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05 04: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随着 旅游 业的蓬勃发展,各个城市之间开始不遗余力地争夺 历史 名人,用以打造与这些 历史 名人有关的 旅游 景区,其中对于诸葛亮故居的争夺,南阳与襄阳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已久。今日,我们就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寻找诸葛亮故居真正的位置吧。
南阳人争夺诸葛亮故居的理由很充分,无论是《出师表》中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还是《陋室铭》中的:“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似乎都是南阳人争夺诸葛亮故居最有力的证据。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古代地名与现在的地名并不相同。东汉末年,尚未有哪个城市以“南阳”命名,只有“南阳郡”这个称呼。当时天下分为十三州,南阳郡隶属荆州管辖,郡治宛,领37县,人口240万,为天下第一大郡,地域横跨如今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现在湖北境内的随州、大半个襄阳以及十堰的部分区域,曾经都隶属南阳郡辖地。所以南阳人以“南阳”二字当作争夺诸葛亮故居的论点,其实根本站不住脚。至于现在的南阳,乃是当时南阳郡的治所宛城,距离襄阳有一百多公里,古代交通并不发达,根据诸葛亮出仕前的活动轨迹与交友状况来看,根本不可能隐居于此。
更何况,诸葛亮在《隆中对》说到“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这也就证明当时宛城在曹操手里,而刘备屯兵新野防备曹操,也不可能去敌占区三顾茅庐,所以南阳人争诸葛亮故居其实站不住脚。
但是呢,南阳人却认为如今隆中景区的位置在汉末并非位于南阳郡,甚至与史书上的记载多有冲突,并以此为由否认诸葛亮故居在襄阳。
经过古今地图的对比(以汉水与襄阳古城为参照物更容易看明白),可以看出南阳人的质疑倒也并非无的放矢。
今天,我们抛却所有杂念,以史书作为根本,看看诸葛亮故居究竟在哪里吧。
有关诸葛亮故居的最早记载出自《蜀记》: 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 ,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释诸葛之故乡……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今我来思,觌(音敌)尔故墟。’
除此之外,习凿齿所著的《汉晋春秋》明确写到: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从汉末地图上可以看出,邓县位于汉江以北的襄阳西北方向,这也佐证了如今古隆中并非诸葛亮隐居之地的论点。至于习凿齿写成城西,或许是对于方位的把握并不那么精准。这一点也在“《荆州记》: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中得到证实,这里记载的是西北而非城西,十许里与二十里差距并不大,也能相互佐证。
《荆州图副》亦有记载: 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还记载了:邓城西七里,有作(应是通假字)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为梁甫吟。
以上种种记载,几乎都与 汉江、邓城 (汉末南阳郡有一县单名邓,所以无论邓县还是邓城都是一个地方)、 乐山 脱不开关系。事情到此已经很明了了,只要找到这几个位置,基本能够确定诸葛亮故居所在。
不过,在地理方面,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或许更详细。
《水经注》中的《沔水注》记载: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 ,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沔水又东迳隆中 , 历孔明旧宅北 。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这里记载的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却出现了一个矛盾之处。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意思是:沔水又向东从乐山北方经过;“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意思是:沔水又向东经过隆中从孔明旧宅北方经过。
那么是否证明,诸葛亮旧宅位于汉水以南?
若郦道元果真这么认为,为何又会在后面引用“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 ”这句话呢?
须知,刘宏早于习凿齿,习凿齿早于郦道元,那么会不会是郦道元笔误呢?
以上暂且不论,我们先从郦道元《水经注》里面的记载,结合古今地图进行对比,看看乐山究竟在哪里吧,只要找到了乐山的位置,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水经注》:(沔水)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乔岗村汉代遗城 )。
《水经注》: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去掉《水经注》中间记载的事迹与碑文,只顺流而下查找位置)。
乐山具体位置现在不清楚,但我们可以继续往下找,这样中间大概就是乐山所在了。
《水经注》: 又东过襄阳县北,沔水又东迳万山北,山上有《邹恢碑》,鲁宗之所立也。
乐山与襄阳县北的位置都不太好考证,但是山都县与万山却变不了,那么也可以肯定乐山必定在二者之间,再看看古隆中景区的位置,基本符合《水经注》里面的描述,当初古隆中景区的由来,应该就是以《水经注》作为参考。
至于其他史料记载的邓城(县)位于汉江以北,也基本可以作为佐证,因为假如诸葛亮故居在汉江以南,那么这些人就没必要以汉江以北的邓城作为参造物。
既然锁定了邓城与汉江以北,那么只需找到邓城所在,就能估算出诸葛亮故居的大致位置了。至于邓城遗址,就在襄阳市樊城 北约6公里处 团山镇邓城村,距离也基本能够对上。
至于乐山,极有可能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古名或许就叫隆山,而乐山只是其俗称(《水经注》: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 ,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 。先有诸葛亮登山游乐,吟唱《梁甫吟》,然后才有乐山这个俗称。
除此之外,南阳人咬死《出师表》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这句话。因为按照史书记载,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刘表病死、 刘琮投降,曹操 设立 襄阳郡 和 南乡郡 ,南阳郡的樊城、山都县、邓县被划给 襄阳郡 。
南阳人认为: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邓县已经划给了襄阳郡,如果诸葛亮故居真的在邓县,那么诸葛亮就应该说“躬耕襄阳”了。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的确无可反驳,然而若是考虑深刻一点,似乎又说得过去。首先,诸葛亮躬耕的时候,邓县属于南阳郡,他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最主要的是,行政区域并不能随便更改,诸葛亮以蜀汉为天下正统,既然不会承认曹魏的政权,自然也不会承认这种郡县的改动,所以他才会说“躬耕于南阳”而非“躬耕于襄阳”,否则,那也算变相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故居既不在襄阳古隆中景区,亦不在南阳卧龙岗,应该是在距离邓城村不远,又靠近汉江的位置。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过去实地考察一下。
现在一些人呐,真的是大言不惭,前有苏轼不如方文山,曹雪芹文笔不行,李清照不知所云,这又出现了《出师表》文笔不好。
在这个看《海贼王》都会被草帽海贼团的伟大理想感动的时代,《出师表》的伟大理想竟然只能出现在中学课本上,我也不知道该怒还是该哭。读《出师表》不哭者为不忠,《出师表》言辞恳切,情深意长,丞相为报先帝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惜,这一切在没经历或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看来,内心毫无波澜。有心的人可能会一声叹息,别有用心的人就只会diss了。
文笔不说多了,就这一篇文章,创造出了20多个成语,还不足以说明其人文笔之好么?总结起来,《出师表》全文只讲了一个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多难啊,你连保证明天早上7点钟起床好好吃早餐这么点事都不到,人诸葛亮从27岁出茅庐,到54岁病逝五丈原,几十年如一日,为的是什么?
他本是一介布衣,隐居于在南阳,耕田种地,闲来没事唱唱歌、读读书,顺便帮乡里乡亲搞点发明创造,提升一下生产力,轻松自在,为何要让自己投身乱世?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就是原因,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愿意做牛做马,即使处于危难,即使大厦将倾,也绝不推脱搪塞,至今足足21年。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年纪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篇《出师表》,为后主构建了一幅蓝图,包括君臣之道、宫中制度、对外政策等。
君臣之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这段话,是诸葛亮对贤臣和小人的预言,是整个三国时期的缩影,更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缩影。你纵观上下几千年,哪一朝的兴起不是因为亲贤臣,又有哪一朝的灭亡不是因为亲小人?
不仅用于历史,即使用于当今也非常合适,上至上市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努力干事的贤人、也有偷奸耍滑的小人;下至普通家庭,谁家又没有几个奇葩亲戚了?
宫中制度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赏罚分明,不偏私。这样,既能让陛下显得英明,又能真正做到维持内部稳定。
伟大理想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果说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是原因,那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理想。是先帝的理想,也是丞相的理想。
定南方,联东吴,养精兵,他都做到了,现在要做的是北伐,定中原,这里最让他担心的不是个人的安慰,却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诸葛亮的《出师表》在文笔上并没有独到之处,却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最厚重的情感,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奇文。
忠心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征北伐夺取凉州前夕,奉给后主的劝谏与方案。为报知遇之恩,为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苦口婆心,既是为人臣子的忠言,又是先辈对子孙的谆谆教诲。声声叮咛,字字带血,虽然唠唠叨叨都是平实的语言,读来却让人满含热泪。
远谋
后主刘禅沉溺于声色犬马,诸葛亮不得于拖着老体,出征北伐,他自感时日不多,只能在《出师表》中奉上自己的治国之策,将能用之才一个个指出,将宫中之事与军营之事的贤能之才都做了细致的分工,大有安排后事的预警,这样的深谋远虑令人叹服。
笔法
《出师表》表面朴实,但细细琢磨又是那么不同凡响,你就感觉他唠唠叨叨,从(近)给后主推举人才到(远)回忆和先帝的知遇之恩。再(近)劝谏后主。就是这样的反复推进,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出师表》中亲贤能远小人,自己和臣子都是罪臣,而后主善道,这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一绝,虽然通篇劝谏,但并没有不尊重陛下,虽然满篇都是怒其不争,忠言逆耳,但读下来并无不妥。
华丽词藻的堆砌往往使文章流于表面,而朴实的语言,更能深入人心。《出师表》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的是诸葛亮对汉室的赤诚之心,有对先帝的知遇之恩,有对后主的深谋远虑,担得起千古第一奇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