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俺答汗在“庚戌之变”中为什么没有攻破北京城,继而恢复元朝呢

时间: 2023-06-22 22:00:4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俺答汗在“庚戌之变”中为什么没有攻破北京城,继而恢复元朝呢

蒙古与大明之间进行的复国之战


蒙古与大明之间进行的复国之战

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元对中原的统治结束。

此后300年间,退回草原的蒙古人仍多次入侵,试图恢复成吉思汗的荣光。

其间,蒙古不乏雄主,甚至一度兵临北京,但始终无法再入主中原。

1368-1388:志在恢复的北元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

途中,元顺帝“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颇有重振山河之意。

当时,尽管大都丢失,但西北、西南广大地区,仍然为蒙古贵族所占,元顺帝调兵遣将,志在恢复。

只是,病入膏肓的大元,内部矛盾重重,在中原早已失人心,元军连战连败。

顺帝死后,其子昭宗以“宣光”为年号,试图像周宣王、汉光武帝一样实现大元中兴。

他“延揽四方忠义,以为恢复之计”,志在“恢复中原”。

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三道北伐,被扩廓帖木儿大败,北元形势稍安。

然而,昭宗对中原的几次进犯,也都失败,始终不能如愿。

1388年,明军在端掉了云南、辽东等地的残元据点后,再次北伐。蓝玉率军在捕鱼儿海打破北元!

逃跑后,天元帝及其长子被部将所杀。

此后,蒙古大汗不再使用汉式庙号、谥号,北元灭亡。

北元的悲剧:回到草原,水土不服北元统治者,志在“恢复中原”,但不过20年,中原没见着,自己先灭了。

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元统治者,虽然祖上来自草原,但其早已成为中原王朝。

统治中原时,农耕地区征税成本低,经济发达,朝廷以丰富税收养活官僚,以实施集权统治。

可是,退入游牧地区后,人民逐水草而居,税赋成本高,经济落后,再以元制统治草原已不现实。

因此,北元的贵族、官僚各掌军队,不服中央。

同样,原先居于草原的部族也不再需要北元统治者了。

早年,元帝在中原,有钱有兵。各部服从元帝,可以获得元帝恩赏,反抗元帝,又难以抵挡大军。

如今,元帝丢掉中原,再无财富拉拢各部,也再无庞大中央军压制各部了。

因此,元帝退出中原之初,尚可吃老本,依靠剩下的财富、兵马,扩廓帖木儿等名将与大明相争,但一旦不能快速攻占富庶之地,即便能击败明军,老本终究是老本,经不起耗损。

所以,北元看起来还很嚣张,但早已外强中干,一遇挫折(捕鱼儿海之战),就再无力控制局势,迅速崩溃了!

1439-1455:也先的野心北元灭亡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

1410-1423年,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四次以鞑靼和兀良哈为打击目标,只有一次以瓦剌为打击目标。

联此击彼,拉一打一,原本是务实的作战策略,可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得利最大的却是“挨打最少”的瓦剌。

瓦剌一面臣服于大明,一面迅速扩张。

到1447年时,瓦剌控制了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接西伯利亚、南抵长城的广大地区。

1449年,土木堡,瓦剌大败明主力,活捉了明英宗。

旋即,瓦剌军挟持英宗,直逼北京!

当时,北京城内许多大臣主张放弃北京,迁都。

果真如此,也先,或许真的就“恢复中原”了。

于谦坚决抵抗,明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回到瓦剌后,也先击败了脱脱不花汗,自称“天圣大可汗”。

旋即,也先致书景泰帝:传国玉玺在我手上!当年元受天命,现在传到我了。明“宜顺天命”,遣使承认我为大元可汗,两家共享太平。

字里行间,透露出勃勃野心。

然而,仅仅2年后,也先就被遇刺身亡。

其后,瓦剌衰落、分裂。

也先的悲剧:强大而脆弱也先有雄才,短短几年,西攻哈密,东击兀良哈,南破明军主力,直逼北京。

可是,尽管也先控制了广大地区,但却只是“虚胖”。

也先通过征战、设官、联姻等手段,使大批部族归附与他,但他并没有完成对草原的整合。

各部虽然臣服于也先,但仍然保持极大的独立性。

因此,也先虽然连战连胜,但其主要军事力量,始终只有瓦剌4、5万人,即使攻到北京时,手中仍然只有5万人。

大明有时候会犯二,但是不可能一直犯二下去,而只要大明不犯二,以瓦剌这点人马,是撼不动大明的。

如果也先不能尽快入主中原,那么,尽管各部形式上归服于他,在经济上却依然更依赖与大明的贸易,并不会一直忠诚于他。

攻北京失利后,或许是为了对内部进行整合,也先选择了篡位自立,屠戮黄金家族。

黄金家族虽然今非昔比,但毕竟一直是草原各部的精神纽带,此举,非但没有使他完成整合,还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果不能整合草原各部,即便表面上强大,也是不可能发展出真正的草原帝国的。

整合草原的任务,落在了也先的外曾孙,达延汗身上。

1487-1517:达延汗的“中兴”达延汗,是也先的外曾孙,也是成吉思汗的15世孙,黄金家族成员。

他16岁开始亲征,大败了瓦剌等部,统一了漠南蒙古。

地盘不如也先,但其统治更稳固。

他强力推行改革,剥夺了异姓封建主对部族的统治权,以他的儿子们统领各部,试图改变蒙古各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

他没有声张自己要“恢复中原”,相反,他长时间与大明保持和平。

正因如此,在他治下,蒙古的生产得到发展,实力得到稳固增强。

因此,他被认为是蒙古的“中兴之主”。

不过,天不假年。

44岁时,达延汗去世了。

达延汗的悲剧:昙花一现尽管达延汗长长时间与大明保持和平,但当时大明已渐渐衰落,如果蒙古保持稳定发展,是有可能获得一些机会的。

达延汗去世33年后,庚戌之变,俺答汗一度再次掳掠到了北京城下,大明的防御体系一团乱麻!

如果达延汗不早早去世,其能制造的威胁远比俺答汗大得多。

整合起来的草原政权,将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

即便达延汗不能全取中原,但只要占据一块较大的农耕地区,则他们可能发展成辽帝国一样的,能维持长期稳固的政权。

可是,仅仅44岁时,达延汗就去世了。

以父子关系为纽带的大汗与各部关系瓦解了,分裂再次到来。

中兴之业,昙花一现。

俺答汗:务实的止战达延汗去世后,蒙古再次分裂。

他的孙子俺答汗,是土默特蒙古的首领。

这支力量一度给大明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1550年前后,俺答汗发起了对大明的攻势。

大明的防御体系一片混乱,俺答汗一路突破长城,长驱直入。

当时,赵全建议:趁机控制长城关口,并攻占太原等地,争取实现对北中国的统治。

俺答汗拒绝了。

如果是当初统一各部的达延汗,他们或许还可以一试。

但是,如今,仅仅是土默特,俺答汗并没有实力做到。

俺答并不强大。

宣府有备,俺答汗便不敢攻,白羊口闭关抵御,俺答汗就只有绕路而行。

他可以利用大明的政治腐败、将领无能、防务废弛,长驱直入,但他的实力尚不可能真的挑战大明的统治。

1570年,隆庆和议,开关,各取所需,维持和平。

明蒙战争,告一段落。

俺答汗的悲剧:机会不再属于蒙古明朝,已经衰落了。

可是,这个机遇,并不属于蒙古。

大明不行了,但蒙古也始终没有完成自己的整合。

俺答汗入侵时,费尽全力,也只有6万人。

除非大明自己崩盘(如1644年为李自成所灭),蒙古人是没有机会挑战大明的。

而俺答汗的一个举措,使蒙古大汗再难将蒙古各部整合起来。

俺答汗攻入青海后,接受了黄教。

短期而言,俺答汗被承认为成吉思汗的化身,全蒙古的大汗,是有利的。

但是,长期而言,这也意味着:“黄金家族”不再是唯一的政治中心!

机会,不再属于蒙古人。

1620-1644:被整合大明衰落了,蒙古还是一盘散沙,后金(清)崛起了。

后金先是利用林丹汗与科尔沁等部的矛盾,与科尔沁等部结成同盟。

随即,后金以黄教喇嘛为使者,与漠南蒙古各部结成同盟,孤立林丹汗。

最终,在皇太极的主持下,满蒙同盟形成。

漠南蒙古,再次统一了。

只是,统一他们的,是后金!

此后,仍有一些蒙古人宣称要恢复成吉思汗的伟业。

比如:噶尔丹。

准噶尔人又与大清打了许多年,但是,那跟明蒙战争已经不再是一回事了。

总的来说,明代时,蒙古不能“打回来”,并非蒙古人不善战,也并非大明一直牛逼。

关键是:蒙古人始终没有再次完成整合。

元代的一套制度,搬回草原,水土不服。

也先领导的瓦剌虽盛极一时,但仍然无法改变各部一盘散沙的境地。

达延汗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度“中兴”,但以诸子分统各部的方法,只能收一时之效,待达延汗去世后,再次分裂。

终大明一代,蒙古人始终没有完成自己的整合,虽能制造威胁,但终不能入主中原。

为什么俺答汗连年进攻明朝边境有连年向明朝求和

很简单,因为战争成本和综合实力的差距。俺答汗控制鞑靼蒙古时,气势很盛,再加上嘉靖皇帝不愿与鞑靼互市贸易。不互市,鞑靼部落就没有生活必须的铁骑,茶叶和盐,于是俺答汗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攻大同、宣府并最终包围北京,史称庚戌之变。此时大明王朝正面临着“南倭北寇”的困境(即南方沿海有倭寇的骚扰,北方长城一带有蒙古各部的侵袭),不得不与俺答汗和谈,明朝各地勤王的援军在和谈期间纷纷赶到,俺答汗不得不引兵北还。嘉靖皇帝之后的隆庆皇帝即位,明朝与鞑靼之间确定“封供”关系,签署互市的和议,史称“隆庆和议”。自明朝开国以来,明蒙之间长达200多年的战争局面终于落下帷幕。当然,和议的背后还有最重要的国家综合实力作为保障,自隆庆初年解决了沿海倭寇的问题后,明朝得以腾出手来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往北方长城,镇守北京北面的门户蓟州。戚继光加固长城,筑建炖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戚继光手下几乎每个士兵手里一支火铳(相当于今天的步枪),俺答汗的骑兵还没靠近长城就被扫倒一片,每战必败(太危险了!这样的战争成本可太大了!为了抢生活用品把命弄丢了可就太不值得了!),双方之间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使得俺答汗只能以恐惧的心理臣服大明,老老实实的封供互市。
每年想打明朝,就去打了,首先,没有考虑清楚双方的情况,结果被明朝打败。然后,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去求和。最后,明朝当局认为,“和为贵”,就同意求和。不过,我还认为,明朝应该给俺答汗一个爵位了,而且一年比一年高。
日子过不下去就去边境抢掠一番,惹恼了明朝,明朝派大军围剿时就有求和,典型的欺软怕硬
想打又打不过,主要为了生活用品。蒙古没有什么手工业,许多东西靠抢。自从戚继光和李成梁等镇守边境,俺答再也打不过明朝。最后在王崇古的谈判下,蒙古再也没来进攻。

明朝于谦被杀93年后蒙古再次兵临京城下,严嵩如何保卫北京呢?

南宋一个靖康之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本靠着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可以再度恢复北宋时期的疆域,直捣黄龙也是有可能,可却因为赵构与秦桧的一意求和而使得宋朝军民与金军十多年的战争结果毁于一旦。

明朝一个靠着驱逐外敌,恢复华夏建立起来的国家,从朱元璋开始就俘获了无数的人心,虽然说有朱棣这种靖难之变改变继承顺序。但终究是带来了七征蒙古,内外盛世。



可到了土木堡之败的时候,几乎就是明朝版本的靖康之变,幸好有于谦挺身而出,守住了北京城,击退了蒙古人,但后面夺门之变复位的正统皇帝却杀掉了于谦,使得天下人为之流泪。

但戏剧化的是,南宋在岳飞死后二十年就再次遭遇了金人的入侵,使得百姓无不怀念我岳飞。而明朝自明英宗冤杀于谦之后93年,也遭遇了蒙古人的大局入侵,正所谓国家有难思忠臣,93年之后的嘉靖皇帝时代正是奸臣严嵩当道,那他是如何击退蒙古人的入侵,保住北京城的呢?

嘉靖皇帝之前的蒙古兴衰



瓦剌首领也先自己都可能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如此轻易地击败明朝的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胜利使得本已在朱棣手上被打残的蒙古有了再次复兴的契机,他们甚至还做了进入明朝京城,恢复元朝的梦。

可很快就被于谦击败,在留下几千具尸体之后迅速北归,而随着也先的死亡,被强行凝聚在一起的蒙古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而明英宗之后的明孝宗皇帝吸取了土木堡之变的教训,不再对外兴起战事,而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内民生,到明武宗的时候有了再次打击蒙古的力量,可是这两代皇帝都英年早逝,没有子嗣使得求仙问道的嘉靖皇帝上了位。

蒙古南侵的真正原因



嘉靖皇帝出自明朝藩王,因为明武宗没有后代,才使得他有了机会。在早期他也是兢兢业业,为明朝去除了许多弊端和腐败。到到了中后期之后就沉迷享受,每天所做的事情不是“求仙问道”就是对于“古代大礼仪”制定,因为他忽略了关外蒙古,使得蒙古人再次做大,而明朝267年,几乎有两百年的时间都是与蒙古的来回战争,明朝强则蒙古弱,蒙古强则明朝弱。

明朝边境市场的关闭的蒙古南下的导火线。本来从永乐皇帝朱棣以后就有与蒙古人“互市”的习惯,一方面是通过互相贸易从蒙古购买高大的蒙古马来作为明朝骑兵军马的重要补充,一方面是通过将“茶叶”“盐”“部分铁器”与“丝绸布匹”卖给蒙古人来减少他们对于边境百姓的掠夺。



本来这个“互市策略”是十分好的,但难就难在需要有人监督,如果在皇帝指令大臣严格监督之下可以正常进行,但失去了监督之后机会陷入危机。像嘉靖皇帝忽略边境互市之后使得许多边境官员纷纷加大了对于贸易的征税,从中进行克扣。

后面导致了许多中原百姓因为被剥削的太过厉害,根本无利可图,互市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边境市场不得不关闭,而边境市场关闭之后的蒙古人失去了铁器,盐巴,布匹这些生活必需品之后就向明朝皇帝上书请命,却被贪冠扣下,在得不到嘉靖皇帝答复之后,他们只好率领大军南下抢夺这些物资。

嘉靖皇帝与奸相严嵩主导下的守城之战



嘉靖二十九年(公历1550年)六月,经历了无法生活,求开边市使臣北斩之后的蒙古俺答汗终于忍不下去了,率领着十万骑兵直扑山西的大同城。

当时镇守大同的总兵仇鸾是明朝内阁首辅严嵩的干儿子,他平时带着士兵欺压百姓的确有一套,但真正抵御外敌,率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在看到蒙古骑兵大军压境之后他想出了一条所谓的“妙计”,送了俺答汗一大批金银珠宝,让他不要攻打大同,说旁边的宣府不仅富有,守备还十分薄弱,俺答汗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情,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一大笔钱,还知道了明朝守军的虚实,当时就率领着大军扑向了宣府。



宣府守军被大同总兵卖了之后很快告破,蒙古骑兵长驱直入,一直杀到了北京城郊密云地区的古北口长城,这下子使得嘉靖皇帝和朝中大臣都慌了神,急忙下令天下各地勤王。而这个时候距离于谦去世仅仅93年而已。蒙古人的骑兵就再次杀到了京城。

各地勤王之师到达之后,嘉靖皇帝让内阁首辅严嵩辅助这件事情,而严嵩又让自己的干儿子仇鸾作为“平虏大将军”,让他主导天下军队。并告诉他你心中的小九九我都知道,在边境地区打了败仗可以掩盖过去,但在京城要是再败那就真的亡了。



而仇鸾根本不敢与蒙古人交战,就带着十万大军瞎晃,每天吃不饱饭,后面与蒙古人发生了遭遇战,战死了几千人,无数的百姓遭到屠勠,纷纷逃到了北京城周围,而俺答汗在北京城周边地区大肆掠夺了一番之后感觉这次收获已经足够自己好几年用的了,又觉得还是没有把握攻下北京城,就自己退兵了。

见到蒙古人退兵之后的仇鸾就宣扬是自己击退了蒙古人,并追杀了几十个落单的蒙古士兵。并在周围杀了几百个老百姓冒充蒙古人人头,嘉靖皇帝得知之后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第二年,蒙古与明朝重新开放边境互市,而严嵩也与俺答汗达成了一种默契,即任由蒙古人进入抢劫,而俺答汗每次也只是抢掠物品不杀人。可怜明朝上百年军威就这样荡然无存。边境百姓成为了蒙古人的羔羊,而奸相严嵩的这种行为也被世人唾弃,和93年之前的于谦差之甚远。

他建立了非常严密的防守。死守北京。坚决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严嵩把仅剩下的一些士兵合理安排。誓死保卫北京。
蒙古因为土木堡之战中获得了胜利,然后93年后再次起兵攻打北京,严嵩利用贸易进行保卫北京,因为当时的草原缺少盐所以用盐来控制蒙古。

明朝于谦被杀93年后,蒙古再次兵临京城下,严嵩如何保卫北京?

明朝嘉靖年间,蒙古部族与中原内地的贸易往来时断时续。蒙古物资匮乏,即使有钱也换不来必需品,于是他们经常南下抢掳,而明朝政府干脆就把边境贸易关闭掉。

在部落争斗中取得优势的俺答汗,向明政府请求重开边境贸易,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内阁首辅严嵩害怕蒙古人乘机入关,于是“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嘉靖二十一年(1542),俺答再次派使者到明朝谈判。使者经过大同时,被大同巡抚龙大有逮捕,请示朝廷后,将使者斩首示众,以显示大明朝的威风。



嘉靖二十九年(1550农历庚戌年)六月,俺答率领十万骑兵,进攻大同。大同总兵仇鸾是严嵩的干儿子,他根本不懂什么兵法战略,平时吓唬老百姓还可以,一看蒙古骑兵铺天盖地压到城下,吓得要尿裤子。

仇鸾紧闭城门,龟缩不出。不过一个庸碌的蠢才能爬到这个位子上,必然也有一定的手段,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退兵的妙计。他在城中搜罗了一大批金银财宝,派人送给俺答,恳求俺答不要从大同走,只要别从我这儿过,你爱走哪儿走哪儿。

遇上这样的对手,俺答喜不自胜,于是揣起这批财宝,改攻宣府(河北宣化)。宣府的守将们没有仇鸾这般高明,城池被俺答攻破。俺答势如破竹,一路杀到京郊密云的古北口长城,明军不堪一击,俺答大军径直来到北京城下。



朱厚熜听说俺答南下,早就四处下诏调兵勤王。给俺答送礼的仇鸾接到诏书,立即派快马将奏折呈与朱厚熜。

在奏折中,仇鸾大吹特吹,说俺答准备侵犯大同,一听自己的名号,害怕了才改道。自己甘做勤王之师,定叫俺答有来无回。朱厚熜便任命仇鸾为平虏大将军,总管各路兵马。

不久,各路勤王的队伍陆续赶到京师,可是京师的粮食竟然不够使用。士兵开始还能每人三张薄饼,没两天,连薄饼也没有了。士兵们腹中空空,哪里还有力气打仗?

兵部尚书丁汝夔向严嵩讨教战略战术,严嵩说:“在边关打仗,打败了也能遮掩过去。这次形势不同,在天子脚下,万一打败了怎么解释?俺答不过是个饿贼,让他吃饱了他自己就走了。”于是京城坚壁清野,不许任何人进出。



俺答一路上烧杀抢掳,老百姓纷纷逃往京城,但是逃到北京城下才发现,皇帝已经抛弃了他们,任由他们被蒙古军团宰割,一时京郊哭声震天,死尸遍野。

这时,仇鸾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大同,进援京师,但刚到昌平就遇到了俺答。一经交战,仇鸾便大败,死伤几千人,仓皇溃逃。

俺答在京郊扫荡了八天,明军一箭都没敢发。蒙古大军抢到大批的粮食、牲畜、财宝,还掳去无数青年男女到蒙古去做奴隶。

这个饿贼吃饱了,也抢累了,开始撤退。这时天降大雨,俺答来时的路都变得泥泞不堪,行走艰难。俺答怕明军设下埋伏,又改变路线,兵分两路分道撤退,搞得人困马乏。其实他真是多虑了,仇鸾哪有那个胆量?还敢打伏击?



仇鸾等俺答撤走了,才伸出他的脑袋,发现路上有逃难的老百姓,于是命令手下斩杀了几百人,砍下脑袋向皇帝报军功。昏庸的朱厚熜大大地奖赏了他,加封他至太子太保。

但是这次事件,蒙古人到家门口打劫像逛超市一样,对皇帝朱厚熜来无异于奇耻大辱。兵部尚书丁汝夔作为全军最高领导,成了皇帝的出气筒。朱厚熜以"御寇无策、守备不严"之罪,下令逮捕了丁汝夔。

丁汝夔赶紧向严嵩求救,严嵩拍着胸脯保证,老弟放心,有我在,你死不了。但是当严嵩发现皇帝非常恼怒时,竟不敢发一言,于是没过多久,丁汝夔的脑袋就搬了家。

第二年,俺答又向明政府提出开放贸易,这回明政府同意了,在边境开设了马市,允许蒙古人用马匹交换中原的物产。



在古代,马是最有价值的动物,因为马可以用于行军打仗,蒙古的富人拥有马匹,而穷人家只有牛羊,这样就无法参与贸易交换,于是俺答又申请增加牛羊的交易,明政府又不同意。

对于蒙古人来说,不能交换,那就只有抢,没别的办法。于是边境摩擦又开始了,贸易再次中止。从这儿以后,俺答也不再提出申请,干脆每年到中原抢几次,就像赶集一样。老百姓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任由蒙古军团抢来抢去,明政府的威风和颜面都荡然无存。




严嵩只能利用手里的军队来保卫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兵临城下,除了自己防守和叫人帮忙,还能怎么办,就只能这样了。
严嵩直接和蒙古进行谈判,答应给予一些钱财来化解矛盾。
在蒙古大军攻打北京时候,严嵩严令禁止出城作战,因为严嵩认为,蒙古攻打北京只是为了掠夺,掠夺够了自然走了。
文章标题: 俺答汗在“庚戌之变”中为什么没有攻破北京城,继而恢复元朝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3321.html
文章标签:北京城  元朝  攻破  中为  之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