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宋〕真德秀撰的《四書集編》

时间: 2023-03-20 20:01:3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如何评价〔宋〕真德秀撰的《四書集編》

真德秀文言文翻译

1. 罗必元的文言文翻译 求高人翻译

罗必元,字亨父,隆兴进贤人。嘉定十年进士。历任咸宁尉,抚州司法参军,崇仁丞,仍掌管司法。当地士人曾极因在金陵行宫的龙屏上题字,冒犯丞相史弥远,被谪往道州,押解的小吏对待他非常不善。必元给他松绑,让他顺利到达目的地。真德秀担当要职,必元写信给他说:“有个老医生曾经说,伤寒之类的重疾,只有独参汤可以救命,但是吃这药能活下来的十无二三。先生你就是当今的独参汤么?”后调任福州观察推官。有个有权势的人家李遇抢夺平民的荔枝园,必元为之打抱不平。后来李遇当了言官,以此私怨罢了他的官。后来他在余干县做官。赵福王府在当地骄横,前后几任官员大多被其排挤陷害。必元到任后,因汝愚的坟墓占了四周平民的山地的缘故,又为平民撑腰,对州官说:“我不过是个区区小官,罢免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人们更加为他叫好。

(亲自翻译,敬请采纳)

2. 范缜文言文翻译

师。

遣。在刘瓛门下数年,萧琛也是有名的能言善辩者,博通儒家经典:小孩,喜欢直言不讳大发宏论,总是穿草鞋布衣:军队

白首。二十岁以前。刘瓛门下有许多乘车跨马的贵族子弟:军队。性格诚信直爽,很是贫困,刘瓛认为他与众不同,返回

邑。长大以后,但总是佩服范缜的言简意深,尤其精于《三礼》,指子奇

兵,侍奉母亲孝顺恭敬:派

反。只和表弟萧琛友善,少年时父亲去世,范缜处在他们中间:老人

童子范缜字子真,一点儿也不感到羞愧:县

遂,跟沛国刘瓛学习,不被士流朋友们接受:同“返”,亲自为他举行加冠礼(古代成年礼仪),步行于道路

3. 文言文翻译

这么多都翻译吗?那得费些功夫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

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

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

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辟福建安抚司干办公事。

会汀、邵寇作,鹿卿赞画备御,动中机会。避寇者入城,多方振济,全活甚众。

郡多火灾,救护有方。会都城火,鹿卿应诏上封事,言积阴之极,其征为火,指言惑嬖宠、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

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改知尤溪县。

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

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

岁饥,处之有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最闻,令赴都堂审察。

以母丧去。 诏服阕赴枢密禀议,首言边事、楮币。

主管官告院,干办诸司审计司。故相子以集英殿修撰食祠禄,又帮司农少卿米麦,鹿卿曰:"奈何为一人坏成法。

"持不可。迁国子监主簿。

入对,陈六事,曰:"洗凡陋以起事功,昭劝惩以收主柄,清班著以储实才,重藩辅以蔽都邑,用闽、越舟师以防海,合东南全力以守江。"上皆嘉纳。

改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右史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以言事黜,鹿卿赠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

知建昌军,未上,而崇教、龙会两保与建黎原、铁城之民修怨交兵,鹿卿驰书谕之,敛手听命。既至,则宽赋敛,禁掊克。

汰赃滥,抑强御,恤寡弱,黥黠吏,训戍兵,创百丈砦,择兵官,城属县,治行大孚,田里歌诵。 督府横取秋苗斛面,建昌为米五千斛。

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

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

召赴行在,将行,盗发南丰,捕斩渠首二十人,余不问。擢度支郎官兼右司。

入对,极陈时敝。改侍右郎官兼敕令删修官,兼右司。

鹿卿又言当时并相之敝。宰相以甘言诱鹿卿,退语人曰:"是牢笼也,吾不能为宰相私人。

"言者以他事诋鹿卿,主管云台观。越月,起为江东转运判官。

岁大饥,人相食,留守别之杰讳不诘,鹿卿命掩捕食人者,尸诸市。又奏援真德秀为漕时拨钱以助振给,不报。

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劝居民收字遗孩,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宴集不用乐。

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

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珂罢,以鹿卿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

弛苛征,蠲米石、芜湖两务芦税。江东诸郡飞蝗蔽天,入当涂境,鹿卿露香默祷,忽飘风大起,蝗悉度淮。

之杰密请移鹿卿浙东提点刑狱,加直秘阁兼提举常平。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碱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

"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

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

御史兼二人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

迁浙西提点刑狱、江淮都大坑冶,皆以病固辞,遂主管玉局观。及召还,又辞,改直宝章阁知宁国府,提举江东常平,又辞。

淳佑三年,以右司召,犹辞。丞相杜范遗书曰:"直道不容,使人击节。

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

擢太府少卿兼右司。入对,请定国本、正纪纲、立规模,"时事多艰,人心易摇,无独力任重之臣,无守节伏义之士,愿蚤决大计"。

上嘉纳之。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兼崇政殿说书。

逾年,兼权吏部侍郎。时议使执政分治兵财,鹿卿执议不可。

以疾丐祠,迁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兼发运副使。力丐祠,上谕丞相挽留之。

召权兵部侍郎,固辞,上令丞相以书招之,鹿卿至,又极言君子小人,切于当世之务。兼国子祭酒,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讲,兼权给事中。

鹿卿言"琐闼之职无所不当问,比年命下而给舍不得知,请复旧制"。从之。

上眷遇冞笃而忌者浸多,有撰伪疏托鹿卿以传播,历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遂力辨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则中奸人之计矣。"令临安府根捕,事连势要,狱不及竟。

迁礼部侍郎。累疏告老,授宝章阁待制、知宁国府,而引年之疏五上,不允,提举鸿禧观,遂致仕,进华文阁待制。

卒,遗表闻,赠四官。 鹿卿居家。

4. 文言文《打捞铁牛》的翻译

打捞铁牛原文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⑧数万斤.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⑩于河,募⑦能出之者.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⑿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⑥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⑾.注释⒈浮梁:浮桥⒉维:系,连结⒊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⒋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⒌权衡:秤锤秤杆6.徐:慢慢地7.募:聘请;招募8.一牛且数万斤(且:达到)9.翻 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用木头做成秤杆状的钩子把铁牛吊起10.没:沉没11.紫衣:贵官公服12.实:充满翻译宋代河中府有一座浮桥,用八头铁铸的牛来固定着它,一头铁牛将近几万斤重.宋英宗治平年间,洪水暴涨把浮桥冲断,牵动铁牛沉没到河底,广泛征集能够打捞出铁牛的人.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填满土石使船沉入水底,把铁牛用绳子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横木上,借助水的浮力将铁牛吊起,慢慢地去掉船上的土石,船浮出水面,铁牛被打捞出来.转运使张焘把这件事汇报给朝廷,皇上赐给怀丙和尚一件紫衣.。

书的年龄

最大年龄?
1个回答
书的最大年龄?
1个回答
1834阅读

用户9862146754681
2021-10-27•Ta已获得269赞同
关注
近日,宋儒真德秀《四书集编》点校本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责编,我常想到这句话:书比人长寿。
书自然比作者长寿。《四书集编》已传748年,真德秀享寿58岁。
《四书集编》二十六卷,真德秀手定《大学》《中庸》两卷,建宁府(真德秀故里浦城为建宁府属县)府学教授谢侯善从真德秀子真志道处求得手稿,1272年(咸淳八年)“命工刻之于郡庠”。真德秀未完成的《论语》《孟子》集编工作,由建宁府学正刘承据真德秀《文集》《衍义》《读书记》等书补辑,1273年刊刻完成。这就是最早的宋建宁府刊本《四书集编》,主持刊刻者建宁府同知刘才之。时已宋末,距真德秀去世38年了。
元代前后89年间,是否重刊《四书集编》,未见记载。明初《文渊阁书目》、明后期焦竑《国史经籍志》、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均载有《四书集编》,但未注明版本。直到清中叶瞿镛的《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才明确载“字画清劲,明刊本之最精者”的《四书集编》。由此推断,明代应有重刊《四书集编》。铁琴铜剑楼所藏明刊本,可能在咸丰年间战乱中亡佚了。
清初纳兰成德刊《通志堂经解》,收录《四书集编》,当时所用底本是徐乾学藏“未尽善”的明李中麓抄本,可推知当时不但宋刊本,即便是明刊本,已不易得。对于一本南宋末年初刊的书来说,不必论宋元本,连明刊本都没有流传下来,实可慨叹。
《四书集编》流传不绝若线。初刊至今748年,现存最早的通志堂经解本,初刊于1680年(康熙十九年),也已历341年。时间大河中的书厄,兵燹、水浸、虫蚀,林林总总,湮没散佚之书何其多,我们今日仍能读到《四书集编》,实为幸事。
《四书集编》作者真德秀,一生58年,22岁入仕,37年间两次“去国十年”,外放地方,身处中枢不到一年即去世。《宋史》本传称:“正学遂明于天下后世,多其力也。”真德秀更多因其尊崇性理之学以及羽翼朱子学的著述而传世,学者称西山先生。物质层面的身体自然不及纸质书久远,而由精神层面,西山真氏其人与书同寿,共其不朽。
真德秀《四书集编》,书已经典,一代代读书人,或藏或校或抄或刊,不断接力,已传748年,此确然不易之事实。面对过往伟大的为书续命史,古籍编辑如果选择参与其中,去对抗未来的偶然性,就必须谦之又谦、承重以赴。
偶然性是盲目的,不仅造成善本的亡佚,也在促成恶本的留存。或许可以将一书是否长寿归之命运的偶然,但古籍总要有人整理刊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大程子说:“儒者只合言人事,不得言有数,直到不得已处,然后归之命,可也。”未到不得已处,不穷尽庸常之可能性,古籍编辑总还是要努力谋一书之长寿。
如何谋自己所责编的古籍版本之长寿?这是古籍编辑一日三省的大问题。
我们编校古籍,精选底本,雠校众本,全式标点,正、乙、删、补,是期望最大限度恢复古籍原貌,以期为学界提供可资学术引用的版本。《四书集编》整理者做了很多工作。该书现存版本,都与通志堂经解本有或近或远的关系。在无更早或另一系统版本校勘的情况下,如何逼近宋本原貌,这是个问题。好在《四书集编》属于集疏性质,文献主要来源于朱子的《语类》《文集》《或问》,还有二程、程门高弟、张栻著作,真氏《大学衍义》《西山读书记》等。而这些多有宋元本留存,可以之校勘。
姑举一例。本书《大学章句序》,《四书集编》引述朱子语: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孟子》,次《论语》,次《中庸》。
查明成化本《朱子语类》作: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
朱子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依朱子,当先《论》后《孟》,《集编》之序似不妥。然《集编》文字实渊源有自,与今存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文字同。这既反映了朱子语录初期更为口语化的样貌,也提醒我们注意,在《语录》定型为《语类》过程中持续的义理规范。所以,整理者在此处不改原文,出异文校,特别谨慎周全。
编辑《四书集编》,我深深体会到与古人“同情”的重要性,我们要以极为谦卑的态度,尝试进入古人世界——这里的“古人”不只是作者,还有刊刻者——他们所处的时代及其学问氛围,才能更好地理解、尊重古籍中的每一个字。
书,经由一代代读者阅读,生生不息。也只有阅读,古籍方能不孤。我们阅读《四书集编》,在真德秀导引下,通过他引证的文字以及“愚案”的旁白,体贴朱子所下注释的精审,如“性,即理也”“心,统性情者也”,如其所是地进入朱子的义理世界。又经由朱子勾勒的思想之路,通向孔、曾、思、孟。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得以面对伟大的诸心灵,置身传统,而传统亦如巨川,汹涌澎湃而来,在我们的生命中激荡。
古籍非古董。当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闻夫子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们亦兴发感动。读古书,更多时候并非着眼于知识之增益,而是反躬自省,意、必、固、我损之又损,直至应其所是、理所当然之地。
阅读,让我们与古人、与自己心意相通,书也因之长寿。

宋·真德秀《教子斋规》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真德秀《教子斋规》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真德秀《教子斋规》。

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

学礼:做人要明事理、懂礼节,在家要善待父母,在学校要善待老师,对他们都要恭敬顺从,并遵从他们的教诲。
他们跟你说话要对答,要你做事就要立刻去做,不能过于怠慢和固执己见。

学坐:坐下来要安定端正,脚放齐,手要收束,不能低伏、盘屈、后靠、仰卧、前倾和歪倒。

学行走:双手要笼在袖中舒缓而行,不能甩膀耸肩,跳跃而行。

学站立:两手拱于胸前,身体直正,不能有跛足不稳和歪斜之姿。

学说话:叙说事理要朴实,不要胡乱说些没有根据的话,声音要低柔,不要高声喝叫。

学诵读:要专心看准字,断准句,慢慢诵读,一定要字字都读清楚,不能东张西望,手里摆弄着其他东西。

学书写:要凝神握笔,字要写得整齐、匀称和干净,不要随意涂抹而混乱不清。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
现代社会早已扬弃了拱手作揖、笼袖而行等礼仪规范,只能把上文的内容当成文化鉴赏的史料了。
但是令人感动的是:古人居然为人的坐立言行日常生活活动制定出如此精细的礼仪规范,表明他们自觉担有弘风导俗的社会责任。
这种社会责任就是文明的动力。
如果一个民族不懂得为日常生活建立一定的文明标准,听任人们放任自流,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化的废弃与缺失。
比制定这些礼仪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古人能够进一步把这些礼仪规范落实为家庭教育中的内容,任何理念一旦进入家教的层次就意味着即将变成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风尚。
比如说,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文明习俗,如果也能够变成家庭教育的内容,势必引起社会文明风貌的大为改观。
叶梦德《石林家训》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摘抄
叶梦德《石林家训》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摘抄

宋叶梦德《石林家训》。

1.修身要略以戒诸子。

君子虽贫穷而志向宏大,是为了培养仁心;虽富贵而体貌恭谦,是为了消除骄横之气;生活安逸舒适却能使气血不懈怠,这是遵循事理或礼法的缘故;辛劳疲倦而容貌并不枯暗,这是喜爱结交的缘故;虽然愤怒但却不因此过分剥夺应该给予他人的东西、虽然十分喜爱但不因此而超过分额多给他人,这是礼法战胜私情的缘故。
你们要把我的话铭记在心,用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即使不能达到至善,也不至于失于不善。
你们一定不要怠慢这件事。

贫穷如果无志,就已经落进了穷途末路;富贵如果骄横,迟早必被千夫所指;安乐如果丧失斗志,安乐的日子就已经进入尾声;疲倦时如果不坚持热情待客,就容易引起客人的误解;如果因为愤怒而故意剥夺他人应得的利益,如果因喜爱而将利益过多地给予他人,这都是心眼狭小、利令智昏的行为。
以上几条之所以能成为修身之要,是由于它能使人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即使处在情绪失控的关头,都能拥有和谐的环境、清醒的决断、旺盛的斗志和高尚的人格。

2.事亲不欺。

司马温公著《迂说》,其中有一章说:迂腐的老头对侍候君主没有其他秘诀,就是长期不欺骗君主罢了。
对待双亲也应该这样。
这是天下的至理名言。
对待君主的道理,对你们不容易讲,暂且讲讲对待双亲的问题。
我看世人没有能够避免被晚辈欺骗的。

喜爱孩子就教训他,孩子表面服从却不付之行动,这就是欺骗。
自己犯了错误却隐瞒、沉默,不使父母知道,这也是欺骗。
有想法藏在心中,避重就轻不敢全都会出来,也是欺骗。
假装做些表面好看的事情,未必出于真情实意,这也是欺骗。
曾子为自己逝去的亲人服丧,能在七天之内不吃不喝,虽然这样做对于我们已逝的亲人没有任何作用,但却出于内心的感情。
曾子的孝心已经达到了极点,其高难的程度让后人难以仿效。
如果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博得孝顺的名声,就不能完全表现出对亲人应有的真情,自己应该认识到这样做也是一种过错。
如果亲人去世了,后人因仿效曾子过于艰难尚且不敢去做,何况亲人活在世上去欺骗他又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现在你们听到我的教诲,就要逐一遵行,不能有所丢失。
有过错就要改悔,不能重复再犯。
不能不让父母听到自己的事;如心中有想法,一定要全部告诉父母,丝毫不能隐瞒,做人子应做的事,不做人子不应做的事。
采取文饰的方式以获得美好的名声,这样做也可以说得上孝顺,但要以不欺骗为前提。
这种心态同样用来对待君主,难道还会有第二种办法吗?

强调不欺骗他人,并不意味着要侵犯自己的隐私权。
在感情上欺骗他人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在生意场上欺骗他人是违法行为,在工作上欺骗上司是不称职的行为,在成长时期欺骗父母不利于父母及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和抓住机遇。
一个人如果长于欺骗,注定要在工作和生活上遭人唾弃。
千万不要把忠诚无欺等同于傻子,这是一种极易做到却十分难能可贵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在工作上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有时甚至能够弥补能力不足的缺陷。

3.慎言省事。

我看人们说话,类型不过有四种:习惯于传播荒诞和虚妄的故事的人,每每信口纵谈,不顾被议论者的利害得失,只顺着自己的兴致畅所欲言。
喜好打听的人,就对一些表面上大致相似的内容,大加渲染称赞,尽管言过其实,自己还不知道。
沉陷在好恶之情之中的人,所喜欢的人虽然很丑恶,却竭力为他们遮掩;所讨厌的人即使很善良,也巧妙地予以诋毁。
那些涉及利害关系而排挤他人的人,就故意制造事端设置阴谋,倾轧他人唯恐不力,中伤他人唯恐不深。
而人们听话的类型也不过两种:单纯的人不辨是非,全面予以相信;粗心且快嘴快舌的人也不管其中的利害,统统予以传播。
这就是说话不能不慎重的原因。
现在你们在前四种弊端上,我知道或许可以避免,但对后两点过失,我不能没有忧虑。
原因是你们涉世还不深,还没有经历患难,对于人情的狡诈情况,还不能清楚体察,哪会知道你们能够不沿袭和沉陷于这些过错之中呢?

所以想要谨慎说话,首先要会减去无关的事务,选择朋友一定要注重单纯和沉静的人,对分外事不去追求,自然就不会进入是非毁誉之地。
所与交游者都是善良、正派的人士,他们也自然喜欢能自觉防备患害的人,那么,是非毁誉的话也不会传到你的耳边。
你万不得已听到一些传闻,对那些单纯的人无心传来的话,要动脑思考而不可轻信;对于粗心且快嘴快舌的人传来的话,一定要认真引以为戒并且不要轻易传播,这样或许就能免去一些过失了。

劝人慎言省事,似乎给人以不开朗和过于谨小慎微的感觉.但仔细想想:无论何时何地,谁又能免得了信口开河种下的纷争与祸端呢?作者详细描述了言语被各怀心思的众口传扬和流变的过程,充分论证了谨慎言语是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
现代人提倡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多半只注重在提高表达能力上下工夫,这就更容易因贪图一时口舌之快而给他人造成诽谤和精神损害。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因口致祸者也就更加难逃干系了。
要谨慎言语,不仅自己说话要根据对象选择措辞,而且还要在善于倾听和减少传播上下工夫。
这就在说话艺术上比通常的提高表达能力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4.不贰过说喻诸子。

圣人抱着由至诚之心和完美的道德构成的本性,扎根于由中庸之道构成的至高的道德。
如果把这些从内心发放出来,在言行上表现出来,不独他们思考的问题无一不合乎规矩,不良的邪念也无孔可入,不合法度的任性行为也就无法强加在他们身上了,所以圣人没有过失。
所谓过失,不是表现在行动上和彰显在语言上(才算过失),人们通常都认为过失出现之后才算过失。
颜子的过失,就是我讲的这种过失。
不贰的意思,就是能够在没有发生时停止住,在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杜绝,也就是说言行上出现的过失就是第二次过失。
你们应该以不贰过的思想来戒勉自己,学习颜子的心法,这就是我平素的愿望了!
你们要以此勉励自己啊!

不贰过的意思,不是指不要在言行上重复犯错,而是指如果心中涌出不正确的想法,就已经是第一次犯错;如果再进一步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来,那就是第二次犯错。
这就要求人们当错误的念头在心中开始萌生时,就能及时觉察并予以先行锄除,把过错彻底消灭在成形之前,这是一种极高的免过功夫和修养境界,需要极高的道德智慧和长时间才能养成的自我正心的习惯。
家风家训家规名言名句
1、俭以养廉。
2、泯躯而济国。

3、毋为财货迷。

4、百善孝为先。

5、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6、得意盎然,失意泰然。

7、才能知耻,即是上进。

8、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9、以直报怨,以义解仇。

10、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1、心口如一,童臾无欺。

12、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13、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14、丈失一生,廉耻为重。

15、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16、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1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1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0、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21、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3、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

24、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

25、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26、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7、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

28、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29、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3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1、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32、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

3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34、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

35、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

36、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

37、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38、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

39、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40、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41、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

42、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

43、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

44、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45、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

4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47、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48、多读书达观古今,可以免忧。

49、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

50、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51、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

52、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

53、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54、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

55、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

56、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57、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58、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数说。

59、人极不要跟寻,人愁不可喜悦。

60、恶不在大,心术一坏,即入祸门。

61、不自恃而露才,不轻试而幸功。

62、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

6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匆流连。

64、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65、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

66、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

67、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68、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69、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

70、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7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72、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

73、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

74、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75、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

76、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77、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

78、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79、莺花忧怕风光老,岂可教人在度春。

80、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81、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

82、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

83、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84、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85、不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

86、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

87、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福而姿杀生禽。

88、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89、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90、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91、仗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

92、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

9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为维艰。

94、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95、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

96、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

97、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包拯家风家训精华_名言名句
包拯家风家训精华_名言名句_

宋包拯《家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后代子孙任朝廷命官,如果有犯贪污及以权谋私之罪的,在生不能让他们回归家族,死后也不能让他们的尸骨归葬祖坟。
不遵从我的志向的,都不是我的子孙。
切望把这句话请工匠刊刻于石上,竖立在堂屋东壁,以此诏示后世。

包拯是我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

他把法制视为超越皇戚权贵和骨肉亲情之上的最高主宰,并以毕其一生的廉洁奉公、铁面无私的从政历程创造了古代中国法治精神的最高峰。
从他对子孙中的贪官发出生不归族、死难安葬的禁令可以看出:他不仅把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精神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而且还希望通过后世子孙不断发扬光大,造福于身后的世界。

这是一个用生命与腐败决战到底的古代官员,他的形象引起了华夏子孙经久不衰的尊敬和爱戴,构成了中国古代官员执法精神的一座丰碑。

这个丰碑至今仍然保持着令人感到难以逾越的高度。
胡适家风家训及简介_名言名句
胡适家风家训及简介_名言名句_

胡适家风家训精华: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做人要做最上簪的人, 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但志气要放在心里, 要放在功夫里, 千万不要放在嘴上, 千万不可撰在睑上。 无论你志气怎样高, 对人切不可骄傲。胡适给儿子胡思祖的信。

【简介】

胡适(1891-1962年),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担任过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胡适是提倡文学改良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个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对中国现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深受英国哲学家赫胥黎与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教他怎样思想。这些影响也深入到他的家庭教育思想里。

做了父亲后,具有浓重中西文化背景的胡适自觉地承担了文化维护的历史使命,也尝试着以西方现代教育理念践行巾国式的家训。

传统家训十分注重教子做人,胡适对孩子做人教育也是十分看重甚至是放在第一位的。长子思祖出生后,胡适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我的儿子》: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这是我所期望于你:我要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在胡适看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比做孝子更为重要。

这在百行以孝为先的传统旧中国不啻为空谷足音。思祖离开父母在苏州学习时,如何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胡适考虑的重要问题。

他十分赞赏杜威的须养成共同活动的观念和习惯,于是提出了合群意识,告诫思祖要学会合群,要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同别人合得来。

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碍别人;要做到尽力帮助人,但不能帮助人做坏事。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无论你的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他给儿子的这段话巾,有志气,体现了如何堂堂正正做人,谦虚则体现了如何合群。

而无论如何做人还是怎样合群,其核心价值和宗旨都是为了引导孩子自立成人,成为有独立思考、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的自立的人。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宋·真德秀《教子斋规》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真德秀字景元文言文阅读

1. 请问一下谁有文言文 《龙渊义塾记》的翻译

龙渊义塾记·(明)宋濂 至正十三年九月某甲子[1],括苍章君溢[2],新建龙渊义塾成。

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3]。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4],至今有水号剑溪焉。

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5],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6],未几而而皆废。

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7]?” 遂樽节凡费[8],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9]。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10],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畸来为之助[11]。

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12],创燕居以奉先圣[13],而先师为之配[14],春与秋行舍菜之礼[15]。 旁列四斋:曰逊敏,曰知通,曰敬乐,曰博约,以居弟子员。

后敞正义堂,月旦[16]、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17]。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劈其修途,以达于东西。

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18]。 岁聘行经修明之士以为讲师[19],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20],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21],罚及之。

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22]。日用有籍[23],月考朒赢[24],岁二会其数[25],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26],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27]。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28],檄本郡免其科繇[29],俾无有所与[30]、章君既列条教[31],序而刻诸石[32],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伻来[33],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34],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35]。

龙泉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水心叶氏正则[36]、西山真氏希元[37],后先以学鸣,声感气求[38],籁鸣机动[39],掇巍科而典雄藩者声华相望[40],一时文物,固尝盛矣。距今未及百年,而继之者鲜也,岂俗尚不同,遽有古今之异哉?亦系乎学之兴衰为何如尔?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41],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42],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43]。

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44],亦岂能至于是哉? 章君子之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45],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46],毋狎非类而斁厥彝训[47],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脱有违于是[49],陈氏之中有端亮者宜匡正之[50]。

陈氏或不我屑也[51],则乡尹里师岂无勇于为义者[52]。咸得纠之。

乡尹里师又不我屑也,则县大夫之贤者[53],宜抚树而振发之。是则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虽然,无以远虑为也,夫具人之形体者,孰无人心哉!苟读濂文,宜战兢保守之,弗暇矧敢坏[54]。因书之以为记。

注释: [1]至正十三年:1353年。某甲子:某日。

[2]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市。 [3]避唐讳:避唐太祖李渊讳。

[4]欧冶子:亦称欧冶,春秋时铸工,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阳、纯钩(一作“纯钧”)五剑,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工市”)三剑。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越绝书·记宝剑》。

福建闽侯市冶山麓,旧有欧冶池,相传亦为其铸剑处。 [5]通都大邑:大城市。

[6]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 [7]奚可:怎么可以。

[8]樽节:节省。凡费:常日的花销。

[9]斥田:开拓(扩大)田地,买田地。 [10]妻党:妻子家的人。

[11]曾大父:曾祖父。畸:畸零。

畸,通“奇”。有畸:有余。

意指二百三十亩土地之外还有零头。 [12]卜地:择地。

[13]燕居:本为退朝而处,宋居。《·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此处为堂名“燕居”。奉先圣:供奉先圣孔子。

[14]先师之为配:先师颜回享受配祀。《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汉以后,儒家思想为正统,历代都庙祀孔子。三国魏正始(齐王曹芳年号,公元240—248年)以后,规定入学行祭礼,以孔子为先圣,配颜回为先师。

唐初改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但很快又改了过来。 [15]舍菜之礼:舍,读shì,舍菜,本作“舍采”,采,读cài。

古者入学,执菜以为贽(见面礼),一说持菜祀先师。《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

注:“郑(玄)谓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 [16]月旦:月初。

[17]申饬:告诫、约束。五伦: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为“五伦”。

[18]郁然:茂盛的样子。 [19]岁聘:每年聘请。

[20]家单:家庭力量单薄,家贫。裹粮:装粮。

此处指交粮。 [21]帅:遵循。

[22]司:掌管。 [23]籍:帐簿。

[24]朒(nǜ)赢:亏盈。朒,不足。

赢,盈利。 [25]岁二会其数:每年两次会计(收入和支出)数字。

[26]俟:等待。 [27]大凡:大略,指基本情况。

[28]江浙行省:元代在江浙设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元代行省亦设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官员,以总揽该行省的政务。

参知政事为行省行政副长官。 [29]科繇(yáo):法律规定的徭役。

繇,通“徭”,徭役。 [30]俾(bì):使。

与:给予。 [31]条教:条文教令。

[32]序:按次第排列。诸:之子。

[33]伻(bēng):使者。《尚书·洛诰》:“伻来,以图及献卜。”

[34]殊:差。

2. 文言文翻译~急~

龙渊也就是龙泉,为避唐朝皇帝李渊名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

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的在那里。这里山高河险,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章君的祖辈曾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病,后来谋划创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不久都废弃了。

章君非常痛心这件事,和众人商议说:“没有田产就没有书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节约常日的花销,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用曾祖父适斋先生索尼留下的二百三一亩多地为他提供支助。

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择地官山福功弟嘉郗黄甸萎鼎联险要的地方,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师。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

在书院前建造大门,上书“龙渊义塾”,用砖铺筑道路,是东西通达。书院四周灌木丛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

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则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

田赋的出入收支,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一月一考查盈亏,每年两次一轧账,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

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在郡内下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章君后来列出了这些条款;按条依序刻写在石碑上,又担心后人不能够坚持执行到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

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这方面有所见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远,功勋广大。

陈京兄弟乐善好义,来助他成就事业,如若不是来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去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见高低,大概就不会辜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这样,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人受用无穷了。

3. 真德秀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如何评价真德秀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

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博学宏词科。理宗时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史弥远惮之,被劾落职。起知泉州、福州。端平元年(1234年),入朝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拜参知政事,旋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

真德秀立朝有直声,于时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数十万字。学宗朱熹。修《大学衍义》,称可作《大学章句》之佐。庆元党禁后,程朱理学得以复盛,他与力为多。真德秀为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创“西山真氏学派”。有《真文忠公集》。

4. 急求: 的译文,急

二O、南轩先生张栻攒①

(宋)资政殿大学士西山真德秀书②

发身文学③,

师表俊才。

著述经史,

儒道宏开④。

注 解

①攒:旧作“?”,古时文体的一种,用于颂扬人物。

②资政殿:宫殿名,宋真宗建龙图阁,阁东为资政殿。大学士:官名,宋朝为正副宰相之职。真德秀(公元1128—1235年),宋朝蒲城 (今陕西省蒲城县)人,字景元,后改为希元。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宰相)。世称西山先生。著有《大学衍义》、《文章正宗》、《西山集》等。《宋史》有传。

③发:显扬。文学即文章博学,孔门四科之一。《伦语·先

进篇》:“德行:颜渊,闵之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④儒道:儒家学说。宏开:光大,扩展。

译 文

以文章博学显身扬名,

士林的表率,国家的精英。

撰写经史著作多部,

使儒家学说更加光大恢宏。

5. 《龙渊义墅记》全文翻译

龙渊也就是龙泉,为避唐朝皇帝李渊名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的在那里.这里山高河险,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章君的祖辈曾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病,后来谋划创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不久都废弃了.章君非常痛心这件事,和众人商议说:“没有田产就没有书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节约常日的花销,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用曾祖父适斋先生索尼留下的二百三一亩多地为他提供支助.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择地官山险要的地方,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师.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在书院前建造大门,上书“龙渊义塾”,用砖铺筑道路,是东西通达.书院四周灌木丛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 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则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田赋的出入收支,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一月一考查盈亏,每年两次一轧账,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在郡内下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章君后来列出了这些条款;按条依序刻写在石碑上,又担心后人不能够坚持执行到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 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这方面有所见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远,功勋广大.陈京兄弟乐善好义,来助他成就事业,如若不是来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去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见高低,大概就不会辜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这样,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人受用无穷了.[1]至正十三年:1353年.某甲子:某日. [2]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市. [3]避唐讳:避唐太祖李渊讳. [4]欧冶子:亦称欧冶,春秋时铸工,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阳、纯钩(一作“纯钧”)五剑,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工市”)三剑.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越绝书·记宝剑》.福建闽侯市冶山麓,旧有欧冶池,相传亦为其铸剑处. [5]通都大邑:大城市. [6]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 [7]奚可:怎么可以. [8]樽节:节省.凡费:常日的花销. [9]斥田:开拓(扩大)田地,买田地. [10]妻党:妻子家的人. [11]曾大父:曾祖父.畸:畸零.畸,通“奇”.有畸:有余.意指二百三十亩土地之外还有零头. [12]卜地:择地. [13]燕居:本为退朝而处,宋居.《·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此处为堂名“燕居”.奉先圣:供奉先圣孔子. [14]先师之为配:先师颜回享受配祀.《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汉以后,儒家思想为正统,历代都庙祀孔子.三国魏正始(齐王曹芳年号,公元240—248年)以后,规定入学行祭礼,以孔子为先圣,配颜回为先师.唐初改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但很快又改了过来. [15]舍菜之礼:舍,读shì,舍菜,本作“舍采”,采,读cài.古者入学,执菜以为贽(见面礼),一说持菜祀先师.《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注:“郑(玄)谓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 [16]月旦:月初. [17]申饬:告诫、约束.五伦: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为“五伦”. [18]郁然:茂盛的样子. [19]岁聘:每年聘请. [20]家单:家庭力量单薄,家贫.裹粮:装粮.此处指交粮. [21]帅:遵循. [22]司:掌管. [23]籍:帐簿. [24]朒(nǜ)赢:亏盈.朒,不足.赢,盈利. [25]岁二会其数:每年两次会计(收入和支出)数字. [26]俟:等待. [27]大凡:大略,指基本情况. [28]江浙行省:元代在江浙设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元代行省亦设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官员,以总揽该行省的政务.参知政事为行省行政副长官. [29]科繇(yáo):法律规定的徭役.繇,通“徭”,徭役. [30]俾(bì):使.与:给予. [31]条教:条文教令. [32]序:按次第排列.诸:之子. [33]伻(bēng):使者.《尚书·洛诰》:“伻来,以图及献卜.” [34]殊:差别. [35]衷:正派.世防:世所防者,犹“世风”.一:一致. [36]水心叶氏正刚:叶适(1150—1223),字正刚,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人.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 [37]西山真氏希元:真。

6. 吴师道字正传文言文答案大全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

吴师道,聪明善于记忆背诵,诗文清新美丽。十九岁能背诵宋儒真德秀写信,于是努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年轻时和许谦同师金履祥,与柳贯、吴莱、许谦往来密切相关。又与黄浯、柳贯、吴莱等往来唱和。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予高邮县承,主持兴建槽渠以通运。调宁国录事。适逢大旱,礼劝富户输捐助购米3700石平价出售,又用官府储备以及赃罚钱银38400多锭救济灾民,使30万人赖以存活,百姓颂德。至元初年任建德县尹,强制豪民退出学田700亩。又建德素少茶,而征税最重,经过这一次上说,茶税得以减轻。于是任官清正,被推荐任国子助教,延佑之间,为国子博士,六馆学生都认为得到老师。后又升任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退休,最后在家。一生以道自任学习,晚年更加精通学习,分析精严。

7. 明代《文章辨体》书中有一句“西山前后《文章正宗》”中的西山是谁

明代《文章辨体》书中有一句“西山前后《文章正宗》”中的西山是真德秀。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世人称西山先生,福建浦城人。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南剑州判官,继中博学宏词科,入闽帅府。

召为太学正,迁博士。历知泉州、福州,入为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而卒,谥文忠。

真德秀一生私淑朱熹,对程朱理学的政治化起了关键的作用,为官几近三十年,留下了许多有关时局和政变的奏疏。在其编撰的《文章正宗》一书中,选录了大量的公文,并对这些公文进行了点评,希望能够为后人所借鉴。

透过其对公文的选择、分析,今天仍然可以探析其在公文方面的认识。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希望在这方面作一番尝试。

《文章正宗》二十卷本,宋代翰林学士真德秀编著,本书选录、评价了大量汉代及汉以前的公文,并对春秋和汉代公文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正宗》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

概言之,《文章正宗》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8. 《龙渊义墅记》全文翻译

龙渊也就是龙泉,为避唐朝皇帝李渊名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

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的在那里。这里山高河险,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章君的祖辈曾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病,后来谋划创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不久都废弃了。

章君非常痛心这件事,和众人商议说:“没有田产就没有书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节约常日的花销,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用曾祖父适斋先生索尼留下的二百三一亩多地为他提供支助。

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择地官山险要的地方,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师。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

在书院前建造大门,上书“龙渊义塾”,用砖铺筑道路,是东西通达。书院四周灌木丛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

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则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

田赋的出入收支,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一月一考查盈亏,每年两次一轧账,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

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在郡内下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章君后来列出了这些条款;按条依序刻写在石碑上,又担心后人不能够坚持执行到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

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这方面有所见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远,功勋广大。

陈京兄弟乐善好义,来助他成就事业,如若不是来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去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见高低,大概就不会辜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238656131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这样,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人受用无穷了。

[1]至正十三年:1353年。某甲子:某日。

[2]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市。 [3]避唐讳:避唐太祖李渊讳。

[4]欧冶子:亦称欧冶,春秋时铸工,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阳、纯钩(一作“纯钧”)五剑,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工市”)三剑。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越绝书·记宝剑》。

福建闽侯市冶山麓,旧有欧冶池,相传亦为其铸剑处。 [5]通都大邑:大城市。

[6]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 [7]奚可:怎么可以。

[8]樽节:节省。凡费:常日的花销。

[9]斥田:开拓(扩大)田地,买田地。 [10]妻党:妻子家的人。

[11]曾大父:曾祖父。畸:畸零。

畸,通“奇”。有畸:有余。

意指二百三十亩土地之外还有零头。 [12]卜地:择地。

[13]燕居:本为退朝而处,宋居。《·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此处为堂名“燕居”。奉先圣:供奉先圣孔子。

[14]先师之为配:先师颜回享受配祀。《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汉以后,儒家思想为正统,历代都庙祀孔子。三国魏正始(齐王曹芳年号,公元240—248年)以后,规定入学行祭礼,以孔子为先圣,配颜回为先师。

唐初改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但很快又改了过来。 [15]舍菜之礼:舍,读shì,舍菜,本作“舍采”,采,读cài。

古者入学,执菜以为贽(见面礼),一说持菜祀先师。《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

注:“郑(玄)谓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 [16]月旦:月初。

[17]申饬:告诫、约束。五伦: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为“五伦”。

[18]郁然:茂盛的样子。 [19]岁聘:每年聘请。

[20]家单:家庭力量单薄,家贫。裹粮:装粮。

此处指交粮。 [21]帅:遵循。

[22]司:掌管。 [23]籍:帐簿。

[24]朒(nǜ)赢:亏盈。朒,不足。

赢,盈利。 [25]岁二会其数:每年两次会计(收入和支出)数字。

[26]俟:等待。 [27]大凡:大略,指基本情况。

[28]江浙行省:元代在江浙设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元代行省亦设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官员,以总揽该行省的政务。

参知政事为行省行政副长官。 [29]科繇(yáo):法律规定的徭役。

繇,通“徭”,徭役。 [30]俾(bì):使。

与:给予。 [31]条教:条文教令。

[32]序:按次第排列。诸:之子。

[33]伻(bēng):使者。《尚书·洛诰》:“伻来,以图及献卜。”

[34]殊:差别。 [35]衷。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宋〕真德秀撰的《四書集編》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66344.html
文章标签:评价  真德秀撰  四書集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