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29 12:01:1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6次
崇祯帝缺钱的时候,宁肯哀求大臣们还有亲戚们捐点钱,也不愿意抄他们的家。那是因为崇祯帝不敢那么做,崇祯帝对未来还是有幻想的,他觉得以后还需要和大臣们好好的一起打理江山,如果一下把大臣们都得罪光了,以后谁还和他一起共事。
明朝末年的时候,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崇祯帝还想要挣扎一番,因为他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崇祯帝低声下气的找大臣们借钱,可是这些大臣们一个比一个贼,早就为自己找了退路,崇祯帝找他们借钱他们也都是在敷衍,不愿意拿钱,就连崇祯帝的岳父都不肯出力,那么崇祯帝作为一国之主,为什么宁肯低声下气的求他们,也不抄他们的家呢。
第一,崇祯帝不敢抄他们的家。
有人问了,崇祯帝作为皇上,怎么就不敢抄大臣的家了,这就不得不说封建帝制下皇上和大臣们之间的关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皇上和大臣其实是一体的,如果没有大臣拱卫皇上,没有大臣为皇上服务,那么皇上就算身份在高贵,他又是谁的皇上呢,所以有时候皇上看上去高高在上,无所不能,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要受臣子们掣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帝不敢硬来。
第二,就算是抄家也要事出有因才可以。
换个层面来说,崇祯帝敢抄他们的家,可是那也要有个由头不是吗,不可能说上来平白无故就去抄家,而且抄家也是有一定程序的,要看一下这个官员犯了什么罪,到没到要抄家的程度,而且还要搜集罪证等,但是崇祯帝能去低声下气的借钱,肯定也是到了非常着急用钱的地步了,也来不及去抄家了。
第三,贸然抄家怕引起哗变。
本来那个时候明朝已经内忧外患摇摇欲坠了,而且很多大臣们甚至都给自己找好退路了,说难听点,他们就等着明朝彻底瓦解,他们也好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所以崇祯帝借钱,他们也就象征性的给了一点点钱,没有拒绝,但是也没帮到崇祯帝,让崇祯帝有苦说不出,可是如果崇祯帝强制执行的话,这些人很有可能会发生哗变,直接翻脸走人,到时候就更麻烦了。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他一生奔波劳累,每天从早忙到晚,几乎就没停过,但是却仍然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在他临死的时候他感叹道“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实际上,他到死都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世界上有4种领导,聪明而勤奋的,如朱元璋;聪明而懒惰的,如明仁宗;愚蠢而懒惰的,如刘禅;愚蠢而勤奋的,如崇祯。聪明勤奋也好,聪明懒惰也好,一般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家都能发展的很好。愚蠢而懒惰,也就不太管事,也不会给国家造成太大的问题,问题就出在了愚蠢而勤奋的,即管不好事情,又啥事情都要来管,最后全部管城了一团糟。
那么下面我说一下崇祯的缺点在那里:
刚愎自用,不懂权衡
崇祯非常刚愎自用,自以为自己非常聪明,但实际上他并不会做一个皇帝。就拿袁崇焕的事情来说,作为当时明朝唯一能够和清军主力抗衡的大将(当时与清军主力作战也只有袁崇焕能赢下来),他竟然可以在没有人能替代他的情况下杀了袁崇焕。
虽然袁崇焕许下了五年下辽东,虽然袁崇焕没有守住关宁防线,让皇太极打到了京城,但是袁崇焕也打退了皇太极的进攻,而且当时所有的明朝将领,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等人,当他们遭遇清军主力的时候都赢不下来,当时能赢下清军主力的也只有袁崇焕,也就是说,袁崇焕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崇祯却把他杀了。
让皇太极打到了京城确实让人可气,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是不能意气用事的,还是要懂得权衡。比如刘邦,在自己被项羽打的满地找牙的时候,韩信找他要齐王的王位,虽然刘邦很生气,但还是咬牙给了韩信,因为当时的韩信没人能替代他,也是刘邦打下天下的关键。很多君王,在遇到非常生气的事情的时候都能忍气吞声,暂时忍住,等到问题解决了再秋后算账的也有。
但是崇祯没有等到问题解决,当问题还存在的时候就杀掉了能解决问题的人,这就是不懂得权衡的体现。
袁崇焕这人究竟如何,朝中的大臣们心理都明白。他的死给很多大臣心理都埋下了阴影,以至于崇祯要人帮他到前线御敌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后期大将全死光的了时候,就没人愿意站出来替他去打仗了。
刻薄寡恩,死要面子
崇祯非常刻薄,比如他经常问一个大臣,你解决某地的叛军需要多久?大臣是不回答不好,回答也不好,如果说的时间长了崇祯会很不高兴。于是大臣只能给个较短的时间,说半年把,崇祯说,好,就半年,结果到了半年,崇祯准时准点地拿下了没办完事的大臣。实际上很多情况下,那个大臣只要再多给一点时间问题他就解决了,经常是还差半个月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崇祯从不多给大臣多一点点的时间,完全较真。
对于手下大臣办事,办好了是他皇帝的功劳,如果办不好,他全部甩包给了大臣。比如他想和清军谈判,就派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去谈。这本来是皇帝授意手下大臣去谈的,陈新甲就照着崇祯的意思去办了,快办好了,结果走漏了风声,泄露了出来。于是朝中大臣集体上表说不能和谈,和谈就是卖国贼。崇祯马上就把责任全部推给了陈新甲,把他杀了,自己则把问题甩的一干二净。
所以到了崇祯晚期,他手下的大臣都不敢为他办事,也没有人敢为他去承担责任。
就拿他最后的两个首辅大臣陈演和魏藻德来说,到了1644年的时候,明朝在关内已经精锐丧尽,李自成要打到京城了,崇祯就找这两个首辅大臣商量要他们拟诏书迁都南京。但是陈演和魏藻德不拟诏书,他们知道,如果有人反对,那么崇祯就会把责任推给他们,到时候他们就得被砍头;后来为了对付李自成,崇祯要调山海关的吴三桂到京城与李自成作战,要这两个首辅大臣拟诏书召回吴三桂,他们又不干。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把吴三桂召回来了,到时候山海关丢了,就是他们的责任,要砍头,所以他们不干;后来李自成打到京城了,提出了条件,这个条件对于崇祯来说非常优厚:封他为王,给他一百万两白银的军费,他撤回西安,同时为崇祯剿灭其他起义军。可以说李自成兵临城下,他随时可以拿下京城,在这种情况下给了崇祯这样的条件,崇祯应该马上答应呀,于是他又找到了这两位首辅大臣,要他们拟诏书同意,可他们还是不拟这个诏书,还是怕担责任。
到了崇祯晚期,君臣之间的关系到了这个地步也真的是够悲哀的了。
其实,无论是迁都也好,还是最后答应李自成的条件也好,如果大臣不同意,作为皇帝完全可以站出来说同意,或者与清廷议和,作为皇帝也是可以同意的,但是崇祯要面子。与清廷议和怕别人说他卖国;迁都怕别人说他放弃了大好河山;与李自成议和又怕别人说他畏惧李自成。
但是崇祯却从来不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没人替他去承担责任。
只能说崇祯缺乏作为一个皇帝的素质。比如你要别人帮你干脏活,是有人会给你去做,但问题是出了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把责任往干脏活的人身上推,杀了干脏活的人,而是要想办法打个圆场,最好是自己面子不丢,干脏活的人也没什么事,这样自然会有人为皇帝干脏活。就拿陈新甲与清廷谈判的事情来说,即便泄露了消息,一般来说一个会做事情的皇帝会先把陈新甲罢官,过了段时间风声过了,再重新启用陈新甲,如此一来皇帝的颜面保住了,干脏活的人的性命也保住了,可他偏偏要用极端的方式,杀了干脏活的人,所以到了后期就没人替他干脏活了。
急功近利而吝啬
崇祯非常急功近利,比如他派洪承畴去参与松锦会战,实际上洪承畴知道与清军主力决战没有胜算,他也只是利用清军在部署上的漏洞,集中兵力发动了一次进攻,消灭了一部分清军取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胜利,这就把崇祯冲昏了头脑,命令洪承畴马上与清军主力决战。洪承畴不肯决战,他还连着发了N道命令到前线命令洪承畴进军,结果洪承畴一进军就被清军击败,自己也被清军俘虏,明朝在辽东的主力几乎一战而基本所剩无几。
再如孙传庭去陕西当总督,负责对付李自成。孙传庭到了陕西发现军队兵员不足,士气涣散,装备不齐,粮草不济。他便想多休整一些时日,等军队打造好了再出战。但是崇祯非常急性,在孙传庭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强令出关作战,结果孙传庭部最终败给了李自成,孙传庭本人也战死在了战场上,崇祯亲手葬送了明军在关内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
而崇祯也非常地吝啬。在李自成要进攻京城的时候,他打算调集关宁铁骑到京城作战,需要一百万两白银。于是他就搞了摊派,要朝中重要的大臣没人拿出几万两银子。结果朝中的大臣没拿出多少,也就几百两,气的崇祯最终搁置了这个方案。
后来李自成打进了京城,从崇祯的内府中搜出了3000多万两白银(也有说7000多万两白银的),很难想象,到了生死关头,100万两白银能救命,而手上有3000多万两白银竟然不愿意拿100万两出来救命,也真实吝啬到家了。
崇祯为何哀求大臣,大臣也不给银子呢?
为何崇祯到了最后关头,为了调集关宁铁骑到京城与李自成作战,需要100万两白银,哀求大臣捐钱大臣们都不肯呢?
原因上面也说清楚了,崇祯刚愎自用不懂权衡,刻薄寡恩死要面子,急功近利而吝啬,所以在他的摧残下,17年下来整个朝廷只剩下了善于推脱责任,善于虚与委蛇的大臣,没有有责任心的大臣,也没有有能力的大臣了。
在这些大臣眼里,他们已经没有了皇帝,只有自己,只有保住了自己的利益,财产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朝廷,就管不了了,能过一天算一天了。
崇祯自继位以来,铲除魏忠贤一派的同时,不听劝告启用东林党,并且废止此前的一切政令,使得国家在经济上出现了很大问题。而新上任的东林党,因为此前很大的一段时间里都处在政治上被打压的地位,乍一登台,开始想方设法的把国家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此为前提。
明代皇帝必然和大臣、勋贵、外戚、宦官、武将等等组成的统治集团一起治国,其中享有世袭爵位的勋贵和外戚更是皇室倚重的“自己人”。除了天顺和正德时期有边将石亨、江彬等人入掌兵权外,明中后期的京营、侍卫将军等部队都是由勋臣和外戚担任将领的,这恐怕也是保证皇权稳固的一大因素。
中国的皇帝说白了就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说他神圣,那是对老百姓而言的。对于利益集团来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从来只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没有与泥腿子共治天下,崇祯的基本盘就是官僚和地主,没有人傻到对自己的基本盘开刀,你敢做,人家就敢另立新君。
很多大臣和亲戚都和皇室家族有关系,怎么杀得动?
崇祯何德何能,有多少一起创业过,忠心耿耿的军队,扛得住内部一波爆破?家天下就是这样,驾驭不住狗官们,皇权也只不过是个空架子。
再者,即便是想要找人抄家。抄谁呢?派谁去抄呢?当时家中有钱的不过东林党,而朝中所有位置的重臣也都是东林党,相互之间,盘根错节,即便皇帝有心,人也调不动。等到后来城破,崇祯自尽,大臣颠儿颠儿的迎接李自成,被搜刮8000万,那就是后话了。
个人认为,崇祯宁可自杀也没抄大臣们的家是因为缺乏了魏忠贤一样的人物,他可以比较残忍的做帝王的鹰犬,而崇祯皇帝这个比较合格的曾经的儒家愤青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儒家教育他的信徒要成为“好人”,只能做“好事” ,不能做“坏事”。
但作为一个领导者,为了维持整个管理体系的运作,既要做“好事” 也需要做得罪人的“坏事”。
《道经》中对这种情况开篇就有论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就是被领导的国人的心态是会给我们的统治带来危险的,做领导的唯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谨小慎微,小心翼翼,这当中最为核心及精要的,就是保持“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的平衡,这样国家才能够正常的运行,因为“阳极不生阳而生阴,阴极不生阴而生阳”。
崇祯皇帝作为小人儒家的帝王,本来就不被文士儒家看得起,这就是君权与相权的基本矛盾,明王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深知这一点,对文士儒家进行大规模的杀戮,也没有从骨子里面改变文士儒家的骄傲。
与君王对付外戚专权一样,小人儒家帝王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身边可供利用的太监力量,朱元璋的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太监力量组合成为太监特务机构,常规性的对相权进行制约,这样,“好事”有东林党人去做,“坏事”有阉党去做,他们都是“有为”的,小人儒家帝王就可以“无为”了。
所以,不能让东林党人对阉党赶尽杀绝,也不能让阉党对东林党人摧残殆尽,就像猫不能把耗子拿完,耗子也不能把猫反过来赶尽杀绝,这样才能够维持国家管理体系的均衡。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