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国能否评价为内战 如何看待坚持「蜀本位」思想与保持中立客观的历史史观之间的冲突

时间: 2022-04-03 23:01: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三国能否评价为内战 如何看待坚持「蜀本位」思想与保持中立客观的历史史观之间的冲突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简单点的,100字以内,最好写上作者那位?急用,复制的没分!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百度百科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

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曹操逝世后,曹匹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

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百度百科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汉朝号召各地自行招募民兵破敌,遂成割据势力,先后涌起蜀汉,曹魏,孙吾三个最大的割据势力,最后晋朝灭此三方,统一中国。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百度百科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面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求点赞(点赞有好运)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面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里的曹操?

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历来有争议,你怎么看待三国演义里的曹操?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众人评说】

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瞒传》评价曹操:“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
裴松之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
古人评价曹操:“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辩亡论》
李宗吾评价曹操:“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厚黑学》
顾炎武评价曹操:“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三国志(注)》评价曹操:“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易中天评价曹操:“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易中天在《品人录》中曾专作《曹操》一篇品读曹操,品阐已尽在述觉之乏味,在此不评曹操只感叹曹操,容我只说一点点。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曹操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和自己的不幸。

历史名人和坤说:“不能名垂千古,也要遗臭万年。”结果和坤真的如愿以尝,真的遗臭了百年。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更是许多同道中人的偶像,如今或已或正在或准备着向这位前辈高人取经看齐。谁叫和坤有才而且是真的很有财。
相比同样有才也有财的曹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仅没有名垂千古,遗臭万年也未能做到。如果用名垂千古、遗臭万年分别比喻男女,那么曹操无疑成了中性派代表人物,也算是等到了一回时髦。这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他自己财不如才,更没有和坤的财来的阔气。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道:“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总是非党佩服他的。”在中国历史上,能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曹操是空前绝后的一人(易中天<<品人录>>)。可见在历史上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然而在《三国演义》和戏曲舞台上的曹操,由于受正统观念的影响.曹操是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狡猾、奸诈、暴虐,甚至无端杀人的反面典型;而在戏曲舞台上成了白脸的曹操,奸诈多疑,工于心计,多思多虑。但又常常中人计谋,上当受骗。成为文艺作品和戏曲舞台上反面人物的典型。受这些影响曹操在民间的印象成了一个大花脸,成了诡谲、狡诈、冷酷、残忍的代名词。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想来一千多年前的曹操名声尚可,但他万万没料到被唐太宗说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的
曹操在一千多年以后不但身价大跌。曹操还被指控为奸雄,背了上千年的骂名。
韩寒在《穿着棉袄洗澡》中说:“这个时代没有人中之王,所以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只有人才而无全才。”历史上曾经有没有全才,如果有,曹操这个男人无疑可以在这场“全男”的海选中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词称赞曹操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领袖人物名声却不佳,民间形象简直糟糕透顶。
曹操不幸莫过于他不姓刘,否则也可以和刘备那个小男人一样打着皇叔的名号招摇过市,而这显然不是曹操所能决定的,而这又恰恰为曹操遭人非议埋下了伏笔。
曹操的不幸还在于他太有才了,一个出生在官宦家庭的有才男人从小接受的是修身、养性、治国思想。而且曹操也确实准备这么干,这本没有错,然而错就错在他生错了年代,处在汉代最黑暗的桓灵二帝时期。这是一个征伐不断、战事频仍、相互吞并、弱肉强食的动荡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虎与豹的时代(易中天《品人录》)。当曹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没有机会这么干了。这个不甘的男人不得不走上平天下的道路。也许这正可以解释许劭这位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和评论家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在君为臣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的思想已经被强化巩固的年代,你是条龙得盘着,是只虎得卧着。偏偏这个有才的男人奈不住寂寞,而曹操想做点事情的想法显然犯了大忌。杀不了曹操,口诛笔伐总可以吧!夸大其辞在所难免,诬蔑罪名也未尝不可。
本来这些还不至于让曹操的名声不堪入耳,直到这个有才的男人被另一个有才的男人盯上后,他死后一千多年以后遇到了他最的客星罗贯中。集众闲话之精华而成串,乃口头秘本流传精华。这个中国章回小说鼻子的男人无疑是这方面的专家。于是曹操被这个看他很不顺眼的男人,被无限虚拟丑化,可以说的上是栽赃陷害地写进了《三国演义》。这个专家写的这本书又很被评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好比今天做什么事都要顶上一个吓人的名头一样,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身价倍增的《三国演义》在民间被广为传播,人们把小说中的曹操当成了历史上的曹操,一提起曹操就认为他是个奸诈、狡猾、阴险的人物。
其中一条最大的罪名是篡夺汉室天下的奸臣,篡夺汉室真不知道是从何说起,曹操属于东汉末年的人物,天知道他篡夺的是那门子的天下.曹操自己曾说过:“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可能蠢到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这方面来讲反而是曹操有功使得汉王朝多延续了十几年.就算曹操有心篡夺汉室,终归还是没做.如果这笔帐非算不可也因该算在曹丕的账上而不是曹操.
以上均系本人调侃胡吹,如若有冒犯冲撞之处恕不道歉。有如讨厌曹操的人恨不能生煎活剥于操,如裴松之就曾在《三国志(注)》中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而曹操的拥护者郭沫若却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一文,曾直接称:“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并在《蔡文姬》序文中说要替曹操翻案。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有人喜欢必定有痛恨之人。
关于曹操,我是这样认为的:
曹操才是真正的霸主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句多么广为流传的话语啊!可就是这句体现了曹操的鸿鹄伟志的话,竟在罗贯中的描写之下,变成了曹操是奸臣的写照。
真不明白罗贯中为什么将刘备写得如此仁义,曹操写得如此奸佞,孙权写得如此可有可无。实际上按我看,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先就总体来看,他们三个人能在群雄纷争的那个年代坚持到最后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必然有他们各自的过人之处。依我看来,刘备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得到了当时天下大半的人材,诸如诸葛亮、关羽、赵云等。孙权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率先夺得了江东并增强海军,并且收复台湾(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收复台湾吧。)以至后来谁也不敢轻意下江东。而说起曹操,他的过人之处我认为是最多的了。
首先,我们先来就其三人的出身进行一下对比。曹操与刘备是“白手起家”自己创业的,而孙权则是坐其兄的江山。就这一点来说,曹操与刘备就比孙权强。那么再在曹操与刘备之间比较一下。刘备的起义初始于那个流传千古的桃园三结义,也就是在这次结义中,刘备在一开始就得到了关羽与张飞两员三国之中少有的大将。此后,又在刘备的虚伪与东投西奔之下,最终入蜀,南平各郡,以成鼎足之势。而操则不然。
曹操在最开始的时候就为了大义而陷入了“孟德献刀”后的逃亡之中。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语从曹操的口中说出之后,便从此决定了他为了平定天下而东征西讨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此后,他在陈留“发矫诏,举义兵,讨董卓,打黄巾,平‘徐兖’之乱耳,抵官渡之大兵,定凉州之地后,震威名于‘襄荆’。”成为了三国中最为有权谋,有地位,并且力量最为强大的势力。我敢肯定,如果曹操能再活二十年的话,天下就早落入曹操之手了。孙权得以发展到最后,在于他有江东;而刘备能够发展到最后,在于他有四川;而曹操的中原却无任何地利,相比之下,我认为还是曹操的能力最强。大家想一想,中原之地最为广阔,其地势不比巴蜀、楚地,只要攻入,便可以从此立足,中原之地相比之下最为难以立足,但曹操发展的地方却恰恰就是这最难立足的地方,而且发展的最好,所以就这点来说,曹操也是三国之中能力最强的。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战争方面。三国初期,各地豪强纷纷进行了大小规模不同的起义,而发展到后来的三国,这些豪强都被谁的败了呢?大家回想一下,除了刘璋被刘备打败,江南诸军阀为孙策所灭外,几乎所有的军阀都是曹操灭掉的!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在打仗方面也是最强的。
这样来看,曹操不论发展、治国和打仗都是三国中独一无二的厉害的。所以,曹操才是当时天下真正的霸主!
呵呵~ 不知道你满意不?
(一)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用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二)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三)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历史上的阴谋家、野心家都喜欢玩弄权术,曹操更是得心应手,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寿春伐袁术时,曹军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让管粮官王故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管粮官王故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无过错的王故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曹操的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四)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五)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曹操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室,每日与之取乐,不思归期。其实张绣之降在此事之前,全与张济妻无涉。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对阶下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他的贪恋美色和狡诈本色可见一斑。当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不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壮丽无比的铜雀台,并“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

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曹操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识破,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将杨修斩杀了事。可叹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贤妒能的牺牲品。

如何评价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2021年,伴随着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其中有很多人把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当成垃圾雷人搞笑剧看待,把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奉为经典,甚至将其看做“无法超越的昆仑”,几乎把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都给予这部电视剧。更有甚者,称这部电视剧里的很多内容都能成为历史资料了。笔者对该剧一点也不“感冒”,对很多人送给该剧的赞誉很不以为然。下面,我就逐步表达我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
首先,这部电视剧在思想内容方面没有一点创新和发展,对小说《三国演义》表达的思想没有进行任何筛选,统统照搬。其照搬了原著里“蜀汉正统论”的思想,承袭了原著中“尊刘贬曹”的政治倾向性,将原著中的“腐儒”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负责拍摄该剧的导演之一张绍林就曾表示:“当年老版《三国》为塑造人物制定了一个原则,尊重原著——尊重原著对于人物的定性以及情节设置,不对其中人物进行拔高、翻案……正因为此,观众才原谅了剧中战争场面的单调和简陋,老版才获得了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出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汉民族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民族矛盾尖锐,罗贯中处于乱世之中,思考到汉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思想,将曹魏当成了金元这些异族政权来看待,在小说中倾注了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对曹魏人物一味地丑化、贬低,对待三国历史一点也不客观公正。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要想正确解读三国历史,要想公正评价三国历史中的人物,要想展现出现代人所应该有的进步思想和观念,就必须要对原著中的思想内容进行改造,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可是,这部电视剧的编导们却在电视剧里不断体现着这样一种思想,“凡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表达的思想都是正确的,都是不能质疑的,我们对他表达的思想不能做任何更改。”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这部电视剧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和内容没有进行任何甄别、分辨,统统吸收进来。
其次,这部电视剧的人物形象脸谱化严重、政治倾向性也极为严重。在所谓的“分清善恶、明辨是非”这种极为幼稚的史学观的指导下,电视剧中的曹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脸的奸诈,在中华历史上深沉的曹操在这部电视剧里变得嬉皮笑脸、轻浮无比。小说里能体现曹操疑神疑鬼、奸诈残忍的细节几乎都添加到电视剧中了。而假冒“皇叔”名号,“胸有城府、大伪似忠”的刘备在这部电视剧中倒被演绎成了“立志兴复汉室、仁义爱民”的正人君子。根据史书记载,在长坂坡一役中,刘备强行裹挟数万荆州百姓当肉盾,帮助自己垫后,以阻挡曹操大军的追击。演义里将其改成数万荆州百姓自愿跟随刘备逃亡,将即将到来的曹军视作虎狼。电视剧对此更是大拍特拍,为此专门配上了乐曲,以显示刘备“仁义爱民”的高尚品质。很多人都希望诸葛亮北伐成功,都为诸葛亮北伐失败而惋惜、伤心,似乎诸葛亮真的是在“兴复汉室”,似乎中原理所应当地就应该归诸葛亮和蜀汉所有。东汉末年,汉室中央集权衰落,地方实权早已落到了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起家的地方势力手中了,东汉王朝在汉末乱世中早就没有一寸土地和一个子民了,早已不可复兴了。“兴复汉室”实际上是蜀汉政权为其政治集团服务和对外武力征伐的一个政治借口。曹氏江山名义上是“篡夺”汉室江山而来,但实际上是曹操及其文武群臣打下来的,是曹操毕生奋斗的结果,是靠曹氏集团中的无数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凭什么要让曹魏因为诸葛亮一个“兴复汉室”的政治借口,而把整个北中国白白送给诸葛亮和蜀汉?刘备、周瑜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实际上他们同样不忠于汉室,同样没想过“兴复汉室”,发表这番言论仅仅是为了攻击政敌,维护本集团的利益。我从头看到尾,感觉该剧把历史人物分成绝对的正面和反面人物,几乎把曹操及其所建立的曹魏政权作为唯一的反派典型。该剧不但“尊刘贬曹”,而且在表现魏吴战争时,明显倾向于孙权及其东吴。“官渡之战”后,该剧对袁绍集团的覆灭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之意,让人感觉就像一出悲剧,对曹氏集团基本统一北方的历程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魏文帝曹丕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就因为他是“反派典型”曹魏政权中的人物,在剧中只出现在几个场面中,而且急躁鲁莽、无才无能,没有一点“一国之君”的样子。这样一位在三国时代无比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剧中形象模糊不清。该剧第60集《曹操之死》一开始,吴使呈送关羽首级给曹操,曹操周围的文武群臣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去看,感觉他们根本就没见过世面,活像一群白痴。紧接着第61集《曹丕篡汉》,曹丕登上受禅台,接受文武百官祝贺,我又看到了一群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的大臣。而这样的景象从来都没有在吴蜀的宫廷中出现过。看到这里,我不禁疑问,是不是中原人天生就比蜀中和江东人弱智?该剧对艺术家虚构出来的刘备与孙尚香结亲的内容大拍特拍,从第42至第44集整整拍摄了三集之多,这些编导们先完全按照小说的描述拍摄,接着恨不得小说中的一个细节都不能省掉,小说中的一句对话都不能漏掉。曹魏那边那么多值得拍摄的内容在这部电视剧里找不到一点影子,而刘备这边一个“结亲”就整整占了三集内容,这个“结亲”对三国历史的发展又有多大影响?我对这段剧情特别厌恶和反感,甚至已到了异常愤怒的地步!!!“尊刘贬曹”的倾向性也不能离谱、无聊到这种程度!!!
最后,我来重点探讨一下这部电视剧到底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多少三国时代的历史。史学家们将秦汉与隋唐之间这将近四百年的乱世称之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没有称为“吴晋南北朝”或“蜀晋南北朝”,曹魏政权在三国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我们暂且不讨论关于正统的问题。曹魏政权继承了东汉王朝遗留下来的中央政府,占据了中原腹地,拥有东汉王朝全国十三州之中北方九个州的领土。曹魏政权的官僚队伍大部分是东汉王朝中后期官僚队伍的原班人马。它的统治和东汉王朝的统治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依靠南阳、颍川等地的士族征战四方、完成统一。更始元年,刘秀略地颍川,颍川士族纷纷投靠刘秀,先后有傅俊、王霸、臧官、祭遵、冯异等人跟随光武帝东征西讨、统一天下,并最终凭借战功纷纷担任高官,成长为东汉王朝建立的主要支柱之一。随后,颍川士族在全国士大夫豪族网中逐渐占据了核心位置,逐渐成长为东汉王朝官僚系统的核心力量。在献帝时由群雄割据到曹魏代汉的政治演进期,颍川豪族的代表人物荀彧于初平二年投奔曹操,至建安中后期,颍川士大夫豪族在荀彧的大力举荐下大部分都加入了曹操集团,其中有戏志才、荀攸、钟繇、陈群、杜袭、辛毗、郭嘉、赵俨等人。这些人跟随着曹操控制中央政权进而统一北方,在汉魏禅代后成为了曹魏初期的核心力量。由上可知,曹魏政权的官僚队伍可以说是东汉王朝中后期官僚队伍的大部分原班人马。
东汉王朝由外戚、宦官、士族三根支柱维持。从汉和帝利用宦官郑众清除外戚窦宪开始,外戚、宦官在东汉后期的政坛上翻云覆雨、交替执政,频繁上演血腥的政变故事。东汉王朝也在这样的争斗中日趋衰落。最终外戚何进为诛灭十常侍,招凉州军阀董卓进京,导致了外戚和宦官集团的火并。在这场火并中,外戚和宦官集团同归于尽,而长期以来在外戚和宦官的夹缝中生存的士族势力急剧膨胀,并形成其一家独大的局面。魏文帝曹丕在废汉建魏后,首先拉拢士族,推行“九品中正制”,以争取士族的支持。同时他又针对东汉后期宦官、外戚交替执政的局面,制定一系列政策,严禁后宫与宦官干政,革除了东汉时期一系列弊政。而且,两汉时厚葬风气盛行,皇帝每年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用来修筑皇陵,所以皇陵无不建得宏大豪华,随葬的珍宝之多令后世咋舌。魏武帝曹操首倡薄葬之风,魏文帝曹丕也延续了其父的薄葬政策,大力倡导薄葬。在几代皇帝身体力行的带领下,曹魏皇族及大批的朝廷官员也纷纷施行薄葬。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的现象。由上可知,曹魏政权的统治政策大多针对东汉的弊政进行改革,其和东汉王朝的统治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连续性。
这部电视剧从一开始就是从汉和帝即位开始,接着汉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都以小孩的方式出现,以此来说明汉末皇帝年幼,宦官、外戚交替执政、朝政黑暗的景象,接着又表现出中原大地流民迁徙、白骨露野的场景。之后便是“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命令各州郡派兵镇压。拍到这边还好好的,突然画面一转,跳到了幽州地界刘备看表文的情景,随后其与关羽、张飞相识,并在桃园结义。第二到第四集又反映东汉中央政府各派势力的争斗,表现了《十常侍乱政》、《董卓霸京师》、《孟德献刀》。第五集按照小说,将原本不是讨董联军中重要人物的刘关张三人刻画成主角,表现“三英战吕布”。第六、七集再回到东汉中央政府中,表现司徒王允利用貂蝉巧设连环计除掉董卓的故事。从第八集开始,这些编导们为了急于表现刘备势力的成长,对之后各派势力对东汉中央政权的争夺和控制完全不去反映了。要知道在王允、吕布除掉董卓控制中央政权后,由于王允不注重拉拢董卓西凉军阀的余部,最终导致了李傕与郭汜之乱,王允被杀、吕布逃走。汉献帝又几经磨难,终于摆脱了凉州兵的纠缠,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开始由长安狼狈不堪地东归洛阳。当时袁绍“迟重少决”,错失了迎献帝的绝佳机会,被曹操抢先一步将天子迎回自己的基地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一件在汉末至关重要的事件在这部电视剧中被草草带过。这部电视剧前面几集给我的感觉是故事描述没有连贯性和完整性。如果要表现汉末宫廷争斗,就不要去拍“桃园结义”,就把各派势力对东汉中央政府的争夺和控制完整地反映出来。如果一定要以刘备集团的发展为主线,前面几集的《十常侍乱政》、《董卓霸京师》、《孟德献刀》就没有拍摄的必要了。前面几集由于要描述汉末宫廷争斗,在东汉朝廷中声名显赫的范阳士族卢植、并州太原祁县士族王允、南阳宛城外戚何进还有那么一两次出场的机会,可是他们同样声名显赫的子侄辈卢毓、王凌、何晏由于是在“反派典型”曹魏政权中担任要职,就全都一起在剧中销声匿迹,得不到一点出场机会了。
一些人评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反映了汉末乱世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生死离别、抛家弃子之痛。《三国演义》是以刘备集团的发展为主线,而刘备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刘表。小说《三国演义》体现的是曹操南征时,荆州百姓主动跟随刘备亡命这一场景,以此来体现战乱给荆州百姓带来的灾难。电视剧更是专门拿出了一集,第29集《携民渡江》来体现这一场景。其后,该剧在三国后期也在极力渲染蜀国百姓的负担和诸葛亮平定南蛮时南蛮遭受的战乱。荆州、益州、南蛮的百姓全都因为曾经是刘备集团统治区域内的百姓,全都沾了刘备集团的“光”,在该剧中全都成了遭受苦难最深重的百姓!!!而实际上刘表统治的荆州是当时相对最太平的地区了,荆州百姓并没有遭受过多少战乱、饥荒之苦,荆州还成为了许多北方士人的避难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曰:“刘表雍容荆州,坐观时变,自以为西北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王粲、杜畿、裴潜、司马芝、赵俨、杜袭等中原士人都在这里避难。
三国时代的江南民众更没有遭受过什么战乱之苦,东吴甚至充斥着厚葬之风。吴国大将陈武战死后,孙权十分悲伤,亲自为他送葬,并十分残忍地“命以其爱妾殉葬,复客二百家。此外,东吴偏将军董袭被江水淹死。“权改服临殡,供给甚厚。”孙吴末帝孙皓宠爱的张氏(左夫人)死了,“皓哀愍思念,葬于苑中,大作冢,使工匠刻柏作木人,内冢中以为兵尉,以金银珍玩之物送葬,不可称计……国人见葬太奢丽,皆谓皓已死,所葬是也”。厚葬之风在东吴较为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东吴在国家战略上的保守。曹魏意欲一统天下,蜀汉一直强力支撑,打着匡扶汉室正统招牌,两国都常年有大规模的对外征战,对国力经济消耗很大。而只有东吴没有统一天下的国家战略,建安五年(公元201年),孙策遇刺,临终嘱咐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保有江东”遂成为孙吴集团之立国基础。东吴又坐拥长江天险,历代实行“限江自保”的国策,将其主要兵力布置在长江沿线各险要之地。“吴保江南,凡边要之地皆置督”。保守的国策使东吴对外战争较少,只有少量对内部山越人的战争,西晋的傅玄说孙权“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因而使东吴政权经济消耗不大,财富积累较多,国家财政压力相对较小。
从汉末至三国时期,遭受的苦难最为深重的实际上是中原百姓!!!中原大地自东汉桓帝以后疾疫、灾荒、战乱横行,人口急剧减少。和平元年(150年)"京师大疫"。元嘉元年(151年),"京师大疫",之后更是蝗灾、水旱灾害不断,"司隶、豫饥死者十四五"。灵帝时期也如是。灵帝熹平二年(173年)大疫,中平二年(185年)大疫。董卓、李傕、郭汜之前,关中人口尚有数十万户,但纵兵之后,两年之内,"相食略尽",满目疮痍。曹操《蒿里行》所写的“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和“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凄惨状况正是当时整个中原大地的真实写照。而中原这种人口急剧减少的趋势并没有很快因为曹魏政权对中原的统一而停止。当时的文坛领袖“建安七子”普遍短命而亡,都在曹魏建国之前逝世。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就曾悲伤地表示:“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这里体现了魏晋人对死亡这个主题的执着,一次次地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谈论生命的短促、宿命的必然。魏晋时代正是一次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的觉醒。三国类历史剧应该反映曹魏文人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和珍视,这样才是对汉末乱世的真实反映。三国时代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短命,据说是因为西汉时霍去病征讨匈奴,匈奴人采用生物战,霍去病和汉军“就地采食”,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源、牛羊。这些汉军在返回故土时也把病疫带回了中土。此后,流行病疫就在整个中原地区呈周期性爆发,而且基本上没有波及到长江流域。
在曹魏建国后统治的四十六年里,政局和外部形势就基本上没有稳定过。魏文帝曹丕仅仅在位七年,苛禁宗室,赋予士族种种特权,在军事上毫无建树,两次征吴都“打了酱油”,为曹魏速亡埋下了隐患。魏明帝曹睿在位前七年都要防御吴蜀的联合入侵。有人说诸葛亮的连连北伐极大地加重了蜀国百姓的负担,把蜀国百姓绑在他的“战车”上。但魏国百姓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诸葛亮的北伐也把魏国百姓拖下了水。在击退吴蜀的联合入侵后,曹睿开始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极大影响了农业生产。陈群、杨阜、卫觊、蒋济、高堂隆等大臣纷纷上表劝谏,曹睿对他们的劝谏虽然心悦诚服,不责罚他们,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没有太大改观。当时曹魏的外患刚刚平息,人民正需要“休养生息”,曹睿的腐败可谓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曹睿在私心的驱使下坚持让自己八岁的养子曹芳继承“大统”,临终前在刘放、孙资的怂恿下,指定“野心家”司马懿和已被孤立于曹氏宗室之外的曹爽共同辅政,为司马氏的篡权提供了绝佳机会。曹魏接下来的十年是曹爽集团和司马懿集团争斗的十年,最后十六年成了司马氏集团铲除异己、钳制舆论、禁锢思想、谋权篡位的舞台。可以说曹魏统治的这四十六年,中原百姓一天都没有安宁过,曹魏真可谓是“外患不息,内乱不止”!!!
长期以来,后三国历史是被人忽略和无视的。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病逝到西晋灭吴这整整四十六年里发生的历史故事只拍摄了七集草草了事。而新版《三国》只有一集,声称“截断浊流。”有很多人将诸葛亮死后的故事视为“鸡肋”,这四十六年的历史难道就没有一点反映的价值和意义了吗?当然不是。在魏晋易代时期,诞生了诸如何晏、夏侯玄等许多名士,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不拘礼法、清静无为、崇尚自由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他们反对名教、狂傲不羁的性格正是对当时社会和统治者的反抗。当时,司马氏为了竖立大旗,在意识形态领域打出了“儒家名教”的招牌,标榜“以孝治天下”,“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对衰落的曹魏政权有着很深的同情、怜悯之情,对兴起的司马氏集团十分憎恶。但他们都只是无兵无权的文弱书生,无力撼动司马氏的统治,只能采用远离司马氏、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方式去消极抵抗,用“道教自然”的思想去对抗,经常做出一些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怪异行为来反对礼教,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这是忠于曹魏的人最后无奈的挣扎了!!!最值得反映、最应该体现出来的魏晋易代时的文人思潮历史恰恰是最被中国的导演忽略和无视的。
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把蜀汉的灭亡表现成了历史悲剧。事实上吴蜀的灭亡没有一点悲壮的意味。因为在司马氏看来,“诸曹、夏侯是内忧,吴蜀是外患”,“内忧乃腹心之患,外患为手足之疾也”,“攘外必先安内”!!!司马懿父子坚决贯彻执行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曹魏内部的反抗势力和西北少数民族势力进行血腥镇压和残酷屠杀,而对吴蜀外敌,为了收买人心,反而采取安抚、怀柔政策。史书对司马懿的评价是“内忌而外宽”,他征伐辽东时进入襄平城屠戮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并将已经投降的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还将辽东数十万民众强行迁徙到中原。之后,他又诛杀曹爽集团和王凌家族几千余人,导致“天下名士减半”!!!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对反抗势力也是大开杀戒。钟会、邓艾可以称得上是司马氏“心腹中的心腹”,平蜀之后,还遭到了司马昭的猜忌,最后的下场都是“体无完肤,宗族涂地”!而司马氏集团在攻灭吴蜀的战争中,没有制造一起屠城事件,对吴蜀君臣一律优待,封公晋侯。刘禅投降邓艾时,邓艾既没有屠成都城,也没有诛杀蜀汉宗室,司马昭还封刘禅为安乐公。西晋镇南大将军羊祜在灭吴之前,对吴国边境守将大施恩惠,最后灭亡的东吴君主孙皓也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而且司马氏集团“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喜欢搞“丑陋的窝里横”!!!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灭曹爽集团可谓雷霆万钧,然而他在防御诸葛亮入侵时却是丑态百出、落尽下风!!!司马氏集团平定淮南亲曹势力的三次武装暴动可谓势如破竹、迅速荡平,然而公元252年司马师发动的攻吴之战被诸葛恪袭破,落水及自相践踏而死者达数万人,大量军需物资遗失。司马氏掌权后,没有改变过去曹魏攻吴时“打酱油,赔兵马”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到,自公元208年曹操赤壁战败以来,曹魏的主要进攻对象是东吴,但除了最后一次——公元279年的西晋灭吴之战,其他的攻吴之战全都“打了酱油”!!!(曹魏对东吴的战争历来是败多胜少,尤其是主动进攻,曹魏几乎没有胜过。从中可以看出,曹魏军事人才的质量和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如东吴。)
司马氏集团对曹氏宗室及其附属势力的残酷杀戮造成了社会恐慌,司马氏集团对曹氏宗室的屠杀犹如我国现代史上发生的十年“文革”炼狱,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无比黑暗。曹马之争最后升级到曹髦亲自征讨司马昭。谁都无法忘记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阴历5月7日这一天,在当时曹魏的都城洛阳,爆发了一起“惊天血案”!!!!曹髦率领宫中宿卫、官僮数百人,敲起战鼓,出云龙门而去,身披新甲,坐在车驾之上,手持宝剑,大呼杀贼,激励士气,直冲司马昭的府邸。一开始碰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司马伷一行被曹髦左右呵斥过后,慌忙躲避而走。行至皇宫南阙下,碰到了中护军贾充率领的集合军。贾充见曹髦率领的是一群乌合之众,挥手示意主动反击。曹髦的军队见状就溃散后退了。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挥舞着宝剑,左右乱砍。司马昭一边的士兵见小皇帝赤膊上阵,不知所措,只好小心躲避,不敢进逼。宫中士兵和仆人们见状,又聚集起来,向宫外继续前进。两边军队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开始胶着。司马家一边的军队慌乱躲避,形势开始不利于司马昭了。在司马昭一边的太子舍人成济跑过去问贾充:“事情紧急了!中护军,怎么办?”贾充恶狠狠地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马家如果失败了,我们这些人还会有好下场吗?还不出击!”他对周围的士兵高喊:“司马家养你们这些人,就是用在今天的。今日之事,没有什么可以迟疑的。”成济略一思考,说:“没错!”,接着抽出铁戈,向曹髦刺杀过去。曹髦毫无防守之力,被成济的长矛从胸中刺进,于背部出来,血溅宫墙,当即身亡。据说当时原本天气晴朗,之后洛阳城突降急雨。雨点由疏转密,天空一片灰暗,间或有雷霆闪电。“上苍为之感动,山岳因而失色”!!!并且预示着司马氏靠屠杀和篡夺赢得的江山其国运必然不会长久!!!!这样一件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到了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变成了什么样子?其第81集《司马昭弑君》在表现曹髦冲出宫门碰到贾充激战时,没有体现出那种战斗的紧张激烈的气氛。成济与贾充的对话更是漫不经心,似乎当时根本就不是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成济刺向曹髦的那一矛,没从背部透出,没有血溅宫墙的惨烈气氛。我们更不要奢望能有音乐伴随,能有突降暴雨的悲剧表现。这是一出惊天动地的悲剧事件,这是一件可歌可泣的英雄悲歌!!!只有那些一味迁就原著“腐儒”思想的王扶林、张绍林之类的编导们不把它当成历史悲剧,对这出历史事件麻木冷漠,因为这场悲剧发生在“反派典型”曹魏政权身上!!!???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赵云,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堪称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赵云是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至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结义的编外人员,在有的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从古至今,不少评论家对赵云忠义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关羽和张飞。赵云有勇有谋,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当关羽被害时,刘备准备伐吴,诸葛亮也无可奈何,群臣都不敢再言,赵云却出班奏道,“兄弟之仇私也,国家之仇公也”,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见识过人之处。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群雄,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性格良好,没有关羽的骄傲自负和张飞的鲁莽,对上面的领导恭敬,对后来居上的平等对待。诸葛亮也说,先帝常言子龙之德..在刘备打入益州,正准备分发财物和土地给有攻的武将时,赵云提出反对,他说:“老百姓们,刚刚遭到战争的迫害,现在我们又刮分他们的土地,这样会民不聊生的,请公三思。”他就为人民着想了。还有诸葛亮攻魏时,各个将领都败了,赵云也败了,可赵云的兵马和军用物资却没有损耗,后来得知原来是赵云亲自断后,想想,一个大将独自挡住几十万大军,由于赵云的阵势把敌军吓怕了,敌军就撤了。诸葛亮得知,准备赏赵云,可赵云却说:“这是老百姓辛苦劳动的结果,正能赏我,此物资还是放入过库吧。”赵云还是很聪明的,当关羽死后,刘备要攻吴,赵云就说:“如顺民心,去攻魏,打败魏后,吴自然就灭了。如去攻吴,不顺民心,反而会打败仗。”但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张飞却有挑起刘备的怒气,才使刘备又去攻吴的!但史实上的赵云虽是三国时期蜀汉仅有的十二位被赐予谥号的大臣之一,但他在名位上远远不及其他十一位大臣。终其一生,他的业绩很平凡也很普通。甚至后来追谥了五个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也没有赵云。赵云虽然在最后几乎是以一个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毕竟跟随刘备多年,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曾经于乱军之中救下刘禅,先主后主始终没给他真正封号,甚至没有真正意义的独挡一面统兵,让人感觉太不公平。而在他死后多年,蜀汉灭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刘禅终于下诏追谥其为顺平侯(还是姜维等人看不下去了强力要求的)。其实,看一下赵云所受封的谥号就可以大致明白对他所谓的盖棺定论了:“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也就是说,赵云获此殊荣凭借的并不主要是战功。也正因功绩的不著,他才会成为蜀汉最后一批才追谥的宿将。时朝野舆论认为赵云曾经救过刘禅,应当赐谥,最后终于成为十二个大臣中最后一个被赐谥的大臣。但他没有过于追求自己的得失,总是尽力的为国出力,回想现在我们身边几时有这样的人?
只能说,央视拍的这部剧属于经典中的经典,很难在超越它了!无锡三国城,一个师的官兵参演,最贴近原著的演员选型,造就了这部经典的作品。
比新版更符合原著

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求问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一道简答题,不需要太长。阐述清楚就好了。

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是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三国演义》以三国争雄为题材,其所展示的帝王将相都是历史上真实的英雄。而作者将他们的性格和功业夸张再现,把他们刻画成非现实的超人。

战争描写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今见最早的嘉靖壬午(1522)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每回标题都是单句七字。他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每回的标题已是双句,大致对偶。除分回立目之外,他的章回小说还保存了宋元话本中开头引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体制。正文常以“话说”两字起首,往往在情节开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中间又多引诗词曲赋来作场景描写或人物评赞等。

《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是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的愿望。

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是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

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

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已知仅有的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

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

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拥刘反曹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拥刘反曹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三国志中如何评价周瑜

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对周瑜的评价是:“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译文:

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由于周郎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赞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扩展资料:

陈寿处身西晋,晋承曹魏一脉,吴蜀是为对立敌方,但在三国志提及周瑜时,却不惜多处称颂。

论到周瑜才干时,陈寿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等词相称,这种英华才气明显别与诸葛亮的名士风度。周郎之才,更多为少年朝气,锐意进取自信飞扬的英霸之气。

周瑜死后,孙权曾与陆逊谈论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东吴的王图霸业,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郎顾曲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吴夫人:“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孙权:“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于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吕蒙:“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诸葛瑾、步骘上疏孙权:“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于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胤归诉,乞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节录:“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宋词人戴复古的《满江红‧赤壁怀古》节录:“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明代才子高启的《过二乔宅》节录:“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清代郑板桥的《念奴娇·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瑜长壮有姿貌.......策(孙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后仁(曹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乞与奋威(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孙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治罪)......初瑜见友于策(孙策),太妃又使权(孙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三杯酒)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权(孙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周瑜子)亡,仍欲用护(周瑜孙),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张表)、文表(张弘...貌似是),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三国志陈寿评注):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一类书,都是经过大量虚构后的小说,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都不完全属实,所以人们不必相信其中的部分虚构内容,更不要对那些被扭曲的历史人物枉加褒贬,那对英雄是不公平的!
一,关于周瑜“完美”论
很早以前曾作过一篇《总论周瑜的完美》,其中的“完美”二字一直使不少人难以介怀,有的说“你们可以讨论周瑜的“完美”,但请不要说已经将这个“完美”与所有人比较过,是纯金的,那我不信”这样的话,我很同意。如果仔细看过在下〈总论周瑜的完美>一文后,开头就声明“完美”一词只是题目,那是为吸引眼球用的,而史料记载看周瑜的人生可能就是因为短才确实有“完美%A
二。关于演义是否有抬高周瑜的现象
不知何时起网上盛行起“揭批”运动来,有人在批周瑜的文章中谈到演义有抬高周瑜的倾向。这个观点我同意。虽然罗贯中抬高他有为诸葛亮形象陪衬的意思。如周瑜想把诸葛亮招收到东吴,表面上看罗贯中是表现他不是嫉才而是恨才不为己所用,但本意却是想说明作为东吴主帅的他还很看重年轻的孔明,完全是为抬高孔明而不得不如此写,侧重点在表现孔明不为周所动对刘备忠贞不二。而演义里是周瑜还抢了黄盖想出的火攻之策,这也是为和孔明对火字一段的顺利展开。
但不可否认在塑造诸葛亮形象时是发生了不得不抬高周瑜的现象.特别是周瑜在东吴诸将中的地位确实被抬高了,这就造成在俗文化的意识中,一谈到东吴,最出色的好像就是周瑜,可翻开吴书,〈周瑜传>无论篇幅还是位置,根本没法和陆逊张昭比,还有好多其他人如诸葛瑾等都是独传,而周瑜是合传,为什么在史书中不大起眼,在孙吴历史中只是在早期起过关键作用的周瑜后来能这么耀眼,罗贯中的作用可说功不可没。
因文学作品而家喻户晓的周瑜形象,我从没有消除演义流毒的意思,只是强调谈历史人物时不要用演义作依据,因为那毕竟是文学形象,而从纯历史角度说东吴实行的是世兵制,除了临时的出兵打仗根本没有什么能全掌军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都督,能都督诸州军事的大都督大将军那是曹魏后期的产物,周瑜充其量就是一个打战时的前敌统帅,而蜀派看好的鲁肃更是连周瑜,吕蒙,陆逊这样的统帅都没当过,现在却可笑谈历史时还有人称其为“东吴都督”,鲁肃只是继承了周瑜的部曲,加上积极的招募,部曲数当时是武将之冠而已。口口生生只谈历史却在论述中混淆进演义的内容,这是最会误人的。虽然演义确实起到了使三国人物包括周瑜深入人心的作用,可以使人们对这个历史人物更重视,从这个角度讲演义确实有抬高周瑜的倾向,不过对三国其他人物主要是蜀汉的,更高乎其高了。
三。关于周瑜的人生观分析
有人说“东吴势力是家族势力,是地方势力,即类似于土匪,他们没有民本位思想,周瑜不过是这个土匪集团中具有气魄和魅力的一员。”
我觉得说土匪是有点过分,因为自从孙策起孙吴就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认,但不可否认东吴集团是建立在氏族势力基础上的,他们是没有民本位思想,而这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要思想。他们虽然也常常说一些看上去是拥戴汉王室的话,但更多的是在臣子称主上为“至尊”的时候。最明显的就是鲁肃对孙权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主上能称帝而自己名留竹帛。周瑜和鲁肃是最好的朋友,我觉得鲁肃说的可能也就是周瑜想的。他们心底里完全没有汉王朝,而只想成就孙氏称帝,而自己能攀龙附凤,即名垂青史又能得到荣华富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大概就是周瑜的人生观,自是没有所谓的“民本位”思想。但三国的乱世中不光周瑜如此,其他为人称道的英雄们大都如此,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描绘成帝业的前景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周瑜和鲁肃表现的特别明白,攀龙附凤一说就是周瑜劝鲁肃投奔东吴时直说的。
另外,批周瑜的人在谈质子一事时说,周瑜说的一段话和鲁肃的踏上策很相似,所以不是周瑜剽窃鲁肃就是史官美化,这非常荒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过不因他们的关系近而混谈。且史官要美化最多也只能是评论,不可能编出他说的具体的话,而周瑜和鲁肃的关系能这样要好,不能说他们的人生观是完全一样的。,即只顾自己在乱世中建功立业不顾国家要求统一人民要求安定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周瑜鲁肃还有诸葛亮都是如此,从某种角度苛求的话,他们都是造成国家分裂许多年的大罪人,他们虽对得起自己却提倡战争和分裂,对不起天下的百姓。
所以我曾说周瑜是逆历史潮流的人物,不过我们现在赞扬的三国所谓英雄无不是这种为自己建功立业而不顾百姓要求安定的人,又有几个有“民本位”思想?从这个角度说三国的军阀都和土匪差不多,他们要发动战争不对人民掠夺办得到么?周瑜如此,诸葛亮的北伐抢人抢地更明显,也真因为此,人们才会“一时瑜亮”的这样称呼他们。
我认为不能用现代的“民本位”思想要求乱世中的人物,毕竟我们后世欣赏的三国英雄全是“自本位”的人。但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人物的人生观也是符合当时实际的。
四。关于周瑜在东吴地位的取得方式
现在有种说法说周瑜是靠裙带关系才建立自己诸将之冠的地位的,真是这样么?小桥这个没有门第的美女真能给周瑜带来怎么多?这恐怕是后人复会的吧,这种荒谬的观点恐怕连罗贯中也不会采用。
周瑜年纪轻轻一到东吴就能成为诸将之冠,除了和孙策有“总角之好外”和个人优秀外,他们家族对孙策初建江东出过不少力,这恐怕才是孙策说的“论德酬功,此谓足以保者也”的所在。
所以周瑜在东吴地位的取得,一不是靠裙带关系,二也不是单纯的和孙策的友谊,三不可否认是全靠自己的能力,而有很大一部分靠了自己家族的背景。
关于这一点我以前曾有专文提到(周瑜虽只是洛阳(东汉首都)令的儿子,但他们庐江的周氏绝对是望族。后汉书里成传的就有三人,他们周家可能也能称“四世三公,”论门第江东可能无人出其右。周荣是尚书令,荣子景,景子忠都是太尉,景是瑜的从祖父。后汉书里记载,他们家兄弟子侄当官的许多,“兄弟好宾客,雄江淮间,出入从车常百余乘”,而景又大举贤能,最擅长建立家族政治关系网。在这种家族背景里出生的周瑜自然会被培养得雅量高致,最会处理人际关系了。
而周瑜后来二十四岁就成为孙氏的重要将领,这和他们周家对孙策起兵时的帮助很有关系,周瑜只是一个小小的居巢长,如果没有从父的借兵借粮他能对孙策作什么大贡献呢.如果他家没有道南广宅又怎么和孙策结为“总角之好”?所以说如没有家族的依靠也就没有后来的周瑜)
周瑜的起步地位一开始就优于诸将,这当然离不开家庭背景。但根据孙策曾叫周瑜回去一事揣度出孙策是看周瑜能力不强又不好回绝,所以打发他也调粮草以济后方,或者他离开叔父就只能借贷度日等,这些说法都很可笑。历史学家方诗铭先生作的〈三国人物散论>里“丹阳成为孙策平定江东的根据地”就有很好的答复,周瑜曾向鲁肃求粮,那也是他在背离袁术途中的困难,并不能说明其他。
总结一下,周瑜虽是外姓,但他和孙氏建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不用靠自己的能力就能获得高的地位,同时也能使诸将信服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得出身起了关键作用,这在门阀制度盛行的古代是无法避免的。
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周瑜和起点很低靠自己努力的吕蒙,黄盖之类比,他的高地位的获得确实有些不公平。但从他获得高地位并不一定全靠能力这一点上,也不能得出周瑜没有能力的结论。
客观条件的优越和主观优越的条件结合在了一起,才使得周瑜不同于一般的世家子。先天得到的高地位和后天努力相结合,才为英才的发挥创造了更大的条件。
五,关于周瑜的能力
我这次不想再纠缠在诸如赤壁之战,取蜀对刘几个具体的谈的已很烂的事情上,说他好话的在〈总论完美>里已说的够多了,所以想换个角度谈。
周瑜是典型的世家子,在当时的社会生来好像就高人一等是当领导的,也许他作具体的事情可能真不怎么行,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周瑜可能就是那种从大处着眼和很善于搞人际关系,又自己很会享福的那种高官,不像诸葛亮累死累活什么都自己干而没有效率。周瑜史书虽没记载他像吕范那样奢侈,但他顾曲都是在酒宴上进行的,又得意的向人展示过珍玩和侍者,他一定是生活十分丰富多彩且很会享受人生的那种人。论道行兵打仗排兵布阵以及具体的小谋略,他可能还真没有从低层上来的吕蒙厉害。批他的人指出火攻计是黄盖提的,取南郡时也是吕蒙甘宁出主意,他只要判断选择就是。一点不错。周瑜只要把握大方向如取胜那最大的功劳一定是他的,但不是他抢部下之功而是别人给的人,如他真抢功史书上也不会有他部将出谋的记载,那些谋略一定记的是周瑜自己想出来的。
部下作具体事领导享有名头,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现象从古到今一直是这样,领导者只要动动嘴皮部下却要累死累活。这没什么公平好讲,而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就在于善于发动部下的积极性而不必像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协调指挥又从大局建策的好领导。
因此,周瑜的能力可能不是体现再作具体事情如某个战术上的小谋划,而是体现在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方面.他人际关系很好“大率为得人”,又具有很高的威望。江陵一战曹仁一听说他受伤卧床马上派兵就阵,周瑜自兴,到诸营巡视一边后就马上鼓舞了士气,曹仁自退了。也许周瑜真只是说了“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这样的话,其他什么也没作,但却真起效果啊,说明他这个领导是很成功的,而我们现在的领导不是也就开个会说说话么,难道真要他们具体作什么细节的事?如周瑜真像曹仁一样冲锋陷阵好是好,不过那就不像周瑜了,因为一个称职的统帅一是不因该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另外也不该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
周瑜的能力除了能搞好人际关系,起到一个统帅作用外,剩下的就是他提到的几个谋略,我们可以发现他这个人很会说话,就像孙权说的那样“言议英发”。史书上流下的他的话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像个谋士而不像一般的武将,而古代又没有考试又没有智商测试,一个人除了办事能力外(他具体的事不用办,由部将操作看不出好坏且就是办了,史书也未必记载一些小事),能力的最大体现特别是聪明往往就在说话上。他言议英发所以当时的人对他的能力评价都很高,他被好多人称为是一个“英才”。〈淮南子>里说“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所以孙策说他是“英俊异才”决不是他长的英俊的意思,这个词千年以降已经变了味,而刘备后来称他为“英”也是和万人联系在一起的。
总结一下关于周瑜的能力我觉得说他会做好领导和会说话这两点绝对是不错的。他的能力当时的人都给了很高的评价,但如果有人说周瑜的能力是华而不实的,当时人给他的外表和嘴皮蒙蔽了。我们现在的人更了解他,此人就是具体什么不干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毫无见解的华而不实之辈我也没什么好说,也许现在掌握了什么高科技技术真能洞悉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古人也说不定。
六。关于周瑜和鲁肃的关系
上面已经说了,周瑜和鲁肃有一样的人生观可能许多地方产生了共鸣,所以周瑜和鲁肃关系非常好而且他们互相提携,可以说没有周瑜就没有青史留名的吴臣鲁肃,而没有鲁肃的战前请瑜,周瑜可能也没有机会建立赤壁的不世之功。 但赤壁战后他们的分歧好像很明显,特别是批周瑜的人提到他明知鲁肃是鸽派,却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是想显现出自己的完美有意不让东吴今后得不到发展,另一个原因是搞拉帮结派用人唯亲,如果第一点成立,那可是其心可株,自己不在了自己以前呆过的地方最好越坏越好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现在确实有不少人就是这个心态。而要这样妄断古人,我以小人之心的度腹外已无他语可说。
而关于第二点用人唯亲,可真有可能,因为东吴的世兵制制度下,将军的部曲就像自己的遗产,周瑜辛苦打下的南郡也像他的遗产,军中第一号死了,取代他的就因该是第二号程普,他如不把部曲有所托付他们很可能给诸将瓜分。而周瑜虽对程普很谦让但心下的不喜欢一定是有的,他当然不想让自己的部曲给瓜分,自己的城池给了不喜欢的人,所以他留下遗嘱把自己东西都交给亲信鲁肃。鲁肃主张借地的鸽派立场也许周瑜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可能也想鲁肃如得了南郡不会出借自己的领地而又能搞好和刘备的关系。周瑜可能已经认识到自己死后对付刘备只能采取怀柔政策了。但可惜后来的孙权却没有遵照他的遗嘱,让鲁肃代替他作南郡太守,还是给了程普,而鲁肃提议出借本该自己拥有而没得到的南郡,就很自然了。于是周瑜最不想看到的事发生了,自己鲜血换来的城池送给了不喜欢的刘备。 而这恐怕也是他用人唯亲的苦果,也是世兵制条件下一般人的选择,所谓人无完人,周瑜在选择继承人方面虽有利了后来的孙刘联盟,但结局恐怕真有违了自己的初衷。
七,关于周瑜这个人物吸引人的地方
周瑜的优点红太阳已说过好多,如“具有很高雅的气质,不与人争,风度翩翩;遇到大事则展现出过人的气魄和魅力--表现为镇定、坚决、自信、冷静、威慑。”等等,但千年以来他被好多诗人咏叹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些优点,就像以前说的后人把诸葛亮捧上神坛是因为他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和道德标准,成为了三位一体的文化符号,而周瑜从这方面讲也上升为了一种符号,因为只有在人物身上赋予自己的感情寄托后,人们才会产生共鸣。
我认为周瑜首先是少年得志的符号;其次是一战成名的幸运符号;再者就是举重若轻风流潇洒的符号。
少年得志,一战成名,轻轻松松办大事的同时又能美人在怀弹琴吟唱的潇洒,这是多少人羡慕希冀的呀,因羡慕和希冀就能产生情结产生共鸣,而周瑜能获得超出其历史地位的盛名除了演义的传播外,后世这么多的文人骚客吟诵他的原因也在于此啊。
另外此人的还有一个特点果敢自信,英气超人可能也是吸引一部分自我感觉良好人的地方,特别是他的举重若轻,我想苏轼欣赏他除了想建功立业外也在于此,所谓刀光剑影之下,周郎还能从容镇定,又搂美人又能谈笑风生,不需累死累活就能使敌手“灰飞烟灭”。而词中的“羽扇纶巾”的打扮可说是魏晋名士的典型装束,周瑜是否真这么穿过没人知道但决不能说只有诸葛亮才能这样穿,而苏轼用这个词就在于突出他从容娴雅,风流韫藉的一面,这种打扮这种谈笑间办大事的作为和风度,往往只有天生具有的异秉又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办到。历史上的周瑜破曹时是否能这么潇洒姑且不论,但东坡这样写无疑反映了他的理想境界,只有有才气有天赋的人才会追求这种举重若轻的理想境界,苏轼是这种有天赋的人,欣赏这首词的人多少也有能产生一些共鸣的自信,而那些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赋,只相信刻苦劳作的人可能就不会和周瑜这种人产生共鸣,他们可能更喜欢诸葛亮赵云一般吃苦耐劳的人物,这也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而造成喜好的历史人物也大不相同的原因吧。
周瑜死时年仅36岁,可他一生战果辉煌,为人豁达,精通音乐,可以这样讲,历史上的周郎是标准的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才华他全占了,到罗贯中笔下也是无瑕可击,但一碰到诸葛亮,周瑜的一切就改变了,最为特出的例子是在“火烧赤壁”的战场上。
(1)赤壁之战中的周瑜
  历史中确有赤壁之战,而且不是一场小战,此时的刘备已经走投无路,鼠窜到了夏口,曹操士气正盛,灭掉刘备易如反掌,只等时机。此时诸葛亮最先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想到了出路,还是老办法,不过换个瓶子,即再找个投靠主人——孙将军。诸葛亮与刘备的意见可能不一致,他首先想到的是苍梧太守吴巨,大概是怕孙权架子大,瞧不起这位皇叔。所以当鲁肃一提出去东吴闯荡时,刘备大喜过望,似有迫不及待之歉。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这就是大战前的态势,《三国演义》中亦忠实于史书,出入不大。——即刘备已是无地自容,能投靠的都投靠过了,此时只要有奶就是娘,正巧鲁肃送上门来,诸葛亮来个顺水推舟,刘备则渔翁得利,大喜过望。到了东吴,诸葛亮在促成孙刘联盟中起了很大作用,此时东吴大臣们已闻风丧胆,诈词一发,个个腿软股栗,像是少了膝盖骨,唯有下跪才能保全江东。当时主战者仅有鲁肃。孙权虽被一时说服,大臣们一发高见,他又会动摇。此时的诸葛亮确有高明之处,他的说人方法很特别,先假借激将法,一激之下的孙权竟勃然大怒:“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然后又是一番高论和精辟分析,说得孙将军心花怒放。在联孙抗曹中,诸葛亮确实功不可没。此时还有一位促成孙刘联盟的最关键人物——周瑜。在做孙权的思想工作中,更有举足轻重之劳,他先分析曹操之后患,一步一步入情入理地分析,一句一句切中主题,然后才发豪言壮语,真可为功到自然成。 由此可见说服孙权的功臣有三人,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其中功劳最大的要数:周公瑜!
概而言之,促成孙刘联盟者全非由亮用“自有对答之语”来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计拨周瑜所奠定的基础。而是周瑜先分析曹操的致命弱点,再以数字开解孙权,最后是用实际行动担当起将曹操赶回老巢去的重任!
(2)孙权嫁妹与借荆州
赤壁之战后,格局已定,东吴空前巩固,上下一心,可《三国志》中不知何故在《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冒出了一句: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按字面理解,孙权想巴结刘备,送上了自己的妹妹,这在当时的环境中,亦不失为一着高招,无可非议。可到了《三国演义》问题就复杂化了,而且连累了无辜——周瑜。嫁妹是家事,是隐私,谅公谨也不敢横插一杠,更不敢奢想用皇妹作美人局手段。果真如此,则成何体统!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嫁妹是周瑜先出了个馊主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叫放鸽子,只是这个鸽子大了一点,想钓对方的荆州,话说回来女方的代价也不小,是孙大人的妹妹。这场戏很怪,双方主角——周瑜和诸葛亮均没有出场,全在遥控,周瑜占尽地利,所以每出一计均可以直接传达,诸葛亮没有那么方便,但他神通广大,叫赵云贴肉带了三个锦囊。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周瑜是一步一步走向失败,可每失败一次,又能找到更好的妙计,实在无计,则图尽匕首现,最后结论是千古绝句——陪了夫人又折兵,还说是周瑜闯的祸。
(3)三气周瑜
在小说气死一员大将或一开国老臣的情况不多见,但在《三国演义》却发生了两起,一起是我们下面要说的气死周瑜,另一起是王朗。用一计二计三计而气死一个大军事家,这在历史上恐怕是难得之怪例,
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孔明三气周瑜这个故事。由于周瑜才智不如孔明,第一次孔明袭了南郡又取了荆襄后,瑜气伤箭疮,半晌方苏。醒后发誓:“若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第二次孔明设计将周瑜击败,瑜又怨气冲激,疮口迸裂,昏厥于地。第三次当孔明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周瑜差点被捉时,再次怒气填胸,在马背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不久,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纵观整个故事,周瑜由于心胸狭窄,眼光短浅,常怀妒贤嫉能之心。在周瑜看来诸葛亮由于才智超群,就是他眼中钉,肉中刺,只有杀了诸葛亮,东吴天下才能太平,否则他寝食不安。正由于他这种狭隘心里作怪,才使他英年早逝,人们无不为之扼腕叹息。我想大凡妒贤嫉能的人都是没有好结果的。君不见《水浒传》里的王伦,当初林冲落难投奔他时,见林冲是八百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自知不是他的对手,多次想拒绝他入伙,后来只得碍于柴大官人的面子勉强将其收留。晁盖等人上山时又遭到他拒绝,最后王伦落得“胸怀褊狭真堪恨,不肯留贤命不留”的可悲下场。当然,那是封建社会,无法可依的结果。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文章标题: 三国能否评价为内战 如何看待坚持「蜀本位」思想与保持中立客观的历史史观之间的冲突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5829.html
文章标签:本位  内战  中立  如何看待  观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