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战国时期盛极一时,和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一到汉朝怎么就销声匿迹了

时间: 2021-05-20 11:51: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3次

战国时期盛极一时,和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一到汉朝怎么就销声匿迹了

和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一到汉代怎么就销声匿迹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墨家崇尚兼爱不攻,主张和平。到了汉代,四海生平,没有诸侯纷争,墨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汉代时期墨家弟子以侠客形式在社会上行侠仗义,传播墨家思想。还有的墨家弟子修习墨家机关术并以此为生。

曾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学派,为何早在汉代便销声匿迹?

曾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学派,为何早在汉代便销声匿迹?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先秦时期以其自由包容的思想环境,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也成为了思想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群星闪烁的时代。虽说诸子“百家”,然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不过儒、道、墨、法、兵等十余家,且最终“杀”出重围、一跃成为统治阶级正统思想的大赢家只有儒家而已。

然而,在先秦时期墨家的影响力也十分深远,甚至与儒家并称“显学”,可为何到了汉代便销声匿迹了呢?

与儒家不同,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而他早年原是师从儒者,后来才弃了儒学自创墨家学派,因而墨家思想虽多与儒家对立,但确实有着儒家思想的影子。

在春秋乱世中遭受苦楚的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兼爱”“非攻”,于是乐于追随墨家思想,将其推向顶峰,但随着秦扫六合、平定乱世,结束了各国征伐的局面,“兼爱”“非攻”自然也就失去了社会需求的根基,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大大下降。而以武力夺得天下的秦始皇恰恰看重法家思想,墨家也就不得不为日益高升的法家让道,受到不小的冲击。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故而墨家雪上加霜,渐渐销声匿迹。

早自夏朝起,封建统治者们便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架构,尤其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以血缘宗法为根基的封建君主专制,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阶层分明、等级森严,而这种自古流传的尊卑等级观念早已潜移默化地烙刻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难以动摇。如此一来,何谈抛开等级差别、抛开个人利益,毫无保留地相亲相爱呢?且在这样的宗法社会里,人欲不尽相同,多有私利,仅凭墨家一番所谓高尚无私的洗脑,想要说服天下人共利共爱,只能是天方夜谭。

二来,墨家的一大特色便是“忠于职守”,墨家弟子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不舍昼夜地宣讲墨学、维护道义,可谓是一个坚不可摧的铁堡垒。另外,墨家钜子执掌弟子生杀大权,若有忤逆叛师者,便以师门道法擅自处决,无视国法律令,蔑视王权。也正因如此,墨家对于封建君权统治是个不小的威胁,统治者们自然不允许其猖狂行事、肆意生长。

最后,墨家思想自身存在诸多矛盾。譬如墨家“明鬼”,信奉鬼神,然又主张“节葬”,即节俭葬仪、薄待尸体,二者间显然存在冲撞之处。封建迷信认为人死后化作鬼魂,生者要厚葬尸身、年年祭祀,以表对逝者的追思和对鬼神的敬畏,故而节葬一说便是对鬼神不敬。如此,在封建迷信时代,自然会引起人民的质疑和不满。而墨子又提出“天志”,将天作为规范人行为的准则和督导,甚至将自己称作天的化身,降临凡间指点规范,在人与天、鬼的直接交流中横插一脚,迫使人们将获取天命的大权交到墨家手中,岂不荒谬?


如此种种,致使墨家学说在历史长河中不幸沉没,曾经辉煌一时的“显学”大家,终是陨落。其实,墨家思想的许多可取之处在后世也有遗迹,其大爱无疆、反对暴力的仁义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当代学者杨向奎这样评价:“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因为他们这个流派比较低调。只跟自己血缘关系比较亲的宗族人士才宣传自己的教义,并不向天下人收取徒子徒孙,所以在汉代便消人利己了
因为汉代实行尊崇儒家学说,其他学派早就被隐灭了。
以武力夺得天下的秦始皇看重法家思想,墨家也就不得不为日益高升的法家让道,受到不小的冲击。
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故而墨家雪上加霜,渐渐销声匿迹。

和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什么就销声匿迹了?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这四家,但自从秦汉一统天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

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的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的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核心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一块思想化石,已经完全没有影响力了。

那是什么原因使得墨家走向衰落的那?关于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墨家的学问并不利于统治者收拢权力,相反还在强调兼爱与非攻,兼爱弱化了统治阶级的权威,非攻则为任何企图扩张、雄才大略的君王所不喜。

其次墨家的尚贤是过度的尚贤,恨不得以贤能与否来判定人们的社会地位,但是人非圣贤,就算是在今天,要是有人说了这样的话,怕是大家也嗤之以鼻。

墨家有两个身份,是一个民间治学团体,也是一个民间救世团体。在兼并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人民生活疾苦。凭借着独特的治学理念,墨家学派招揽了一帮怀揣着独特理想的能人志士,他们一边治学,一边在世间践行着自己的理念。

于是,哪里有以强凌弱的不义战争,哪里就有墨家的弟子,哪里又不义的政治行为,哪里就要墨家的弟子,那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团体,他们不归附于任何国家和政府,他们不为私仇,他们心里也没有私仇,他们只为兼爱,他们心里只有非攻。

作为当局者,墨家就相当于是个民间非政府武装组织,游侠性质,掌控不了力量强大,影响力巨大,对当局政府来说可能贻害无穷。哪个政府愿意放任这样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存在?大秦统一之后,作力行法家的强势帝国,更不容许这等不稳定因素存在。

战国时期盛极一时,和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一到汉代怎么就销声...

墨家在汉代以后式微,此后两千年在中国历史销声匿迹,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墨家的苦修和政治立场。
墨家崇尚苦修,组织制度极为严苛。历史上,崇尚苦修的学派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出世的哲学,几乎没有像墨家这般崇尚苦修的入世哲学。《淮南子》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至也。」「禽滑釐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墨家一直有以身殉义的习惯,最典型的是孟胜及以下183学徒殉死之事。《吕氏春秋》记载,墨家巨子孟胜为阳城君守城,列玉为信,但阳城君因为参与政变失败逃走了,楚王要收回阳城君封地,而孟胜因为没有得到另一半的璜玉不听从命令,为坚持墨家道义,自刎身死,其弟子183人殉死。请注意,他们不是殉师,也非殉城,而是殉义。其学生徐弱说:「若夫子之言,弱请先死以除路」。这是以死明志,而非单纯的殉师。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墨家修行之严苛。可以说,墨家学徒基本上就等于死士一般的人物,绝非人人可以达到、贯彻的。墨家的学说或许传播性大,但真正能够成为墨家学徒的人,必然不多。
墨家所代表的的,是平民阶级的立场。其很多主张基本上就是和儒家相对立的,墨家主张「非乐」,即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在墨家看来,儒家提倡的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墨家主张「节葬」,即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极度浪费。墨家主张「兼爱」,即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其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对待亲人的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这里要提一下,梁启超认为儒家的道德思想有两层含义,比较消极的是「恕」,即勿以己之不欲强施于人;而积极的则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大概就有墨家「兼爱」的意思,而仁的最高境界就是「惠泽天下」即孔子所谓「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是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诸掌。」但儒家也确实强调要亲其亲,梁启超的解释是,人但有同类意识,所谓仁者就是同类意识的范围广于常人,能够兼爱天下,但要达仁即墨家所谓兼爱就必须先爱自己的亲人,连亲族都不爱,那还奢谈什么兼爱了。而我以为儒家比墨家高明的一点在于孔子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所以他先强调亲其亲,并以此为社会和谐之关键,在这方面墨家反而更理想化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利益与阶级的立场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出发点。儒家代表的,是贵族立场,是从统治者的角度考虑的,其主张的是等级有序。而墨家代表的是平民阶级的立场,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这样的思想,不仅难以令统治者感到愉悦,恐怕普通百姓也会感到接受困难。虽然它们的愿望诚恳美好,但非人人皆为墨翟,墨翟实为圣贤了。要站在儒墨二家中进行选择,恐怕统治者都会选择维护等级制的儒家。

曾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学派,为何到了汉代就不见了?

因为墨家所主张的兼爱非攻,并不适合当时朝代,所以就慢慢被淘汰了。
这是因为墨家学派到了秦朝时期因为秦朝推崇法家学术所以被疯狂打压,本来就比较稀少的墨家学子就更少了,到了汉代,汉代统治者推崇的是儒家学术,制订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所以墨家到了汉代就销声匿迹了。
墨家学派强调“兼爱”“非攻”,其主张代表着中下层人民。到了汉代,统治者更加注重加强中央集权,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先秦时期以其自由包容的思想环境,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也成为了思想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群星闪烁的时代。虽说诸子“百家”,然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不过儒、道、墨、法、兵等十余家,且最终“杀”出重围、一跃成为统治阶级正统思想的大赢家只有儒家而已。


然而,在先秦时期墨家的影响力也十分深远,甚至与儒家并称“显学”,可为何到了汉代便销声匿迹了呢?

与儒家不同,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而他早年原是师从儒者,后来才弃了儒学自创墨家学派,因而墨家思想虽多与儒家对立,但确实有着儒家思想的影子。


受时代背景的牵引和小生产者阶层身份的影响,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等针对现实境况的主要思想,也以此猛烈抨击儒家思想和诸侯暴政。“兼爱”即彼此相爱、不分等级差别,正反驳了儒家“爱有等差”的观点;而“非攻”“节用”等则是鉴于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尸横遍野,统治者又骄奢淫逸、剥削百姓,致使天下民不聊生,哀怨四起。如此种种,可见墨家以家国百姓之利为准绳,以维护正义理法为己任,因而也吸引了一大批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的追随,逐渐形成一个声势浩大、有组织有纪律的“实践者集团”。影响力之大,足以与儒家抗衡,故而在百家争鸣的局势中诞生了“非儒即墨”之说。

在春秋乱世中遭受苦楚的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兼爱”“非攻”,于是乐于追随墨家思想,将其推向顶峰,但随着秦扫六合、平定乱世,结束了各国征伐的局面,“兼爱”“非攻”自然也就失去了社会需求的根基,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大大下降。而以武力夺得天下的秦始皇恰恰看重法家思想,墨家也就不得不为日益高升的法家让道,受到不小的冲击。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故而墨家雪上加霜,渐渐销声匿迹。


其实,除了时代环境逼得墨家没了容身之地,究其根本,墨家学说自身的种种矛盾和缺陷注定了其走向衰亡。首先,墨家的“兼爱”主张抹去等级差别、宣扬平等大爱,看似对于天下和谐相亲有百利而无一害,实则不然。早自夏朝起,封建统治者们便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架构,尤其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以血缘宗法为根基的封建君主专制,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阶层分明、等级森严,而这种自古流传的尊卑等级观念早已潜移默化地烙刻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难以动摇。如此一来,何谈抛开等级差别、抛开个人利益,毫无保留地相亲相爱呢?且在这样的宗法社会里,人欲不尽相同,多有私利,仅凭墨家一番所谓高尚无私的洗脑,想要说服天下人共利共爱,只能是天方夜谭。


其次,墨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一来,墨家主要思想简言之即平等,自己有的而别人没有的,就要将自己的与别人分享,达成“兼相爱,交相利”的和谐境界。或许对于卑贱贫困的庶民或奴隶阶层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地主阶级和统治阶级而言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皇帝坐拥天下,难不成要与世人分权、同治天下?二来,墨家的一大特色便是“忠于职守”,墨家弟子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不舍昼夜地宣讲墨学、维护道义,可谓是一个坚不可摧的铁堡垒。另外,墨家钜子执掌弟子生杀大权,若有忤逆叛师者,便以师门道法擅自处决,无视国法律令,蔑视王权。也正因如此,墨家对于封建君权统治是个不小的威胁,统治者们自然不允许其猖狂行事、肆意生长。


最后,墨家思想自身存在诸多矛盾。譬如墨家“明鬼”,信奉鬼神,然又主张“节葬”,即节俭葬仪、薄待尸体,二者间显然存在冲撞之处。封建迷信认为人死后化作鬼魂,生者要厚葬尸身、年年祭祀,以表对逝者的追思和对鬼神的敬畏,故而节葬一说便是对鬼神不敬。如此,在封建迷信时代,自然会引起人民的质疑和不满。而墨子又提出“天志”,将天作为规范人行为的准则和督导,甚至将自己称作天的化身,降临凡间指点规范,在人与天、鬼的直接交流中横插一脚,迫使人们将获取天命的大权交到墨家手中,岂不荒谬?


如此种种,致使墨家学说在历史长河中不幸沉没,曾经辉煌一时的“显学”大家,终是陨落。其实,墨家思想的许多可取之处在后世也有遗迹,其大爱无疆、反对暴力的仁义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当代学者杨向奎这样评价:“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文章标题: 战国时期盛极一时,和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一到汉朝怎么就销声匿迹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7497.html
文章标签:儒家  显学  墨家  销声匿迹  汉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