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12 04:57: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一、自负过头不听劝
其实根据明史记载,南迁的话题曾被多次提起:
1、当时形势恶劣,明军屡战屡败,周皇后就曾委婉的暗示过崇祯,原话是“吾南中尚有一家居”。这话表面是说皇后在江南还有一处宅子,其实就是暗示崇祯咱们该考虑南迁自保了。只是周皇后深知崇祯要面子的性格以及后宫不能干政的原则,所以点到为止,不敢再多说。想必当时崇祯一定能听明白周皇后的意思,只是他并没有下定决心。换句话说,虽然时局不利,但是崇祯的心气还是高的。他当时依然对翻盘抱有希望,更不相信有明以来从未陷落过的北京坚城会被一群乱贼攻破。
2、在李自成打到彰德的时候,左都御史李邦华和右庶子李睿明曾奏请南迁并让太子去江南抚军。结果崇祯依然没有采纳这样正确的意见,这实在是一个不能明智地采纳谏言的皇帝,崇祯听取过许多错误的意见,却拒绝了许多正确的意见,与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是分不开的。
3、在李自成打到大同的时候,大臣李建泰再次上疏请求南迁,崇祯又没有采纳,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但相必崇祯还是在心中用各种理由给搪塞过去了。比如,李自成打不进北京城,劫掠一番也就退了,这其实是一种要不得的侥幸心理。就算估计错了,在他的心中也许最后大不了就是一死,可见这种精神可嘉却对结果不负责任的态度,从君王开始就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而言,保持生存是第一优先级的,怎么能够意气用事呢?
二、宁可死不丢面儿
崇祯皇帝的性格缺陷是太爱面子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何况是面子。总是端着拿着又怎么能打赢这末代的复杂战争。崇祯始终没有决定南迁,除了上面说的自负不听劝,就是这个死要面儿的性格了。他总想着自己不用担污名还能把事儿办了。这罪名他不担当,就只能臣子来担当。但是崇祯在前面杀臣子如杀草芥,还活着的臣子已经没有笨蛋了,没人肯吭声附和。于是崇祯就拉不下面子去亲自提出南迁,这一点实在是有些可笑了。
△李自成剧照
三、失去主见,为奸臣所误。
崇祯下不了决定,还有他自己没有一个主见、被奸臣误导所致。每次提出南迁,下面的大臣不但不附和,还会有很多人出来反对。结果,崇祯死后,这帮反对的大臣多数都投降了,这便是奸臣没跑了。明朝末期的文官体系已经烂到了根子上,再加上崇祯寡恩刻薄,所以大多数文官都是为自己的将来盘算,心中早就没有了江山社稷。可惜,崇祯居然没有看透这点,还在意大臣们的话。按照当时的情形,就应该果断南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