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朝官员的真实俸禄是多少

时间: 2023-11-18 18:00:4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明朝官员的真实俸禄是多少

明朝期间官员的俸禄是多少

明代官秩分为九品十八级,俸禄也据此分为十八等。正一品每年禄米1000石,俸钞300贯,从九品禄米60石,俸钞30贯。后来只给少部分米,其余的折合成钱。因折算得不合理,官员的实际收入变得很有限。宣宗初年,有一位叫孔友谅的知县上书说:“大小官自折钞外,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育,与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意思是说,上要养老,下要育小,加上送往迎来,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大明朝县令一级的正七品,月俸为七石五斗粮米,折合1370斤米左右,按照每斤2元人人民币折算的话大概相当于2700元人民币。但是明朝俸禄许多是用实物折算的,所以一般还要减少。而且县令的幕僚还要县令私人发工资。
明清时期官员俸禄都不少,3万多俩白银一年

明朝官员、军队的工资是怎么样的?

明朝官员俸禄由朱元璋所定,最终确定于洪武25年。据说是因为朱元璋本人幼年家境极为贫寒,导致其人对下属官员十分严苛,发放俸禄也异常低。具体数额为:正一品月 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 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 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 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而止。按一石为二两银计算,即便是最高的正一品总理大臣级官员月俸也不过44两银子不到。其实44两银子在普通百姓之家已经算是一个人(有稳定工作的男人)一年收入的总和。但是一来这44两银子是一品大员的月薪,基层官员们的年收入还是很低(月收入五石,年收入60石,折合三十两银子,明朝马夫年俸还能拿到四十两);二来古人往往一家之中只有男人出外工作,所以官员的收入就是全家的经济来源,一家人全靠着这点月俸过活,自然容易吃紧,这也是明朝基层官员贪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靠着做官的工资吃不饱穿不暖不说连女儿出嫁的嫁妆都没有,这是明朝基层官场的常见现象);三来,明朝实行折俸制,将官员的俸禄折合一部分以大米、香料之类的形式发放。发放大米的还好,好歹能用来熬粥喝,但是拿到香料什么的就悲剧了,吃不能吃用不能用的,官员的自尊又不允许他们拿到街上卖了,只能抱着一堆调料在家里哭。本来就少的可怜的俸禄这么一来更加不经用。可以说,明朝的官员,至少是基层官员是很惨的,如果都像海瑞海先生那样两袖清风是真的很有可能被饿死的。。。。

至于军队的工资,具体的官方数据我并没有找到记载。当然,这也和各地士兵俸禄不同有关。但是据相关记载,爱兵如子的戚继光手底下的戚家军士兵俸禄一年约为八到十两,和马夫的四十两年俸简直不能比。唯一相对好一点的地方也就是部队管吃管住,而普通人则要负担起吃饭的问题。
官员的工资高,军队的士兵工资也就有几文钱,比老百姓好点儿
明朝工资超低,不贪污不能生活。
只有一个人不贪,就是海瑞。

大明朝官员俸禄是多少

大明朝官员俸禄是多少,个个时期的多陈列·出来
首先说明,明朝官员都有火耗,斜粮等外来不法收入,因为明朝官员的工资实在太少了,单靠工资恐怕要饿死(摘自明实录(通俗版))列举如下:正九品79石
正八品121石
正七品154石
正六品178石
正五品199石
正四品到正一品都有额外奖励,固定工资都在都在300石到几千石之内,因为明朝整整200多年都按照朱元璋所规定,所以真正多少无从考证,大约这点左右,像明朝的张居正,徐阶,杨廷和夏言等大腕都富贵荣华,一看就知道有外来收入,一点也没外来收入的可参考海润,于谦等一盆如洗的清官
5
去问明朝的皇上

明代七品官一年俸禄是多少

明代正七品,年俸90石米。
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而高级官员则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维持其豪华生活。所以地方官的实际收入大多来自地方税收的截流(俗称“火耗”),而京官的很多收入来自地方官馈赠。一个县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也就是6372公斤米,每人1年就算吃掉180公斤米(在这个时候不可能那么少),这些米也只够35个人吃一年。更可怕的是,有40%的米他是拿不到的,那一部分就光明正大地被皇帝折换成别的东西,例如绢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东西。
七品:岁俸45两服饰:素金顶,绣鸂鶒 12两图样:素金顶,绣犀牛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官制有九品十九个级别,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

明朝崇祯年间锦衣卫百户的俸禄是多少

锦衣卫百户是六品,以下是大明会典关于六品官员的俸禄

正六品、岁该俸一百二十石。内本色俸、六十六石。折色俸五十四石。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四十五石。折绢俸九石。共该银三十四两六钱五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二十七石。该银八钱一分。折钞俸二十七石。该本色钞五百四十贯

崇祯时期也是不同年份不同,起先一两一石米,到后来三五两一石米,折衷三两一石米,也就是一年俸禄六十两 ,明末一两银子大概是现在人民币五百左右。也就是一年三万块,不过明朝后期经常政府发不出钱,或者拿货抵给官员,实际上可能三万都没有,总之是比较惨的。
延伸: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政府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政府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假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锦衣卫百户是六品,以下是大明会典关于六品官员的俸禄 正六品、岁该俸一百二十石。内本色俸、六十六石。折色俸五十四石。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四十五石。折绢俸九石。共该银三十四两六钱五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二十七石。该银八钱一分。折钞俸二十七石。该本色钞五百四十贯。‍
  崇祯时期也是不同年份不同,起先一两一石米,到后来三五两一石米,折衷三两一石米,也就是一年俸禄六十两 ,明末一两银子大概是现在人民币五百左右。也就是一年三万块,不过明朝后期经常政府发不出钱,或者拿货抵给官员,实际上可能三万都没有,总之是比较惨的。
  但是锦衣卫百户作为唯一的特务机关中层领导是不用靠俸禄生活,敲诈商户富户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当时东厂在崇祯上台处置魏忠贤就撤除了。
锦衣卫百户是六品,以下是大明会典关于六品官员的俸禄 正六品、岁该俸一百二十石。内本色俸、六十六石。折色俸五十四石。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四十五石。折绢俸九石。共该银三十四两六钱五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二十七石。该银八钱一分。折钞俸二十七石。该本色钞五百四十贯 崇祯时期也是不同年份不同,起先一两一石米,到后来三五两一石米,折衷三两一石米,也就是一年俸禄六十两 ,明末一两银子大概是现在人民币五百左右。也就是一年三万块,不过明朝后期经常政府发不出钱,或者拿货抵给官员,实际上可能三万都没有,总之是比较惨的。 延伸: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
锦衣卫百户是正六品、岁该俸一百二十石。
崇祯末期国库没钱,发的只能保证温饱问题,有时这也做不到。
崇祯时期也是不同年份不同,起先一两一石米,到后来三五两一石米,折衷三两一石米,也就是一年俸禄六十两 ,明末一两银子大概是现在人民币五百左右。也就是一年三万块,不过明朝后期经常政府发不出钱,或者拿货抵给官员,实际上可能三万都没有,总之是比较惨的。
锦衣卫百户是六品,以下是大明会典关于六品官员的俸禄

正六品、岁该俸一百二十石。内本色俸、六十六石。折色俸五十四石。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四十五石。折绢俸九石。共该银三十四两六钱五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二十七石。该银八钱一分。折钞俸二十七石。该本色钞五百四十贯

崇祯时期也是不同年份不同,起先一两一石米,到后来三五两一石米,折衷三两一石米,也就是一年俸禄六十两 ,明末一两银子大概是现在人民币五百左右。也就是一年三万块,不过明朝后期经常政府发不出钱,或者拿货抵给官员,实际上可能三万都没有,总之是比较惨的,lz有兴趣可以看看大明会典,再看看货币比较就自己能分析出一个答案了

ps 楼上说的三百一千的这些数据我真想知道是出自何处
文章标题: 明朝官员的真实俸禄是多少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164.html
文章标签:明朝  俸禄  官员  真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