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043|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夏夷之辩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明”的一个意思,是指社会进步,有文化的状态,与野蛮相对;还指文治教化。而“文化”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的中原地区发展较早,至春秋时期,文化、文明更是高度发达,而在中原以外的地区,大多尚处于蒙昧状态。中原地区对周边地区部族的称谓,东边的称“夷”,南边的称“蛮”,西边的称“戎”,北边的称“狄”,认为他们文明不发达、落后。
因此,孔子说:“文化落后的地方,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中原地区即使没有君主,但有文化,有礼仪制度,礼义不废,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也比他们高。
孔子的这句话,一方面反映了中原地区和其他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的“夷夏观”。
中国自古就有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另外一种说法为,诸夏与夷狄的区别主要是农耕的城邦和游牧的山野牧民之区别,而不是以地区为分别。
杨遇夫《论语疏证》认为,夷狄有君,是指楚庄王、吴王阖闾等,君是贤明之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杨伯峻《论语译注》)权作参考吧。
@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指哪四个民族?
东夷:从区域上说,现在的山东、苏北、皖北一带都是东夷的范围。夏周时期东夷和华夏族是一体的,商朝本身就是东夷,周朝兴起之后,东夷变成了周朝的对立方。经常和周朝发生战争,周穆王西游时,东夷曾经起兵反抗,当时周穆王依靠造父,及时赶回,挽回了败局,胜利之后封造父于赵地,就是以后赵氏的祖先,也是赵国的祖先。
西戎:从区域上说是指战国时代以前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川北部这些地区的民族。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方,说的也是秦穆公任用贤臣攻灭了西戎30多个国家,被周天子封为伯。在晋国和秦国强大起来之后,很多西戎部落被内迁吞并。此后西戎这个词在历史上就很少出现了,后面逐渐演化成为后来的羌族。
南蛮:从区域上说是指战国时代以前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区的民族。三国演义,蜀国对孟获的称呼也是南蛮。
北狄:从区域上说是指战国时代以前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东北三省、外蒙古、西伯利亚这些地区的民族。狄是对北方部落民族的称呼,但是经常和戎混称,界限不是很严格。战国时期,又把胡人称为北狄,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就是狄人所建。
扩展资料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知度》载,四夷是古时华夏族(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居民的自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原,是指河南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
西戎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周代,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居民自称华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西戎则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以戎作为对西方所有非华夏各族的泛称。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西戎人建立的国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夷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什么意思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是对一方民族的统称。在周朝时期,也只能通过分封制的方式来逐步开疆拓土或者防范周边势力的入侵。在此背景下,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周边地区按照方向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东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称呼上是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或是对东方各部落的泛称。
南蛮,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
西戎则是古代华夏部落对西方与华夏部落敌对的诸部落统称,即以戎作为对西方所有非华夏部落的泛称。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国家。
北狄是古代华夏部落对北方非华夏各个部族的统称。在晚商以前,华北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的戎狄族群其实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中国历史上哪个地方的军队最能打?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比较能打的军队多来自“蛮夷”和“北狄”,也就是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多擅长骑射,骁勇善战,所以在战斗力上是比较强的。而除此之外,川军的战斗力也是比较强的,它曾以微薄之力抵御元军36年,还杀了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威震四方。
一、中国历史上哪个地方的军队最能打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能打的军队,例如吴起率领的魏武卒、刘彻统领的汉军、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率领的少数民族军队、川军等等。汉军、魏武卒、川军属于“中原军”,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率领的军队属于“夷狄”军队,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但是不得不说,在战斗力上,这些军队都是比较强的。魏武卒靠的是编制和正确领导,成吉思汗和努力哈赤率领的军队靠的是骑射过人,而川军靠的是地理优势,总之,这些军队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威名,成为人们心目中比较能打的军队。
二、我最喜欢的人是谁
在这些军队中,魏武卒的存续期比较短,汉军又比较遥远,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的军队属于外族入侵,所以,虽然有一些人会觉得他们比较厉害,但是也会有一些人因为他们犯了“侵略”的忌讳,而对其并无好感。相比较来说,川军就不同了。它的战斗力虽然依靠的是地理优势,但是却在抗元大战中杀了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为长期被欺压的汉人出了一口恶气。在抗战期间,川军也一直奔走在抗击侵略者的最前线,成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坚强“后盾”。川军将领王铭章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还被人拍成了电视剧,其光辉事迹和英勇杀敌的精神为人所敬仰。
从修了都江堰开始,四川这块地方就开始变得富饶,最终成了“天府之国”。而从地理优势来看,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抗击外族侵略时,它又是中华民族的坚强“后盾”。再加上一些川军爱国事迹被搬上荧幕,所以在一些人的心中,川军不仅能打,还是爱国军队的典范,不能不爱。
其实纵观历史来看,中国各个地方都是人才辈出,只要国家有难,各个地方的人都很能打。中国历史上浙江义乌地区的戚家军,由戚继光带领,作战英勇,纪律严明,武器装备优良,战无不胜,打的倭寇节节败退,戚继光也是我最喜欢的将领。
中国历史上我认为最能打的军队是东北抗日联军,最喜欢的是第六军军长夏云杰
广西的狼军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战绩也很突出。我最喜欢小诸葛白崇禧。
西戎,东夷,北狄,南蛮 是什么?
我要答案,不要网站 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东夷各部落与方国,到战国晚叶都已经华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
文献记载中,蛮常指南方民族,如三苗、楚、濮、群蛮、巴等,但不专指南方,南蛮的总称,大概出现于战国。《孟子·滕文公上》称楚人许行为“南蛮鴃舌之人”,是说南蛮讲话如鴃鸟(八哥)那样舌头不好使;南蛮是对今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至云贵高原各个民族的统称,其中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长江中上游有濮与巴蜀;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大概也不止一个族系。
至于“西戎”,在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狭义即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狄的本义,王国维先生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断定,是由“远”与“剔除”的含义,“后乃引申之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此外,狄还有强悍有力,行动疾快等含义。《尔雅·释兽》说:“麋、绝有力,狄”,邢昺《疏》:“绝异壮大有力者,狄。”《礼记·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号。
第三章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http://210.77.218.4: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11010/0012_ts011010.htm
上章已述及,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五个多世纪,而文献中明确以华夏居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配合四方的记述,大概出现于战国。《左传》昭公十七年,孔子向郯子学习古代官制时曾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这是指四方之夷,而《论语》中未出现“东夷”、“南蛮”等配有方位的民族称谓。《孟子·梁惠王上》提到“莅中国而抚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孟子》中虽已出现“东夷”、“南蛮”等称谓,但在《孟子·尽心下》说:“君好仁,天下无故焉。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征而西夷怨。奚为后我!”证实孟子所说“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
据我所知,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此四方只是古时中原的中国人对周围国家的一种鄙称而已,
并没有固定的区域范围的!
西戎是指秦国。南蛮是指楚国。东夷包括莱夷淮夷。狄包括北狄和山戎。
文章标题: 中国历史上的北狄和南蛮,谁更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