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的语言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流派的成就、发展史和影响
西方语言学流派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2】奠基人有:葆朴(F.Bopp)、拉斯克(R.C.Rask)和格里木(J.L.K.Grimm)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这一定律对于确认印欧语亲属关系、了解民族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语音演变规律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原始印欧语 p b bh t d dh k g gh日耳曼语 f p b th t d h k g (第一次转换规则)高地德语 b f p d ts t g kh k (第二次转换规则)根据格里木的解释,日耳曼语族中自成一体的三组音跟更早的原始印欧语的发音比较,都曾发生过音变,情况如下:(1)原始印欧语的浊塞音b、d、g,变成了日耳曼母语中的清塞音p、t、k。如拉丁语中的duo(二)、genu(膝),在古冰岛语中变成tveir、kné。(2)原始印欧语的清塞音p、t、k,变成了日耳曼母语中的清擦音f、th、h。如拉丁语中的pater(父)、tu(你),在古冰岛语中变成fa�0�8ir、�0�6u。(3)原始印欧语的送气浊塞音bh、dh、gh,变成了日耳曼母语中的浊塞音b、d、g。如梵语的bhrāther(兄弟),在英语中为brother。【3】代表性人物:施莱歇尔(A.Schleicher)-----提出了语言的“谱系分类法”,开创了构拟重建的方法。19世纪中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于1861年出版了《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受到浪漫主义和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施莱歇尔提出自然主义语言观,其主要理论观点有:①“语言有机体”理论:语言是一个天然的有机体,它们是不受人们意志决定而形成,并按照一定规律成长、发展而又衰老和死亡。②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假设:语言的生命和其他动植物等有机体的生命一样,都有成长的时期和衰老的时期。成长期语言由简单的结构变成更复杂的形式;在衰老期,语言由它所发展的最高点逐渐衰退,它的形式也受到了损害。并且,它认为语言发展的上升阶段是在人类的史前史,从有史时期开始,语言的历史就是一部衰落史(荒谬)。那么,语言发展的最高点在哪儿呢?就印欧语来说,他把他所拟构的印欧“母语”看作是最高阶段。③语言发展阶段论:世界上的语言有着共同的发展道路,依照一定的阶段发展的。生物是由简单的生命细胞,经过各个发展阶段,然后产生各类生物,语言也是这样。具体地说,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言类型三分法为依据: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即所有的语言都发端于词根语,然后通过辅助词的粘着,最后发展到高级阶段,即印欧语开始衰落时那样的屈折语形结构形式(该理论导致了语言类型优劣论)。④语言谱系树理论:将生物学中描绘生物进化类别的树形图方法应用语言发展过程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根据已发现的对应规则来构拟重建原始印欧语,追溯它的每一分支的发展,绘成了印欧语系语言发展的谱系树,提出了语言的“谱系分类法”。【4】转折时期:青年语法学派19世纪70年代,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转折时期,以莱比锡大学为中心聚集的一批语言学家形成了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所谓“青年语法学派”,代表人物有勃鲁格曼、奥斯托霍夫、保罗等。他们的理论主要有:①语言存在于使用它的人们的不间断的使用之中,因而语言研究应该重视活的现代语言及其方言。②在语言发展中起作用的语音规律没有例外(如有例外,是有交叉规律作用造成的或其他因素造成的)。③类推作用在新的语言形式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评价:青年语法学派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把历史比较语言学推向了高峰。①这个学派总结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语言演变规律,揭示出语言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欧洲和亚洲语言的亲属关系,基本确定了印欧语系的谱系。②今天,历史比较法在语言分化、方言产生和发展的研究、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③把语言分化和方言的形成看作确立语言规律和心理规律的基础,因而立足现时口语,研究语音构成的生理和物理的基础及其语流音变,大大出尽了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④缺陷:将语音演变规律和类推作用看作语言研究中的万能钥匙,因而不可避免地缩小了语言研究的范围,排斥了对语言本质及其语言社会功能等语言学主体问题的研究。【2】评价:①优点:相对于语文学时期是一个巨大进步,使语言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里程碑。 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比较法,注意古今语言,当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活”语言;运用进化论观点考察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作了谱系分类。 ②缺点:对口语重视仍然不够,侧重古语及其发展,将语言事实作孤立的分析;忽视了语言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忽略语言整体的系统性考察→不能适应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当语言研究在观点、方法上酝酿重大变革之时,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出版了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称为语言学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因此而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1)区分语言与言语。着重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体系。(2)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主张系统地研究语言;认为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3)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4)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及其发展与外在条件密切相关,但这种研究与语言系统本身的研究不同,二者不能混同。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又发展出了三个主要的结构主义学派:(1)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 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科布逊(2)丹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 成立哥本哈根语言学会,创办《语言学学报》,论文《结构语言学》 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 (3)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主张实地调查,强调对语言事实作客观的共时描写重要人物布龙非尔德→《语言论》是该派德奠基之作→“布龙非尔德时期” 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强调共时描写和分析应排历时因素。后期代表人物海里斯→《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后布龙非尔德时期”认为语言结构分析的任务是寻求话语单位并说明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结构分析过程中,基本操作程序是切分、归类,依据是分布。 另外,还有日内瓦学派、伦敦学派、莫斯科学派等小的学派。 (1)优点:强调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不能孤立地研究,要从各成分间的关系,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认识;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2)缺点: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语句的具体内容。将形式和意义割裂开来。只能描写语言事实而不能解释原因。 20世纪中叶至今:生成语言学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乔姆斯基革命”)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语法,但发现了弊端,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只分析语言的表面现象,不能解释语言的内在结构,特别是不能分析语言的深层和歧义结构。(例:进口机电产品;他走了半小时了;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语言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 (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LAD),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揭示这些规则试图建立一种人类语言共同的普遍语法,并且解释人们生成和理解话语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由句法、语音、语义三平面组成(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生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前者用一套符号表示,如:S→NP+VP,NP→D+N,VP→V+NP(S代表句子,NP代表名词短语,VP代表动词短语,D代表限定词,N代表名词,V代表动词)。词汇规则是生成合格句子的保证,即对一个句子内各成分加以限制。如上例,“POST”前的名词一定是生物名词(一般指人)。违反这个限定,就会生成不合格的句子。“转换”主要指句式和结构的转换。优点:这种学说适合计算机的应用,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只重表层结构忽视深层结构的不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子和方向,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特别是人机翻译和对话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开创了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历史,他是结构主义流派吗?所谓三大流派是指结构主义流派、转换生成和功能主义吗?历史比较语言学?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继他之后,出现了三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的结构主义.美国的结构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是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然后是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和伦敦语言学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韩礼德的系统语法.
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某种语言或各种语言的发展史,也称为”历时语言学”, 整个19世纪,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占了统治地位,它们都是通过比较各种语言在不同时期在语音,词形,屈折变化,语法结构上的相同点,来建立语言族系,如拉丁语系,日耳曼语系,斯拉夫语系等,并对这些语系的始源语作出假设,如原始印欧语.索绪尔是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他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语言理论与当时的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分不开的。
德国社会学家德克海姆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德克海姆创建了一套新的理论,使社会学从此成为—门科学。他首先给“社会事实”下了定义,把它看作是物质的东西,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质相同。他说,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不论其是否有固定性质,它对每个个人都有“外部制约”……外部制约就是自觉或不自觉要遵守的规范。我们吃饭、穿衣.走路、说话等,都要符合社会规范。德克海姆认为,所调社会事实就是“集体心智”中的思想。这种思想超越每个社团成员而存在间接地、不完善地反映在个人的头脑之中。
德克海姆的思想可能影响到索绪尔的语言观。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语言行为至少有外部制约,那就是一种抽象的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这种系统是通过教育强加给社会成员的,使每个成员没有其他选择。它存在于集体心智之中。许多语言使用者并不懂得这个抽象系统是什么,虽然他们可以纯熟地使用语言。如同社会事实一样,语言也不受历史发展的限制。
弗洛伊德假借历史原因来解释社会中的规范和心理情结,为的是说明如今继续存在着一个“集体心理”,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下意识”心理。他认为,正因为有这种“下意识”心理,一件事情过去之后,继续深深影响着人类。
弗洛伊德的观点符合当时的结构主义思潮,即把任何行为都看成是受一个规范系统所制约的。社会的规范在于‘集体心智”,语言行为的规范在于语言规则,心理上的规范在于心理组织的机能。
在语言学方面,对索绪尔影响最大的是语言学家惠特尼。惠特尼第一次提出:“语言……是说出来的。听得见的符号;主要是通过这种符号人类社会的思想才得以表达;手势和文字是次要的,辅助性手段。惠特尼还提到,语言靠着“传统”势力而“基本保持不变”,但同时又 “不断发展变化”。
惠特尼关于语言的“符号性”’“惯例性”’“任意性”,“可变性”和“不变性”的概念都对索绪尔以及后来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于印欧语系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印欧语系是当代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个语系,近一半世界人口以该语系中的某一种语言为母语.研究印欧语系的起源,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对于认识欧洲远古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的史前考古学对印欧语系起源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但限于各种条件,国内学术界对西方这方面的研究动态所知不多.故特撰此文,供有意者参考.
自18世纪后期发现印欧语系以来,人们即开始讨论其发源地.当时人们多认为印欧语系最早产生在亚洲,特别是中亚山区.从19世纪中期起,学者们多持欧洲起源论,或说印欧语系发端于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或说在德国北部.进入本世纪,欧洲起源论已成主流,人们所争论的只是它的具体发源地.到目前为止,主要有4种观点:一种是“波罗的海—黑海起源说”,认为早在中石器时代,原始印欧语居民就已生活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北岸的广大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逐渐扩散;第二种为“中欧—巴尔干起源说”,认为原始印欧语的故乡在欧洲中部,可能还包括巴尔干半岛,自新石器时代起向外迁徙;第三种是“小亚细亚起源说”;最后一种是“黑海—里海起源说”
[1].在此4种观点中,后两种最为主要,并且正在进行热烈的争论.
小亚细亚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著名考古学家伦夫鲁(C.Renfrew),其主要著作是《考古学与语言:印欧语系起源之谜》(Archaeology
and Language: The Puzzle of Indo-European
Origins).伦夫鲁认为,印欧语系起源于小亚细亚的中部与东部.印欧语系的扩散,实际上是农业传播的结果.具体地说,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6500年,这些操印欧语的原始农人们从小亚细亚逐渐向欧洲及亚洲迁徙.他们呈波浪式前进,每一代人平均迁徙约18公里.当他们将先进的农业引入到一个新地区后,当地那些原先过着采集狩猎生活的土著居民在学会农业的同时,在语言上也渐渐被外来者同化,于是印欧语得以不断扩散.因此印欧语的传播过程,并非是一个武力征服的过程.从历史学上来讲,伦夫鲁的观点有两点与传统的观点明显不同.1.传统上认为印欧语居民离开故乡向欧亚各地迁徙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千年代,也有的说是在公元前4千年代,但伦夫鲁则将此提早到公元前7千年代;2.传统上认为印欧语居民刚刚开始向各地扩散时,过着游牧生活,是游牧者,而伦夫鲁则认为他们是早期的农人.伦夫鲁的观点,实际上涉及到了世界古代史中的许多问题.例如,人们一般认为,欧洲早期农业居民并非说印欧语,而伦夫鲁则将他们看作是印欧语居民.再如,传统上认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兴起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是由土著居民创造的;最早的印欧语居民(雅利安人)是在哈拉巴文明灭亡后才出现在印度河流域的(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哈拉巴文明是被雅利安人灭亡了的).但是,伦夫鲁却认为,来自小亚细亚的印欧语居民带着农业来到印度河流域后,创造出了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的创造者本身就是印欧语居民[2].
伦夫鲁的观点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伦夫鲁的观点与历史学、语言学以及比较神话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大相径庭.例如,比较语言学表明,原始印欧语居民非常熟悉车子,在印欧语系诸语言中,保留着表示车子的共同词根.但印欧语系诸语言中却没有表示“车辐”的共同词根,这表明当有辐车轮出现的时候,印欧语居民已经向四处扩散了.考古发现表明,欧洲的车子最早出现在东欧,时间是在公元前3300年左右,这些车子都是实心车轮;有辐车轮出现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这就是说,印欧语系的发源地在东欧(具体地说是在黑海北岸的东欧草原),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2300年之间,他们开始离开故乡向其他地区扩散[3].这些理由,同时也是印欧语系“黑海—里海起源说”的基本依据之一.
“黑海—里海起源说”的一个主要提倡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考古学研究所的女学者吉布塔(M.Gimbutas).她提出,印欧语系最初起源于乌拉尔山南部到伏尔加河中下游的草原地带(即里海北岸).这一点还可以得到语言学与比较神话学的佐证,因为这些学科的研究表明,印欧语在亲缘关系上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最为接近,而芬兰—乌戈尔语族起源于乌拉尔山的中部地区,该地区与印欧语系的发源地里海北岸草原地区又是相邻的,故印欧语系与乌拉尔语系具有密切的联系.公元前7千年代,西亚的农业通过高加索地区(而不是经由黑海北岸)而影响到了里海北岸草原地区,使这里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区域本来就是野马活动的地带,因此自然成为人工养马的最初发生地.根据考古材料,伏尔加河流域的养马不会晚于公元前5000年.
吉布塔认为,生活在里海北岸的原始印欧语居民后来逐渐向外扩展.在其东部,以米奴辛斯克盆地为中心的阿凡纳谢沃文化(Afanasevo
Culture,约公元前3500年至前2500年)以及后来的安德罗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约公元前2000年至前900年),实际上都是伏尔加河流域原始印欧语文化向东扩张的结果.根据吉布塔的说法,原始印欧语居民向西共有3次大的扩张运动.第一次向西扩张发生在公元前4500年至前4300年前,他们在第聂伯河—顿涅茨河流域的草原地区(即现在的乌克兰南部草原)获得了统治地位,创造出了斯莱德涅·斯多格(Sredny
Stog)文化;他们还进而向西渗透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其影响一直波及到巴尔干半岛北部.第二次扩张发生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前,原始印欧语文化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北部及波罗的海南岸,而多瑙河流域的土著文化则由于与原始印欧语文化相结合,演变成为全新的文化.第三次扩张发生在公元前3100年至前2900年前,印欧语居民来到希腊,同时中欧与北欧也被“印欧语化”.
这样,在吉布塔看来,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农业)后,欧洲实际上就可以分为两大区域,一个是原始印欧语文化区,另一个则由非印欧语居民占据(吉布塔称这些地区为“古欧洲”).原始印欧语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讲原始印欧语,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的生活,实行父系家长制统治,崇拜太阳神,好战,熟练驾驭马及车子,制陶及建筑技术均不发达.与此相反,“古欧洲”的非印欧语居民则是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实行母系统治,崇拜月神及死亡女神,崇尚和平,建筑、制陶及艺术发达.因此,这“两个欧洲”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上都不相同.发源于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印欧语居民,凭借着技术优势(主要是马),逐步征服了非印欧语居民,使欧洲“印欧语化”.在这个“印欧语化”的过程中,欧洲从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从和平的社会转变为尚武的社会,同时,原先非印欧语文化的一些因素也被吸收到印欧语文化中.因此,所谓的西方文明,实际上来源于印欧语文化与非印欧语文化的融合.
吉布塔还认为,在原始印欧语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他们的葬俗.他们将死者埋于地下的墓穴中,一个墓穴可能就是一个家庭,里面所埋的一般为一个妇女加一两个孩子,或一对成年男女加几个孩子;墓室用石头或木头筑成房屋状,可能表示墓穴即为死者之住房,然后再在墓顶上建造一个圆形的小坟丘.由于这种坟丘在俄语中被称作кургáн,所以,吉布塔在1956年出版的《东欧史前史》(The
Prehistory of Easten Europe)中将原始印欧语文化称作“Kurgan
Culture”,此词可中译为“古冢文化”.吉布塔所说的古冢文化实际上包括了俄国及东欧学者所说的许多不同文化,如竖穴墓文化(the Pit Grave
Culture,现在多称之为Yamna Culture),乌萨多伏文化(Usatovo
Culture)以及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等.由于此概念的内涵过于庞杂,所以后来人们渐渐改称其为“古冢传统”(the Kurgan
Tradition),这是目前研究东欧史前史以及印欧语系起源问题时经常要遇到的一个概念.无论是“古冢文化”还是“古冢传统”,实际上是原始印欧语文化的同义词.而欧洲的“印欧语化”(Indo-Europeanization),实际上也就是“古冢化”(Kurganization)[4].
美国另一位考古学家安东尼(D. W. Anthony)与吉布塔一样不同意伦夫鲁的观点,但他与吉布塔也有许多分歧.
安东尼认为,大约公元前5700年,早期农业从多瑙河下游自西向东传入到黑海西北部,使这个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从公元前4600年开始,在第聂伯河西岸,出现了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关于该文化可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522—523页).在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的影响下,第聂伯河东岸也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样,在黑海北岸,以第聂伯河为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文化圈.第聂伯河西岸是比较先进的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以农业与畜牧为基础;村落规模宏大,面积大者可达300公顷,有的村落中甚至有上千座两层房子;使用黄铜制造工具及装饰品;有发达的彩陶,女性陶像流行;出现了刻划符号;与周边地区有广泛的贸易交换.第聂伯河东岸则是相对落后的“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关于该文化可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90页),这里村落分散,房子很小,缺乏黄铜,没有女性陶像,等等.
安东尼进一步指出,第聂伯河西岸主要是森林草原地带,这里降雨量多,森林中的动物资源也较丰富,利于农业或者狩猎.而第聂伯河东岸地区则多为无树的开阔草原,降雨少,比较干燥,农业条件较差,动物资源也不多,人们多沿河而居.随着人口的增多,第聂伯河东岸那些沿河而居的人们只得越来越多地去利用草原动物以获取食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驯养马.所以在安东尼看来,马的驯养最早发生在第聂伯河东岸,而不是像吉布塔所说的那样在伏尔加河流域.马的驯养,使经济转向以开发草原资源为基础,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公元前4200年左右,在第聂伯河东岸,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即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吉布塔认为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是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的原始印欧语居民创造出来的,而安东尼则认为,此文化是从当地的新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促使这个文化迅速兴盛的原动力,就是马的驯养.后来,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向周围扩张,并导致了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等土著文化的衰亡.关于原始印欧语系的起源地,安东尼认为在维斯图拉河(维斯瓦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某个地方,而不是像吉布塔所说的那样在伏尔加河流域.至于哪一种文化属于原始印欧语文化,安东尼没有明说,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第聂伯河东岸的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以及后来的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与原始印欧语居民有关,因为他说,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至少部分地起源于”维斯图拉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土生中石器时代文化,而在他看来,原始印欧语正是发源于维斯图拉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地区[5].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虽然国外学者对印欧语系的起源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他们所做的研究工作还是相当深入的.
历史语言学特点
历史语言学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包括语言变迁、语言之间的关系、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现状
1786年,威廉·琼斯宣读了他关于梵语、希腊文、拉丁语同源的论文。19世纪的语言学家在此基础上,在历史语言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工作,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三大成就”。220年过去了,历史语言学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除了印欧语系的亲属关系研究很确定以外,其他语系还是没有形成定论。各种新的方法提出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文献资料的支持还是不能形成大家都公认的结论。莱曼的《历史语言学导论》,里面举了一堆印欧语系的例子,什么 “strong verbs”“weak verbs”“preterite”。
在中国国内,目前所说的“历史语言学”其实质上就是“汉语史”。不过,也有与“汉语史”有区别的地方,就是体现在“比较”上面,体现在更注重“语音史”研究方面
大家都知道,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其中一个原因是小孩在婴幼儿期的时候,大脑能够调动几倍几十倍于成年人的神经元进行学习。我还发现,人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变化趋势:人年龄越大,记忆能力越差,但理解和推理能力越强。比如同为灵长类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瞬时记忆能力是人的几十倍,但是学习能力却和人类天差地别,猩猩学到几百个单词后,语言能力就无法增长了。类似的,婴幼儿的瞬时记忆力也是成人的很多倍,小孩可能念个几遍就记下一首古诗,但是成年人可能头一天背几个小时,第二天醒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小孩的理解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却无法和成人相比,你让小孩记electroencephalography这个单词,他可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拼,记好几天都记不住,甚至记住了理解不了electroencephalography是什么事物。,但是成年人知道electron-encephalo-graphy=电+脑+图表以后,就可以瞬间明白原来这个词是脑电图的意思。
讲点有关印欧语的历史语言学的知识呢,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语言现象,用理解能力去弥补记忆力的不足。我以前看过一个报道,有人问复旦大学的白钢教授,他怎么学会这三十多种古代语言的,他说,他学了一些语言并了解语言演变的规律后,有些语言的某个单词他自己都能推出来大概是个什么形式。而且,历史语言学并不是非常艰深的科学,有兴趣的同学花一两个星期阅读几本经典的著作,就能有一个基本了解,这对英语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我们为什么认为有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ian 简称PIE)的存在
一般我们说某些语言属于同一语系,即是说两者有发生学的关系,通俗一点讲,就是说某些语言是由同一种语言变的。通常两种语言亲属关系越接近,基础词汇中的同源词就会越多。最常用的是统计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Swadesh list)。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莫里斯·斯瓦迪士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列表大概有两百来个词,基本包含了最常用的单词。随便举几个印欧语的同源词的例子:
表示“向前”:
梵语为 pra,古斯拉夫语为 pro,希腊语为pro,拉丁语为pro,哥特语为fra.
表示“父亲”:
梵语为pitar,波斯语为pedar,希腊语为patēr,拉丁语为pater,哥特语为fadar。
表示“母亲”
梵语为mātar,希腊语为pētēr,拉丁语为pāter,古爱尔兰语为máthir。
这些词比较容易判断,但是有些同源词则不是那么容易一眼就看出来,比如:
希腊语的themos(热)、英语的warm和拉丁语的formus(热)实际上是同源词,都源自原始印欧语的*gwher-(加热、热)
历史比较语言学始于十八世纪后期和十九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有三个主要原因:语言材料的积累, 科学方法的引入和梵文的发现。
1.1 语言材料的积累。
文艺复兴以后, 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 各种民族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 对它们的原始语言进行了种种猜测。在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美国之后, 欧洲的科学旅游和冒险以及宗教传播的兴起一度成为热潮。结果导致了欧洲人有着广泛的语言视野, 不仅有欧洲的语言, 而且有美洲, 亚洲和非洲的各种语言。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调查世界上的语言, 并收集语言材料。
1.2 科学方法的引入。
引进其他学科的科学方法, 特别是生物学, 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物学领域, 学者们于十八世纪上半年发现并收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 在整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 自然采用了历史比较的方法, 形成了比较解剖学和比较植物学的新课题。由于这些新学科的历史比较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所以对其他学科, 尤其是语言学领域的学科影响很大。
1.3 梵文的发现。
梵语的发现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的最直接的动力。在十八世纪, 许多传教士学习梵文来布道, 他们发现拉丁语中有许多相似的词, 两者的语法结构非常相似。亚洲和拉丁语之间的相似性引起了欧洲学者的兴趣。威廉·琼斯 (Franz Bopp1791-1867) 是第一个开始深入研究梵文的人, 他发现印度的梵文和欧洲的希腊文和拉丁文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真正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系统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的人是丹麦人拉斯克和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他们被公认为是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
拉斯克在1814年写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一书 (1818年出版) 。这部书的初稿是拉斯克提交给丹麦科学院组织的一项论文竞赛的参赛论文。这篇后来获奖的论文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定了理论方法的基础。拉斯克指出, 通用词的对应不能决定语言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种对应可能只是语言之间借词的问题。语法上的对应是亲属关系的一个可靠的标志, 因为语言的语法变化很少或没有。拉斯克从理论上论证了语音通信规则对于建立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古北欧语, 希腊语和拉丁语的一些相应的规则。
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亦称越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是一门研究语言历时变化的学科。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初的历史语言学是比较语言学,中文习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主要研究语言如何变化和导致语言变化的原因,包括语言史前史的重建,语系的认定,导致语言变化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等。
中文名
历史语言学
别称
越时语言学
研究内容
语言变化
实质
“汉语史”
快速
导航
内容
现状
简介
历史语言学所关心的主要是对语言谱系的梳理和对史前(指有文字以前)语言的测拟。
内容
历史语言学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包括语言变迁、语言之间的关系、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现状
1786年,威廉·琼斯宣读了他关于梵语、希腊文、拉丁语同源的论文。19世纪的语言学家在此基础上,在历史语言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工作,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三大成就”。220年过去了,历史语言学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除了印欧语系的亲属关系研究很确定以外,其他语系还是没有形成定论。各种新的方法提出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文献资料的支持还是不能形成大家都公认的结论。莱曼的《历史语言学导论》,里面举了一堆印欧语系的例子,什么 “strong verbs”“weak verbs”“preterite”。
在中国国内,目前所说的“历史语言学”其实质上就是“汉语史”。不过,也有与“汉语史”有区别的地方,就是体现在“比较”上面,体现在更注重“语音史”研究方面。
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亦称越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是一门研究语言历时变化的学科。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初的历史语言学是比较语言学,中文习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主要研究语言如何变化和导致语言变化的原因,包括语言史前史的重建,语系的认定,导致语言变化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等。
历史语言学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包括语言变迁、语言之间的关系、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文章标题: 感慨原始印欧语的的研究,使之有如此清晰欧洲史前史;我们的汉藏语有类似的结果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