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传统戏剧的出路在哪里

时间: 2022-02-03 00:00: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中国传统戏剧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传统戏曲的去留

去的理由啊!!!
留!
我个人虽不是戏迷,但我知道,戏曲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外婆对此特着迷,我也有点受感染,试问,戏曲消失,老人们精神世界的空白谁来填补?中国的特色何以体现?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魅力,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所以应该保留。
如果作为一种艺术,,不能培养大量的新的观众群,仅仅只是依靠保护的话,那么也就真的成为一种历史了。何况现在的传统戏剧,由于保护的原因,更使得缺乏创新,这无疑加速了它的死亡。
现在戏曲不景气,主要是它没有适应现在的发展,应该在不改变根本的 基础开发戏曲新形式,我本人就很喜欢戏曲,虽然我年纪不大,我 很小就很喜欢尤其是黄梅戏\越剧,尤其喜欢看戏曲电视剧,是否可以大力开发我觉得应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不能等到消亡了 再后悔.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古人民留下了多少文明、古迹、风俗、民情?莫不是那场“文化大革命”,怎会丢失如此多的值得研究的文风情?
如今,外国来宾来到我们这个大中国,首先点名欣赏令人啧啧称赞的京剧。他们游览了一部分的“大中国”,总要瞅瞅豫剧、昆剧、越剧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戏剧。因为,它们上面刻画下了历史长河上的蛛丝马迹,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中国风情,中国文化。
新世纪新时代,人们求时尚,讲时髦,没有多少人去仔细品味祖国的传统戏剧,无非是些老一辈的人去重温旧时罢了。倒是外国人,懂得欣赏传统戏剧,品味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戏剧是我国国宝,国萃。
它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情。百年沧桑在上面形成了烙印,百年变幻使它更添一色。人们在其中找到明亮的镜子,在其中找到古社会的制度,享受文化和智慧的熏陶,沉浸在另一个世界。
我国传统戏剧反映了古中国众多英才猛将,巾帼英雄,像穆桂英、吕布、刘备、诸葛亮,孙悟空等。
它们凝聚了我国古人民多少辛勤的汗水。它们是古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应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中国是一个文明之国,中国古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向你们说明,中国文化不容忽视!我们应所有人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China,那儿曾有许多勤劳的古Chinese,他们用他们最真挚的心和英雄们伟大或凄凉的故事凝成了伟大美妙的Chinese Opera——中国传统戏剧!
以此来看,你们说,中国传统戏居是是留?——“留!”
我也是主张留的。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传统戏经过历代戏剧工作者的加工,很多已成精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二、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很难想象,离开传统戏的基础去发展现代戏会是什么结果。
留!! 毕竟戏曲是中国的文化特色,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应保留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并好好发扬下去!!
当然留!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特别到了元代曲艺之词鼎盛著名代表作:《桃花扇》《长生殿》至今唱不绝口,像现在经常老生常唱的《抬花轿》《铡陈世美》,所选故事单一,唱词陈旧逐渐在青年一代失去市场,我认为应该大胆革新唱腔,不断出现新歌词新故事来满足青年人的心理祝你成功

中国传统戏剧为何昌盛一时如今衰落了?该如何振兴?

当前戏剧之所以难于走出低俗,其原因不仅仅只在形式,最主要的原因是戏剧精神与时代稍神的错位。许多上演的历史剧,还依然是古人的面孔和旧时代的精神。

在观众心目中,这类戏剧与出土文物如同一色,很难引人共鸣。而许多新编的现代戏剧,没有写出新的时代梢神,多是罗列事实,用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来耗费观众的时间,自然受到观众的抵制。戏剧的孤芳自赏,戏剧的低头向暗壁,都应该从戏剧精神这一角度来作些反思。

时代的变迁,不断地为剧作家提供着新的题材。寻找题材并非难事,驾驭题材才是真正的难事。只有从纷杂的事件中提炼出鲜明的时代精神的旋律,让它随情节的展开而展开,随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创造出杰出的戏剧作品。

扩展资料:

要想从根本上挖掘戏曲衰落的深层原因,还应紧紧围绕观众需求进行分析。我认为,戏曲衰落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然而其根本原因却是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每个时代的观众,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方式与欣赏习惯。倘若戏曲在各个朝代里都固守已有模式,恐怕今天这样的衰亡命运提前几百年就出现了。回顾戏曲的发展历程,每一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戏曲人都具有突破前人、敢于探索的勇气。

观众是戏曲艺术的衣食父母,观众的审美要求其实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艺术的任务就是缩短与广大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戏曲的创作和演出应以观众为中心,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观众是戏曲艺术的衣食父母,观众的审美要求其实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艺术的任务就是缩短与广大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戏曲的创作和演出应以观众为中心,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国家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中。戏曲工作者应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出发,充分探索生存和发展空间,广泛吸收其它艺术的精华,不断丰富戏曲的表现力。

在把握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走出具有特色的创新之路来,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使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充满新的活力,并借此获得艺术竞争中的优势,让戏曲艺术这一民族瑰宝重新放出光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戏剧

原因:现如今的传统戏剧,都面临着一样的问题:难以在年轻人中拓展受众,原因是高度程式化的表演、陈旧的剧目、缓慢的节奏和单一的视觉效果,令现如今的传统戏剧难以“俘获”看惯了声光化电演出的年轻人。

方法: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戏剧都在尝试改革。编排新剧、删繁就简、在经典剧目中融入时代特征;演员更多启用新人靓脸,以人物情感倾诉充实唱腔,同时运用更加华美的舞台特效。如前段时间在沪上演的新编历史京剧《曙色紫禁城》,首次赋予老旦感情戏,且摒弃程式化的表演。紧致的节奏、人性化的刻画、大量英文唱段及现代剧场式的舞台布景,都让该剧凸显出与传统京剧截然不同的元素。

扩展资料:

川剧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目前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据记者了解,除重庆市川剧院发展较好外,重庆各区县川剧团大多倒闭,仅存的基层川剧团也以演唱歌曲和说段子为主。

重庆綦江县川剧团书记唐佑铭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每个在职人员都从事“第二职业”,他本人也在綦江县城开了一家童装店。团里的川剧演员有节目要彩排才回来,没节目时各忙各的,甚至去外地打工。由于没有足够的创作和排练时间,加上团里为了维持日常运作常常将排练场地出租他用,因此演出质量普遍偏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安徽黄梅戏剧团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作为参演正在重庆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的黄梅戏剧目,由有着黄梅戏之乡美誉的安徽省怀宁县的黄梅戏演艺中心打造的《独秀山下的女人》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独秀山下的女人》的舞美设计应用现代光影技术模拟雷雨天等多种场景,效果逼真而震撼,配乐融入了现代弦乐等元素。而演员身着的古典服饰、中国戏曲独特的铜锣乐声和高亢而悠扬的唱腔,则充分彰显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韵致。

这些独具匠心的创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演出剧场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和走廊也站满了观众。黄梅戏使用的安庆方言和普通话差别不大,观众很容易理解唱词,紧随着剧情发展,人们时而鼓掌、时而欢笑,气氛非常热烈。演员谢幕时,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起立长时间鼓掌致意。

安庆市黄梅戏团经理陈兆舜称,黄梅戏的影响不仅在日益扩大,观众面也在逐步拓展。尤其在借助科技手段以及新传媒手段的推动下,黄梅戏的传播更加深远,其发展之势也更加迅猛。

陈兆舜说,安徽省安庆市每晚的街头巷尾,可谓“无处不闻黄梅声,无人不唱黄梅戏”。据不完全统计,仅安庆市民间的黄梅戏剧团就有200余家,在福建发展的安庆黄梅戏剧团就有40余家。黄梅戏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如今很多地方戏剧日益衰落的情势下,显得非常另类而引人深思。

针对中国传统戏剧目前的生存状况,一些专家、艺术家认为,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这种支持不是简单地“输血”,而应当是“造血”。

中国国史学会理事、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张凤琦称,戏剧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显现,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政府应当对其进行保护。但这种保护不是为其建立特殊的“温室”,而是为其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称,剧院应当根据时代的变化在题材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尝试通过市场化运作谋求生存,而政府可以在剧院自身无力承担的人才培养方面予以资金支持。这样既为剧院解决了后续人才之困,也促使他们不断进行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传统戏剧“放下身段” 现代化演绎吸引年轻人

中国新闻网-中国传统戏剧为何“冰火两重天”?

  衰落原因:

  一、艺术创作上的问题

  1.艺术家的技艺水平与艺术功底减弱,引发连锁反应。
  不得不承认,戏曲和曲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声名最高的几位,和当年的万儿也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前看梅兰芳的万人空巷场面,现在大概只有陈奕迅和周杰伦能达到了。于是在当代商品社会,受到商业价值不足的影响,戏曲艺人经济收入严重降低。除了全国性的一些尚还能上得了电视参加的了戏曲颁奖的曲种,很多戏曲演员可是属于一边演出一边务农维持生计的,那这种练习和演出时间就会不同程度减少,所谓“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老师知道,三不练观众就能看出来”,技艺不精就是衰落的开始;
  而且,很多民间艺术家由于思想文化水平和艺术创造力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形成标志性个人艺术风格、无法更好的使自己所表演的这门戏曲具备高记忆度的魅力展现,那这对于本来可能就没有太多戏曲欣赏知识的观众,形成一种“各种曲艺都差不多”的笼统印象。当今这么注重符号价值的社会,没特色绝对不行;活儿不好没人请着去演出,经济收入就微薄,导致艺术家的改行和传承人数的骤减。到现在,我研究的那八百年历史的大鼓艺术,传承人就3个了。

  2.艺术传播方式太传统。戏曲和曲艺艺术“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与当代传媒社会传播方式现代化有矛盾,戏曲传承人在当代传播趋势大环境中自身推广方式方法也不足。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跟着传承人学习了大半年时间,可以说根本没有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教授,而是只传授基本的艺术入门技巧,之后便让我这个弟子自己练习。比如从唱腔上看,表面上一板一眼非常简单和规律,但实际唱时,每句的开口处和腔的煞笔处都有不同的处理,即使有谱子也没办法完全套用,更何况一些处理更加灵活的部分,是没有准确曲谱可言的。所以想要按照乐谱自学拍子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必须得靠师傅口传身授,然后自己心领神会、细细揣摩。
  而且还存在一种情况,叫做“丑不丑,一家手”,通常还得是一家人教一家人,因为潜移默化学习的时间也长,我这种机动的、零碎时间的学习,效果完全打折扣;
  艺术家本身传播上也有问题,虽然其在网上传了视频、传了录音、传了文字、留了联系方式,但这些只是粗放式零散式的推广,而且其仅在个人空间发布的不够规范的研究成果,也无法令更多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对这门艺术产生更多的关注兴趣与深入研究。
  在商业开发方面,依然是进行个人零散的最传统和初级的下乡演出模式,而且是与其它众多艺术的杂烩性质演出,并未成立独立的机构或与商业性质的曲艺社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商业演出。

  二、戏曲作品本身的问题

  1.不得不说,相较于流行歌曲,戏曲本身所具备的难度、完善性与文雅性特征,都是具有演出创作难度的。那些个唱念做打和戏曲的程式化,真的是得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可是随着艺术家的减少,旧作品的“隐身”和新作品内涵不足导致经典作品匮乏。
  即使黄金时代催生了极具个性魅力的艺术家,但无好作品傍身,再“真风采、大雅才”的艺术家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我们甚至无法想象随着一代风华正茂的艺术家谢幕,这一艺术是否也因缺乏经典作品而随之香消玉殒。
  好作品是沉淀过的,而在这个娱乐时代,一些打着创新旗帜、使原本的戏曲本体丧失的新作品,导致艺术风格变味甚至走上歧途。

  三、艺术欣赏的问题

  1.信息化时代变迁造成受众集体人格与审美趣味、习惯的变化。公共空间的压缩导致受众集体人格的变化,过去人们爱在街头巷尾、戏园子里一大群人聚着看戏,不过现在人们好像更喜欢在家看电视。即使大家喜欢去影院看电影,不过那种播放的频率可不是艺术家现场演出所能及的;
  当前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导致受众审美趣味与习惯变化。过去人们的娱乐方式少,没事的时候就爱听歌戏,在艺术形式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企图修改某种形式来涵盖一切观众面的设想肯定是不现实的。
  而且,如今的年轻受众对于快节奏的艺术表演形式更为崇尚和喜爱,所以叙事缓慢的一些传统戏曲根本不受待见,现在连抒情歌曲的市场都不如电子乐大呢。比如我研究的那个,其中有个著名的花腔“论讲一回”,从前为其独具特色的花腔,使得整个唱腔显得悠扬婉转而节奏缓慢,而如今看来,四个字却可以拖唱出一分钟,一杯茶的功夫都出去了它依然在拖腔,心急的人听不出那韵味。

  四、外部环境的问题

  1.中华传统节日、时令节气与庙会集会意识的淡薄,导致戏曲演出土壤减少。中国群众自古看重节日的喜庆气氛,所以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之时,唱大戏可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各种戏曲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群众广叫好,有些甚至还要把戏班子请到自己家族来单演。可现在呢,购物,聚餐,去KTV唱歌,去温泉泡汤,去听音乐会,去看电影,哪个选择不比看戏来的容易和洋气?

  2.保护机制不健全。先是戏曲艺术保护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科研“三足鼎立”稳定模式尚未形成,我们艺术学院在大学开设这么多年,戏曲专业几家有?再说政府这里,一直说保护而且也拨了款,可力度不到位啊。政府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艺术资源,可它的把控性却太强,比如一些资料的组织撰写,可经费批了却不给出版,出版了只在文化馆放那么几本做做样子,没能起到保护和推广的作用。有些政府积极申报自己地域内曲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申请上了便束之高阁,各种戏曲机构建立和开展活动不到位,同时政府对其没能进行大力的推广和扶植,也没能形成集合效应。

  如何振兴:

  1.政府保护和媒体宣传。政府多出政策倾斜,拨款和款项运用到位;媒体的播出和宣传力度可以适当增大,比如综合频道可以增开戏曲类节目,戏曲频道继续优化。而且借着现在国家推崇传统文化的东风,适度的进行推广。

  2.高校与社会。高校可以在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方面,来几场戏曲经典作品的演出,其实省剧团的水平演出就完全可以了,现场看戏的那种美感真的是非常感染人;社会上,有条件的城市,每周末的文化公益演出都可以安排戏曲的场次,免费领票,地方政府和商业赞助给文化买单,平时演唱会也那么多赠票,这种文化事业建设的事为什么不做。而且,艺术家你也要放下身段,适应现在社会的表现方式。

  3.自身的创新。大家现在都明白,得青年人者得天下。所以戏曲你自身也得改革。比如说戏曲频道推出的戏曲改良娱乐节目《叮咯咙咚呛》。这档中韩明星跨界体验界真人秀节目并非“跑男”类节目的移植或嫁接,亦非其他真人秀节目的“借尸还魂”,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韩流不期而遇之后的首次碰撞和“亲密接触”。借中国传统戏曲打造如此格逼、艺术且个有人气的节目,《叮咯咙咚呛》的确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节目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整体风格,抑或主题呈现上,都不乏原创性和前瞻性;再比如天津台的那档《国色天香》,也是传统和流行的跨界表现。
  (一)家庭剧的泛滥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而腐败,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
  (二)幕表制的局限
  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那全凭临场发挥了。
  显然,这种“台上见”的做法,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甚至也无法保障戏剧情节的整一性。一些“言论正生”的即兴演说,常常是天马行空,信口道来,而一些丑角则是插科打诨,卖弄噱头,总之皆为片面追求剧场效果。一位新剧的倡导者欧阳予倩,曾经回忆当时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花园里倾诉爱情,小姐由于婚姻无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时两个扮演丑角的人,在场边肆意耍丑,闹得观众哄笑不止。小姐与先生的爱情戏没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员挥舞文明棍,把两个丑角追打到后台去。
  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文明戏的衰落同戏剧文学的未能确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后来的新剧,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
其实现在很多聪明的人,有远见的人,都把流行音乐将古代戏曲结合起来,这样的杂种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因为既有历史积淀,又有现代先锐意识。
从我的了解看,慈禧太后大力推广的京剧国粹已经基本没前途了,冯巩和牛群两人也不说相声了,因为不怎么赚钱,或者说要创作精良的作品很少了,于是转型搞小品,冯巩的小品也不行,2009年春晚就可见一斑,缺乏创作源泉,目前很多艺术家都是闭门造车,没创新的东西。倒是天津的相声在郭德纲等人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人们视野,
传统戏曲到了改革开放人人捞大钱的时代,沦落为冷门的,曲高和寡的花瓶,是很正常的,连相声都要向低廉的小品转行,更别说戏曲之类的。

如何摆脱困境?
1,舍弃以前那些封建思维,多点当今社会现状的反映,比如房价高,教育出问题,医疗改革啊什么的,那个周立波为啥出名,还不是敢于谈点实事,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需要的慰藉不是封建伦理道德,不是阿哥阿妹情郎相会包厢边后花园,不是人头铡取敌手性命瞬间,而是货真见识的,与现代人真正所关心的话题搭边。下里巴人之所流行,中国山寨文化所以发展那么迅猛,还不是因为现代人的捧场,不然赵本山那样低俗的二人转能上央视的大雅之堂?
换句话说,百家讲坛的成功,正是古典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说起古代历史人物很多作家都头头是道,但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观点?其实百家讲坛正是说书人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我第一个观点是:一定要与时俱进,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让人们关心它,如果老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唱,估计只有前清遗少才会提着鸟笼挥着折扇在旁边看看听听。

2,要利用行政命令,让社会渐渐创造一个适合传统戏曲良性发展的环境,比如从小就开设关于传统戏曲的课题,像目前报纸上经常报道的小学开设国学科,让孩子学习传统经典诗词什么的,都是类似的环境营造。

3,一定要有卖点,也就是说,传统戏曲由于跟地方经济或者说GDP不搭界,或者创造不多少利润,所以当局也不会重视,地方政府更是热衷房地产,除非要开盘那天,附庸风雅地请来几位戏曲大师们哼唱几曲博人一笑。所以传统戏曲要在开放的今天获得新生,必须提出自己的卖点,因为商业社会,你需要包装,需要广告宣传,这都要人家的经济赞助,如果老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卖唱女,是不会有多少收益的。

4,打造名旦,大师,如梅兰芳之类的,有了中流砥柱,有了台柱子,则一切商业投资都很快而来,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反对将传统文化的价值拿金钱来量化,但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不能活学活动马克思经济学的所谓文艺,也只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我们所称的传统文化,也不过是因为岁月长久,古人喜欢,才流传下来,它不一定非要在我们这一代中继续火爆,比如上海滩以前有很多挑大粪的工人,现在上海滩就不一定需要这么多人力去干这事,如果一个事物,不管是艺术也好还是物质也好,如果自身经不起时代的洗礼,不能与时俱进,消失也很正常,人家刘谦能将不被人所喜好的魔术带入春晚,于是魔术在中国重新获得关注和喜爱。
戏曲也一样,机会还是很多的,只是看负责戏曲操作的那帮子人,到底有没有用一颗赤诚的心来对待戏曲创作,有没有更优秀的演员来传承和宣扬这些经典。

解决中国戏曲的困境

  同济大学教授、戏剧戏曲学导师朱恒夫认为,当前中国戏曲追求阳春白雪式的“贵族化”无助于戏曲艺术走出困境,中国戏曲的唯一出路在于民间化,只有面向最广大的普通民众,戏曲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21日大连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发展与当代戏曲走向学术研讨会上,朱恒夫教授对当前戏曲界追求所谓的“贵族化”深感忧虑。他说,国家花大量的钱扶植传统戏曲,但中国戏曲仍困难重重,上百万的戏剧从业人员为吃饭、住房发愁,前途茫茫找不到出路。老百姓宁愿选择电视和其它娱乐方式而远离戏曲。造成这一现状的症结不在于社会多元化,娱乐形式多元化,而是戏曲抛弃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追求贵族化。现在编排的一些戏剧为了追求“贵族化”,向阳春白雪看齐,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舞台美术、道具、服装、音乐、灯光非常华丽,一张门票高达几百元,仅从票价上看这种戏剧已经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朱恒夫认为,中国戏曲从诞生起就是下里巴人的艺术,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具有民间性的突出特点。从思想上看,中国戏曲表现的是数千年植根于百姓心中的忠教节义等道德伦理价值观,从内容上看表现的是民间奇人奇事奇行,表现形式追求通俗化,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就可以唱出部戏来。而现在一些剧作家抛弃了这种民间性,与普通百姓渐行渐远,高高在上,图解政治,写出的戏与老百姓的生活不合拍,表现形式又非常保守,不敢创新,一些戏剧演员得个所谓大奖就忘记了自己的演员身份,不再去小剧场、茶馆演出。

  朱恒夫提出,中国戏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回归民间,使戏曲重新具有民间性的特点,说老百姓的话,表现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尊重戏曲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为老百姓接受的戏才是好戏。就象江苏无锡的惠芳锡剧团,一年在镇里演出二百七八十场,每场都吸引上千人,连中风病人都让家人推着轮椅去看,这才是老百姓的艺术。

针对中国传统戏剧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谈谈看法

中国传统戏剧如何摆脱困境,重获新生? 唯心。的仓颉. 8级 2021-05-21 1首先我国应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占有重大地位.然后就会被受道重视, 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就会被世界重视...
wenwen.sogou.com/z/q289116331.... 2021-06-30 - 63%好评
文章标题: 中国传统戏剧的出路在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2650.html
文章标签:中国传统  出路  戏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