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在整体上前殖民地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欧洲裔白人移民的占比呈正相关 由此现象可以看出什么深层的问题

时间: 2023-10-25 01:00: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为什么在整体上前殖民地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欧洲裔白人移民的占比呈正相关 由此现象可以看出什么深层的问题

阿根廷人口和民族分布情况,阿根廷人口和民族分布情况分析

阿根廷人口

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阿根廷人口为362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人,人口增长率为1.23%,经济自立人口为1425万。2000年人口死亡率为16.6‰。

白种人 是阿根廷人口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95%,主要是欧洲移民后裔,其中绝大多数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移民后裔。殖民时期初,来到这里的西班牙人与当地的印第安人混血,产生了不少混血种人。此后,随着欧洲移民的大量涌入,印欧混血种人所占比率越来越小,现在仅占全国人口的4.5%。印第安人仅占0.8%。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297万。包括近郊19个区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1100万。

阿根廷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潘帕斯平原区、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之间的平原地区以及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集中了全国人口的1/3。内地各省人口少,且占总人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更是人烟稀少。阿根廷人口城市化程度很高。它与智利、乌拉圭和委内瑞拉一起被列为拉美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阿根廷民族

殖民时期的人口构成 阿根廷民族的形成始于16世纪初期。在此之前,这里居住着不少土著印第安人。据史料统计,到17世纪初,在图库曼省,受700名西班牙人奴役的印第安人尚有2.4万。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踏上这块土地后,建立了殖民制度。

社会历史变迁 导致人口构成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不仅失去了和平与安宁,而且失去了自由生存的权利,大部分被驱赶到荒凉、偏僻的山区,剩下的被西班牙殖民者沦为奴隶,受到虐待。

恶劣的生活条件 使印第安人口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大量西班牙人陆续来到这里寻找新的生活。他们与当地印第安妇女结合,繁衍子女。西班牙土生白人与欧印混血种人逐渐成为人口主体。由于当时西班牙王室实行封闭的殖民制度,这种人口构成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的独立时期。

独立之后,历届政府积极鼓励移民,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自182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开始提供便利条件,鼓励移民。阿根廷众议院甚至还通过了关于信仰自由的法令,目的是吸引信仰基督教的欧洲移民。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不定,移民阿根廷的欧洲人并不多。

进入19世纪下半叶后,国家政治形势趋于稳定,经济开始恢复,农牧业初级产品出口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扩大,欧洲移民迅速增加,成为阿根廷人口的主体。

阿根廷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移民高潮

历史上曾出现3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极大地改变了阿根廷的人口构成。

第一次移民潮 发生在19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19世纪中期的欧洲社会动荡导致大量人口外流。广袤的沃土和经济腾飞前景使阿根廷成为欧洲移民向往的“天堂”。也有很多巴黎公社成员和其他革命者为了逃避政治和种族迫害来到这里。

由此,形成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移民包括西班牙人(最多的是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亚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德国人、中欧和东欧躲避种族迫害的犹太人、俄国人、乌克兰人、叙利亚-黎巴嫩人。其中,以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为主。

欧洲移民成分的扩大和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战争使土著居民在人数上和文化上更加显得无足轻重。农牧出口经济规模的扩大需要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疆界,1879年,政府发动了“征服荒漠”战争(Conquista del Desierto),大规模动用军队围剿和驱赶印第安人。大批印第安人被杀戮,剩余者被驱赶到荒僻地带。

欧洲大多数移民定居在农村。可是很多来自欧洲城市的移民流入阿根廷的都市,使当地的城市化很早并很快发展起来。1895年,外国移民共计100万,占人口的25.5%。1914年达25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30%。1914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外国移民的比例竟高达49%。在这些移民中,49%来自意大利,32%来自西班牙。大量移民涌入使阿根廷的人口迅速膨胀起来,由1810年的40万增加到1914年的788万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口增长更为明显,1810年仅为4万,1852年为8.5万,1889年达50多万,1909年剧增到124万人。

第二次移民潮 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一战”暂时中断了移民流,但是很快断而复流。不过移民规模明显不如以往。阿根廷与欧洲的经济条件都发生了变化,阿根廷农村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欧洲移民具有魅力。1922年,阿根廷农业生产地域停止扩张,而租佃制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生产效果。

在欧洲,经济开始发展,生活条件改善,移民海外失去以往的吸引力。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流入阿根廷的移民显著减少。移民的来源开始多样化,除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外,德国、前苏联和波兰移民开始多起来。另外,阿根廷经济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城市劳动力需求增加,邻国巴拉圭、玻利维亚和智利的人口开始流入阿根廷的大、中城市。

第三次移民潮 亦即最后一次欧洲移民浪潮 ,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52年。在这一时期,移民年均流入量达到11万人。但是此后,1952~1960年,该数字下降到4.9万人。60年代,邻国移民开始占有重要地位,占阿根廷外国移民的比重达18%。移民中还有不少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亚洲移民 20世纪初,日本人和韩国人开始迁入阿根廷。中国人的到来大致始自“二战”后,他们陆续从香港和台湾迁入,但为数不多,直到70年代,只有千人左右。80年代,从台湾地区移居阿根廷的中国人大量增加,从上海等地也来了一些人,华人总数达到3万多,其中台湾同胞占绝大多数。

80年代末期以来,大陆移民显著增多,致使华人总数达到4万人。华人来源地趋于多样化,不仅来自福建、上海、江苏和浙江一带,而且还有不少人来自北京和东北地区。其中,福建人居多。华人大多集中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据统计,移民大约来自40多个民族。阿根廷接收移民规模之大,使其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道成为移民最多的国家。1850~1970年,阿根廷接收移民600万。如果考虑到阿根廷原有人口并不多,如此之多的移民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当人们谈论拉美国家民族的起源时,常常这样说:“墨西哥人来源于阿兹特克,秘鲁人来源于印卡,阿根廷人来自船上。”

印第安人 主要集中于西部安第斯山区和北部地区,东部和南部地区为数不多。在西北部的胡胡伊省,北部的森林地带,巴拉那河沿岸的米西奥内斯、恩特雷里奥斯、科连特斯和圣菲省以及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等地区,存在着一些规模较大的印第安土著民族,他们居住在与外界联系不多的地区,因自然条件恶劣,生活十分困难。他们基本上保留着自己的血统和文化传统。根据阿根廷印第安人协会统计,这样的印第安土著民族有16个,共计30万人。

种族融合 来自不同民族的移民相互融合是普遍现象。大多数家庭中均有来自不同民族的血统成分。如果上溯到祖父辈或曾祖父辈,很少有家庭保持了单一的民族血统。人们可以从其姓氏揣测出原来的民族根。因此,说阿根廷是个民族大熔炉一点儿也不过分。阿根廷人每年9月都要庆祝移民节,烘托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移民融合共处的团结、统一气氛。

在移民中,与阿根廷当地居民融合最快的是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其他拉丁语族人,与阿根廷人融合比较慢的是日耳曼语系的一些民族。在阿根廷民族构成中,也有少数外来民族群体,力图保存其民族血统和文化传统(如犹太人、吉卜赛人等),优先在本民族群体或团体中选择婚姻,处于一种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经过多年发展,乃至形成较具规模的、相对封闭的社区或村镇。很多亚洲人(主要是韩国人和中国人)移居阿根廷后,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障碍,也形成了比较封闭的民族群体。

阿根廷人的血脉中,流淌着各个民族的血液。但是由于血统以欧洲人为主,尤以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为主,阿根廷人在拉丁美洲被公认为是最欧化的国家。无怪乎有人戏称“阿根廷人是拉美人,但他们更像欧洲人。他们的穿着像法国人,举止像英国人,而思想感情却像日耳曼人”。

阿根廷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单一国籍制。阿根廷共和国领土上出生的人自动取得阿根廷国籍。外国人在阿根廷居住两年后可以申请入籍,入籍是免费和自愿的。阿根廷国籍一经获得永远不会丧失。

阿根廷是南美洲第二大国家,人口为4,560万人,其民族分布情况相对较为多元化。以下是阿根廷主要的民族和人口分布情况:1.白人:阿根廷白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主要为南欧裔,包括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他们大都居住在城市。2.土著居民:阿根廷土著居民主要为克丘亚、阿拉瓦康和特罗利群体,形成各自的文化和,他们占约5%的人口。3.黑人:阿根廷的黑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主要来自非洲的奴隶和移民。黑人多聚居在城市的贫民区。4.其他少数民族:阿根廷还有来自亚洲、中东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移民的少数民族,包括中国人、日本人、黎巴嫩人等。总的来说,阿根廷的人口和民族分布情况比较多元化,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民族和社会差距,尤其是土著居民和黑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阿根廷是南美洲的发达国家,人口约为4千万。该国的民族分布非常多样化,其中最大的民族是白人,占总人口的85%以上。其他主要民族包括亚洲人、黑人、土著和混血儿等。白人主要由欧洲移民构成,其中最多的是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移民。亚洲人主要来自中国和日本,他们主要从事商业和技术方面的工作。黑人大多数是从非洲某些国家移民而来,他们主要在城市贫民区居住,从事一些繁重、低薪和危险的工作。土著人被认为是该国的原住民,虽然他们的比例不高,但仍保留了一定的文化和传统。总体而言,阿根廷的人口和民族分布混合多样,这也是该国的独特之处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阿根廷也在向更加多元化和包容的社会发展。
阿根廷是南美洲第二大国家,其人口总数约为4490万人。阿根廷的主要民族是混血儿和欧洲裔,占据了90%的人口。其中,欧洲裔占据了68%的比例,主要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人。阿根廷还拥有较大的亚洲和非洲裔移民群体,分别占据了1%和0.5%的比例。此外,阿根廷还有少数民族,包括原住民和黑人等。在阿根廷,西班牙语被广泛使用。此外,还有各种欧洲(如意大利语和德语),以及原住民。总的来说,阿根廷的人口和民族分布情况多样化,这也反映了其历史上的移民潮和多元文化的特点。

美国历史上有几次移民潮?

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移民高潮发生在1820年至1860年,这期间移民总数高达500万。移民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其中爱尔兰人大约200万,德国人大约170万,还有大量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同时,移民中也有少数来自亚洲,主要是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

第二次移民高潮是从1861年到1880年,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对劳动力需求旺盛。

第三次高潮从1881年到1920年,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移民顶峰是1907年,达到128.5万人。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洲移民。

扩展资料:

经过这三次移民高潮,192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首次超过1亿。在1820到1920年的100年间,移民数量占美国人口年增长数的20%以上。

美国历史上的这三次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并为以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移民美国

百度百科-美国历史

第一次移民高潮发生在1820年至1860年,这期间移民总数高达500万。移民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其中爱尔兰人大约200万,德国人大约170万,还有大量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同时,移民中也有少数来自亚洲,主要是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
第二次移民高潮是从1861年到1880年,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对劳动力需求旺盛。为了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1864年,林肯总统游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国务卿西沃德甚至向美国驻欧洲的外交官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外交任务来对待。为了从欧洲招募熟练工人来美国工作,一些企业还组团赴欧洲招聘。它们在欧洲许多报纸上刊登广告,印发小册子,对有移民愿望的欧洲人描绘美国诱人的前景。一些企业还对愿意移民美国的欧洲人提供所需的路费。
第三次高潮从1881年到1920年,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移民顶峰是1907年,达到128.5万人。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洲移民。来自英国、德国、瑞典等西北欧国家的“老移民”增长有限,但来自意大利、俄国等东南欧国家的“新移民”却增长迅速。
经过这三次移民高潮,192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首次超过1亿。在1820到1920年的100年间,移民数量占美国人口年增长数的20%以上。美国历史上的这三次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并为以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打下基础。可以说移民潮铸就了美国的强大。
19世纪70年代,大量华工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修筑铁路。图为加州民众树立的铜雕“开路先锋”,以纪念华工对经济繁荣做出的贡献。(丁刚/摄) 根据美国移民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字,美国已迎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近400年间,数千万各国居民带着资金、技术和知识进入美国,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美国逐渐走向了强大。 被称作“种族大熔炉”的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移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620年。近400年来,美利坚民族已成为由100多个民族组成的混合体,就连矗立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也是在1886年从法国“移民”到美国的。移民们怀着各自的梦想,远涉重洋来到这片理想中的土地,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掀起几次大的移民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移民造就了美国,是移民发展和改变了美国。 吸引移民曾是美国最重要的外交任务 在美国建国之初,美国国内总人口仅有390万。除了大约76万黑人外,其余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白人,并且绝大部分来自西欧。出于对欧洲拿破仑战争以及国内就业环境的担心,美国开国之初的几届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疑虑重重,曾制定过一些限制移民的政策。1796—1815年间,到美国的欧洲移民平均每年只有大约3000人。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重获和平。随着大批军人的复员,欧洲各国失业现象愈发严重,移民美国的人数逐年增加。此时,美国也因国内建设需要,改变了限制移民的政策。1848年欧洲革命后,移民美国的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从1820年到1920年的100年间,美国一共接纳了大约3350万移民,形成美国持续百年的移民潮。 被美国历史学家称之为“伟大的人类迁徙运动”的第一次移民高潮发生在1820年至1860年,这期间移民总数高达500万。移民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其中爱尔兰人大约200万,德国人大约170万,还有大量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同时,移民中也有少数来自亚洲,主要是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 第二次移民高潮是从1861年到1880年,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对劳动力需求旺盛。为了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1864年,林肯总统游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国务卿西沃德甚至向美国驻欧洲的外交官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外交任务来对待。为了从欧洲招募熟练工人来美国工作,一些企业还组团赴欧洲招聘。它们在欧洲许多报纸上刊登广告,印发小册子,对有移民愿望的欧洲人描绘美国诱人的前景。一些企业还对愿意移民美国的欧洲人提供所需的路费。 第三次高潮从1881年到1920年,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移民顶峰是1907年,达到128.5万人。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洲移民。来自英国、德国、瑞典等西北欧国家的“老移民”增长有限,但来自意大利、俄国等东南欧国家的“新移民”却增长迅速。 经过这三次移民高潮,192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首次超过1亿。在1820到1920年的100年间,移民数量占美国人口年增长数的20%以上。 移民改变了美国的命运 美国历史上的这三次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并为以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打下基础。可以说移民潮铸就了美国的强大。 在移民潮中,美国坐享其成,无需教育和培训就从欧洲得到成千上万的熟练工人。据统计,1871—1892年间,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中,有大约23%是熟练工人,他们带来了钢铁、纺织等工业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力量。 曾被美国第7任总统 杰克逊誉为“美国制造业之父”的塞缪尔·斯莱特移民美国后,凭借其盗取的英国纺织业的秘密,在美国成功复制出了高效棉纺机,并办起棉纺厂,吹响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号角。电话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和电报之父萨缪尔·莫尔斯等人也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此外,亚洲的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国移民带来了农业和园艺技术,意大利移民则在煤气、电力、自来水等市政建设技术方面功不可没。 在这些移民中,85%的人年龄在14岁到44岁之间,并且以男子居多。这些移民正值年富力强之时,为美国的棉纺织业、采矿业、建筑业等提供了劳动力。在美国东部的隧道和铁路工程中,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和北欧人是主力。在改变了美国早期政治格局和社会面貌的“西进运动”中,中国劳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 在这场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运动中,中国劳工用血汗和生命为代价,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横贯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西段工程的建设。至今,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铁路沿线还可以看到一个中文题字的金属牌匾,上书“加州铁路,南北贯通。华裔精神,血肉献功”。诚如招募华工的倡议者克罗克尔所说的那样:“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中国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的忠诚和勤劳。”这句话后来成为美国移民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外来移民还在美国南北战争时为拯救联邦、废除黑奴制度做出了贡献。欧洲1848年革命后,大批富有军事经验的德国移民来到美国,这些被称为“1848年志士”的德国移民中,有许多人成了支持共和党和林肯的中坚分子。他们帮助组织联邦军队,誓死保卫共和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尔·舒尔茨少将。他在德国革命失败后于1852年移居美国,积极投身反奴隶制运动。1861年他被任命为美国驻西班牙公使。南北战争爆发后,他主动要求领兵打仗,为了鼓动德国移民支持林肯,他还穿梭于美国各州进行旅行演说,总行程竟达近4万公里。 移民浪潮引发排外逆流 在持续100多年的移民潮中,外来移民都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排斥。就美国政府来说,其移民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1815年到1882年间,美国政府实行完全自由的移民制度。但是从1882年开始,美国移民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限制和排斥外来移民的法律一个接一个出台。其中的规定更是千奇百怪,例如禁止白痴和意志薄弱者等入境。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 由于在就业、宗教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880—1920年间美国排外主义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华人、日本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和匈牙利人等都成为美国本地工人和西北欧移民肆意排斥和迫害的对象。更有甚者,1882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专门禁止华工入美的排华法案,该法案直到61年后才被废除。在这一时期,由美国本地人和先来的西北欧移民新教徒组成的“美国爱国者联盟”、“美国联盟”等排外组织应运而生。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887年成立的“美国保护协会”,该协会到处煽风点火,把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出现的政治腐败、市政建设滞后、犯罪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都归咎为新移民的到来。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民众对移民态度的理性化,移民对美国的贡献逐渐被大多数美国人所承认。正如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所说:“美国要感谢移民的贡献。巨大的移民浪潮给美国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给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17世纪非洲黑人和他联欧洲白人来美洲的原因?

非洲黑人去美洲基本都是被贩卖去做奴隶的。
而欧洲白人去美洲则是探险、找黄金、建立殖民地。

最早到达北美的欧洲人——至少是有证可寻的第一批欧洲人——来自挪威。红魔埃里克(Erik the Red)在公元985年前后在格陵兰(Greenland)建立了一个定居点,并从那里向西航行。据认为,1001年,他的儿子雷夫(Leif)已经探索了现今加拿大的东北海岸,并且至少曾在那里度过一个冬季。
尽管挪威传奇提到,北欧海盗对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探索曾远至巴哈马群岛(the Bahamas),但这些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不过,1963年,在纽芬兰北部(Newfoundland)的安斯梅多(L'Anse-aux-Meadows)发现了可追溯到那个时期的一些挪威人的房屋遗迹,于是为传奇中的至少某些说法提供了依据。
1497年,在寻找通向亚洲的西航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登陆加勒比地区仅仅五年后,一个名叫约翰·卡伯特(John Cabot)的威尼斯水手为执行英国国王的使命抵达纽芬兰。虽然卡伯特的航行很快被遗忘,但他的历程为后来英国对北美的主权伸张提供了依据。这次航行也开辟了通往乔治海岸(George's Banks)附近富饶渔场的通道,不久之后,欧洲渔民,特别是葡萄牙人,便经常光顾那里。
哥伦布从未见到未来的美国本土,然而,对这块大陆的早期探险起源于他帮助开发建立的西班牙属地。1513年,由胡安·庞塞·德莱昂(Juan Ponce de León)带领的一个船队在佛罗里达(Florida)海岸现今的圣奥古斯丁市(St. Augustine)附近登陆,拉开了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陆探险的序幕。
西班牙人在1522年征服墨西哥后,在西半球进一步站稳了脚跟。其后的一系列发现扩大了欧洲人对当时这块被称为亚美利加(America)的大陆的了解——这个名称来自意大利人阿梅里戈·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的名字,他撰写的前往“新世界”的旅游记当时广泛流传。时至1529年,世界有了从拉布拉多(Labrador)到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的大西洋沿岸的可靠地图,不过,又经过了一个多世纪,人们才完全放弃寻找通往亚洲的“西北通道”。
埃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是一名老资格的西班牙美洲远征者,曾与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一道征服秘鲁。他参与了西班牙人最重要的早期探险之一。1539年,德-索托的远征队离开哈瓦那(Havana),在佛罗里达登陆,深入今天的美国东南部探宝,最远到达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
1540年,另一名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科罗纳多(Francisco Vázquez de Coronado)从墨西哥出发,寻找神秘的锡沃拉七城(Seven Cities of Cibola)。科罗纳多此行把他带到了大峡谷(Grand Canyon)和堪萨斯(Kansas),但没有找到他的探险队所希望的黄金或珍宝。然而,他的探险队给这个地区的人们留下了一个非同寻常——虽并非初衷——的礼物:相当数量的脱缰之马,从而使大平原(Great Plains)地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几十年间,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变得精通马术,进而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生活内容和范围。
西班牙人从南方北上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Giovanni da Verrazano)等远征者也在穿越和认识现今美国的美洲北部地区。为法国人从事航海的佛罗伦萨人韦拉扎诺在1524年登陆今天的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随后沿大西洋海岸向北航行,到达过今天的纽约(New York)港以北。
十年后,法国人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与欧洲前人一样,怀着找到前往亚洲海上通道的希望启航。卡蒂埃沿圣劳伦斯(St. Lawrence River)河的远征,奠定了法国自在北美拥有的主权,这一主权一直持续到1763年。
16世纪40年代,法国的第一个魁北克(Quebec)殖民地解体。20年,法国于格诺人(Huguenots)试图在佛罗里达北部沿海建立定居点。西班牙人把法国人看作对沿墨西哥湾暖流(Gulf Stream)的贸易通道的威胁,并在1565年摧毁了这个殖民地。然而不久,西班牙军事首领佩德罗·梅嫩德斯(Pedro Menéndez)正是在距此不远的地方建立了圣奥古斯丁城。它成为后来属于美国的这块大陆上的第一个永久欧洲殖民地。
从墨西哥、加勒比和秘鲁的殖民地流向西班牙的巨大财富,激起了其他欧洲大国的强烈兴趣。英格兰等新兴航海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到郎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所频频掠夺的西班牙运宝船的吸引,开始对新世界产生兴趣。
1578年,写过一部关于寻找西北通道论著的汉弗莱·吉尔伯特(Humphrey Gilbert),得到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的特许,向新大陆其他欧洲国家尚未作出领土伸张的“异教徒的蛮荒之地”殖民。这项行动在五年以后才开始。吉尔伯特在海上遇难后,他的同母异父兄弟沃尔特·罗利(Walter Raleigh)继承了这一使命。
1585年,罗利在北卡罗来纳沿海的罗阿诺克岛(Roanoke Island)建立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但它后来被放弃,两年后的再次努力也告失败。直到20年后英国才再次尝试。这一次——即1607年建立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取得了成功,北美洲因此而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早期殖民地
17世纪早期开始,欧洲泛起北美移民巨潮。这股移民潮持续三个多世纪,从最初始于数百名英国殖民者的涓涓细流,发展成数以百万计的移民洪流。这些充满各种强大动力的移民在美洲大陆北部建立起新的文明。
第一批英国移民横渡大西洋前往今天的美国时,西班牙早已在墨西哥、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建立起繁荣的殖民地。同早期前往新大陆的所有人一样,这些英国移民是乘坐拥挤的小船飘洋过海。在6到12个星期的航程中,他们依赖有限的配给为生。许多人死于疾病,在不时遭遇的暴风雨袭击中,有些船永远消失海上。
多数欧洲移民离开祖国是为了摆脱政治压迫,寻求宗教自由,或者寻找在国内无法得到的机会。1620到1635年间,英格兰陷入经济困境,许多人找不到工作,甚至熟练工匠的收入也仅够勉强维生。农作物欠收更是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商业革命(Commercial Revolution)造就了新兴的纺织工业,必须有越来越多的羊毛满足纺织需要。地主为了养羊圈占农田,赶走佃农。前往殖民地在当时成为这些丧失生计的农民的出路。
首先映入这些殖民者眼帘的是新大陆的大片茂林。如果不是友好的印第安人教他们种植当地的作物——南瓜、西葫芦、豆子和玉米,这些移民可能不会生存下来。此外,东部沿海绵延近2100公里的辽阔原始森林,提供了充足的狩猎和木柴来源,也为盖房、做家具、造船以及制作有利可图的出口商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虽然新大陆自然资源非常富饶,但对于那些殖民地不能生产的物品,仍必须仰赖同欧洲的贸易。殖民者所在的沿海地区,从南到北港湾众多,便于航贸。只有北卡罗来纳和新泽西(New Jersey)南部两个地区没有可停泊远洋轮的深水港。
肯纳贝克河(Kennebec)、哈得逊河(Hudson)、特拉华河(Delaware)、萨斯奎汉纳河(Susquehanna)、波托马克河(Potomac)以及其他许多气势宏大的河流,使从沿海到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 Mountains)的大片地区与海洋相通。但是,只有一条河,即主要控制在位于加拿大的法国人手中的圣劳伦斯河,是通往大湖区和大陆腹地的水道。茂密的森林,一些印第安部落的反抗,以及阿巴拉契亚山难以逾越的屏障,使殖民者民不易向沿海平原以外移居。涉足荒原纵深的只有一些设陷阱猎捕的猎手和贸易商人。在最初100年中,殖民者都是沿着海岸线密集定居。
政治因素促使许多人向美洲移民。17世纪30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一世(Charles I)的专断统治成为催化剂。17世纪40年代,查理的反对派在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领导下举行起义并取得胜利,致使许多骑兵——“国王的人马”——到弗吉尼亚另某生路。在欧洲的德语地区,许多小地方君主的压迫——特别是宗教压迫——以及连绵不断的战争,助长了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的美洲移民潮。
这一跨海旅程需要经过谨慎筹划安排,开支和风险都相当大。移民必须在海上航行近5000公里。他们需要餐具、衣服、种子、工具、建筑材料、牲畜、武器和弹药。当时,英国的殖民政策与其他国家和其他时期的政策迥然不同,即向国外移居不是直接由政府而是由私人团体资助,后者的主要目的是从中牟利。
黑人最早去美洲是被贩卖去做奴隶的。

法国黑人和白人的比例

法国黑人和白人的比例大概在15%与80%左右。

法国目前发达的城市,例如巴黎,黑人已经突破40%,黑人新生儿突破60%,而法国边远的城市黑人的比例还维持在10%~20%。鉴于法国白人掩耳盗铃的习性,它们不允许调查黑人人口比例。法国黑人和白人的比例是3:7。法国目前发达的城市,例如巴黎,黑人已经突破40%,黑人新生儿突破60%。法国边远的城市黑人的比例还维持在10%~20%。

所以目前法国黑人占法国整体人口的20%~30%之间。法国黑人和白人的比例是6:4了。现在的法国虽然还是一个以白人为主体的国家,而法国的人口结构却正在快速“黑化”。截至2023年5月30日,法国官方并未公布黑人占比的数量。

法国黑人增加的原因:

1、首先因为法国殖民时代的原因。欧洲列国殖民最为疯狂的时期法国的殖民地大多在非洲。殖民地时代,导致北非国家几乎都说法语,虽然也有保留自己国家语言的,但是一般高中里都会统一法语授课。这样之后,北非国家的黑人和阿人很方便融入法国社会。

2、劳动力的引入。二战结束后,作为主要参战国之一的法国受到了较大的伤害,人口锐减。由于劳动力的缺乏,为了吸引劳动力制定了一系列高福利政策。战争结束后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的法国为了享受战胜国带来的这一波红利开始大量引入黑人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加入法国国籍开始通婚繁衍,产生了更多的黑人。这也是法国黑人多的最主要的原因。

3、政治。二战后欧洲白左风盛行,任何反对移民都被打上歧视标签,加上加入欧盟以来,签订申根协定,各地人员可以自由流动,边境管控又松弛。自然导致了大量非洲移民的到来。

自从法国开放移民之后,法国的黑人日益增长,现在比例大概是2比3左右的
文章标题: 为什么在整体上前殖民地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欧洲裔白人移民的占比呈正相关 由此现象可以看出什么深层的问题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2405.html
文章标签:呈正  欧洲  殖民地  白人  可以看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