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人民军经历几次血战,为什么会兵败釜山

时间: 2023-11-03 23:02: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人民军经历几次血战,为什么会兵败釜山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人民军经历了几次血战,为什么会兵败釜山呢?

麦克阿瑟被吹到云端的仁川登陆,联军共出动了75000人马和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300艘军舰和500架飞机),而此时人民军主力全部顶在“釜山防御圈”的洛东江战线上,仁川地区只有一个海军陆战团和一个炮兵团6500人,这样压倒性优势的两栖登陆作战,成功的未必是名将,失败的一定是蠢货。

人民军在战争爆发之初虽然势如破竹,但揍得是装备、训练和素质都比较差的南韩部队,所以伤亡不大。但是自1950年7月5日起,美军驻日本的第24步兵师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战场,尽管人民军也击败了还没有完成集结和战争准备的美军,但是战损逐渐增大,美军毕竟不是泥捏的。

从军事专业角度评述,人民军在推进到洛东江北岸之前,也是先后进行了“五次战役”(跟志愿军的五次战役没有关系)。其中第一战役是指彻底突破“三八线”的作战行动,此时面对的是纯粹的南韩军队,所以敌人防线很快土崩瓦解,人民军仅用三天时间就逼近汉城,6月28日南韩军政机关和卫戍部队全部逃离城市。

(人民军进入汉城)

第二战役则是人民军全面突破汉江防线的战斗,尽管韩军在撤退前炸毁了汉江大桥,人民军仍然顺利完成强渡,而战前拥有98000人的韩国军队,撤过汉江后其参谋总部能够掌握到的部队,已经仅有20000余人,用“重创”一词那都算轻的了。此间麦克阿瑟经过不断的申请,终于得到了可以向半岛投入两个美军作战师的授权,时间是1950南6月29日深夜,次日,拥兵12197人(缺编5000)的美军第24步兵师奉命出发。

第三战役又被称为“大田战役”,人民军于7月7日起以突破锦江防线和占领大田为目标,从而兵锋可以直指釜山,把美韩军彻底赶下海去喂鱼,期间美军第24师的三个团均遭沉重打击。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天,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决议,正式组建所谓“联合国军”,也就是说,在第三战役发起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大举增兵已成定局。

第四战役于7月21日打响,人民军在击败美军第24师后乘胜前进,战役目标是金泉和大丘,解放洛东江以北和以西的大片区域,同时要迅速抢渡洛东江,为最后攻击釜山做准备。这也是人民军已经颇感勉强的一次战役,8月8日渡江成功,先期投入战场的美军第1骑兵师、第25师和第2师仍然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釜山的门户:马山。

人民军的第四战役在8月20日结束,又歼灭掉美韩军30000余人,占领了半岛90%的土地,看起来距离最后的胜利只差一步之遥,然而这一步实在太难了。因为人民军此时其实已是强弩之末,虽然前线兵力仍然维持在98000人左右的规模,但由于前期伤亡较大,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士兵都是补充的新兵,战斗力大损。

相反,随着大批美军和英军的登陆,在釜山防御圈里面的联军包括美第八集团军在内已有84000人,大肆征兵补充的韩军也恢复到92000人,也就是说,看起来是人民军包围着美韩军,实际上双方兵力已经彻底逆转,达到了攻守双方1:2的局面,这是非常奇葩的军事形势。

尽管如此,人民军仍然于1950年8月31日发起了第五战役,虽然初期有一点进展,然而在美国远东空军24小时“不间断轰炸”和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战至9月10日,人民军终于攻不动了,被迫转攻为守,双方在北纬35度线附近形成对峙。而麦克阿瑟坐拥绝对优势的陆军、海军和空军力量,却不发起大规模的反攻,那是非常危险的征候,连北京方面都忧心忡忡。

人民军总部却对此保持乐观,尽一切努力向前线增援兵力和物资,以为再努把力就可竞全功,对来自两栖登陆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认识。果然,9月15日联军实施了仁川登陆,不仅迅速占领了汉城,同时也把人民军的前后方一劈两半,洛东江前线的人民军已处在腹背受敌的状态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军只能从洛东江前线调动一部北上增援,试图击败登陆仁川的联军部队,这也进一步造成兵力的分散,在人员和装备损失都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人民军的战败已不可避免。1950年9月22日,美韩军大举反攻突破人民军的洛东江防线,而人民军北上增援的部队也告失利,在敌人南北夹击之下,人民军终于全线崩溃。

(仁川登陆)

这一阶段人民军的损失是巨大而致命的,在敌人实施仁川登陆时尚存70000余人的人民军,接到撤往三八线的命令后,由于退路完全被封锁,到10月初仅有不到30000人撤到三八线以北,战场伤亡10000余人,被俘12000余人,另有20000余人被迫散入南部山区成为了游击队。可以说,人民军的血在这个时间点已经基本流干。

而兵力已达17万多人的联军开始疯狂追击,三八线肯定也是守不住了,人民军甚至做好了分散到北部山区打游击的准备,这个时候,英勇的志愿军必须出动了,否则人民军将全部沦为游击武装。经过人民军总部的多次紧急求援,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先头部队渡过鸭绿江,那一场永载史册和气壮山河的保家卫国之战,终于在25日正式打响了!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1、第一次战斗。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共12天。义勇军进行了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前线主力果断英勇进攻,取得了战场主动权,取得了第一次胜利,歼灭敌军1.55万余人。他们把敌人从鸭绿江驱赶到青川以南,粉碎了吞并朝鲜的计划,并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战争。

2、第二次战斗。

1950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历时29天。它收复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除向阳以外的38线以北的全部领土,迫使敌人转向38线以南防御,基本扭转了战局。

3、第三次战斗。

从1950年12月31日到1951年1月8日,历时八天。这是志愿军进入朝鲜后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准备防御的敌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7天7夜,歼敌1.9万余人,前进80至110公里。

4、第四次战斗。

1951年1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历时87天。这场战斗消灭了78000多名敌人。敌人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志愿者赢得了战略预备队集合的时间。

5、第五次战斗。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历时50天。这场战役歼灭敌方人员8.2万余人,消耗和俘获了大量敌方物资装备,训练了刚刚进入朝鲜战争的部队。


从1950年10月25日起,直到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五次主要战役。这五次主要战役,为志愿军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关键基础,因此也被称作“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第1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第2次战役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第3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第4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
第5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1.第1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1950年10月,“联合国军”调集1...
2.第2次战役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经过云山战役,“联合国军”虽遭打击,...
3.第3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经历前两次大型战役失败,...
4.第4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 连续遭遇中国人民志愿军三次打击之后,...
5.第5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 时间来到1951年4月下旬,随着第3、1...
血战飞虎山

血战长津湖

血战三所里

血战横城

血战砥平里

血战铁原

血战汉江

血战上甘岭
从1950年10月25日起,直到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五次主要战役。这五次主要战役,为志愿军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关键基础,因此也被称作“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01
第1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1950年10月,“联合国军”调集13万兵力,分多路向中朝边境进犯,并叫嚣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饮马鸭绿江。10月24日,敌军占领云山。第二天,志愿军总部传达了毛主席对第39军的电报精神,第39军在朝鲜方面配合下,于云山发动突袭,迅速完成对敌方南朝鲜第一师合围。最终,经过12天战斗,志愿军将敌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歼灭敌方一万五千多人。
志愿军入朝后取得云山首捷,并通过第一次战役,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02
第2次战役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经过云山战役,“联合国军”虽遭打击,但仍企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1950年11月下旬,在经过试探性进攻后,“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表公告,宣布将发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而志愿军总部进一步利用这种骄狂心态,决定诱敌深入再开展第二次战役。为此,志愿军前期且战且退,将东线敌军拉至长津湖畔,西线至清川江沿岸。
当年11月25日,西线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突袭“联合国军”薄弱之处。
在德川打开缺口后,志愿军第38军和第42军随即从敌右翼实施双层战役迂回,阻敌人撤退和增援。于12月4日攻克平壤。
当志愿军西线各军激战的同时,东线第9兵团以高寒的长津湖为中心,与美军展开了一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的鏖战。第9兵团第27军集中力量全歼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俘虏官兵约300 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的唯一战例。
天寒地冻,成为长津湖鏖战不可磨灭的印记。东线作战结束后,第27军总结:“食物和居住设备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这就发生非战斗减员达一万以上,武器不能有效地使用也是原因。战斗中,士兵在积雪地面野营,脚、袜子和手冻得像雪团一样白,连手榴弹的拉环都拉不出来。手部皮肤和炮弹粘在一起。”
纵观第二次战役,无论东西线,志愿军均予以敌方重创。“联合国军”伤亡三万余人,就此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圣诞节总攻势化为泡影。这场历时29天的战役,彻底扭转战局,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
03
第3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经历前两次大型战役失败,“联合国军”再不敢托大,以美国为首的军队在“三八线”以南250公里纵深地部署了两道基础防线,此外还有三道机动防线。麦克阿瑟将此称为“生命线”,并表示“绝不后退一步”。同时,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试图通过“先停火后谈判”的“提议”,延缓志愿军的推进。
而此时的志愿军,在两次战役后,也非常疲劳。但为了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进一步争取主动,指挥层决定集中九个军的兵力一举突破“三八线”。1950年12月20日,志愿军主力集结在汉城以北75公里的临津江。经过数天侦察,总攻的日期仍未确定。就在新年来临的前一天,一场大雪将江边部队的痕迹全部掩盖。当天下午4时,随着五颗信号弹腾空而起,隐蔽在山峦上的近百门火炮齐声怒吼,敌军阵地瞬间被上万枚炮弹倾泻。3天后,志愿军拿下汉城,6日占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这场志愿军的元旦攻势,不仅突破了“三八线”,更令美国政府所谓“先停火后谈判”的计划破灭。
04
第4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
连续遭遇中国人民志愿军三次打击之后,“联合国军”丢失汉城,损失惨重。美军在“联合国军”中的威信下降,内部矛盾加深。为挽回其失败局面,美国开始从欧洲、美国本土和日本增调部队,稍事整顿,便全力北犯。1951年1月,随着“联合国军”大举反扑,第四次战役随即展开。和前三次战役不同,此次战役双方参战人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最终经过两个月的三线作战,志愿军损失较大。但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仍歼敌八万余人,将敌方遏制在开城、麟蹄一带。
05
第5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
时间来到1951年4月下旬,随着第3、19兵团陆续入朝参战,志愿军也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由小歼灭战过渡到大歼灭战,开启了第五次战役。经过50个昼夜的三阶段奋战,志愿军歼敌8.2万人。这场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就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的一个月,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首次谈判在开城举行。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人民军经历了几次血战,为何会兵败釜山?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领袖的带领之下,突破了三八线,向南朝鲜发动猛攻,朝鲜内战爆发。北朝鲜打了南朝鲜一个措手不及,两个月便占领了南朝鲜90%的领土,将南朝鲜的残余势力驱逐到了釜山一线。美国操纵联合国,悍然将被北朝鲜定为侵略国,马上组成以美英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支援南朝鲜。本来军队人数只有不到7万人的北朝鲜打到釜山的时候,人数受到了剧烈损耗,后面补上的病例都是新兵蛋子,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而美英各国派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二战的老兵,人数上也慢慢的超过了北朝鲜军队。

 

当北朝鲜军队到达釜山的时候,南朝鲜军队在英美等国军队的支持下,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釜山环形防御圈,并且控制了制空权和制海权,马上对北朝鲜形成海陆封锁。联合国军队 统帅是美国的军事奇才麦克阿瑟,他力排众议冒着巨大的风险,直接搞了一个仁川登陆。在那个时代即便装备精良的美国海军进行登陆作战也是非常困难的,何况仁川的地形根本不适应海上抢滩登陆。专家评估在仁川登陆成功的胜算微乎其微,可以说是1/10000的机会,北朝鲜军队万万没有想到,麦克阿瑟这个疯子敢于在此地登陆。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率领2万联合国军主力突破了仁川防线,成功在仁川登陆,紧接着5万人也从仁川登陆。联合国军队人数达到了15万人,更可怕的是他们上岸之后直接将北朝鲜军队拦腰切断。北朝鲜军队的武器装备跟联合国军根本没法比,联合国军派出了1200架飞机,1000门大炮和500辆坦克。北朝鲜千里突袭,致使其超长的后勤补给线暴露在美国空军的打击之下。很快,北朝鲜的军事补给线被美军切断,前方的北朝鲜军队更是乱成一团。

 

最终被北朝鲜军队退到三八线以北,现在只有3万人虎口脱险,丧失了所有的重型装备。北朝鲜军一直被联合国军穷追猛打,如果不是我国抗美援朝,北朝鲜恐怕就灭国了。金日成太自大了,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和当时对自己有利的国际形势。即便之后的抗美援朝部队在过了三八线后,其后勤线受到巨大压力。

主要还是当时的时候,美国的军力非常的强悍,对于朝鲜人民来说,想要获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并且当时的错误预判也是导致朝鲜失败的原因。
主要还是因为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太弱了,武器装备也很差。

第五次战役,彭德怀心中的“败仗”,志愿军七万人伤亡,平生罕见

但是问题来了,这场“败仗”到底为什么而败?

是志愿军不够英勇吗?并不是,志愿军在寒冬里面击溃强敌,战斗力有目共睹!

是彭德怀元帅指挥的不够好吗?也不是,戎马半生的彭德怀军事造诣十分深,从历次战役中就能看出来。

第五次战役“惨胜”最根本的原因是彼此之间的物质力量的巨大差别。

从客观事实上讲,在那时候的条件下,中朝联军还没有能力对联合国军开展规模性的歼灭战。

我方在战后归纳总结认为,在中朝军队联合作战中,因为对“联合国军”方面技术装备的优势给作战产生的影响以及敌军战术上的转变欠缺深入细致的了解,太过高估了自己的整体实力,又局限于前几次战役中在特殊条件下获得的具有非常大局限性的获胜经验,进而制订了高过自己整体实力的战役总体目标,导致战役中后期处于被动,使战役总体目标过于一厢情愿。



从现代战争的角度上看,我军和美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一、我们从武器装备上了解彼此的整体实力,美国军队一直以来武器装备都是最先进的。相比之下,中国在战争开始之时,依然是使用了“万国牌”武器装备,这种武器装备大多数是从日本军队和国民党军缴获而来,使用起来非常麻烦。

二、制空权: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不只是为部队提供掩护和火力压制,在战场上侦察军情等。尤其是保障后勤线!那时中国空军都还没真正成长,因此没有制空权。在详细分析了中国志愿军的优点和缺点以后,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建立了纵深攻击防御战线,把战线拉长,诱敌深入,使中国志愿军没法及时获得弹药、食品等物资补给供应,从而陷入被动。

三、敌我双方部队的心理状态:联合国军在经历了四次挫败后,每一次与中国志愿军的作战都是如临大敌,不敢有丝毫松懈!而中国志愿军由于屡战屡胜,把联合国军当作纸老虎,这种心态使中国志愿军吃了非常大的亏。

四、在双方的战术上:在中国军队普遍轻视美军之时,美国军队则换上了李奇微,他用中国军队轻敌急于求成的心态,构建纵深防御,分化中国军队兵力,用我军常见的战术,一步步地把我军拖垮!也正是由于李奇微打破了中国部队在朝鲜战争中不可战胜的神话,终止了中国志愿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在美国军界名声大振。

在这几个方面上,我军和对手的状况和之前的几次战争有较大的不同。

因此,中国志愿军才遭受朝鲜战争最大的损失。但失利并不意味着失败,这次战争以后,美国完全看不到获得胜利的希望,甚至杜鲁门也感叹: 即便这次战争获胜了,等候美国的将是更大规模的战争。



由第五次战役所投入的军事力量超过淮海战役,可以说是我国军队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

可是,因为以解放战争经验为基础的作战指导思想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因此战役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对手早已掌握了我们的专长和缺点以后更是如此。

本文的目的是对这次战争进行真实、客观的评述,从军事视角看来,敌人值得赞扬的地方我们不能抹消,犯下的错误我们不能回避。

从客观上讲,我们军队在此次战役中的确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一八零师的成建制损失也就是在此次战役中发生的,这早已得到了多方的公认。

殊不知,在这次残酷的战役中,依然有很多关键点还未被了解。下面我将为你详尽地讲述当年这次残酷的战役。


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投入兵力九十五万人,再加上朝鲜人民军三十五万人,中朝联军整编的实际的部队数量仍高达一百三十万人,而“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部队只有六个师,三个旅,一个团,加起来只有三十四万余人。

尽管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联合司令部实际的动用的作战部队只有三个兵团,人民军两个军团,一共六十万人,但中朝联军的地面作战兵力依然对“联合国军”有着绝对的优势。

最后,这次战役使毛主席和彭德怀意识到,在朝鲜打美国人与在中国打国民党是完全不一样的。

应对敌军陆海空的立体化优势,我们太过于乐观,觉得敌军缺乏夜战能力,尤其是美国军队已掌握了我国军队的一些暂时性的缺点……只是,为这个认识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

战术上,美国采用迂回战术,白天以空袭为主,晚间佯攻、佯装后撤,一步步调动中朝联军,等候支援部队一起包围中朝联军军队等。

因此,在多种客观因素叠加下,出现重大伤亡在所难免。

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志愿军在空寺洞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又被称为六月高干会议),各兵团首长、各军军长、政委参与了会议,朝方代表朴一禹列席了会议。



在归纳总结第五次战役时,彭德怀说:

会议上明确指出,历经五次持续作战,“美帝这头猛兽尽管在竞技场中受了重伤,但它反咬一两口还是有力气的,并且它阴险狡诈,随时随地准备狠狠地咬两口。…只有我们有具备巨大的胆量和恒心,高度的机敏和协调能力,经受得住最困难、最艰苦的过程,而且能够寻找一个最佳时机,给这只负伤的猛兽以沉重的打击,才可以使它知难而退,偃旗息鼓。也只有那样,才可以获得最终获胜,才可以确保和平。”

另外,彭德怀要求各个党员干部从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出发,用心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尤其要找到撤退失利,损失惨重的各种原因。

在新中国 历史 进程中,朝鲜战争是一场不能回避、不能抹除的战争,它对当时的世界形势,甚至今日的世界形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一场弱国敢于拒绝强国的战争,也是一场标志着我们中华儿女不再受任何人欺侮的战争。

成千上万优秀的华夏儿女在这次残酷的战争中长眠异国他乡,成千上万忠魂在这片白山黑水中永存。



第五次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战场上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庞大的战役。

此次战役分成三个阶段,一共历经五十昼夜。志愿军部队与联合国部队在三八线南北两翼进行了伤亡惨重的战争,此次战争也是朝鲜战争的分界点。

自第五次战役之后,朝鲜战场再没产生过规模性的运动战,彼此一直处在持续性的阵地防御战的状态。

因此,此次战役也就是所谓的朝鲜战争“最后一战”。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庞大的一次战役。

首先来了解第五次战役发起者,志愿军方面的战略决策目的。

第5次战役开始前,在志愿军司令部本部进行了数次研究探讨。彭总司令为避免联合国军有可能在志愿军侧后方再搞一次登陆,想要赶在联合国军登陆前提前攻击,砸碎联合国军的登陆企图,因此决定主动进攻。

战争开始以前,彭总司令在给主席的电报中写道: 此次战役至关重要,是一场大厮杀。就算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解决几个师的敌人。

志愿军司令部在战前动员大会上,明确了以此役击溃韩军第一师、英军第29旅、美国军队第三师、土耳其旅和韩军第六师等五个师(旅),一举扭转战争军事实力对比,形成战场的优势,将美国军队从半岛上逼退。

通过确定战略目的,志愿军也积极地进行战前准备。为赢得这次战役,中朝联军共投入15支部队,共计95万人。在主席批准第五次战役后,电文传入了志愿军总部。第五次朝鲜战争的帷幕宣告拉开。



阶段一

四月二十二日夜里,志愿军数千门火炮击碎了傍晚的寂静,成千上万发火炮砸碎了“联合国军”的主战场,第五次战役开始了。

与以前的战役对比,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的大炮达到了6000多门。因此,战役开始前,志愿军的炮兵部队对联合国军阵地进行了集中火力密集打击。

当炮声减弱时,志愿军开始攻击。这三支攻击部队中,中路、左翼以及右翼如同三把锋利的利刃冲破了美国第八军团的防御。

在面对联合国军队机械化的情况下,志愿军司令部在第五次战役中采取了迂回切割与正面突击相互结合的战术,首先以优势兵力直插敌方防御,并根据聚焦一点击破形成对敌方防御力纵深的切割,随后集中主力对东线之敌进行两翼多路合击。

迂回切割战略可对敌方实行包抄,避免敌方利用机械化快速撤离。

但战斗开始后,志愿军的攻击尽管很猛烈,但除了对英军29旅格罗斯特营成功围歼之外。

对美英军队剩下被包围的部队,没有达到围歼的实际效果。此外,担负迂回联合作战重任的部队在向敌人纵深突击时,遭受了狙击,没能与正面攻击的部队形成战术上的切割。

因而,志愿军的战略不得不由迂回联合作战转换为正面对敌作战。

当联合国部队发觉志愿军攻击很猛烈时,他们知道我方增援已经赶来了。

因此,在美国第八军团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的指挥下,联合国军快速进行了调整,整体部队紧靠在一起,没有给志愿军留有任何穿插作战的空间。



此外,联合国军还专门针对志愿军制空权严重不足、战线太长、补充艰难等缺陷,采用了“磁性战术”,始终保持军力与志愿军接触,保护主力军后撤。

主力每日只退30公里,随后开始构建防御,等候志愿军的攻击。因为30公里是志愿军在夜晚间徒步急行军的极限距离,这也导致了志愿军经常在晚间急行军后,就面临敌人完整的防御,难以获得击溃消灭敌人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联合国部队采用了“逐步撤离,始终保持接触,大量杀伤中朝联军有生力量”的战术动作。

以确保主力部队完成了向平壤方向的撤离。四月二十二日开始,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

这时候,志愿军已南进六七十公里,杨得志兵团已经兵临平壤南郊,美国军队进攻87天之后才得到的土地,仅7天的反击就被抢回了绝大部分。这时第一阶段的战斗宣告完毕。

第一阶段,志愿军尽管完成了全程突破,掌握了战场主导权,处在主动出击的状态,但歼敌的效果比较有限。志愿军一期歼敌总共23,000多人,但没能将其整体击溃,离预定歼敌五个师的总体目标也有一段距离。

阶段二

当联合国军撤离时,整个战线从西向东偏移,而东边则由南朝鲜部队防御。

因此,彭总命令开始第二阶段,他一边指令杨得志的第19兵团在东线佯攻平壤以吸引住联合国军主力。

然后,第三、9兵团于5月16日傍晚在东面发起总攻,随后在县里地区强行打开战役突破口,击溃南朝鲜军第三、9师大部,击败南朝鲜军第5、7师,歼敌24000人,为期6天,获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

志愿军第二阶段联合作战再次采取迂回夹攻战术。虽然敌人的纵深没法突破得过深,可是在面对南朝鲜部队,基本上能够实现迂回联合作战的总体目标。

而这恰好是第二阶段胜利的根本所在。殊不知第二阶段战役也突出了志愿军的严重不足,虽然李奇微在对志愿军东线佯攻时作出了战场误判,但联合国军的机械设备和机动性都取决于快速机动,仅用10个小时,从西线向东线长途行军100多公里进行支援,就将志愿军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打开的防御缺口再次补上。

与此同时,后勤补给也是志愿军的一个薄弱点,这也直接造成了对南朝鲜军队围歼机会的丢失。

第一阶段7天再加上第二阶段6天的两次作战,使志愿军在一个月内持续进行两次大规模的作战,作战部队早已疲惫不堪,而且耗光了军队的给养和弹药,无法再继续攻击了。

故而志愿军总部下令,春季攻势就此结束,各兵团除留一个师或一军负责殿后外,其他主力全部调去北面,作休整。

虽然志愿军早已考虑到联合国军会追击,并且做好了相应部署。但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是,联合国军队的反应这般快速,并且投入的总兵力比预估的也要多,完全超出志愿军司令部的预料。

第五次战役也因此开启了第三阶段——转折期。


阶段三

自五月二十日起,联合国军便开始反击东线。联合国军在志愿军主力逐步北撤的同时,快速采取行动,结集了15个师的近三十万总兵力,全面进行反击。

此外,联合国军混合了摩托化、炮兵和坦克部队,组成了快速反应部队。充分利用制空权的绝对优势,在航空部队的掩护下,快速突破志愿军防御的间隙,多路同时迅速推进,严重破坏了志愿军的后撤部署,破开了志愿军的防御。

联合国部队快速还击,完全超出志愿军预料。在联合国部队发起反击之时,恰逢志愿军主力开始后撤之时,整个防线出现多处缺口。这些缺口恰好被联合国军战术所瞄准,因此中朝联军防线好几处被打破,志愿军深陷被动局面。

第三兵团六十师180师,在志愿军主力后撤深陷处于被动时,境况非常危险。在完成第二阶段战斗任务后,180师抵御住强敌的战火猛攻,收到指令,在弹药给养所剩不多的情况下,为掩护第三兵团主力,要在北汉江地区驻守3-5天,完成掩护主力的撤离。

五月二十二日晚,十五军和六十三军由180师左右翼开始向北撤退。

这代表着,原先三个兵团在前沿的防线上,如今只剩下180师和179师535团。掌握了这些情况,联合国军快速调集了美国军队第7师和南朝鲜第六师突破180师的后侧。此外,美国军队第24师和南朝鲜第2师开始向180师发起正面攻击。

为掩护八千多名伤病员的撤离转移,180师失去突围的机会,被联合国军以优势兵力所包围。在强敌的优势兵力前,180师尽管全力抵抗,但也没有办法。除少数突围成功外,整个师都损失殆尽。



180师的英勇作战,为63军在铁原的防线构建争取到了弥足珍贵的时间。在联合国军对铁原发起总攻之时,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的关键时刻来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彭德怀向63军下达严令: 哪怕把63军全部打光,也要再固守铁原15-20天!

紧接着,63军在铁原的正前方宽达25公里的地方阻击了美国军队4个主力师,1,600门火炮,400辆重型坦克,及其数不尽的飞机10天的猛烈攻击。

正是63军的决死抵抗,为彭德怀三道防线的构建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并调动兵力,准备在敌军向三八线北面攻击时再度进行大规模的反击。

六月十日,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已经组织构建好了防线,就终止了攻击,到此第五次战役正式落下帷幕。

在第五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在前两个阶段获得的战果基本丢失,前线被拉回至比第四次战役前还靠后的位置。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给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汇报中,直言不讳地强调了第五次战役后部队的严峻形势。许多年以后,彭德怀仍在《彭德怀自述》中写到: “六十军一个师,在转移时,部署不周,遭受敌机和机械化兵团的所包围,损失巨大。” 而且把第五次战役列入自己的四次败绩战役之一,对自己在战役指挥中的失误进行了自我剖析。



到今日为止,对于此次战役的结论,交战双方依然各持己见。这次战役在《志愿军 历史 》中有这样的记述:

据上述史料记述,有关此次战役的胜负双方,各有各的说法。此外,纵览整个战役,交战双方都是在一种不顺畅的状态下进行了这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是我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庞大的一次战役,是志愿军由三八线向南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被称作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战”。

第5次战役持续50天,中朝联军共歼敌8.2万人,但自身伤亡人数却达到到8.5万人(中朝两军的总伤亡,包括死伤、下落不明)。

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损失了7.5万人,在彭德怀一生的战绩中都是极其罕见的伤亡。其中64、65两军血洒临津江,永远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悲伤的一幕。

时至今日,究竟有多少人为国捐躯,仍是个谜,可是,我国人民志愿军无怨无悔的付出,谱写了所有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回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百折不挠地奋勇前进。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大会上的发言中,以胜者的姿态,对抗美援朝战争作了归纳总结和郑重警告: “帝国主义侵略者要了解:如今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不好惹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这是崛起的中国对一切敢于叫嚣的侵略者发出的最强音。

另外彭德怀元帅的那句 “西方在沿海架几门大炮征服一个国家的 历史 不复返” 也十分热血。

抗美援朝昭告着新中国已经完全站起来了,以往的“东亚病夫”被扫进 历史 的尘埃,屈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人民军经历了几次血战,为什么会兵败釜山?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在战争一开始,朝鲜人民军一路势如破竹,到1950年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已经将韩军逼迫至釜山一隅,韩国90%以上的土地已经被朝鲜人民军攻克;朝鲜人民军本以为胜券在握,可以一鼓作气解放全朝鲜,然而让人没想到是接下来出现是历史性转折的一幕,朝鲜人民军败走釜山,犹如当年关羽败走麦城一样,一败千里,最终溃不成军撤出了韩国;此战,朝鲜人民军损失惨重,其主力精锐损失殆尽。


早在朝鲜内战爆发初期,朝鲜人民军可谓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则占领了晋州。

为何在最后关头会兵败釜山,还会败得如此惨?

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共同所决定的;下面给大家来具体分析下:

外部因素:

首先,以美国为首组成的“联合国军”干预。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参战,同时美国将远东地区的航空军舰等军事力量开始调往韩国,协助韩国作战。

在调往远东军事力量的同时,1950年7月7日,美国同时在操控联合国安理会,静观战争发展形势变化,以便派遣“联合国军”参与朝鲜内战。

随着战争形势倒向,韩军节节败退,最终美国组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1950年9月15日在麦克阿瑟指挥下,7万“联合国军”在仁川成功登陆。


仁川登陆逆袭成功,朝鲜人民军直接被“联合国军”从背后直接横插一刀,此时前面面临拼死一战的韩军,背后面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联合国军”;朝鲜人民军此时腹背受敌。最终寡不敌众,兵败釜山。

其次,武器装备差距。

朝鲜人民军虽然在战争爆发初期一路势如破,但毕竟讲到底,此时的朝鲜人民军还是起源于二战中朝鲜抗日的游击队逐渐发展而来的一支军队。

在战斗力方面,朝鲜人民军可能不弱于“联合国军”,但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绝非泛泛之辈,这其中包括很多美国最精锐的王牌部队,例如:海军陆战队1师、美国第一骑兵师、英国第29步兵旅等部队;这些部队都是历经二战洗礼的部队,其战斗力绝非一般部队。


此外,在武器装备方面,“联合国军”相比较朝鲜人民军,有着绝对的天壤之别。

仅仅就以仁川登陆来讲,当时“联合国军”总指挥麦克阿瑟亲自坐镇指挥,在仁川登陆英美军舰就有300多艘,500多架飞机掩护。



就仅美国在仁川登陆的这些军队装备排来讲,无疑是绝对碾压朝鲜人民军。更不用提“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中投入的军力有多强悍。

在朝鲜战争初期,“联合国军”掌握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这等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去和一个搏击教练去对战,其结果可想而知。

内部因素

战争的突然性

朝鲜内战爆发后,韩国军队根本丝毫没有准备,在汉城的李承晚政府根本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面对朝鲜人民军的进攻,韩军在开战之初,被打的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朝鲜人民军得以在战争初期一路势如破竹,但随着战争进行,韩军已经被逼到釜山,等于背水一战,守不住就要亡国,守住了还有一线希望。



“兔子急了还咬人”,背水一战的韩军必然会在釜山拼死抵挡,此外,此时韩军还有驻日远东美军的协助。

战线太长,朝鲜人民军没有注意侧后方防御

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推进速度过快,在极端时间内攻占韩国90%国土。但在抵达釜山时,此时釜山地区,韩军已经在此修筑了坚固防御工事,此外釜山周围是被群山所环绕,朝鲜人民军攻占到这里时和韩军陷入苦战状态!



但朝鲜人民军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后方战线太长,更没有注意到后方两侧防御,这给“联合国军”从背后选择登陆作战提供机会,最终联合国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对朝鲜人民军形成前后夹击,最终朝鲜人民军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文章标题: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人民军经历几次血战,为什么会兵败釜山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073.html
文章标签:釜山  人民军  朝鲜  志愿军  几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