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13 02:00: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张学良和张作霖都是民国时期的东北军阀,九一八事变正是张学良主政东北时发生的。
1、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男,汉族,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北小洼村(今辽宁省盘锦市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北洋军奉系首领,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
其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1928年(民国17年)6月4日,张作霖所乘列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官邸后不久即逝世,享年53岁。
2、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3、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扩展资料:
九一八发生的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9月22、23日,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也分别发表讲话和告国民书,要求“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希望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事实上默认了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张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并退守锦州。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学良
禁封闭了两百年的东北,允许民众进入东北生活,开发东北。
由此“闯关东”的大潮形成了。随着大量人口进入东北。东北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当年著名的北大荒成了北大仓,人们形容它“棒打狍子瓢舀鱼”。
清政府灭亡后,民国成立,东北在民国政府的管理下继续发展。到了张作霖统治东北以后,东北的交通、教育、经济、医疗等各个行业迎来的一个大发展的高峰。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已经成为亚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但对于东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情况大部分人是不了解的。甚至包括东北的年轻人也都认为民国初年的东北和历史书里写的一样,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但当我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也包括经历过那个岁月的老人的讲述。我们知道当年的东北是相当的富有。
民国时期,如果按照现在的经济标准衡量,当时东北(黑吉辽,蒙东,热河等)的GDP全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工业总产值是山海关内各省总和的19倍。
举几个例子来讲,在教育方面,张作霖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当时东北最有名的本土大学是东北大学。当时东北大学的教授工资为360元,并且一律以银元支付,从不拖欠。银元在民国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之前都是仅次于黄金的硬通货。
1920-1930年这十年间,民国的一块银元能够买到差不多18斤上好的大米或者7斤猪肉或者8尺布(物价以当时上海的价格为准,当时上海的物价为全国最高)。
360元的购买力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一个东北大学的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买大米的话可以买到6480斤大米,如果按照当时东北的物价,差不多能够买到将近8000斤大米。同时期中国其他的大学的工资:清华、北大的教授工资为300元,南开大学工资为240元。到了后期东北大学最鼎盛的时候章士钊等人的工资最高达到800元。由此可见当年在东北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工资那是相当可观的。
再说说当时的老百姓,二三十年代东北的家庭一般5-6口人,大一点儿的家庭有十五六口人。如果是农民家庭不太富裕的一个月至少能够赚4块银元。对于一个5-6口人的家庭一个月4块银元确实不算多。但是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东北的农民那个时候已经算是相当富裕了,至少这4块银元保证一家子吃饱饭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整月都吃粗粮的话,还花不完。况且当时的农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花销。如果家里再有点儿小生意比如当时的大车店(小旅馆)、小卖部之类的,经营的好的话五六十块银元不成问题。
所以当时的东北三省在中国人眼里就像今天的北上广深一样。很多的艺人、各界明星都到东北赚钱、走穴。甚至当时各地大学的教授也都跳槽到东北去教书。文中提到的东北大学后来就经常挖角清华、北大、南开的知名学府的师资力量。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