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求道,道又为什么可以吸引我们归附

时间: 2023-04-22 00:01:5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我们为什么要求道,道又为什么可以吸引我们归附

我为什么选择道家

  我的生命,或许还算是很年轻的。当这年轻的生命与一个美好的哲学流派结合时,便仿佛有了两千五百多年的长度。这个哲学流派,像一首回荡在历史天空的长歌,像一股流淌在世人心田的清泉,滋养了人类茂盛的文明之树。

  这个哲学流派就是道家。我与道家的缘分,似乎是在冥冥中注定的。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我名字中的“静远”两字,出自三国时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一句“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我长大后才知道,“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早在春秋时的道家经典《文子》中就已出现了。这奇妙的联系,引导着我的生活——因为我十分喜欢自己的名字,这使我不断追求“静远”两字的意境,并走向了道家,获得了人生中极大的幸福与愉悦。这种感性的联想,为我选择道家增添了一份浪漫的色彩,但这当然不能用来解释我为什么选择道家,还需要理性的认识才能。

  要知道我为什么选择道家,就先要搞清楚道家是什么。道家不是道教。道家是一个春秋时基本成形的哲学流派,而道教是一个东汉时建立的宗教。道教使用道家的经典,以组织的形式传播了“道”的概念,与道家有着一定的关系,但道教也有数量众多的独有的经文。我不是道教徒,这就意味着我不需膜拜道教的神灵、不需举行道教的仪式。事实上,各种宗教、主义都使我享受,它们的著作像一盏盏高悬在我心头的明灯,将我眼中的世界照得五彩斑斓。当我在这五彩斑斓的百花园中徜徉,欣赏着每种花的艳丽和芳香时,忽然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只蝴蝶来自庄子的梦,它向我飞来,并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心尖。

  我所选择的道家,为人类的政治、军事、宗教、文艺与养生等做出了贡献。世人常用的“上善若水”、“相濡以沫”、“越俎代庖”、“朝三暮四”、“游刃有余”、“大相径庭”等成语,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故事,都出自道家的经典。道家在两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如今伴随着全球化的加深,更是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影响。道家没有引起追随者的狂热,而是细水长流,即使有时不盛行,却始终不曾退出历史舞台。两千五百多年间,世界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水平在各个时期截然不同,而道家的存在却是这万变中的不变,总是有人在研究、领悟道家。道家的经典不仅有《道德经》、《庄子》、《列子》,还有《关尹子》、《文子》、《亢仓子》、《无能子》、《化书》、《道玄篇》、《妙真经》、《西升经》等。这一部部经典,像一曲曲从遥远的时空飘来的古音,在我心中起伏回响,具有哲学、文学与史学价值。

  现在的我还比较年轻,对道家的领悟可能难免有不深刻、甚至不准确的地方。我只是把自己选择道家的原因分享给大家,并且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我选择道家的原因很多,这里只说较主要的三个。

  我选择道家,因为道家的风格是朴素自然。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是自然生成的。道家真诚地欣赏自然、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人全身心融入自然,脱去多余的负累,享受纯真的美好,轻松愉悦,一片清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食物与水等自然馈赠,虽说人类能自己制造出工具,但制造工具的材料源于自然,就连制造工具的智慧也是自然的恩赐。当人放下自我,把握自然的规律,就能灵巧地顺势而为,将命运改善。可如果人自以为是,就难免弄巧成拙,遭到自然的嘲弄。

  现在的人类科技发达,上天入海无所不能,这种发达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让人膨胀欲望。人若狂妄地为了一时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有句流行语是“不作死就不会死”,道家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刻意去做、不总是想着自己在做什么,也就是让人“不作死”,如此就“不会死”。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即使自然的局部被人类改变了,自然也会在更大的层面按自己的方式运行,并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将人类改变。当人懂得谦卑,就会发现大自然并不是跟自己作对的,而是在帮助自己的。

  我认为如果按西方的哲学术语来讲,道家是泛神论。泛神论就是以自然为神。有神论者常常指责无神论让人自大,因为无神论不相信神,就会使人不受约束、为所欲为;无神论者常常指责有神论让人自卑,因为有神论那种人格化的神喜怒无常,人害怕这种神就会放不开手脚、错过机会。而泛神论以自然为神,因为遵循的是自然,所以不会拘泥于规矩的约束,又因为是把自然当作神,而不只是普通的自然规律,所以就有了高尚的概念,就不会为了世俗欲望而堕落。

  人过上朴素的生活,就会因知足而快乐。物质享受、大鱼大肉等感官刺激,给人带来的快乐是极其短暂的,它们在满足世人欲望的同时,又激起了更多欲望,人在不断填补这些欲望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麻木,感官迟钝后就无法体验到快乐了。荣华富贵容易让人虚荣,聪明智巧容易让人骄傲,仁义礼仪容易让人伪善,巧言善辩容易让人混乱,劲歌热舞容易让人浮躁,美丽外貌也容易掩盖丑陋内心,这些看似对人有利的东西,如果人过度依赖,都会迷失自性,还会给自己招来祸患。当人刚开始过朴素的生活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应甚至苦涩,一旦适应了朴素,就会觉得这比追求贪欲有意思多了,因为这种生活是本真的、广阔的,也是让人平安的,给人真正长久的快乐。人没有了什么非要不可的东西,心灵就会自由,到哪里都能找到乐趣。

  智慧,不是想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静静地体会,不用吃什么、玩儿什么,幸福的感觉自然就从心底升起,巨大到无法描述的快乐自然会笼罩我们。通透安宁,意境深远。我们应当保持身心的有序与清瀞,同大自然和谐,与天地合一。这种身心整体的愉悦,要远远大于感官具体的愉悦。

  假如不用“道”这个字来给道家命名,那么最适合道家的,我想应该就是一个“生”字。道家就是让万物生,让世界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给人以生命力,充满灵性。以道家的审美创作的文艺作品,反映并让人欣赏蓬勃生长的事物,既不会呆板高傲,过于冷;又不会激进疯狂,过于热,而是温温润润、清清凉凉,传递出清新的正能量。

  自然万物也具有品德,是人应效仿的对象。自然的日夜、四季反复交替,人的祸福也互相转化,所以人不必对一时的处境过于执着;自然的水向低处流、在不同器皿中呈现不同形状、滋润生命,人也应处下不争、懂得变通、利益众生;自然的山谷空虚无物,人也应虚心,领悟“空”、“无”的无限妙用;自然的海容纳百川,人也应心胸宽广。人与万物一同生生不息,永远延续。

  我选择道家,因为道家的追求是平等利民。世人总是喜欢富裕,讨厌贫穷;喜欢尊贵,讨厌卑贱;喜欢赞美,讨厌辱骂;喜欢美貌,讨厌丑脸;喜欢顺境,讨厌逆境。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世人往往不能将一切平等看待,所以对被定义成“坏”的事物避之若浼,而对被定义成“好”的事物趋之若鹜,“土豪,我们交个朋友吧”。正是这种不平等的观念,让人的心随着外界而起起落落,在想要什么时被贪欲折磨,在要什么的过程中费尽心机、劳神耗力,在要不到时嗔恨不满,若是在要什么时犯下了罪恶,又会担心自己受到惩罚,被恐惧折磨。得不到了就念念不忘、嫉妒别人,得到了就瞧不起别人;得意时忘乎所以,失意时垂头丧气。这样下去,我们将没有任何时候是安宁的。如果为外在的得失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那就十分可惜了。若能像道家一样,将那些不同的事物平等看待,我们就能超然物外,逍遥自在,不把任何事太当真,升起虚无淡泊的心境。得之不喜失之不悲,任何事都不必扰乱内心的安定和愉悦。

  这种平等的认识,让我们接纳包容,认同现实的一切都没有错。包容不是为了显得大度,而是更好地品味生命中的每一秒,是很现实地为自己着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万事万物之间的区别是必须承认的。男人当然不是女人,大人当然不是小孩,这都是必须尊重的不同,但我们也要有平等的认识,也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处世。因为我们尊重不同,所以我们在建公共厕所时,要分别建男厕所和女厕所;因为我们有平等的认识,所以我们不会歧视女性,当然也不会歧视男性。

  将平等的认识放到国际上,就是国与国之间不分大小、不比优劣,推动霸权消失;将平等的认识放到国内,就是全社会人人享有同等地位,反对以权谋私和贪腐。将平等的认识运用到社会活动中,自然会追求利民,让整个社会不是围绕着顶层的少数贵族运行,而是以整体来运行,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让老百姓享幸福。道家在《文子》、《亢仓子》中都有“兴义兵”的概念,即兴正义之师捍卫和平、保卫人民。也就是说,道家追求的社会不是金字塔结构的,而是地球结构的。

  平等的观念对残疾人事业有所启示。这种启示不仅是让人意识到要帮助残疾人,更重要的是让人尊重残疾人的人格。我作为残疾人,每次看到《庄子》中那些残疾人发挥自身所长的部分时,都会深受感动、备受鼓舞,都会明白原来外在的东西并不那么重要。

  平等的观念能引导人类去保护动物、植物。人类之所以大肆捕杀动物、毁坏植物,固然有利益驱动的因素,我想也跟人类的傲慢有关系。人类确实比动物高级,但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动物对人类的发展有所推动,对人类的科技、文化都有独特意义。如果过度伤害动物,将危害人类自身。《无能子》十分幽默地列举了多个人类与动物的相同之处,让人在会心一笑后深思。植物对人类的意义同样是深远的,涉及各个方面,其光合作用可为人类释放氧气,其美妙身姿让人清心养眼,珍爱植物亦有必要。

  如果我们过分看重表面上的强弱,并对所谓强者推崇至极,那我们很可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甚至成为所谓“强者”的陪葬,与所谓“强者”一起被自然之力淘汰摧毁。平等的认识让我们明白,坚硬的东西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厉害,柔弱可以战胜刚强。柔软的力量连绵不绝,道家让人守柔。

  我选择道家,因为道家的思维是守中平衡。精神与物质、传统与新潮、宗教与科学、大我与小我、理想与现实、未来与当下、利民与利己等等,世界总是提出看似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将事物的两面同时呈现,让人无所适从,不知该选择哪一面好。当感受到选择某一面的好处时,世人往往执着于感受到了好处的这一面,并极端或偏激地推广这一面,等到这一面的坏处出现时,世人又会对这一面极其痛恨,并抛弃这一面,把曾经捧上天的踩在了脚下,转向截然相反的另一面。其实,我们可以不把这种情况当成困扰,而是把它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有两面,虽然这样的两面是有很多的,但是道家将这世上的很多两面都归纳为“阴”与“阳”,让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道家让人调和阴阳,在那些两面中找到平衡,将矛盾的事物统一起来。一个有道家思维的人,说出来的话经常是“既要这样,又要那样”,或者是“既不要这样,又不要那样”。一个人如果选择道家,他是不会因为这个选择而让自己凭空多出一群敌人,因为道家没有必须消灭的目标,能包容对立面,所以几乎没有人对道家产生仇恨情绪。一个大大方方的“中”字,既是中国的国名,也是世人应当遵守的理念。

  这里仅仅举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例子。人的欲望会让人伤害别人,犯下罪恶,虽然自己在满足欲望时会很高兴,但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满足欲望的受害者,因此就有很多人用仁义礼乐,来压制世人的欲望。每个宗教的教理教义都明显不同,一个宗教内部的各个教派也各不相同,但不管它们有多么不同,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矛盾,它们都是劝人向善的。虽然宗教不用“仁义礼乐”这些词,但这些宗教与儒家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归为一类,都是以仁义礼乐为珍宝。世人能感受到仁义礼乐的好处,并将其发扬光大,让社会在善的感召下保持稳定,形成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但时间长了,这些传统就会限制发展,会让世人在繁文缛节中受到压迫,得不到世俗的欢乐。这时就有人挑战传统,鼓吹放纵欲望,世人在这些人的引领下,很快就得到了物质享受。那近在眼前的世俗欢乐,是如此真实可信,使人放弃了道德规范,将世界拉向堕落的深渊。在这种人人放纵的情况下,又会有人想起曾经建立的传统,并将传统捡起来,苦苦地为传统发声。

  道家在很久以前就看透了这个问题,双管齐下地既让人化解欲望,又让人抛弃礼教。道家让人返璞归真,而贪欲和礼教都有违人的真性。在道家的经典中,经常出现剖析贪欲危害的内容,也经常出现批判礼教虚伪的内容。满足欲望与坚守良善都不能让人拥有最高的快乐,唯有感悟、顺应大自然才是最高的快乐。如果说儒家与各个宗教是来自天堂的天使,各种教人放纵欲望的思潮是来自地狱的恶魔,那道家就是来自大森林的精灵。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简单在矛盾的双方间找一个中心点,并不是有智慧的体现。我们要在矛盾的双方间选择恰当的位置,而不是最中间的位置,有时可以偏向某一面。比如,在精神与物质间,应当偏向精神。因为精神是核心,是统治其他的关键,是人可以主动把握、调整的。如果说现实的情况难以改变,那也只能说明与此相应的精神难以改变,而现实本身是很好改变的。

  以上三点是我选择道家的较主要原因。道家思想深邃,其内涵远远不止我所写的这点,值得世人用一生来体悟。道家起源于中华民族,其经典记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因此中国人对那些经典会感到亲切,道家让中国人具有文化自信。道家是全人类的财富,并不局限于中国,全世界都可以运用道家的智慧。

  世人为道家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如纪录片《问道楼观》、越调《老子》(以此改编的戏曲电影名为《圣哲老子》)、电影《老子出关》、电视剧《老子传奇》、动画片《不射之射》、《道德三百问之老子顶呱呱》。这些文艺作品中,有关老子的故事既有史料的再现,也有作者的创作,不可将其完全视为老子的真实经历。

  在我的思想中,有着各种宗教、主义的痕迹,我会用各种宗教、主义的名词术语来表达我的观点。如我在文章《三种因果》中,为了让读者注重深层次的原因、超越眼前世界的束缚,使用了佛教词“因果”。我所选择的,不只是道家,而是各家的精华。这也是道家的接纳包容所决定的。在新时代,道家也要有所创新。

  虽然我不信仰道教,但我愿与道教徒一起弘扬“道”的概念。我愿与儒家弟子、佛教徒一起领悟国学;与穆斯林、天主教徒、基督徒一起传播真善美;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千五百多年来,道家给世界带来了无数美好,使各年代、各地区的人受益。我相信,未来道家还会延续下去,带给世界更多的美好!

为什么要求道

“道者 须弥不可离 可离非道也”

道就是生命最本质的东西, 一旦觉悟了道,觉悟了 生命本质 真相,明白了人生的意义,这辈子才真正没有白活。

道是需要参悟的,需要你深入思考才能感悟。

干什么都要求道.有道者昌顺,无道者衰颓.
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我们中国最早谈道的经典《简易道德经》里所述:“简,道之根.易,经之本.道,事物之行径.经,事物之步法.无简之道则曲,无易之经则荒.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说明了,简是自然现象所依的最基本规律.道以这个规律为根本就成了事物的行径.这个行径即有规则的道.不是以简为根本的行径是曲折的.所以,正直的道就是出于简即为简生道,道的动作方法依赖于自然,取决自然就是真正的道.事物要是没有这个道,就不会永远地生存下去.要是遵循这个道,不但能长久地发展而且还会不地增长壮大.

为什么要求道,简单地说,就是寻找出路。

当人们被困,不管你被金钱所困、自由所困、疾病所困,还是被生死诸等烦恼所困,肯定是要寻找出路的,这是本能。除非一个人真的没什么东西困住他,或他没有意识到他被困住,否则,那被困住的人,一定是要寻找出路的。

求道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有各种各样的求道:金钱上的求道,名望上的求道,自由上的求道,烦恼上的求道,生死恐惧上的求道。虽然我们通常将寻找生死烦恼解脱之道的行为称为求道,但那些烦恼常常不单由心灵困惑引起,它们与物质世界似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从根本上说,一切都是心灵自身的引起,物质本身并不惹人恼。

求道是一件顺应自然的事。就像山里的溪流,无论遇到什么阻挡,总会依据自己的本性一心向前,它穿过老树根、绕过大石块、漫过小土坡、从绝壁飞落……溪流只想继续做自己,想顺应本性,走自己的路。人的求道也是如此,当心被疾病、贫穷、自由、生死等问题所困,它会依据它自由的本性,想方设法要继续做它自己,所以它要寻求出路,这就是所谓的求道。

求道并不是你在求道,而是心在依顺它的本性自然的流,它不想被生死、疾病、贫穷、自由等烦恼困住,它也不可能被困住。

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心——意识、潜意识,或简单的说,念头与感受,那内在之河的存在和流动,看见它,认识它,让它完成它的使命,达成它自己。

有人问,当洪水漫来了,如何让自己成为河床?要成为河床而不是被洪水卷走,首先得训练培养自己的觉察力,训练以观者的身份觉察自己的念头感受——那内在之河的流动。有了觉察的基本功,当念头感受的涛涛洪水漫来之际,才有可能成为河床——那沉静的观者,才有可能在念头感受的狂涛巨浪里,保持与心底深处那份永恒的平静的连接。狂暴着,安静地觉知着;汹涌着,平和地感知着,就像河水与河床和谐共存的状态,你成了内在念头感受之河的河床。水在流,但你不在水里,而是水在你觉察力那无边无际的包容里。这就是得救的方法。

首先要看见自己内在的河,要清楚的认识自己内在的河,然后看见,生命的大地天空,并无人存在,只是这么一条河在流淌,在流动。或许有时它洪水滔天,或许有时它沉静舒缓,但不管它如何变动,没有人为的干扰,它自起自落,自生自息。

生命是一条河,那里没有人。当你进一步的看,事实上生命也不是河,它是海,它不流动,它没地方要去,它没有路要赶,它只是在原地起伏波动。

当你认同时间这个概念,你将自己的生命之海变成一条河流;当你诞生自我,你创造了在那河流中划船或经历惊涛骇浪的人。你一生在制造你的船,寻求你的船,你一生在致力摆脱被浪涛惊扰的幻觉——你创造了河,你创造了船,甚至你也创造了风浪,你就是这样让自己受苦的。

求道,是一个以为自己是河的人在寻求他的道路。一旦你发现自己本是大海,你没有路要赶、没有道要求,任海浪奔前涌后,波涛上下起伏,你自在安然。一旦你认识到,此海也虚幻,赞叹欣赏幻境逼真之余,剩下的只有自由。

心智清醒的人,往哪走都是路,所以道不必求。我们常说,谋求大道,最大的道是天地本身,对于一个没有困惑或限制的人而言,举足下足都是道路,所以他们是自由人,是解脱者,是获得大道的人。

道非一物,那只不过是心的出路,像河水流动的河床、大地。当我们从自己的头脑清醒过来,道是不用求的——路是不用找的,因为本无真正的困惑或困者。

 “朝闻道 夕死可以矣”。 从求道到现在明白了道,那就按照道走,行正道,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道”为什么是不可言说的呢?

在老子的理论里,“道”就是“道”,是一个最高的存在,“道”不可以言说的原因在于它的至高性和全然性。

有人会说,你看,道是个什么什么什么,我不是在说它吗?怎么能讲我不能说呢?

实际上,这里的不可言说,和普通人理解的不能用语言表达还是很有区别的。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来描述,可以来定义,怎样都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谈论道的时候,实质上是一种交流,我们谈论的内容,实际上只是一些被我们定义了内容的声音而已,我们撰写的内容,也只是一些被我们定义了内容的图案。

而这些声音和图案,并不是道啊。声音可以发出来,图案可以画出来,那么问题来了,道,你打算怎么弄出来?

所以说“道”的不可言说,不可定义的性质,其实就是它的至高性所致,因为它在逻辑链上处于初始地位,在因果链上也在起始位置上,没有一个更广阔的上位概念,我们是没有办法用逻辑学上“属加种差”的方式清晰的界定“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举个例子吧,我们可以说苹果是一种怎样怎样的水果,可以说我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那么问题又来了,你怎么定义“道”?道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什么?这个定义方式完全不给力对不对……

既然没有办法界定,那就只好从“道”的表现上入手,进行局部描述了。事实上,老子本人在道德经中,也是这么做的。

道常无名……道者万物之奥……弱者道之用……道之为物惟恍惟忽……

如此等等,老子对道说了很多,却明确反对对“道”下一个定义,因为每一个描述,都只是“道”的局部,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如果以局部代整体,那得到的必然是一个歪曲的结论。

也有人说,我们可以从局部出发,通过集合所有的局部,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我们不就得到了“道”的定义了吗?

这种方式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是不行的。

首先我们不知道我们收集的局部碎片是否是全部,其次局部的简单拼接也不是整体,蒲扇、鞭子、墙壁、柱子和管子不能拼出一头大象,同理所有对“道”的认识的叠加也不可能是“道”本身。

因此,老子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那就是领会和体悟,从统一性思维中体悟道的存在,慢慢的才能对道有所了解。

所以“道”为什么不可言说?还不是因为作为言说主体的个人生命,太渺小太短暂了嘛。

请问道教是什么?

在道教信众心目中,道教就是道教,似乎不言自明。然而要想真正能够理解“道教是什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国内外研究道教的学者对“什么是道教”问题,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确,给道教下一个确切的令人信服的定义,无疑是困难的。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认为道教“杂而多端”,其实道教虚融,具有博容各派的综合性,它庞大精深的信仰和文化体系,以及几千年来与中国社会生活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令人很难准确全面地把握它的内涵。我们置身于道教之内的信士,对道教的理解有自身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地去理解所信仰的道教。

什么是道教?尝试言之,道教即信奉黄帝老子之道,并以“道”为“教”,追求得道成仙、治道太平的中国传统的民族宗教。

道教是一种宗教。在历史的发展中,“宗教”一词被赋与了各种不同的意义。印度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以佛之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意指佛教的教理。在西方“宗教”一词,一说为拉丁语中的religare,意为联结或再结,即“人与神的再结”;一说在拉丁语中为religio,意为敬神。在汉字语源中,“宗”从“宀”从“示”,意为“宇宙神祇(古‘祇’作‘示’)所居”。宗也有“尊祀祖先”或祭祀“日月星辰,江河海岱”之意。“教”,《云笈七签》言:“教者,告也”,有“政教”、“教化”之意。中国古代视对鬼神的信仰为教化百姓的至理,《周易》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在中国古代,宗教是奉祀神祇、祖先之教,而以神道设教便成为宗教的最高意义。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宗教”,即继承中国宗教古义,取“有所宗以教化”之意。

道教之所以称为“道教”,就在于信奉黄老之“道”。“道”是道教最根本的、最高的、最核心的信仰。老子《道德经》论“道”,从整体宇宙观出发,将自然之道、治国之道、修身之道归纳于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之中。除道论外,《道德经》还讲“德”,《德经》、《道经》并重。“德者,万类之本性也”,“物之在我之谓德”,“德”即“道”落实在人生、社会、自然层面的德性。道教之“道德”与儒教社会伦理道德内涵不同,它更侧重于自然,这一点应该区分开来。

神仙信仰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相区别的显著特色,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可以说是整个道教的核心教义思想之一。道教庞大的神仙体系,大致可以分为“神”和“仙”两大类。“神”有先天神和后天神之别;先天神乃“阴阳不测之谓神”,乃是日月山川飞潜动植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人格化,如天神地祇、五岳四渎之属。后天神乃“聪明正直之谓神”,道教有一条祭祀原则:“有功于民则祀之”,把有功于民的人奉为“神”,如中华先祖、圣贤先哲、各行业祖师、各地城隍土地等等,仙亦可分为“仙人”和“真人”,他们都是由人修炼而成,得“道”之人。其差别在于仙人肉体长生,真人精神不死。道教相信神仙实有、可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修炼理论和方法。

道教宗旨,一言以蔽之,可以说是“道德、神仙”。道教内容“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主要包括道家哲学思想、神仙理论与养生方术、符箓醮仪三部分。

道教以“道”为“教”,其政教教化体现在其济世度人的目标上。几千年来,道教一直沿着一条既求“致太平”又求“成神仙”的主脉发展,虽然历史上因社会气候差异,各个发展阶段各有所侧重,却都没有偏离这条主脉。探求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与追求自己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相辅相成。道教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全生葆真的人生旨趣在道教全真派表现的最为突出。全真道要求真功真行双全,真功即性命双修的身心修炼,真行即济世利民的社会实践。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传统性,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和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上面。我国现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其中只有道教是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按《云笈七签》所说,“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道教始源于黄帝,至今已有近4700年历史。自黄帝至崆峒问道于广成子,而开万世治世之道。之后黄帝修道功成,于鼎湖乘龙升天,即被尊为道家始祖。嗣后唐虞夏商周之祀神祭典、政治礼乐,皆本于道。春秋时老子作《道德经》阐述“道”之精义。战国时列子、庄子、文子、孙子、关尹子、鹖冠子皆宗黄老之道,而倡扬其说,蔚然形成道家。由是阴阳家、纵横家、墨家、杂家等,以及天文、五行、数术、蓍龟、方技、房中、神仙诸家、渐皆归附于道。至东汉时张道陵乃组成道教,其道大行,信奉者遍及中国。宋金时期王重阳又延续全真道一脉,金元之际救黎民出水火,以真功真行为教,大行于世,绵延至今。

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柢,是诸子百家的总汇,几千年来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对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道德、医药学、养生学、冶炼学、天文历算、术数、符图、文学、艺术、建筑、生态环境、社会心理、民族关系等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世界宗教相比,道教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道教不象三大世界宗教那样是由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有一个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长期孕育的过程。

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入世而又超世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同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不同,道教属多神教。道教中的神灵没有排他性,不仅教内的诸神是互补的,甚至同异教的诸神也是互补的。从道教教旨上看,他追求“致太平”、“求成仙”,重视现世利益。这同三大世界宗教追求灵魂的解脱,重视来世利益的特点大相径庭。从道教的风格上看,它以修习术法见长,对神秘力量和圣物不象其他宗教那样采取屈服、谦卑和祈祷的态度,而是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尽力通过某种方式控制和支配它,将超自然的力量为我所用。从道教内容的结构上看,它比三大世界宗教存留着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思想材料,在内容上兼收并蓄、庞杂多端,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层次性。道教在教团组织和布道活动上,一般也分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较大层次。道教的这些特点是同中国的国情、民情相适应的。

道教不仅是汉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且还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在我国现有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就有瑶、壮、白、苗、侗、京、羌、黎、土、水、彝、毛难、仫佬、阿昌、土家、布依、纳西、蒙古、朝鲜、达斡尔等二十个少数民族信仰道教。其中瑶、壮、京、白、毛难、仫佬族以信奉道教为主兼信其它宗教;苗、侗、黎、彝、羌、土、水、阿昌、土家、布依、纳西、朝鲜、达斡尔等民族中有一部分人以信仰道教为主,同时又信奉别的宗教,或以信奉别的宗教为主兼信道教。当然也应当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教的教理教义、斋醮科仪、组织机构等皆有发展变化,即使同一时期,同一教派,也存在地域的差别。况且道教又是各个不同时期分别传入各个少数民族之中的,因此各个少数民族在对道教的信仰上也就因传入的时间不同而各有差异,即使同一民族也因所处地域不同,在对道教的信仰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道教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民族宗教,同时它又具备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因素。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的道教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不仅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一些国家和海外华人社会信奉道教者日趋增多,而且西方社会也出现“信仰道教的一代”成立了诸如英国道教协会、意大利道教协会等等之类的道教组织。从道教和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虚融的品格,以及它的发展现状来看,道教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我们对道教和道教文化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什么是道?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不知谁之子,“老子”强名曰:“道”。

道与意识


“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是“天”的意识,它不受时空的限制。

意识分为意和识,意就是思考,就是基于概念达成目的的过程,识就是感受,就是诠释概念的过程。

当我们去思考“道”时,它从一个巨巢中生生不息,于是万物生,当我们去感受它时,天人合,于是万物静。

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无时无处不在,它超越时空,即在变又不变,若一定有规律则“大道至简”

人脑是小宇宙,人有意识,而天也有意识,意识并非物,天的意识和人的意识没有分别,都从于道,人的意识和天的意识是纠缠在一起的,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有天的烙印,你的命运同样也不全由你掌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四十五节
现在首先要解释“自然”的问题。目前新兴的“比较宗教学”或称“宗教哲学”,把世界上各地的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每一宗教的哲学理论与实况综合起来研究,相互比较,寻求其中异同和彼此间的关系,已经发现了不少有趣的问题,值得更进一步去深入探讨。我们若以比较宗教的态度,抛开那些粗浅的宗教情绪心理,把眼光放在一般宗教教人如何行善做好事的普通伦理层面上,那也个个满好,满合于同一的水平。至于再进一步,要透彻各个宗教实际内涵程度的深浅,则问题重重,就不能颟顸笼统,值得仔细研究、体会。
长期以来,有不少佛家的著作,批评道家是“自然外道”。因为他们看到老子讲“道法自然”,便自然而然地将二者联想在一起。其实,印度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与佛教对立的几十种哲学思想,尤其当时同释迦牟尼佛影响一样大的几个大学派之一,专讲“唯物思想”的“自然外道”,和中国老子所说“道法自然”的自然,并不相关。二者并未结为姊妹道,或者兄弟道什么的,并无彼此互通声气之嫌。
印度当时的自然外道,属自然学派,其所谓的“自然”,完全从物理观点而说。但是老子的思想绝非如此。近代中国翻译西方典籍,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统称为自然科学,这是借用老子的名词,我们不能因此便认为老子说的“自然”,就等同物理范畴的自然。将老子的思想硬往上套,这是指鹿为马,栽赃前人,非常没有道理的。
虽然老子并未给予直接的定义,但老子的“自然”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却也不可以如法庭上的法官们,审判一个案件,可以采用了“自由心证”,随便判决学术思想的归化,乱下断语,硬是认定老子所说的“自然”也就是印度的“自然外道”;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老子一竿打入“唯物哲学”的案日,这是千错万错,大错特错的误解。这种情况,如借用佛学名称来说,就是“众生颠倒”,“颠倒众生”,这所谓“颠倒”,是指我们在见地观念上和思想上的错误,因此而形成见惑、思惑。由于我们一直被这见惑、思惑两种认识上的不清所障碍,因此不能成道,无法彻见宇宙天地间的真谛。
那么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的确实含义又是如何呢?答案很简单,“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学的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来讲,“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
我们如果将大乘佛学彻底贯通了,必然不会对于宇宙本体和现象的哲学问题,感到左右为难。佛家有一个名词“法尔如是”,它是说明诸法本身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人生来怎么会成那个样子?人就是那个样子。你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我就是这个样子。一切本来就是如此,一切法便是一切法的理由,更没有什么其他原因不原因的,这样就叫“法尔如是”。从“法尔如是”来看“道法自然”,最清楚不过了。“道法自然”,而“自然”自己本身原来就是如此这般,没有别的规范可寻,再也找不到一个东西可以另为之主,“道”就是“自然”,“自然而然”,就是“法尔如是”,古人翻译佛经,怕与老子的“自然”混合了名词,只好另创一词,便叫“法尔如是”。
讲到这里,我曾经一再强调,我们后世之人读古人的著作,常常拿着自己当代的思想观念,或者现代语言文字的习惯,一知半解地对古人下了偏差的注解,诬蔑了古人,这是何等的罪过。读什么时代的书,首先自己要能退回到原来那个时代的实际状况里去,体会当时社会的文物风俗,了解当时朝野各阶层的生活心态,以及当时的语言习惯,如此掌握了一个时代文化思想创造的动源,看清这个历史文化的背景所在,这才能避免曲解当时的哲学思想和文艺创作,并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
比如,我们研究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也要退回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的农业社会,设身处地替当时的人民想一想。那时的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极不平等,到处充满愚昧和痛苦的世界。假若你读历史,真能“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地将自己整个投入,身历其境,于那种痛苦如同亲尝,那么方能真切地了解到释迦牟尼佛何以会提倡“众生平等”,何以会呼吁人人要有济度一切众生的行愿,才能体会到当时的佛陀真正伟大之处。如果天下太平,世界本来就好好的,大家生活无忧无虑,什么都不虞缺乏,汽车、洋房、冷暖气,样样俱足,日子过得满舒服的;即使比这种情况差一点,那也还甘之如饴,又何必期待你去救度个什么?帮助个什么呢?

念天地之悠悠
话说回来,老子说“人法地”。人如何效法地呢?人要跟大地学习很难。且看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我们生命的成长,全赖大地来维持,吃的是大地长的,穿的是大地生的,所有一切日用所需,无一不得之于大地。可是,我们回报它的是什么?只不过是死后一把又脏又臭的腐烂掉的脓血和败坏了的朽骨头罢了。
人活着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所有不要的东西,大便、小便、口水等等乱七八糟地丢给大地,而大地竟无怨言,不但生生不息滋长了万物,而且还承载了一切万物的罪过。我们人生在世,岂不应当效法大地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吗?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强调此一精神。《易经》的“坤卦”,形容大地的伟大为“直”、为“方”、为“大”,指出大地永远顺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佛家对此的看法也是一样,后来翻译《华严经》,冠以“大方广佛”为经题,也可以说是受“坤卦”卦辞影响的关系。
再者,我们效法大地,除了上述的道理之外,同时还要了解大地自久远以来运动不止的意义。地球永远在转动。地球一天不转动,甚至只消一分一秒停止,我们人类和其他万有的生命,都要完结。
地球的转动,人们以为是近代科学知识,其实中国上古早已知之,只是我们自己不加详察而已。又有人根据中国若干书籍上说的“天圆地方”,便一口咬定古人的观念认为地球是方的。这种不明究里人云亦云的说法,非常错误,孔子的弟子曾子,就曾讲过地是圆的,不是方的,而且一直在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的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的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永远生机蓬勃,永远灵明活泼,这才是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行”。
但是,宇宙间日月星辰与地球,究竟是谁使它在转动呢?由哪个作主呢?是上帝吗?是神吗?是佛吗?老子却不采用这些具有人神造作化的名词,他只是根据上古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名称,无以名之,仍然称之为“道”,称为“自然”,最恰当不过了。所以便说“天法道,道法自然”。抽象而言,道是自然地具备无究尽的功能,拥有不可思议的“生灭”力量。这股力量,在佛学而言,便叫它做“业力”,业力并不一定不好,有好有坏,坏的叫“恶业”,好的叫“善业”。其实,天地本身这股力量在运转,本无善恶,所谓善恶,都是人类自己附加上去的价值判断而已。
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而来,生天生地,神鬼神帝,都是由道的自然功能所分化。但是,它又为什么要生长了这些万有的存在呢?有时我们不得意时,实在很埋怨这个道,为什么它要生生不已,而又转化不已呢?道不转化便不会生成你和我,不生你和我,又何来这些纠扯不清的恩恩怨怨、痛苦烦恼!这个道,何必跟我们如此过不去呢?生了大地,又生了我们的爸爸妈妈,再生下我们,以及后代的子子孙孙,然后为了一个小问题,都痛苦得不得了,一下成功,一下失败,时而悲伤,时而喜乐,究竟这个道、这个上帝、这个主宰,在开我们什么玩笑呢?如果亘古“不生不灭”,我们能够平平静静、安安详详地休息,那该多好啊!
像这一类的疑问,不消说我们一般的凡夫俗子弄不清答案的真相,就是千古以来,许多人穷尽毕生精力,追究这个问题的哲学家、思想家,也都困在这个穷求“第一因”的谜题里,东奔西窜,寻不着出路,愈陷愈深,不能自拔。现在的科学家们,也正为这些问题向前直冲。
老子呢?他说道就是道,自然就是自然,此外再也没有一个由来,既没有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原封未动;无始无终,无前无后,不生不灭;而由这个不生不灭中,本然而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的生生灭灭的现象,产生了时间、空间前前后后的无意识的意识。我们研究道家思想,“自然”这个名词,是一大关键。而佛家的终究处也是“法尔如是”,这两者值得相互参究。一般修炼道术的学道者,若无法直识本来,看透这层“法尔如是”的事实,即便是在静坐禅定的工夫上如何了得,那还似依旧仆仆风尘,流浪生死,有家归不得的游子,前途一片茫茫。不信,你去问老子试试看。

2.
修持
如何修证佛法
南怀瑾先生著
第十四讲
内容提要
不二法门与自然外道
真空顽空
真有假有
一切唯心和身心
说洞山
易卦和五位君臣
三种渗漏
说曹山
如来禅与祖师禅
五代的人才
座中李文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李文(比利时人)过去几年,曾跟一位荷兰籍的大师学过,他自己修证了好些年,这位大师教他“不二法门”,认为一切无我,一切唯心,把所有不是我的都看清楚,好好体会,所以对一切都不加理会。欧美的东西也要注意,欧美有些很高的哲学,也几近于禅,我们不应轻视,不要闭门造车,只认为东方第一。这位荷兰籍老师教他,无论是生理的、心理的问题,当它们来时,都要冷眼观察,不要拒绝它,看它自生自灭,这就是所谓的“不二法门”。
他的不二法门的修持方法,是什么功夫都不做,只是保持一个平静,将心慢慢地打开,等若干年后,这些情绪、思想不跑了,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本来在那里观看的那个东西,那个是不变的,此时,什么都像闪电一样,顿悟了。这位大师教的就是这个路线。
李同学认为,大部分的修持者,一辈子一无所成,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似乎一味不管也不对,逃避他也不对,调息的功夫是否也是一种逃避呢?又,这位大师教的方法是止而后观呢?还是观而后止?如果方法不对,他愿意放弃错误的路线。
近年来的西方文化,在宗教哲学方面,进步得很多,有意到西方宏法者,要趁早打基础。
这位荷兰大师讲的不离谱,但是也有问题。后来这位大师因病入院开刀,应该觉得很痛苦,可是他无所谓,换句话说,他把身体也看成不是我的,因此很安详,医生们也很奇怪。他不主张打坐,认为打坐是人为意识所造就的,违反“不二法门”的道理。
这一类的大师,世界各地都有。有位大师在德国很轰动,皈依他的科学家、大学教授等都有。这位大师的父母是开悟了的,有神通。这位大师三岁就晓得前生,也开悟了,二十几岁就当大师,现在还不到三十五岁,长得如佛相。这些大师都有相当的修养功夫,反而我们中国人,无论在佛教方面,或做功夫上,儒释道三教的修养,都不如人,所以决不要闭户称王。
那位荷兰大师告诉李文的方法没有错,但也许他讲的不够详细,或许学的人没有搞得很清楚,所以这里面忘了一点:一切唯心没有错,这个身体也是唯心的,如果只认为心理状况属于一切唯心,这个身体还是转不了,这是第一点。真的认为包括身心的一切唯心,此身没有转不了的道理。
第二,中国的西藏,在唐朝以后的密宗,有大手印法门,相传同于禅宗。又传说大手印法门,是达摩祖师离开中国以后,转到西藏所传授的。大手印的修持要点:如“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纵离妄念”。开始入手时,如李文同学所说坦然而住,不做功夫,也不修定,坐在那里就坐着,很坦然,妄念来,“不擒”看住它,但也不放纵,当体空,离开了妄念。这是大手印最初步的方法,不要止观,也不要参话头、做功夫,这是密宗大手印最高办法之一。
宋朝理学家程明道作定性书,讲如何修定:“不将迎、无内外”。“将”在这时是“送”的意思,也就是“拒”的意思。一个念头来,不欢迎,也不拒绝,既不在外,也不在内。这是佛法的高度修心方法,若说这就是“不二法门”,这是不对的。因为不二法门是真妄不二,真的就是妄的,妄的也就是真的。程明道所说的,只能算是进入不二法门的一个方法。而那位荷兰大师的方法也是如此,接近禅,也接近大手印。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此身也是唯心中间的重要东西,此身既不能转,这一种修养最后还是靠不住,因为这一种境界纵然高,却落于自然外道,由于它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人,不能叫做“了”了生死。因任它生自来,任它死自去,生怎么来,何必问!它已经来了嘛!将来怎么死,何必问!到死的时候就死了嘛!这并没有彻底的明心见性。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除此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而且非经修持功夫不可。为什么?明知那个是自然的东西,但是这个自然的东西,被无始以来的尘埃涂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因此修各种功夫的目的,也就是先清理之后,才能见本来。禅宗、大手印,乃至这位大师所教的都对,先见本来,慢慢再谈清理。但是这样的人,会产生一种毛病,就是往往落于自然外道,只求自然,不做功夫了。
这个问题可参考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对二十五圆通说的偈子: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第一句话觉海性澄圆,是由形而上的本体,说到我们现在的人生,一切众生觉海的本性,本来清净圆明,这是不二法门。可是怎么找到觉海呢?圆澄觉无妙,倒过来,先要把功夫做到圆满、清净,然后悟到了这个本来觉性,原是元明玄妙的。如何达到“圆澄”境界呢?那位荷兰大师所教的方法有点近似,但要修正一下,把它扩大,一切妄念来不要管它,等于大人看小孩一样,不理它,待小孩跑累了,就休息了。可是做不到,你越看住妄念,妄念越来,这是什么道理?因为元明照生所的缘故。
我们这个元明的功能,有照的力量,照到一切妄念,但照久了以后,它也变成妄念了。这是阳极阴生的道理。这个电力太强了,照得很厉害,功能用完了以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有照有用,妄念就如此产生了。所以元明照生所,看住那个,就是照。照生所,就是能照的本身,生出妄念来。等妄念起来了,所立,就照性亡了。大的妄念一起,形成以后,那个能照的就给盖住了,反过来盖住了本觉。所以,我们有时侯情绪来、烦恼来,或者是用功过度,妄念也越增加,都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的道理。
因此,第二重的世界形成了: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采用楞严经中这段话的目的,是要李同学注意,走原来的功夫路线,往往产生一个偏差,就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再看楞严经卷五: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自性本空,既然本空,为什么叫作有为空呢?性空缘起,因为空才能缘生万有。如果空不能缘生万有,就是“顽空”了,但有为万法,缘生性空(强名叫它真如)。
“缘生”,一切万有起来的时候,就是因缘所生,如梦幻,佛经上说如梦如幻,并不是说绝对没有,有啊!不过这个有是偶然的、暂时的存在,是假有,一切“生”在过了这个“有”的阶段就空了。缘生故如幻,我们一看到如梦如幻,就马上把念头放到空里头去了,如梦如幻是假有、妙有。小乘认为是假有;菩萨认为是妙有,“有”也是很妙的。
妄念起、情绪来,是缘起而幻有,因此不要管它,但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本体自性本来无为,为而不为。虽然起一个妄念,但它停留不住,因为第二个妄念又起了。所以也不生、也不灭。我们的念头,永远如海潮般,一个浪潮,再接一个浪潮,那是不实在的,好比揉揉眼睛,眼前看到的一些亮光,当时不能说没有,过后自然就没有了。
言妄显诸真,现在我们讲一切心理、情绪叫作妄想,为什么称之为妄想?这是一个对立的教育法,要我们认清非妄想那一面的那个是真如。实际上,佛说的很明白:妄真同二妄,这个妄念情绪固然是假的,那个真如有个清净、空的世界,也是假的。所以你照住它,看住它的那个,也是大妄念。由大妄念来管小妄念,小妄念睡觉了,那个大妄念坐在那里,大妄念就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了。所以,妄也不取,真也不立才行。
犹非真非真,功夫达到了空,你觉得这是自性,这是道,但是它并不是真的自性,真的道。所以佛经翻译得非常好,叫真如,意思是差不多像个真的,姑且叫它真如。
云何见所见,真有个明心见性,可以用眼见到,或用心意识体会的,都错了。那个见不是眼或意识可见,所以夹山禅师说:“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楞严经上也告诉我们: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所以荷兰大师指定的修持方法没有大错,只要扩大到无量无边就对了。因为你现在照他的方法,看住自己的妄念,在看的那个是大妄念,懂不懂?明白了这个理,修持的方法还是要从基础来,转回来先作止息的功夫。止息是我们心在造作,这个造作是为转这个身体,肉体四大全部转了以后,才能见到那个真正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所以后世一般禅宗,像刚才说的,用放任自然这个方法,以及密宗大手印的方法,最后充其量只转心理状况。真到要死的时候,身体痛得哎哟、哎哟叫,鼻孔上了氧气罩时,空不了啦,那个能照的东西,意识所造的没有了,还是黑茫茫的过去了。
禅宗有个禅师叫天王悟,是马祖的弟子,没有悟道以前,修持功夫、定力都很好。有一次,一个节使看他号召力非常大,认为他妖言惑众,便把他丢到江里去,结果江里冒出一朵莲花,天王悟禅师在莲花上面打坐。节使一看,知道他有道,便把他救起,自己皈依做了弟子。这时天王悟还没有悟道,本事就这么大,等到后来悟道了,没有莲花来了,后来临死时,痛得躺在那里叫哎哟,苦啊!当家的和尚请求他说:师父,你轻声点吧!当年你没有悟道时,被人丢到江里,莲花浮上来,那个名声多大,现在都说你有道了,你临死还那么痛苦地叫喊,传到外面去,我们不好做人啊!请你轻一点叫。天王悟一听,有道理,便问他:你晓得我现在很痛苦,在这痛当中,有一个不痛的,你知不知道?徒弟说不知道,天王悟就对他说道:“啊哟啊哟,这个是不痛的,你懂不懂?”徒弟说不懂,不懂就算了,两腿一盘,死了。
说他有本事,他痛得叫不停;说他没本事,请他不叫就不叫。这又是一个话头。
严格地讲,天王悟禅师只转了第六识与第七识,前五识和第八识没有转。充其量得了法身,而报、化二身并没有转,所以学唯识要知道,六祖也讲过: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六七识容易转,念头一空,三际托空,第六识转成现量的清明境界;功夫再进步,第七识也可以空掉,这容易,是在因位上转的。很多修持的人,充其量到了因位菩萨,果上就难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包括了这个肉体;第八阿赖耶识除了包括肉体外,也包括了整个物质世界。五八要果上圆,要证到了果位才能转,谈何容易!要修就修个全的,修一半只好来生再来,如果来得及,最好这一生完成了它。
上面答复了李文同学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上次讲到洞山禅师的悟道偈子,再重复讲一次:“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一般修道的,都是从“他”找。他包括了心理、身体。尤其什么任督二脉,什么境界光明,都是他,清净境界也是他,如果一直在“他”上面下功夫,一直在妄心上追求,越修就越远了。
我们参究洞山师祖悟道的偈子时,不要忘记一件事,那是当年,他因为过溪水,太阳照着,溪水把他的影子照出来,他看了自己的影子因而悟了。这个境界要把握住,在这个时候“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到处都碰见他,“渠今正是我”,他现在正是我,我们这个身体是他,他变成我了。“我今不是渠”,实际上,我们那个本性,虽然并不是这个身心,可也并没有离开身心。要把宾主两个合拢来,“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并不是说已见道了,是近于道了,可以入道了。
洞山如何参访、行脚,因时间关系,这里不讲了,现在来看洞山说法。
指月录卷十六:
洞山上堂问:“向时作么生?奉时作么生?功时作么生?共功时作么生?功功时作么生?”
这个叫语录,当时讲话的记录,是白话的。
“向”时,向这个道时,功夫快要到了。“奉”,等于捧着一个东西,抓到了,把握住了。什么是“向”?将来开悟未开悟时,等于拿楞严经的“色阴区宇”来作比方,色阴区宇快要打破时,天快要亮了,似光明非光明,似明白非明白。“奉”是指正式到了,但是悟了时还要用功,所以“功”时作么生?共功、功功,都是修证的程序。
一共有五个程序,所以曹洞宗叫五位君臣,由用功、开悟、一直到成功,分五个步骤。
“僧问如何是向?师曰:吃饭时作么生?”
这么一说,这个和尚就懂了,不问第二句。接着问:“如何是奉?师曰:背时作么生?”
意思是转过来时怎么样?
“如何是功?师曰:放下钁头时作么生?”
做事情做得很累,一旦轻松下来时如何?那真是一切放下了。
“如何是共功?师曰:不得色。”
这并非不好色,四大身体属色,一切光明清净也是色,等等。
“如何是功功?师曰:不共。”
不共法,洞山怕大家不懂,便作了诗偈,这些诗偈是曹洞宗告诉我们,心地法门一步一步的功夫,是用功的方法,如当文学看,就错了。
向:
圣主由来法帝尧 御人以礼曲龙腰
有时闹市头边过 到处文明贺圣朝
这是向,到达这一步,悟了道,动中也是,静中也是,都在这个境界,始终不变,就差不多了,这是向。
奉:
净洗浓妆为阿谁 子规声里劝人归
百花落尽啼无尽 更向乱峰深处啼
功:
枯木花开劫外春 倒骑玉象趁麒麟
而今高隐千峰外 月皎风清好日辰
共功:
众生诸佛不相侵 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 鹧鸪啼处百花新
功功:
头角才生已不堪 拟心求佛好羞惭
迢迢空劫无人识 肯向南询五十三
一步一步都是功夫,都是修行的程序。现代年轻人看不懂这些谈禅的诗,禅宗是该变个方法了。
曹洞宗的禅,在五代以后,影响宋代的道家、理学,尤其是易经的学问。道家所谓坎离交等等,都是曹洞宗来的。
“洞山因曹山辞,遂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于汝。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
这是洞山对他最得意的弟子曹山讲的,是很重要的传法话。银盘装了雪,都是白的,明月中的鹭鸶也是白的,看来都是白,可是不一样。学禅的要顶门上别具双眼,看清楚啊!
“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
不一样的东西,把它混合成一样,才晓得一点入门的的方法。文字言语不足以代表那个东西,机缘撞到了,就悟了。一有动作,稍稍表达一下,或者讲一句“心即是佛”,反而就变成一个窠臼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凡夫境界当然不是它,顺着这个境界也不是它。
“如大火聚,但行文彩,即属染污。”
如大火聚这句话,出自大般若经,经中大意说:大智慧的人,如大火聚,一盆大火在那里烧,好的、坏的,一股脑丢进来。外道魔道越丢进来,火越大,燃料越多,智慧越高,所以大般若如大火聚。
但行文彩,即属染污,一落言语文字,已经同本性不相干了。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这是正式的功夫。黑夜时,这个东西更明白;天亮了,就看不见了。这是什么道理?当年袁老师就是参这个话头,懂了这个,学佛学道就差不多了。现在露一点秘密给你们:六根都不动,什么都不知道,自性显露了。像我们现在坐这里,眼睛等着看,耳朵等着听秘密,六根多亮啊!被无明障住了。夜半正明,天晓不露。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自己参参看。
“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洞山嘱曹山:你将来出去,要救世、救众生,度一切在苦难中的人。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
用易经的方法讲修持、做功夫,特别取用坎离二卦,以离卦为主,这是曹洞宗的五位君臣。
“偏正回互,叠而为三。”
易经讲三爻之变,“变近成五”。易经的六爻卦中,以第三爻、第五爻最重要。
“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涂。”
功夫到了,宗也通,一切经教都通达了。
“挟带挟路,错然则吉。”这也是用易经的理。
曹洞宗的五位君臣,是配和易经的理论,诠释修持用功。
“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的离开,离开得越来越远,远到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道的过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论说明的各种关系构成的,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是本原。这是道的第二层含义。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玄妙和深奥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规律。这是道的第三层含义。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谓“夷、希、微”,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约。道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无为”的原则,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违背了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下场是极其可悲的。
道是法则。这是道的第四层含义。老子把道视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则,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就是遵循道的法则的具体表现。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仁义,“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主张“唯道是从”,“贵食母”,即是要坚持道的法则,按道的法则做事。道也是观察事物的永恒法则。“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说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则观察万事万物的,给人们作出了榜样。老子认为,人们对道的法则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够坚持道的原则,而且身体力行。至于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见绌了。“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有余的奉献给社会。是否按道的原则办事,结果是不一样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亦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坚持道的原则,天下和平安定,放弃道的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按道的法则去作,道会成全你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最后,道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而且有很高的价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可道,非常道!!!
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质实体抑或是精神实体的问题。

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没有必要陷入这种经院式的循环辩论中,而应当深入分析“道”的真实意义。如果打破老子
思想的神秘外壳,通而观之,那么老子的全部哲学可以提挈领地概括为三句话,即:

太初有道。

其道一为“变”,二为“反”。

圣人用之:明道,通变用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这两句话是《道经》的开篇之首,对于老子全书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规定与否定、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斯宾诺莎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规定就是否定。”斯氏的这个命题所提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对于具有无限性的实体来说,在质上对它的每一种确定,都必然意味着对其无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着否定。

斯宾诺莎曾经把无限性比做一个圆环。因为一个线段当它构成封闭的圆圈时,是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因而在质上是无限的(尽管它在量上是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种开区放问的线段,则无论在量上可以延展多么长,但在质上总是受到起点和终点的规定,因而是有限的(正是在同样的意义上,黑格尔把“绝对理念”也比做圆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命题,与斯宾诺莎的“规定即否定”这个命题具有相同的涵义。老子认为,记本身无起点亦无终点,“绳绳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规定的无限实体。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认为,道也不是栖身于宇宙之外的一个超越物,它存在于宇宙中,存在于事物中。

这里老子实际提出了一种蕴涵矛盾结构的命题,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无形,无象。(“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圆众甫。”(ZI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ZI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康德所谓“二律背反”,也就是逻辑上的所谓“悖论”。

黑格尔曾指出:“东方的哲人每每称神为多名的或无量名的,……因为有限的名词概念,不能满足理性的需要。”(《小黑辑》第 109页)老子之所以视道为不可道,不可名其原因盖也在于此。

老子认为,驾驭着方有而又超越千万有之上的道,乃是万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归其根”(16章)。由这一观点中,他引出反感觉论的认识论。他说:“天下有始,司以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52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47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47意)

宇宙中的万物纷纷芸芸,而“道”却是他们的总体、本根。由于万物形态及现象的多样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达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万物的总体实体和本体,“道”。从而做到“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老于贬低感性认识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宇宙现象和人世经验的流动不居中,意识到感性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观性。黑格尔指出:

“对那些断言感官对象的实在具有真理性和确定性的人,他们最好是回到那最低级学派的智慧……因为对于那些了解了这种神秘的人不仅仅达到了对感官事物的存在的怀疑而且甚至于对它们的存在感到绝望,他们一方面否定了感官事物,一方面也看见感官事物否定其自身”。(《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241页)

老子正是从对感性事物的这种否定中走向对感性知识的怀疑和否定。他要求越过感性现象而直接深入到对宇宙实体——道的认识。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这种普遍规律的认识才可以推导出对各种特殊事物的先验性的认识。所以老子这种反感觉论的认识论,实质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尚处在萌芽形态的理性主义。
一、泛论道:道德经的首章开始说:「道可道,非常道」所说的道是什么呢?他的意思说凡可以说,可以论的,都不是常道。因为道是难以理解的,是玄之又玄的。由于道是有象而无形,有物而无体,有质而无形。因此我们只有从具体的来说明:最简单的说法,道就是路的意思。比如人走路要走人行道,车子要按照规则靠右行驶。天上的飞机也有一定的航线,海上的船只也有一定的航道。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其道的话,就不会发生意外的后果。否则难免要发生危险的事故了。再从宇宙的观点来看,道就是轨,天上月球、星辰的运转,地球的绕行都有一定的轨道,绝不越轨。其次,道就是理。当政的人,对于人民都应依着她的身分给予所应得的,自然公平,万民不争。给予所应得的名分,万物自然平定。所以循道而行则安,逆道而行则危。这是道的功用啊!我们更要进一步的指出,道是化生万物的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有由道体分衍附托在我们身上的这份灵性,做为我们将来回归故乡之天的凭借。
二、道的起源:老子在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亘古之初,未有天地之前,原是一片太虚,太虚就是虚而无物也。在虚无之中,混然产生一粒种籽,此种籽似一股力量,但无形状,亦无固体,亦无声亦无臭而永远长在,茫茫而不明,不分昼夜,周流于宇宙之间,毫无挂碍。他是创造天地万物的老母,所以称呼其名叫做「道」。
三、道的本体:老子在二十一章解释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的本体:道既无形无体,恍恍惚惚,彷佛里面有个象,又彷佛是有一个物,又彷佛是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至今,藉此,可以看到万物,依之而化生。道,寂静,不燥不寒,天不能覆帱,地也不能承载,小言之为无内,大言之为无外,充满于四海之内,犹包其外,在寒而不冷,在炎而不热,这是「道」的本体。而且,道之高,高而不能察看,深而不能测量。虽然道很明显,也无法形容其名,看来很是广大,也无法形容其广。道是独立而不改,万物不能役使他,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飞禽走兽,凡有生命之物,皆取之于他,而他也不能减少,全都合并于他,他也不增多。这乃是道的秘奥,与光明正大。
四、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而累进,庶类繁多也。此道,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永远不变其质,能适用万物,鸟得之而能飞,鱼得之而能游,兽得之而能走,人得之故能生存,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用他,而不能见其形。故,道者一也,传到后世,老子曰:「抱元守一」,孔子曰
:「吾道一以贯之」故,万物皆由一而起的啊。」这个道产生了「一」,「一」是甚么?就是我们中国人所称的「太极」,伏羲氏所画的八卦中心[太极图,中虚者为太极本体,白者阳仪,黑者阴仪,在太极四周便是天、地、四方、风、火、山、水、雷。所谓太极乃是虚无者,然乃宇宙之中心,在时间上,是宇宙之极前,在空间上是宇宙的极际,在物种上是万物之极祖。那时宇宙、天地、万物未分,混混然为一体,所以名之为「一」。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以现代语词来说,就是太空间充满各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混混然在太空中乱成一团,恰如上述所说的:似有似无,有象而无形,有物而无体,有质而无形,有生命过程而无生命,似虚而有精,似玄而有物,且有精气,傲然自存,周而复始以运行而不绝,且出生在天地之先,以后逐渐凝结而成为宇宙中各星河与星体,这也是老子所说「有生于无」的过程。这个时代就称为「道纪代」。
五、修行以明道:道之明者,明道的人即聪明有智慧之人,能察考到宇宙的深处,知道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他人所不能得到的,而聪明修道者可以得到,这就称为「察稽知极」。「察稽」,是从纷歧复杂的现象里,而稽察是非曲直。「知极」,是从宇宙人生的深处,而明白很多的道理。一国之元首,若用此「察稽知极」之道理,则天下归服了。为政者,若用此道,则人民不迷惑而服从。在上者虚极,在下者静笃,而「道」得其正也。虚则无我,静则无物,无我即无私,无物即无欲,「无我无物」则可进于道。信即是诚,诚则无欲,为上者,如能如此立于道,则可为民立命,立命就是为民设教。无争即无为,无为即是最上的诚,则万物皆感其诚而应之。无为是最高的修持,无为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六、结语:所以,「道」即理也、轨也、路也。为政的,对于人民,应按其身份,而给予其所应得,自然公平,万民不争。授之予应得的名份,万物自然平定,此即道为一之理。天上月球、星辰之运转,地球之绕行,皆有一定之轨道,绝不越轨。世上之飞机,其航空也有一定的航线,海上的船只,也有一定之航道。车辆的行驶,也要按照交通规则靠右行,否则,乱其轨道,就会发生危险与车祸。行人的行路也要遵守人行道,否则,就会发生危险与事故,所以循道而行则安,逆道而行则危,这都是「道」的作用啊。
道为一,永不变化,得道之本体,应由少以知多,得事之要妙,应操正以治奇,则往前可知到太古,往后可知到无终。凡修道者,应抱着道,即道的本体,执着道的法度,即方法。如是,则天下可归于一了。
「道」是万物的深奥处,善人以为珍宝,拳拳而服膺,惟恐失之,未敢须臾离,离者非道也。不善之人,虽未明道之理,而能依道而行,亦可以安身立命。因此,「道」是天下的至宝,能重此道的,坚心求之而可得,有罪的求之,也可以免罚。
人之灵由道所生,皆由天而降生于凡尘,故死后,其灵应归回故乡之天。怎奈,人自降生于花花世界,多数为名、利、酒、色、财、气所迷,幻身更为贪欲所驱使而无恶不作,甘愿坠落于苦海之中而不能自拔,致法身忘记回归故乡之天,而坠落于地狱。此非天心不仁,实是世人自甘堕落,夫复何言,可不慎吗?
文章标题: 我们为什么要求道,道又为什么可以吸引我们归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8985.html
文章标签:归附  又为  吸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