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18 02:00:4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流行于西方的诺亚方舟的故事,记载了一场史前大洪水:“诺亚活到600岁那一年(公元前2370年)2月17日那一天,浩瀚深渊的泉源尽都裂开,天上的水闸都打开了。洪水淹没大地150天……7月17日方舟停在阿勒山上……诺亚601岁那一年,见地面已经干了……”
关于公元前2370年的这场大洪水,现代人更习惯称其为“史前大洪水”。对于这场大洪水的传说,在东西方很多国家里,均有相关民间故事、史料典籍进行了记载。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对于这场史前大洪水,则有大禹治水的记载。
巧合的是,西方所说的诺亚600岁的公元前2370年,大体正处于尧舜禹时期,也正是华夏大地浊浪滔天的时期。果真是一次时间的巧合吗?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1、《史记》如何记载大禹治水
《史记》中是这样记载大禹治水的: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在尧帝时,滔滔的大洪水,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平民百姓生活在忧苦之中。尧帝寻找治水之人,群臣推荐了鲧。
但用时9年,鲧没有平息水患,被放逐羽山而死。舜选用了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最终大禹导九山、导九川、四海会同,定九州而安天下。
2、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吗
现代人常说,西方人把神话当历史,东方人把历史当神话。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大禹治水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历代史书都有记载,留存于世的禹王庙、禹王亭、禹王山等遗迹更是不一而足。
大禹治水成功的关键是改“堵”为“疏”,凿九山、通九江,从而治水成功,后世留下“大禹善治水,君子善导人”之说。根据记载,“大禹生于东夷”,夏启承大禹之德建立了夏朝。
3、史前大洪水是怎么发生的
关于史前大洪水的发生,西方的史籍将其归结为,上天发现人世间充满邪恶行为,想用大洪水消灭恶人……东方则讲述了一个《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过去,共工与颛顼帝争夺天帝的位子,共工惨败,愤怒之下头撞不周山,撑天柱折断,系地绳也断了。天空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向西北方向移动;大地的东南角崩塌,所以江水、泥沙向东南方奔流。
4、共工故事的真相是什么
共工怒撞不周山的故事,被古人用来解释日月星辰的移动、大河向东流的自然现象。那么,这个故事的真相是什么?对此,较有共识的解释是:共工是上古时期临水而居的氏族,因善于治水而得名。为了争夺部落的话语权与颛顼开战,结果战败了。
共工带领族人导水入野,淹没了颛顼族的居住地。本来想用“水战”的方式打败颛顼,但大洪水最终完全失控,使中原地区一片汪洋……很多人认为,共工故事的真相就来自远古时期两大氏族部落的战争。
5、与上古大洪水相关的记载
大禹治水、共工撞不周山的故事其实不能单一来看。翻看众多古籍,上古时期的几个人物、事件特别引人注目:
之一: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
之二: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之三: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上述所说的是上古时期,天空出现10个太阳,人间炙烤无雨,有女巫求雨失败被活活烤死。于是尧命后羿射日,射落9个太阳,只留1个。而关于女祸补天的故事中,史籍说明原因是“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这说明,史前地球发生过一次惊天动地变化,烈日当空,犹如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随后大地又洪水滔天,人们流离失所。最终,以女祸为代表的英雄挺身而出,救人类于水火之中……
6、关于史前大洪水的解读
是否真的有过史前大洪水?这个问题应该有明确答案了。对于这场大洪水的发生原因,目前有各种解读:
解读一:史前,地球板块发生大漂移。原本一个整体的陆地,因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原因分裂,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史前大洪水。
解读二:史前,因为一次地外行星的撞击,导致地理大变化,引发大洪水并导致恐龙等生物大灭绝,甚至导致了史前文明的毁灭。
之三:史前,两个地外文明,为争夺地球统治权,在地球上空发生一场核战。两个地外文明两败俱伤,导致地球发生超自然的现象,比如大洪水,比如被误认为是10个太阳的太空飞船等等。
总之,由史前大洪水引发的对史料、故事、传说的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解读方式,正如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诺亚方舟的样子,就有一千个大禹治水的样子……那么,你是怎么解读这场史前大洪水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