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人帮忙解释一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实在是太晦涩太难懂了。。。
鄙人才疏学浅,看不懂啊,伤心了全文: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
求高人帮忙解释一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实在是太晦涩太难懂了。。。图书音像
在中国阳明学为什么不受推崇?
王阳明在中国曾经不受推崇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人人皆可成为圣贤,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王阳明心学,是把读书人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解放出来,提出“人人皆可成为圣贤”的向内求的思想,打破大家一味盲目崇拜朱熹这个圣人这个怪圈。而且王阳明直接指出朱熹私自篡改《大学》这部经典,加上自己的解读,是错误的,而带来了很多问题。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对封建统治阶级禁锢读书人的行为是背道而驰,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在封建专制的年代,在一个圣旨即是真理的年代,在一个“一句顶一万句”的年代,下属和百姓,既不需要有独立的思想,也不许有怀疑精神,他们只需简单的服从。难怪,统治者们更喜欢朱熹。因为朱熹劝天下人认真读书,多读官方勘定的圣贤书,照着书上说的、圣旨写的,去做就行。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和“人人皆可成为圣贤”,而不必以程朱理学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以“觉民行道”代替“得君行道”,这是开启民智,统治者一定会加以禁止!
2、心学自身问题,要求致良知,可是没有良知的标准
王阳明心学特别强调“致良知”,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良知就像本性,由于良知标准,大家理解都不一样,就像高考一样,都是主观题题目,没有客观题,全靠自己发挥了!所以传习录里面很多地方出现了王阳明不厌其烦讲解何为良知。
扩展资料
现在王阳明倍受推崇的原因:
1,良知方面
王阳明心学强调的是良知,他首次提出了无善无恶为一体,意思是世界其实是不分善恶的,但是因为人类文化,所以有了善恶,王阳明将这一认识拔到新的高度。
2,强调实践
王阳明心学非常强调实践,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现在用的很广,意思是说,如果你知道没有做到,并不代表你真的懂得。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为何我们听说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没有实践与后来毛主席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是一体的。
3、重新理解经典
王阳明的心学第三个方面的创新是来自重新解读经典,本来经典在朱熹等人的解读下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模板,类似参考答案一样,但是阳明心学强调一切从心出发,对经典的注解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有了王阳明的心学作为支撑,中国的儒家文化又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阳明的心学是什么?怎样领悟?需要看什么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请通俗的回答,不要很酸的套话。不要复制。
阳明的心学是人生哲学,是良知之学,是让你通过对良知的认识去了解人生的意义。 你只能在生活中去反思,去思考,去知行合一,事上磨炼,才能领悟。可以看《<大学>问》,《传习录》。
主要内容有万物一体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心外无理。心与性。
学习阳明的心学要有一定的古文知识才能懂,建议从他的生平开始了解。阳明先生的人生故事很有启发性。
心学,从字面看就能窥知一二,怎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主要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谨独,立志,事上磨炼这些!但实际内涵自然远不止字面意义!认识自己和把这个认识结合于外部世界,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实了解王学,也就是阳明学啦,还是要有中国文化的功底,不然很容易走偏,比如,说王学是唯心之类的,这种就属于“外行”,没走到学问里面去,如果硬用唯心与唯物这种西方式的争论去对王学或中国传统学问,那王学或传统学问是心物一体的,也就是,心学虽然叫心学,但并不是我心故我在,不是你想什么就是什么的,你也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但也不是像西方唯物主义那样,认为物质高于意识,而是由内而外的,所以致良知这些,是告诉你先要做什么,是步骤,是过程,而结果是蕴藏在过程之中的,但并不是过程!此点不太容易理解,但个人觉得很重要!
至于看书,《传习录》啊,《大学 问》啊,这些当然要看,但看这些要有四书的底子,不然会有困难,而且对理学也要有底子,因为王学就是在对理学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王学是反思理学,并不是反对理学,是对理学的吸收包容或改造!因此,我觉得,学习王学必看的书,至少有《大学》、《中庸》、《近思录》、《传习录》,这里说的是至少~~~
我又想了一下,其实看《大学》这些对现代人来说还是深奥了些,不如先看看现代人写的书,要稍微好些,鉴于现代人的水平,怕误导楼主,还是推荐看类似《阳明学述要》这样的书,当入个门吧!话说这种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哎~
简而言之,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致良知”的学问。这里的“致”是推致的意思,推致于物就是“格物”,推致于心就是“正心”,推致于意就是“诚意”。《<大学>问》是研习心学的入门读物,然后是《传习录》。个人以为,领悟阳明先生的心学要义,只读一本《传习录》足矣,当然一定要反复地读,需要去在格物的过程中反复地验证、琢磨,这是一个克己修身的过程,此中的滋味不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我只知道九阳神功的
文章标题: 阳明心学为什么难学 传习录为什么难懂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