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从未爆发过内战,这是否证明单一民族国家比多民族国家更有优势

时间: 2023-07-29 16:01:1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从未爆发过内战,这是否证明单一民族国家比多民族国家更有优势

一个小小的日本,二战却同时进攻多个国家,它哪来的勇气?

因为明治维新让日本飞速发展,但是它本身的国土面积很小,再偏安一隅会限制住经济发展的脚步,加上本来就是信奉军国主义的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自然就有勇气了,还有就是明治维新后打败了大清,后面和沙俄打,有打败了沙俄,让日本觉得自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说白了,狂妄自大,也同时是向外扩张的需要。

一、明治维新

日本近代也曾闭关锁国,也曾被西方强行打开国门,后来,国内的卫士阶层和大名阶层联合起来,推翻了幕府统治,重新归政天皇,在天皇领导下,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让日本飞速发展,他们改变自己,加强工业发展,派遣留学生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的技术,用飞一般的速度赶超曾经他高攀不起的清朝。

日本的工业发展极快,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这时候正赶上世界范围的工业革命,日本是将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了,所以,他的发展速度就极快。随着日本工业的迅速增强,经济的快速增长,日本越来越感觉到受国土,资源的限制。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地貌也并不好,最要命的是资源有限,这些都限制着日本成为他梦想成为的世界强国。

二、对外军国主义扩张

当日本明治维新让其快速发展的时候,同时期的清朝,却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巨大的身躯透露着腐朽的味道,日本,把贪婪目光盯在了这个曾经的老师身上。1894年打响的甲午战争,是日本筹划多年的一次豪赌。结果,日本赌赢了,挣得盆满钵满。

当偌大的一个清朝败下阵的时候,日本松了一口气,因为此战他们耗尽了全部积蓄,总算是打赢了这一仗,于是他们亮出獠牙,痛宰清政府,获得了割地赔款,拿着2.3亿两白银归去的日本,忽然发现中国没有那么强大,他自己也没有那么弱小,这场胜利让日本野心膨胀起来。

得到了2.3亿两白银的补给,日本迅速发展,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让自己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当日俄战争打响之后,全世界都在笑日本自不量力,就在大家都等着看日本笑话,看俄罗斯巨汉如何撕碎小日本儿的时候,日本拼尽全力,这一次将俄罗斯干翻,正式进入世界列强的行列。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黄皮肤列强国家,日本的野心空前膨胀,日本这次要吞下半个地球。日本控制了我国东北地区,从《辛丑条约》中获得7000多万赔款,大发战争财的日本,尝到了战争带来的甜头,军国主义思潮让整个日本军政节疯狂。

 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了面向全世界的进攻。他们以我国东北为根据地,像吸血鬼一样抽取我国的矿产资源,输送到日本,制造更多的军事设备,形成了一套以战养战的体系。对中国,乃至世界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本,原称倭国,就是矮的意思,国名带有轻蔑,即使他们想改个国名,都要向我朝来请示是否批准,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家,在二战期间却成为了发起者,同时与多个国家战斗,还打败了当时的苏联,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小国家一下子成为了列强,它的强大军事能力从何而来呢?

明治维新

谈及日本的强大,自然就绕不开明治维新,日本的正确改革让日本飞速发展,他们改变自己,加强工业发展,派遣留学生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的技术,用飞一般的速度赶超曾经他高攀不起的清朝。

日本的工业发展极快,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很快,日本的建设迅速增强,日本的军事突飞猛进,当日本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日本人发现了一个问题,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地貌也并不好,最要命的是资源有限,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拥有如此先进技术的日本,可惜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否则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日本人一直野心勃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展停滞,未来其他国家就会逐渐追赶上来,这是日本不想看到的事情,他想借着自己现在的优势,扩大战果,进而完成自己的野心。

虎视眈眈

此时的大清朝,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巨大的身躯透露着腐朽的味道,慈禧还在奢侈的消费,全然没感受到日本虎视眈眈的贪婪目光。当甲午战争打响那一刻,清朝还诧异这个弹丸之国如何敢向自己亮剑,随着战争的进行,大清朝发现,这个弹丸小国的实力居然如此之强,竟然隐隐有不敌之状。

当偌大的一个清朝败下阵的时候,日本松了一口气,因为此战他们耗尽了全部积蓄,总算是打赢了这一仗,于是他们亮出獠牙,痛宰清政府,获得了割地赔款,拿着2.3亿两白银归去的日本,忽然发现中国没有那么强大,他自己也没有那么弱小,这场胜利让日本野心膨胀起来。

以战养战

得到了2.3亿两白银的补给,日本迅速发展,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让自己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当日俄战争打响之后,全世界都在笑日本自不量力,就在大家都等着看日本笑话,看俄罗斯巨汉如何撕碎小日本儿的时候,日本拼尽全力,这一次将俄罗斯干翻,正式进入世界列强的行列。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黄皮肤列强国家,日本的野心空前膨胀,日本这次要吞下半个地球。日本控制了我国东北地区,从《辛丑条约》中获得7000多万赔款,大发战争财的日本,尝到了甜头,就像野狼尝到了鲜血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了面向全世界的进攻。他们以我国东北为根据地,像吸血鬼一样抽取我国的矿产资源,输送到日本,制造更多的军事设备,形成了一套以战养战的体系。在二战期间,国民政府还在偿还《辛丑条约》中的赔款,令人哭笑不得。

走向深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陷入了战争的泥沼,原本日本以为中国是一个不堪一击的羔羊,没想到中国的顽强让他们的推进计划一拖再拖。这一点局势对资源匮乏的日本极为不利,在中国的资源无法支撑他的野心,这也要感谢苍天保佑,罪恶的日本没有找到大庆油田,最终日本选择偷袭珍珠港,走向了深渊。

日本的强大军事技术来自他们的明治维新和工业发展,日本的资源空缺主要靠战争来填补,这也助涨了日本的野心,走上了以战养战的侵略之路,犯下了滔天罪行。

(看到这儿的朋友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各方面实力都突飞猛进,他们野心很大,凭着打赢了清朝势力信心大增,就向其他国家发起战争想要获得更大的资源。
因为日本的军事实力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强大的了,再加上他们对资源的渴望,所以感敢四处征战。
因为明治维新让日本飞速发展,但是它本身的国土面积很小,再偏安一隅会限制住经济发展的脚步,加上本来就是信奉军国主义的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自然就有勇气了。

19世纪中期,为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日本又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求答

1,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爆发了著名的倒幕运动,以长州番和萨摩番为代表的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之后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
2,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运动,对日本的影响包括:
第一: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改革,通过这场改革,日本改变了德川幕府时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进行了开放,通过与欧洲列强的交流,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风险,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强国道路
第二:由于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天皇和原幕府的大名为主导,因此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由于日本自身的局限性,稀缺的资源等,使得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革并不彻底,并使得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世纪中期,为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日本又进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

对比中日20世纪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强国 二战后有创造经济奇迹 为什么中国不能 谁能深刻分析下

我们先不说现在中国取得的经济奇迹,这个很多中国人认为是骗人的。先来看看日本的兴起。日本明治维新的资本主义改革在当时的亚洲是唯一的,当时的中国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泥潭里打滚,其他的亚洲国家干脆就是殖民地,这样一来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日本在亚洲自然显得一枝独秀。后期日本人由于本国资源缺乏而积极的对外侵略,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抢夺了大量的财富,也是日本可以成为强国的重要原因。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奇迹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根基并没有在二战时被破坏,很多人才还在,而且盟军也没有登陆,日本的很多工业城市也没有变成废墟。还有就是日本后来成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所以在经济上和军事上予以扶持,这才让日本有可能腾飞。

相比日本再看看中国。很多中国人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国家,老觉得别人如何了不起,这是绝对错误的。中国之所以落后,和中国根深蒂固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和封建专制后期的迂腐分不开。所以当时的中国错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机并且人才上出现了严重的断档。二战之后,中国并没有马上进入发展时期,而是经历了三年内战,很多的工业设施也在内战中被破坏。内战结束,紧接着就是朝鲜战争,这一下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被迫再次放缓。而且和日本经济腾飞的宽松国际环境相比,中国当时的环境要差很多,很多国外强国直到6、7十年代才开始和中国建交,经济上的往来要更晚一些。而且中国经济发展自己也出现了错误,最严重的就是大跃进和文革,这样一来中国真正开始经济建设的时间应该从76年11界三中全会开始算。到现在也不过30多年,但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前两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能够独善其身已经是个奇迹,而且中国还帮助其他国家走出了危机的泥潭,在今年开始了经济复苏。

所以说,不要看不起自己的祖国。日本的经济神话正在衰退是个事实,而中国的经济神话正在如火如荼的演绎着。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总量会在2050年左右达到世界第二,这个目标其实我觉得到来的会早一些。

可能你会说,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纸面上的,骗人,而且老百姓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那么我告诉你,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纸面上的,否则就不会出现经济危机了。而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正在改善这一点你不能否认的。在人人褒贬高油价的背后,就是很多家庭都有了私家车。而且中国现在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相比他们当时每天工作12个小时勉强养家糊口的状况,我们好得多。人说知足常乐,对于自己国家来讲,我们真的没必要去成天愤青似的骂来骂去,还是看积极的一面吧。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大家都说得很好。我认为,明治维新时日本由于自己没什么太大的价值,而我国的价值太高,故而列强要将有限的兵力及精力放在我们身上。而二战结束后,原本美国要扶植中国,但是蒋家不禁打,中国红色化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扶植日本遏制苏联和中国。
简而言之,就是日本有个好邻居而中国没有。
日本明治维新后已经逐渐进入世界资本列强,二战虽然被重创,但国家一整套工业体系的底子比中国好,而且有西方经济体制作为参考模板,加之有美国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扶持,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建国后完全是靠自己慢慢摸索,总结经验,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技术封锁,速度当然要慢。
日本和中国在两个是时期起点都是一样的,但是两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是不一样,领导者都不一样,所谓美国的支持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深层原因,中国有很多复兴的必备条件,而没迅速复兴那只说明一点那就是阻碍中国复兴的原因一定比促进的原因多

关于甲午战争的一些问题

1.开诊之前的日本情况(为什么要大中国?怎么备战?)
在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257.htm#3有详细的资料,你可以看看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1868年明治维新后,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约》,第一款就说:“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然而,在条约待批期间,发生了琉球船民遇害事件。1871年12月,琉球船民因风漂流到台湾,其中54人被台湾土著(即“原住民”)杀害,其余由清政府护送回国。当时的琉球是清朝领土,对此并未提出异议,事件就此平息,日本政府也不知道。第二年日本使者到中国换约,从清政府邸报中看到此事,于是一面向本国报告,一面到总理衙门交涉,试探清政府对琉球、台湾的态度。总理衙门回答说:“二岛(指琉球、台湾)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这本来说得很好了,偏又画蛇添足地说:“杀人者皆属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这下叫日本抓住个把柄,拿“化外”二字大作文章,说台湾土著的居住地不是中国领土,借口进攻台湾。
1874年2月,日军在台湾琅峤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对日本来说,这次行动相当冒险,不仅当时中日国力悬殊,国际舆论也不支持。战争至8月,日军增至3600人,但仍进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气低落。此时日本看到胜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到北京,争取体面地结束战争。
9月日本公使来华后,先是虚声恫吓,后来又表示结束战争的“诚意”,说日本出兵台湾费尽财力,中国也不能让日本军队空手而归,应当支付一些兵费然后日本撤兵,这样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清政府觉得在战争中处于优势,以赔钱来结束战争说不过去,而又不想为“化外生番”费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宁人,就表示可以考虑对在台湾“被害之人”酌情“抚恤”,等于承认了赔款的原则。在10月31日签订的《北京专约》中,琉球人遇害写成了“日本国民遇害”,日军进攻台湾写成了“保民义举”,中国以“抚恤”名义,赔偿白银五十万。《北京专约》为日本兼并琉球提供了根据,1879年4月,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
摆弄完台湾后,又开始摆弄朝鲜。当时的朝鲜仍处于封闭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产力落后,国内政局飘摇,靠清王朝的支持苟安一时。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强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外交努力并不太成功。1884年,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朝公使竹添策动亲日的“开化党”政变,12月4日一夜间推翻了保守派政权。次日,国王下诏革新政治,建立了开化党政府。保守派连忙请求中国军队支援,于是,袁世凯以保护朝鲜政府为名,率兵二千声讨乱党,12月6日攻入王宫。竹添寡不敌众,自焚使馆,连夜潜逃。动乱中开化党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杀。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报,立即派外务大臣率大批军队入朝,清政府也派了钦差大臣带了陆军和军舰到朝鲜。对峙中日本感到军事准备不足,因此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转而运用外交手段。当时日本不少人主张趁中法战争之机迅速发动对华战争,但以伊藤博文为首的一派人,考虑到日本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不足,主张“速节冗费,多建铁路,赶添海军”,积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为特派全权大使,到中国谈判朝鲜问题。谈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国相要挟,后来李鸿章大怒道:“朝鲜事,中国并未办错,其错处全在竹添;若因此决裂,我惟预备打仗耳!”尽管这样,纠缠多日后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总领朝鲜事务,加紧控制朝鲜。而日本则加强经济渗透,并且加紧扩军备战,等待时机。
以后的九年,表面上风浪不兴,但形势正在悄然变化中……
日本一直注意着中国。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进呈的中国军队调查报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军制,如果仿效欧洲,则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所以他认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
而在此期间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虽然说最近几年东邻日本的一些动作,使人隐约感到将来会是个麻烦。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倒不是因为军火工业实现了国产化——钱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慈禧太后说,光绪1875年登极时年幼,我不得不垂帘听政,到1886年改为“训政”,1889年“归政” 。我什么都不过问了,修修花园养老还不行么?与明治天皇相比,对照何其鲜明!
当时日本刚经历明治维新,一跃成为世界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以保护朝鲜居民的借口,发动了绪谋己久的鸦片战争,中国仓惶应战

明治维新的结果是什么?

  明治维新的结果: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影响和历史意义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帝国清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些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也在此时成为正论。
  维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而随着俸禄渐次缩减,武士的经济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种种皆导致士族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武力抗争因此接二连三地发生。维新功臣西乡隆盛以鹿儿岛县为中心,于1877年6月18日年所发动的西南战争,成为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战役。战败之后,残余的士族成员转入地下活动,与板垣退助所主导的“民选议院设立运动”结合,透过“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对势力。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
  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只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例如守时、卫生等概念与西式礼仪);文艺上的影响也不小。
  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结果:明治维新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1.改革内容:
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命藩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2.影响:
(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2)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⒈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⑴废藩置县

①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

②影响:初步加强了天皇政府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

①实行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

由劳动力,开始建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②政府用公债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⒉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⑴土地改革

①原因: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进程:

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③影响:

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⑵“殖产兴业”政策(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内容: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同时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做法:

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②影响:

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得到明治政府扶持和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三井、三菱集团)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日本资本主义在发展阶段,较多的体现了政府行为,这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特色。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不同点:

⑴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

⑵日本发展工业时,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具体表现为:

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业。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

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

⒊教育上:倡导“文明开化”

⑴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

⑵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①内容: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

②影响: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成为明治维新中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向学生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⑶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等。

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⒋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⑴内容: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②引进新式武器,建立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⑵影响:

①军队绝对效忠于天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以天皇为核心的新政府的统治。(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日本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行民族的独立自强。

③对士兵灌输武士道思想和忠君爱国思想,把效忠天皇作为军队的天职,保留封建残余,带有浓厚的对外扩张性。
【【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它不仅维护了民族独立,而且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强国。】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明治维新后中国的甲午战败,是中国人的耻辱,我们永远要记住!
文章标题: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从未爆发过内战,这是否证明单一民族国家比多民族国家更有优势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052.html
文章标签:明治维新  这是  更有  日本  内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