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各县古称
南阳-宛 方城,春秋楚地,秦于此置阳城县,汉改称堵阳县。北魏始县方城县 南召,禹定九州,本县属豫州之域。殷商仍属豫州为谢国封地,周为申国地。春秋属楚,战国后期曾一度归韩,周赧王二十三年[秦昭襄王五十五年(前292年)]秦大良造白起攻韩拨免,县境遂属秦。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南阳郡,始置雉县。两汉、三国两晋皆为雉县。南北朝属雉阳郡,置向城。宋、元裁县,并入南阳县,设三辖巡检司。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置县,因县城东北隅的南召店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居的名驿,故以"南召"名县,清顺治十六年(1613年)再废县,并入南阳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复置,南召县,县名至今未易。1947年11月4日解放,11日建立南召县人民民主政府,县城迁移李青店,旧邑改为云阳镇。 邓州,约公元前21世纪,夏代仲康始建都于邓。根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确定商代邓国为公爵国,周初为邓伯国,西周中期为邓公国,西周晚期为邓侯国。同时,确定了五千年前邓字地名由以族为氏的夸父氏族形成,到商周时为曼姓封国,春秋早期改曼姓为邓姓封国,后以国为姓公元前678年,楚灭邓,邓为楚地。公元前312年,归韩。公元前301年,秦伐韩,取穰,邓为秦地。 公元前272年,秦置郡县,以穰为县,属南阳郡。汉承秦制,邓境内有穰、涅阳、山都、乐城、安众、朝阳、冠军等县。 三国时期(220~265年),邓地归魏国。西晋时,邓地先后属义阳郡、新野郡辖。317年至420年,先后归于前、后赵国,前燕国,前、后秦国。 南北朝时期先后属刘宋、北魏、北周、西魏辖。隋开皇三年(583年),置邓州,治穰。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邓州为南阳郡、治穰。 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南阳郡为邓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邓州为南阳郡,治穰。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邓州。 五代时,邓州依次隶属于梁、唐、晋、汉、周,先后置宣化军、威胜军、武胜军。北宋初,设武胜军,治穰。宋乾德(963~968年)年间,复称邓州,统于京西南路。1141年,邓州归属金朝,属南京路。元朝时,邓州先后属襄阳府、南阳府。 明清时,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中华民国2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汝阳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22年(1933年),划归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豫西南。12月,于湍河南部置邓县。 1948年元月,置邓北县。9月,置邓西县。1949年1月,撤销邓西县,辖区分别归邓北县、邓县。3月,邓县、邓北县合并为邓县,归属河南省南阳专区。 198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1994年7月起由地级南阳市代管。 西峡,公元前3000年,西峡就有聚居的群落。西周初年为古若国属地,并设为白羽邑。公元前524年至506年曾是许国国都,秦时置析县。 镇平,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设置镇平县。当时金朝已临末期,危机四伏,镇平之名,当以阳管镇的“镇”加“平”字,取镇慑和平定判乱之义。古称涅阳。 内乡,据旧志记载,西周时建郦国,春秋为楚之郦邑,战国归秦,属商鞅封地,秦设郦县,属南阳郡。汉沿秦制。西魏改析阳县为中乡县(县治今西峡县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改郦县为菊潭县,同属南阳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 956年),废菊潭入内乡,时内乡县辖今内乡、西峡两县境域。元初(公元1265年),县治所由西峡口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同时,淅川、博山两县并入内乡,内乡兼有今内乡、西峡、淅川三县境地,为内乡县面积最大的时期。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复置淅川县。清沿旧制。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8年5月4日内乡解放,分其西境新置西峡县。1949年元月20日,撤销西峡县并入内乡,同年12月15日再建西峡县,内乡建置沿袭至今。 淅川,尧舜时,淅川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时,淅川是楚族熊绎的封地。 春秋时,淅川属于楚国及其附庸国鄀国之地,楚始都丹阳(如今已经被丹江口水库淹没)在淅川境内。 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商、于之地,余为楚国丹析地,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与齐国断交来换取秦国六百里的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然而楚兵却在今天淅川境内的丹水和淅水一带大败于秦军。秦朝时,秦始皇26年设置丹水县,管治今淅川寺湾镇。 汉朝时,西汉设立顺阳县,东汉置南乡郡治所位于今县域西南(已被丹江口水库淹没)。北魏时,因为淅水的名字而设立淅川县,管治今淅川城关镇东。唐朝时,设立淅州, 治所位于马蹬,辖淅川、丹水、顺阳三县,属山南东道邓州。淅州后几经兴废。 社旗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沿,县城所在地赊店镇,史称赊店,因东汉时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历史上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为全国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构成中原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其中规模最大的明清一条街尤为完整。首批国家文物一级保护单位——山陕会馆,造型奇特,气势恢宏,木雕、石雕、砖雕精妙绝伦,集中外建筑雕刻之精华,堪称全国一绝。社旗县在周朝时属申伯国,汉代设置宛县,明清时属南阳府辖。1965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名,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社旗县,寓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唐河,唐虞三代为禹贡豫州的疆域。春秋楚国疆域。战国为韩国疆域。秦属南阳郡。汉今县地在湖阳(今唐河县湖阳)、棘阳(今新野栗河一带)、比阳(今泌阳)、平氏(今桐柏平氏)、春陵(今唐子山一带)五县境内。归南阳郡。 三国属魏国 晋今县境在南阳国的比阳(今泌阳县,古县城在今泌阳县城东,已不存)。秒义阳郡的棘阳、平氏三县境内。属荆州。南北朝宋(公元四二O——四七九年),比阳属广平郡,棘阳属河南侨郡,湖阳属新野郡兼河南侨郡境。今县地在三县境内。齐、梁、陈均无考。北魏(公元三八六——五三四年)设陈阳、上马二县属南襄州襄城郡。今县地大部在上马、比阳二县境内,兼有汉广郡、舞阳郡境。西魏(公元五三五——五五六年)比阳属淮州,上马属湖州。 隋开皇(隋文帝年号)五年(公元五八五年),改淮州为显州。大业(隋武帝年号)三年(公元六O七年)废显州为淮安郡,管辖比阳、平氏(今桐柏县平氏)、慈丘(今县东七十里,故址已不存)等七县。湖阳、上马二县属春陵郡,后入淅阳郡。今县地在五县境内。 唐 武德(唐高祖年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废显州、湖州,以唐城山(即今湖阳南唐子山)更名唐州(此时的唐州即原来的昌州,州治在枣阳)。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将州治迁移到比阳(泌阳县)。 开元(唐玄宗年号)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重设上马县。天宝(唐玄宗年号)元年(公元七四二年)改唐州称淮安郡;改上马县为泌阳县(即今唐河县),归山南东道管。 乾元(唐肃宗年号)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又改淮安郡为唐州,管辖比阳、慈丘、方城、桐柏、湖阳、平氏、泌阳七县。州治在比阳。 天佑(唐昭宗年号,唐哀帝袭用)三年(公元九O六年)分比阳以西今县地为唐州,州治迁移到泌阳(即今唐河县城),更名泌州。五代后梁(公元九O七——九二三年),泌阳为泌州州治。后唐(公元九二三——九三六年)改泌州为唐州。后晋(公元九三六——九四七年)又改唐州为泌州。后汉(公元九四七——九五O年)又改泌州为唐州。后周(公元九五一——九六O年)仍为唐州,去慈丘县入比阳(今泌阳县)。宋唐州管辖泌阳(为州治)、湖阳、比阳、桐柏、方城五县,归京西南路。绍兴(高宗年号)十二年(公元一一四二年)唐州割给金,二十年复归宋。金大定(金世宗年号)四年(公元一一****年,也是宋隆兴二年),宋与金议和,金割得唐州,改名裕州,仍管泌阳、湖阳、比阳、方城、桐柏五县,归南京路。贞佑(金宣宗年号)元年(公元一二三年)废湖阳县。 元 元初复设湖阳县。至元(元世祖年号)八年(公元一二七一年) 唐州管辖泌阳、比阳、湖阳、桐柏四县,改属南阳府。 (后)至元(顺帝年号)三年(公元一三三七年)废湖阳、比阳、桐柏三县,唐州只管辖泌阳一县、倚郭。 明 洪武(明太祖年号)初(公元一三六八年)仍为唐州。 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改唐州为县。 洪武十二年(公元一三七九年)设泌阳县(即今泌阳县)。 成化(明宪宗年号)十二年(公元一四七六年)设桐柏县,唐、桐、泌三县统属南阳府,归河南江北行省管辖。 清 仍叫唐县。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改唐县为沘源县。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改为唐河县,属河南省第六行政区(即南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九四七年秋唐河县解放后,分为唐南县(政府在祁仪);唐西县(政府在白秋);唐北县(政府在县城)。属中原解放区桐柏军区。 一九四九年三月又并三县为唐河县。属南阳专区。 新野,一曰:在远古时期,新野境域为沼泽之区,以后逐渐成为陆地,蔓草盈野,后经开发,成为良沃。建县时,改“薪”为“新”,名为新野。 一曰: 据《水经注》称:淯水枝津分派, 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邓氏等陂,盖地为良沃, 故以新野为名 一曰: 新野的含义是新形成的田野。远古时期,南阳盆地据说是个湖泊,新野正处在湖底。盆地周围的山岭, 由于长期的风化和流水冲刷,致使湖泊逐渐淤积,最后只剩湖底是片积水区。大约到了战国时期,这处湖底也形成了新的平原。西汉置县,谓之新野 一曰: 新野县名的由来可能与新都有关。新都即今王庄镇的九女城。在汉代曾屡为侯国……因新野城位于新都邑西20公里,《尔雅》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县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曰: 新野早在春秋时已为封邑, 称“蒸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的兴修,蒸野一带的土地得到灌溉, 皆成良田,从而人口增加,气象更新, 西汉初新建为县时,遂称新野。 桐柏,原为复阳县,隋改桐柏县,因位于桐柏山麓,以山为名。
方城~裕州
邓州的历史
河南邓州的历史情况?邓州市建置较早,历史悠久。出土文物表明,人类在此定居,距今至少有六千多年,文字记载也有四千多年。约公元前21世纪,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始建邓国。公元前16世纪,邓为商朝诸侯国之一。周朝初期,邓为曼姓侯国。公元前678年,楚灭邓,邓为楚地。公元前312年,归韩。公元前301年,秦伐韩,取穰,邓为秦地。公元前272年,秦置郡县,以穰为县,属南阳郡。汉承秦制,邓境内有穰、涅阳、山都、乐城、安众、朝阳、冠军等县。三国时期(220~265年),邓地归魏国。西晋时,邓地先后属义阳郡、新野郡辖。317年至420年,先后归于前、后赵国,前燕国,前、后秦国。南北朝时期先后属刘宋、北魏、北周、西魏辖。隋开皇三年(583年),置邓州,治穰。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邓州为南阳郡、治穰。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南阳郡为邓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邓州为南阳郡,治穰。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邓州。五代时,邓州依次隶属于梁、唐、晋、汉、周,先后置宣化军、威胜军、武胜军。北宋初,设武胜军,治穰。宋乾德(963~968年)年间,复称邓州,统于京西南路。1141年,邓州归属金朝,属南京路。元朝时,邓州先后属襄阳府、南阳府。明清时,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中华民国2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汝阳道。民国16年(1927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22年(1933年),划归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豫西南。12月,于湍河南部置邓县。民国37年(1948年)元月,置邓北县。9月,置邓西县。民国38年(1949年)1月,撤销邓西县,辖区分别归邓北县、邓县。3月,邓县、邓北县合并为邓县,归属河南省南阳专区。198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2004年省政府批准邓州市享有全部省辖市经济及社会管理权限,为经济单列市。
有关黄河的传说和简介
一、来源有四
1、出自颛顼帝芈姓后裔。相传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
,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
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
。他的儿子于公元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
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
。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
在白邑,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
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
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为氏,称白氏,
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2、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他
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
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
3、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4、远古时期,我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
,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
二、、郡望堂号
堂号:
"治生堂":战国时白圭乐观时变。他曾经说:"人弃我取,
人取我予,吾治生犹伊、吕之治国,孙吴之用兵。"所有天下论治生
的,推白圭做祖师。
另外还有"南阳"堂号。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
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2、南阳郡:战国秦昭王35年始置郡。汉时相当今河南熊耳
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间地迁徙分布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按张澍之言,则远古炎帝神农氏之时已有白姓。但由于白阜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古人对白姓起源又有另外一些解释。
《新唐书·宰相世系》说:“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媵姬于秦,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字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有二子,奚一作亻奚。但是,据《史记·秦本纪》“使百里亻奚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西乞术、白乙丙并非孟明视之子,而是蹇叔之子。蹇叔是百里奚的好朋友,经百里奚大力推荐,秦穆公派人用重金从齐国请到秦国,封为上大夫,与百里奚同掌国政。蹇叔的两个儿子都是春秋时秦国名将,其小儿子名丙字白乙。白乙丙的后代以他的字命氏,就是白氏。于此可见,这支白氏源于蹇叔之子白乙丙,出自蹇氏,而不是“出自姬姓”。因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故这支白氏形成于今陕西。
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说:“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白氏”列入“以邑为氏”类,说“芈姓,楚白公胜之后也。楚有白邑,其地在蔡州褒年楚平王派大夫费无忌(《左传》作无极)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媳妇。费无忌见秦女美,便先行回国劝楚平王自娶秦妇;因怕太子建发觉,又请平王派太子建去城父守边,不久又诬告太子建与师傅伍奢合谋反叛。平王听信馋言,囚禁伍奢,并准备杀太子建。太子建闻讯 ,逃奔宋国,后又到郑国,做晋袭郑的内应,事泄被杀。他的儿子胜,由伍奢的儿子伍子胥带着逃到吴国,至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后,令尹子西于公元前487年将胜召回,任为大夫,封在白邑,因楚邑大夫皆称公,故称白公。白公好兵而下士,为报杀父之仇,几次要求子西出兵打郑国,子西答应而未几发兵。二年后,晋国伐郑,郑向楚求援,楚国派子西救郑,子西受赂而去。白公胜怒,于公元前479年发动政变,杀死了子西,囚禁惠王。镇守在楚国北部边境的叶公沈诸侯梁闻迅后,领兵进入楚都,与楚惠王的部队一同攻杀白公胜,救出楚惠王。白公胜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氏,这就是形成于楚国的白氏。
又,传说古代的南方有个白民国,唐代在其地置白州,当地人以地为氏,也称白氏。此即《姓氏寻源》所云:《逸周书》白民之国,今之白州,或有以地为氏者。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战国时,秦国有名将白起,陕西眉县人,屡战获胜,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意见不合,被逼自杀。秦始皇统一国六后,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故子孙世为太原人。《新唐书》说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孙,而《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则说白起是白公胜的裔孙。白仲23世孙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5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因为以家。白建曾孙白温,任唐朝检校都官郎中,迁华州下圭,第六子白皇,任巩县令,居郑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皇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4子次子白居易。其晚年居洛阳香山,成为白氏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今河南偃师、伊川、宜阳、巩义、郑州、新郑、沁阳等地,枝繁叶茂。此外,白氏在秦汉时期有迁至今山东者,如西汉白光为东海兰陵人;隋唐时期迁至今宁夏、甘肃、广西者,如唐代白孝德为安西人,白耸为马平人;宋、明时期还分布于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以及东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开始,闽、粤白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国者。
如今,白姓在中国姓氏中居于第73位,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在回、蒙古等民族中也有较多人
*名标甲鼎;完好饮琼林1。
注释:1明代太子少保白钺,字秉德,成化进士,历官礼部尚书。习典故,以词翰称。
*栖真笔洞2;结社香山3。
注释:2宋代名士白玉蟾,闽清人,家琼州,字如晦;号海琼子,后隐于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博洽群书,善书,工画。诏封紫清真人。有《海琼集》等。
3晚唐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曾祖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贞元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赞善大夫等职。后以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贬为江州司马。穆宗时,召回长安,目击宦官擅政,朋党倾扎,政治混乱,自请外出,历任杭州、苏州刺史。后官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初与元禛酬咏,号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号齐白。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六贴三十卷。
*执法不避权贵4;出奇善用兵机5。
注释:4白姓名人白一清的事典。
5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257),郿(今陕西眉县)人。昭襄王时,屡立战功,由左庶长连升左更、国尉、大良造,为一时名将。
*立身有则惟勤勉;处世无能但率真6。
注释:6白启寰自题联。
*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7。
注释:7江西白公祠联。祠在江西九江市,祀唐代诗人白居将近,他曾在江州任司马。
*两州刺史千秋业;万首歌行八斗才8。
注释:8白居易墓联。八斗才:比喻才华出众。见注3。
*六根清静林泉好;七情无牵果木新9。
注释:9白居萍家厅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晋陵白氏宗 谱 二十三卷首一卷外篇六卷末一卷 晋陵白氏宗谱 ; 白氏宗谱 (清) 白德龙 ;(清) 白兰昌 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光绪元年(1875)仁荣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宋) 白继升 白氏-中国-江苏省-武进县 其他; 谱 序(跋);目录;世系源流(郡望堂号);姓源;凡例;家族规范;世系表;恩荣;传记;妇女;像赞;科名;仕宦;艺文;祠庙;族产;修 谱 事宜
邓州的历史沿革
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考古界对邓州八里岗、太子岗、杨岗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七千年前就有古人在邓州生活的实际情况,使邓州七千年的历史在文物和史志中得到肯定。约公元前21世纪,夏代仲康建都于邓,即邓国。根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确定商代邓国为公爵国,周初为邓伯国,西周中期为邓公国,西周晚期为邓侯国。同时,确定了五千年前邓字地名由以族为氏的夸父氏族形成,到商周时为曼姓封国,春秋早期改曼姓为邓姓封国。
远古至秦
根据《史记》记载,根据邓州发现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推断,在6400多年前邓州便有人类生存。夏、商、西周、春秋早期诸侯国邓国的国都就在邓州,邓国还有一个附属国鄾国(在今襄阳市北),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邓国,结束了邓国长达1274年的历史,随后楚国在今天邓州城区穰城路一带取“禾实丰登”之义设置“穰邑”,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韩国袭楚,夺取穰邑;秦朝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国打败韩国,取穰,穰遂为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设置南阳郡(治宛),邓州隶属之,当时邓州境内设有三县,即穰县(治今邓州内城东南隅)、山都县(治今构林古村)和邓县(辖今构林以南及襄阳一带)。
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大军发起“宛城之战”,围张绣于穰。邓州航运顺畅,湍河经新野汇白河入汉水再通长江,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穰城南郊开挖运粮河(今为小漕河),把邓州作为后方粮仓,为“赤壁之战”运粮草,供应前方作战。
南北朝至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从邓州区位、地理、物产等方面谋略,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把南北朝以前一直设在汉水以南的荆州治所迁至穰(494年,因调兵之需,徙至洛阳),辖8郡41县达37年,穰随之成为北魏南阳盆地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邓州历史上辖区最大的时期,自隋开皇三年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的175年间,皆以穰城为治所,曾有三次置“以邓州为中心的南阳郡”;五代时,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五月,升邓州为“宣化军节度”(相当于省级行政机构),治所设在穰,军区管辖泌州、随州、复州(今湖北天门市)、郢州和邓州,行政辖穰、南阳、向城、临湍、内乡、菊潭、淅川、顺阳(治所在李官桥)和新野共九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宣化军”改称“威胜军”,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又改称“武胜军”,武胜军节度设在邓州长达323年,为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达225年。
北宋初,仍设“武胜军”(治穰),领穰、内乡和南阳三县,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辖穰、南阳、内乡、顺阳和淅川五县,政和二年(1112年)将原为“上郡”的邓州升为“望郡”,庆历五年(1045年)十一月十四日,范仲淹在邓州上任,为邓州的人文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南宋初,邓仍归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将邓州割给金朝,以邓州以西40里和以南40里为界,邓州处于金之前沿阵地,曾三设榷场(买卖交易的地方),与南宋互市。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被宋军击败,邓州复归南宋,二年后,金人南下,这一带又归金国。金代的邓州,属南京路,路治于穰,并于此设武胜军节度。邓州时辖3县:穰(含顺阳、新野、穰东、板桥4大镇)、南阳(含张村镇)、内乡(含西峡口镇)。
迁都之议
自北魏至金朝,历代统治者曾六度考虑迁都邓州。
第一次: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533年),高欢将入洛阳,北魏孝武帝为了避开高欢,接近荆州刺史贺拔胜,考虑迁都邓州穰城,但散骑侍郎柳庆劝武帝迁都长安,权衡利弊后,孝武帝最终决定迁都长安。翌年,高欢入洛阳,后建东魏于邺;
第二次: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秋,突厥颉利和突利二可汗自宁夏固原侵入渭水以北,唐朝大臣认为突厥之所以觊觎关中,是因为关中太富饶,建议迁都他处,可选襄、邓一带。唐高祖同意了大臣的建议,但秦王李世民竭力劝阻,最终未能成行;
第三次:唐昭宗干宁三年(896年),唐朝左谏议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朴上书朝廷讨论迁都襄、邓之事。朱朴认为:“国步多艰,当迁都图存,襄、邓之地,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无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据《新唐书》称,唐昭宗确曾有意迁都襄、邓,但考虑到依靠赵匡凝以自全,且由于朱温的牵制而未能实现;
第四次: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国准备攻打开封。北宋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谋划奉皇帝之命出逃襄、邓,以避开金人的攻势,但遭留守李纲竭力阻止;十一月,金兵再次进攻,南道都总管张叔夜劝钦宗“暂诣襄、邓,以图西据长安”,但钦宗未给明确答复。第二年,北宋灭亡。
第五次:公元1127年,金兵逼近应天府(今商丘市),高宗欲迁都以避开金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郎李纲等人主张迁都襄、邓,说:“臣尝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邓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以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李纲又谏曰:“今六飞纵未入关,当适邓、襄,以示不忘中原之意。近闻一二执政,劝陛下迁幸东南,果尔,则中原非我有矣!”但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以避狄为由建议移都东南。李纲力争,以为不可迁都东南,请驻邓、襄,乃诏修邓州城。舍人刘珏亦抗言:“当今之要,在审事机爱日力为急务。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士大夫大多都同意刘珏的观点。九月,金兵进军河阳,迫近东京。高宗下诏迁往淮甸,从汪伯彦、黄潜善之请。
第六次:金哀宗天兴元年(1233年),蒙古军围攻金国都城开封,元帅猪儿主张迁都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但丞相赛不和右司郎中白华等人主张入邓州。第二年,哀宗先逃至归德,又逃蔡州(今汝南县),又一次计划进入邓州,却在蔡州遭到宋、元联军的包围而未能成行,最后帝亡国灭。
元明清时期
元朝初至元十年(1273年),邓州隶属于襄阳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邓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南阳府管辖,府治在南阳(今宛城区),州治仍在穰。原领六县,有穰、南阳、内乡、淅川、西峡、顺阳等。后又领三县:穰、新野、内乡。其辖境相当于今天的邓州市及新野、内乡、西峡、淅川等县。明代,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废穰县。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穰县。十四年(1381年)五月,复省穰县入州,穰县自此不再设。州领3县:新野、内乡、淅川。清代,邓州仍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雍正后,为散州不领县。
民国和共和国时期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汝阳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划为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河南的西南部。12月,于湍河南部置邓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元月,置邓北县。9月,置邓西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撤销邓西县,辖区分别归邓北县、邓县。3月,邓县、邓北县合并为邓县,归属河南省南阳专区。1972年12月,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给淅川县。
改革开放
1988年11月17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市),由南阳代管。2004年省政府批准邓州市享有全部省辖市经济及社会管理权限,为经济单列市。
202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十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
2021年全面由河南省直管。 1988年 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 1989年 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 1993年 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 1996年 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2001年 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中等城市试点市; 2004年 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5个经济单列县级市之一; 2006年 被命名为“中国第一雷锋城”荣誉称号; 2021年 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直管县市试点市; 2021年 被国务院列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2021年全面由河南省直管。
文章标题: 北魏哪一年设置北南阳郡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