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朱熹的《宋本大学章句》

时间: 2023-09-08 11:01:0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6次

如何评价朱熹的《宋本大学章句》

朱熹,为什么要修改《大学》

朱熹把《大学》的章句的前后顺序重新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所谓的经一章,传十章。意思就是说,《大学》最开始的那一大段,才是《大学》的正式内容,也就是经的部分;剩下的都是对这一部分进行注解的传的部分。
之所以要调章句的顺序,主要就是为了与八条目在顺序上形成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为了实现这种对应关系,朱熹甚至还补充了一段内容,来添补原文中缺少的关于什么叫“格物”的解释。
经过这样的改动后,《大学》的结构变得更加严整,并且在时间上形成非常明确的先后次序。
首先在整体上,八条目被分为内圣和外王两个部分,内圣部分是针对个人修养的,也就是解决明明德的问题;外王部分,显然是之政治实践,是解决新民问题的。
这样,朱熹就等于通过《大学》,为他们提出的那种要内圣,后外王的思路,找到了证据,或者说创造了依据。因为《大学》就是这么规定的。要在内圣达到相当成就之后,才能其外王,这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否则就会失败。
作为内圣和外王之间的枢纽,就是修身,你既可以说修身是内圣的目标与结果,也可以说是外王的起点与基础。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全天下人,都应当修身。
这是一个像数学一样非常严谨,非常优美的结构,向人们提供了三样东西:
一是理想与目标,具体的说就是平天下的结果,叫做“天下平”;
第二个是实现理想的途径与步骤;
第三个是实践理想的起点与抓手。
所以,朱熹注释的《大学》实际上是给人们提供可以实现理想社会的执行方案,不仅让这件事变的更加具有可行性了,而且还将这种实践活动,直接落实到了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的一言一行之上。
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在任何的一言一行上,进行修身的实践,而在朱熹的这套理论中,修身就是对平天下的实践,只不过这时候主要做的准备工作罢了。
所以,这种思想,或者说朱熹的《大学》深刻的影响了其后800多年的中国,影响了这个时期的每一个读书人,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奠基了此后800多年的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而也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在后世的中国人中,传递着宋儒的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了中国独有的,非常浓重的家国情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天下。
供参考。

朱熹的四书集注怎么样

《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儒家理学名著,为宋代朱熹所著,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
《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此书是朱熹倾注毕生心血之作,他至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如他自己所说“毕力钻研,死而后已”。
毛奇龄反对朱熹理学,曾撰《四书改错》批评《四书集注》,书中首句便谓“四书无一不错”,罗列朱熹《四书》注释的错误达451条。
贯穿朱子一生的是持敬的态度,他曾书《敬斋箴》于室内墙上以自警,其文如下: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属属,罔敢或轻。不东不西,不南不北。当事而存,靡他其适。弗贰以二,弗叁以三。惟精唯一,万变是监。从事于斯,是曰持敬。动静无违,表里交正。须臾有间,私欲万端。不火而热,不冰而寒。毫厘有差,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法亦斁。于乎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感告灵台。”
除解四书外,朱子解过《诗经》《易经》《楚辞》及关于解历的一些说法,还有关于一般文字的解法,在此不详加论述。但有一点要说明,那就是求圣人之言本意是判定其他言语的标准,即理。人要做的也便总是求圣人之本意和通过判定他人言语而知其是否合“理”。如“凡读书,须晓他人底言词了,然后看其说于理当否。当于理则是,背于理则非。”虽是圣人的本意,但朱子强调其非圣人私有,而是天理,“天者,理而已矣……皆理之当然也。”
第二个原则我称之为“实理实情”原则,这是讲文本解释中非概念化理解的原则。朱子引程子语,“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空话说。”“若以言语解着,意便不足。”“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这是说圣人言语不是空话,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实。“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这里的信并非指理解“理”的抽象概念意义,而是相信这理是实在的,是到场的,不只是今人意义上的概念含义,或根本不是抽象概念。“理”是实然地临在于学者,朱子所言的理、天、性、心、命等等常被后人误解为概念及概念间关系,加以推导而理解,但在朱子,那些都是“实理”,他要求的是实情实理,“佞人所以应答人者,但以口取辩而无情实”,这实情不仅有以上所说的天、理等的临在,还更多的指具体事务事情,情理实事,因此他说“故孔子告之,皆笃实之事。”
与此相反的做法便受到朱子的批判,“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并批评时人“不过记诵文辞之间”说:“《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要去求实理实情,朱子讲到很多事例:如在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时他说这是“大道之经,政事之根本”,孔子当时对齐景公说是因为齐君臣之间“皆失其道”这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很明显不是概念关系,而是事实间的人的生存联系。他还引程子语“凡看《论语》,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
第三个原则是“以身解经”的原则。其中包括两个意思,一是“为己之学”的强调,另一个是“力行”原则,解经也即是以己力行道。“道外无身,身外无道”“人外无道,道外无人”这是讲道必着落于人之身,离了人之身便无“玄”道。“盖圣人之言,虽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于学者之身,而皆为人德之要,则又初不异也。”这便是“为己之学”,虽非朱子首次提出但他十分注重便是他的解释学特点。他著《四书章句集注》是给“学者”看的,而非给“读者”看的,文中皆提“学者深思之”等而从未提读者如何,这里有重大关系,即朱子解释经典圣人之言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人切己以学的,他本人在为学,学圣,而著书也是为后学易解圣人之言,是帮助后学,一同传道统。他说著《大学章句》是对“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有益的。注释的意图便是帮助学者理解而非自立体系,如他说“圣人言语,本是明白,不须解说,只为学者看不出,所以做出注解,与学者省一半力。若注解上更看不出,却如何看得圣人意出?”
朱子还引程子语“学者,将以行之也。”“然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这是讲学者不光要知道为学在己一身。而且要知道为学并非为故弄玄虚而是要行动以践之。即“事道者,以行道为事也……孔子所以不去者,亦欲小试行道之端,以示于人,使知吾道之果可行也。”
这三大原则并非独立不相干,而是全然不可分。求本意之旨必要实情实理地对待文本,方可解得,而解得本意又必要身体力行方可完成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理解过程。但我们还必须想到朱子解释学境域建立的保障——“持敬”的态度——在此书中的解说。
朱子说“敬者,主一无适之谓也。”此语来自程子的“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敬与理有关系,“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所以为礼也。”“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且敬与己之修身有关,“修身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敬以直内,则义以方外”且“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所以无论内外,敬的态度不光是礼的根本态度,而且要切己不离的贯彻,正是“君子之戒谨恐惧,无时不然,不待言动而后敬信,则其为己之功亦加密矣。”
人要敬天敬王,这敬是天、命等的临在感,是“彻上彻下语”。在朱子行文中可以明显看到他本人的敬的态度,如解“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一章时,他引用了尹氏之言,说此举是“谨之至”,而其一生主于儒学,讲学间每以恭敬之容教徒,以敬处事,内外如一。可见没有对圣人的敬不可能诚心诚意的求本意,也不可能体会实理实情的临在和到场,当然在做事时也不可能每事以敬地完成,外不恭内不敬则不能真诚的释经典。敬本身也是一工夫,要深加体味圣人之言,久久理解之,不能没有敬的态度,因此这“彻上彻下”的态度不能少。
今人有对朱子解释工作的批判,这项工作本身并未超出朱子解释学意义范围,朱子注“四书”是以俟后学,并不是想为后人定教材,但这种批判工作不应该以朱子有“哲学体系”为借口排斥对于“本意”的追求,对实理实情的体认与信,以及对力行与为己之学的尊重和持敬的态度。因为即便从了解他人意见来讲,朱子也不会同意今人将其注释视为一己哲学体系之建立的努力。所以这种批判的工作应仍在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学意义范围内进行。
本文的努力和意图也许对于中国解释学这一学科建立不相干,当每个人以其独特的但已是有前见的且在传统中的立场来回应如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一类经典时,必然有自己的努力,这一努力又可以完全不是私人的,这点可以肯定。
不知道你所谓的怎么样是一个什么概念。
四书集注应该算是中国儒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作品
是理学的重要经典
对理学发展很大 对后世的影响也很远 具体的我就无力了
流传至今的书

朱熹《大学章句》

朱熹《大学章句》

经一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传一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传二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传三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wū hū)!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右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

传四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传五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传六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右传之六章。释诚意。

传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右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

传八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右传之八章。释修身齐家。

传九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右传之九章。释齐家治国。

传十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朱熹的《大学章句》说了些什么

【原文】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

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译文】

《大学》这部书,是用来说明古代大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自从上天降生人类以来,(上天)就无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智的本性。然而由于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条件知道自己本来就应该具备这些善良和理智的本性从而努力保全它。一旦有聪明睿智并且能充分发展其善良本性的人出现在社会群体中,那么,上天必定赋予他一个使命,让他担当亿万民众的君主和导师,让他治理和教化民众,以恢复众人本来应有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以承受天命而成为人民的君师和榜样的原因,也是承担教育职责的司徒、典乐之类的官职之所以设立的原因。

夏、商、周三代兴旺发达,生产、生活法则以及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等逐渐达到了比较齐备的程度,在这样的基础上,从王宫到国都以及普通街巷,无不设立学校。人到八岁,上自王公的子孙,下至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等文化知识和技能。待到十五岁,则自君王可继位的太子和其他儿子,到公、卿、大夫、元士之正妻所生的儿子,连同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大学教学的内容是穷尽事理、端正本心、修养自身、管理人的原则和方法。这又学校教育分为大学、小学,教学内容有所区别的情形。

古代学校的设置是如此广泛,教学方法的次序和内容是如此详细分明,而所教的内容,又都是君主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不要求学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规则和伦理之外的知识,正因为这样,当世之人没有不学习的。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知道自己所固有的天赋本性的,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应当做和不应当做的,从而各自埋头尽力来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往古盛世朝廷上政治修明,社会上风气和美,而后世赶不上的原因。

到周朝衰落后,贤圣之君没有出现,上述学校的教学体制不能推行,教化荒废,风俗颓败。在这样的时代,才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得不到君主和导师的地位来推行他的治理教化,于是他就特意去总结先王的法则,讲习、传诵以传教后世。例如,《礼记》中《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都是小学的内容,以支流末节的形式流传下来。而这一篇《大学》,则是在小学学成的基础上编写的有关大学的教学方法,外在的,有关于大学规模的明确说明,内在的,有关于课程安排的详细讲解。孔子的三千弟子,没有一个没听过孔子讲解这些内容的,却只有曾子明白其中的真义,于是作了传,来解释《大学》经文的本义,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和说明,传播到后世。

到孟子逝后,这样的传授就中断了,虽然他们写的书还在,可是能懂的人就很少了。从此以后,普通学者诵读记忆词句文章所下的功夫数倍于小学,却没有用处;那些异端虚无寂灭的说教,他们所谓的高妙超过了《大学》却无实际内容。其他权谋术数之类一切以成就功名利禄为目的说教,以及形形色色的技能、技巧等等,用来欺骗世人、愚弄群众、堵塞仁义的东西,又纷纭庞杂地出现于他们中间,使得君子不幸不能得知大道的要领,平民百姓不幸不能得到政治修明的恩泽。昏暗不明,德教不行,这样沉重的社会弊病反复发作并积累沉淀为痼疾,到五代之时,衰败、混乱到了极点。

上天的运行循环往复,没有逝去而不复归的。大宋德行隆盛,政治教化优良而清明。于是出了河南程氏(程颢、程颐)两位夫子,继承孟子的传统,开始尊崇、信奉《大学》这部书并不断传扬,又将传下来的古书重新编辑,阐发其中的旨趣和深义,从此以后,古代大学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古代圣贤经传的宗旨要义,才光芒四射地重新显现于人世。虽然我朱熹才能不足,还是有幸从我老师那里闻听并学习了二程夫子的学说。只是二程夫子有关《大学》的论说多有散失,所以我不成自己的狭隘浅陋,搜集了他们的言论并加以重新编辑,其间也把我自己的见解写入书中,补充了其中的缺漏和疏略之处,等待以后的学者纠正。我深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僭越妄为而一定会受到责难,只是对于为国家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意愿,学者修养自身、管理别人的方法,就未必没有一点点裨益了。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朱熹的《宋本大学章句》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78977.html
文章标签:章句  朱熹  评价  大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