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动吗

时间: 2022-11-27 09:00: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动吗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为何能给人强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大师,而且是属于那种站在顶峰上的大师,可以称之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于王阳明取得的赫赫战绩,王阳明为中华文化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心学,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后的 历史 中,心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王阳明的心学,也成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的产品,他的心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王阳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学,他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强调心的作用。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王阳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举了个例子告诉学生,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就相当于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样,但是我没有看见她,她就不在我的心里,这个美女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我看到这个美女了,她美丽的倩影在我的心里投下了层层涟漪,她的美对我产生了价值和意义。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通过心来认识外界万事万物的。因此所谓的心即理,其实就是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认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实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要是我想做一件坏事,那就立即去做吗?王阳明很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逻辑的黑洞。其实,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良能,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当然,人是 社会 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们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一个人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够把这种良知推广扩展出去,才能达到天地一体的通晓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儒家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恶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静坐,比如万事要在事情上磨练和自信立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让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良知。

阳明心学立足于人的内心,这是一种让人内心强大的哲学,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圣境的力量。人为什么会焦虑,这来源于人的欲望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只有收拾好内心,安定自己的内心,你才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才能够在狼奔豕突的欲望中,在混乱复杂的 社会 中,找到一处安静、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园!

王阳明晚年曾将自己的心学概括为四句教: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因此读懂四句教就读懂了阳明心学。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误解。下面我逐句解释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的要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这句话是对“心即理”的解释,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又叫本心)是人类 社会 一切伦理道德的来源与依据,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会违背道德。

那么为什么说心之体无善无恶呢?

因为, 心之体(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违背本心的是恶。本心的层次比善恶更高,所以不能用善与恶来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因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

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了,第一反应一定是拉一把,这就是你的本心。你绝对不会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没有善与恶,但只要遵从本心,所作所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如果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做坏事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欲,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货等等。这些私欲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产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恶。

所以王阳明常常说“ 存天理去人欲 ”(这是宋明理家们所共同认可的准则),要求人们 摒弃私欲,恢复本心(天理) 。

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因此每个人都知善知恶,这种能力就被称之为良知。 就算一个人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恶。

很多人吵架的时候会说: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亏心不亏心。这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一个盗贼,他让盗贼当众脱衣服。贼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良知之知,并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饿知冷之知。你知道饿了,一定会找东西吃,知道冷了,一定会找衣服穿。同理, 你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么是恶,一定不想做。

这就“知行合一”。

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在物欲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么是恶但想去做。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锈迹斑斑的铜镜一样昏暗不堪,因此 必须经过一番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复良知。

王阳明说的物,指的并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意识的对象当然在你心里而不在别处。这句话并不是指客观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么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 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实施;想到恶的事情,就去纠正。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 你的物欲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复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至善无恶的了。 王阳明把这一过程比作磨镜子,磨去镜子上的锈迹、灰尘等等,使镜子恢复明亮。

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叛逆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

钱德洪是听老师话的乖学生,他认为,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确的。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

上根人一旦彻悟本心,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没有善恶之念,但一切行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虽然见到了本心,但是由于物欲习气的影响,所作所为有善有不善,必须经过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复本心。

因此把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无论什么根基的人,都可以凭借这四句话而领悟圣人之道。

这件事就称之为“天泉证道”,是王阳明最后对学生们的教诲开示。因为说完这段话,王阳明便出征剿匪去了,并在半途病逝。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都离不开自性光明

"知行合一"是一中境界。知行合中,即心。心即自然,万事万物皆有中心,心识,行知。生命是奥秘的,规律是永生、永存的。规律的运动,即行。知道了规律的行为,就可识别,可行或不可行,这就是知与行的结合。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以 探索 为中心,以发现为识别,以知性为规范,做与不能做清楚,行与不可行明白。心中有数,即知行合一。

“心学”属于唯心主义学说。其核心是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恶扬善,提升道德,促进文明。

怎么做到去恶扬善呢?王阳明给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张想学游泳,他买来游泳书籍,还请了游泳教练,刻苦学习,很快游泳理论知识就烂熟于心了。光讲理论小张可以称专家了,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小张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边长大,没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问他,怎么才能学会游泳,小王说不出来。小王也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练,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领讲得头头是道。小李对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现实中很多表现。比如平时我们说,某某人眼高不低,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现。还有,有人爱读书,读了很多书,却感觉没啥长进,这也是没做到知行合一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实没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骗性。

再比如游泳、开车,理论学得再好,不经练习还是不会。这说明理论和实践还有一段距离。

又比如减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减肥的方法,做了一个月,减了10斤,效果很好。减肥这件事你知道怎么做了,也达到了减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个月后你坚持不住,又反弹回原来的体重,这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难。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王守仁的学说,来自于儒学为根本,佛家为主线,道家为血肉的修心之学,可能应为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王阳明最开始喜欢佛道之学,但是又有超出一般人的心性,人家修几十年的成就他也就几十天就修到了。儒家偏重于一切向内求只有理论修习没有实际操作,唯一的格物致知也只是个虚头不知如何格物能致知,佛家,道家,不但有理论还有实修开悟之法,但是偏重于出离于世的修习,都有不足之处,尤其王阳明由儒入佛进道,觉得儒家道家佛家都没有入世成就之法。

心学的主要著作就是,王阳明语句集《传习录》当他被发配到贵阳龙场,经历生死浮沉后,发现了人事的本质是心,心外无物,心外无法,但又提出心需要在具体的事在磨,方能立得住,又提出知行合一。 当日本得到这套理论大量实践发现,将理论带入实际,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 具体当他在剿匪时,有远中近三伙土匪,近的最强,中的最弱,远的不弱不强,若是按远近当剿灭第一伙,按难易,当剿灭第二伙,但是他带兵直驱最远的一伙,为什么,应为大家都觉得不会去最远的一伙,所以出其不意,一举成功。

社会 上无论什么事都是人跟人在打交到,人又是惯性思维,与原始本性的奴隶,当你能驾驭自己的行动不受思想本能的控制,只在于根据具体的规矩去办事,则你很有可能成功。打个比方,当人遇到生死大事的时候,本能会恐惧逃避,但是当你的理智(王阳明叫知)强大到能克服恐惧,按照具体规矩去办(王阳明叫行)。这就叫(知行合一),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智的按照事物具体的规矩去办事。在(遥远的救世主中,这就叫强势文化属性,有强势文化属性的人才能成为开创者,才容易成功。)有人说一切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这点没错,比如股票,和现在的房市。人性的趋利会买涨不买跌,然而抄底,高卖才赚钱,一般人心理没那素质,所以大部分人叫肉鸡,不是没有道理的。 社会 上,无论士农工商,成功的在少数,不是没有道理的,古言,享千金者,必是千金人物,享万金者必是万金人物。

成功的关键在于不要相信惯性思维,本性思想,要学习事物的规律,人性的弱点,应为大部分人都是受众,他们只能被操控,而按照具体规矩办事,就可以操控事物,人,外在的一切。所以修心,有多重要?

心学说的心,不是扑扑跳动的心脏,不是能思能想的大脑,不是有形存在的身体器官。

王阳明说:“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 ”又说:“ 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 ”

人皆有心,心就是无影无形却能让人思考、视听、言动的精神主体。

不仅仅如此,在心学里,心的概念还被无限制地放大,从个人放大到了整个宇宙,成为惟一的实在,或者我们可称之为宇宙精神。

心学实际上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动。程 朱构建了一个儒学的哲学体系, 引入“天理”的概念,天理成为类似宗教中“神”或“上帝”之类的最高信仰。“存天理去人欲”也成为新儒学的基本主张。所以理学强调“穷理”,就是要研究透天理。怎么研究呢?就是要“格物致知”,对各种事物,要一个个分析,搞透其中的“理”。

陆王心学,走的不是程朱一路,不是向外求天理。心学的基础来自孟子的心性说,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只是明了自己的内心,就能明了天理。孟子还有一句非常有内涵的话:“ 万物皆备于我。 ”

心学并不是起源于王阳明,而是起于南宋的哲学家陆九渊。陆九渊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又说: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到了王阳明,索性说:“ 心外无物。 ”心就成为惟一的实在。

王阳明写过一首哲理诗: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说的是心学的宗旨,心学不但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人的学问。我们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内心有着怎么样的想法。过去种种心念织成的因,造就了今日现实境遇的果。所以,王阳明说,“万化根缘总在心。”

儒家讲修道德,要先从修自身做起。礼仪是外在的东西,修道德的实质最终归结为修心。孔子提倡一个仁字,心中有仁,然后行礼才会成为自然的东西。心中倘有恶念,口中虽善,动作中钜,那也是虚假的。

儒学教导我们知礼和行礼,但也需要告知我们必须要知礼和行礼的根据。说礼是天地之大义,是人类 社会 最根本的法则,所以我们必须要遵循它。这是从外面说,从客观性上说。如果说人心从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与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礼和行礼是人性的自我实现。这是从里面,从主观性上说。所以王守仁的“心学”是儒学学说合乎逻辑的发展。

王守仁有一个根本观点认为理的根据内在于心中,它是主观的,不需求外求于物。这个假设包含有神秘主义的成分。心与物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根本课题,现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够单纯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须要结合心理学的成就。当我们设定了心与物的概念,并要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就不能够单纯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我们需要考察实际的自然现象及其联系。

如何寻求本心中的理呢?由于假设理是内在于人心的,那么良知良能只能是一个心中先验的状态。所以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回复到心灵的这一先验状态中。既然这个良知的状态是每个人先天的心灵状态,为什么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释说,这个良知状态常常被人们的私心物欲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灭除私欲和物欲,努力使心灵状态回复到先天的先验状态中,这个状态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为灭人欲存天理的过程。王守仁有四句诗根据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我是这样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实现了良知,就必然引导自己的行动,由先验的良知引导的为善的行动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离的过程,良知必然引导良行,良行必然发动于良知。知和行是互为表里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但是在人欲遮蔽良知状态下的行为就不能保证知行合一的。因为良知不能有效引导行动,这个行动虽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标准,但并不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行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个先验的状态,必须通过修心而获得。普通人由于没有去除人欲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实现知行合一。

我们今天还看待这些观念,不能抱着盲目崇信的态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与他的思想有关,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的理论和学说是先验为真的。心与物的关系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确。如果我们抱定是求真理的态度,那么王守仁的学说还不是终极学说,前人给我们指示道路,我们需要沿着他们指示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局限在他们的结论里面。

而且心物的关系也决不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实,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实,心与物的关系是这两部事实之间的关系,探究事物的终极真理仍旧需要从观察和研究事实开始。

王守仁,我们称之为阳明先生,关于其学说“心学”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先生是继承和发扬宋代学者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并把心看成是万物的根本。先生说的心,也称为良知,又称为天理,“心即理”是学说的核心思想,所以便成为“心学”。

其次,先生认为认知的源泉不在客观世界,而在于“吾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更是注意到人性存有善与恶两面,从而提出:人虽有良知还得需要“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充满全身,这就是心学中的“致良知”,即:去人欲,存天理;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最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并反对把知和行分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是一个功夫的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解更无先后之分。

心学(阳明学)的中心我们知道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亦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统一,从中也提出“欲”是万恶之源,“人欲”妨碍着道德的贯彻和发展,因此必须破除它。

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阳明学说的作用于何处,它给人以清醒和自觉,启发人们的思想,同时也维护了人格和尊严,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史上的一位心学大师,更是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的影响着更多后来人。

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为何在明朝时备受打压?

王阳明可以说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是少数能和孔子与孟子相提并论的传奇人物。他不仅学识渊博还能文能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就这样一位全能的人才,一生未被朝廷重用,反而处处受人排挤,他用心所著的“阳明心学”还遭到排挤打压。因为王阳明过于常人的才华惹来他人的忌惮,而他的理论在挑战正统学派的地位和权力,所以一生坎坷不被重用。

一、王阳明的个性

王阳明的父亲是一位状元,从小眼濡目染,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读过许多的书,到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能跟大人们谈论国家大事,并从小立下长在后要大展鸿图的志向,在二十出头就被内阁大学士看中,可谓是从小就光芒万丈,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王阳明父子两人个性都十分耿直,不会拍人马屁,有位高官十分欣赏王阳明父亲,说只要与他一面可以获得高官厚禄,但是他父亲不以为然,王阳明知道之后上书细诉这位高官的罪行,后来他们父子二人被赶出了朝堂。从王阳明的个性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遇事不圆通,个性耿直的人。

二、阳明心学的由来

当时的明朝都是学儒学思想的内容,因为儒家经典因为年代久远传到明朝已经不完整,所以当时人们将宋朝程、朱二人创建的程朱理学作为主流儒学学科,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民众都在学习程朱理学,王阳明也不例外,但是在学生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程朱理学有些学术上的问题,于是王阳明对这套理论不正确,后他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对儒学学术的理解创立了自己的儒家理论“阳明心学”。

三、阳明心学是对正统学识的挑战

阳明心学的儒家理论与程朱理论所强调的核心是相背的,这就说明王阳明在挑战正统儒家学术的地位,要知道在明朝几乎所有的人,上至皇上,下至百姓,都在学习程朱理论,王阳明的阳明心学就是对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的挑战,所以王阳明一生都没有被朝廷重视,他的阳明心学还被人误陷说是伪学,甚至王阳明的学生后来都进不了朝廷当官,一生没有大作为。

王阳明一生没有被朝廷重用,他呕心沥血所著作的“阳明心学”被正统学派称为伪学。但是王阳明所倡导的学识在死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历史上的文学家、军事家无不对他赞有极高的评价。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效仿所崇。

因为在明朝的时候比较推崇的是传自朱熹的理学,所有的一切,包括科举考试以及日程生活中的法度皆以理学当先,自然“阳明心学”受到打压。
因为明朝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比较被认可的是“程朱理学”,而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有很多观点与主流思想是相悖的,所以在明朝时备受打压。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是跟当时整个大明朝所推崇的儒家理论所相反,试问如何不会遭到打压?

请问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之争是否是明朝党争的根源

想了解一下为何日本选择了王阳明的学说(希望这是历史的讨论而不是争吵)
王阳明早年学习程朱理学的格物之道,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天资绝顶的王阳明在贬官期间明悟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并为当时众多有志学子折服。王阳明本人也从来不回避曾追随程朱理学的事实。因此心学与程朱理学之间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所谓的心学与程朱理学之争来源于各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间的政治冲突,学术之争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外衣。

明朝党政从朱元璋建明就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党争就是刘基与胡惟庸之间的争端,最终被朱元璋一锤定音,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株连血案。
日本心学创始人一直被传是有“近江圣人”之称的中江藤树。巧合的是,这位兄台在接触阳明学说之前也是程朱理学的忠实粉丝,之后在他的学生熊泽蕃山的大力传播下,阳明学说风靡日本。
看起来很是,不过又不完全如此。
表面看起来像是地域之争,江右派、浙东派等等心学门派都按一定的地域形成各自的党派,齐党、浙党、楚党等等。
而即便东林党内部,对理学和心学的看法都不完全一致。早期的顾宪成,高攀龙都是信奉理学的,不过后来他们的看法都有所转变,也不排斥心学。他们在心学和理学的基础上,又创出了东林实学。后期,刘宗周、黄道周等坚持理学,徐光启、李之藻等希望用西学基督教来阐释心学,黄宗羲等却另辟蹊径从实学的基础上创出了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东林党内部没有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形成新的争斗。
日本没有从总体上接受心学,他们接受的是西方基督教的治国方法,而民俗传统又和汉唐时的中国相似。
党争源于利益,和学说门派基本没有关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心学对于后面的党争各派都有影响,尤其是东林党。我说的也不到一定对,其他再多的业答不上来了。
明朝党争的根源还是在于权利与利益的分配不均,
即使明朝官员全信王阳明的心学,涉及到利益了,该怎么斗还是怎么斗的
同意一楼的观点。
而且即便是信奉心学的官员内部也分许多流派。
党争绝不源于学理不同,说到底就是政治权利的争斗,跟学说无关。日本人喜欢心学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它符合与时俱进的道理。明末心学已被许多人接受,中国如果不是清朝入关,一群没文化假冒有文化的蛮人强行推行已经处于颓势的理学,那么中国也不会是这个样子。说到底是清朝误国。

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的主张高度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知”与“行”的二元论,把两者割裂开来。
王阳明心学的主张高度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知行合一”,主张心外无理,是一元论。
二者相同的地方都属于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性发展。其实,在程朱理学盛行的时候,王阳明心学的基础奠基人陆九渊就已经提出了“心学”的萌芽,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对陆九渊的学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以前中国就没有物理学家何来理学之异同?那些只是喜欢乱想而不去实验祸害后人的混蛋。
文章标题: 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动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7206.html
文章标签:理学 反动 明心

[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动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