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汉朝时期的谶纬之学是怎么回事

时间: 2023-10-14 11:59:4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汉朝时期的谶纬之学是怎么回事

谶纬之学的简介

谶纬神学与今文经学尤其是齐地方士化儒生关系很深。谶纬神化刘姓皇权,奉孔子为宗教主,将儒 学发展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学体系,而成为东汉官方意识形态。光武帝刘秀进一步使儒教国教化,对东汉郊庙祭祀体系(本文称为国家祭祀)包括封禅、明 堂、南北郊、社稷等的建立具有直接影响,封建时代的国家祭祀因此制度化和体系化,郊祀祭天成为证明帝王即位之合法性、正统性和神圣性必须举行的仪式。谶纬 神学对东汉及以后国家祭祀的确立意义重大 。其中天文地理、神话传说无所不包,荒诞而精彩,和受佛教影响的道教经书相比,儒家谶纬神学有着纯粹的华夏远古神话与宗教色彩,体现了古人宏大的宇宙观。《文心雕龙·正纬》篇赞曰∶荣河温洛,是孕图纬。神宝藏用,理隐文贵。世历二汉,朱紫腾沸。芟夷谲诡,采其雕蔚。
纬书是上古谶纬思想学说的辑录,并非出于某一作者。谶纬出于神学,谶是方士儒们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学解释儒家经书的。由于先秦天命神权、天然感应观念的流行,出现许多祥瑞灾异、神化帝王和河图洛书、占星望气等等说法。其中也涉及炎、黄的传说,保存了不少古史、天文、乐律、农学、医药以及原始社会状况等零散资料,经过去伪存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谶纬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神学启示,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学、道德、伦理、科学、艺术、宗教、神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盛行于中国汉代的谶纬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神话、阴阳五行学、天人感应说理论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
西汉末年,随社会矛盾的加剧,儒家谶纬之说开始广泛流行。谶纬是一种经学和神学的混合物。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的图书符箓。这类宣扬神学的作品,往往有图有文,所以也叫图书或图谶;为了显示它的神秘性,又往往作一些特殊的装饰(如王莽的《金匮书》和刘秀的《赤伏符》)或染成一种特殊的颜色(如《河图》、《洛书》被染成绿色),所以又称符命或符箓。纬是用宗教神学的观点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因为经文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为了把儒学神学化,纬书就假托神意来解释经典,把它们说成是神的启示。谶纬说中虽然也包括一些天文、历法和地理知识,但大部分充满着神学的内容。

什么是谶纬之学?你有哪些了解?

所谓谶纬之学,其实就是一群神棍,看着政治需要的眼色,做出政治预言,而实际来说,就是借着神鬼说人事。举例子来说:

1、女帝建国、红心石头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第一位女皇,她的上位充满了艰难和幸运,而为在皇位上站稳脚跟,她没有少借着谶纬言事,说自己权力是神授的,而历史上既有许多她的谶言的故事。就像当年武则天不就是费尽心机 ,让她的面首 ,召集大量的佛学、文学等人才,在好入烟海的佛学典籍中,硬生生的找到了一部,关于女主主权的佛学文章,然后大加宣扬。

不但如此天堂、明堂等巨型建筑的跟进建设,更是花费了得。哪怕是冯小宝撒野邀宠,烧了明堂之后,还要快速重建,这些不是武则天借着佛爷说自己掌权是,君权神授的典型案例吗?

而且,成功上位的武则天,马上接受来自大臣们,大规模的祥瑞奉献的行为,所有人在乌龟壳上写红字。有人在洛河里捞出一块石头上,刻字涂红,等等,哪个不是大臣在武则天这个政治家授意下,在造神和拍马屁啊!

2、石人一只眼、半夜狐狸叫

同时,还有人借着谶语,在半夜黄河河道旁埋下,一个独眼的石人,然后在天明挖出,说这是在实在是合乎了“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更有陈胜、吴广,半夜不睡觉,跑到废墟内,半夜学狐狸叫,让戍卒们被洗了脑。而刘邦不也是,杀了一条白蟒蛇,说自己杀了秦廷的神权代表吗!而日后的汉武帝、唐太宗等人,没完没了的在泰山上封禅,不是在强调自己的神权被授予,以及自己王朝的神仙佛道的谶纬护佑吗!

谶纬之学是盛行于秦汉时期重要的社会思潮,记载了大量的神话民俗,其中有很多的古怪图画,在汉朝的时候谶纬之学发展的特别兴盛,对后来的文化以及历史传播有很大的作用。
神化了刘姓皇权 ,神化了孔子,用这种方式让儒学得到发展,形成了一些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是特别的了解,这是当初的一种神话现象,将儒学进行神话,通过这种方式让儒学更加深入人心,让儒学拥有了更加完整的意识形态。

汉代谶纬思想是什么?

经学与谶纬,都是汉代学术界出现的特殊现象。经学主要是讲人生和治国的大道理,所以不断流传,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谶纬是讲迷信的,统治者也只是暂时利用一下就抛弃了,所以也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所谓谶纬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指预决吉凶的隐语和图记,是一种神秘的预言。这种谶出现得比较早,例如秦始皇时有“亡秦者胡也”的预言,秦始皇就下大力气修筑长城以防“胡”人入侵。谶流行,天下民众信者甚多,于是,许多人都开始制造谶,利用谶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陈胜以鱼腹中藏“陈胜王”而揭竿而起。

明代“洪武通宝”背牧牛图厌胜钱纬,指纬书,针对经书而言。是以神学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总名。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和《孝经》七经的纬书总称“七纬”。产生于西汉末年。

谶的宣传者都力图证明它的预言事后有“征信”,所以又叫做“符”(符合神意)。由于这种“符”出自天命,所以又叫“符命”。这些宗教迷信著作为了便于普及宣传,有图有字,又称“图书”。这些谶书“侯望星气与灾祥”(占星术),又称“侯”。

纬书把帝王圣人神化。以孔子为例,纬书中说:仲尼海口、牛唇、舌理七重、虎掌、龟脊、辅喉,又说:首类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这里的孔子被描述成十分怪诞的形象。谶纬中的孔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神。既然是神,就必然有与凡人不同的特征。

纬书是谶言与经学合流的产物,谶纬合一,标志着一种包罗万象的神学体系的形成。西汉后期,许多学者都研究儒家经书,一些人阐述新见解,附会于经书,成为经学支流,并托名孔子,以神其说。经为织布的纵线,纬为织布的横线。“五经”已经确定,难以作伪,而另编新书,称为纬书,表示与经书是相配合的,托名孔子,便于流行。西汉末期到东汉前期,编纬书成为一种学术时尚,图谶附会于经书,纬书也附会于经书,于是,图谶与纬书合流,成为一种思潮,后代合称谶纬。

谶纬思想之所以在西汉末期开始盛行,是有它的社会政治根源的。汉王朝的统治已不容易继续维持下去,在天灾和农民起义的压力下,统治者只有乞灵于宗教迷信的宣传,希望假借“天命”、“神的启示”来延缓刘氏王朝的寿命;而一些政治野心家,也利用这种宗教迷信,给自己篡夺政权制造“神意”的借口。

纬书宣扬宗教预言,它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帝王将相的出世,都是由神和天命安排好了的。其兴必有祯祥,其亡必有妖孽。为了制造西汉政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孝经·援神契》说: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演孔图》中有:“有人卯金兴起丰”。所谓“卯金刀”是“到”(刘)字,禾子是“季”字。丰是高祖刘季的故乡。这是说汉朝的兴起,上天已经预先告诉世人了。

王莽在摄政、代汉的过程中,大量利用谶纬。如有一个叫夏贺良的大臣向哀帝上奏“赤精子之谶”,公开宣称“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竟然得到满朝大臣儒士的共鸣,哀帝在这种风潮的裹胁下,上演了一出改元易号、自我禅让的闹剧,加剧了汉朝的思想危机,为王莽废汉自立作了舆论上的准备,最后王莽以白石丹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而篡汉自立,从而使自己的权力来源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得到肯定。但是反莽势力也同样借助谶纬,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当时利用谶纬谋乱、起兵者连绵不绝。

《谶记》中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道为天子。”刘秀也是根据当时流行的谶语“刘秀做天子”登基当上皇帝的。这种以谶纬作为政治活动决策的依据,在后人看来似乎很荒唐,但当时的政治家们却是很认真的,因为当时社会已经形成了谶纬崇拜的风尚。东汉政权的建立,得益于谶纬之处实多,推崇谶纬也就成了自然的选择。光武帝刘秀虽为一代英主明君,但唯独在崇信谶纬的问题上,表现得近乎不可理喻。他每遇到重大国事疑难,竟然要用谶纬之言来做决策。大臣恒谭,针对光武帝迷信谶纬之术上疏指出:儒家治国,以仁义正道为本,没有奇虚荒诞之事,而谶纬之术,托名孔子,增改经书,用以欺世惑众,误导君主,应该痛加贬抑。但是光武帝听后却勃然大怒,认为恒谭反对谶纬是“非圣无法”。对光武帝来说,对谶纬的批判,不是学术之争,而是关系到国家根基的政治原则,是根本不允许持任何非议的。由于皇帝信赖谶纬之术,使许多学者出于功利的考虑而传习谶纬,一般儒生也以通晓谶纬为荣耀,以至于尊称谶纬为“内学”、“秘经”,其地位已超出于经学之上。

谶纬书对汉朝兴起的解释十分浅薄和荒诞。但由于它用的是一种比较隐晦的、歌谣式的语言,以神话的形式、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预言的神秘性和可信性,因此可以作为封建统治者欺骗、麻痹人民以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文章标题: 汉朝时期的谶纬之学是怎么回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596.html
文章标签:谶纬  汉朝  之学  时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