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18 18:01:0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这句话是苏轼在阐述自己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的观点时所说的。
这种文学创作水平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也许只有大文豪东坡先生才能,才敢出此语。译文:探求事物的精妙之处,就像击打捕捉清风和影子般飘渺,能够让事物形象在心中清晰明了的人,大概在千万人中也遇不到一个,更何况能通过语言和行为来使事物形象清晰明了?这便是苏轼所追求的“词达”的文章写作境界,讲求文章通俗易懂,反对艰深刻薄、华而不实的文风。
这句话阐释了苏东坡对于文章风格的追求,同时这种追求满足了当时古文运动中“文以载道”的具体要求。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对这段话也有引用。
并认为这种平坦通俗,平中见奇的艺术风格追求恰恰是苏东坡文章千古流传的精妙之处。他说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
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
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在此为风格做解释,苏东坡很巧妙地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他是把修词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的。
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地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
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果能表现精妙而能得心应手,则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便能不求而自至,此处所谓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也就是上好风格的秘诀。
具有此等特性,文章便不致于索然无味,而我们也就不怕没有好文章读了。
2. 苏东坡劝学所文言文及翻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此段教材无)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此段教材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 东坡逸事 古文翻译苏轼担任钱塘太守的时候,有一个百姓前来诉苦,说卖扇子的人欠了自己两万银子,便抓来了那个卖扇子的人,卖扇子的悲伤地说:“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严寒,有扇子又卖不出去,不是(我)不肯偿还债务。”苏轼就叫他拿二十把扇子过来,便拿起桌上的办案时所用的毛笔随意地写了行书,草书的字,并画了枯木和竹石就交付给他。(卖扇子的人)刚刚出门,人们竟然用一千元钱买一把扇子,原本卖不出去的扇子全都卖光了。后来卖扇子的人也把所欠的钱全部还清了。
原文: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此文出自宋朝·苏轼《东坡逸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东坡逸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人要学会变通。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4. 苏轼文言文翻译这句话是苏轼在阐述自己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的观点时所说的。这种文学创作水平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也许只有大文豪东坡先生才能,才敢出此语。
译文:探求事物的精妙之处,就像击打捕捉清风和影子般飘渺,能够让事物形象在心中清晰明了的人,大概在千万人中也遇不到一个,更何况能通过语言和行为来使事物形象清晰明了?
这便是苏轼所追求的“词达”的文章写作境界,讲求文章通俗易懂,反对艰深刻薄、华而不实的文风。这句话阐释了苏东坡对于文章风格的追求,同时这种追求满足了当时古文运动中“文以载道”的具体要求。
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对这段话也有引用。并认为这种平坦通俗,平中见奇的艺术风格追求恰恰是苏东坡文章千古流传的精妙之处。
他说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在此为风格做解释,苏东坡很巧妙地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他是把修词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的。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地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果能表现精妙而能得心应手,则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便能不求而自至,此处所谓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也就是上好风格的秘诀。具有此等特性,文章便不致于索然无味,而我们也就不怕没有好文章读了。
5. 东坡说文文言文翻译原文: 建中靖国中,坡公自儋北归,卜居阳羡。
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坡公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人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缗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居入居,既得日矣。
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器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
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公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动,以至于此。
吾子不肖,举以售人。吾今日迁徙来此。
百年旧居,一旦诀别,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
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因再三慰抚,谓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当以是居还妪。”
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居,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不复买宅,借顾塘桥孙氏居暂住焉。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
前辈所为,类如此,而世多不知,独吾州传其事云。 翻译: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从儋州回来,居住在阳羡。
阳羡的士大夫仍然害怕所以不敢跟他出游。只有邵民瞻,从学于他门下。
苏轼也喜欢这个人,常常与他一同骑马,过长桥,游山游水以此为乐。邵民瞻为他买了一座房子,花了500,苏轼用光了钱才还清钱款。
后来(苏轼)选了一个好日子搬入新居。有一次,与邵民瞻月下散步,偶然到达一个村落,听到有(一个)妇人哭得很哀伤,苏轼靠门听,说:“奇怪了,为何这么悲伤!难道有很难割舍的感情,碰到了她的心扉?我去问问她。”
于是推门进去。是一个老妇人,见到东坡后依然自顾自哭泣。
东坡问她(哭泣的)原因,老妇人说:“我有一间房子,已家传百年,守着都不敢动,甚至到我这代也是这样。但是我儿子不肖,(把它)卖给别人了。
我今天要搬离这里,百年老屋,一旦离开,怎会不痛心!这就是为何我哭泣的原因。”苏轼也为他难过。
(于是东坡)问她原来的房子在什么地方,竟然是东坡买的那座房子。东坡再三地安慰她,说:“你的老房子是我买的,不要太过悲伤,现在我就把它还给你。”
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把房契)烧了,(并且)叫老妇人的儿子第二天把母亲接回老房子,也不索要(买房子的)钱。东坡从这之后就回到毗陵,再也不买房子了,而是暂时借住顾塘桥孙氏的房子。
这一年的七月,东坡就病逝于借住的房子中。东坡前辈一生作了许多类似的事,可惜世人知之甚少,只有我的故乡流传他的事迹。
6. 跪求 文言文翻译。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 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 朝廷即使曾经禁止(苏轼在岭南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贯,但是禁得更严密 传送更多,经常凭借(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不雅。
2. 求林语堂《苏东坡传》中文言文翻译(诗词不用)原文 【一段】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欧阳公 : 指欧阳修 棐 (fěi): 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更不道著我 : 再也不谈论我,不传送我的名声了 海外诗 :指苏辙背贬南海时所做的诗 气索 :气短 不韵 : 不雅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辄的意思):就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尝的意思):辨别滋味,品尝
(注释后两项为自己所查,可能有误。)
译文:东坡写的诗词,一下笔就被人们所传诵。每当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像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一天欧阳修与儿子欧阳棐谈论文章,说到东坡,欧阳修感叹道:“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在没有人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东坡被贬南海所做的诗很流行,年轻人再也没有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曾经即使禁止,赏赐的钱加到80万,但是禁得越严密,流传诗文的越多。人们经常凭借收集到的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没有诵读东坡诗文的,便觉得很没面子。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有韵律。
一题: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答:他有开阔的胸怀。
3. 欧阳修论东坡诗文(翻译)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
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后(没看明白这2字)就像这样。一天与棐(某?)谈论文章 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海外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
这时候 朝廷即使曾经禁止(海外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W,但是禁得更严密 传送更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韵律。
4. 翻译文言文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
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从开始到后来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 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年间,海外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
这时候 朝廷即使曾经禁止(海外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W,但是禁得更严密 传送更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气短,但有的人却说他不雅。
5. 东坡说文文言文翻译原文: 建中靖国中,坡公自儋北归,卜居阳羡。
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坡公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人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缗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居入居,既得日矣。
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器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
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公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动,以至于此。
吾子不肖,举以售人。吾今日迁徙来此。
百年旧居,一旦诀别,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
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因再三慰抚,谓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当以是居还妪。”
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居,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不复买宅,借顾塘桥孙氏居暂住焉。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
前辈所为,类如此,而世多不知,独吾州传其事云。 翻译: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从儋州回来,居住在阳羡。
阳羡的士大夫仍然害怕所以不敢跟他出游。只有邵民瞻,从学于他门下。
苏轼也喜欢这个人,常常与他一同骑马,过长桥,游山游水以此为乐。邵民瞻为他买了一座房子,花了500,苏轼用光了钱才还清钱款。
后来(苏轼)选了一个好日子搬入新居。有一次,与邵民瞻月下散步,偶然到达一个村落,听到有(一个)妇人哭得很哀伤,苏轼靠门听,说:“奇怪了,为何这么悲伤!难道有很难割舍的感情,碰到了她的心扉?我去问问她。”
于是推门进去。是一个老妇人,见到东坡后依然自顾自哭泣。
东坡问她(哭泣的)原因,老妇人说:“我有一间房子,已家传百年,守着都不敢动,甚至到我这代也是这样。但是我儿子不肖,(把它)卖给别人了。
我今天要搬离这里,百年老屋,一旦离开,怎会不痛心!这就是为何我哭泣的原因。”苏轼也为他难过。
(于是东坡)问她原来的房子在什么地方,竟然是东坡买的那座房子。东坡再三地安慰她,说:“你的老房子是我买的,不要太过悲伤,现在我就把它还给你。”
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把房契)烧了,(并且)叫老妇人的儿子第二天把母亲接回老房子,也不索要(买房子的)钱。东坡从这之后就回到毗陵,再也不买房子了,而是暂时借住顾塘桥孙氏的房子。
这一年的七月,东坡就病逝于借住的房子中。东坡前辈一生作了许多类似的事,可惜世人知之甚少,只有我的故乡流传他的事迹。
6. 黄庭坚题东坡诗后翻译题东坡字后原文
其 一 : 东 坡 居 士 极 不 惜 书 , 然 不 可 乞 , 有 乞 书 者 , 正 色 责 之 , 或 终 不 与 一 字 。 元 祐 中 锁 试 礼 部 , 每 来 见 过 案 上 纸 , 不 择 精 粗 , 书 遍 乃 已 。 性 喜 酒 , 然 不 能 四 五 龠 已 烂 醉 , 不 辞 谢 而 就 卧 , 鼻 鼾 如 雷 , 少 焉 苏 醒 , 落 笔 如 风 雨 , 虽 谑 弄 皆 有 义 味 , 真 神 仙 中 人 , 此 岂 与 今 世 翰 墨 之 士 争 衡 哉 ?
译文:苏东坡平进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能求他书写,凡有求他写的,他都会严肃地批评他,有时还一字不给。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会不择纸的好坏就在上面写上。他喜欢饮酒,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是神人呀!这哪里是当世的翰林们能与他争高下的呢?
其 二 : 东 坡 简 札 字 形 温 润 , 无 一 点 俗 气 , 今 世 号 能 书 者 数 家 , 虽 规 摩 古 人 自 有 长 处 , 至 於 天 然 自 工 , 笔 圆 而 韵 胜 , 所 谓 兼 四 子 之 有 以 易 之 不 与 也 。 建 元 靖 国 元 年 五 月 乙 巳 观 於 沙 市 舟 中 , 同 观 者 刘 观 国 , 王 霖 家 弟 寂 向 小 子 相 。
译文:苏东坡的简札书写字形温润,没一点世俗的习气,现在号称能作书法的几个,即使学习临摩古人有他们的长外,但那自然精妙,运笔圆润,以气韵取胜,就是兼有了四子(四位书法名家)的所长而改变他们的不足。建元靖国元年五月乙巳日在沙市船上看苏东坡的书法,一起看的人人刘观国,王霖家的弟弟王相。
7.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传诵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
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
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苏轼在岭南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贯,但是禁得更严密传送更多,经常凭借(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不雅。
8. 文言文翻译元丰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苏东坡的生日,(苏东坡)在赤壁矶设置酒宴,位于高峰,酣畅饮酒的时候,从江上传来了笛声。
客人有郭姓,尤姓两位先生,精通音乐,对东坡说∶“笛声新颖,不是流俗的音乐。”(东坡)派人询问,这是进士李委听说东坡生日,谱写乐曲《鹤南飞》前来献给东坡,只是穿着青巾紫裘皮衣,腰里别着笛子而已,又演奏了新的乐曲,又快速演奏数声,悠扬竞有穿透云石的声音,在做宾客都被陶醉。
李委从袖中拿出一幅好纸,说:“我没有什么是要求您,得到您的一首绝句诗就够了。”东坡笑着答应了。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
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当时社会上崇尚诡谲不合正道的文风,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通过主持考试选人的方式来)挽救这种弊病,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乃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而以“《春秋》对义”一文(这篇反而是曾巩的文章)为第一。后参加殿试,中乙科。
后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2. 宋史 苏轼传 译文(全)
原发布者:一只做梦的猫
【原】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原】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译】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
3. 跪求 文言文翻译/f?kz=45701533
宋史*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轼既除丧,即葬姑。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熙宁二年,还朝。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
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
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
议上,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轼退,言于同列。安石不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轼决断精敏,声闻益远。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4. 苏轼的文言文是“瓮算”么? 出 处: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东坡 诗注云,有一贫士家惟一瓮,夜则守之以寝。
一夕,心自惟念,苟得富贵当以钱若干营田宅,蓄声妓,而高车大盖无不备置。往来於怀,不觉欢适起舞,遂踏破瓮。
故今俗间指妄想者为瓮算。” 译 文:有一个穷人家,只有一只瓮,夜哗缉糕垦蕹旧革驯宫沫晚就守着它而睡。
一天夜里,心中自己思考,如果能富贵,应该用多少多少钱置办土地房屋,多少多少钱收养歌女,并且高大的车子车盖,没有不全部购置的。在心中想来想去,不觉快乐适意得手舞足蹈,结果就踏破了这只瓮。
因此现在民间指那些有妄想想入非非的人。称他为“瓮算”。
寓 意:此文批判了封建迷信思想。
5. 求林语堂《苏东坡传》中文言文翻译(诗词不用)原文 【一段】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欧阳公 : 指欧阳修 棐 (fěi): 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更不道著我 : 再也不谈论我,不传送我的名声了 海外诗 :指苏辙背贬南海时所做的诗 气索 :气短 不韵 : 不雅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辄的意思):就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尝的意思):辨别滋味,品尝
(注释后两项为自己所查,可能有误。)
译文:东坡写的诗词,一下笔就被人们所传诵。每当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像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一天欧阳修与儿子欧阳棐谈论文章,说到东坡,欧阳修感叹道:“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在没有人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东坡被贬南海所做的诗很流行,年轻人再也没有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曾经即使禁止,赏赐的钱加到80万,但是禁得越严密,流传诗文的越多。人们经常凭借收集到的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没有诵读东坡诗文的,便觉得很没面子。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有韵律。
一题: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答:他有开阔的胸怀。
6. 求翻译一篇古文试着翻译了一下,仅供参考(纯手打,求给分,话说好长啊。。。。。。。。。。。。。。。)
敕令:
朕在百圣时代(众多圣人在世时,大概是先秦)之后继承了失传的学问,在六籍之中探求含蓄而精微的言辞。将要在这篇文章中使用(找到的的微言,绝学)来缅怀元老旧臣(苏轼)。虽然你无法亲眼见到朕的礼仪,尚且可以在圣旨(的文字)中看到。彰显它(圣旨)用作儒者的尊奉之物,使用它(圣旨)来奖赏你作为帝师的荣宠。
因此已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文忠苏轼。涵养他正直高大的品格,尊崇他崇高明睿的见闻。(你)广泛的观取书籍之多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遥追礼仪、法则之始。大概如同金玉之声。所说的有见识的话语可与孟子相比,讨论国事岂会低于陆贽。
你在嘉祐盛世年间,曾经有特别启用的召见,在熙宁变乱更易时期,上陈了长久治理国家的策略。
感叹异人断断续续的出现,惊悸于谗言的中伤,放逐到岭南海边(偏远之地),却犹如在朝廷(为国家着想),考虑古今兴衰的原因,就像掌握了天地造化一样。没有人能夺走你的高尚的节操,没有谁能获得你自然的名声,名誉。无法推究你生前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评价会在你死后显现。人民传习你元祐年间的学说,家中有苏轼你的书作。
朕多次拿起圣旨又放下(斟酌字句),久久的钦佩你崇高的品行,有如玉般的才能(的你)本可以重用,可惜朕和你不在同一时代了。君子的品行不公开炫耀而能彰显,用以研究时世。
倘九原之可作,
庶千载以闻风。
唯而英爽之灵,
服我衮衣之命。
特别追赐苏轼为太师,其余的和以前一样。
7.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一古文苏东坡传读后感
——论苏东坡的人格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一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
------------------------------------------
谢谢采纳哦
8. 宋史 苏轼传全文翻译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一只做梦的猫 【原】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原】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译】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
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
9. 宋史 苏轼传 译文(全)《苏轼列传》翻译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辊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政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过金陵,见王安石,日:“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
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赞赏他。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说一个字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常理。皇上不按一般礼节对待您,您对待皇上,怎么也可以用一般的礼节呢?”王安石大声说:“那我必须得要进言了。”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的最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人一定要明白每一个不正确的行为,处死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无辜的,直到天下人都不做(错误的事),才可以。”苏轼开玩笑说:“现在的当官的,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
……
苏轼经常把自己锁在翰林院在皇宫里边过夜,被召进宫在偏殿面见皇上,宣仁太后问他:“你前年做什么官?”苏轼回答:“臣当时是常州团练副使。”太后又问:“现在做什么官。”苏轼回答:“臣现在是待罪(谦称,表示不称职)的翰林学士。”太后又问:“知道为什么突然这样(升到翰林学士)吗?”苏轼回答说:“因为遇到圣主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太后说:“不是这样。”苏轼又说:“难道是大臣们的讨论推荐?”太后又说:“也不是。”苏轼惊慌的说:“臣虽然没有什么才能品行,确也不敢利用不正当途径升官。”太后说:“这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每次诵读你的文章,必然赞叹说‘奇才,奇才!’但还没来得及提拔你。”苏轼不觉痛哭失声,宣仁太后与宋哲宗也跟着哭泣,左右跟随的人也都感动落泪。随后赐作赐茶,撤下皇帝跟前的金莲蜡烛照明把他送回翰林院。
看一下,是不是?
10. 《宋史》苏轼传部分译文译文: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调任徐州知州。
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漫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
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心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
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扩展资料: 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 *** 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
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 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 *** ,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
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
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思想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赏析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作品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文章开头在点明事件时间后,即写月色,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写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进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恍惚迷惘之时,作者却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使读者恍然大悟。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现。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几句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也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词句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寝:睡,卧。
相与: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盖:句首语气词,大概是。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满四年。苏轼气味相投的友人张怀民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表达主题】: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名家点评】:
中国杜甫研究会原会长霍松林:这篇文章只有八十四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古文鉴赏辞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⑵,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⑶,欣然起行⑷。念无与为乐者⑸,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⑹。怀民亦未寝⑺,相与步于中庭⑻。庭下如积水空明⑼,水中藻荇交横⑽,盖竹柏影也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⑿。
注释: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
⑵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⑶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⑷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
⑸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⑹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⑺寝:睡,卧。
⑻相与: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
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⑽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⑾盖:句首语气词,大概是。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⑿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出处:《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白话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创作背景: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满四年。苏轼气味相投的友人张怀民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赏析:文章开头在点明事件时间后,即写月色,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写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进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恍惚迷惘之时,作者却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使读者恍然大悟。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现。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几句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也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作品概述】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品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字词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5)行:散步。
(6)念:考虑,想到。
(7)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寻找。
(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共同,一同。
(14)中庭:庭院里。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8)也:是。
(19)但:只是
(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21)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2.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陶渊明《桃花源记》
3.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陶渊明《桃花源记》
5.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郦道元《三峡》
而或长烟一空(消失,消散)——范仲淹《岳阳楼记》
古今异义
1.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只不过;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3.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4.户(月色入户)
古义:窗(门户)户;
今义:住户、人家
5.念(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 ,读
8.盖(盖竹柏影也)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7.中庭(相与步于中庭)
古义:院子里;
今义:庭子中间。
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2.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特殊句式
⑴倒装句
1.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⑵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⑶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⑷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第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第三层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语句赏析
“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进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恍惚迷惘之时,作者却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使读者恍然大悟。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现。[2]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出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词人、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对过王安石,被贬到黄州。与汉末“三曹父子”齐名。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苏辙、苏轼、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政治上属旧党。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1.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4.欲:想要,准备。
5.月色:月光。
6.入:照入,映入。
7.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8.起:起身。
9.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10.行:出行。
1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12.遂:于是,就。
13.至:到。
14.寻:寻找。
15.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16.亦:也。
17.寝:睡,卧。
18.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
19.于:在。中庭,庭院里。
20.空明:清澈透明。
21.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22.交横(héng):交错纵横。
23.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24.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25.为:动词。做。
2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7.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28.耳:语气词,“罢了”。
赏析: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全站搜索