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太平天国以前汉人官员在满清的地位如何

时间: 2023-03-29 20:01:1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2次

太平天国以前汉人官员在满清的地位如何

太平天国运动对满族人对国家的控制 有什么影响

太平天国 如何 影响了 满族人 对 国家的控制
一是导致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

主威素重,权集中央,地方几无独立之权,这是咸丰以前清朝政治的显著特色。随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为镇压太平天国,清朝派出了大量的八旗兵和绿营兵,但都无济于事。为此清政府先后委派官员数十人到各省举办团练。这样,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镇压农民革命的主力。清政府不得不逐渐赋予湘淮将帅以越来越大的权力。比如,曾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这样一来,自咸丰以后,“主威素重”,权集中央的状况被打破了,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具体表现为:

1、军权下移,督抚掌握了半地方化和半私人化的军队。咸丰以前,清朝军权由皇帝独揽。中央征调军队,督抚不敢怠慢。自咸丰时起,湘淮军及其以后张之洞的“自强军”,袁世凯的北洋军等,都成了半地方化、半私人化的军队,并不绝对听命于中央。“兵部除绿营之外,各省勇数且不能知,若一旦出警,各省皆自顾疆圉,不能恤人”。(康有为:《官制议》,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3页。)

2、财权下移,督抚逐渐掌握了地方财政大权。

皇帝掌握军权与中央集中财权互为表里,督抚掌握军权也是与他们掌握财权密切相关的,清代前期与中期一切财权统于户部,通过制定收支科目和收支标准,保证一切财政收支都作为国家收支,从而实现中央对财政大权的控制。各省布政使司、盐运道、粮储道系户部的派出机构,分掌一省财政。但到1852年,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流域富庶省份之后,中央财政收入锐减,无款可拨,各省于是截留税收,自己筹饷,以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财政大权逐渐下移。1853 年,清廷谕令:“按年定数指拨解部”。(《洋务运动》第三册542页)。这一谕令赋予了地方督抚控制财权的合法权力。这样,中央集中财政的体制遂限于瓦解。中央财权旁落,地方督抚遂逐渐掌握了地方财政大权。

3、人事任免权下移,督抚扩大了对官吏的支配权。

清代中期以前,行政人事权统于中央。但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督抚军权与财权的扩大,他们(指督抚)往往以军务紧张为由,不拘常例,奏调保举人员。《清史稿》称曾、胡“荐贤满天下,卒奏中兴之功”。由于曾国藩权势日大,清廷甚至屡次下谕令其保荐督抚大员。这样,“外重内轻”的局面逐渐形成了。

总之,太平天国打乱了清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秩序,为湘淮军的崛起提供了契机。清政府依赖湘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赋予他们以极大的权力,从而为督抚专政制造了历史前提。这样,清王朝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而地方督抚权力得以膨胀。

二是导致满汉力量对比的变化。

清王朝是由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是满汉地主阶级联合压迫各族的政权。但是,满人的特权,满洲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也是清朝始终存在的严酷现实,满汉矛盾始终是清朝的一对重要矛盾。满洲贵族享有世袭特权,以征服者自居,满人在数量上仅占汉人的八十分之一,但却占据行政官额的一半。这样一种情况在太平天国期间产生了变化,使满汉力量的对比向着有利于汉族方向发展。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的崛起造成了清王朝中央集权的衰落,造成了统治阶级中满汉力量对比的变化。特别是在道光和咸丰年间,汉人巡抚占到70%以上,也可证明太平天国运动为汉人获得权力提供了机会。满人政治地位日渐衰败,汉人政治权力日渐增长。在这种政治权力的再分配中,汉人的地位得到明显增强,导致离心力的扩大,使满洲贵族的统治基础日益动摇。为以后辛亥革命的振臂一呼,各省纷纷响应独立,使清朝顷刻土崩瓦解,不能不说是准备了条件。

三是促使清王朝实行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逐步成为一种发展方向。但清政府长期的闭关政策,使清朝昧于世界局势,一味的“夜郎自大”,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一个与之对峙的政权,成为清王朝的一大“心腹之患”。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乘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加紧侵略,逐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当中,成为清王朝的“外患”。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筹应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四。)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一种比较现实而有效的办法,以解除内忧外患。这样,开明,务实的洋务派也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坚持对外开放,陆续创办一批军事企业、民用企业、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使之迈出了艰难而凝重的一步。尽管并非情愿,但是它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至少,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为洋务派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契机,为中国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总之,正是太平天国运动,为曾、左、胡、李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契机,他们既是地方势力,又是汉族官僚,同时又是洋务派人士。他们的活动推动了社会变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正表现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初起义时是八旗兵去镇压,结果八旗兵基本失去战斗力,改用绿营兵为主力,结果绿营兵又打不过太平军,也就是说,满清军队的作战部队都打不过太平军。太平天国进入南京后能一鼓作气挥兵北伐,满清灭亡是指日可待了。可惜的是,太平天国进入南京之后就停止前进,并发生内讧,给满清得到喘息机会,有时间给曾国藩组织湘军最后把太平天国消灭。但从此之后的50年间清朝皇帝不得不依靠汉族官僚来延迟苟喘。

清朝入关到康熙一直有大规模的对抗,而晚清全靠汉臣,是因为民族政策的变化还是汉人接受了满族的正统地位

邢冰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前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国力的变化,清初期主要建立和巩固政权,政权稳定了之后,到后来的国力衰弱,清朝面临的严重的危机,满族人没有能拿出手的了,这是汉人开始在政坛上崭露头角。
少数汉人作为汉军旗,也属于旗人这一统治阶级,不过同时也是满军旗的满人的奴才,清朝中前期所谓的汉大臣基本全是汉军旗的旗人,康熙朝所谓的“满汉一家”就是这个意思,旗人以外的汉人那时只能当低级官员。直到嘉庆朝非旗人的汉人才逐渐有机会进入高级官员的行列,而汉人真正重新回到统治阶级核心,则是太平天国时期,汉族地方武装崛起后才形成的。
怎么说呢,毕竟都是中国人,国家都快亡了,当然要一致对外,可惜的是中国人不够团结,当时的满人已经不像大清前期那么能大,在乾隆后期基本八旗军队的整体素质,政治,经济,等等,都在下滑,重用汉军,是又用又防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走向。
都不是,而是满族的统治岌岌可危,必须要依靠汉人才能支撑下去。
不得以而用,洋务运动受到百般阻挠就是担心汉臣做大,直到太平天国之后出现转折是因为八旗都被打光了,不用湘军没别的兵了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满清中央政府是不是一点实权都没有了呢?

这个提法应该是错误的,如果要说满清中央政府在全国统治权力是何时丧失的,那么世纪之交的庚子之变,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应该是一个转折点,至于为什么,有以下几点原因。

太平天国后,满清政府重新取得了对全国的统治权,地方实权尤其是汉人督抚们虽然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取得了地方上管辖权和大清实际上的军权。但是,在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等人心中,大清仍然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就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因为担心引起请政府的猜忌,曾国藩主动裁撤了部分湘军以自保,同时慈禧未能按照咸丰遗旨封曾国藩为王,曾国藩也未进行任何的争取,可见当时的清王朝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对东南之地的控制力确实有所下降。这一点可以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中看出,东南之地已处于地方实权派的掌握之中,但在同光中兴时期,清王朝依旧从表面上维持着全国的统治地位,其各项旨意绝大多数能得到执行,地方实权派在慈禧面前也表现的极为谦卑和恭顺。

庚子之变成为动摇这种政治结构的转折点,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任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甚至提出了“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随后,刘坤一、张之洞、 李鸿章、 闽浙总督许应骙、 山东巡抚袁世凯、 浙江巡抚刘树棠、 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纷纷响应并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对中央政府的行动,此事使得清廷威信扫地,也证明了清王朝在东南各地已无任何有效统治,地方实权派也不再一味的听命满清政府,可视为清朝政府权力有效性的转折点。

文章标题: 太平天国以前汉人官员在满清的地位如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7045.html
文章标签:太平天国  汉人  满清  官员  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