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25 01: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经典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为大家所熟悉,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场景。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云梦泽为上古九泽之一,洞庭湖古称云梦,但是最初的云梦大泽并非指洞庭湖,而是位于今湖北省境内。曾经的云梦泽哪里去了呢?
云梦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在湖北省孝感市有个云梦县,就是出土著名的云梦秦简的地方,这个名字印证着曾经的云梦泽。在史料中对云梦泽有零星记载,《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陵故郢(yǐng)都……东有云梦之饶”。郢都江陵即今荆州市,云梦泽位于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在《史记·楚本纪》中亦有记载:“庚辰,吴人入郢。昭王亡也至云梦。云梦不知其王也,射伤王。王走郧。”伍子胥和孙武率领吴国之兵攻入楚国都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楚昭王逃入云梦泽,被不认识他的子民射伤,后逃到郧(今安陆县)。
云梦泽的形成与长江和汉江有关,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在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县为中游,湖口县以下为下游。其中湖北宜都市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矶这段,被称为荆江。因江汉平原地势比较低平,历史上荆江段河床的摆动幅度比较大,河道弯曲异常,洪水期江水常常冲出河道,江水四溢,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江汉平原是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地势比较低,亿万年前整个江汉平原就是一个巨大的湖盆,西起鄂西山地,东至大别山西麓,南至长江,北至大洪山。随着长江、汉江等众多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逐渐形成江汉三角洲和湖泽、湿地共存的地貌。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已形成东西两块三角洲平原带,西边的位于荆州以东的江汉之间,东边的在今湖南岳阳城陵矶至武汉之间的长江西侧,两块陆地之间那片巨大的湖泊即为云梦泽。汉朝时期,著名的华容县就是在荆州以东的江汉三角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从华容道败逃,当时的华容道是沼泽遍地,很难走的,若不是运气爆棚,曹操说不定就被干掉,历史就改写了。
随着秦汉大一统,南方的开发程度进一步提高,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江水中的泥沙也越来越多。江汉三角洲在泥沙作用下不断地向东推移,云梦泽也不断地被压缩、割裂,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还有大量的水道和荆江相通,起到汛期天然调蓄作用。唐宋时期,随着南方人口越来越多,围垸造田等与河湖争地活动愈发频繁。为了开发肥沃的江汉三角洲,抵御洪水的侵袭,人们开始在荆江沿岸筑堤来约束江水。至元朝时,荆江段已形成“九穴十三口”的分流局面,洪水期上游的巨量来水通过这些分水口进行自然调节。
图-战国时期云梦泽
明清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沿江的堤防水平更高,传统的土方堤坝被改造成石堤。明朝成化至嘉庆年间,荆江北岸的穴口全被堵住,南岸保留太平、调弦两口,上至堆金台(荆州城西北六十多里),下至监利县拖茅埠,长达124公里的江堤被连成一体,这就是著名的万城大堤,也叫万安大堤。为加强荆江大堤的管理,明隆庆元年(1567年),还专门设了堤甲法,以民夫修守,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余人。
清朝时延续明朝的做法,荆江两岸的堤防不断延伸加高,北岸江陵、监利和沔阳境内的江堤长达600余里,南岸江陵、公安和石首境内的江堤长达300余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发大水造成大堤溃决,江陵城被淹没。为堵塞决口,加固堤身,乾隆皇帝特拨200万两库银专款,并设石尺水志,规定堤防保固期限,改民堤为官堤。
有人说过,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其实江水亦然。随着泥沙沉积,江汉平原的地势逐渐抬高,加上江堤的阻挡,汛期巨量的江水只能转向南岸地势较低的洞庭湖平原寻找新的分水道。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和咸丰十年(1860年)大洪水,藕池决口;同治九年(1870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松滋决口。这几次大洪水时江堤决口形成藕池口和松滋口两个新的分水口,并冲出了两条河流藕池河和松滋河,加上原有的太平口、调弦口,形成荆江南岸四口分流入洞庭的局面。随着江水不断冲入和泥沙沉积,原来面积并不大的洞庭湖变得越来越大。
图-秦朝云梦泽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比较缓慢的,长期的此消彼长,只不过在唐宋之后明显加快。宋朝之前,荆江分水口主要在北岸,元明之后就主要转至南岸了。据《水经注》记载,东晋南朝时洞庭湖已方圆五百里,到了唐宋时期,已经扩展成“八百里洞庭”了。云梦泽也是在南朝至唐宋时逐渐消失,被江汉平原取代,只留下星罗棋布的湖泊,也让湖北有了“千湖之省”的美誉。云梦泽消失以后,洞庭湖则担负起接纳长江洪水分流调蓄的作用。因为洞庭湖取代云梦泽的过程比较缓慢,一定时期内甚至和荆江、云梦泽连成一片,这也是洞庭湖古称云梦的原因。
说起云梦泽,大家都会想到孟浩然曾经写给张九龄的那首诗:八月湖太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把洞庭湖写的气势磅礴,但却留下了一个历史迷案,就是云梦泽到底在哪里。关于云梦泽,历史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现在已经找不到云梦泽了,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演化,云梦泽早已是沧海桑田,据《左传》、《国语》等记载,云梦泽位于先秦时期的楚国,地理位置大致处在今天湖北省的江汉平原。在《左传》里面,有时候称之为“云”,有时候称之为“梦”,《楚辞》中也是有时候称之为云,有时候称之为梦,而后来的《战国策》、《淮南子》等书,都称之为云梦,以至于坊间传闻,所谓云梦泽实际上是两处大泽的合称,一处为云,一处为梦,因为距离太近,所以被合称为云梦,还有一种说法是云梦泽的名字取自附近的一个县名,就是云梦县。
汉代的司马相如在其所写的《子虚赋》里面,曾经描述云梦泽方圆多大900里,而且在云梦泽里面有很多山峰,人们身处其中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会被遮蔽。因此,在汉代之后,许多人根据司马相如的描写,就认为云梦泽是一个地跨长江南北的大湖,横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也许历史真的是如顾颉刚所说,是层累的造成的,时至今日,仍然许多人坚持对云梦泽这样的看法,甚至把云梦泽看成古代楚国的象征。
为了揭开云梦泽的神秘面纱,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曾经对湖北的数百个小湖泊进行了实地的科学调查,因为一直有人认为云梦泽最后是分解成了无数的小湖泊,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至少三万年以来,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不存在一个跨长江的云梦泽存在。
说起云梦泽,大家都会想到孟浩然曾经写给张九龄的那首诗:八月湖太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把洞庭湖写的气势磅礴,但却留下了一个历史迷案,就是云梦泽到底在哪里。关于云梦泽,历史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c8a786c9177f3ef6ede9c57bcf3bc79e3d561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23b5bb5c9ea15ce1b1df5c1bd003af33b87b202?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现在已经找不到云梦泽了,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演化,云梦泽早已是沧海桑田,据《左传》、《国语》等记载,云梦泽位于先秦时期的楚国,地理位置大致处在今天湖北省的江汉平原。在《左传》里面,有时候称之为“云”,有时候称之为“梦”,《楚辞》中也是有时候称之为云,有时候称之为梦,而后来的《战国策》、《淮南子》等书,都称之为云梦,以至于坊间传闻,所谓云梦泽实际上是两处大泽的合称,一处为云,一处为梦,因为距离太近,所以被合称为云梦,还有一种说法是云梦泽的名字取自附近的一个县名,就是云梦县。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999a9014c086e06e9262a8309087bf40bd1cb6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汉代的司马相如在其所写的《子虚赋》里面,曾经描述云梦泽方圆多大900里,而且在云梦泽里面有很多山峰,人们身处其中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会被遮蔽。因此,在汉代之后,许多人根据司马相如的描写,就认为云梦泽是一个地跨长江南北的大湖,横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也许历史真的是如顾颉刚所说,是层累的造成的,时至今日,仍然许多人坚持对云梦泽这样的看法,甚至把云梦泽看成古代楚国的象征。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0dfa9ec8a1363276264d7fb9a8fa0ec09fac76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为了揭开云梦泽的神秘面纱,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曾经对湖北的数百个小湖泊进行了实地的科学调查,因为一直有人认为云梦泽最后是分解成了无数的小湖泊,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至少三万年以来,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不存在一个跨长江的云梦泽存在。
揭开云梦泽的神秘面纱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结合全文看吧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赏析]
这是孟浩然山水诗作的另类题材。
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角,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缥缈。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映带。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给人一种汪洋姿肆,海纳百川之感。
颔联特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读之使人倍感大气磅礴,心胸激荡。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似乎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护。这不禁让人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与蝼蚁又有何异?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怎么能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弦外之音:假如没有皇恩浩荡,人们何来受享恩泽?此处妙笔生花,一语惊人,很好地将下文引出,不愧为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前一半意思是说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耻愧颜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自己多么希望被荐识出仕为官。孟浩然曾在《书怀贻京邑同好》诗中写道:“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羡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这里十分清楚地表明他早在“而立”之年求仕的希望就破灭了,然而,一心期待朋友们援引的心情诚恳迫切。“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其字字生泪,悲切无奈。这里抒情暗扣主旨,婉曲传值,引人入胜。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