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提倡积极入世的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点的观点

时间: 2021-07-30 07:58:1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提倡积极入世的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点的观点

提倡积极入世的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点的观点

朋友蔡琪说特别喜欢《论语•侍坐》章中曾皙的话,要求我讲解一下,下面就这个问题阐释一下。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与参与,不同意见尽管提出,外面共同讨论共同提高。
《论语•先进》最后一章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几位弟子课后聊天,孔子问几个弟子的志向。子路、曾皙、冉有都各自谈自己的理想,只有曾皙一边弹琴一边当听客。最后孔子点名让他表态,他才停止弹琴,把琴放在前面的几案上而发出“铿”的一生,还推托不想说,是孔子反复启发才说出自己的志向和愿望,他的愿望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说,在暮春时节,已经换上春天的衣服了。气候温暖之时,和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十几岁的少年,共同到沂水中去游泳,尽情畅游,然后到鲁国城郊祈祷祭祀的祭坛上休息一会儿,吹吹温煦的和风,然后大家唱着歌就回家了。
这是一种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确实很惬意。应该说这种生活状态几乎谁都追求,顺其自然,天气暖和和了就到外面洗洗澡,到高处吹吹风,何其舒适潇洒。古代衣服比较简单,一般人衣服都带里子,即有里面两层,冬天里面絮上丝绵便是冬衣,到春天把里面的丝绵掏出来就是夹衣,即曾皙说的春服。而经过一个冬天寒冷的煎熬,人们可以到外面尽情享受自然的空气与阳光,多么舒坦。因此古代特别重视上巳节,后来变成三月三郊游的习俗,便是这种情况。著名的戏曲《杨八姐游春》便以这个节日为背景。所以曾皙的愿望有普遍性,所以孔子叹息赞美他。还有一层意思也要注意,曾皙是平民,不是贵族,因此对生活要求不高。一般看,普通平民容易满足与快乐。温饱以上便可以快乐。而曾皙这种感受便具有平民性。
但这是日常生活并非需要什么人重用,也不是什么目标,其实与孔子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的答案不一致。这里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曾皙的回答是答非所问。前三个人回答的都对题,而曾皙回答的有点离题,如果是考试,曾皙的应该以离题论,但却得到孔子的高度肯定。这倒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但因为是师生间随便的对话,外面也不必去追求什么微言大义。
平心而论,这里确实反映出孔子在追求理想之外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在极其劳累的时候轻松一下。过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论语》孔子这种心情随处可见,这正是普通人都有的心态,孔子是普通人,这种心态的随时流露便是很好证明。不必神话之。

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11·26 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居(3)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9)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14),愿为小相(15)焉.”“点,尔何如?”鼓瑟希(16),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风乎舞雩(21),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22)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1)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以也:虽然我比你们的年龄稍长一些,而不敢说话.
(3)居:平日.
(4)则何以哉:何以,即何以为用.
(5)率尔:轻率、急切.
(6)摄:迫于、夹于.
(7)比及:比,音bì.等到.
(8)方:方向.
(9)哂:音shěn,讥讽地微笑.
(10)方六七十:纵横各六七十里.
(11)如:或者.
(12)宗庙之事:指祭祀之事.
(13)会同:诸侯会见.
(14)瑞章甫:端,古代礼服的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15)相:赞礼人,司仪.
(16)希:同“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17)作:站起来.
(18)莫:同“暮”.
(19)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20)浴乎沂: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入海.在水边洗头面手足.
(21)舞雩:雩,音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22)唯:语首词,没有什么意义.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评析】
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好好休息一下吧主动性质不一样吗隔壁家庭暴力的是不知道哎哟哎哟哟喂我吃石油

说说孔子为什么赞成曾晳的观点。

说说孔子为什么赞成曾晳的观点。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有两种说法:
A、儒家的治国理想是“礼治”(为国以礼).曾皙所描绘的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的那种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B、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
世的思想很突出.《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文章标题: 提倡积极入世的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点的观点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7351.html
文章标签:孔子  入世  赞成  提倡  观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