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 6 个祭祀坑,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你期待有哪些新发现

时间: 2021-06-08 18:58:2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 6 个祭祀坑,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你期待有哪些新发现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三星堆的青铜器文化,联系到华夏黄帝时代及其向人类文明的传播。文化与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作为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形成于历史的不断积累。

当今一座现代化的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变异螺旋体,与地形地貌、史迹和文物造型艺术相吻合,展示着巨大的魅力和神韵,将远古时代和现代气息融为一体,突出三星堆的神秘又折射三星堆文明与人类的联系。

神秘的土堆,在四川人的眼里是一件平常的事,而在学者、专家的眼里,三个土堆成了远古文明的象征。土堆旁的“知识神殿”出土的青铜器震惊世界,引来众多的学者、专家探索解密。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造势雄伟壮观,其内在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神秘文化。而现在的三星堆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日、月的摧残,变成不起眼的黄土堆,失去昔日的光彩。由于青铜器的出土,才揭示了黄土堆的深远意义,其神秘的文化意韵,展示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永恒魅力,所以它轰动世界。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一号坑出土13件,二号坑出土44件,共计57件。在三星堆两个坑出土的雕像中是数量最多的造像,数量之大的头像,形式多样,妆饰各异。

人类中心地域之说:三星堆王都面积为2.6平方公里,城廓12平方公里,估计人口20余万;古埃及梅里姆达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人口估计1.6万;苏美尔人早期城市乌尔古城约1平方公里,估计人口7000——20000;印度著名古城摩亨佐.达罗,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3万。世界文明的都城,人口及规模与三星堆相比,小得多。三星堆在史前文明国家居第一,已形成空前的国际大都会,毫无疑问是人类文化之中心。

(2021·黄石)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青铜立人像是属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
三星堆的青铜器文化,联系到华夏黄帝时代及其向人类文明的传播。文化与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作为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形成于历史的不断积累。

当今一座现代化的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变异螺旋体,与地形地貌、史迹和文物造型艺术相吻合,展示着巨大的魅力和神韵,将远古时代和现代气息融为一体,突出三星堆的神秘又折射三星堆文明与人类的联系。

神秘的土堆,在四川人的眼里是一件平常的事,而在学者、专家的眼里,三个土堆成了远古文明的象征。土堆旁的“知识神殿”出土的青铜器震惊世界,引来众多的学者、专家探索解密。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造势雄伟壮观,其内在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神秘文化。而现在的三星堆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日、月的摧残,变成不起眼的黄土堆,失去昔日的光彩。由于青铜器的出土,才揭示了黄土堆的深远意义,其神秘的文化意韵,展示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永恒魅力,所以它轰动世界。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一号坑出土13件,二号坑出土44件,共计57件。在三星堆两个坑出土的雕像中是数量最多的造像,数量之大的头像,形式多样,妆饰各异。

人类中心地域之说:三星堆王都面积为2.6平方公里,城廓12平方公里,估计人口20余万;古埃及梅里姆达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人口估计1.6万;苏美尔人早期城市乌尔古城约1平方公里,估计人口7000——20000;印度著名古城摩亨佐.达罗,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3万。世界文明的都城,人口及规模与三星堆相比,小得多。三星堆在史前文明国家居第一,已形成空前的国际大都会,毫无疑问是人类文化之中心。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历程

三星堆是三座长约数十米至百米、高约5米至8米,连结成一线的土堆,分布在马牧河西岸东、南、西三面的台地上。关于三星堆其名,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玉皇大帝从天上撒落三把泥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之畔后形成了三座大土堆,突兀地立于平原之上,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故名三星堆。在牧马河对岸,有一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富于奇想的人们于是将这片台地起名为月亮湾。三星堆与月亮湾隔河相望,亘古而来,形成了广汉八景之一——三星伴月。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与儿子燕青于1929年春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其中有圭、璧、琮、玉圈、石珠等,一共300多件。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经四川省教育厅颁发执照,广汉县政府批准,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共出土文物600多件,有陶器、石器、玉珠、玉杵、玉璧、玉圭等,这些文物后交由华西大学博物馆收藏。此次考古发掘的成果被葛维汉整理成《汉州发掘简报》,发表于1936年的《华西边疆月刊》,文中将这批出土的文物命名为“广汉文化”。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四川省博物馆的王家佑、江甸潮等调查三星堆、月亮湾,首次发现三星堆存有大片古城遗址,当时还没有认识到三星堆遗址的巨大规模,所以将三星堆遗址北部的月亮湾地点和南部的三星堆地点各自当作一个遗址,分别命名为“横梁子遗址”和“三星堆遗址”。 1963年,由冯汉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当时,冯汉骥教授曾认识到,三星堆“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冯先生当时曾预言,三星堆很可能是古蜀人的遗址,说不定就是古蜀人的“都城”。 对三星堆的初步考古发掘,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根据已有成果,考古学家推测三星堆、月亮湾是商周时期古蜀国都邑所在,但是并未找到代表商周文明的青铜器皿,更没有找到相应的文字记载。而三星堆也渐渐成为当地砖厂取土作业的场所,偌大的土堆渐渐被夷为平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大规模连续发掘时期,前后长达20年。1980~1981年的发掘,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还发现了具有分期意义的地层迭压关系。这次发掘的发掘报告《广汉三星堆遗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种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有别于其它任何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 ,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建议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分别在三星堆地点西南和西泉坎地点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
1986年7月18日,当地砖厂取土的工地上传来消息,工人在那里挖出了一块玉石器。省文管会接到报告后立即派考古队前往调查,发现那是一块长约40厘米的玉璋,已经被挖碎。考古队立即封锁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从7月18日至8月14目,共开掘25平米的探方6个。
7月23日凌晨2点30分,考古人员发掘出了一根黄金手杖,手杖的芯为木质,以黄金卷包,上有奇特图案,分别是2只背对的鱼、2只背对的鸟、2颗对称的头戴五齿高冠的人头,这样的手杖在中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决非等闲之物。考古人员在出土金杖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坑。坑为长方形,口大底小。坑口长约4.5米,宽约3.5米;坑底平整,长4.1米,宽2.8米,深逾1.6米。坑内出土了金、铜、玉、石、骨、陶、象牙等质料的文物420件,其中青铜器178件,金器4件,玉器129件,另外还有海贝和大约3立方米左右的烧骨碎渣。玉戈、玉璋等形制较大的玉石器,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坑壁的东端;玉凿、玉锛、石斧、玉斧等形制较小的玉石器,主要分布在坑的西角;坑中部散见少量玉石器;铜“瑗”分布在整个坑内;铜人头像、铜人面像、铜田、铜尊等大型铜器,主要分布在坑的西南部;象牙主要分布在坑中部一带;金杖出于坑的中部偏西。根据器物的叠压情况,专家推测这些器物绝不是被随意摆放,而是按一定次序放置的:首先投放玉石器,然后投放金杖、铜人头像,铜人面像、铜田、铜尊等大型铜器,再倒入烧骨渣,最后放置陶盏、陶器座、铜戈等器物。骨渣在坑内由南向北呈斜坡状堆积,最厚处竟达60厘米~80厘米。骨渣大多数泛白,一部分呈蓝黑色,里面杂有竹木灰烬,但坑内不见烟熏痕迹。为什么坑内会有这么多的骨渣呢?这些骨渣作何用途?经过观察,考古人员发现这些骨渣在入坑前就已焚烧砸碎,并推断这些骨渣正是将用于祭祀的牺牲“燔燎”后的残余物质,燔燎指的是将牺牲焚烧祭天。坑内出土的铜人头像,颈部呈倒三角形,内装海贝,或插象牙,也均被火烧过。有人认为这些器物象征着被古蜀人祭祀的神灵,不过也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据史载和考古发现,商代祭祀有“人祭”和“杀牲祭”两种,以“俑”代替人牲作为祭品则始于殷墟妇好墓中随葬的玉人、石人。祭祀坑内的铜人头像应该是象征被杀的“人牲”,而非象征被祭祀的对象。从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很多有关“燎祭”的卜辞,祭祀名目繁多,对象广泛,祭品有牛、羊、豕等。而三星堆祭祀坑内有经火燔燎敲碎的骨渣,金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象牙、贝等也皆有火烧过的痕迹。种种迹象表明,坑内的遗物正是古蜀人在举行一次规模浩大、祭典隆重的“燎祭”活动后瘗埋下的。绝大部分学者都同意该坑距今约3400年,正是古蜀人进行祭祀活动后留下的遗物,因而命名为一号祭祀坑。这是在巴蜀文化中首次发现的祭祀坑,坑内所出文物对了解古蜀人祭祀礼仪、宗教意识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其中金杖、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文物,在中国冶金史和雕塑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8月14日下午6点,在距一号坑约30米远的地方,砖厂工人取土时又发现了一个大坑。考古工作人员闻讯赶至,向坑中一望,发现一个青铜面具已经显露出来,他们立即掩盖回填,保护好现场。请示上级并得到批准后,从8月20日开始到9月17日,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考古人员将这个新发现的坑命名为二号坑,这个大坑的发掘,更令人兴奋和震惊不已。坑为长方形竖穴,坑口距地表深0.55米~0.65米,长5.3米,宽2.2米~2.3米。坑口至坑底深l.4米~1.68米,坑底长5米,宽2米~2.1米。坑底西南高,东北低,坑内填黄色五花土,填土都经夯打。根据出土时的堆积迭压情况,坑内的遗物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堆积有大量草木灰烬、炭屑、小型青铜器件、青铜兽面、青铜树枝、玉石器及大量的海贝等;中层堆积主要是大件青铜器,如大型立人像、车形器、大型人面像、人头像、树干、树座、尊、彝等。上层堆积物主要为60余枚象牙。如此清晰的分层情况表明遗物的投放显然有一定先后次序。与一号坑相比,该坑距今约3100年左右,时间要晚于一号坑。出土遗物不论种类还是数量,都比一号坑丰富得多,清理出遗物1300余件,其中青铜器735件,金器61件,玉器486件,还有象牙器等,另有海贝4600余枚。其中大型青铜立人像、大型青铜人面具、青铜神树等是一号坑所没有的。这批文物的出土,进一步反映了古代蜀族的祭祀规摸和祭祀内容,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蜀族的青铜文化水平和青铜艺术特点,为研究祭祀坑的时代以及古代蜀文化的政治、经济、艺术、冶金、宗教、礼仪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坑内大部分遗物都遭到了损坏,或已残缺,或做了特殊的处理。如青铜立人像由腰部折为两段,上半身位于坑的中部,下半身位于坑的西北部,被一青铜树座所压。尊、罍、彝等青铜容器主要位于坑的东南和东北两角,大部分容器外表都被涂成朱色,器内装有海贝、玉石器。青铜兽面被置于坑西北角,伴有大量的海贝。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像主要分布于坑的四周,有的头像内还装有不少的海贝。头像和面像部分损毁并经过火烧,尤其是人面像,大部分被打坏或烧坏。象牙及骨器之类也明显有被烧焦的痕迹,有的玉石器被烧裂。有专家推测,大多数遗物是在入坑前人们举行某种仪式时有意损坏的,小部分是夯土时打碎的。1986年7月至9月间,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4000余件精品文物的横空出世,轰动了世界。
1986年出土了大量遗物和复杂的地层迭压关系,根据这年的发掘材料,一些考古研究者开始了三星堆遗址分期的尝试。也正是在1986年,两处埋藏有丰宝藏的长方形器物坑被意外揭露出来,其包含的大量金属器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位于中国西南的古蜀文明的重视。在三星堆遗址大规模发掘的同时,1985~1987年对成都市区的十二桥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最下层的文化面貌与三星堆遗址最晚期遗存相同,为三星堆文化的去向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1990年开始,对三星堆文化和文明的探索从成都平原延伸到了渝东地区和陕南地区。由于早于三星堆文化的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初步揭示,并且有多处龙山时代的古城遗址和若干处具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向三星堆文化过渡阶段遗存的发现,为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面对三星堆文明,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童恩正无比激动地说:“这简直就是奇迹!”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首席中国考古学家杰西卡·罗森也发自内心地赞叹道:“这些发现现在看来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非同凡响。”香港《文汇报》报道称:“它比湖南马王堆的文物时间早、数量多,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高,可以和西安的半坡遗址相媲美!”
2021年6月13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广汉三星堆考古又有新发现,发现一段疑似北城墙的一段,加上之前发现的东西南城墙,三星堆古城城圈初步呈现。此外,在城墙的下还有三个墓葬,其中中间一个墓葬中人骨完整,还能看到手指,据称是新石器的人骨,比商周城墙早.。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及意义?

发现三星堆遗址对历史学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各点:

1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2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3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4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重要文物

国宝级
金杖、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玉边璋、玉牙璋。

其他
青铜兽面具、黄金面罩、青铜太阳轮、跪坐人像、青铜人身形器、青铜大鸟头
要考研是吗?
这是老师讲义上关于三星堆的全部内容,给你了,你要不加些分几太不够意思了.
三.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
1.分布
三星堆文化是以三星堆遗址作为典型文化遗存命名的。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县城的西北部,遗址发现于 1929年(一说1931年),1980-1981年进行大规模的发掘。遗址总面积1 2 平方公里,有数十个地点组成的长方形遗址群。
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地区, 西起汉源、雅安一线,东到长江三峡两岸,北到陕西汉中,南到长江两岸。三星堆文化遗址大多分布在濒临河流的高台地、低阶地。
有学者将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器物坑年代相当的成都十二桥遗址归入了三星堆文化的范畴。
2.分期
根据三星堆遗址的地层关系,可将三星堆文化遗存分为四期。
第一期:
泥质灰陶约占 65%,余为夹砂褐陶。纹饰主要为平行线划纹,镂孔、锥刺纹和水纹数量较少。器形有外壁褐色内壁黑色的镂孔圈足豆、翻唇高领广肩细泥灰陶罐、灰陶盆、侈口深腹缸等。以罐为主,陶缸和镂孔圈足豆为具有特征性的器物。
第二期:
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褐陶次之。纹饰主要有粗细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网纹、戳印纹、篦纹、菱形纹等。早期出现的镂孔圈足豆,到第二期豆盘加深变大,圈足上的镂孔减少至一、二孔,圈足由外撇变为向内弧曲。第二期新出现的器形有喇叭形大口罐、陶盉、高柄豆、平底盘、细颈壶、陶杯、器盖等,同时出现极少量的鸟头形把陶勺。
第三期:
以夹砂褐陶为主,次为泥质褐陶,泥质陶在陶器中所占的比例比第二期减少。纹饰以绳纹为主,占 85% 以上。新出现的纹饰有米粒纹、乳钉纹、蚌壳纹、云雷纹、网格纹等。主要器形有高柄豆、小平底罐、高领罐、广肩罐、圈足盘、壶、鸟头形把勺、蚕等。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形把勺的数量最多。
第四期:
典型器有尖底杯和尖底罐等。同类遗物也见于新繁水观音等遗址。
也有学者将三星堆文化第一期从三星堆文化中排除,取名为宝墩文化。
3.年代
第一期: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14c 测定的年代数据,较早的为距今 4700 年,较晚的为距今 4075 ±100 年,树轮校正为距今 4500 ± 150 年。
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头文化至商初,属夏商之际。14C 测定距今 4000-3500 年。
第三期:相当于二里冈期,属早商时期。14C 测定距今 3765 ± 80 年。
第四期:属商末周初。14C 年代为距今 2875 士 70 年,树轮校正为距今 3005 ± 105 年。
4.文化特征
1)文化遗物
三星堆文化的陶器,典型器形有下腹内收的小平底罐、细长柱状柄的豆、瘦袋足盉、鸟头形长柄勺、尖底小盏、 角形尖底杯等。铜器有扁平长援戈、圆形空首钺、宽叶长骹矛、扁平式短剑、罍、尊以及造型独特的人面像、人头像、动物模型等。玉石器比较发达,出土时多放在罍、尊之内。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工具,器形有斧、锛、凿、锄、铲;第二类为玉石礼器, 器形有璋、戈、矛、琮、璧等,其中以众多的璋最具特色。
2)古城址[P495]
三星堆遗址东、西、南三面,发现有城墙。北面可能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或被河水冲垮。现存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城墙有清楚的夯层,由墙体及内、外护坡组成。在城址内发现有密集的居民区、制陶窑址1座、玉石器作坊2处、祭祀坑7座(或称“器物坑”)及墓葬4座。
古城墙的建筑年代,上限为商代早期或稍早,下限到商末。根据文献记载,城址可能是鱼凫族或杜宇族蜀王的都邑所在。
2001年在成都发现的金沙遗址,年代可与三星堆相衔接,文化面貌一脉相承。发现有房址、陶窑、墓葬、祭祀遗迹。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等2000件。其中玉器达900件。遗址规格较高。有学者推测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衰落后,与商代晚期兴起的古蜀国有一都邑性中心遗址。
3)建筑遗迹
为木结构建筑遗迹,并使用了竹和草质材料。有干栏式、平地沟槽式和木构台基的木构建筑,使用多种搭接和榫卯结构,以木骨泥墙和圆木建筑为特征。
在遗址内发现两个大型祭祀坑。此外还发现有可能是祭坛的遗存以及数座墓葬。
4)祭祀坑
(1)一号祭祀坑:
为长方形竖穴,口大底小。坑口长 4.5 -4.64 米,宽 3.3 -3.48 米。坑底较平,长 4.1 米,宽 2.8 米,深 1.46 - 1.64 米。在东壁正中及东北、西南两壁东南侧各有一条坑道向外延伸。祭祀坑及三条坑道内均填黄褐土,层层夯实。填土内有少量陶片、灰烬以及经火烧过的冶铸铜器的泥蕊。
坑内埋置金、铜、玉、石、骨、陶、象牙等器物420 余件。其中铜器178件,金器4件,玉器129件,还有象牙器等,另有海贝及约 3 立方米的烧骨碎渣。根据器物的叠压情况,可知这些器物放置次序: 首先投放玉石器,然后投放金杖、铜人头像、铜人面像、铜罍、铜尊等大型铜器, 再倒入烧骨渣,最后放置陶盏、陶器座、铜戈等器物。
坑内骨渣杂有竹木灰烬, 坑内不见烟熏痕迹。说明这些骨渣在入坑前就己焚烧砸碎。骨渣属于大型动物。推测这些骨渣,是用于祭祀的牺牲“燔燎”后的骨骸渣。
坑内器物大多残破变形, 其原因: 一部分器物是填土夯打所致,一部分是“燔燎”时焚烧毁坏的。有的器物是有意识破坏后放置在不同的部位。
一号祭祀坑,时代相当于殷墟一、二期之交。大体属早商时期。
(2)二号祭祀坑
为长方形竖穴,长 5.3 米,宽 2.2-2.3 米,深 1.4-1.68 米。坑底西南高, 东北低。 坑内填黄色五花土, 填土经夯打。
坑内遗物分上、中、下三层叠压。下层堆积主要为大量草木灰烬、炭屑、小型青铜器、青铜兽面、青铜树枝、玉石器及大量的海贝。中层堆积主要为大型青铜器,如大型立人像、车形器、大型人面像、人头像、树干、树座、尊、罍等。上层堆积物主要由 60 余枚大象门齿纵横交错地叠压在一起。
中层的青铜立人像由腰部折断成两段。尊、罍、彝等青铜礼器的外表都涂有朱色, 器内都装有海贝和玉石器等。遗物有明显的烟熏火烧痕迹。人面像大部分被打破或烧坏,象牙及骨器之类也明显地有烧焦的痕迹,有的玉石器被烧裂。推断被破损的遗物中大多是入坑前举行某种仪式时有意损坏的,一部分是夯土时打碎的。
祭祀坑中共出土1300余件器物,其中铜器735件,金器61件,玉器486件。青铜器器形有大型立人像、人头像、人面像、尊、罍、彝、车形器、神树、鸡、鸟、铃、兽面、瑗、云形饰片、蛇及其他异形器;玉石器有戈、璋、凿、瑗、环、刀、舌形器、珠、管等。大型青铜立人像 1 尊, 花冠高 17.7 厘米,冠下至足底高 163.5 厘米,座高 78.8 厘米, 通高260 厘米。两棵青铜神树,其中 1 棵,残高 350 厘米,树干上有枝、叶、花、果、飞禽走兽和铃等挂饰。玉璋 15 件。
二号坑与一号坑同在一个区域, 相距仅 30 米,属于同一性质的祭祀坑。二号祭祀坑时代晚于一号祭祀坑,约相当于殷墟二期偏晚至三、四期之间。
(3)一、二号祭祀坑祭祀的方式及对象
《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音疫)埋,祭山曰庪悬,祭川曰浮沉。”三星堆遗址两座祭祀坑可能采用“燔燎”、“瘗埋”、“庪悬”等方式。
两个祭祀坑所出遗物的表面都有火烧烟熏痕迹, 同出大量的竹木炭、灰烬以及被烧裂的玉石器、青铜器等,应是进行“燔燎”的遗址。
百件遗物和牺牲经火燎后, 又全部埋入坑中,即属“瘗埋”。
二号坑内出土的两棵青铜树上均悬挂许多飞禽走兽、果实等,这反映当时采用了悬祭法。
从两个坑出土遗物来看, 其祭祀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采用了燔燎、瘗埋、悬祭等综合祭祀形式。
两个祭祀坑的祭祀对象也是多元的,即为祭天、祭地、祭山川, 并“迎神驱鬼”。
祭天时一般都筑台, 把供奉的牺牲和祭品放在柴上烧,使烟气达于天上。《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两个祭坑中出土遗物经过火烧,反映了祭天的形式。
祭地多采用瘗埋、灌祭等法。一、二号坑内出土近千件遗物就是烧燎后再埋入坑中的。
二号坑内出土的许多“牙璋”,可能是祭山的专用礼器。二号坑出土的璋刻着跪拜人和以牙璋祭山的图案。二号坑内出土的两棵青铜树上悬挂的飞禽走兽等挂饰, 都是供奉山神的祭品。《山海经•海内经》:“有木,青叶紫茎,玄花黄实,名曰建木。”《淮南子• 坠形》:“建木在都广,众帝自上下。”由此推测,二号祭祀坑内的两棵高达 3 米的青铜树, 可能是“建木”,是蜀人迎神、迎天帝的天梯。
也有学者对祭祀坑说提出异议,进而提出A,“萨满式”巫术活动后的“厌胜”性埋藏;B,杜宇族灭鱼凫族后夷其宗庙、焚其宗彝的结果;C,蜀王火葬幕等看法。
[编辑本段]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以上信息是在未得到其他资料印证的初步推断,根据国外对上古文明的建筑和文物资料研究发现,以上物品很可能与 亚特兰蒂斯 有一定的联系。因为青铜人像与黄种人体格特征相差巨大,而且有点类似于国外的古书描述的神父或祭司等职位人物,也有点类似与埃及古文物,可以认定为非黄种人。具体再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8054.htm
[编辑本段]三星堆:千古未解之谜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本月起,四川省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预计明年3月结束。此次发掘,将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成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研究的前奏。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文字或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工作,考古学家们笑着说:“17日,17日就都知道了。”
结果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学价值:
发现三星堆遗址对历史学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各点:
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文章标题: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 6 个祭祀坑,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你期待有哪些新发现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8699.html
文章标签:新发现  祭祀  遗址  现实意义  期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