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5-17 13:00:0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大多数人理解的知行合一,都错了。
01
如果问:什么是知行合一?
恐怕大多数人都能回答:很简单啊,不就是知道的要和所做的一致吗!
真是如此么?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力推的品质,真做到了,也就成圣人了。我们知道,几千年来,够资格称得上圣人的,也不过一两人而已。这说明,知行合一不容易做到。
既如此,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片面的。标准低,自然认为容易做到。
02
王阳明提过两种不同层次的知行合一,这代表了不同的思维境界,有高下之分。低层次的境界是指知道的和做的要一致;高层次的境界是指想的就是做的。
不同的思维境界,导致不同的人生。低层次的境界导致纠结、压抑的人生,高层次的境界导致合一、幸福的人生。
看来,我们所熟悉的知行合一,基本是低层次的。
03
对于一个有心人而言,很容易观察到生活中存在两种孩子,一种表面温文尔雅、很懂礼貌,可换一个相对独处的环境,比如网络游戏中,却可能非常暴戾、粗俗;另一种则表里如一,比较单纯,无论好坏,都不太掩饰。
通常,第一种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比较虚伪,人生因此痛苦纠结;第二种孩子则会分化成两极,要么很好,要么很糟糕。
04
那么,哪种孩子会好点?
答案是第二种。哪怕非常糟糕,只要人比较真诚,一旦改过,也会比较有力量,转弯也快。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这种一时被私欲障蔽的人。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些年轻时的“混蛋”,长大后反而容易对父母孝顺、对他人有信义。
第一种人则不然,永远在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想的是一套,做出来的又是另一套,是个假人。要让他们脱下伪装,简直比登天都难。
无论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孩子,都是父母教出来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关键是父母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不同,思维的境界不同。
05
我们先来看低层次的知行合一。
这种思维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的和做的一致,就是知行合一,就做到了言而有信,就能获得人生成功。这里面忽略了一个“想”,我们以为,不管我是怎么想的,只要我没说出来,没做出来,就不算恶。
我们熟知的“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讲的就是这种境界。我们还往往自嘲“有色心、没色胆”,自我表扬在抵抗女色诱惑时做到了知行合一。其实,抛开思想去求的知行合一并非真正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曾用疟疾来形容这种知行不合一的情况,他说,只要心不正,哪怕一时不发病,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也会原形毕露。很多孩子,见到老师一个样,自己独处又是一个样,都是患了同样的病。
普通人看问题,容易看表面,看结果。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只看结果,不关心他们怎么想。在这种思维下成长的孩子,一心扑在追求结果上,唯考分、成绩、表现是论,很少检查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否正确,往往德不配才。
06
王阳明曾专门解释过为何提出低层次的知行合一,他说,正是因为世上有种人,整天懵懂而行,全然不去思考,就像行尸走肉,还有一种人,整天悬空思索,不肯付出一点行动,所以他才提出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事实上,在这个世上,真能做到这种低层次的知行合一也是凤毛麟角的,更多的人,是说一套、做一套,情况更糟糕。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里爆出的贪官,他们往往生活简朴、工作踏实、廉洁奉公,结果一查,家里藏了上亿赃款。而这些贪官,被抓前还往往在大会小会上大谈廉洁。
07
我们再来看高层次的知行合一。
高层次的知行合一是指所知、所想、所行本是一体,同时发生,并无先后次序。当你这样想了,就代表你已经这样做了。至于有没有产生结果,会不会对外界或者他人产生影响,并不重要。
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做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偏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这倒与佛学“受想行识”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学用功处都在心上,对一念一思都非常关注,生怕有私念。佛学的“受想行识”,讲的也都是在心上用功,其中的“行”并非具体的行动,而是指的思考。
高层次的知行合一非常讲究“慎独”,哪怕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只要自己知道错了,就要去改正。完全不像一般人,只要天知、地知、我知,就可以蒙混过关。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高层次的知行合一由心而发,到语言,再到行为,是彻底的合一。就像一棵树,有根、干、叶,一以贯之。低层次的知行合一,缺乏“心”这个根,光有干和叶,只是可以看得见的合一。
08
教育孩子,关键是要培好根,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做到高层次的知行合一。
要教会孩子知行合一,首先自己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人可骗,天可骗,自己却无法骗。自己有没有做到所思所想与所行完全合一,自己的发心有没有私欲,良知一清二楚,谁能欺骗?
看护好自己的内心,别让它滋生杂念。
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到:经验经过反思和追问可沉淀出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内化和应用可转化为能力。行动带来新的体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这样学习者的能力可以不断在体验和反思中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学习之道。
当下,信息变现的年代,大家都在广为传播知识,知识成为“廉价品”被任意售卖。我们面对过量的知识信息常会产生焦虑,想学学不进去,想学又学不完。
所以在掌握某些知识之前,要客观地看待知识的“适用边界”,以及“前因后果”。
“适用边界”指的是面对海量知识信息,拥有批判思维,自问,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没有可借鉴的其他领域的情况?不同的意见还是相似的,和我们的思路真正的区别和交叉是什么?
“前因后果”是指追问实践带来的经验反馈,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当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你将树立起一个立体的思维架构,反思所学和所做是否有效,帮助自己提升烦死、提问、分析、整理、内化、应用等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有1个小时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去思考问题本身,5分钟去思考解决方案。
综上,通过知识内化和应用转化能力,提高认知从而知道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并且可以循环往复的体验和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行合一的动态过程了。
作者:Rue,十年亲子博客书写者,公众号:平白书(ID:pingbaishu)。
一、觉得自己不优秀的本质原因
一个人是否会自卑的决定性因素,绝不是穷养和富养的区别。
而是小时候,ta是否在一个充满爱、包容、肯定的环境中成长。
从小到大,我一直承受着「打压式教育」,被父母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样子。
以至于我养成了以下几种习惯,也是觉得自己不优秀的本质原因:
1)总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都在教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却从没允许我们,做自己就好。
导致我们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生活价值严重需要外界认可。
而一旦听到夸奖或否定的声音,情绪都会起伏很大。
每当有人赞同我,我都会跟ta,或跟自己解释很久:
不是的,你看到的表面,其实我很垃圾,没像xx那么好……(省略十几个理由);
每当有人否认我,我都会连连认可:
没错我就是这样的人……然后难过消极很久。
TED上最受欢迎的演讲之一《脆弱的力量》中,分享者将人分成两类:
一种是自我价值感很强的人,她们不会和任何人比较,有充分的自信。
另一种人,则是自我价值很弱的人,人生价值的标尺来源于「他人的评价」,所以这类人会很痛苦。
优秀又自卑的我们,都是后者,害怕听到夸奖,又害怕听不到夸奖。
不管如何,我们都会看轻自己的能力。
2)在无数对比的内卷中焦虑,总注重事情的结果。
喜欢和他人比较,总拿自己缺点,和别人优点比较,来证明自己不够优秀。
身上有很多包袱和顾虑,导致还没开始做一件事情,就担心失败、会发生的各种难题,在众人面前丢面子。
更重要的是,做一件事的初衷,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开心,而是为了他人的满意。
比如:
喜欢一个人,努力变得更好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让ta喜欢上我,而是让自己能配得上ta。
找一份得体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拿到高薪水,而是不辜负父母、领导、朋友的期待……
自己不停变强变优秀,才能胜过别人的想法,让我进入了「莫比乌斯环的诅咒」:
生活只剩一个不可停止的循环,永远禁锢在「觉得自己是废物」的自卑中,不断轮回着这个观念。
3)对自己过于苛刻,总想做完美的人。
比打压式教育,更让我严重自卑的一点是:爸妈会在我身上,寄托过高的期待。
相信你的爸妈,也曾对你说过类似的话:
爸妈小时候,就是因为没好好读书,才一直做苦工,赚苦命钱。
之所以这么逼你,就是因为不想你,成为我们这样的人。
这让我在每次考试、比赛、人生关键节点的选择时,总会拼命考多几分,成为完美的女儿,让爸妈能够松一口气,卸下负担。
事情一旦没有达到自己预期,就立马给自己扣上失败者的帽子。
复盘以前的生活,只会看到自己失败了多少次,不会注意自己成功了多少回。
过分的完美主义,让自己越变越敏感,即使长大后变得优秀,也只看到自己不尽人意的一面,不断谴责自己。
能看到这里的人都是积极向上想变得更好的人,你们真的很棒很优秀啦,这里想请你帮个忙,帮答主点个赞,让我有持续创作的动力!
二、如何才能接纳真实的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以上这3种原因,是让我们自卑且痛苦的本质原因。
只要你能纠正其中一个坏习惯,就能远离自卑一大步。
在这里,先和大家强调一个最重要的认知观点:
在克服自卑感这件事情上,接纳真实且不完美的自己,永远比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更重要。
不要活成父母的影子, 也不要试图成为别人的复制版,拼尽全力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毫无意义。
如果你能将以下这些方法,每天都看一遍,等到你完全理解接受,做到知行合一时;
你就能突破自己,不再自卑,完全认可自己的价值,成为自我价值感强的人。
1)看清一个真相:别人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注意你
我们容易过度关注自我,把自己推上聚光灯的舞台,以为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放大丑态。
事实上,人是自恋的动物,所有人都只会关注自己,没太多时间关心他人。
不信的话,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当一个敢于在众人面前演讲、发表观点的人,即使ta说得不好;
作为旁观者,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鼓励,甚至羡慕ta,有勇气发声。
可如果我们作为演讲的那个人,会怎么想?
——啊啊好丢人,我在说什么,冷场了怎么办,早知道不出来丢人了……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并没有多少人对我们有看法;
就算有,这些看法也不会对我们,产生实质性影响和伤害。
有一句话说得很正确:
“其实没有别的什么能真正伤害你,唯一能伤害你的,是你的在意。”
把这些纠结害怕的时间,花去行动上,生活才会改变。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扭捏和恐惧,放弃了一次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让生活愈加拧巴。
恐惧大多来源于未知,而读书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摆脱恐惧心理,给内心增添一份安定和从容。
2)重新定义「优秀」的标准
我们总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换个角度想,越优秀的人,反而越招人羡慕嫉妒恨,别人越不喜欢才对啊。
所以,请你放弃迎合社会的标准,放弃想要变得更优秀的想法。
你需要重新定义「优秀」,问问自己:怎样的自己,在你眼中才算优秀。
别再追求别人口中的成功,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能力边界在哪。
选择合适自己的生活节奏,创造出自己满意的成绩,才最重要。
事实上,我们都是普通人,各有各的长处和缺陷,大家都优秀得很平庸。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接受所有人都有缺陷,不完美才是常态。
只要坚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哪怕只前行一步,就很优秀了。
3)多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建立正反馈
从生活中,多记录那些值得你骄傲的瞬间。
比如善于发现生活的小确幸、坚持写日记、懂得感恩、喜欢画画/跳舞/运动/做手账……
在自己经常得到夸奖的事情中,找到你自己真正喜欢,而非别人在意的事情。
相信我,培养自信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做成一件事,又做成一件事。
靠自我激励喊口号,完全行不通的。
只有你连续把一件事情,成功做成十几次时,你才能十分肯定自己的能力,不因别人的质疑而怀疑人生。
就像现在有人告诉你,你不会用五笔打字聊天,真低级。
你会自卑吗,并不会,你早就有能力靠拼音、语音聊天了。
4)写下你所有自卑的原因,然后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
你可能害怕被排斥冷落、被冷嘲热讽、被看笑话、别议论是非……
这些原因,都让你不能做真实的自己。
把这些都写下来,然后继续去做,别人不想让你做的事情,也就是你害怕的事情。
没错,你没看错:
你担心积极学习被宿友排斥,那更要坚持去学习;
你担心积极向老板请教,被同事说拍马屁,那更要坚持去请教;
你害怕主动打招呼不被搭理,那更要主动去打招呼说话。
一件事你不做的原因,只能有两个:一个是你不可能完成,一个你根本不想。
其他的原因,不在你考虑的范围内,走出舒适圈,去坚持克服后,你的钝感力和自我主观意识,才会强大。
三、写到最后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大家也都听说过:
“这世界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它对我有很好的警惕作用,每当在生活中,有人想用ta的价值观捆绑我,试图让我努力去争取更多金钱、权利、名声,变得「更有钱、更完美」时;
我总会反问自己:
这是不是我想要的,我有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我有没有在做自己。
答案为否时,一定会尽快逃离这种,耗尽精力的攀比。
我只是个普通人,但依旧是自己世界的主角,其他人再怎么优秀,充其量也只是个NPC。
我建议大家,都尝试用下「游戏人生」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生命,你会发现,生活更有包容性。
一个游戏中,总有人是开挂模式,有人用氪金模式,有人是普通刷级模式,也有人是佛系玩家模式。
每种模式没有高低之分。
重要的是,他们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毫无遗憾地享受了这趟旅程。
不会因为有比自己厉害的NPC,就抱怨人生。
这样的人,便是难得的勇士。
而这样的勇士,都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敢于承认自己的优点,从容且自信。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止于至善: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知行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郑玄 注:“止,犹自处也。” 孔颖达 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
朱熹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扩展资料:
止于至善:
一 .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1、《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郑玄 注:“止,犹自处也。” 孔颖达 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 陈澔 集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2、《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 集注:“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宋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二 .在至善之前停止。
“止于至善”,“止”,“停止,克制”。因为善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有大善,有小善,也有大恶,有小恶,始终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所谓至善乃是善的极致,实则它更接近于恶,追求“至善”,难道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我们能力小者追求小善,能力大则追求大善,但不是至善。如果真的有至善,懂得停止和克制,也许就是真的至善。
参考资料:知行合一 百度百科 止于至善 百度百科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
“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扩展资料: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
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
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拓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首先要明了“止于至善”本身的含义。“止于至善”,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语录一》)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同上)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