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做有思想的语文人

时间: 2019-12-07 08:35:38 | 作者:春水煎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做有思想的语文人

  (根据在语文学科专业阅读论坛的发言整理)

  语文老师不仅仅要有文学素养,还要有文化,更要有思想。我们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文学,还要“教”文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更要“教”思想。思想是对事物本质的看法,他更多的是哲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既有认识论也有方法论,更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只有站在哲学的范畴,去探寻事物的本质,才能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就是思想。没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语文教学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

  暑期听文化部一位专家谈传统文化,谈到一些东西,很能引发人的深度思考。比如“封建”,其本意就是封土建邦,这是由分封制而引发的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形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会随着历史发展产生,也必然会随着历史发展灭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素日里我们脑海中的“反封建”的定义就要重新思考了。还有“迷信”,如果说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礼仪或者仪式就是迷信,那么奥林匹亚山上的圣火是不是迷信?中国葬礼上的那一套是封建迷信,那么臂缠黑纱、带小白花这种西方的就不是迷信?平时还真没有思考过这两个问题,静下心来想想,站在哲学的角度、站在历史学的角度,没有对事物本质的清楚认识,很容易被带进沟里。

  于是我就想到了我们的一些文化,比如说很传统的磕头、敬天、祭祀,这些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有敬天爱人、有缅怀祖先等意义,当人跪下去的时候,应该是一种与大地的融合,这是一种根意识。这些可以不不提倡,但也绝非是一无是处。当然,有些陈规陋习是应该摒除的。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在有的时候常常因为某种需要被曲解、被误读、被奥坎的剃刀。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篇据说是哈佛大学神学院的大卫.查普曼的演讲,他这样解读中国的神话——“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他们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与自然作斗争!”(钻木取火)面对洪水,他们是躲进了诺亚方舟,我们的祖先选择了大禹治水;面对太阳,我们逐日、射日;面对大山,我们是愚公移山;面对大海,我们是精卫填海。所有的中国神话都充满了与大自然不屈不挠的斗争。过后,有人质疑说哈佛大学没这么一个人,也没有这么一个演讲。其实,这一点重要吗?重要的是,这篇文字的视角,很独特的点醒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古代文明。有这样的思想,我们还在语文课堂上去“变态”解读愚公吗?

  事实上,很多争辩是无意义的。比如中西医之辨,有人恶意抹黑中医,其实多少西方国家在偷偷的窃取我们的验方、偏方。青蒿素的提取成功有现代科技的功劳,更有千百年来中医治疟的经验积累。古人也是在不断地医学实践中来调整青蒿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而这个调整就是如何发挥青蒿的有效元素。说到底,西医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的,中医是建立在活的生命体的。以西医的手段,至今不能确定穴位是个神马东西,但谁敢说没有穴位?人的生命体中,气血营卫,这种辩证综合乃至混沌,是很难用英语向外国人讲清楚的。正如《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失去原味一样。

  我们有了正确的价值判断,认清了事物的本质,在语文教育中才会有所创新和提升。比如说《西游记》,我看干国祥老师的“三打白骨精”的课堂实录,里面用表格的形式,来分析孙悟空的成长路线图,这里面就有一种融合的思想在里面:

  孙悟空成长履历的成长密码

  最终成就

  斗战胜佛

  职业期

  孙行者

  青春叛逆期

  弼马温—齐天大圣

  学龄中期

  刻苦勤奋的尖子生—“孙悟空”

  学龄初期

  学生领袖“美猴王”

  童蒙期

  混沌未开的小猴儿

  南怀瑾大师在《原本大学微言》中也有一段关于《西游记》的解读:猴子代表“心”、龙马代表了“意”、猪八戒代表了“欲”、沙和尚代表了没有主见的“情绪”,而只有唐僧才是具有完整的“身、心、意”的那个生命。干国祥老师和南怀瑾大师的解读,都读出了自己的思想,读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才是高人。

  前段时间还看了一篇干国祥老师的课堂解读,讲的是童话写作,用了建模的方式。丑小鸭、哈利.波特、射雕英雄传、基督山伯爵、琅琊榜,其哲学原型都是一样的——丑小鸭的变型。哈利.波特是丑小鸭的魔幻版、郭靖是丑小鸭的武侠版、基督山伯爵是西方人物版、琅琊榜是古代宫斗版。这样的模型建构起来,不外就是“平凡—困境—转折(锻炼或者奇遇)—英雄”。然后干国祥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小男孩进入一所贵族学校,饱受冷落,在养蚕的课程中,也没有人给他蚕种,只好捡了路边的毛毛虫卵,后来人家的都变成了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而小男孩的变成了又黑又丑的毛毛虫。最后,人家的变成了蛾,小男孩的变成了蝴蝶。我真的感觉这个小范例是个神来之笔,真的应该为干国祥老师点个大大赞!教孩子们写童话可以用这个模型,其实教语文也可以用这个模型。因为当前很多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模型变种,包括流行的网络文学、影视文学,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这就是提取事物本质以后,所得到的哲学思维。

  前几天听浙江大学孙元涛教授讲座,分享了两个小课例,感觉很有意义。一个是“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教材的本义很可能就是为了突出“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快乐”,因为波斯猫问小燕子、小蜜蜂,人家都很快乐,原因就是在辛勤的劳动。这样的答案,是老师期望的、想要的,所以孩子很能揣摩我们的心思,“劳动最快乐”。如果把问题设计的“真实”,让学生真的去深度思考,他们会选择这个“劳动最快乐”的答案吗?事实上,开放问题以后,孩子们的答案很精彩:“宠物天生不是劳动的,让宠物劳动是没道理的。你能给你的主人带来快乐”——这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

  还有个小课例。一家四口郊游,下雨了,只有一件雨衣,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给了最小的萨沙,萨沙把雨衣给了在雨中瑟瑟发抖的蔷薇花。如果固化思维,这个文章就是教给孩子们去思考,爱的传递之类的价值观。若开放问题呢?孩子们的质疑就来了——

  萨沙最弱小为什么给妈妈而不直接给最弱小的萨沙?

  蔷薇花好不容易盼来了雨水,你帮助别人要考虑人家的感受?

  四口人出去郊游,为何只带一件雨衣;一看就是编的!

  我是家里最弱小的,为什么把雨衣先给妈妈

  爸爸给妈妈披雨衣时,预想到妈妈会把雨衣给萨沙的,这叫爱的传递

  爱的传递应该是给妈妈——给哥哥——给萨沙——蔷薇花

  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找真问题、深度学习,真实探究!而这些如果仅仅停留在语文学科本身,我们很难打破这种思维桎梏,只有跳出去,站在一个更高远的哲学角度、史学角度、人生角度、科学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才能慢慢成长为一个有教育教学思想的语文人!

文章标题: 做有思想的语文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41303.html
文章标签:语文  思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