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9-14 02:59: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我国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经历了无数个朝代和各种各样的王侯将相,有的人辉煌一生,有的人轻于鸿毛,有的人青史留名,有的人寥寥几笔让后人不尽猜想。
还有一些名人在正史的记载中并不多,而在野史的记载中却有着神奇的色彩,当代的我们也很想知道历史上突然消失的名人,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今天你带大家了解一下史书记载不明确的几位名人。
第一位就是李耳。李耳即老子,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人物,在我国文化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而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甚至在唐朝的皇帝认为,是老子创造了李这个姓氏,而老子的去向几千年了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据传说老子骑着牛出关,在地方县令的恳请下,把道德经留下来,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儿。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晚年居住在甘肃隐居炼丹成仙。
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在半路上遇到了强盗,但是这一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随后也不了了之了。
第二个徐福。徐福,字君房。一些人认为秦始皇是让蒙恬去找的长生不老药,但实际上是秦始皇让徐福前往东海找长生不老的药材,徐福带领几千人和许多物资,耗费了很多年都没有找到。最后因为徐福没有找到,怕皇帝的责罚,就在当地定居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徐福是日本的祖先,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适呢?
第三个鬼谷子,传闻老子曾为鬼谷子的老师,他被人称为纵横家的创始人,因此鬼谷子的地位非常的高,他的很多徒弟都间接的影响到了战国当时的局势,最出名的弟子就是苏秦和张仪,连纵,让整个历史都发生了大的改变,而历史对他没有记载,传闻就是他可能成仙了。
第四个朱允炆,朱元璋死后,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后来靖康之变,朱棣和自己的侄子抢皇位,建文帝从南京城逃出来后,想要自杀,后来在周围人的劝说下,隐姓埋名。民间有很多传说,有的说他当了和尚有的说他去了海外。
这四个人在历史上都有记载,但是最终的下落却没有,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迷。你们怎么看待呢?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并且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在这场战役中,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都城应天(今南京)。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那么,问题来了,朱标一共有五子,除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如何处理其他四人的?
朱雄英(1374年12月1日-1382年6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孙、明兴宗朱标嫡长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生母是孝康皇后常氏。作为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于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按明朝“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规定,朱雄英本来可以作为皇太孙的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死去,只活了八岁,葬于钟山(今南京紫金山)。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朱雄英夭折的话,皇太孙的宝座,应该就轮不到朱允炆了。相对于朱允炆,朱雄英作为皇太孙,无疑是朱元璋更加合理的选择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继位为帝。
作为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确实在削藩等措施上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建文帝朱允炆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所以也不能说是一位毫无作为的皇帝。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