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北魏孝文帝力行汉化,而忽略了对代北六镇的安抚,是不是可以说,他对北魏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时间: 2021-06-21 04:09: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北魏孝文帝力行汉化,而忽略了对代北六镇的安抚,是不是可以说,他对北魏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对北魏帝国的灭亡有什么影响?

总的来说,孝文帝迁都洛阳,给北魏帝国留下了三个非常大的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北魏帝国后来走向分裂和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一,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从此陷入与南朝的战争泥潭中无法自拔。

在北魏帝国迁都前,因为北魏的都城远在黄河以北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所以它们向南方扩张时,通常不会轻易越过淮河一线。因为,一旦越过淮河一线,就意味着北魏的军事主力太过远离它的军政中心,这就导致北魏在后勤补给和增援方面,都会面临太大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北魏帝国对控制淮河一线的领土,实际上有些鞭长莫及。所以,孝文帝之前的北魏皇帝们,他们在制订南伐目标时,通常不会制订的太远、太大,因为制订的太远、太大,就是能夺取,也无法有效巩固这片地区。

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淮河一线的地区,通常都是被南朝占据着。当然,也正因为南朝可以轻易保住淮河一线,接下来它们只要再向北稍开拓一点缓冲区,就能够在北部边防上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南朝的绝大多数统治者们,也缺乏大举北伐的动机,至少他们北伐的野心不会难以遏制。

在这种背景下,北朝与南朝之间相对容易保持和平。问题是,北魏将都城迁到洛阳后,情况就变得不再一样。

一方面,因为洛阳距离南朝较近,北魏为保障都城南部的边防安全,自然需要不断向南扩张领土;

另一方面,迁都洛阳,意味着北魏的军事、政治重心大举南移到中原地区,这也就意味着北魏再与南朝争夺淮河一线、甚至长江一线的地区时,它在后勤补给和增援方面,都不会再存在太大的压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占据着优势。

因此,北魏在迁都后不久,孝文帝就通过两次大规模的南伐占据了淮河以南的重要城池,接着宣武帝上台后,北魏帝国几乎年年南伐,而且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于是扬州、荆州和益州的许多地区,都先后被并入到北魏的版图中,北魏帝国的国力也由此达到巅峰。

从积极方面来说,北魏这种不断取得的军事胜利,自然是幸运的。因为,它让北魏的疆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如果再乐观估计,北魏按着这个势头继续扩张下去,征服江南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从消极方面来说,北魏这种不断取得的胜利,又是不幸运的。因为,北魏帝国的高层们都沉醉于这种胜利中,所以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不断继续向南开拓疆域。

对于南朝而言,北魏的这种行为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甚至而言,让北魏占据淮河一线都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如果坐视这种事实,就会让南朝的北部边防线渐渐退到长江一线。如果真是这样,那南朝与北朝相比,就无法相提并论,南朝也变得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在这种背景下,南朝自然会试图收复相关的失地,于是在北魏迁都洛阳后十几年里,南北朝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歇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拖垮北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大规模的战争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也就意味着帝国的财政开支要不断增大,而想要维持着庞大的财政开支,就只能通过向广大百姓征税,或者削减其他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开支来实现,这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事实上,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在宣武帝执政后期,北魏帝国内部的人民起义那是此起彼伏,帝国也在这片内乱中走向衰亡。

第二,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对北部边疆的控制变得鞭长莫及。

孝文帝迁都洛阳,对北魏的第二个影响,就是让中央政府对北部边疆地区的控制变得鞭长莫及。最后的直接恶果,就是北部边疆地区开始出现无休无止的叛乱,并逐渐脱离北魏帝国的控制。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北魏六镇的叛乱。

最初,在北魏帝国的都城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魏统治者为保卫都城的安危,特意在平城的北部边防地区设下六个军镇。它们自东而西分别是怀荒(今河北张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抚冥(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

因为这六个军镇的作用主要是保卫北魏帝国都城的北部边防安全,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这种背景下,这六个军镇的将领,大都拥有非常高的身份和地位,以至于当时北魏士兵都以争当六镇军人为荣。

但是,等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不再作为北魏的国都,六镇也就随之失去了原先存在的价值,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帝国统治者重视,这样久而久之,这六个军镇的将领也好,士兵也好,他们的地位和待遇都随之一落千丈,这自然会引起他们内心的不满。

与此同时,由于这六个军镇远在北方,致使镇守这里的鲜卑将领和士兵都少有接触汉文化的可能,这样他们与南迁的鲜卑贵族在文化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再加上他们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心理上自然会对日渐汉化的北魏中央政府心生排斥。

这个时候,如果北部边防地区再出现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时,这里居住的百姓也好,士兵也好,他们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就会愈发难以调和。

因为,如果北魏的都城继续在平城,那当北部边防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天灾、人祸时,北魏中央政府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察觉,并进行有效的善后和安抚。因为,在帝国都城附近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央政府通常都不敢掉以轻心。

但是,当北魏将都城南迁到洛阳后,北部边防地区再出现类似的天灾、人祸时,北魏中央政府通常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察觉,更无法在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善后和安抚。甚至而言,因为财政等方面的原因,北魏中央政府还可能会报以某种麻痹。最后,当事态越来越恶劣时,局势已经变得难以挽回。

从这层意义上说,北魏六镇的叛乱,虽然是因为众多原因促成的。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显然久是因为北魏帝国的都城迁移到洛阳所导致。

第三,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从此失去了退路。

大家知道,以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一个标准的四战之地。在天下实现统一的时候,坐镇洛阳,通常就是传说中的制衡天下。因为,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在这里可以迅速染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真正做到指哪打哪。

问题是,当天下陷入混乱后,洛阳就会成为一块鸡肋。因为你可以在这里染指四方,四方的敌人也可以随时进攻你。因此在天下大乱时,就是把洛阳摆在那里,也没有哪个实力派会去真正全力占据它。

对此,我们可以看下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后崛起的北方霸主,比如刘聪、刘曜、石勒、苻健,还要后来的尔朱荣、高欢、宇文泰,都不曾亲自坐镇洛阳可以看出来;甚至后来北伐的桓温、刘裕,都也不亲自坐镇洛阳可以看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说,如果北魏帝国的都城依然在平城,那当它的南部边防线出现问题时,最差的结果,无非是中原地区被南朝接管,北魏被迫退回黄河以北发展。至于说南方军队进入黄河以北的地区,在朱元璋之前,这种事情就没有发生过。

更重要的是,就算北魏退回黄河以北,也不意味着南朝可以全面接管中原地区。因为,失去中原地区的北魏,依然还是一个与南朝对等的帝国。在这种背景下,中原就会成为南北对峙的一块巨大的缓冲区。

对此,我们只需要看下刘裕的两次北伐,虽然他灭掉南燕、后秦等国,收复黄河以南的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甚至还大败黄河以北的北魏帝国,但北魏帝国还是北魏帝国,并且在不久之后,刘裕北伐所取的这些成果,统统都被北魏给摘走。

但是,等到北魏迁都洛阳后,这种情况就变成另外的模样。因为,迁都之后的北魏帝国,其军政重心都迁移到黄河以南,这个时候如果黄河以北的地区一旦出现大乱,那北魏随时可能土崩瓦解。

因为,北魏的都城设在洛阳,那不论北方局势有多么糟糕,它也不能退回到黄河以北发展;相反,它还必须死守着黄河以南的地区,因为北魏的都城就在黄河以南。这样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黄河以北的地区随时可能脱离北魏的控制。

退一万步说,就算北魏高层愿意退回黄河以北发展,但因为涉及到都城的搬迁,还有帝国军政重心的大转移,不要说面临的阻力,就是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到时即便成功迁回黄河以北,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在这种背景下,一旦黄河以北的地区脱离北魏的控制,北魏帝国凭借中原这种四战之地,想控制整个北方就难之又难。

因为,它的北部会遭遇黄河以北叛乱势力的不断渗透和蚕食,它的南部会遭遇南朝的不断渗透和蚕食,其西部又会面临来自关中地区的不断渗透和蚕食,当这一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北魏帝国就不再是北魏帝国,而是一个在夹缝中垂死挣扎的空壳子。

事实上,后来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整个北魏帝国竟然连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就是因为整个北魏帝国,早已经在南北双方的消耗之下名存实亡。否则,尔朱荣敢这样做,各地实力派肯定都会高举保卫皇权的旗号赶往洛阳的。

从这层意义上说,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从此失去了退路,最后只能被动的陷入进退失据的局面中,然后在河北、关中和江南三方的不断蚕食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魏孝文帝虽然改革汉化,但是他有昏庸的一面吗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 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进行压制,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被浓墨重彩地褒而扬之。可是,传统的教科书掩盖了一个争议颇多的观点:强大北魏的衰亡始于孝文帝改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议呢?孝文帝改革的弊端到底在哪里呢?北魏迅速衰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谁又是北魏改革的真正先行者?果敢勇毅的孝文帝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悲剧人生呢?
娃娃皇帝

公元467年,拓跋宏生于当时的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两年后被立为太子。

虽已入主中原,但拓跋部仍保留着过去早婚的习俗,拓跋宏出生时,其父献文帝拓跋弘年仅14岁。拓跋部建立北魏后,学会了中原王朝维持皇权统治的某些做法,并定为制度严格执行。比如后宫产子,一旦该子被立为太子,其母就要被赐死。其用意在于避免皇帝年幼即位,大权落到母系外戚手中。因此,拓跋宏在两岁多被立为太子时,母亲思皇后李氏即被“赐死”。这一野蛮的做法不仅给拓跋宏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仿佛预示着他日后家庭生活的凄凉与不幸。

由于拓跋宏从小失去亲母,因此便由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也非血亲,只是名义上的祖母。她是汉族人,“性聪达”、“粗学书计”,受过封建传统文化的教育。她性格坚强,做事果决,颇具政治家之风采,《魏书·皇后列传》说她“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拓跋宏父亲拓跋弘即位时,年仅12岁,北魏孤儿寡母,政局不稳,冯太后初露锋芒,收捕擅威作福的专权丞相、车骑大将军乙浑,平定关中叛乱,临朝称制,掌握了朝政大权。

拓跋宏刚一出生,冯太后即摆出“罢令,不听政事”的姿态,将政权交给其父拓跋弘。当献文帝拓跋弘亲政后,开放山泽之禁,开仓救济灾民,带兵北伐柔然,很快就显出了他年轻有为、桀骜不驯的风姿,权欲旺盛的冯太后便再也坐不住了,干预北魏政事也就成了她的家常便饭。这自然会引起献文帝的不满,加之他们并非血亲母子,于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宫廷权力斗争于不知不觉间就爆发了,结果自然是根基深固、极富政治谋略的冯太后获胜。《魏书·天象志》对此写道:“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是为孝文帝。”

拓跋宏即位时只有五岁,在平城皇宫的太华殿前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时,他是被人抱上皇帝宝座的。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娃娃,冯太后自然不会担忧什么,也就再度临朝听政,将一应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时,她也在因忤逆而“禅位”的献文帝身上汲取教训,将年幼的孝文帝按照她心中想象的模式加以引导、塑造和培养。

拓跋宏的血管里流着的虽然是鲜卑族拓跋氏的血液,但他从小受到的却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也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他自幼爱好读书,手不释卷,天分极高。《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创作《劝诫歌》、《皇诰》等文章督促他阅读、背诵,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封建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影响他。比如冯太后生活节俭,“不好华饰”,对待下人比较宽慈,拓跋宏也依样仿行。

儿时的生活积淀在拓跋宏内心深处,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此后,拓跋宏一辈子爱好诗文,并创作了大量的诗赋文章(约40卷);他为政勤奋,励精图治,个人生活相当节俭;他提倡封建伦理道德,讲究孝悌、仁义、忠信,不仅身体力行,也要求臣民如此。这些,都是他日后推行全盘汉化政策的内在基础与指导思想。

当然,拓跋宏并未完全放弃鲜卑习俗。况且,当时南北对峙,战争频仍,也需要帝王具有带兵打仗的卓越能力。因此,拓跋宏在习文的同时,也练就了一身武功。他从小善射,“及射禽兽,莫不随所志毙之”;臂力也好,十多岁时即能以手指弹碎羊的肩骨。

如此成长起来的拓跋宏既具骑射武功,又富汉文化修养,可谓是文武兼备之才
先行者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禅位”时只有19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退位后的他总是蠢蠢欲动,不甘心变得一事无成。随即,他就以太上皇的身份亲自率兵出击柔然,并不断地巡视各地,“国之大事咸以闻”,还将冯太后罢黜的一名旧臣重新起用。所有这些,自然又引发并加深了他与冯太后之间的矛盾。宫廷斗争更为赤裸、血腥而残酷,争斗双方往往不择手段,置血缘亲情于不顾,让对方倒毙在一片惨淡的血光之中而后快。冯太后与献文帝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迫他逊让退位、送上一顶太上皇的头衔就已经是手下留情很不错的了。可献文帝毕竟年轻,未能领悟到冯太后的深远用意,还是一个劲儿地在“太岁头上动土”。于是,献文帝便成了冯太后眼里的一根“肉刺”、脚下的一块石头,公元476年,冯太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毫不客气地将献文帝杀了。

这一年,拓跋宏十岁。

献文帝一死,冯太后即被尊为太皇太后。直到她于公元490年去世为止,一直都在临朝称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力。

还好,冯太后临朝听政是以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政治家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她不仅按自己心中的理想培养新皇,还将整个北魏纳入自己构想的框架与模式之中。她的目标相当明确,一是进攻南朝,并乘其内乱之际,出兵夺取了淮北的大片领土,将北魏的边界推进到淮河一带;二是改革内部,采纳汉人王朝的礼仪制度治理国家。小小的改动无关痛痒,当然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难以达到有效的目的,而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会招致既得利益者及顽固坚持鲜卑旧俗贵族的反对。于是,冯太后果断地处理了一批政敌,将他们或处死或免爵或流放。然后,她依靠冯氏家族成员,重用宦官及汉人官吏,拉拢鲜卑元老,在自己身边培植了一批可靠的亲信,巩固权力,加强改革。

在冯太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影响最大的当数颁行俸禄制。

游牧民族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抢掠财富,他们往往“初来单马执鞭,返去从车百辆”。氏族首领为了鼓励士兵作战勇敢,一是听凭劫获之物归于个人,二是论功行赏,“班赍将士各有差”。这样的政策大大激赏了将士打仗的兴趣,人人冲锋陷阵、个个争死效命,很少发生退缩、叛变与逃跑之事,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后,仍保留着过去的遗风——百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北方统一,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官员公开贪污受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北魏吏治腐败,财政匮乏,国家机构遭到严重蛀蚀,鲜卑贵族贪图享受,昔日的犷悍善战之风也在逐渐消失。历代皇帝对此深感不安,多次下诏惩治不法官吏,可根本解决不了官员腐败这一老大难问题。

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每三个月发放一次,以每年十月为起始。同时,对贪污行为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俸禄制推行后,加强了北魏的中央集权及封建化进程,确曾起到了保证官吏日常生活、杜绝贪污搜刮的明显效果。它不仅是孝文帝改革的前奏与先声,也是北魏根除游牧奴隶制残余,接受汉族官僚政治制度的表现与象征。

就在俸禄制实行一年并取得明显成效后,北魏又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相当重要的改革——均田制,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现有土地实施分配与调整。这一制度对豪强大族的土地所有制进行了一些限制,从他们手中夺回了大量劳力,分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使得耕者有其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部分要求,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社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土地改革制度,经历了北魏、北齐、北周、隋,直到唐代中叶才告终止。它在古代持续了约300年,并影响到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

这些改革制度表面上以孝文帝拓跋宏的名义颁布施行,其实都是由冯太后拍板,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还是冯太后。

随着孝文帝的一天天长大,他与冯太后的关系也日渐微妙并复杂起来,问题的关键当然还是在于一个字——权。作为封建制度的最高统治者,权力就是一切,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冯太后权欲极盛,且生性猜疑,她看到一天天长大的孝文帝越来越“聪圣”,担心将来难以控制,“不利于冯氏”,又打起了废掉皇帝的主意。于是,她将拓跋宏关在室内,三天不让人送饭。时值寒冬腊月,拓跋宏仅穿一件单衣。冯太后召集大臣讨论,打算另立咸阳王禧为帝,因为遭到不少元老大臣的激烈反对,不得已而作罢。同时,她还命令内官监视孝文帝的言行举止,每十天报告一次。一次,宦官密报了孝文帝的“过错”,冯太后大怒,立即传来拓跋宏,狠狠地打了他数十大杖。孝文帝无法反抗,只好“默然而受,不自申明”。拓跋宏生性聪颖,深深地懂得忍让之道,不像他父亲那样血气方刚,才没有扩大他与冯太后之间的矛盾。如若不然,以冯太后之坚毅与谋略,哪怕大臣“固谏”再厉害,也会将他从北魏的皇帝宝座上一脚踢开了。公元486年,孝文帝年满20,已经长大成人了。于情、于理、于势而言,冯太后都不便继续临朝听政,她不得不将权力的“魔杖”交给拓跋宏。于是,“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这才正式主持朝政,也开始亲自动笔起草诏册。

拓跋宏亲政后,冯太后并不是完全退出了政治舞台,但起主要作用的自然已是孝文帝了。在拓跋宏为皇的28年时间里,对权力的执掌应该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岁登基到20岁时,大权完全掌握在冯太后手中;二、20岁亲政到24岁时冯太后去世,他与冯太后共掌朝政;三、从24岁到33岁离世,政权归于拓跋宏一人,这一阶段也是他大刀阔斧全盘汉化之时。严格来说,孝文帝真正执掌北魏朝政的时间也就不过八九年时间。但是封建皇帝的九五之尊使他从小就在大臣及民众心目中树立了一种无尚的威严与凛然的形象,一旦大权在握,他就显出了一代英主的勃发雄姿。

冯太后于公元490年去世,时年49岁。冯太后死后,拓跋宏十分悲痛,五天没有好好进食,一日三餐仅吃小半碗米粥,丧服也一直不肯脱下。尽管冯太后立下遗嘱,要求丧葬从俭,但孝文帝还是将她的丧礼举办得相当隆重,并表示要遵照古礼,守孝3年。在遭到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后,才勉强作罢。

孝文帝之所以要在冯太后的丧礼上大做文章,一是因为他确实对冯太后怀有较为浓厚的感情,尽管冯太后责斥过他,还想废掉他,但他总是认为“养育之恩,诏教之德,寻之旷代,未有匹拟”;再则,孝文帝想通过丧礼的形式,将汉族的封建礼仪文化、忠孝仁义以身示范地落到实处;同时,他也想通过葬礼向文武大臣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将以更迅速更坚决更彻底的方式将冯太后的改革方略执行到底。

自编自演

拓跋宏完全掌握朝政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北魏首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他大力推行的改革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凝练地用一个短语概括——全盘汉化。迁都洛阳,表明了他全盘汉化的决心,也是他改革能够成功的一个转折与标志。

鲜卑拓跋部落发源于遥远的边陲之地,他们的人口本来就少,进入广袤的中原后,必然成为一支少数民族。如果仅仅限于抢劫,他们自可来去如风,完全保持着过去的那种野蛮的游牧生活及习俗。然而,若是长期占据中原,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下去,他们就不得不调整、改变过去的生存方式,由游牧生活变为先进的农业耕作。

鲜卑拓跋部南下,已有过迁都的历史。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时,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后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也就是说,平城也是北魏统治者迁都的产物。如果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地盘与统治,平城于鲜卑而言,自然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定都之地。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北方柔然、高昌的威胁业已解除,南方的领土在不断扩大,具有雄才大略之气的孝文帝拓跋宏已明确了北魏的战略目标——南伐齐朝,统一中国。而平城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这里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的战略发展目标。最主要的一点是,这里的鲜卑贵族集中,他们思想保守,生活腐化,坚持鲜卑旧俗,已形成了一股反对改革的顽固势力。

由此可见,北魏如若发展,就必得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所在,就是离开平城,迁居中原。拓跋宏经过一番权衡比较,目光最后落在了居古代“天下之中”、气候比较温和的洛阳。他之所以看重洛阳,恐怕最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汉族士大夫数量最多,为汉文化之中心;另外,洛阳接近南朝,也便于他随时用兵,“南荡瓯吴”,实行一统天下的雄心。

只有离开保守势力的大本营,才能顺利地推行全盘汉化的改革方略。

拓跋宏深知,如果贸然提议迁都洛阳,必然遭致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南迁,就意味着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家业,放弃已然习惯了的生存环境,放弃骑射游牧的“武功”之长……不少鲜卑贵族认为,北魏的天下是以平城为据点一点一点从马背上打下来的,如果离开平城,就很有可能失掉他们好战勇武的民族特性,不仅难以统治汉人,反而会被他们同化。一般鲜卑人并未像拓跋宏那样从小就接受过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他们对汉文化常抱有一种藐视、不以为然的态度,也没有拓跋宏心中的那种危机与紧迫感。他们以为只要能够压制住汉人,让他们为所欲为、自由自在、作乐享受就心满意足了。因此,拓跋宏不无忧虑地说道:“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如果强行迁都,弄不好,很有可能会酿成一场无法收拾的内乱。为了达到顺利迁都的目的,拓跋宏不得不费尽心机,反复考虑,制订出了一个相当巧妙的万全之策。

公元493年五月,孝文帝召集群臣,宣称南伐萧齐。他命太常卿王谌占卜南伐吉凶,结果卜得一个“革”卦。于是,拓跋宏大声说道:“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吉孰大焉。”

接下来的一切便完全按照孝文帝早就安排好了的计划开始有声有色地执行了——

公元493年七月,孝文帝亲率30万步兵骑兵从平城出发,征讨南齐。天气一直不好,大雨下个不停。道路泥泞,崎岖难行,阴霾的天空像口铁锅般扣在头顶,压得人简直喘不过气来,这使得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鲜卑贵族及手下群臣倍感疲惫。大军南下,一路缓缓行来,走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才到达洛阳。在洛阳稍稍休整,拓跋宏有意选择了一个暴雨如注的日子披甲上马,挥鞭下令大军继续前进。听说还要继续南征,蜕化了的鲜卑贵族一个个心惊胆战,全都跪在拓跋宏马前,恳求皇上开恩不再南进。孝文帝见时机已到,便提出了他的交换条件:“若不向南进军也可以,那就得把都城迁到洛阳。”然后要大家站队表态,愿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同意的站立右边。一声令下,几乎全都站到了左边;站立右边的也不是没有,但只有孤零零的几个人。左边的鲜卑贵族、文武大臣全都伏在地上,捣蒜般叩头不已,大声高呼“万岁”。拓跋宏见状,就正式诏告天下:北魏迁都洛阳!

这一重大的决定就这样在他自编自演的一出活剧中出色地完成了。留在平城的鲜卑贵族——那些遗老遗少们即使心怀不满,因大军被拓跋宏带走,没了反抗的资本,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听之任之了。

公元493年十月,孝文帝下令营建洛阳。第二年三月,他北回平城,再次对鲜卑贵族及文武大臣做了一番恩威并重的说服工作,并就南迁及留守人员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安排,逐步实施南迁计划。

公元495年九月,以平城文武百官及后宫粉黛移居洛阳为标志,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决策——历时三年的迁都大功告成。

悲剧人生

拓跋宏作为鲜卑民族的一员,他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拓跋氏的血液,于本族文化自然有着一种本能的亲切与好感。然而,他从小又受着汉民族儒家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两种不同的文化因子同时并存于他的内心,肯定会时常产生激烈的碰撞与冲突。两相比较,他从理性上还是认同了汉族文化,以至于完全拜倒在汉族文化脚下,并苦心孤诣地引导着他的臣民们走上先进的文化之路。

迁都洛阳后,北魏的汉化改革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孝文帝不再满足于过去零打碎敲式的改革,而是加大力度与速度,以多侧面、全方位出击的态势,将汉族文化全盘拿来,为我所用。

在内部改革的同时,拓跋宏念念不忘南北统一大业。他生性聪颖、性格果断、颇有魄力、极富胆略,但性子似乎过于急躁,一些事情,他恨不得毕其功于一役,在他手中全部完成。刚一迁都洛阳,他就置大臣劝阻于不顾,在内部尚未安定、兵力物力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忙率军南征,兵分四路全面出击,结果历时半年,基本上全归于失败。

公元496年十月,离第一次南伐无功而返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决定利用南朝内部政治动乱的大好机会,再次大举伐齐。此次,孝文帝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刚开始,魏军连连得胜,攻取了南阳、新野等不少郡县,但涡阳一战,魏军惨遭失败,一万多士兵战死,3000余人被俘。后虽转败为胜,但这场历时7个月的南伐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成效。

公元498年四月,拓跋宏发州郡兵20万,限八月中旬集结完毕,准备第三次大举进攻南齐。南伐的高昌兵害怕远征相继起义,适逢齐明帝去世,孝文帝以“礼不伐丧”为名暂停进攻南朝,派兵镇压起义以平定内乱。长年的远征劳累早已使得孝文帝疲惫不堪,而内部的各种矛盾又弄得他心烦意乱。就在这时,后院突然起火,有人报告皇后冯妙莲与冒充宦官的僧人高菩萨私通。这犹如火上浇油,拓跋宏不禁大为恼怒,下令幽禁冯皇后,将僧人高菩萨及牵线人——宫中执事双蒙一同处死。孝文帝气急败坏,心力交瘁,那早已虚弱的身子由此染上了重病。延医吃药,疾病稍有起色,身体还未复原,他又支撑着病体亲率大军征讨南齐。结果病入膏肓,孝文帝于公元499年四月二十六日死于军中,年仅33岁。

孝文帝临死之前,也没忘记那位淫荡的冯皇后,他留下遗诏吩咐道:“皇后不守妇德,恐死后干预朝政,赐令自尽,另择地以皇后之礼安葬。”

拓跋宏为了皇位,为了北魏的国家大业,几乎没有获得过家庭的幸福与温暖。他的个人生活,可以说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多重悲剧。父母、夫人、儿子,不是遭人谋杀、赐死,就是自己下诏赐死。在拓跋宏的血缘至亲与家庭生活中,似乎弥漫着一股凄凉而惨黯的阴风,终其一生,也没有飘散过。

成败英雄

后人对拓跋宏的看重、学者们对他的研究以及他在历史上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非他的武功,而在于他的文治——全盘汉化。研究结果之一就是:北魏衰亡始于孝文帝改革!

后人在评价拓跋宏的全盘汉化改革时,不外乎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褒扬肯定。认为他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进步。

应该说,孝文帝的全盘汉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也是他不得不采取的改革方略。

二是褒贬兼而有之。在肯定拓跋宏汉化改革的同时,认为他不该没有选择、不分青红皂白、不论精华糟粕地对汉族文化一概吸收。比如门阀制度的建立就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它不仅使得鲜卑贵族日益腐化无能,还使得兵士地位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更低。而他于迁都洛阳不久,在准备不足、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就接连不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征伐南齐的军事行动,更有操之过急之嫌。

三是全盘否定。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只学到了汉人的繁缛礼仪与腐朽的因子,丢掉了拓跋部勇武质朴之长,他的改革不仅没有起到振兴北魏之效,反而导致了民族的柔弱与国家的衰亡。

事实的真相是,即使没有孝文帝的改革,拓跋部也已经或正在失去祖辈的勇武与刚健。而北魏的衰亡也并非全由拓跋宏所为。如果没有当初的迁都洛阳,加强南部势力,也许南齐早就北伐成功,收复了中原失土也未可知。要说拓跋宏改革的失误,恐怕主要还在于忽略了代北边境之地。迁都洛阳后,政治军事重心南移,孝文帝的改革主要在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流域进行,对过去的发迹之地——以平城为中心的代北地区,也许是经济条件的制约,也许是因为鞭长莫及,也许是想集中精力对付南朝,反正是没有顾及。南部全盘汉化,而北部则保持着强烈的鲜卑化倾向,鲜卑语、鲜卑服……鲜卑习俗依然如故,而门阀世族制又将代北边镇的贵族排斥在外,使他们变为处于底层的庶姓,导致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时间一长,北魏就慢慢地分裂为以洛阳为中心和以平城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结果导致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内乱,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而北魏迅速衰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孝文帝后继无人。中国封建统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治,兴衰得失,往往与当权者密不可分。明君使得国力强盛,而昏君、暴君、庸君则导致国势衰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一条铁定的规律。孝文帝死后,继任者或是平庸无能,或是昏聩暴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很快就将一个好端端的北魏给彻底葬送了。

民族间的融合与同化,是人类整体的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由此而言,孝文帝拓跋宏在1500多年前严厉推行的全盘汉化政策,正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与发展趋势的伟大改革。撇开道德层面的善恶判断与功利性的成败得失不论,至少他那认同先进文化的自觉之举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可贵的榜样。
如果我是鲜卑族人,皇帝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这些个措施就是昏庸的。
昏庸谈不上,但有专制独裁的一面---比如强行迁都。

北魏孝文帝汉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他改革有什么作用?

北魏孝文帝,在文化和学术方面改用汉姓说汉话,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他对隋唐重新统一,起的作用大吗?

民族的汇聚一直是时代的潮流,北魏孝文帝就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他主动的采取措施,加快了民族文化融合的脚步,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和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不顾反对把首都迁到了洛阳,而且在迁都之后,他以身作则开始穿汉服,并且说汉化和改汉姓,而且还提倡与汉族通婚,他娶了汉朝大臣的女儿,那么孝文帝还有其他什么改革?改革都有什么作用呢?

 孝文帝算得上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了,他在三岁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皇位禅让给了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北魏的统治处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北魏孝文帝一共改革了两次,他改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维护北魏的统治权,缓解阶级矛盾和产生的民族矛盾,后来北魏统一了北方,同时结束了北方一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但是北魏前期的统治一直不是很稳定,经济非常的落后,人口也大量的流亡,并且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人民起义也不断发生,所以孝文帝决定要改革。

孝文帝的改革对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他的汉化改革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且巩固北魏政权,他的改革真的是让人佩服鲜卑旧制几乎全被他推翻, 总的来说孝文帝的改革,也加速了鲜卑和北方的汉化过程,同时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团结。



LZ您好

起的作用很大。

改革保证了封建地主阶级和部分农民阶级的利益,为未来封建主义国家安定提供了保障。

对官僚机构也进行了改革,客观上为将来北周关陇贵族(隋朝统治集团前身)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迁都改姓之类的举动,客观上缓和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民族融合进程。为北周将来的一统北方奠定了文化理念的根基。

但是!孝文帝的改革确实具有一定消极性,并招致了国内矛盾从民族矛盾转移到了阶级矛盾,最后在六镇起义中,两大统治阶级利益的不同而招致北魏分崩离析。然而需要明白的是,孝文帝的改革,是五胡乱华以来北方政权寻求和平出路,国家统一的重要一步,从前后赵的全盘否定,到前秦的操之过急,到后燕诸国北魏前期的迷茫,孝文帝改革毫无疑问是黑暗中的曙光,是一次少数民族政权的勇敢尝试。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卑微孝文帝的改革确实让中原所在地方的汉族民众对北魏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归属感,但是最大的作用其实还是将胡人等少数民族成功汉化,将他们融入了汉族的大集体之中,为之后隋朝的统一打好了基础。
他的一些改革,成功的缓解了民族矛盾,而且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强化了封建统治!

解析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算是一种汉化运动吗

北魏孝文帝是隋唐时期伟大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叫做孝文汉化,指的是在五代十国中间孝文帝所推行的政治上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汉化运动。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方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加强了国家的统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缓解了社会的矛盾。
汉化运动是指在朝廷之中一定要说汉语,不可以说鲜卑语,还有官员和官员家属要统一穿汉族的服饰,并且要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皇族原本姓拓跋,在汉化运动实行之后则改为姓元,同时两族人要支持两族人的联婚,并采用汉族的统治方式,沿用他们的官场惯例与传统,还要学汉族的仪容仪表,尊重老人,并要学习孔子的以孝治国的思想,使胡汉融为一体,奠定隋唐的盛业。
在政治方面,孝文帝采用的是俸禄制和三长制,俸禄制是为了稳定政治局面,三长制是为了清楚的知道征收租条有根据和准则,同时又能查清大量的隐匿人口。孝文帝的改革内容实施之后,便有了很好的反响,不仅顺利的发展了时代潮流,并且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文化进程,同时又为隋唐时期鼎盛的局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得不承认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为隋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凡事有两面,有利就有弊,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既不能否认他们原有的文化,也不能过于认同他人的观点全都是对的,那样并不一定有帮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拓跋宏,史称孝文帝,是我国北魏时期的皇帝之一。拓跋宏是在幼年时期登位为帝,直到自己二十四岁时才开始亲自主持朝政。孝文帝登基时期所采取的改革非常易见,具有令人琢磨的意义。
孝文帝的改革按照时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行经济改革,孝文帝深知经济对国家实力的重要性,所以首先从该处开始。第二阶段是将汉的文化加入到日常的生活。第三阶段是逐渐让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学习礼法。
孝文帝的改革使得后人对于当时国情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对多个方位的相关重大意义。实力改革方面主要体现在实行了把国家拥有的田地分给百姓,让百姓人人有田钟,众所周知,田地收成佳便能推动百姓手中有结余,这就是这项举措成为了发奋剂。政治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推行廉洁的官吏制,严惩贪污欺负小百姓的官员,整顿官风。这项改革使得孝文帝在众人的心中形象向前推动了一个档位。然而更深一层的主要表现在在全国推行汉族文化,让鲜卑族融入到汉之中,也显得每个人之间地位是一样的,因为当时汉族人民仍占人民总数的大部分,孝文帝让众人的心感到暖意,更好地坚实了国家的统治。
孝文帝的改革为北魏距离今后的多个年头的发展带来了敢为者的体现,这使得当时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导致政治内乱是哪次内乱?

六镇起义,起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时候,采取了门阀制度,鲜卑贵族元姓、长孙姓、宇文姓、于姓、陆姓等贵族为首,号称“国姓”,由鲜卑姓贵族,摇身一变为汉姓世族,而鲜卑中下阶级的人民,从“征服者”转变为底层民众,和汉族底层民众没有两样;二是六镇的设立,是为了防范柔然(另一个北方游牧民族),随着汉化的开始,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有北方的平城逐步南移
随着柔然帝国的逐步衰落,六镇的政治军事地位下降,原先的鲜卑族居民,并无财力南迁,慢慢地形成了阶级差距,由于北魏宣武帝开始,帝国内部门阀垄断了大量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原先已经形成的阶级差距终于不可调和,爆发了“六镇起义”,奠定了北方分裂的基础,后来北齐、北周的高氏和宇文氏,都是因为六镇起义走上历史舞台。
六镇起义吧。鲜卑有一部分贵族反对汉化,以致祸起萧墙。
这当然是孝文帝改革埋下的祸患。

公元496年(太和二十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元恂素不好学,体又肥大,最怕洛阳的炎热天气,每每追乐旧都,常思北归;又不愿说汉语、穿汉服,对所赐汉族衣冠尽皆撕毁,仍旧解发为编发左衽,顽固保持鲜卑旧俗。中庶子高道悦多次苦言相劝,他不但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怀恨在心。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高道悦于宫禁之中。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之后废元恂为庶人,囚禁于河阳无鼻城,派兵看守,给些布衣粗食,不至饥寒而已。次年四月,孝文帝巡幸长安,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发元恂又与左右谋反。孝文帝得报,急派咸阳王禧与中书侍郎邢峦率人带着毒酒赶赴河阳,逼令元恂自尽,时年十五岁,敛以粗棺常服,就地埋葬。

元恂被废的当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相互合谋,暗中勾结镇北大将军元思誉、安乐侯元隆、抚冥镇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及阳平侯贺头、射声校尉元乐平、前彭城镇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阴谋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起兵叛乱。这些人大都是鲜卑旧贵及其后裔,他们对于迁都变俗、改官制服、禁绝旧语都抱着反对的态度。迁洛之初,元隆、元超还曾企图劫持太子元恂留居平城,起兵割据雁门关以北的恒、朔二州,阴谋虽未得逞,但叛逆之心不死,这次又与穆泰等人酝酿更大的叛乱。被任城王元澄镇压。至此,保守势力消声退隐,汉化改革继续实施。

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多为拓跋部贵族及其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后来被镇压。

北方六镇起义
文章标题: 北魏孝文帝力行汉化,而忽略了对代北六镇的安抚,是不是可以说,他对北魏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0682.html
文章标签:北魏  力行  可以说  他对  负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