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1-30 16:01: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在古代,考个进士其实都非常难的事。相当于在几百万人当中才考中一个人,在全国的人当中才选取三个层次的人才,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科举考试中的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的区别在这里:01.人数不同。02.得到官位的起点不同。03.在翰林院学习难易不同。
01.人数不同。我们现在常把前三名叫做三甲,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三甲的人数历来都是不同的。到了清朝的时期,一甲就有三名,二甲人数不一定,二甲里面的第一名叫做“传胪”。三甲的人也是不一定的,他们只能被称为“同进士出身”。这当中人数可以多达好几百名人,是一批的人才,需要继续培养。
02.得到官位的起点不同。“第一名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七品,第三甲正八品。”-自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元纪十六》。除了一甲的三个人和传胪以外,其他人士都还要朝考。按照君王的喜好出题,再次检测一下他们的能力,根据殿试和复试的结果来选择好的人作为庶吉士.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庶吉士是属于短期的职位,主要替君王负责起草诏书、讲经文等。一甲在里面修撰、编修,他们在翰林院里面学习。学习得可以的,再授予各种官职,做的好的更有机会成为辅臣。其他能力尚可的就去当主事、中书、知县等职位。
03.在翰林院学习难易不同。庶吉士身份的进士们,考核过程二甲要比三甲已提前获得5分,因此更容易达标通过考核。一甲不用说,都已经有官位在干活,不需要考核。翰林院是君王的智力团队,为朝廷储备高级人才用的。庶吉士如果评级差,就算当了官,仕途也不稳,更不用说那些没有成为庶吉士的进士了。
翰林是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一种官职,主要职能是起草朝廷内文件、命令,整理和管理档案等,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翰林最初从那些知识渊博,文笔又好的文人中提拔。
明朝起选拔翰林改为从进士中选拔,每场进士中的一甲进士是翰林的当然人选,直接为翰林士,二甲和三甲进士要通过再考试入取为翰林士,每三年一次。明朝以后,称翰林出身一定是有进士"学位”,但进士不一定是翰林出身。所以,科举进士还称翰林出身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但是在宋代以前翰林跟科举没一毛钱关系。
唐朝科举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并一直延续至后世。
早期的翰林人选,主要是看皇帝的意思,只要皇帝喜欢,就可以任命为翰林,不需要非得经过科举考试,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李白,李白从未参加过科举,但还是被唐玄宗授予翰林供奉。
宋朝以后,科举制度越发的正规化。这里以明代科举,简要介绍一下科举进士出身。
明代的科举考试需要经过三次,第一次是乡试,通过者称举人,第二次是会试,通过者将会拿到殿试的入场券。
参加殿试之后,会根据成绩分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有三人,就是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有若干人,称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为赐同进士出身。
其中一甲三人直接进入翰林院,而二甲和三甲挑选若干精英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提起庶吉士,这在明朝是个相当厉害的存在,明英宗之后,朝廷上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庶吉士也被称为“储相”。
明代的内阁本为翰林院的分支机构。尽管内阁发展为明代外廷的权力中枢,实有“真宰相”之称,但由于大学士的出身多为翰林,翰林学士又为其入阁的重要台阶,二者的职责也有诸多重叠,所以明人一直将内阁与翰林院视为“同官”。
明代的很多首相等都曾担任过庶吉士,如明代的改革第一人张居正,即便是在清朝,很多汉人重臣也都先后担任过翰林庶吉士。
因此,中了进士就有了成为翰林的资格,对于进士和翰林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翰林一定是进士,但进士不一定是翰林。
进士是学位,庶吉士和翰林都是官职。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了进士未必当官,但庶吉士和翰林至少也是同进士出身以上才有资格。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