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曹操死后,孙权还年轻为什么不趁机统一天下?
说道曹操和刘备其实还是死的挺早的,但是这两个人死后,江东的孙权其实还挺年轻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当时孙权为什么不选择乘机来统一天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在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江东孙氏,虽说是兵圣孙武后裔,可却与江东世家大族的顾、朱、张、陆不同,是为寒族庶民,没有社会地位,为诸侯所轻。孙坚虽然人杰,号称江东猛虎,杀伐决断,颇有英雄气,却始终未能画地而治,投靠了袁术,在征伐黄祖的战斗中竟然殒命。长子孙策不得不也托庇于袁术,为其效力。在孙策21岁那年,终于得到机会南渡江东,带着从袁术处讨还的父亲旧部1000多人和自家的门客数百人从现在的安徽和县渡江,在路上得到了周瑜带领的自家部曲的支持,开始纵横江东,仅仅两年间即扫平江东六郡,开基立业。
孙氏虽然祖居吴郡,可是孙坚发迹却并非以江东精兵以闻。当时孙坚参加讨董联军,在江苏、安徽北部招募兵勇,是为淮泗精兵。如今孙策兵临江东,是为淮泗军阀无疑。尽管孙策在战斗中尽量保持了与世家大族的合作态度,对当时的名士表示了友好,不断抛出橄榄枝,希望他们能进入自己的江东幕府班底。然而孙策毕竟冒犯江东世家大族的前科,世家大族对孙策多抱以非暴力不合作态度。
孙策之前在袁术处打工,奉命攻打庐江郡,袁术也答应功成后任命孙策为庐江郡守,孙策因此打仗十分卖力。结果这庐江郡太守陆康,率军队固守,一直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城池陷落后,陆康就病逝了,时年70岁。陆康宗族有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了近一半。江东世家大族彼此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不会待见始作俑者的孙策。所以孙策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姿态,江东世家大族都是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孙策年少气盛,接连几次示好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孙策的热情也就渐渐冷却了,开始了铁腕治理。既然不配合,那么就最好别犯我的令。所以,在孙策当政的4年间,江东政权一直不稳固,外来的军阀政权对世家大族保持着军事压力。在很多决策中,孙策都感受到江东世家大族无形的掣肘力量,这让孙策感到颇不耐烦,情急之下往往兵行险着,有几次孙母都不得不以投井威胁来劝谏。孙策遇刺,即与此有关。
那么孙策为什么不利用手中的兵权将江东世家大族一举铲除,一劳永逸呢?
这是因为东汉末黄巾起义和其后的军阀混战时,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都去请求武装的世族大姓保护,而世族大姓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也需要充实武装力量。于是世家大族更多地采用军事封建制来部勒自己的宗族、宾客、佃客、门生、故吏。这样,部曲就成了世族大姓私人武装,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孙策带兵路过舒城时,周瑜就带着自家的部曲1000多人来迎接。孙策感激涕零,执着周瑜的手,说得卿之佐,大事偕矣。
周瑜还不算当时的世家大姓,只能算是当地的一个普通的豪强家族,尚能有此武装,那么江东的顾、朱、张、陆等世家大族的武装力量就更为可观了。孙策兵强,连横者数万,这些世家部曲若单独来攻,任何一个都不会是孙策的对手。不过,如果孙策倒行逆施,让这些世家联合起来,孙策未必就能在江东立足。所以,孙策在被刺客重伤(应是破伤风)不治,死前还放心不下孙氏一族,对引为心腹的张昭说:江东要是能待下去就努力一把,要是待不下去,就带着淮泗子弟缓步西归。
于此就可以看出,江东政权的军制与府兵制、募兵制都有不同,是为贵族联合政治。
孙权上位后,一改孙策时期对世家大族的高压态度,采取了更为有好的姿态。孙权颇有儒者之风,与孙策的好侠任气有不同,看起来像是一个保境安民的军阀,这符合江东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在孙权前期,江东世家大族对孙氏有了一定程度的合作态度,具体表现是有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进入了孙权的幕府。这样,在200年至208年间,江东形成了以孙氏军阀与世家大族部曲共治的局面,孙氏作为江东最大的军事武装,成了盟主一样的存在,在当时乱糟糟的局势中,保卫江东免遭战火。
这是一种相生相克的政治局势,注定了孙氏政权的集权程度不会很强,什么事都要商量着来,跟曹操、刘备这样的枭雄的班底完全不能比。曹操想要东征西讨,只要拿着皇帝的印玺盖一个戳,就能够以大义的名义讨伐不臣。刘备虽然在赤壁之战前一直东奔西走,但是核心班底一直都在,也可以做到如臂使指。所以,当曹操云集大兵,写信给孙权邀请他一起打猎时,孙氏集团内部一片吵嚷声,这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中有具体反映。
孙权势孤力弱,在周瑜没有从岳阳前线赶回来之前,没有足够的实力弹压这种世家大族发起的投降风潮。在与周瑜达成一致后,孙权才以决绝的勇气对世家大族下达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命令:孤意已决,有言降曹者,有同此案。
在孙氏的军事压力下,各个世家大族选择了与孙氏合作,纷纷带领自己的部曲到周瑜部队报到,前后约集齐了5万人马。所以,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输了一场战争,虽然伤筋动骨,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契机,尚没有性命之忧;可是对于孙氏集团来说,如果这一场仗输了,后方的政变几乎可以断定会立刻发生。
孙权和周瑜的这一次豪赌,启动了孙氏政权的本土化进程。孙氏集团表现出了能够庇护这些世家大族的能力,这些世家大族终于认可了孙氏军阀集团作为本土军事力量存在。但也仅此而已,这些世家大族一直保持着部曲武装(或大或小),而且在江东政权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选择与孙氏和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孙氏军阀集团能够保境安民——仅此就足矣,不需要再多。
当年的项羽曾经带着江东8000子弟争衡天下,结果却是无一人生还。孙策号称小霸王,其也有征发江东子弟与中国争雄的雄心,这对江东世家大族的利益而言绝不是好事。一旦孙策功成,必然定都中原或关中。以江东经济的残破,来实现孙氏一族的皇帝梦,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所以,江东世家大族一直不与孙策合作,因为他一直把江东作为兵源、物资基地,从而率十万之众与中国争雄,江东世家大族显然对这样的定位并不满意。历史上,江东世家大族的这点心思不止一次的表现出来,以至于宋太祖颇为嫉恨地说道南人不得居吾此堂,即南人不可为相,盖是因为南人志短,不能以天下为先。
到了孙权时期,赤壁之战证明了孙氏军阀集团的实力,盟主的地位越发稳固了,江东从此紧紧地团结在以孙权为首的军阀集团周围。孙权也成功地熬死了曹操,击败了刘备,并在公元223年等来了刘备病逝的消息。此时,孙权年届41岁,正是年富力强,有所作为之时。那么孙权为什么不一鼓作气,趁着刘备去世,蜀中大乱(刘备在四川横征暴敛,蜀民心不归附,因此在刘备去世后在川中各地作乱,以至于蜀汉濒临亡国),西征蜀汉,北伐中原,混一中国呢?
前面已经分析了江东政府政治势力以及军事力量的组成,可知江东政权对于恢复中原、发动大规模统一战争缺乏意愿,同时可知江东政权是一个寡头政治联合体,集权程度相对最弱,即使是大帝孙权,也做不到令行禁止。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孙权任内发动的几次北伐,大多都草草收场,前线的将官和士兵出工不出力,战斗意愿很低。可当曹魏举大兵来袭,这些士兵却能够为了保家卫国,舍身一战。所以,江东政权的特点就注定了其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其次,曹操虽然去世了,但是不代表曹魏的国势就衰弱了。自三国鼎立开始,曹魏一直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这一点在曹操去世后,依然没有改变。虽然《吴志.诸葛瑾传》中认为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其言之切切,宛如其实。然而,终曹丕之世,却是曹丕主动伐吴,在位七年,无岁不征,接连三次大规模征讨江东,孙权疲于奔命,自保尚且不暇,哪儿还有余力去西征和北伐?至于曹睿,则更是得了一个烈祖的庙号,明皇帝的谥号,遍观当时的史书记载,都说这位皇帝明睿果决,诸葛亮和司马懿一代人杰,号称虎啸龙吟,也掀不翻曹魏的天下。曹操更是在曹睿小的时候就夸耀说:我基于尔三世矣!可见,曹睿也绝非等闲之辈。
最后,蜀汉在夷陵之战时曾经濒于亡国,陆逊本可趁机伐蜀,可却担心曹魏惩其后,因此果断班师。须知蜀中道路难行,陆逊若要深入蜀地,一旦曹魏从襄阳南下,切断夷道,则东吴大军首尾不得相顾,东吴情势将陷入危急之中。刘备也是枭雄,肯定早知道江东的苦处,在永安白帝城收拢了一些散兵,加上赵云从蜀中带来援兵,约莫有2万兵马,就开始叫嚣要再次伐吴。孙权此时已经与曹丕关系破裂,即将开战,不得已孙权卑辞厚礼,前往刘备军中请和。刘备打了败仗,孙权还要对这个大舅哥好生伺候,个中难言之隐,孙权怎会不知?
所以,此时三国鼎立态势已成,天时已定,地利已分,唯待人和可取。可是,孙权在世时,不管是曹魏还是西蜀,在人和方面都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失误。曹魏虽有高平陵政变,但是上台的司马懿家族能够安然掌控局势。蜀汉虽诸葛亮去世,但是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也能勉力维持朝局。天下大势已成,孙权虽有搏击苍天之心,却无缚龙之缨,唯待后人徐徐图之。他能做的,是在他有生之年,把江东的世家大族的武装力量尽力剪除,以确保孙氏的中央集权。因此,我们才看到了大帝孙权晚年的刚愎自用,残酷嗜杀。
军阀的爱国之心从不动摇?为何民国时期军阀,从没有自立为国的?
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军阀,成为独占一方的军阀,每个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也会有自己的一些资源,不然的话也不会拿到兵权和收买到人心,自然会有那些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就算是这方面的才能略为差一些的人,他们都会收复一些有才的人来为自己的事业出谋划策,帮助成变独占一方的人。
能成为一方的军阀,如果想独立的时候,占据了一方也就不存在独立了,因为此时的独立与不独立是没有什么区别,反正这一方都是自己说了算,所以当地税收,钱财,人和粮食的分配都就是自己份内的事情了,而当地所收取的税款就成为了私人财产,可以拿这些钱去购置军火来扩大自己的地盘。
虽然那个时候中央是一个最高的统治机关,但是对于军阀的这些地方也不能管得那么的细,军阀自己占据一方,但是还是属于中央统管,因为中央还会给予各种的补贴,除了中央的补贴,对于当地的一些税收也是归自己所管,对于军阀来说这样一举二得的好事情,不得白不得,所以也就对于中央的管辖没有什么微词。
那个时代,军阀的队伍是非常宠大的,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相互之间并不和睦,因为都想着怎么吞并了别人来扩大自己的权力,所以他们之间是非常的激烈的,大家都是为了抢夺地盘,如果哪个军阀的势力略为弱一点的话,就会面临着周边的军阀的虎视眈眈,成为了被抢夺的对象了,但是他们还是不想独立。
这主要是由当时的政绩和社会背景所造成的,并且他们也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不是没人想独立,而是没人敢独立,直到国内大格局完全稳定。
因为军阀都不深的民心,一旦成国肯定有民愤民乱。
他们不具备那个实力,时局也不具备那个条件。
三国打成一团乱麻,为何没有被异族趁乱进犯?
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不过正如《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一样:“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当中原王朝内乱的时候,游牧民族就乘机入侵,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唐玄宗时期的安禄山反叛,西晋八王之乱直接导致天下步入五胡十六国,还有明朝也亡于内部的起义,让满清夺取了中原控制权。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军阀们打的不可开交,为何却没有发生过被异族入侵的事情呢?有很多原因在里面。
首先就是汉朝在多个时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对于匈奴进行过军事的出征,使得其元气大伤,主力北迁,即便汉末中原大乱,黄巾起义的时候,匈奴自己的状态也并不好,187年南匈奴发生内讧,各个部落首领夺权,195年,南匈奴参加了中原混战(蔡文姬正是这个时代被掠夺走的),但是很快就败退。
其次,你们可以看下是谁在镇守边疆。北方的袁绍家族和匈奴就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建安七年(202年),袁尚和郭援就联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进攻河东掠夺关中,驻守此地区的司隶校尉钟繇写信给西北军阀马腾恳求援助,马腾也就派出了自己年轻勇猛的儿子马超率领万人救援。
正是在这一仗当中,马超打出了自己的名号,他率军突进,部将庞德将郭援斩杀,而高干和胸呼厨泉也被迫投降。马超归属蜀国后,也一直负责镇守西平关,抵御异族入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被封为五虎将的原因。
至于还有一个镇守边疆的人,想必你们很难想到,那就是同出西凉的董卓,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董卓始终都是个残暴无道的人,不过并不能因此否定他在边疆所作出的贡献,董卓最初在凉州担任从事,负责地方治安,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因此董卓率队亲征,大破匈奴人,斩首千计,公元166年,鲜卑人入塞,和叛乱的羌人联合,对抗已经疲弱不堪的东汉政府,董卓和张奂率队出征,杀掉了来犯羌族部落头人,俘虏万余人,正是因为战功,董卓才被任命为中郎将。
除了西北的诸侯,后来三国的君主,面对外部的异族,采取的也是武力至上,以战不以和的方式,曹操在207年,派出将军张辽,征讨乌恒国,在白狼山之战当中,曹操的主力大军还没有到达战场,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乌恒主力,并且斩杀了乌恒单于蹋顿。
同时,吴蜀两国在对外用兵上也没有闲着,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轻率大军南下,平定南蛮地区,这也就是“七擒孟获”故事所发生的背景。237年,孙权也派出诸葛恪为首的东吴将领征讨丹阳郡山越,防止其对自己所辖地界的掠夺。
以上的种种,正是三国为何没有被异族入侵原因,因为长时间的动乱,军阀彼此的部队战斗力也得到磨练,这也并非是安逸惯了的宋唐等朝代能够比拟的,后者面对异族,明显显得手足无措起来。
虽然三国打成一团乱麻,但是各个国家还是一致排外的,国家实力很强,异族是有心也没胆的,所以才没有趁乱进犯。
三国的时候中原之地乱成一团麻,但是边防却是非常坚固, 北方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平静,其实田豫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三国这个乱世当中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存在,才让三国时期的中原大地不受外族部落的侵略。
因为三国中魏蜀吴都是非常强悍的存在,没有外患的时候三国鼎立有外族入侵三国会团结起来抵御外族,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个例子。
孙吴吊打山越:东南地界被统治,陆逊带兵最终征服山越;蜀汉平定南蛮与羌:七擒孟获就是诸葛亮平定南蛮的故事;不惧北方匈奴的曹操。汉末虽然纷争多年,但对于外部入侵势力态度极为强硬。
文章标题: 黄巾起义时,各路军阀为何没有趁机自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