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这本书

时间: 2023-08-04 18:02: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如何评价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这本书

连面包都没有哪里来的爱情?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
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是空中楼阁
但是呢,有时候也看情况的
如果两个人感情很深,也愿意一起奋斗
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但是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是要有的
所以我们都要加油
不否认你的话是正确的,但也不是绝对的。爱情和面包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也不是决定爱情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你们的性格和三观是否符合?如果即使你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其他都不符合的话,依然会产生隔阂和争执。也不能否认有一些生活条件差的人,依然存在着比较深厚的感情。
其实有些时候两个人没有面包也会去一起找面包,有些人即使有面包也没有在一起。找自己想在一起的那个人吧,别迁就,也别发善心。坚持找自己的幸福。
我觉得物质基础的话,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因为不管是在哪个年代的话,物质基础的话,其实很多时候都能战胜这种的精神上的恋爱,因为你会发现很多人的话,他可能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是非常开心的两个人,但是后面很多时候他都是受不了这种贫苦,最终还是导致了婚姻的,不是希望我的答案被采纳,谢谢。
这就是现实
面包都没有
吃都吃不饱
基本生活没保障
怎么会好好的生活
怎么会有其他想法
只有安居乐业后
才会有爱情 才会有生活
否则 全部都会变成矛盾

为什么学校不推荐武志红的书

对于武先生的书籍以及相关培训课程,不推荐多看多学。
如果是想入门了解一下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看看武先生的《为何家会伤人》、《心灵的七种兵器》这两本即可,不推荐大量深入去看他的书。
为什么?
首先,武志红大量书籍的主题很单一,基本都是在反复探讨和说明一个主题——原生家庭。
而且这些书籍的是带有鲜明的武志红特色,有着其局限性。从武志红,李雪,包括张德芬的书籍,尤其李雪,其实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并未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他们内心对原生家庭还有着大量的情绪,他们还不能客观理性看待原生家庭。
沉溺于此类书籍会让人陷入宿命论中,陷入原生家庭的自哀自怨中,陷入一种悲观无助的情绪中,而无法看到自身力量,难以实现自我突破。一个人如果还活在仇恨原生家庭中,谈起原生家庭就满是愤怒哀怨,其实他是难以成长起来的。
回顾和剖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探究和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
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谁?——这是探究原生家庭最重要的目的。
虽然原生家庭塑造了现在的自己,但是未来的我是把握在我自己手中。
哪怕原生家庭造就了我们自身的一些局限,但是我们是可以突破和超越的。
就犹如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剧名一样,我的前半生也许由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所决定,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的后半生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有充足的决定权。
一个成熟的人,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不再把自己的人生归于原生家庭,不归结于有局限的父母那些有局限性的养育方式。
很多人看完后,都会说:对于原生家庭,已经不想再谈,知道虽然原生家庭对自己有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已经没有关系了,相信自己有能量来突破自我。
原生家庭的伤害一点也不可怕,多多察觉,迈出自己的舒适区,非常期待后面的界限课和幸福课,期望跟着课程更新自己的认知,重塑三观,做自己的父母!
一个不成熟的人,会认为原生家庭决定了自己的终点。
一个成熟的人,会把原生家庭当做自己的起点。
作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不应该沉溺于过去,逃避未来。其次,武志红书中充满着大量的灵修和灵性体验,这些已经远远偏离了科学心理学范围。过去十年,民间对心理学的了解很大部分比例就是灵修和灵性体验。太多人一提起心理学,马上就会认为灵修和灵性体验就是心理学。其实灵修和灵性体验部分,已经偏离了科学心理学的范畴。武志红本人也对科学心理学思考方式颇多微词。
虽然目前科学心理学只能解释非常狭窄的心理现象,它之外存在着大量无法证明亦无法证伪的理论假说和哲学思考。
但是,目前学习和实践的认知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此类科学心理学,都是采用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来指导普通人的生活。
既然科学的方式已经能解决问题,我们又何必去追随那些“很玄,实践结果还有待验证,从未有过科学论证”的灵修灵性体验呢?
最后,武志红的书基本都是在探究问题,并未系统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综合上几点,所以不会推荐大家多看武志红的书,建议朋友们以一个开放性学习心态,多看多吸引其余科学心理学的书籍。
开放性地学习,批判式地思考,选择性吸收,最后构建出对自己人生最有帮助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读完这6本书,我彻底杀死了社恐

读完这6本书我“杀死”了社恐

《习惯逃避》

总有人把你的善良当成懦弱,把你的慈悲当成迟钝,你却只是默默忍受,习惯逃避的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麻烦不会因为你暂时逃避而凭空消失,只有学会刻意面对,你才能打开彻底明亮的人生,本书从“逃避心理”的角度入手找出我们在生活中习惯逃避的原因,让受困于逃避心理的人们,重拾自信,找到直面人生的勇气。

《焦虑的人》

我们都是辛苦又脆弱的小人物,一边吐槽,一边还在咬牙坚持,如果此刻的你觉得浮躁和无奈那就读这本书吧,《焦虑的人》关照的正是平凡的你我 !作者巴克曼,是写治愈暖心小说的一把好手,他的小说一大特点就是又好笑又好哭,不会刻意卖惨,但是在阅读中又不知不觉被感动、被温暖、被戳中。

《社会心理学》 (第8版)

如果心理学只推荐一本书,我推荐它!一本心理学的绝对权威,学术性较强,基本上是以论文的格式写完的一本书可见作者恐怖的阅读量。最喜欢本书的一个小特点就是 : 每一个小节最后都有一个本章小节做为总结,读起来不怕散乱,很棒的一本书!

《自卑与超越》(牛津大学出版社未删减典藏版)

大道至简,无鸡汤的经典!促进个体在合作中发挥个人的价值,有助于克服自卑情结,树立信心,建立信任,学会合作和融入群体生活,都需要一生学习和不断练习,而自利道路只会让人生越走越窄,这些都是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的非常棒的理念。

《我们内心的冲突》

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所在,那些内心的彷徨失序、冲突挣扎可能无法为外人所见,却真实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本书的导读大家一定很熟悉,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武老师用自己的生活对作者的观点进行了诠释,值得精读!

《别独自用餐》

作为克林顿和希拉里智囊团中的人脉大师,基思·法拉奇经过20年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法拉奇提出了让人终身受益的社交法则,这些法则将彻底改变人们思考人脉的固有方式,通过持续地改变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行为,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人脉关系。

对于巨婴该怎么理解?

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可称为巨婴。

巨婴有很多可怕的心理,其中最主要的的两个特质,一是“全能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种非常有杀伤力的病态。它导致一个人把全世界都当成自己的所属品,不能平等对待别人,甚至不把其他人当做生灵,这种心理其实是婴儿早期都会存在的一种心理,它在教育学中被叫做“自我中心化”。 

二是“偏执分裂”,他们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只有拥有这两种特质的成年人,才能被称为巨婴心理。

巨婴心理形成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方式或者理念错误。婴儿在1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妈妈是他世界的全部。1岁以后,婴儿会把妈妈分成一半好妈妈,一半坏妈妈,以前只要一哭妈妈就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但1岁以后妈妈慢慢的开始拒绝他了。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妈妈以外还有其它事物。这时他的世界分成了妈妈与“非妈妈”,非妈妈的事物,可能是玩具或者食物等等,能够替代妈妈带来的满足。

有些孩子在这个过渡期特别喜欢抱毛毯,就是寻求一个类似妈妈的替代品,寻找自我满足。(出自课本)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满足婴儿的一切,或者特别焦虑,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对孩子保护得很好,‘'非妈妈'’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妈妈没有跟孩子产生一个稍微分离的状态。孩子会觉得还是一哭就有奶吃,‘'全能自恋’'就是这样形成的。孩子被妈妈淹没掉,无法找到自己。

其实,这个妈妈就是一个'‘巨婴'’,‘'巨婴'’往往还是会带出下一代‘'巨婴’',所以育儿要放心,放手,放下姿态,不让孩子成“巨婴”!

拓展资料

巨婴的特征为依赖、自私、“妈宝男”

武志红先生的最新力作《巨婴国》这样解释到:依赖、自私、脾气大,而当婴儿成长为成人,心理状态却还处在母婴共生 、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状态下时,就被江湖人称“巨婴”、“妈宝男”。

导读:你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大概很多人都有听过的话语,大多时候是家里的长辈对于孩子的疼爱,考虑孩子忙于很多事情,如果可以的话,做长辈的还是希望多帮助些。

像学业、工作上太多需要处理的事情,家里的长辈就会很自然地说着,回家后什么都不需要你干了,有时间就在一边休息一会。即便有的时候也不是很累,干点活也是没有关系的。家里的长辈们还是会好心的拒绝了,说着你到多大在爸妈的心里还是个孩子。


其实这算是很多中国爸妈的“通病”了,多少都会过于溺爱点自己家的孩子,哪怕孩子早已经过了需要父母很疼爱、关心的年龄,哪怕是可以独立生活,并开始赚钱养家了也还是放不下心中对于子女的过多惦念。

上面说的尚且都有些过头了,可是马上要和大家分享的事情中父母会人为“31岁还是个孩子”,却是在自己的子女犯了罪的时候。现在就来一起看看吧。


一、当您觉得早已成年的子女还是孩子时,可能会害了他

很多父母都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孩子到了什么时候,哪怕是成家立业生子了,在自己的眼里还是个孩子。有好吃的还是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给自己的子女来吃,或者干脆就给子女送过去。真是到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给儿女操心,真的是要两眼一闭后才算是完事吗?


其实,这些在大多数有子女的眼里还算是正常。可是,曾经在广州日报上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就是关于“巨婴式教育”的。新闻中的男子早已成人,到了31岁的年纪。可是却屡次地出现交通事故,并在那次报道中犯下了伪造驾驶证违章驾驶的罪行。因此也遭到了交警的严肃处理和相关的处罚措施。


但是很让人费解的是就在这位男子出事后,他的父母却很不满意交警队自己儿子的处罚,并声称自己的儿子只有31岁,还是个孩子。这就不难想象了,就是因为父母对于子女在教育上的一味纵容,不及时地改变对于子女的教育方式、态度,结果造成了其屡次犯严重的错误,最终还是得接受严重的处罚。


二、“巨婴式的教育”是时候该醒醒了

像前篇所介绍的事情是很少见的,也算是个特例了。但是既然出现了,就有必要提出来,作为大家在家庭教育上的警示作用吧。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三岁之前是很难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这也是鉴于孩子们的心理发育的水平有限,就会很难去理解到事物本质、好坏曲直的。可是在孩子们三岁之后就会逐渐地开始产生道德感,这些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社会家里来增加。

在孩子们建立道德感的过程时,作为父母的责任是巨大的,因为孩子对于事物的判断、建立是非的标准都是根据大人对此事物的态度、情绪、情感来做参照,所有平时的生活中,做父母的要注意言传身教,及时发现、更正自己的错误,给到孩子正面的影响。


重点提示:子女是迟早会有长大的一天,也会离开父母身边进行独立地生活。父母自然不可能陪伴子女一辈子,因此为了子女好,“31岁还是个孩子”:“巨婴式教育”能不能洗洗睡了。

每一个“巨婴”背后,都是“母爱泛滥”的结果。毫无疑问,每个父母都爱孩子,然而就是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让孩子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妈妈充满母爱的刀,雕刻成后来脆弱、依赖、没担当、没主见的模样。母爱如天,一切包办,“控制型父母+没限度的娇养=一个一辈子无法断奶的巨婴”。长大后无法形成有独立人格和思想,受挫能力差。哪怕这孩子天赋异禀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就是老的把小的肉吃了。老的把小孩的空间吃了,不是老的愚蠢怎么生出个巨婴出来啊,孩子本该有自己的空间,被愚蠢的老的给限制了,就是吃孩子的肉,孩子本想去做的事不让做,能做的是不给做。不想做的事硬是让他做。比如不想吃饭硬塞给他,只能证明老的愚蠢

生活太没劲?不如我们用阅读来对抗虚无。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回答关于“为何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感觉非常精彩。

作者说: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同时和我们的经历有关---如果一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新奇的,未知的。这样的记忆在我们脑海中”感觉“时间更长,这样的经历几分钟,和一个下午捏泡泡的记忆相比,前者会占据更多的空间。”

“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生命精彩程度“指数级增长---我们要不停的创造”激动人心“的回忆----精彩的、奇怪的、酷的。在人生中树立无数的里程碑:小到读一本新的小说,尝试新的音乐,养一种难以成活的植物;大到下决心去读一个博士学位,在陌生的城市工作3年,写一本书。

真是艰巨的任务呐,不过不是不可完成的。如果你不想让你珍贵的生命咻~得一下,就飞走了。”

看到这一段特别有感触,所以难怪读书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而那种数次掩卷的兴奋、舍不得读完的怜惜才是真真实实的冲击。

说起来,读书真的是一种对抗人生虚无的方式啊。让我们单调的、无聊的、沉闷的生活变得有趣的绝好方式。

分享很喜欢的几本书给大家哦。

1.东野圭吾《虚无的十字架》

在东野圭吾的全部作品里,这本书故事情节和推理手法不算最出色的,但是全书涉及到死刑判决的合理性、法律的公正、人性中最可贵的宽容等成分,还是比较新鲜与好看。

说到东野圭吾的书,《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好评最高,我也很喜欢,但我还特别喜欢另外一本,叫做《圣女的救济》。当时夜晚一个人在宿舍看,后背上密密麻麻爬上来凉意,印象太深刻了。故事不长,书也挺薄,但真心推荐。

2.陈丹燕《今晚去哪里》

陈丹燕是我很喜欢的作家,目前只看过她的散文、随笔,小说还没有看过。

她长期旅居国外,写旅行,写文化,文字非常漂亮,很有画面感,所以我语感差的时候就会重温她的书。

她写的欧洲我白看不厌,几乎比电影和照片还让人心动,绝非现在市面上图文混杂流水记一样的游记可比。

这本书出版日期很早了,她的书一版再版,很多文章重新出现在了新的文集了,所以我更推荐的是她近几年的一本新书《唯美主义者的舞蹈》,去年看的,做了好多笔记,非常喜欢。

3.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虽然武志红老师很有名气,书也一直在畅销榜上,但这还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书,心里暗暗叹息着遗憾……

这本书名字挺鸡汤的,但内容却很好,分析了拖延、愤怒、自卑、内疚等情绪,也启发我去深溯自己身上这种情绪的源头。

比如他在《自卑,只是因为缺乏爱》这一章里如下写道:“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尽管主要是我们与父母关系模式,但也有我们兄弟姐妹、我们与爷爷奶奶、我们与姥姥姥爷、我们与其他亲人乃至我们与宠物的关系模式。”

所以读完这本书之后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试图去童年里找寻自己的“性格密码”。

但很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在书里给出足够的答案——关于如何解决这些负面情绪。

不过我打算最近把他的书都看完,有后续答案的,继续推荐给大家。

4.蒋峰《白色流淌一片》

这本书,真的太好看了。我好喜欢呀。全书共六章,虽然有一章写爱情时略显拖沓和腻歪,但其他的五章都非常非常棒。凶杀案,遗腹子,越狱……等等,有趣又惊险的元素极多。关键是,全书营造的那种气氛,个人生存的艰难困境,命运的无力感,很让人难忘。

还有作者那种漫不经心的语气,导致读者看到一个又一个小矛盾冲突的高潮出现时,都措手不及。完全没有预料。

5.雷蒙德·钱德勒 《漫长的告别》

说来有趣,这本书和上本《白色流淌一片》我是一起看的。结果《白色流淌一片》的男主角也一直在看《漫长的告别》,他的爱人和他分别时拿走了这本书,想知道他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一直看,后来才导致了某些矛盾冲突,可以说是某个关键性的道具吧。所以我两本一起看的时候就觉得好神奇。

说回《漫长的告别》,这是村上春树推荐了几百次的书,甚至还亲自翻译成了日文。

看了之后,我才发现村上春树写书确实有某些方面和钱德勒很像。比如有时候絮絮叨叨的语言风格,你觉得好像和剧情无关的小事,但他们乐此不疲地花大段大段的文字讲述着。

这本书也好好看啊。翻译读起来很流畅,很舒服,完全没有一般英文翻译书的生涩、流水账的感觉,应该是对得起原著的。故事情节怎么说呢,用最俗的一个成语,就是引人入胜,根本停不下来…我用kindle看的时候,不知道后面还有几页,所以看到最后的结尾时完全没有预料到,那种怅然若失的美好,真是符合“漫长的道别”这个名字。

推荐你也看看呀,很适合夜晚阅读。

时间足够多,被衾足够暖,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告别。

6.罗振宇《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一本很轻松易读的书,事实上是逻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文字版,我看视频的时候就看过了,书到手才发现内容是一样的。

老罗的视频节目蛮适合年轻人闲时无事看看的,我经常给朋友们推荐。他的很多观点对成长有一定的启发,比如“小而美的选择”,意思是我们在追求个人成长时其实没必要面面俱到,选择很小的一个点,专心、精致地研究、提高、突破下去,就会取得很不一样的成绩。我很赞同呀。

视频节目我是在优酷上看的,大家也可以看看哈。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这本书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76527.html
文章标签:这本书  评价  老师  武志红  巨婴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