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那些潜台词,都是话里有话

时间: 2019-05-19 01:15:38 | 作者:邢军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5次

那些潜台词,都是话里有话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669 篇文章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写在前面:

  写这篇文章时,适逢美国的感恩节。在感恩所有包括“喜遇”和“遭遇”在内的所有遇见的同时,我把这些年经历和体会过的职场潜台词分类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在年底总结时能有点用。

  在职场上,期待人都对你说话时“拨云见日,剥壳见笋”本身就是奢望。况且,即使别人真的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你也不一定爱听。所以,多数人选择含蓄的谈话方式。

  能听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能破译潜台词,其实是职场必不可少的沟通技巧。职场潜台词大致分四类,我在这里总结概括,抛砖引玉,虽会有漏网之鱼,希望激发大家的思考。

  口是心非类

  基本是相反意思的

  不少话表面听起来是中性或是褒义的,实则反义。特别是如果这些话来自领导,你则更需要仔细体会了。好比如下的例子。

  例一,这个主意挺有意思。

  你刚做了一个方案,去与领导分享。领导听了以后给你来了句“挺有意思”的反馈的话,千万别以为你的方案不错。领导真正的想法是:这个方案不咋的,但我若明说,恐怕伤了这个同学的玻璃心,所以用个中性“挺有意思”的评论,希望这个同学能够体会。

  如果你听到这样的反馈的话,请大胆反问:您觉得哪些地方可以保留,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还是我需要重新换一个角度再做一个方案供咱们比较选择?你这样说的话,就敦促着领导给你明确的反馈,省得你揣着糊涂回去再忙活一通也没改到点子上。

  ▲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例二,这个事回头再说吧。

  你向领导请示一件事。领导听了以后问了几个相关问题,然后扔给你一句“这个事以后再说吧”。如果你天真地认为领导是需要几天的时间思考以后再说,那就错了。

  领导真正的意思是:这件事我没兴趣,不想再谈,说“以后再说”是给你个台阶下。领导潜台词背后的态度,其实已经明确。一般情况下不要再去烦领导了。

  如果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重要到你志在必得,那么请务必把原来的想法或者方案做些修正,力争更周全,在几天后可以再去这样试探领导:上次和您说的事儿,我又做了一些补充,现在的方案更高效,您看咱们是否可以再聊聊?

  例三,你很有性格。

  在职场上被评论为“有性格”往往是提醒你性格强得有点过分了,是时候收敛一下了。同事若这样说你,可能暗指你要注意团队和谐;若领导这样给你反馈,很可能是他已多次注意到你口无遮拦或者做事有些莽撞。

  接到这种评论后,请及时寻求具体的意见,你可以问:如果我性格太强,其实不利于团队合作,可否帮我指出我是否已经无心冒犯了哪位同事。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体现了你认真聆听;二是体现了你有强烈的进步意愿,想把事情做得更好。

  ▲  Photo by Tiraya Adam on Unsplash

  意在沛公类

  “但是”后面才是关键信息

  别人给反馈的时候,多数时候会照顾听众的自尊心,所以如果有反面意见,往往会先说上一堆好的,值得肯定的,再一转折,说个“但是”。那么这个“但是”后面的句子才是真正的关键信息。看看下面的例子。

  例四,有一个团队合作项目,你去和合作伙伴小王说你的想法。小王听罢说:你的办法有些创意,可能可行,但是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这么办……

  这其实是小王在婉转地向你表达,他认为他的方案更可行。至于最终照谁的方案去执行是可以商榷的事情,这里的关键是,你要读懂小王的潜台词是:他更推崇他的方案,而不是天真地认为小王认可你的“有些创意”的方案。

  例五,你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一件事,把同事小李惹毛了。领导张总找你谈话,张总说:也许你是出于好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伤了同事感情。张总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强调你“伤了同事感情”,而不是肯定你“出于好意”。

  其实,张总是否真的认可你是出于好意还不一定呢,但他坚信你已经伤害了小李。碰到这种情况,重点不在辩解,而是应该先表现共情。

  你应该表态,不论什么原因,对小李受到伤害表示不安和难过,然后再诚恳地问张总:我是否如果换个做法(讲明另外一个做法),可能就没有这样的结果?张总,你看我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这件事,你坚信你做得没错,可以向张总讨教:这件事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可能还是会这样做,因为根据流程,这样事是要这样做的,可能我忽略了什么细节,可否麻烦您指教?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声明了你是照章办事,二是如果领导有更好的建议,你愿意改进,是可造之才。

  例六,公司别的部门有一个职位空出来了,你有兴趣,想去申请,需要先过你直线老板这一关。你去和老板说了,老板说:我觉得你可以试,但拿不准你是否有竞争力。

  老板这句话的画外音是:我不认为你能拿到这个位置,或者:我不支持你去申请。如果老板有心支持你的话,TA 的反应应该是:竞争也许激烈,但我们一起想办法;或者:我去帮你做工作。如果 TA 没有这个表示的话,就说明 TA 不支持你去申请或者 TA 力不从心,根本帮不上忙。

  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表明你自己的兴趣,并追问还需要一些什么样的资历才能使你有机会,并问老板是否愿意提供机会让你去获得那些资历。若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或者特殊原因,不要在老板不支持的情况下硬去申请。

  ▲  Photo by Pr Du Preez on Unsplash

  空洞夸奖类

  空夸奖不是好兆头

  我做管理多年,经常需要考察人才,利用关系对一些人才的过往表现做了解。在这些反馈中,我发现了惊人的相似:如果听到的都是泛泛的没什么特点和针对性的夸奖,此人一定乏善可陈。见下面的例子。

  例七,我曾经要找个销售总监,公司内部的跨部门同事 A 想申请,我通过几个渠道打听此人,听到的都是“A 是个好人”,“A 很聪明”之类政治正确的正向评价,而没有人对他的管理能力和业绩结果等可量化指标做评价。

  我追问后,有的人说不了解,有的人则终于肯说:业绩和管理能力都不是 A 的强项。另外一个候选人 B 是外公司的,我通过关系打听到的关于 B 的都是清一色的“进取意识强”,“管理团队能力佳”,“结果导向”,“跨部门沟通以及调动积极性本领很棒”的评论。这些都是销售总监必须具备的素质,别人的反馈具体而有针对性,很显然,A 和 B 高下立见。

  ▲  Photo by Matheus Ferrero on Unsplash

  应景而宜类

  需要根据场景来理解

  很多时候,潜台词需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同样是“你看着办吧”这句话,在不同的场景下,意思完全不同。下面用实例说明。

  例八,你是销售总监,有一个三线城市缺个市场经理,这个城市属于成熟饱和型的近期不太可能有什么大突破的地区。可以放在那个岗位的有三个候选人,资历差不多。你把自己的想法去和李总经理沟通,说明了三个人的优劣势。

  李总听后说:这个位置风险不大,你看着办吧。这里的“你看着办吧”是完全的授权,显然李总认同你对三个人的分析,觉得你做的选择不会错。

  再看下面例九:

  你负责策划一个新产品的上市,这是今年公司的主打拳头产品。公司高层非常重视。你建议搞京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同步上市的活动,这样不会让任何一个城市感到厚此薄彼,而且一次性全国活动有气势,传播性好,影响力大。

  你信心满满地去请示赵总,结果赵总看法与你相左。他认为应该在这四个一线城市分别搞四场上市活动,这样能够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特点,适当做些区域调整,保证区域性度身定做,高度聚焦。你和赵总各持己见,讨论了近半个小时,赵总说:我还有个会,你看着办吧!

  这时,你若拿着鸡毛当令箭,认为领导是让你去按照自己的想法看着办,就大错特错了。这里赵总的真正潜台词是: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都和你说了这么多了,你还是不明白,你自己再回去好好想想吧!

  本来嘛,这么重要的产品,这么重要的市场,采取的重要行动一定要获得领导的一致意见。如果你坚信你的想法有道理,不妨把你的想法和领导的建议融合一下,过几天再找赵总征求意见。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可以建议:在同步上市会后,这四个一线城市再搞第二次区域聚焦活动,这样有了面又有了点,点面结合,可以把影响最大化。你这样做,算是真正理解了赵总的潜台词,坚持自己想法的同时,认真聆听领导的反馈,不论最后按照哪个方案办,都体现了你有理有据,善于折中的高情商。

  ▲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结束语

  临近年底,大家可能有机会接受 360 度反馈。理解反馈,明白弦外之音比聆听本身更重要。

  潜台词之所以在职场长期存在,是因为多数人都会为了保护对方面子而选择婉转,避免直接、选择中性迂回,避免一针见血。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以及破译潜台词的能力。

  同时,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一旦对方单刀直入,给出负面意见,大脑就进入防御状态,把别人的建议解读为质疑。这种习惯性防御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只要对方不是习惯性毒舌,就请启动“绿灯思维”,大气当道(详见之前的专栏文章《挣五千花一万,大气者成大器》)。先听着,不即刻否定,通过思考去判断对错。觉得不对的,压在箱底,不必怒怼;觉得对的,付诸行动,让自己更优秀,趁年华姣好,锦衣夜行。

  作者:邢军 Julie Xing

  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现居美国并任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粉丝众多的高产文字工作者,现为奴隶社会每周二「职场邢动力」特邀专栏作者。本文为专栏第四十九篇。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那个一定要掌握的本领

  一诺:如何做成一件事?

  站在TA的鞋子里

  高情商的人如何在沟通中化险为夷?

  马斯克:他为什么能不断颠覆世界?

  在后台发送“邢军”,即可看到作者的文章合集。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文章标题: 那些潜台词,都是话里有话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8098.html
文章标签:都是  话里有话  潜台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