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请问谁有各个朝代官员俸禄数据

时间: 2021-10-11 12:04: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请问谁有各个朝代官员俸禄数据

问关于古代官员俸禄的

专家请进1一个县令能养活多少人?2演变过程?从秦始皇到民国?3日本的大名有多少收入?有没有中国县令多?
古代的银子货币价值都不同,现以明代的标准计算!
明史,记载:七品县官一年的俸禄为45两白银,也就是一个月为3.75两,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2石,一石为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现在的大米为3元--4元/公斤,取中间价3.5元计算,
就可以算出,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660.8元。一个县官的月工资为2478元,养家还行,包个小蜜就难了!明朝的俸禄是相对偏低的,官员经常抱怨 在汉代,官员以“石”表示职级的大小领取俸禄。2000石的官那简直不小了,西汉初年各级官员按照不同的石规定俸禄标准,俸禄是以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计算的,但每月领取时,又折合成钱。九卿相当于今天中央机关的部长,每月领4万钱。有人按当时的生活水平测定,认为这笔钱约可养活56人。 唐代官员根据品级发放俸禄,以九品区分职级,作为发给俸禄的标准。各级官员的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而俸禄只依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领取的俸禄包括禄米、俸钱和职分田等。以安史之乱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实行年禄、月俸双轨制。京官正一品每年给禄米700石,从一品600石,正九品40石,从九品30石。后期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但支付时往往付给谷帛等实物。唐代官员的俸钱中不但有生活费,还包括办公费,总的趋势是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
宋代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外,还有绢绫罗绵等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每个官员都可按规定配有仆人,最低的官员配给一名仆人,宰相可配给100人,费用都由国家提供。在宋代,做官就意味着发财。比如宰相吕蒙正和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期间也都算廉洁,但吕蒙正退休后,在洛阳建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范仲淹能用自己的钱在家乡修建“义庄”,赡养族人。
元朝通用纸币,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元世祖时制定过百官俸禄,俸钞从最高品级300两至最低品级35两不等。元代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物价腾涨对官吏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朝廷虽然加俸,但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官员的实际收入是很低的。 明代官秩分为九品十八级,俸禄也据此分为十八等。正一品每年禄米1000石,俸钞300贯,从九品禄米60石,俸钞30贯。后来只给少部分米,其余的折合成钱。因折算得不合理,官员的实际收入变得很有限。宣宗初年,有一位叫孔友谅的知县上书说:“大小官自折钞外,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育,与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意思是说,上要养老,下要育小,加上送往迎来,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清朝立国之初,官员的俸禄也很少。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另按俸银每两给俸米斛。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这个标准是很低的。 日本大名俸禄:日本战国1石米=现在17~20公斤左右,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
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像奥州这种地方,伊达政宗这种官位比较高的大名,一年可拿六十万石,而奥州当时总产量接近百万石德川家康的总收入是700万石,占全日本30%,这个是指你所能支配的产量,当然不能拿走,拿走了其他人不得饿死?日本官位高一般石数就高,指的是你封地的总产量,出去养兵,手下俸禄及其他开支,也没有多少了,比较小的大名和中国的县令是差不多的,甚至不如100石=养百姓75人
100石=养农兵3人+75%武士俸禄
100石=养武士/常备士兵1人
官俸[guān fèng]
官俸是古代官员所得的薪金。
中文名
官俸
拼音
guānfèng
释义
官员所得的薪金[1]
类别
财政名
财政名。清制,凡中外大小文职官员,均按品级支给俸银,京官另支俸米,外官不支(另给养廉银)。自正、从一品至从九品、未入流,共十等。正、从一品官,岁支俸银一百八十两,京员另支俸米九十石;递减至从九品及未入流官,岁支正俸银三十一两,京员另支俸米十五石七斗。盛京五部文职官自侍郎以下, 司库、笔帖式以上,照在京官员例按俸支给俸米。其孔庙执事官员,皆于孔氏子孙内选择,自三品至九品,每员每岁不按品级各支俸银二十两。京官例有双俸,即除额定之正俸外,另支给恩俸一份,银数与正俸相同,惟恩俸不附给俸米。大学士及六部尚书、侍郎之俸米则加倍支给。各部院之额外官、试用行走官、新进士以六部主事学习行走者、裁缺另补者、病痊候补奉旨在京员上行走者、拔贡以七品小京官学习行走者,以及盛京等处与驻防年满回京候补笔帖式抽签在部院学习者,均按品级支给正俸,不支恩俸。顺天府尹所属及五城司坊官亦不支恩俸(司坊官另设养廉银)。除正俸银米外, 在京文官另有公费(月费)、饭食银等补贴,户部等衙门还有养廉银。京外文官正俸以外的合法收入,有养廉银,远超正俸;还有心红纸张银等项,其总数也超过正俸。
县令一年5斗米的俸禄,但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个不好说。
额 这得看朝代 五斗米那是晋

宋朝官员的俸禄有多少?

宋朝官员正俸多以钱计算,禄粟以粮食计算,春秋服装以匹帛计算。不过有时应发放实物的也折合成钱。除俸禄外,还有各种名目的额外补贴。高级官员也有食邑之封,地方官有职分田。总的说来,宋朝官员的物质待遇在历史上各朝代中要算昀优厚的了。

北宋官员的俸禄有多少?最好能列表显示吗?

范仲淹被贬黜时,曾经与晏殊进行过一番谈话。谈话时,范仲淹主动提到自己的俸禄,说:“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禄却有三十万钱。一亩中等土质的田地,丰年可得一斛粟,卖三百钱,三十万钱便是千亩田地一年收入,其中尤需天时地利人之辛勤劳力。我若不尽己责,无功而食,那我与天之螟、民之螣,有何分别啊?”

显而易见,范仲淹这不是在炫耀,而是表达自己要勤勉工作、爱民如子,才对得起朝廷发放的这份俸禄。

在宋朝,1000钱等于1贯,1贯约等于1两银子。这就是说,范仲淹一年的俸禄约为300两银子。不过,影视剧毕竟不是正史,所提供的俸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那么,在真实历史里,宋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怎么样呢?

宋朝对官员实行九品十八级的制度,最高为正一品,最低为从九品。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朝正一品包括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他们的年俸为1440两银子。从一品为尚书左右仆射、枢密使,即我们通常所称的宰相,他们的年俸为3600两银子。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正一品官员级别高于从一品官员,为什么前者的年俸远远低于后者呢?这是因为,宋朝时期,所有的正一品官员,均为加官、虚衔,不是常职,手里没有实际职权,因而年俸反而低于从一品官员。

在从一品以后,正二品的参知政事、门下侍郞、中书侍郎、知枢密院等官员,年俸为2400两银子;从二品的六部尚书、节度使、观文殿大学士、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等官员,年俸为720两银子……就连从九品的承务郎、高班、黄门内品、承节、承信等官员,年俸也能拿到约100两银子。

这是什么概念呢?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们就以大家很熟悉的清朝来比较吧。宋朝最低级别的从九品官员,俸禄标准相当于清朝的四品官员(105两银子)。而前面的范仲淹,每年300万钱(300两银子)的俸禄,比清朝的正一品文官都高——清朝正一品文官的年俸仅为可怜的180两银子。

这还仅仅是年俸。宋朝官员在年俸之外,还有禄粟、绫绢绵、茶、酒、厨料、薪、蒿、炭、盐,甚至包括喂马的草料等实物补贴。众所周知,官员是读书人出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必须有差役等人员伺候着。这些差役人员,属于“临时工”,国家不给他们发放俸禄,但他们的衣粮、工钱等由国家发放给官员。

这样一算的话,宋朝官员的实物补助价值会远远超过年俸。

文章标题: 请问谁有各个朝代官员俸禄数据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5414.html
文章标签:俸禄  朝代  官员  请问  数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