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独具特色的宋朝文化(一)

时间: 2021-12-04 11:31:16 | 作者:龙江秋月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独具特色的宋朝文化(一)

宋元在建国初期,统治者都采取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宋朝虽然在对外御敌上软弱无能,屡战屡败,出现割地纳币求和的被动局面,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其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商业的发展都出现繁荣的局面,海外贸易不断拓展,这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北宋后期和南宋时期社会大动乱,加速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他们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元朝统一后,全面推行“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继续传承宋代理学,虽然创新较少,但在哲学和宗教等文化上也取得一定成就。

在哲学上,两宋时期取得最大成就就是创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又称“道学”或“宋学”,它是以儒学为主体,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位,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渗透到儒家教化思想中去的理论体系。“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哲学思想的又一次飞跃,对宋代的文学、史学创作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主导着整个社会人文教化的进程。

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原名敦实,别称“濂溪先生”, 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北宋五子之一。在太极图说中,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他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说明太极的动和静产生出阴阳,阴阳二气交相作用而生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即“五行”或“五气”。再由“五行”繁衍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同时,他又认为:“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可见,他主张“无欲故静”的道理。周敦颐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以及封建人伦道德等做出了系统的阐析,以此来构筑他的理学体系,成为理学后来者的方向。

在理学发展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是程颢和程颐两兄弟。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也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程颢的胞弟。他们兄弟二人是河南洛阳人,都是周敦颐的学生,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二程在哲学本体论上的核心思想是“理”或“天理”。他们提出“天者,理也”和“惟理为实”的观点,认为“理”是万物的终极本体,是永恒存在的精神实体。并把“君道、臣道、父道、子道”这些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都看成是“天理”的体现。他们把“理”当作人的最高道德准则,强调了“理”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因此,在人性论上,二程认为“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二程遗书》卷15),主张“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24)的观点。二程在认识论上,鼓吹唯心主义先验论。他们主张格物就是穷理,只有穷理才能致知,认为一切知识“皆出于天”,真正的知识、才能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而不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并说:“人心莫不有知”(《二程遗书》卷11),“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二程遗书》卷25)说明二程的哲学认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先验论之上的,他们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可见,二程的理学体系和思想反映了北宋理学的基本轮廓,为南宋朱熹创建严密的理学理论体系和思想作了铺垫,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及社会人文教化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既产生积极的作用,又产生消极的影响。特别是程颐把《周易》“从一而终”的思想拓展为“饿死事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卷22)的说教,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妇女危害极大,许多妇女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所以,清朝戴震道出了“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的天机。

南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祖籍江西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尊奉为官学,与孔子并提,尊称为“朱子”。朱熹是理学大师杨时的得意弟子,杨时号龟山,福建将乐人,曾师从河南洛学宗师二程兄弟,所以杨时被称为“洛闽中枢”,对洛学和闽学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后人称他为“闽学鼻祖”

朱熹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北宋五子”提出的理学思想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归纳总结,最终完成了理学的理论架构,形成了具有严密思辨结构的新儒学体系。因此,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孔子以后最具影响力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语录、文集和一些专著被后人编辑为《朱子语类》、《晦庵文集》、《朱子遗书》等。

朱熹理学的思想体系是以伦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为一体。他认为“理”是万物生成的本源,“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在气先,气在理中。在《朱子文集》中,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又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朱子语类》卷一)在同一事物中,朱熹认为理与气是同时存在、密不可分的。他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朱子语类》卷一)他认为理是永恒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中,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不同的事物之所以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秉承了不同的“气”。他说:“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消,如珠在浊水中。”(《朱子语类》卷四)说明了产生圣贤之人与污浊之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禀气”的不同。

同时,朱子也充分肯定了二程“性即理也”的观点。朱子又把儒家的伦理论与道家的宇宙论统一起来,上升为理的本体,以此来论证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他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卷十)又说:“三纲五常终变不得,君臣依旧是君臣,父子依旧是父子。”(《朱子语类》卷二十四)朱子的观点迎合封建统治者的心意,所以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

总之,朱子的理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文教化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但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思辨水平,而且对日本等亚洲各国的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宋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江西金溪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心学” 的开山之祖。他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他提出“心即理也”的主张,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语录》)因此,他要求人们应当加强“存仁心,去贪欲”的道德修炼,只要修炼回归到人的“本善之心”,那么“虽在贫贱患难中,心自享通,正人达者观之,即是福德。”(《象山全集》23卷《荆门军上元设厅讲义》)强调了“心即理”,善恶皆在人心的道理。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全集》20卷《杂说》)反映了他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1176年,南宋两大哲学家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上饶)的鹅湖寺进行一场大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陆九渊进一步阐明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先验论思想。他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所以,他认为治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尊德性”和“发明本心”,不必通过读书向外求取。朱熹坚持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引导内心的良知,也就是“道问学”。并且,朱熹认为封建伦理纲常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九渊却认为封建伦理纲常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 陆九渊指责朱熹的学术思想“支离”,朱熹讥讽陆九渊的学术思想是“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论不休,很难一致,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或“鹅湖大辩论”。

辩论归辩论,他们二人之间的友谊却十分深厚,仍然书信往来不断。1181年,陆九渊在南康造访朱熹,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陆九渊年谱》)后朱熹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总之,他们之间的争论是主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内部的辩论,在否认世界本源的物质性上二人又是一致的。

两宋时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张载、王安石、陈亮和叶适

张载(1020-1077),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后迁到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被尊称“横渠先生”。他提出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教化思想。他既是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又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坚守者。他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世间存在的万物都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他说“大虚即气”,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万物。他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他在《正蒙·太和》中说:“气聚,则离明得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说明“气”的“浮、升、动”之性都是阳性,而“沉、降、静”之性都是阴性。所以“气”永远都是在聚散之中,气聚则万物成,气散则万物亡。又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阐明了气、太虚(宇宙)和万物之间的关系,说明一切存在物皆是由物质之“气”产生的。

因此,他认为圣明之人因为已洞悉宇宙之本源,所以能从宇宙观来理解人的生死观,从而抱持“生无所得,死无所丧”的人生态度,既不追求佛家幸福的来世,也不追求道家长生不老的现世。说明圣贤之人尽力追求的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正常生活过程。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凝聚而成的,人同样如此。因此,气的本性即人的本性,阴阳二气有清有浊。人性是由阴阳二气和宇宙本性(天地之性)构合而成。天地之性是人的善性,而阴阳二气之性因为有清有浊,是人的气质之性,善恶兼有。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人常常会被气质之性中的恶性所蒙蔽,而产生无限制的贪欲之念。因此,人要不断地进行修炼反省,以制人欲,达到变化“气质”为目的,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以实现从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的飞越,也就是达到天地无私的境界,这样就将人性与天地之性相互通融,使理学本体论的建构获得了宇宙论的理论支撑,有别于唯心主义的理学思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元气),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分化出来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构成的,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的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同时,他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说:“尚变者天道也”(《临川集》63卷《河图洛书义》),又说“天文之变无穷,人事之变无已”(《长编》卷269页)。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并且每个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从而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他还提出“新故相除”的辩证观点,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并用这一观点来考察当时社会人心变化问题,阐明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作为他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

此外,王安石在文学上也取得较高成就。他的散文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短文短小精悍、简洁峻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学杜得其瘦硬”,善于说理和修辞。晚年,他的诗风深婉不迫、含蓄深沉,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如《泊船瓜洲》一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留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诗人,著有《龙川文集》(《陈亮集》)、《龙川词》。他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合称为“浙东学派”。以及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江西学派”成为南宋几大重要学派。陈亮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物”。他说:“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陈亮集》10卷《经书发题》)说明“物”才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任何道理法则都不能离开“物”而谈道说理。因此,他对理学家把“道”看成是脱离“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本体论持否定态度。他说:“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途万辙,因事作则。”(《陈亮集》19卷《与应仲实》)表明“道在物中,理在事中”的唯物观,与朱子“理在事先,道在物先”的唯心观相对立。

在天理人欲、义利及王霸之辩中,陈亮认为,“天理就在人欲之中,人欲适度就是天理”,“天理”和“人欲”不是绝对对立的,“人欲”和“人性”是统一的,所以,他反对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同时,“义”和“利”或“天理”和“人欲”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是相互依存的。他主张在“义”的前提下去获“利”,在“天理”的基础上去满足“人欲”。利是义中之利,人欲是天理之中之人欲。若脱离了义去逐利,那就是唯利是图;若离开了天理去满足人欲,那就是纵欲。因此,“义”和“利”是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之中。在王霸关系上,陈亮反对“尊王道、贱霸道”,主张王道与霸道的统一。他认为,霸道原本来于王道,王道之中也夹杂着霸道,霸道之中又体现着王道,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历代统治者都是将王道与霸道兼容在执政之中,所不同的只是有所偏重而已。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主张世界是物质性的,认为理只能是“物之理”。他说:“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叶适集·水心别集》5卷《进卷·诗》)说明物存在的地方就是道存在的地方。所以“道虽广大,终归于物”,“道”是不能离开“物”而存在的。同时,“非知物者不能至道”(《习学记言序目》47卷《皇朝文鉴·四言诗》)说明不了解事物也就不能认识它的道和理。在认识论上,他强调对真理性的认识应当以客观对象为标准和依据。在功利关系上,他认为“仁义”和“功利”是统一的,谋利而不自私其利,计功而不自居其功,这便体现了仁义。若绝对否定功利,那么谈仁义也就毫无现实说服力。

叶适一生重教兴学,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叶适罢职还乡后,曾经寓居在台州、黄岩、温岭一带办学授业,培养出像陈耆卿、吴子良、丁希亮等许多名士,对当时台州学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叶适著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纪言序目》。总之,陈亮、叶适功利主义哲学思想正好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元朝统治时期,在哲学和宗教上也取得一定成就。1235年,南宋理学家赵复被蒙古军俘虏到燕京(今北京),受到忽必烈的召见。后来元世祖在燕京设立太极书院,专门请他讲授程朱理学,培养了一大批理学人才。理学思想开始在北方广泛传播。许衡、刘固、吴澄三人为当时三大理学家。他们的理学思想主要是继承宋代理学,创新较少。特别是他们将“三纲五常”看作永恒不变的教条,具有局限性。因此,新儒学(理学)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官方哲学,在元朝时,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青睐。从州县的学校教育到朝廷的考试,都以朱熹对孔孟经典著作的注释为准,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学子们必读的圣经。

在元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理学的同时,也出现了像邓牧这样极力反对理学,反对佛道的思想家。邓牧(1246-1306),字牧心,号文行,世称“文行先生”,自号“三教外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灭亡后,邓牧隐居在余杭大涤山中的洞宵宫,终身不仕不娶,著有《伯牙琴》、《洞霄图志》。在《伯牙琴》中,他多次提到 “道 ”,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将对道的理解和对社会政治及人生的思考结合起来,其目的是试图解决宋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同时在书中,他对暴君酷吏进行猛烈抨击,并大胆指出,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大小官吏是吃人的豺狼。邓牧这种无君无臣的民主思想,是对理学的全盘否定和批判。他的乌托邦思想虽然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但这种反对官僚特权,主张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识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

生死观上,邓牧认为,生死都是天地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他说:“天地者,万物所同有也,自古及今,几何百千岁,其阅万物亦多矣,计万物之在天地间,随世随化乃如剑首一吷子。”(《伯牙琴》)说明世间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的生命的长短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与人的身份地位的高低和贫富无关。他说:“一死一生瞬息间耳,其不相知又若是,晋人去我千岁矣不知我决矣。我去晋人亦千岁矣不知晋人审矣。” 又说:“以地观之,越不知杭,杭不知越:以人观之,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以世观之,古不知今,今不知古。”(《伯牙琴》)可见,邓牧的生死观,是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宗教上,元朝统治者信奉传统的萨蛮教,同时对其他的各种宗教,只要不危及其统治,都采取宽容包容和保护利用的态度。在元大都,各种宗教相互并存,各自传教。当时佛教中最盛行的是喇嘛教。它是佛教传入西藏后和当地的本教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教派。元朝历代皇帝和后妃都尊喇嘛为帝师,并亲自受戒。喇嘛教的经书是由《甘珠尔》和《丹珠尔》组成,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佛教丛书。《丹珠尔》主要内容包括:声明(语言文字学)、工巧明(工艺、技术、天文、历算)、医方明(医药学)、因明(逻辑学)、内明(哲学、心理学)等五明典籍,是西藏重要的文献资料。

道教在元代也有很大的发展,主要有张天师的嫡系正一教、全真教、真大道教和太一教等教派。而当时全真教的势力最大,教主丘处机(长春真人)曾应成吉思汗之召出游中亚等地,其弟子李志常据实撰写《长春真人西游记》,这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外,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元代也有所传播。

文章标题: 独具特色的宋朝文化(一)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9774.html
文章标签:宋朝  中国传统文化  北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