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16 22:59: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古代的时候因为官制还不完善,很多衙门的官吏数量其实严重不足,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特别是府县一类的地方衙门,不仅要管民政,还要负责治安、司法、征收钱粮等事务,可是除了一个主官之外,只有少数胥吏协助处理公务,更是忙不过来。
加上当时官员大多是通过科举出仕的。这些官员熟读经书,但是缺乏处理政务的经验,对于法律、财会等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在处理日常工作时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各级官员往往会聘用一些文人学士,帮助自己出谋划策、起草书信奏章、处理日常公务。这种人一开始称为幕僚,明清时期则称为师爷。
每个官员雇佣多少师爷并没有规定,全看个人需要和财力是否允许。通常来说,府县这种地方官员往往会雇佣一个帮忙起草文书奏折的折奏师爷,一个帮助判案的刑名师爷、一个协助征收钱粮和管理地方财政的钱粮师爷。
不过有些没钱的官员也会少聘请那么一两个,让一个师爷身兼数职。而那些高级官员,特别是有钱的高级官员,可能雇佣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师爷。所以明清时期师爷到底有多少,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一般认为在清代师爷这个行当发展到了巅峰的时候,当时仅府县两级衙门中,师爷的数量就超过了一万人,可谓数量巨大。
由于师爷需要帮助自己的雇主写文书奏折和处理日常事务,必须熟读经史,精通政务民情,需要有相当的文化基础,因此官员们往往聘请那些科举失败的落第书生为师爷。而自宋代以后,江南日益富庶,教育之风也随之兴起,私塾遍地,读书人数量较其他地区为多。可是当时能通过科举出仕的人毕竟数量有些,那些没能考取功名的书生只能另谋生路。绍兴一带多山少田,人口又多,相对苏杭这些富庶地区,落第的书生在本地难以找到适合的生计,大多只能外出择主而幕,所以从一开始,绍兴籍的师爷数量就比较多。
而且师爷这个行当有很强的专业性,特别是刑名师爷和钱粮师爷,需要精通律法和财会知识,一般的读书人无法胜任。绍兴人精明能干,在意识到师爷这个职业很有前景以后,那些曾经当过师爷的人就对自己的子侄进行针对性地培养。这样很多绍兴的文人具备当师爷的专业知识,官员们在聘请师爷时,往往都会优先录取,进一步增加了绍兴籍师爷的数量。
另外由于清代绍兴籍师爷数量日益增多。而师爷平时往往还需要帮助雇主和其他衙门打交道,他们首先遇到的,往往就是对方聘请的师爷。古人注重乡情,同乡之间会好说话一些,这样也就进一步加强了绍兴籍师爷的竞争力,绍兴籍师爷的数量就更多了。
根据清代一些笔记记载,当时各衙门里的师爷大约有五到七成出自绍兴,有了“无绍不成幕”的说法。也正是因为师爷中绍兴籍贯的为数众多,各地大小衙门里几乎都活跃着绍兴籍师爷的身影。而在很多民间传说中,绍兴籍的师爷也经常出现。时间一长,就出现了“绍兴师爷”这个专门的称谓,后来“绍兴师爷”更是成为师爷这一职业的统称。只要说起师爷,人们往往不管他实际来自哪里,都称其为“绍兴师爷”。
由于“绍兴师爷”这个称呼太有名,很多人还因此有了“凡是师爷必定是绍兴人”的错觉。比如说《清稗类钞》就说师爷之前冠上“绍兴”二字,就是因为做师爷的都是绍兴人。
冠以绍兴二字者,则以操是业者之类皆绍人也。《清稗类钞》
不过实际上师爷这一职业并非绍兴人的专利,清代其他地方也出了不少有名的师爷。像晚清名臣左宗棠,早年也当过师爷,他就是湖南湘阴人,和绍兴没一点关系了。
历史上并不是律师这么简单,师爷就相当于现代的官员聘请高级顾问。因为官员需要对刑法当地的文版、读物、事物一些琐碎的事情有了解,能获取这些信息来源的只有“师爷”。清朝的绍兴“师爷”出名是因为地方文化有关!
其一、历史遗传。
绍兴之所以出这么多的失业,是因为和绍兴这个地方的文化有关,同时也和历史有关。因为从明朝开始这里就已经形成了“绍兴市师爷帮”,前称“绍兴胥吏帮”。这一页,因为绍兴这个地方人文气息非常浓厚,也非常盛旺。所以在每年的科举当中都能有许许多多的人脱颖而出,取得一个好成绩。可是这种人文盛况虽然有人能做官,但是有些人就会名落孙山。剩下的人没能中举,只能另辟蹊径。比方说去到官府做幕僚,去到衙内做师爷,再或者经商从文等等。所以这部分人就成为了绍兴师爷。
其二、繁琐的政务需要。
虽然衙门比不上国家,可是也有许多繁琐的政务需要处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具备管理知识和行政能力强的人来胜任这种职务,这种植物虽然不起眼,但是需要大量知的文人来担任,所以有些官员虽然做了官,但是不具备行政管理的能力,只好聘请有过专业知识的人来帮助他们处理政务。师爷刚好就是属于这种人,所以衙门就必然会有师爷!明朝有部小说名叫《醒世恒言》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天下衙官一大半都出自绍兴。”这也就意味着为何绍兴师爷如此出名!
无绍不成衙,这里面其实是一段完整的话:“无绍不成衙,无湘不成军。”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衙门里面没有绍兴师爷,没有一个兵营里面没有湖南士兵。
提起来浙江绍兴,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是黄酒,诸如女儿红、状元红,可谓是天下闻名,那么还有一个词我一提你就会马上感觉很熟悉——绍兴师爷,那么“绍兴师爷”之名如何而来?请听我一一道来。
陈道明饰演绍兴师爷
首先,绍兴师爷经历了哪些发展?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靠自己具有各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所以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师爷再旁帮着县官府台出谋划策,解决难题。相当于现在的顾问或者是律师。
例如明代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即为典型的绍兴师爷。但在明朝时期还没有绍兴师爷这么地域性群体。到了清朝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绍兴师爷正式成为一张名片。
绍兴师爷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发展,大致有两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平定边疆叛乱、安定社会的大局出发,需要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事。而绍兴师爷也乘当政者急需大量人才之机,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投身官府之中。
雍正皇帝还是亲王时,曾奉邬思道为自己的谋士,也顺利的在九龙夺嫡中成功胜出,被康熙帝选定为接班人。因此成为这一时期师爷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且为雍正帝所看重,从而成为绍兴师爷公认的祖师爷。
犀利的邬思道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外通商,西方文化东渐,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地方实权派,为扩充自身势力,网罗谋士,如此,便为绍兴师爷投入封疆大吏帐下,创造了又一个机会,从而绍兴师爷的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
清末,绍兴师爷逐渐衰微以至没落。
慈禧为首的清朝政府也高唱“变法”,推行“新政”,陆续颁布并实行一些“改革”措施。迫使大量绍兴师爷离开官场另谋出路,他们的活动和影响因之弱化。
宣统三年,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堂达5万多所,有学生100多万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仅留日学生达8000多人。国内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以及各地留洋学生,构成了一个新的知识群体。从而极大地削弱了绍兴师爷在清朝政坛的地位和作用。
绍兴师爷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绍兴师爷?
文风炽盛,人才辈出
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绍兴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腾飞。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绍兴因以文人墨士较多,出现了“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繁荣景象。
隋唐时期,越窑越纸名闻天下,丝绸茶叶异军突起,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绍兴师爷正是在这种炽盛文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
年轻时的陈道明好帅
人地矛盾,生活艰辛
绍兴历史上堪称“鱼米之乡”,但由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期间中原汉民的三次大南迁,人口不断增加,大大地加重了绍兴耕地的承受负担。
穷则思变,在这样一种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计,便将视野转向了耕种之外,动起了扬己之长、外出谋生、为人作幕等脑筋。
科举难就,功名诱人
众多的人中进士、举人,刺激了更多的人们去苦读书;不少中进士、举人者不得不做“后备干部”,先为人作幕,再等待机遇;更有大量的读书人因过不了科举这座“独木桥”,而另辟其他的求生求名之道。
绍兴师爷像
亲缘认同,形成声势
绍兴人讲求包括乡缘、血缘、师缘在内的亲缘关系。乡缘除了老乡之间的互相提携推荐之外,很重要的,是还有遍布各地的绍兴会馆。
这些会馆不少具有“准师爷之乡”的性质,有的还举办专门培养师爷的幕学训练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儿女联姻等血缘关系,自然是师爷群体中最重要、最亲密、最有用的一种亲缘关系了。这种“彼此各通声气,招呼便利”的亲缘关系,是绍兴师爷群体形成、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时代需要,应运而生
满族在准备入关、入主中原、统一国家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依靠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清朝实行“科举为利禄之途”,科举制和文字狱,致使整个社会思想保守,只能依靠那些没有死读书、了解社情多、处事能力强的师爷;西方文化的东渐、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矛盾的加深,使得清朝政局长期处于动荡不安当中,为了应付这种复杂局面,客观上促使各级官吏招揽更多的人才,为己所用。
绍兴师爷博物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