的“花”,所指的是“花体字”,也就是自定的一种草体字。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他人冒签。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一个图案岂不是更容易被仿写?实则不然。要知道,比起大家都能书写的文字而言,自己设计的“花体字”实际上更具有辨识度。古代读书人很少,而以毛笔书写的时代,一些复杂的文字并非谁都能够模仿。以李鸿章三个字为例,如果签署本名,反倒容易冒名顶替,而他签署的那个看起来像是“肃”字的花体字,则很描摹。
花押的传统,在晚清时同样保持,所以李鸿章在与列强签署条约时,也是用花押,而不是签署自己的本命。他所描摹的这个文字,或者说是图案,与签名印章有着一样的法律效力。
最后只得指出的是,尽管李鸿章不愿签署《辛丑条约》,更不想给自己留下个卖国贼的骂名,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最终还是让慈禧逼着去做了最后一次“卖国贼”。只是,他用的花押,而不签本名,则是当时的传统。
晚清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屈辱,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却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一直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印在了我们那颗顽强的自尊心上。而在那个时候,有这样一个人,有人说他是“卖国贼”被千夫所指,也有人说他是清朝的“补洞王”和“替罪羊”。在这些褒贬不一的评价中,历史慢慢的将这样一个人物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他就是李鸿章。
《辛丑条约》的背景
这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我国在真正的意义上,已经被列强所控制,标志着中国的战败。这个条约的起因,是因为太后冒然向世界发动的作战宣言,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有如此的胆子,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她所宣布的这些决定,带给了这片土地已致命的伤害,同时也动摇了清朝王庭的根基。当然这些不是最为可笑的,可笑的是,这个国家实际上的统治者,在捅了这么一个烂摊子后,不仅没有主动的去将这个责任承担下来,却第一时间让自己手下的大臣李少荃来和这些情绪激动,手持钢枪的洋人进行交流。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洋人想要的不只是钱财,还有将这个古老民族彻底奴役的心,他们想要彻底击碎这些腐朽王公们的自尊心,从而能够在这里,在炎黄曾经统治过的土地上大肆的掠夺,大肆的去侵略。
虽然中华民众们面对的是这些装备优良的联军,但他们却丝毫没有胆怯,不论是曾经的义和拳等民间组织,还是清国的士兵,都不顾一切的投入到了这样的一场战争中,他们想要守护的不是这个处处让他们失望的王朝,而是他们脚下的寸土,他们儿时的记忆。但是,面对精良的列强士兵,虽然他们拥有无谓的心,但却战胜不了这些现实的、具有高强杀伤力的火器,最终,北京城门随着一声声炮火的攻击下,逐渐失去了控制,直到越来越多的洋兵们涌入,人们才慢慢接受了北京已经被攻下的事实。
后续的处理
在听闻洋兵已经攻入了北京城后,首先慌乱的便是当时不可一世,且尤为傲慢的太后,她立马带着皇帝,以及自己的贴身随从,从紫禁城的其他入口逃了出去,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被洋人控制了,所面临的便是他们的惩罚,所以她不能被控制,唯有不被控制,才有可能和这些列强进行谈判。在这一点上,她是聪明和明智的。
在太后带着皇帝出逃后,她便让当时最具有外交经验的李少荃去和这些人谈判,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点:
首先,便是防止了自己直接和洋人接触的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继续保留着皇室的颜面,并且可以给李少荃很多打圈圈的余地,毕竟王朝的一把手不在那里,她便自以为是的以为可以以此和洋人来周旋。
其次,太后选择一定程度的规避,实际上可以免除自己直接签订条约的羞辱,甚至逃过八国联军的责罚。要知道在当时,这些洋人为了能够吓住她,特意将她的名字放在了此次战犯中的首位,虽然太后可能对战犯这样一个词没有概念,但一定知道自己的名字,被放在那个首位是什么样的意思,那就是被罪责,那就是被羞辱,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成为清王朝皇室中第一个被他们眼中“蛮夷”所杀的太后,所以她不想受到这样的屈辱。
李少荃在后面签了一个“肃”
毕竟这是一份象征着屈辱的条约,他在这个条约上只是签了一个肃,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个字是李鸿章名字从上到下的写法,也有人说这是他以前有过的“肃毅伯”爵位,而那个“肃”字就是取自这里。
他之所以这样签署,是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这份条约上,那是因为他不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他不想一直成为这个王朝的“背锅侠”。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会在那个条约上明明白白签署自己的名字,而是选择了这样去签。
肃,这个是有三个意思,第一,严肃,第二公正,第三,肃清。但是说实话,这三个意思不能够概括,李鸿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那种感受,我想这个字有点儿像小学那个时候老师在批某些同学作业的时候感觉这个作业实在是不入眼,然后没有写等级只写了一个批阅的阅字。
有人说李鸿章写这个字,是因为推脱自己的责任,或者说不想让自己遗臭万年,所以就写了这么一个字,让大家以为这个名字不是自己签的。但事实上,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有点儿想多了,李鸿章并没有逃避责任,相反,签署《辛丑条约》本身并不是他的责任。
我觉得历史上面对于这个字,因为李鸿章的这个签字。该多一个意思,我看过,没啥问题,就这么过吧,李鸿章这个时候是完全绝望了,他不需要否认签字这个事情本身就是清政府向外面宣传的事情,为什么他不愿意说慈禧老佛爷亲自去签字了。慈禧巴不得就所有人都知道李鸿章去签字啦,不是我慈禧,我慈禧什么事情都没干,况且,虽然李鸿章只签了一个字,但是下面有他的印章,印章这就是一个防伪标签,只要有这个东西,说明这个字就是他自己签的,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
李鸿章不是逃避,李鸿章是真的是替人受过,或者说成了一只替罪羊,况且这个时候李鸿章已经知道自己病重了。他咳嗽的时候都已经能咳出血来了,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了没多少日子,将死之人还能奢求什么?做就做了,反正也死了以后两腿一蹬,什么事儿都不知道,他也不需要做这种小伎俩来辩解。
提到李鸿章,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想到《辛丑条约》的签订,顺理成章的将他与卖国贼联系在一起?那就先谈谈当时的历史背景,慈溪当政之时,晚清早已是摇摇欲坠,后来出现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当然,当属李鸿章功劳最大,对近代史影响最大。
无论晚清的功还是过,平定太平天国还是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当之无愧都离不开李鸿章的参与,西方列强称他为”东方俾斯麦”,慈禧也最为器重。当然他所承受的能力责任也就最大。当时民间甚至还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李鸿章,就签定不成条约。”就这样,年过半百的李鸿章就这样,被时代的浪潮推到了风浪尖上。
早在20世纪之期,李鸿章早已明白自己的身处困境,内部是国家起义军的叛乱与不安定,外部又是一系列列强的霸权与辱国。当八国联军气势汹汹一步步逼近中国的时候,一向自负的慈禧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毫无思考的去迎战,当然,慈禧在作此决定那个之后又把重担丢给李鸿章,一位将近80岁的老人,背负着国家的重担,列强的紧紧逼迫下,也就只好无奈提笔落字了。
辛丑条约上的那一个肃字,即是他在清朝受封时的字号,若是写上清朝大臣李鸿章的名字,自己也将晚节不保,更是一种昧着爱国的心痛,大清朝最后的颜面也将丢失,也是在保留我们晚清最后的一丝丝尊严。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朝代,可惜这个朝代最后的结局有点破败。在国家最后的生死存亡的时候,臣子们还在向慈禧太后奉送生日礼物。以至于到最后自己国家没有钱财进行生产武器,最后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整个国家的领导和人民也都是封建落后,思想迂腐,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更是对国家最后的一击。
经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满目疮痍。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也最终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朝可谓是最惨败的一个王朝,国家的领导人的生活也是过的特别凄惨卑微。为了保命躲避洋人,带着家产东躲西藏,最后国家没了,地位也没了。
李鸿章曾被清政府加封为肃毅伯。《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跟清政府签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其中一条规定,清政府向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等于全国人民一人陪1两白银。在签订条约的时候,李鸿章不想背上骂名,就在签字的时候签了一个肃字,也就是代表了整个清政府,所以还是想着摆脱自己。
但是在签订条约回去的路上,李鸿章口吐鲜血。从那以后,李鸿章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不好,后来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一个人所决定的,尤其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一个替罪羊,代替清朝背负骂名。一个爱国人士即使非常爱这个国家,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也是非常迫不得已的
在辛丑条约上面签字明确的表示要有画押的方式,所以李鸿章最终选择了代表自己名号的肃字。其实这个字也并不是肃,当仔细观察的时候会发现,这就是李鸿章三个字的简略缩写。
甘愿背负骂名的李鸿章当奕劻准备在辛丑条约上面签字的时候被李鸿章制止了,因为他知道这个签字下去之后就是千古骂名,所以他认为他的年龄大了,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就这样,忧心国家的李鸿章还是在辛丑条约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肃是李鸿章自己设计的画押有人认为这个肃代表的是李鸿章自己的称号,要知道李鸿章的称号叫做一等肃毅伯,所以他写的这个字代表的是清政府,代表的是称号。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要知道在辛丑条约里面明确的表示必须有各国全权代表的大臣画押。所以这样看来这个肃字其实就是李鸿章的画押。再来说画押其实是在古代区别自己和其他人签字的一种方式,辨别度比较高,旁人也比较难以模仿。具有法律效果。
肃并不是肃,而是李鸿章三个字李鸿章的画押表面上来看是个肃字,但是仔细观察他并不是个肃字,其实是李鸿章自己设计的一种画押方式。这种画押是结合自己名字的笔划顺序来写出来的,可以说每个走线也只有本人能够理解。所以这并不能说是一个肃字,更多的是代表李鸿章三个字。
李鸿章既然已经决定在辛丑条约上面签字,那么肯定不会故意随便签一个字,这肯定要能够代表自己。再者这是国与国之间的签字更是不能儿戏,所以才选择了比较正式的画押。虽然说李鸿章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那样的选择还是值得人们佩服的。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我国倍受列强欺压,当政的清廷无奈被迫签下各种不公平条约,这让身为外交大臣的李鸿章异常难受。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初李鸿章以清朝代表身份,前去跟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之际,为什么不签自己的名字,反而签了一个“肃“字呢?
时光回溯,清朝光绪26年,大清积腐严重,世界列强组成8国盟军一举侵犯大清,很轻松的攻进了北平,而慈禧太后惊慌失措逃出紫禁城去往西安躲避,最终导致首都被八国联军占领。接着各种名贵文物被土匪般的外国士兵抢掠并搬走,其中的颐和园更是惨状一片。
不久后,八国列强意外停住了进犯脚步,他们不是良心发现,而是只为图利益并不想在征服全清朝上耗费更多的军事资源,于是就想跟清朝展开谈判,慈禧心知以自家的兵力是无法将八国联军逐出大清国境的,为此只能委屈答应下来。
和谈形成后,清廷很快就派出资历与实力并存的李鸿章去跟八国谈判。光绪27年,在经历一番“和谈”后,李鸿章最终和敌方谈妥了一份条约名叫《辛丑条约》。这份条约里面谈及的条件内容,几乎超越了清廷以往所签订的任何不公平条约,对大清来说所付出的代价无疑是空前绝后的,如此一来又意味清廷将沦为八国列强的“提款机”。但是生死存亡关头,慈禧没有其他出路只能答应。
签订《辛丑条约》当日,李鸿章代表清廷出席会场,面对着那一份惨重代价的条约,李鸿章心情复杂,在签名的时候,笔锋一转,直接就写下了一个“肃”字。后来人们疑惑,李鸿章当时为什么不签自己的名字呢?这里要牵扯到我国的一种画押文化,从宋朝开始,汉人开始以草书的形式即兴创造出自己的签名方式,故称为画押、押字,这一点跟现代的明星相似,都是为了突出个人签字特征。
而古代画押有着信用认可等用途,宋朝时期,无论是皇帝宰相重臣,还是庶民商贩,都可以使用画押,在商业跟官务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些政务文件,一般都需要相关负责人亲手押字才能生效。像皇帝下一道圣旨,需要传国玉玺该个印,当铺的银票需要商家画个押等。李元弼写的《作邑自箴》有记载:“应行文字,签押用印完备,方得发出”,因此这种做法一直沿袭到清朝,导致清廷的官员也十分流行画押。
对于李鸿章签订的《辛丑条约》,其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代表整个大清,那么名字该怎么签呢?当初李鸿章被清廷赐封爵位,名为“一等肃毅伯”,所以李鸿章在当时就把肃设计为自己的画押信用签字,所以在《辛丑条约》纸约上签下肃字,一则能充分代表清廷政府,也证明了自己的立场跟态度。
另外也有人说,“肃”是李鸿章三个字拆解部首,取其部分合成的字,故而是“李鸿章”这三个字的浓缩字,不过这也确实证明了李鸿章的聪明之处,这其中也暗藏玄机,比起写上自己的大名,“肃”这个字的用处很大,如果签李鸿章,自然少不了人们的唾骂,签“肃”则是显得身不由己,自己也只是代表清朝政府而已。
后来,李鸿章因签下这份不公平条约,而被人指着卖国求荣,还有的外国人称为他是“东方俾斯麦”,因为他作为外交大臣,出于职务关系,很多条约都是由他这个职位负责谈判跟签订,其中也包含了著名的《辛丑条约》跟《马关条约》。至于李鸿章在历史上的评价,后人们各有看法,但更偏向于“人在政坛,身不由己”的观点,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
参考文献:《作邑自箴》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去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时,为何不写自己的本名,而要写一个“肃”字呢?
关于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有两个说法:一是觉得条约内容太无理,不想给自己留下一个骂名,所以才没有签本名;二是由于他的爵位是“一等肃毅伯”,所以签“肃”也就相当于是自己的署名。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首先就第一个说法来看,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虽然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签署的,如果只是随便签一个字,那肯定是不行的。其次,李鸿章的爵位虽然是“一等肃毅伯”,但单凭一个“肃”字,根本不能说明这就是李鸿章本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清廷将来便可以将这条约给抵赖掉。
所以两种说法,都不正确。那么又是具体怎样一回事呢?看看条约里面写的内容就知道了。
在《辛丑条约》中的第十二款规定:
“今将以上条款缮定同文十二分,均由诸国全权大臣画押,诸国全权大臣各存一分,中国全权大臣收存一分。”
这也就是说,签约双方代表的署名,都要用“画押”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签字。而李鸿章在条约上所签下并非是一个“肃”字,甚至可以说它就不是一个文字,而是作的一个花押而已。相对于签名来说,这种方式更为正式一些,防伪性也更高。所以李鸿章这样做,也不过就是遵循了条约上的内容而已。
我们这里所说的“画(花)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防伪签名模式,从古代开始一直沿用到现代,即便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地区的老人仍然在使用这种方法,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画押的方式已经逐渐消失,或是被取代了。
一般来说,“花押”的形式通常都是由本人自行设计,一般都是采用自己的姓名或者字号为设计元素,然后按照书法习惯进行组合,也就是将多个字“攒”到一起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花押。每个人的花押形式都不相同,其中的笔画顺序和细节模式基本上只有自己清楚,外人是很难模仿的。正因如此,所以才被运用到正式的文书签署上面。
所以如果你仔细看李鸿章签署的花押的话,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肃”字,而是包含了“李鸿章”三个字笔画在内的独特花押设计。仔细看可以看到,起笔实际是“李”,中间包含了“鸿”,收笔部分有“章”的笔画。
小结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署的花押做的一个简单表述了。其实不仅表现在此条约上,在李鸿章签署的其他条约上也都是用这样的花押。但其实它并不是“肃”,而是“李鸿章”三个字组合的花押!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