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20 15:01:1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童年》通过主人公尼古连卡·伊尔坚耶夫充满着欢乐与忧伤的情感,回忆起“无比幸福而又长逝不返的童年时光”,描写了旧贵族家庭中孩子们的生活。作品把人生最美好的童年时代写得绚丽多姿,亲切感人,充满了迷人的诗意,同时,也揭露了生活的阴暗面。许多评论家认为写童年生活,很难从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再找到可以同它相媲美的作品。
作品简介
《童年》的故事主要是以乡村庄园和莫斯科邸宅为舞台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的贵族之家,有华丽、宽敞的宅第,有成群的奴仆,有专门的家庭教师,有丰盛的筵席,有热闹的舞会,有壮观的行猎。列夫·托尔斯泰着力刻画了妈妈的慈爱、卡尔·伊凡尼奇的善良和娜塔丽亚·萨维什娜无微不至的爱心,通过对教室、出猎、游戏、舞会等场面优美细腻的描写,使读者非常生动地看到了这个温馨的家庭的日常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于1852年创作《童年》,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人物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