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诸葛亮躬耕于襄樊但是又亲手书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当时的人有没有提出过异议

时间: 2023-10-05 04: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诸葛亮躬耕于襄樊但是又亲手书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当时的人有没有提出过异议

从史料中寻找诸葛亮躬耕之地

  随着 旅游 业的蓬勃发展,各个城市之间开始不遗余力地争夺 历史 名人,用以打造与这些 历史 名人有关的 旅游 景区,其中对于诸葛亮故居的争夺,南阳与襄阳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已久。今日,我们就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寻找诸葛亮故居真正的位置吧。  

  南阳人争夺诸葛亮故居的理由很充分,无论是《出师表》中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还是《陋室铭》中的:“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似乎都是南阳人争夺诸葛亮故居最有力的证据。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古代地名与现在的地名并不相同。东汉末年,尚未有哪个城市以“南阳”命名,只有“南阳郡”这个称呼。当时天下分为十三州,南阳郡隶属荆州管辖,郡治宛,领37县,人口240万,为天下第一大郡,地域横跨如今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现在湖北境内的随州、大半个襄阳以及十堰的部分区域,曾经都隶属南阳郡辖地。所以南阳人以“南阳”二字当作争夺诸葛亮故居的论点,其实根本站不住脚。至于现在的南阳,乃是当时南阳郡的治所宛城,距离襄阳有一百多公里,古代交通并不发达,根据诸葛亮出仕前的活动轨迹与交友状况来看,根本不可能隐居于此。

  更何况,诸葛亮在《隆中对》说到“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这也就证明当时宛城在曹操手里,而刘备屯兵新野防备曹操,也不可能去敌占区三顾茅庐,所以南阳人争诸葛亮故居其实站不住脚。

  但是呢,南阳人却认为如今隆中景区的位置在汉末并非位于南阳郡,甚至与史书上的记载多有冲突,并以此为由否认诸葛亮故居在襄阳。

  经过古今地图的对比(以汉水与襄阳古城为参照物更容易看明白),可以看出南阳人的质疑倒也并非无的放矢。

  今天,我们抛却所有杂念,以史书作为根本,看看诸葛亮故居究竟在哪里吧。

  有关诸葛亮故居的最早记载出自《蜀记》: 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 ,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释诸葛之故乡……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今我来思,觌(音敌)尔故墟。’

  除此之外,习凿齿所著的《汉晋春秋》明确写到: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从汉末地图上可以看出,邓县位于汉江以北的襄阳西北方向,这也佐证了如今古隆中并非诸葛亮隐居之地的论点。至于习凿齿写成城西,或许是对于方位的把握并不那么精准。这一点也在“《荆州记》: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中得到证实,这里记载的是西北而非城西,十许里与二十里差距并不大,也能相互佐证。

  《荆州图副》亦有记载: 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还记载了:邓城西七里,有作(应是通假字)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为梁甫吟。

  以上种种记载,几乎都与 汉江、邓城 (汉末南阳郡有一县单名邓,所以无论邓县还是邓城都是一个地方)、 乐山 脱不开关系。事情到此已经很明了了,只要找到这几个位置,基本能够确定诸葛亮故居所在。

  不过,在地理方面,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或许更详细。

  《水经注》中的《沔水注》记载: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 ,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沔水又东迳隆中 , 历孔明旧宅北 。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这里记载的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却出现了一个矛盾之处。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意思是:沔水又向东从乐山北方经过;“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意思是:沔水又向东经过隆中从孔明旧宅北方经过。

  那么是否证明,诸葛亮旧宅位于汉水以南?

  若郦道元果真这么认为,为何又会在后面引用“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 ”这句话呢?

  须知,刘宏早于习凿齿,习凿齿早于郦道元,那么会不会是郦道元笔误呢?

  以上暂且不论,我们先从郦道元《水经注》里面的记载,结合古今地图进行对比,看看乐山究竟在哪里吧,只要找到了乐山的位置,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水经注》:(沔水)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乔岗村汉代遗城 )。

  

  《水经注》: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去掉《水经注》中间记载的事迹与碑文,只顺流而下查找位置)。

  乐山具体位置现在不清楚,但我们可以继续往下找,这样中间大概就是乐山所在了。

  《水经注》: 又东过襄阳县北,沔水又东迳万山北,山上有《邹恢碑》,鲁宗之所立也。

  

  乐山与襄阳县北的位置都不太好考证,但是山都县与万山却变不了,那么也可以肯定乐山必定在二者之间,再看看古隆中景区的位置,基本符合《水经注》里面的描述,当初古隆中景区的由来,应该就是以《水经注》作为参考。

  至于其他史料记载的邓城(县)位于汉江以北,也基本可以作为佐证,因为假如诸葛亮故居在汉江以南,那么这些人就没必要以汉江以北的邓城作为参造物。

  既然锁定了邓城与汉江以北,那么只需找到邓城所在,就能估算出诸葛亮故居的大致位置了。至于邓城遗址,就在襄阳市樊城 北约6公里处 团山镇邓城村,距离也基本能够对上。

 

  至于乐山,极有可能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古名或许就叫隆山,而乐山只是其俗称(《水经注》: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 ,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 。先有诸葛亮登山游乐,吟唱《梁甫吟》,然后才有乐山这个俗称。

  除此之外,南阳人咬死《出师表》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这句话。因为按照史书记载,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刘表病死、 刘琮投降,曹操 设立 襄阳郡 和 南乡郡 ,南阳郡的樊城、山都县、邓县被划给 襄阳郡 。

  

  南阳人认为: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邓县已经划给了襄阳郡,如果诸葛亮故居真的在邓县,那么诸葛亮就应该说“躬耕襄阳”了。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的确无可反驳,然而若是考虑深刻一点,似乎又说得过去。首先,诸葛亮躬耕的时候,邓县属于南阳郡,他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最主要的是,行政区域并不能随便更改,诸葛亮以蜀汉为天下正统,既然不会承认曹魏的政权,自然也不会承认这种郡县的改动,所以他才会说“躬耕于南阳”而非“躬耕于襄阳”,否则,那也算变相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故居既不在襄阳古隆中景区,亦不在南阳卧龙岗,应该是在距离邓城村不远,又靠近汉江的位置。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过去实地考察一下。

诸葛亮的《出师表》在文笔上并没有独到之处,为何会被称为千古第一奇文?

现在一些人呐,真的是大言不惭,前有苏轼不如方文山,曹雪芹文笔不行,李清照不知所云,这又出现了《出师表》文笔不好。

在这个看《海贼王》都会被草帽海贼团的伟大理想感动的时代,《出师表》的伟大理想竟然只能出现在中学课本上,我也不知道该怒还是该哭。读《出师表》不哭者为不忠,《出师表》言辞恳切,情深意长,丞相为报先帝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惜,这一切在没经历或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看来,内心毫无波澜。有心的人可能会一声叹息,别有用心的人就只会diss了。

文笔

不说多了,就这一篇文章,创造出了20多个成语,还不足以说明其人文笔之好么?总结起来,《出师表》全文只讲了一个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多难啊,你连保证明天早上7点钟起床好好吃早餐这么点事都不到,人诸葛亮从27岁出茅庐,到54岁病逝五丈原,几十年如一日,为的是什么?

他本是一介布衣,隐居于在南阳,耕田种地,闲来没事唱唱歌、读读书,顺便帮乡里乡亲搞点发明创造,提升一下生产力,轻松自在,为何要让自己投身乱世?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就是原因,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愿意做牛做马,即使处于危难,即使大厦将倾,也绝不推脱搪塞,至今足足21年。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年纪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篇《出师表》,为后主构建了一幅蓝图,包括君臣之道、宫中制度、对外政策等。

君臣之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段话,是诸葛亮对贤臣和小人的预言,是整个三国时期的缩影,更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缩影。你纵观上下几千年,哪一朝的兴起不是因为亲贤臣,又有哪一朝的灭亡不是因为亲小人?

不仅用于历史,即使用于当今也非常合适,上至上市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努力干事的贤人、也有偷奸耍滑的小人;下至普通家庭,谁家又没有几个奇葩亲戚了?

宫中制度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赏罚分明,不偏私。这样,既能让陛下显得英明,又能真正做到维持内部稳定。

伟大理想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如果说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是原因,那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理想。是先帝的理想,也是丞相的理想。

定南方,联东吴,养精兵,他都做到了,现在要做的是北伐,定中原,这里最让他担心的不是个人的安慰,却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诸葛亮的《出师表》在文笔上并没有独到之处,却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最厚重的情感,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奇文。

忠心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征北伐夺取凉州前夕,奉给后主的劝谏与方案。为报知遇之恩,为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苦口婆心,既是为人臣子的忠言,又是先辈对子孙的谆谆教诲。声声叮咛,字字带血,虽然唠唠叨叨都是平实的语言,读来却让人满含热泪。

远谋

后主刘禅沉溺于声色犬马,诸葛亮不得于拖着老体,出征北伐,他自感时日不多,只能在《出师表》中奉上自己的治国之策,将能用之才一个个指出,将宫中之事与军营之事的贤能之才都做了细致的分工,大有安排后事的预警,这样的深谋远虑令人叹服。

笔法

《出师表》表面朴实,但细细琢磨又是那么不同凡响,你就感觉他唠唠叨叨,从(近)给后主推举人才到(远)回忆和先帝的知遇之恩。再(近)劝谏后主。就是这样的反复推进,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出师表》中亲贤能远小人,自己和臣子都是罪臣,而后主善道,这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一绝,虽然通篇劝谏,但并没有不尊重陛下,虽然满篇都是怒其不争,忠言逆耳,但读下来并无不妥。

华丽词藻的堆砌往往使文章流于表面,而朴实的语言,更能深入人心。《出师表》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的是诸葛亮对汉室的赤诚之心,有对先帝的知遇之恩,有对后主的深谋远虑,担得起千古第一奇文。

因为这篇文章突出了诸葛亮的情真意切,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篇文章真情流露,真实写出了诸葛亮为国操劳,忠君爱国的思想。这篇《出师表》,诸葛亮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心写。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愿意为了蜀汉复兴大业贡献全部身家的意愿,更写出了他自跟随刘备出道以来,无论是多么艰难困苦的境地,都没有放弃过,一心只为国家。这种难能可贵的信念是最打动人的。
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写了诸多的内容,而且表达手法也奇特。
因为《出师表》情真意切,表达了诸葛亮对于没有兴复汉室的失望,觉得自己有负于刘备,那种真情实感让其千古流传。

诸葛亮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1

昨晚偶然翻到《三国演义》,因为自己就长居襄阳,想起诸葛亮的襄阳南阳之争已经几百年,突然也对刘备三顾茅庐的地点产生了一些疑惑。

且看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写道:

琅琊阳都应该是指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此处不难看出,诸葛亮生于山东,在襄阳安家,但躬耕于南阳。我开始有点迷惑了,明明“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外隆中”,但又“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

刘备准备去南阳请他出山。

再看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此处很明白,刘备去的是南阳隆中。

可是再看:

读到这里我就开始犯糊涂了。不是去南阳吗?这怎么明明去的就是襄阳。

古时行政区划不同于今日,是不是有一个可能:襄阳南阳可能毗邻。襄阳城西二十里就是南阳。诸葛亮家在襄阳,但在南阳隆中耕种?或者说古时襄阳隶属于南阳?

2

带着疑问,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首先看诸葛亮生平:

光和4年 181 0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8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1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3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4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 16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有一个网友的观点如下:

3

再来看看网上的两派观点

河南南阳说。

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实际上是一个基于有意识误记之上的假命题。只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襄阳说”硬是把历史上一切记载诸葛亮与隆中关系的资料一股脑的理解为诸葛亮在隆中躬耕。即:把诸葛亮的留学之地隆中牵强附会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

其实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即可发现,凡是涉及诸葛亮与南阳关系的史料。十有八九都有“躬耕”“草庐”这些躬耕地的关键字眼。如:首先诸葛亮自己明确的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严从在<<拟三国名臣赞序>>称:“先主之迹远播于汶隅,孔明躬耕南阳,盘桓待主。”赵均的<<金石林时地考>>称: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刘禹锡在<<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等等。

而凡是涉及诸葛亮与隆中的关系的基本上都没有“躬耕”,“草庐”这些关键的字眼。因为在宋代以前的古人是清楚的,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在隆中求学。这是两个有明显区别的客观事实。如<<魏略>>上所说:“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司马光<<资治通鉴>>:“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就连襄阳方面认定的铁杆证据<<汉晋春秋>>也只是说:“〔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请注意:话中没有提到草庐,没有提到躬耕,只有个“家”字,而平山武侯祠,平顶山诸葛庙村,金鸡冢,西湖村诸葛庙,方城小史店石峡口诸葛遗址等均可称为诸葛亮的“家”。而众多的家与唯一的躬耕之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家与躬耕地等同起来,仍然是“襄阳说”的附会隐断而已。

而<<大明一统志>>把两者的关系说的最为明确:“诸葛亮琅琊人,躬耕南阳,往来隆中。”

那为什么在后来会出现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论了呢?原来在宋金对峙时期,宋朝的官员已经不能到金人控制下的躬耕地南阳去拜谒诸葛亮了,只能到诸葛亮的留学之地隆中去拜谒。又因为诸葛亮躬耕地特殊的历史意义,久而久之,就有别有用心者将隆中附会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但这里面岳飞除外,岳飞北伐中原,班师路过南阳武侯祠,曾在武侯祠内书写诸葛亮<<出师表>>以铭志。其序为、“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明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从而否定了“襄阳说”。如<<大元一统志>>:“卧龙岗在南阳县境,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大明一统史>>:“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十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时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大清一统志>>、“诸葛草庐,在南阳县七里卧龙岗。”

4

湖北襄阳说

争论的来源在于中国古今地名的变迁。出师表中说的南阳是东汉的南阳郡(包括今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和襄樊市的部分地区),而非今天的南阳市,今天的南阳在当时叫宛县,比如南阳郡出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其实是湖北枣阳人。襄阳说主要以历史事实和与诸葛亮年代较近的正史为论据,而南阳说则仅引用诗词歌赋、野史和1000多年后的史料或者是混淆南阳的概念:

一、《出师表》中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二是刘备三顾茅庐寻求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回答并提出对策与躬耕地指的是一个地方。诸葛亮提出对策的核心内容是,在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后,分两路北上灭曹,有一路是:派一名将军率荆州军队北上“以向宛、洛”,宛,曹魏统治区,同时也说明诸葛亮对答刘备问话是在宛的南边,这才符合地理方位。

二、再以与诸葛亮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任曹魏郎中的鱼豢撰写的《魏略》记载来说,诸葛亮好友孟公威因思念家乡汝南,“欲北归”,遭到诸葛亮的极力劝阻。从地理方位来说,汝南在宛县的正东,在襄阳的东北,如从宛至汝南,应是“东归”,而不是“北归”。只有从襄阳出发去汝南,才是“北归”。该书又记载说:“刘备屯于樊城……亮乃北行见备”。如果诸葛亮时住宛县,那由宛至樊城,那就是“南行”了。

三、从离三国最近的两晋来说,也有史籍记载诸葛亮的寓居地的。如东晋初年王隐写的《蜀记》记载:镇南将军刘弘在镇压张昌起义后,由宛县移驻襄阳,他专门到了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立碣表闾”,并命镇南参军李兴撰写《诸葛亮故宅铭》,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隆中诸葛亮故居。刘弘此次去瞻仰时,只距诸葛亮去世时七十年(详见裴松之《三国志注》)。另外,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在其所著《汉晋春秋》一书中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南朝刘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句作注时专门引了习凿齿的这句话,这说明裴松之也认为诸葛亮是躬耕于南阳邓县之隆中的。郦道元(南北朝)《水经注·沔水注下》中“沔水又东迳隆中”条注:“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

四、从东汉末年战乱时邓县和宛县两地的政治形势来看:刘表任荆州剌史时,便将荆州首府移至襄阳,使襄阳及周边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人才聚集、教育发达,一度成为汉末学术文化中心。而宛县初为袁术占据,后来又为张绣占据(曹操就是在宛县霸占张绣的婶婶而让典韦丧命的),再后来为曹操占据,战乱频繁。试想,诸葛亮投靠刘表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怎么会去更加战乱的宛县呢?刘备于建安六年秋往投刘表,“表自郊迎,以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使拒夏侯享、于禁等于博望。”从这可知刘曹两家的军事分界线在博望镇,若诸葛亮住在宛城,那是曹管区,刘备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带着三骑穿越军事分界线深入曹管区上百里去会见诸葛亮。再说,曹操连徐庶的老母都要虏为人质,会放过诸葛亮和其家人?

五、从诸葛亮躬耕期间的人际关系来看:史载,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中庐(今湖北南漳)大族蒯家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大族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他迎娶的妻子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诸葛亮老师庞德公住在襄阳城南岘山南,司马徽住在襄阳城东。诸葛亮的好友庞统住在襄阳白沙洲,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等也住在襄阳城西的檀溪。这一切都说明,如果诸葛亮不是在襄阳生活了十几年,是不可能与住在襄阳城周围的亲朋好友建立如此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的。

5

看来诸葛亮襄阳南阳之争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对古地名的解释出现分歧其实是常见的学术现象,比如山西汾阳与安徽池州的“杏花村之争”,湖北咸宁与黄冈的“赤壁之争”,山东枣庄与苍山的“兰陵之争”等。须看到,历朝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化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各地边界并非一直清楚无虞。所以我们很难说,一处古地要么属于这里,要么属于那里,即便是“南阳之争”,也有研究称古南阳指的是南阳郡,包括现在的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

南阳与襄阳所展开的“南阳之争”自然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寻找IP资源,但这终归是专业的学术问题,还是交给纯粹的学术研究为好;至于我们也不必再对这个问题追根溯源,享受三国故事本身就好。

最后用一句在南阳当过知县的襄阳清人顾嘉衡的一句来说: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文章标题: 诸葛亮躬耕于襄樊但是又亲手书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当时的人有没有提出过异议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851.html
文章标签:躬耕  的人  襄樊  南阳  布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